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西教育理念差异

中西教育理念差异

2021-01-28 来源:爱问旅游网


中西教育差异

一.感受中西教育理念差异

一位留学德国的女孩:

众所周知,位于欧洲中部的德国,高等教育在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享有极好声誉。目前德国是除美、英之外的第三大留学国家,其留学生生源主要来自中国及东欧。随着贵州经济不断发展,相信在未来的日子,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贵州学子能实现自己的留学梦。

近日我们邀请已在德国学习生活了近四年的一位贵阳女孩,比较中西教育理念差异,与大家分享她学习的心得与感受。

四年前,怀揣着理想抱负以及一份懵懂的热情,我离开了养育自己的父母和生于斯长于斯的贵阳,只身踏上了飞往德国的航班。临行前,父母对我说:“在国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要咬咬牙挺过来。”就这么普普通通的一句话,竟成为我以后身处逆境时的导航灯,让我有勇气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

出国前曾听人说,德国的高等教育是“宽进严出”。但真正领悟这四个字,是在我开始专业学习以后————所谓“宽进”,对于留学生而言(一般指攻读硕士的留学生),只需要具备本科学历便有资格申请大学,毋须通过考试录取。所谓“严出”,即学生如果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那一纸毕业文凭是永远不可能“混”到手的。

一般来说,德国大学的授课形式主要有三种:研讨课、讲演课和训练课。研讨课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感受。因为一直以来在我的印象里,课堂上老师永远都是高高在上,学生只能跟

随着老师的思维前进。但德国的研讨课,从中文意思上就不难看出,即是要研究、讨论,把学生提到了与老师“平等”的地位。课堂上,用学生做专题报告的形式代替了教师单一的授课模式。专题报告一般控制在二十五到三十分钟左右,余下的时间就用来讨论。大家(当然也包括教师)各抒己见。学生在畅所欲言的同时,教师也许会从中发现一些思想上的“闪光点”,这与我国“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正好不谋而合。

刚开始,由于以前在国内读大学时少于培养在课堂上积极思维,踊跃回答问题的能力,也由于自身语言水平有限,常常是一堂课下来,我像个旁观者似的坐在那里一言不发。有时老师会很关心地问我:“你听不懂吗?”我摇摇头。立即,我会从老师的眼睛里读出纳闷与不解。其实我很想告诉他,我是不敢回答问题,因为我害怕答错。那时候的我,可以说对自己几乎失去了信心,甚至产生了放弃学业的念头,是父母在我临出国前说的那句话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我开始每天对着镜子练习德语的口型和发音。课堂上,我会对自己说,不用怕,你是最优秀的。任何事只要有了第一次,接下来的困难也就迎刃而解。现在的我在课堂上能积极地参与讨论,做专题报告的时候再不会手脚发软,声音颤抖了。

讲演课的授课形式与我国高校里的“大课”类似。即老师讲课,学生听课并做笔记。不过即使在这种相对比较“被动”的课上,仍经常会有学生主动向老师举手提问,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训练课,从其字面意思就知道要求学生做实践练习。这类课程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并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实践机会,以此尽量弥补学习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尴尬。例如我所攻读的“大众传媒”专业,就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操作摄影机、剪辑影片等等训练课程。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德国高等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就是要学生始终作为“参与者”。学生不是在老师的指挥下被动学习,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学习。虽然没有纷繁

复杂的考试,学生却不会有丝毫的懈怠。因为只有真正参与学习,才能够获得知识,才不至于被淘汰。

今天的中国,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高等学府肩负着史无前例的教育重任。贵州虽然地处西南,但也将逐渐走上国际舞台。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尤为重要。贵州经济要腾飞,高等教育应尽快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经济建设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在我看来,德国的高等教育就属于素质教育。鲁迅先生曾提倡“拿来主义”。既然我们可以引进国外的高新技术,可否学习国外先进的一些教育模式?如与国外某些大学结成“友好院校”,武汉大学与我就读的特里尔大学,就已经结为“友好院校”,每年双方派出若干“交换学生”到对方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这正可以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打下有力基础。

二 中西教育传统的差异

拿西方教育发展来说,它并非始终把受教育者放在中心位置,注重教师权威的作法也是由来已久的。赫尔巴特及其学派的教育学,大肆渲染的其实就是以教师为中心。只是这种思想自本世纪初以来,在西方的教育舞台上,似已不占主导地位。

西方教育发展史上,同样也存在着将道德观念置于教育首位的事例,不少教育家从特定的社会政治思想出发,要求教育为维护社会的政治秩序服务。赫尔巴特就极为拥护德国封建贵族的利益,认为对于普鲁土这样的封建君主制度,只需设法维护和巩固它的秩序,而不应像法国那样给以任何破坏和改变。与他这种社会政治观直接相联,他要求教育使人具有五种道德观念: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或报偿。他把这五种观念说成是

永恒不变的美德,是“巩固世界秩序”的“永恒真理”,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养成这些品德。他提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下棗道德。”①只要在人们的头脑中树立了这些观念,任何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都不会出现。很明显,赫尔巴特所谓的“自由”、“完善”等观念,实际上就是维持和巩固当时普鲁土君主贵族统治的道德观念。他试图通过五种道德观念的传递,努力形成受教育者“完美”、“善良”的道德品质,实现文化上的控制,并进而“将世界导入正轨”。

