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

2020-07-02 来源:爱问旅游网
第29卷第4期2003年d月财经研究JournalofFinanceandEconomicsV01.29No.4ADr.2003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李红松(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摘要: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就业弹性的因素,运用差分公式法和经济增长模型法分别测算了我国不同阶段的就业弹性值。指出了差分公式法的局限性。测算结果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弹性水平出现显著性下滑,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减弱。最后,就提高我国就业弹性水平以促进就业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关键词: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经济增长模型中圈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952(2003)04—0023—06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以及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下岗、失业问题日渐突出,劳动力就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一状况还将在今后相当长~段时间内持续存在,并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成了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近年来,学术界对就业问题的研究较多,本文旨在对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的关系以及就业弹性的测算与应用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一、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关系的理论分析弹性(elasticity)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一变量对另一变量的微小变动所作的反应。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简称就业弹性)就是当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不变时,每一单位的经济增长引起就业增长的比率。就业弹性越大,单位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水平就越高,依靠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作用就越明显;当就业弹性水平较低时,单位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水平就低,即使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也不会对就业有较强的拉动,此时,依靠经济增长解决就业不会产生明显效果。解决就业问题也就是解决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缺口。由于劳动力供给的刚性,扩大需求就成了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显然,当经济增长的目标既定时,就业弹性水平直接决定了劳动力需求的数量。但是,决定就业弹性的因素相当复杂,除了受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制约以外,还与一国社会经济政策的取向以及产业结构相关。从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来看,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就业弹性水平会有所不同。在工业化初期阶段,技术水平低,技术进步的速度也较慢,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简单扩大再生产方式实现,这种粗放式增长方式的要素投入产出率低,因而劳动效率也低,完成单位产出需要投入的劳动力数量大,就业弹性水平通常较高。随着工业化进程向纵深发展,面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开始减弱,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技术进步,此时,就业弹性会缓慢下降。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经济增收稿日期:2002一】2—31作者简介:李红松(1968),男,湖JL松}蓝人,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23·万方数据财经研究2003年第4期长方式正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就业弹性不可避免地出现下滑趋势,这将进一步加大解决就业问题的难度。体制与政策变化对就业弹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低工资、高就业”政策,维持了较高的就业率,同时也积累了相当多的富余人员。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与完善,劳动力就业逐步市场化,企业拥有了用人自主权,近年来,向社会集中排放了大量富余人员。就业政策转变导致就业弹性水平阶梯式下降。此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实施以增长速度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思路,为了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相当高的增速,生产领域中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越来越快,而资本有机构成越高,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作用越明显,完成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力数量就越少。就业弹性水平还与一国产业结构相关。一国的产出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越大,就业弹性水平越高;相反,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越大,就业弹性值越低。第三产业与制造业相比,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度低的产业,对劳动力有较高的容量,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利于提高就业弹性水平。数据表明,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近年来一直未见明显提高,1990年为31.4%,2001年仅为33.6%,而全部低收入国家1998年服务业占GDP比重已达38%(见表1),这表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明显落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制约了就业弹性水平的提高。