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位
作者:马冬梅
来源:《甘肃教育》2013年第11期
〔关键词〕 语文教育;全面性;自主学习;课后实践;教育资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必须由封闭走向开放。开放的语文教学强调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主体权利,欣赏每个主体的自身发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增长和情感体验,目的是使学生开阔视野、积累语言、熏陶情感、提高语文素养。
一、着眼于人的发展,重视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教学的最高目标,应落到人的发展上。在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学生自身全面、健康的发展,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智慧生命,还要关注学生的价值生命。教师应将教育思考的对象从认知领域转变到生命领域,将教育教学的发展目标由知识层次提升到生命层次,重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整合。因此,在具体目标的制定上,教师不仅要考虑有关知识、技能方面的基础性目标,还要考虑有关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性目标。首先,让学生亲历过程,习得方法。新课标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教师主导课堂变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亲历从不会到会的自主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增长能力,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交给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其次,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注意考虑学科任务的完成,又要重视在学习过程中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接受更多的正能量,逐渐养成良好的精神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拓展教学内容,强化语文的实践性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处处皆语文。学习语文不能仅靠课内40分钟,还应重视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既要重视课内,又要重视课后,打通课内外壁垒,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为学生创造机会,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首先,引导学生养成课后搜集信息的习惯。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课,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后这个大时空,为学生搜集和处理与所学课文相关的信息提供了可能。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后这个时空,指导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好习惯,主动搜集,占有丰富的背景资料。其次,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实践。课后实践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一方面,教师开放式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学习和体验自己设计作业,促进个体学习目标的达成。另一方面,教师开放式作业的设计形式,课后作业不限于文字抄写和解题训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实践的快乐。学生自主设计的实践活动主要有扩展阅读、随文练笔和学科活动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改变教学方式,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要充分发挥组织、引导、指导和辅导的作用,灵活地选择教与学的形式,善于创造“学”的空间,加强学生自学、自读、自悟和自得。教师应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地把发现的机会、探究的机会、表现的机会、合作交流以及评价的机会留给学生,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首先是读书质疑。语文教学应该以读为本,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使学生真正读有所获、读有所思。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努力从教师问学生走向学生问教师、问同学、问自己,最终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其次是重视朗读。新课标指出,每个年级段都要在阅读教学中重视朗读训练。教师要以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淡化朗读技巧,使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生活中的语文无处不在,教师要有大语文观念,鼓励学生关心生活,思考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选定主题,自主或者合作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或社会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编辑:马德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