同时,就中西教育发展历程来看,也有一些共同的东西,例如惩罚,这几乎是中西方教育都曾采取过的教育措施,都一度被视为实施教育的利器。

教育传统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两者是交织在一起的。文化传统差异是教育传统差异的根源,而教育传统又使得文化传统间的差异继续存在或强化。上述对东西方文化传统间差异的认识,虽不见得完全正确,但的确有其一定的道理,联系东西方文化间的这些区别,以上文对中西教育传统差异的分析为基础,似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中西教育传统的分野。(见表3.2)的缘由。我国的传统文化自春秋以降,几乎一直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注重调和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也一直支配着教育的实施,它所造就的重人伦及“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传统,至今在一定程度上仍钳制着我们的教育。西方教育传统以注重人的发展和人能力的培养为特征,其形成也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到中世纪的阉割人性,再到文艺复兴的反神性、倡人性和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高扬人的自然本性,最后到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其间也是反反复复,多有周折。东西方教育传统不同的根源,是其文化传统间的差异,是价值观念、思想行为方式上的差异。

上文在谈到东西方教育传统时,多是就其相异的方面而言的。实际上,两者间还存在许多共同之处,如在古代教育中,都过多地使用惩罚,将惩罚特别是体罚作为促使受教育

者听命的主要手段。另外,作为传统,无优劣之分,好坏之别,它诞生于特定的文化背景,是一定文化积淀的产物,只有在其产生的土壤中才能判定其适宜程度。东西方教育传统在许多方面是互补的,在发展过程中,两者可以相互借鉴,不断完善。

三 中西文化教育差异

家长篇

1.对走路摔倒的孩子

中国:来,宝贝,妈妈(爸爸)抱你起来.

西方:孩子,勇敢一点,自己站起来.

2.对孩子的爱好

中国:孩子,我给你报了钢琴班,美术班,作文班....你可要好好学呀.

西方:孩子,努力做你想做的事吧.只要你觉得有意义, 爸爸,妈妈永远支持你.

3.对孩子的未来

中国:你必须好好学习,考重点中学,上重点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

西方:孩子,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的途径有很多.

4.对临考的孩子

中国:我告诉你,你给我好好考,要是再不及格,看我怎么收拾你.

西方:孩子,轻松地去考吧,只要努力了,就不用计较结果.

老师篇

1.对犯错误的学生

中国:你这个学生到底怎么回事,明天叫你家长来,听见没有.

西方:孩子,和老师说说怎么回事呀......下次可要注意.

2.对课堂上学生的异议

中国:安静,全都听我说.

西方:同学们,有什么不同意见吗?你说说.

3.对考试不及格的学生

中国:你们几个怎么又不及格?你们几个影响了全班的成绩, 知道吗?下次又不及你们就不用来上学了.

西方:跟老师说说是怎么回事?是老师讲课你们听不懂呀,还是试题太难?

四 留学海外警惕中西教育差异的“断桥”

随着外企纷纷登陆中国,外企所需的国际化人才严重缺口与本土人才大量过剩的矛盾已日益突出。许多国内大学本科毕业生开始把目光转向世界,选择海外读硕士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这股留学热潮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不断出现,学生没有深入了解中西教育的差异,不能很快进行文化转化和融入国外的学习生活。 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成都校区、省留服、雅高等机构的专家称,中西教育体制的差异给中国学生带来了“断桥”。

断桥一:能否主动参与学习?

中国学生普遍习惯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当你把这种沉默的习惯带到国外,老师会以为学生不懂或没有准备。在课堂讨论中,学生应该主动发表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要主动地参加小组作业,发挥自己的能力,搜集数据,进行分析并演示。

断桥二:能否为自己辩护?

当自己的观点和老师有分歧时,国内学生往往舍弃自己的意见,而国外的学生在讨论、小组作业和论文中,都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在有不同意见时为自己辩护。学生需要参考以往对此问题研究过的资料并解释自己对这些研究的观点,比较及评价不同的研究结果和研究方法。

断桥三:能否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

国内学生在写长篇文章和开展课题研究时往往抄袭他人观点(国外大学把这种行为称

为“学术犯罪”),并且不愿意参加小组讨论和协作。而国外的学习十分强调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围绕教学所开展的座谈会、研讨会、课题研究、分组讨论、个案分析、课堂演讲等完全不同于国内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充分发展从时间管理、计划、压力承受、团队合作以及对个人行为负责的各方面能力,而这些能力也正是许多外企所青睐的中西合璧的能力。

因此,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应该在国内进行国外硕士课程的提前热身,提前了解并适应国外的教育体制,确保留学成功。

五 中加教育比较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是媒体上常说的“海归”派。孩子们有着外国籍,从小在国外长大,说着一口流利的英文,却只能听懂简单的中文对话,不会读、不会写。他们要为了父母的事业,跟随父母回到中国。他们在新学校里碰到的问题,超出了父母们原本的想象(是没想过还是估计不足?你们有没有认真想过?!你们下这回来的决策容易吗?你们的孩子才多少岁?!)。

他们在快速地成长,从不会读写中文到语文考试90多分,从父母那里遗传、学习来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在他们的行为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然而,他们越来越想念以前的朋友,喜欢跟英文有关的电影、书籍,喜欢自由的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很孤独。(兄弟,偶理解你,也很难为你!让几岁的小孩运用坚忍不拔的精神?然后觉得很孤独?)