表1主要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年份1980单位:%全部低收入国家一3942中国2133印度3945印尼8441巴西4556全部低收入国家’3038l1998资料来源:WorldBank,WorldI)eve[opmentReport1999/2000(http://州worldbank.org/wdr)注:带*号的为全部低收人国家,带**号的为除中国和印度以外的其他低收入国家。二、就业弹性的测算就业弹性的测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弹性定义测算,另一种是构建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的估计测算就业弹性。两种方法各有特点,计算条件和应用场合各不相同,实际应用时,有些问题值得注意。(一)gO-就业弹性的定义测算弹性是一变量(Y)对另一变量(x)的微小变动作出的反应,用微分公式表示即为:E一(dY/dX)(X/Y)。此外,弹性还可表达为:当其他因素不变时,变量x的单位变动引起另一变量Y变动的比率,用差分公式表示为:E一(△Y/△X)()(/Y)。对社会经济现象而言,指标数据通常按月度、季度、年度分时段观察取得,但在短时间内现象的微小变动是难以观察和取得结果的,因此,计算弹性通常采用差分公式,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即为GI。/GY,其中,GY表示经济增长速度,GI。表示劳动投入的增长速度。表2给出了按此种方法计算出的1978年以来我国各年份的就业弹性,表3给出了1991年以来分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值。表2年份1978197919801981GDP。6584.47083.17637.68038.5L401524102142360437257.8785.22.2333.20.2870.4160.6141978--2001年我国就业弹性计算表EGY(%)(也(%)年份1990199119921993GDP‘18547.920250.623134926259.5L63909’’647996555466373GY(%)3GL(%)155F4.0390.1520.082089.214.213.51.4l-21.2093·24-万方数据李红松: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续表21978--2001年我国就业弹性计算表年份GDP。LGY(%)GI。(%)E年份GDPILGY(%)GL(%)E19828766.2452959.13.60.397199429581.167199126L20098198397]8.84643610.92.50.23219953269176794710.5110.106】98411192448197】5.23.80.250199635825688509.613O.】39198512699.6d98731353.50.258199738978.969600881.10.124198613824512828.928O319199842019.369957780.50.066198715424.7527831162.90.253199945002.6705867l0.90.127198817165.15433411.32.90.260200048602.8711508.O0.80.1001989178621553294.11.80.45]200152150.873025732.60.3611978—1989平均953.00.3i11991—2001平均9912n124注:*GDP采用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GDP和I.资料来自1999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由于1990年就业人数不明原因的大幅增加,计算平均值时未包含该年份数据。运用差分公式计算就业弹性的最大特点是简便,既可按年度值计算,也可计算一个较长时期的弹性值,但此种方法计算结果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其原因是,在弹性的定义中强调引起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不变这一前提,即经济增长率(GY)仅由劳动力投入增长(GI。)一个因素贡献,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事实上,固定资产投资、技术进步等因素都在变化,并且是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因此,计算弹性的条件通常难以满足,使用差分公式计算出的就业弹性值比实际值偏小,难以准确反映经济增长与就业变动的关系。从表2和表3中的计算结果看,各年份就业弹性值波动幅度相当大,这也说明计算结果缺乏可靠性。表31991—2001年分三次产业就业弹性计算表GL(%)GY(%)E年份19910.71.63.52.d13.98.80.279O.1120.4031992—0.92.66.04.721212.40.185O1220.4821993—2.44.58.44.719.910.7——0.5060.2270.78619942.52.69.8418.d9.6——0.6330.14110251995——2.82.59.051398d一0.5600.1761.0741996——2.03.56.25.】12.17.9—0.3860.2920.78919970.11.92.63.510.59.1——0.0320.18502911998O.3一O3l_73.59.2760.089—0.036021819991.5—1.21.62.88.17.50.539一O.】540.22020000.6一】43.02.49.67.40.2490.1450.41220012.6173.42.8877.80.942O1970.4341991—1996年平均一172.97.24.316.59.6—0.3840.1740.74319972001年平均1.00,12.53.09.27.90.3280.0140.314资料来源:同表2。(=)按经济增长模型测算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变化的影响,又有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结构调整等原因,经济增长模型是反映经济增长与各影响因素之间数量关系的模型。经济增长模型种类较多,但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应用最为广泛。假定一个新古典生产函数为:Y,一氏一‘K。。I。。9(1)(1)式中Y。、K、I。,分别代表时间t上的产出、资金投人量、劳动投入量凡A、a、p为参数。·25·万方数据财经研究2003年第4期其中,x为技术进步率,一为科技进步因子,a和B分别代表资金和劳动的产出弹性。(1)式两边取自然对数转化为线性形式:[nY。--inA0+xt+dInK。+pI,,微分,当△t趋近于一个时间单位时,令GY=AY/Y,GK=△K/K,GI,一△I。/i。,得到模型为:GY:A+a·OK+口·GL(3)(2)对模型(2)估计参数B值,即得出就业弹性值。此外,模型(2)两边全微分并用差分近似代替模型(3)是一个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式中口为就业弹性。使用模型(2)和模型(3)均可估计出就业弹性,但两个模型所代表的经济含义完全不同,使用同样数据估计出的结果也存在差异。模型(2)描述的是要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对数关系,模型(3)描述的是经济增长与各影响因素之问的关系。测算就业弹性的意义并不在于得出其具体值,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一结果预测未来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进而为制定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从这一角度而言,使用模型(3)估计出的就业弹性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表4给出了采用模型(3)估计的1978年以来不同阶段就业弹性的最小二乘法估计值。