用科学发展观引领贵州职业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核心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推动教育发展、建设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作为职业教育,只有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来谋划职教事业,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又好又快全面科学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核心理念 职业教育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和任务,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技能、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已经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下一步我们所面临的新的历史任务是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从根本上说,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离开了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就将无从谈起。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也是国家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内容。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将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长期面临的问题。要保证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必须解决好就业问题。进一步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不仅可以扩大青少年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而且也是推动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切实提高全体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对于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切实改善民生、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与经济较快平稳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贵州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职业教育自身定位不明确,盲目升格,没有形成办学特色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高职学院的任务就是为社会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培养运用型、技能型、操作型的人才。它的培养目标与本科教育是有根本区
别的。重实践,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由于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盲目追求,迫使学历相对较低的职业学校进行升格。贵州省15所独立高职院校大多是从原中专学校升格或由几所中专学校合并组建而成。许多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只着眼于学校和专业名称的改变,层次的提高等外在形式的变化,而在教学等本质内容上仍按原来的路子实施。没有做到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在专业设置上,基本上承袭了原中专专业,很难与市场现实接轨,即使上马了一些新专业,师资和实训条件都捉襟见肘,普通高校举办的高职专业,几乎成了本科的“压缩饼干”,都难以办出高职特色。
(二)国家和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的经费无法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国家和政府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经费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与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型、应用型、操作型人才的需要相比,其投入远不能满足需要。据贵州省有关职能部门2006年3月统计:截至2005年12月全省共有71个职业技能鉴定所(高职学校14个、中职学校57个),涵盖了282个工种,拥有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建设基地、建设学校20所,省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3所,省级示范专业实训基地32所。中央在2005年投入1310万元建设8所中、高职院校国家实训基地。这些设备要满足近40万学生的实训需要,显然不够。但就是这有限的资源也没有进行充分利用、发挥作用。往往这些职鉴所或基地所在学校在获得资质以后便把它们视为本校“私有财产”,并被束之高阁,更谈不上校际间的资源共享,而其他更多学校只能望而生叹。导致很多职业院校为了规模不得不过多的举办对实训要求较低的文科类专业。与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目标形成了很大的反差。高职教育由于实训条件的严重匮乏,其理论水平不如本科生,实践操作能力更不如技能培训学校的学生。高职教育陷入了两难境地。
(三)教育、教学模式转型不到位、不彻底
有些职业技术学院由中专升格到大专,虽然名义上已是高等教育体系一部分,但内部机制还没有发育完全。教育、教学模式需从中等教育、教学模式转变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这种教育层次的转型可以说是种本质的转变,学校需要重新对自身进行定位,培养方式、教学模式、教育理念等一系列都要随之改变。然而在时间短、中间没有经过一定的过渡时期、没有高等教育办学经验、尚处于原有中等教育模式惯性中的情况下,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种转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问题。许多学校把鉴普通本、专科院校的办学模式成为应时之需,大到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小到使用的教材等各个教育环节,无一没有模仿的痕迹,处处可见本科教育的压缩版本,高职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没有充分体现,实际上成为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阶段中被动的产物,仅仅充当了高等教育扩招的缓压器,这从根本上违背了国家发展高职教育的初衷,也违背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再者,对于已经习惯于中职教学模式的教师,在对高职教材的处理与把握上、面对较高起点高职学生时的心理适应能力上、如何有效调整教学手段等方面,也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三、解决贵州职业教育现状发展的途径
(一)坚持科学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结合国情、省情、世情的实际市场需要,培育一批思想素质高,职业技能强的高技术专业人才。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来确定专业设置,根据社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确定和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创业能力,学习能力,使教育、培训和就业三者融为一体,并将职业教育确定为终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结合贵州经济、社会、文化、社会的需求,走特色发展之路
贵州是一个“两欠”地区,我们要结合贵州实际,走出一条特色、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首先,走一条职业特色之路,使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而且还具有较强的职业核心能力;其次、走一条行业特色之路,坚持以行业服务为前提,将行业所需的专业变成学校的“品牌”,使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到先机,并且走出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职业特色之路;最后,走一条特色专业之路,学校所开专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前提,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和特色人才培养优势,积极探寻、研究、发现市场,实现供需产业链的一条龙,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特的品牌和特色专业之路。
(三)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走一条内涵发展之路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充分体现我省的经济、社会、文化特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可选择以企业和学校为本的模式,分别进行相关岗位组织教学。同时,也可以选择学校和企业按照岗位需要共同制定教学内容的“双元式”教学模式,是企业训练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在管理模式上,积极吸引社会名流专家、学者,特别是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管理,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集团、个人等多方投资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在教师队伍的培养上,在积极培养原有教师队伍的基础上,要狠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坚持走院企挂钩、与市场相结合的路子,通过内培外聘,多渠道、多方面扩大“双师型”教师和实践型教师的比例。
(四)推行“2+1”的教学模式改革,走制度创新之路
根据贵州当前的省情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吸收外国职业教育的办学经验,积极探寻“2+1”教育模式,突出职业教学特色。高职教育的“2+1”教育模式具有周期短、效率高、灵活、快捷和适应性强的特点,更能适应工业信息化和制造业发展的需要,同时,“2+1”教育模式更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和产、学、教相结合,真正的达到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继续扩大规模、着力提高质量是今后我们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站在兴黔富民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当前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增强完成任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实现职业教育的
有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选:
[1]孙琳,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现状及问题,[J],中国职业教育,2004
[2]李迈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改革走向,[J],职业教育,2005
[3]范唯,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