12月23日,第九届中国留学生广州科技交流会将举行。仅广州市,就有逾千名留学生正在创业。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创业,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小“海归”们回国学习。如何让他们的“孤独”校园生活变得快乐和精彩?这正是本次记者调查的目

的。

李雪文是个小“海归”。她今年十岁了,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小学读五年级。

雪文扎着两条小辫儿,粉红色的头绳牢牢地把头发束住,身上是红蓝白条相间的校服,脚上穿着运动鞋,眼睛大大的,亮亮的。穿着校服的她没有一丝“海归”迹象。(我们改造的很快,很彻底,该自豪呢,还是该悲哀?——我们文化的兼容性?和世界接轨,全球化,骗谁呢?做述职报告用的吧?)

“开心”、“那边有朋友”……雪文的回答很少超过十个字。

“她听不大懂普通话,要讲慢一些。”旁边的教导处陈主任做起了临时翻译。

雪文在美国出生,1岁时就跟随父母到了加拿大,直到去年才回国。雪文还有个姐姐,现在加拿大读大学。在家里,她和爸妈都是用粤语交流。可以说,雪文的英文比粤语好,粤语比普通话好。

从国外回来的雪文,在老师的眼里,没有显示出需要特别照顾的样子。“她和别的孩子一样听老师的话,她很内向,(性格还是对环境变化的恐惧?)不会主动组织活动,(还是不肯,害怕?)但对交给她的任务,会很积极地参与。(这又行了?真不懂了!)

和李雪文同年级的张安妮,两年前跟随“海归”父母从加拿大回国,9岁的她已经在开发区二小读了两年书。在班主任赵小英的口里,她是个小天才。

近年来,回国涌入广州创业的“海归”已经超过1000人,这些“海归”大多数选择把幼年子女带到广州,就近选择学校学习。据记者了解,在广州开发区两所省一级小学中,

仅开发区第二小学就有20多名留学生子女学习,这些孩子大多具有美国、加拿大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国籍。

大多数“海归”家长的想法是,小学阶段让孩子在国内读,学习中文及中国文化的基础知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会在初中后就回到户籍所在地。(为什么?)

第一天上学泪流满面:

“她到学校的第一天就哭了。”李雪文同样是班主任王莉曼口中的“小天才”。王老师回忆,雪文刚来时,只能听懂单的中文对话,不会读、不会写。做作业时,还要爸爸妈妈把题目念出来。她不知道红军,不知道长征。那时,爸爸请求班主任暂时减少雪文的语文作业。

“但没多久,李雪文的作业量就和同学一样了。”王莉曼提高了声音说,“数学成绩也提高得很快。前几天数学考试,她得了100分,全班没有几个能拿满分的。”王莉曼则干脆表示了对小女孩的敬佩。“她身上有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让我很感动。”她还记得,第一天报到时,李雪文哭了,她的爸爸李强远对着女儿说:“没问题的,我们慢慢来。”

“雪文对考试更加看重了,情绪好坏和考试的关系更密切了。”(偶真的很想哭!)雪文的爸爸李强远告诉记者。同时,雪文中文进步非常明显,“刚回来时只认得二三百个汉字,现在,开始有兴趣看中文电视了。”让父亲欣慰的(还欣慰呢?偶想扇你两耳光呢!)还有,性格内向的(谁能在这么小的小孩就下这样的定论?是暗示,推卸,还是真的负责?!)女儿,开始在这边有了好朋友。(好?朋友?让你在一群体中呆上一年多一个说话的都没有你试试,我也可以给你写这样的总结!)

作为父亲,李强远评价女儿在中国一年多来的上学改变,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竞争意识加强了。(父母要的还是孩子要的?那么强的竞争意识干吗?而且是女孩子!传统乎?前卫乎?都不是!)

两地上学经历折射教育差异

李强远说,雪文更喜欢加拿大的上学环境,(为什么?)他一口气列出了很多中国和加拿大小学教育之间的不同。

雪文的老师们也认为,两地之间的差异很大。国内的班级一般有40名学生,而国外只有20名左右。这样会直接影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其次,国内的教育以应试为主。另外,国内在教学方面的难度也比国外要大。数学方面的教学进度要提前一年半左右。

即使父母希望她能热爱起来的语文课本,张安妮也抱怨说,“上课只能看书本,读来读去还是那一篇课文,上课当然没有兴趣,我上课时,往往会翻到下一篇课文看。”(先生们,你以为这些事我们少干吗?小学到初中发课本的第一天我晚上加班都要把语文课本读下至少一半,即便不太懂,你以为你们的课本真那么耐读吗?你们把课文搞得象下棋似的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都有深刻含义搞得我从小学四年级起就有文学恐惧症了,好在我在初中2年级就直接用政治理论征服了这文学的天地,他们的不全骗人的,等我发达了我那篇50分的作文还不得让你们背个三十遍?!后来直接导致偶怀疑鲁迅的思想真的是否值得我们读十年,是否真读了就能全球通,面对全球化战略。这可是你们要求的哦!结果我花了2年时间治我的忧郁症,但现在还不时复发,比如现在...)