经济增长模型假定存在多种变化因素,较好地分解了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与按差分公式计算弹性时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存在劳动投人变化影响经济增长相比,更接近现实。使用上述经济增长模型估计就业弹性也存在一定局限,即它不能得出某一具体年份弹性值,模型中包括的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越多,则模型参数越多,估计参数所需的样本点就越多,因此,上述模型只能对包含若干样本点的时间段进行参数估计,此外,在应用模型时,还必须考虑模型的拟台优度以及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能否通过显著性检验等问题。表411979--2001年我国分阶段就业弹性估计值21979198931991—2001O.355~O.104。0.1890.5】74时间段全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79—20010.46l0.2100.4960.5831995—20010.302一0.07610.028+n3430.5970.34405900.684注:GK采用固定资产存量增长率指标。带*结果在0.1的置信水平下,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三、结论分析与政策建议无论是按差分公式还是按经济增长模型测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总体及分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值均出现显著下降,这与近年来劳动力就业难度加大、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的现实相吻合。未来lo年内,我国劳动力供给量将至少以年均800万人的水平递增(刘泓,2000),假定技术进步速度和资本增速保持不变,未来lo年经济保持年均7%的增速,就业弹性值保持近年0.302的水平不进一步下滑,按模型(3)测算可年均新增就业机会613万人,10年累计将有至少]870万劳动力无法就业,整体失业率水平将上升2%以上,就业矛盾将进一步加剧。缓解这一矛盾的措施有两条:一是保持经济较高速度的持续增长;二是通过结构调整和政策引导,扭转就业弹性下降的趋势。从实际情况看,保持年均7%的增速具有相当的难度,提升空间相当有限。因此,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就业弹性水平,是缓解未来劳动力就业压力的惟一选择。(一)发展第三产业是提升就业弹性、缓解就业矛盾的主要途径就业弹性分析表明,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最大,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根据钱纳里模型,在均衡的工业化过程中,就业的主要增长部门是制造业以外的服务部门,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560美元上升到2100美元的过程中,初级产业的就业比重由50%左右下降到20%左右,服务业由30%上升到50%,而制造业则由12%上升到18%,社会基础设施部门由8N左右上升列·26·万方数据李红松: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12%。我国2001年制造业就业比重已达16.3%.进一步发展制造业解决就业的空间不大,而发展第三产业解决就业具有相当广阔的空间。2001年,我国第三产业每亿元增加值带动6270人就业,而第二产业仪为3500人,第三产业是第二产业的近两倍。假定到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比重能提高到1998年全部低收入国家38%的水平.未来年均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保持7%,则第三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可达到8.47oS,将比199720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高出0.67个百分点,按第三产业现有就业弹性水平.平均每年可多增加近400万人就业,10年累计多增近4000万人,完全可以解决新增劳动力的就业缺口,并可部分吸纳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使就业矛盾得到缓和。发展第三产业应重点发展新兴服务业如社区服务、家政服务、旅游休闲、物业管理、信息咨询等行业。这些部门具有见效快、费用低、容易创造就业岗位等特点。(二)发挥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根据要素禀赋学说,一国在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中,应生产和出口资源相对丰富的产品,进口资源相对稀缺的产品。我国现阶段的要素禀赋特征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我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国际市场所需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出口应成为我国现阶段出口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可以增加资本积累,在就业压力逐步缓和时,再逐步转到重点引进和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达到技术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自199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口贸易保持了强劲增长,从我国的出口商品构成看,】999—2001年,加工贸易出口增幅分别为6.1%、28.5%和7.1%,而同期机电产品出口增幅为14.7%、36.9%和12.8%,大大高于加工贸易出口增幅,机电产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由1998年的36.5%提高到2001年的44.6%。这表明,我国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而非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带动。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在扩大劳动力就业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今后,我国应加强服装及衣着附件、玩具、蔬菜等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竞争能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与出口,发挥外贸出口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三)加速农业产业化,减缓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其他产业的流动农业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过程。未来10年,仍将是劳动力就业高峰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过快流动,将使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因此,应选择避开就业高峰期。农业产业化是延缓和减轻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有效途径。所谓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挤效益为纽带,通过中介机构实现由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向集中生产的现代农业过渡。