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2023-10-24 来源:爱问旅游网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教版⾼⼀地理必修1第⼆单元知识点汇总,供⼤家学习参考!

⾼⼀地理必修1 第⼆单元 地球上的⼤⽓

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度增加⽓温降低;②⼤⽓对流运动显著;③天⽓复杂多变。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度增加温度升⾼;②⼤⽓平稳有利于⾼空飞⾏;③包含臭氧层。

3.⼤⽓的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12h max)-地⾯增温-地⾯辐射(长波)(13h max)-⼤⽓增温-⼤⽓(逆)辐射(长波)(14h max)-⼤⽓保温。

4.⼤⽓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吸收(选择性 臭氧-紫外线、CO2-红外线)、散射(有⼀点选择性 ⼩颗粒优先散射短波光-兰紫光)、反射(⽆选择性 云层)。

5.太阳辐射(光照)的影响因素:纬度、天⽓、地势、⼤⽓透明度、太阳⾼度。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原,四川盆地最低。

6.⼤⽓的保温效应:阴天的昼夜温差⼩,⽩天多云,⽓温不⾼(云层反射作⽤强);夜晚多云,⽓温较⾼(⼤⽓逆辐射强)。7.⽓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温随⾼度的增加⽽递减,每升⾼100m⽓温降低0.6℃。8.⽓温的⽔平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②海陆分布:夏季 陆地﹥海洋,冬季 海洋﹥陆地;

③⽓温⾼的地⽅,等温线向⾼纬凸出,反之,⽓温低的地⽅,等温线向低纬凸出。9.⽓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性质;地表植被⽔分状况;云⾬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陆性⽓候﹥海洋性,*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10.热⼒环流的性质特点

由于地⾯冷热不均⽽形成的空⽓环流,成为热⼒环流。它是⼤⽓运动最简单的形式。(1)⽔平⽅向相邻地⾯热的地⽅——垂直⽓流上升――低⽓压(⽓旋)——阴⾬ (2)⽔平⽅向相邻地⾯冷的地⽅——垂直⽓流下沉――⾼⽓压(反⽓旋)——晴朗

(3)垂直⽅向的⽓温⽓压分布:随海拔升⾼,虽然⽓温降低,但是空⽓变稀,⽓压降低。(4)来⾃低纬的⽓流——暖湿 (5)来⾃⾼纬的⽓流——冷⼲

(6)来⾃海洋的⽓流——湿 (7)来⾃⼤陆的⽓流(离岸风)——⼲(8)两种性质不同的⽓流相遇——锋⾯——阴⾬、风

11.⽔平⽅向⽓压与⽓温:近地⾯,⽓温⾼,空⽓膨胀上升,地⾯形成低压;反之,⽓温低,近地⾯的空⽓收缩下沉,地⾯形成⾼压。

12.风的形成:⼤⽓的⽔平运动叫风,⽔平⽓压梯度⼒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13、风向:(1)风向-—风来的⽅向;(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

①确定⽔平⽓压梯度⼒的⽅向: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压指向低压,若是曲线垂直于切线;②确定地转偏向⼒⽅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道⽆偏转;③近地⾯受磨擦⼒(⽅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14.⾼空⼤⽓的风向是⽓压梯度⼒和地转偏向⼒两⼒共同作⽤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近地⾯的风,受⽓压梯度⼒、地转偏向⼒和磨擦⼒三⼒的共同影响,风向斜交于等压线。15.三种局地热⼒环流:⽩天(郊区→城市、海风、⾕风) 夜晚(城市→郊区、陆风、⼭风)16.⽓压、⽓温、⾼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同⼀⾼度(近地⾯)→⽓温⾼、⽓压低;⽓压低、⽓温⾼;

不同⾼度→越往⾼,⽓压越低;近地⾯⽓压的⾼低与⾼空相反。17.锋⾯与天⽓(冷暖不同⽓团作⽔平运动并相遇)

①冷锋过境⾬区在锋后,出现⾬(暴⾬)雪、降温天⽓。过境后,⽓压升⾼,⽓温骤降,天⽓转晴;②暖锋过境⾬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过境后,⽓温上升,⽓压下降,天⽓转晴。

18.影响我国天⽓的主要锋⾯是冷锋:如我国北⽅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夏季的暴⾬、冬半年我国的寒潮(初春、秋末对农业的影响)。

19.要求你⾃⼰绘制出三圈环流⽓压带风带分布图、热⼒环流图(要求绘制等温线与等压线)

20.北半球锋⾯⽓旋:⽓旋中⼼⼀定是低压,锋⾯只会发育在低压槽内,左侧槽部发育冷锋,右侧槽部发育暖锋。北部为冷⽓团,南部为暖⽓团控制。

21.⽓压系统与天⽓(同⼀⽓团作垂直运动):

①⽓旋(低⽓压)垂直上升,北半球近地⾯逆时针辐合,天⽓阴⾬ 台风。

②反⽓旋(⾼⽓压)垂直下沉,北半球近地⾯顺时针辐散,天⽓晴朗 伏旱(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地区 7⽉中旬到8⽉中旬)。 22.⽓压中⼼名称:

海陆热⼒性质差异7⽉副热带⾼⽓压被⼤陆的热低压切断⼤陆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北美低压海洋夏威夷⾼压(北太平洋)、亚速尔⾼压(北⼤西洋)

1⽉副极地低⽓压被⼤陆的冷⾼压切断⼤陆蒙古-西伯利亚⾼压(亚洲⾼压)、北美⾼压海洋阿留申低压(北太平洋)、冰岛低压(北⼤西洋)23.风压带成因与特性:

风向⽓候影响风压带名称(个数)成因特征⽓候影响北半球南半球

极地⾼⽓压带2热⼒原因冷⾼压冷⼲

东北东南冷⼲极地东风带2

副极地低⽓压带2动⼒原因冷低压温湿西南西北温湿中纬西风带2

副热带⾼⽓压带2动⼒原因热⾼压⼲热东北东南⼲燥低纬信风带2

⾚道低⽓压带1热⼒原因热低压湿热

24.⽓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25.东亚、南亚季风环流:东亚季风南亚季风

成因海陆热⼒性质差异⽓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海陆热⼒性质差异⽓候类型温带、亚热带季风⽓候热带季风⽓候季风夏季风冬季风夏季风冬季风

源地副热带太平洋西伯利亚-蒙古印度洋⾚道附近海域西伯利亚-蒙古风向东南西北西南东北

性质温暖湿润寒冷⼲燥温暖湿润低温⼲燥强弱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影响范围我国东部、朝⽇我国⼤部、朝⽇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26.我国的旱涝灾害、⾬带的移动与副热带⾼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①⾬带的移动

春末(5⽉),⾬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夏初(6-7⽉),⾬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准静⽌锋);7-8⽉,⾬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进⼊“伏旱”(反⽓旋);9⽉,副⾼南退,北⽅⾬季结束,华南再⼀次经历短暂的⾬期。

②北⽅⾬季开始晚结束早,⾬季短;南⽅⾬季开始早结束晚,⾬季长。

③旱涝灾害 副⾼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副⾼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我国⽔旱灾害发⽣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27.⽓候形成因⼦:太阳辐射、⼤⽓环流、下垫⾯、⼈类活动

28.判断⽓候类型的步骤(除下表外,熟记模式图-见下⼀页本单元结束部分): 冷热⽉最冷⽉最热⽉

⽉均温>15℃0-15℃<0℃>10℃仅三个⽉<10℃<0℃

⾬型年⾬夏⾬少⾬年⾬夏⾬冬⾬夏⾬年降

⽔量>1200mm<1200mm>400mm<400mm⽓候

类型热⾬热季热草热沙温海亚季(湿)地中海温季温陆亚寒针苔原冰原⾼⼭⾬季6-9⽉5-10⽉

⽉降⽔量>100mm有⽆

29.⼤陆性与海洋性⽓候的不同特点(以北半球为例分析):

⼤陆性⽓候⽓温⽇较差、年较差⼤,⽓温⽉7⽉,最低⽓温1⽉,年降⽔量少,且各⽉不平均;海洋性⽓候⽇较差、年较差⼩,最热⽉8⽉、最冷⽉2⽉,年降⽔量多,且各⽉较为平均。 30.⼏种⽓候类型的⼤⽓状况和成因、特点:⽓候类型⼤⽓环流状况特征降⽔特征

热带⾬林⽓候常年受⾚道低压带控制全年⾼温多⾬年⾬型

温带海洋性⽓候位于温带⼤陆西海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均匀地中海⽓候位于亚热带⼤陆西海岸,

夏季受副热带⾼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冬季温和多⾬,夏季炎热⼲燥冬⾬型

热带草原⽓候夏季受⾚道低⽓压带影响,

冬季受副热带⾼⽓压带控制终年⾼温,分⼲湿两季夏⾬型热带季风⽓候夏季盛⾏来⾃海洋的偏南风,

冬季盛⾏来⾃⼤陆内部的偏北风终年⾼温,分旱⾬两季亚热带(性湿润)

季风⽓候冬季温和少⾬,夏季⾼温少⾬

温带季风⽓候冬季寒冷⼲燥,夏季⾼温多⾬

热带沙漠⽓候常年受副热带⾼⽓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降⽔稀少终年⾼温少⾬少⾬型

31.主要的⽓象灾害:是指因暴⾬洪涝、⼲旱、台风、寒潮、⼤风沙尘、⼤(浓)雾、⾼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台风:在西北太平洋⾯上,中⼼附近风⼒在12级以上的热带⽓旋。多发于夏秋季节,危害包括:狂风、暴⾬、风暴潮。预防措施:加强研究、检测预报⼯作;做好宣传减⼩措施;研究抗风作物减少农业损失;加强国际合作。

寒潮:⼀次冷空⽓⼊侵,使⽓温24⼩时内降低10℃以上,最低⽓温降⾄5℃以下。危害:降温、⼤风、⼤雪、冻⾬。预防措施:加强预报⼯作,提前发布预报信息或警报,提醒有关部门提前做好防寒准备。

32.主要⼤⽓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O3)、酸⾬(SO2、NO2)33.温室效应(全球保暖)影响:

①海平⾯上升 沿海地区与低平岛国被淹没;

②对农业的影响:低纬度地区减产,⾼纬度地区增产;

③影响⽔循环:增加降⽔极端异常天⽓事件,地表径流改变(南⽅降⽔最多,北⽅减少)。应对措施:

①控制温室⽓体排放:减少使⽤化⽯燃料使⽤量,⼤⼒发展新能源,多使⽤清洁能源;提⾼能源利⽤技术和效率;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公共交通⼯具;防⽌森林⽕灾。

②增加温室⽓体吸收:植树造林,保护原始森林,采⽤固碳技术。

③适应⽓候变化措施: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利设施,防⽌降⽔突发事件和海⽔⼊侵。32.绿化的环境效益:

①通过光合作⽤保持⼤⽓中O2和CO2的平衡,净化空⽓。

②绿化植物和防护林可以调节⽓候、涵养⽔源、保持⽔⼟、防风固沙。

③城市绿地的作⽤是吸烟除尘、过滤空⽓、减轻污染、降低噪⾳、美化环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