雪文还讲过,在加拿大上课,老师会教学生怎么热爱地球,会带着孩子们捡垃圾。“她的这些话也让我思考了很多。”班主任王莉曼说(啥?)。“其实,我们也思考过这个问题。

我想这是整个体制的问题,(这种问题好象不该你考虑的吧?不会想着热爱地球和捡垃圾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是资本主义尾巴吧?那最好把我们连“根”拔起,因为万恶□□□为首。这,就从你老公开始吧?咋啦?不干?!敢现行,反,□□□?!)国外更侧重这方面的教育(我想连热爱地球的功劳都归功于国外总不太好吧?搞得我们好象什么贡献都没有似的?)。我觉得,国内也是有这样的意识,但我们要更多地考虑可行性的问题。(你少考虑“性”啥都解决了!说白了还不是一个面子一个位子,一定要说个性,除了经济性你们还会考虑啥?)带孩子们去拣垃圾,不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比如有没有这个时间,有没有这样的空间?”(怎么让偶联想起“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剥夺了大多数人纳税的权利”呢?明天偶家门口集合,就两个钟,我就是买也要买些垃圾来!我想这在孩子6年的小学生涯中不会腾不出这两个钟吧?一个民工一天坐来回两块钱的车赚一块五敲了一天的烂尾楼,偶可是平均每个月交你三四千哪!糊弄谁呢,都一条船上的,大姐!偶就自己动手,明天就能让偶3岁的小孩实践到他吐泡末为止!)

小“海归”一篇日记传遍全校

对这些小“海归”来说,她们的感受更加直观。(这不没深度吗?以后我们的国家可咋办呀?我们连大学教授都替你们着急啊!)

“张安妮的一篇日记在我们老师中间都传遍了。”赵小英说。几周前广州市举行少先队建队57周年纪念活动,张安妮参加活动后写了一篇“感受深刻”的日记。“……我们进行了鼓掌练习,练得我的手臂都酸了。我不明白为什么鼓掌还要练习呢?不是拍拍手就行了吗?”张安妮还在日记中说,那次活动她觉得很枯燥乏味,“总是领导讲话,好不容易有文艺表演,结果站在前面的一个辅导员挡住了我的视线,我只能看到蓝的、绿的色块在上下翻动……”

“她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很真实。”(大姐,人家不是想,是看。你这么大个人,看不到吗?WHY?)这是班主任对张安妮的评价,而在采访中,记者也明显感受到这名9岁女孩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这么小就有独立思想,好恐怖吧?你是高兴呢,担心呢?还是觉得她是个外国人,外国人就这样,反正以后出去没事?)记者问她为什么念念不忘回加拿大,她说,“因为我喜欢那边的公园,公园里树好大。我在这边也去过公园,不过这边公园里人太多,太嘈杂。”(你希望她是什么回答?——因为那边资产阶级自由太肤浅太腐败太堕落了,我有崇高的理想,我要为我们的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终生加下辈子——呵呵,那是我女儿的?!)

雪文告诉记者,她在学校有新的好朋友,但她还是想回去。“在那边,我有2个好朋友。”雪文伸出两个手指,“一个是从小玩到大的,还有一个是从上幼儿园起就认识的。”

“那你要是回加拿大了,这边的朋友你不会想他们吗?”雪文低头没有说话。

“其实,不要把孩子想得很复杂。(你是不是真懂啊,那就阿弥陀佛喽,最怕你一会懂一会不懂的...)有时候,他们想回去,就是因为他们的朋友在那边。中外教育之间的差异,或者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够不够,我想那些题目太大了,并不是孩子的想法。”王莉曼说。

教导处陈主任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以前,学校有2个从□□□来的小朋友。后来,广州开了一家□□□地区子弟学校,他们就转学过去了。“没两天,他们就哭着跑了回来。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因为他们在我们这里呆的时间长,就有感情了。”(老师,什么叫感情呀?我想很多老师都得躺下!何况小孩?实在点,是有感情还是不习惯?你让有小孩的家长举举手!)

希望与国外教育系统相融(有话直说吗,兜那么大圈子干吗?)

今年12月23日,第九届中国留学生广州科技交流会将在广州举行。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创业。仅广州市,就有逾千名留学生正在创业,其中有50%在经济技术开发区。除了政府政策、市场环境等,子女回国后的教育也成为“海归”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李强远是在2000年回国创业的。当时他大女儿还在加拿大读高中,所以他的妻子就留在了加拿大照顾两个孩子。直到大女儿考上大学,妻子才带着小女儿回到中国。

“如果她已经读五六年级,那我肯定不会让小女儿回来了。”这种说法得到了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计划和科技局副局长朱平(哎,咋到哪都是干部的身影呢?经济技术开发区计划和科技局副局长和我们孩子第一次来就哭有什么关系?)的赞同。他说:“留学生回国创业,有的只是个人回来,配偶要等到孩子考上当地大学之后才回国。因为他们回国创业,不稳定,风险也很大,所以让孩子留在国外完成中学阶段学习比较稳妥。还有的把子女带回来,主要考虑到孩子的汉语学习问题。”

对于留学生子女教育问题,朱平说,政府一般会推荐学校,并协助安排就学,这些小“海归”和地段生享受同等待遇,“他们同样可以参加高考”。

那么,是否需要为小“海归”们成立专门的学校呢?

对于广州一些涉外英语学校,李强远说,他不是没有考虑过,但那些学校一来收费太高,另外学校主要教英语,而这些小“海归”的英语原本很好,没有必要去那儿学。每个学期动辄两三万元的学费,对于英语很好的孩子们来讲,就更不值得。

李强远最后选择让小女儿在开发区第二小学读书。“那里的数学是强项。这样英语方面可能会落下一些,但可以自己学习补上来,而数学方面得到了加强。权衡之下,还是比上

外语学校要划算。”

美国人学校明年开学

“从长远来看,广州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应当允许各类学校的存在,包括师资、教材等各方面都应该能够拥有不是完全独立但和国外教材相融的系统,让国外回来的小朋友适应。从短期来看,我想,在某些重点区域的学校,建议能不能给这些小朋友开小灶,比如开发区有三四个这样的小朋友,可否进行教材设计,找专门的老师做心理和语文辅导?”(KAO,把你小孩送去心理辅导一下如何?虽然偶虫子对心理学还有个亲密接触。但反正是信心不足,要送,你当老师的恐怕得先送!)

按照广州市政策,留学生子女回国后,属于政府照顾生,享受当地户口待遇。即他们可以选择就近入学,并且能拿到正式学位。收费情况与当地学生一样,像李雪文在省一级的小学,5年级的收费是每学期500多元。(省一级的呢!骗谁呢?赞助费多少万啊,每年?择校费哪?十万能不能帮我全部搞定?你们不至于这么崇洋媚外吧?中国的月亮真不如外国的亮?少收那么多?)

除此以外,广州市还有专门为□□□投资者子女、□□□地区投资者子女开设的学校。朱平说,像那所日语学校,都由当地教师授课,采用的也是当地教材,孩子所获得的学位也能得到□□□国内认可。目前,开发区正在筹建一所美国人学校。朱平说,这所学校采取封闭式教学,营造出与国外类似的环境。现在第一期报名早已满额。(相信不少的是父母都不是在美国的老板和官员们,信不信?)明年9月份,这所美国人学校将正式开学。(中国多大呀?广州什么位置?一所?走向世界?全球化?华人学校?中文学校?搞笑!)

和其他小“海归”的家长一样,李强远也一直在关注这所学校。“五湖四海的学生聚到

一起,可能孩子们感受到的落差没有那么大。”(来源:《广州日报》;作者:严利李颖林艳黄于穗肖伶)(——想想,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不是你们没水平,的确是该这么写,对不起谁都好,可千万别对不起领导,对不起自己的肚子。虫子很同情你们,换成虫子,偶都这么干,然后回家吐血三升,用热馒头蘸着吃!)

通过一个中国女生赴英读书一年的经历,管窥中西教育差异,以供老师一族、家长一族思考。

刘女士的丈夫要去英国进修一年,便携带13岁的女儿随往陪读。一年的时间虽不算长,但她却感受多多,因此回国后便将日记演绎成书。

他们为女儿选择了英格烂一所不错的中学就读。该校将学生分成四个“大家庭”,每个“大家庭”都由各年级学生组合而成,“家长”便是班主任。该校的学生都不背书包,因为课本、文具等全由学校提供并保管,但大部分书是用过几年的旧书。学生可以自带午餐或到学校餐厅就餐。校服不强求统一购置,但要求穿深色衣服。

英国的学校录属社区,社区公园便是学生课外活动的场所。女儿刚入学时,就碰上连续三周的游泳课,而且是租用私人游泳池上课,这让女儿和她母亲都感到有些新奇。但更让刘女士感到新奇的是,她每次遇到校长,校长都是问“你的女儿快乐吗?”,从不问女儿的学习成绩什么的。于是她转而去问女儿,女儿重重地点了点头并说:“我觉得上课好像在玩游戏。前几天在上数学课时,我们就学习去买东西”。女儿一周只要做一次家庭作业,你说她快乐不快乐?这所中学不但不歧视差生,反而给差生“开小灶”,所以连差生也是快乐的。

中学的校长平均每周要给学生家长写封信,信的内容从工友的辞职、走廊的粉刷、教学计划、学校经费等无所不谈,让校务具有很高的透明度。家长会的气氛也热烈而融洽,老师对学生都是以肯定和鼓励为主,成绩单评语也多为建设性的,从无中国式“排行榜”的尴尬,而且还尽可能满足家长的要求,具有较强的联动机制。

英格兰的中学,很多科目都可自由选修,家庭作业也多般要学生到图书馆找资料写报告,“社会学研究”一科还要做社区服务培养爱心,为将来顺利融入社会打基础。英语课要求活学活用,老师常带她们到超市去读商品,去邮局实地演练。

英国人喜爱戏剧,所以每周都有一堂戏剧课,而且有些教学活动也以戏剧的形式进行。英国中学有许多兴趣小组,任由学生选择。女儿喜欢音乐,在老师的力邀下参加了本地中学生组成的中学乐团。这个乐团是受本地农民捐助,交换条件是乐团成员帮他们捡垃圾。女儿所在的中学筹资修缮音乐教室,举办学生“跳蚤市场”,动员学生将自己的旧书、旧玩具、旧制服等拿来卖,卖的钱和门票钱便是修缮经费。

女儿所在的班每天都有人缺课,大抵是陪父母去度假。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但英国校方却鼓励家长多带孩子见世面,仅要求一定得办请假手续,以免孩子钻空子旷课发生不测。英国的老师并不以诱导学生读书为己责,认为那是家长与孩子去沟通的问题。然而他们却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山野教育”,让学生经受磨练,训练学生的体能、冒险精神和生存能力。

英国学校都是九点钟才上课,所以从未出现中国中学生的常见景观:“大清早,家中就传出一阵杀猪似的惨叫,‘哇!妈,你干嘛不叫我?还有15分就上课,我死定了!’说完,我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学校奔去”。(摘自一位中学生习作)。

鸡零狗碎地转述了一些,但也足见中西教育的差异。欧美的中学生多具原色性格,生活张力也较强。中国中学生的书本知识和“奥赛”成绩一级棒,“人生能有几回搏”的说教也铸造了不少动脑高材生。两者相较孰优孰劣?笔者想起1998年克林顿访华期间,上海市市长徐匡迪陪同他到电台直播节目通过电波与市民交谈时,双方就教育问题建立的共识是: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美国教育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二者需要交流和互补。

七 中西方教育差异之家庭教育

基本背景:

在东西方社会的制度结构中,家庭制度的地位和作用有很大的不同。这是造成东西方社会和文化差异的一个基本原因。中国中学生的书本知识和奥赛成绩一级棒,人生能有几回搏的说教也铸造了不少动脑高材生。两者相较孰优孰劣?想起1998年克林顿访华期间,上海市市长徐匡迪陪同他到电台直播节目通过电波与市民交谈时,双方就教育问题建立的共识是: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美国教育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二者需要交流和互补。通过查阅有关书籍,我们也意识到:中美教育在各个教育层次上都存在着差异,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出在美国,年轻人大多很有主见,这种独立意识是从小培养出来的。

现状:

中方:目前社会上,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子女的经验,守着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比较普遍,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已经刻不容缓。在中国,父母关心孩子的事,如帮助孩子洗衣服、整理卧室是很多的。这也有内在的原因,中国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重,由于最终将以分数决定学生所上的高等学校,学生必然重视

分数。

西方:与中国的中学生和家长把目光盯在升学上、老师和学校把目光盯在升学率上不同,西方国家更重视兴趣培养。当然,西方教育也有弊端。在西方,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素质教育的内容,做这件事的是宗教和家庭,《圣经·新约》就是绝大多数西方人的思想品德教科书。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正规学校教育中根本没有专门针对素质的教育内容,而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各种技能的培养。要求理工科的学生选修一点人文方面的课程,其目的是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而不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素质。通俗地说,西方现代教育主要是教人做事,而不是做人。

八 中美教育之别:功夫与利用率

在中国或者其他华人社会,老师和家长教育学生说,只要努力,铁杵也能磨成针;而美国学校则会鼓励学生,想出最有效的办法去制造针,或者想出最有效的方法把铁杵用于其他目的。就算真要钻牛角尖,一定要用铁杵造针的话,起码也要想办法造个成百上千根针,否则岂不白白浪费了这么多铁?

勤奋不等于成功:

任何天才要想成功都需要努力,但关键在于努力分高效和低效两种(当然更有无效甚至负效)。就像我们使用能源生产,也有能源利用率的问题一样。“铁杵磨成针”的效率,无疑是极低的。可是,当这种故事出现在小学教材里时,我就从没听到有人质疑过,大多数人都把这个故事当作老祖宗传给我们的智慧宝藏,天经地义,无庸置疑。可是,古人的智慧就算正确,也未必适合今天的社会。更何况有些持续了千年之道理,还常常被后人否定呢。

当然有些人会提出,“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并不在于它的事实本身,而在于要教给我们一个道理:努力可以成就一切。再认真回味一下,努力真的可以成就一切吗?不见得。

懒惰导致失败,但勤奋绝不等于成功。中国人固然比美国人勤奋,而且有小聪明,但美国国家强大,社会上成功者大多是美国人自己,这是因为,从大社会到小个人,他们都擅长于有效地利用自己的长处,在社会上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他们在工作中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被最大化地有效利用。一个人取得的成果,等于功夫和利用率的方程式。数学好的中国人,这笔账一定比美国人算得清楚。

美国中学生每读一篇名著,无论是莎士比亚、爱默森、乔叟、奥威尔,作业都是写criticism(文学评论),可以正面,也可负面,不大聪明的学生也可以胡说八道,随便写写自己的感触。关键是从这些评论中,学生能够思考阅读过的内容。

墨守陈规与挑战权威:

相比之下,在中国(或者在其他亚洲国家),我记得在中学时常背诵和默写朱自清、鲁迅的著作等等,从来都没有机会“挑战”这些权威。大家从小背的不是唐诗、宋词,就是《三字经》之类,从没有人告诉过我,在小时候,学校和家庭里会经常就这些著作的内容进行讨论。

美国人没有五千年中华文化积累下来的各种典故和哲理,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也没有人拿这些东西对他们指指点点。务实地追求目标,是美国人的最高原则。当大家都在嘲笑美国没有历史、没有文化的时候,他们却靠着务实精神,确立了美国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

说了这么多,我其实并不认为美国的教育好,中国培养的学生至少是勤奋的,这也是美国人所认同的事实。但是,若既能勤奋,又能有效利用自己的勤奋,岂不是事半功倍?

在传承老祖宗留下来的道理时,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从小培养“挑战”权威的意识。因为,所谓“智慧”,并不只是一代接一代地背诵诗句,而应该是在挑战和平等讨论的气氛中,将自身文化所积累的智慧加以充实、更新和完善,使之更加适合于不断日新月异的现实。

美国人教育孩子十二法则:

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力量法则: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

声音法则:要倾听他们的声音;

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

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

惩罚法则:这一法则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慎用;

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二十码法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至少保持二十码的距离;

四W法则: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在一起(who)在什么地方(where),在干什么(what)以及在什么时候回家(when)。

九 美国教育界探讨中美基础教育差异

从教育观念上来看, 中国的基础教育更扎实, 而美国教育重启发多元。

中国大陆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向来重视扎实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标准较高. 在中小学教育校舍及教学资源上远比美国新颖及健全。

美国尽管也逐渐重视基础教育,但不是扎根太深,相反的美国重视的是启发教育。基础教育与启发教育如同技巧与独立性,两者之间都必须相互学习,抓取平衡点。

从教育水准来看,中国学生平均到高中为止,在世界上的水平地位都相当高;相对来说,美国在数理方面则稍显疏松一点。

由于中国教育著重考试成绩,所以通常会以学校升学率做为该校教育人员或是校长考绩的重要指标;相对来说,美国的教育行政人员就没有如此大的压力。

从美中两国的教育体制上来看,相同之处是美中两国的学校都是校长负责制。不同的

是, 在教育经费方面, 中国是由政府部门控制使用,而美国则是由学区自己说了算, 可说是以地方自治来形容,美国教育体系是由下负责到上,中国则是上行下效的模式。美国教育学区对家长负责,重视全面发展教育,但中国则是在政策上有所到达,但实质面却无法全面落实。

美国的学区制设有从小学到高中及成人学校等各类学校,面向社区,满足了社区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美国的学区教育人员享有很大的空间,如教材的选用及教师聘用等. 而中国是全国统一教材的模式教育,在多元创意及启发方面,有所缺憾。

美国的学风较为开放,学生与老师之间比较像是朋友关系。中国学生过度听从老师的教学,不如美国学生可全面表达自己的意见。

十 中美教育理念对比

大改革,争论得沸沸扬扬,但遗憾的是,焦点都集中在谁该拿饭碗的利益之争上,很少涉及“大学的精神”这样实质性的问题。其实,中国大学的精神,乃至中国文化的精神,都应借此作一番改造。但要进行这番改造,首先必须学习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理念。

一位西方教育家讲过,大学的本质在于把一群优异的年轻人聚在一起,让他们的创造力互相激励,产生使他们终身受益的智慧。所以,教授是哪里的博士,出了多少专著,还在次要。重要的是大学的教学怎么为年轻人创造一种更有成效的互相激发智慧和创造力的环境。

这一基本精神,和中国大学的精神就很不一致。中国大学是传播知识,我说你听,好好记笔记,好好考试。本科四年,大课一上到底,很少有讨论班,很少写期末论文。学生

学到的知识不少,但创造力贫乏,出来常常适应不了社会。一些本科毕业的优异学生,到了美国的名校常常无法适应。

美国的一流大学,本科高年级都要上讨论班,研究生的课基本都是在讨论班完成。笔者在耶鲁大学读了这么多年,竟一次大课没有上过,上的全是讨论班。这种讨论班,五六个或十几个学生与教授围坐在一起,就自己的阅读各抒己见,教授只是起引导协调的作用。这就是所谓年轻人智慧的互相激励。本科生的大课,其实也离不开讨论班。虽然每周坐在阶梯教室听课,但听完还要参加由研究生助教主持的讨论班。可以说,讨论班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

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个受教育者都成了教育者,每个学生不仅有学的义务,更有为课堂讨论作贡献的压力。所以,当毕业后突然被要求为社会贡献他们的智慧时,他们并不感到突然。他们已经在讨论班上习惯了。

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中,学生来源是多元化的,而不是以考分单一划线。因为不同背景的学生可以把自己在不同阶层、种族、文化中的经验带进课堂。社会各个集团的思想在这里交锋、整合。大学实际上也是社会的黏固剂。

这样的大学精神,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的精神。美国的孩子从小就受之熏染。我女儿从一岁就上当地的幼儿园,现在快到四岁,幼儿园却不教认字。而国内比她小的孩子就已经很有“学问”了。除认字之外,还要学什么“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呀,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呀。我女儿全无这些压力,每天几个同龄孩子坐在一起,边玩边谈话。一日,一个大一岁的孩子突然问:“我们是怎么来的?谁造了我们?”另一个孩子回答:“上帝造了我们。”女儿马上问:“谁造了上帝?”讨论没有结果,似乎也没有什么知识的积累,但这种讨论要一直跟着她进大学。

回想这样的讨论班,在我们上北大时,只有晚上图书馆占不到地方,几个好友决定在宿舍“放纵”一下时才有。而且这么聊一晚上,事后常常有负罪感,觉得误了功课。直到毕业多年后,才意识到那几个晚上的聊天是在北大最有价值的经历。

《论语》和《理想国》,两者都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其风格似乎已预定了中西文明的不同传统。《论语》是年纪越大越读得有滋味,对孔子的敬意越深。读《论语》你总要面对一个大权威。《论语》中,常常一方是圣人在训话,一方是受训者小心问老师应该如何如何。孔子比别人高的地方在于他知道的最多。

《理想国》中的苏格拉底则全然不同。他有名的话是:“我一无所知,惟一比你们知道得多的是我知道我不知道。”他用他的问题,把那些自以为知道的人逼入绝境,让他们面对自己无知的真实面目。

中国大学的理念是孔子式的,西方大学的理念是苏格拉底式的。在这种不同理念下,北大改革的切入点就很好解读。所谓“一流的学生,二流的老师”之说是否符合实际,我们姑且不论,但它却生动地反映了我们中国大学的理念:老师一定要比学生高出许多。北大的改革计划,其实就是一个创造现代孔夫子的运动。什么名校博士呀,什么国际论文呀,一定要把最大的权威请来,往几百人的课堂上一站,镇得学生连大气也不敢喘。

事实上,就算美国所谓的世界一流大学,也并非没有问题。耶鲁一位出身人文学院的博士就批评耶鲁的本科教育说:“你想想看,耶鲁教授的名气,大得如同神灵一般。一个高中刚毕业的学生见了他们,话也不敢说。等到了四年级慢慢醒过来、有点信心和教授交流时,也到了毕业的时间。与其如此,还不如到人文学院这样的小地方,和教授、同学一起像家庭一样地过几年,学到的东西反而多。”

其实,哈佛、耶鲁这些名校,已意识到了这方面的问题,所以严格限制课堂里的上课人数。平均课堂人数一多,排名就下降。道理就在这里。

如果能够学习人家这样的理念,北大完全可以以更小的阵痛进行更有实质性的改革。比如,老师人数过多,正好是为增加小型讨论班提供了机会,多些讨论班,教学质量也会提高。国家给北大十几亿,北大用来做什么呢?请百万元教授吗?

我1979年进北大时,“文革”刚结束,一批比我们这些刚毕业的高中生大10岁左右的知青和我们同班。这些人在农村呆了10年,社会经验丰富,实际上成为我们在北大最好的老师。现在的北大学生成分就单纯多了。从这个角度说,北大是学生“师资”的水平下降了。

周其仁所谓的“北大对不起学生”,并不在于他讲的用“二流老师”教“一流学生”,而在于北大还没有把社会各阶层的一流学生聚集在一起,更没有为这些学生互相激发彼此的聪明才智提供机会。

为什么中国有一流的学生, 却没有高水平的人才?

据日本的一项以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高中和大学学生为对象的比较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学生在总体能力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那为什么中国有如此聪明的学生,却没有一流的大学;而无法维持基本水准的美国教育,却能造就高水平的人才呢?

一位西方教育家讲过,大学的本质在于把一群优异的年轻人聚在一起,让他们的创造

力互相激励,产生使他们终身受益的智慧。所以,教授是哪里的博士,出了多少专著,还在次要。重要的是大学的教学怎么为年轻人创造一种更有成效的互相激发智慧和创造力的环境。

这一基本精神,和中国大学的精神就很不一致。中国大学是传播知识,我说你听,好好记笔记,好好考试。本科四年,大课一上到底,很少有讨论班,很少写期末论文。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少,但创造力贫乏,出来常常适应不了社会。一些本科毕业的优异学生,到了美国的名校常常无法适应。

与美国学生相比,中国学生则花很多时间记忆和掌握理论知识以应付让人胆战心惊的闭卷考试,这种闭卷考试锻造出了擅长考试的中国学生。许多人争论说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比美国学生扎实,但是:如果基础知识不能够很好地应用到实际中来解决问题,要这些基础知识又有何用呢?

中美教育在综合素质培养上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在这方面,美国教育主张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的兴趣并发掘学生的潜能。美国学生可以选择他们所喜欢的任何课程和专业。本科读历史,毕业后却上了医学院。这样的例子,在校园里司空见惯。

在少数“基础知识”领域,中国学生可能确实比美国学生扎实,但论起综合素质,可能中国学生就要比美国学生差很远了。这种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而且能够开拓思维、丰富思想、传承文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