引导农民逐步从就业弹性较低的大宗粮食生产向就业弹性较高的经济作物种植。农业产业化必须以小城镇为依托,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延长农业链中的“链结”作用,发挥小城镇在农产品的集散、技术辐射以及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载体功能。参考文献:[13蔡防.王德文.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口].经济研究,1999,(2)[2]黄乾,原新.非正规部门就业:效应与对策[J]_财经研究,2002,(2).[3]李红松,田益祥.一种社会劳动实际投人量的测算方法及应用[J].预测,2000,(4).[4]沈坤荣1978—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1999,(4).[5]罗伯特·索洛.经济增长因素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6]刘泓.未来十年我国的就业形势及对策[J].南开经济研究,2000,(4).[73宋长青.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数量关系[J]中国统计,1999,(6).[8]高尚全.中国就业形势分析及治理对策[J].经济学家,1999,(4).[93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十五”时期就qp形势分析及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1999,(6)(下转第66页)-27.万方数据财经研究2003年第4期④列宁:《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⑥列宁:《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87页。参考文献:[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2]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3]洪远朋经并利益关系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4]魏埙,洪远朋,胡培兆,等.现代经济学论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5]程恩富.国家主导型市场经济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6]孙广振,张宇燕.利益集团与“贾谊定理”: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1997,(6)[7]朱鸣雄.中央银行、企业、职工之间的博弈分析口].财经研究,1999,(3).AnEconomicStudyontheInconsistencyofInterestZHUMing—xiong(&.hooIofEconolJ'tic¥,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Abstract:Inecononficactivities,interestamongindividualsisstead,itisusuallyinconsistent.AftercriticizingviewspaperprovesOilnotperfectlyconsistent,in~theperfectconsistencyofinterest,thetheexistenceofinconsistencyofinterestwiththeeconomicandgameanalysis.Fi~Outnallyitpointsthatthesocialistmarketeconomyisthebestsystemtotorealizetheminimiza—tionoftheinconsistencyofinterestandguaranteethesimultaneousrealizationofthewholeimerestandtheindividualinterest.Keywords:economicinterest;theindivldual;thewhole;gametheory;inconsistency(上接第27页)AStudyontheRelationBetweenEconomicGrowthandEmploymentElasticityLIHong—song(Schoolofmamzgement,Wuh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Wuhan430070,China)Abstract:Analyzingthefactorsaffectingemploymentelasticityintheory,thepapercal~culatesChina’semploymentelasticityandtheecononlJcatdifferentstagebyemployingthedifferenceequationoutgrowthmodel.Itpointsthelimitationofdifferenceequation.TheresultofthatindicatesthatsinceChinaadoptedtheopen_doorpolicy,theemploymentelasticityhasobviouslydecreasedandthepromotionofemploymentbyeconomicgrowthhasweakened.Intheend,itputsforward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promoteemploymentinChina.Keywords:economicgrowth;employmentelasticity;economicgrowthmodeltoenhanceemploymentelasticityto·66·万方数据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李红松

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财经研究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3,29(4)75次

1.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十五\"时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 1999(06)2.高尚全 中国就业形势分析及治理对策 1999(04)3.宋长青 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数量关系 1999(06)

4.刘泓 未来十年我国的就业形势及对策[期刊论文]-南开经济研究 2000(04)5.罗伯特·索洛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1991

6.沈坤荣 1978-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1999(04)

7.李红松;田益祥 一种社会劳动实际投入量的测算方法及应用[期刊论文]-预测 2000(04)8.黄乾;原新 非正规部门就业:效应与对策[期刊论文]-财经研究 2002(02)9.蔡昉;王德文 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 1999(02)

1.期刊论文 罗利丽 经济增长中就业弹性的变化及其产业政策选择 -湖北社会科学2003(11)

经济增长是实现就业的根本途径,它与就业增长是正相关的.无论是处于竞争均衡的西方工业化国家还是处于结构转换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进程,都证明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这种互动机制.伴随着我国较快的经济增长,GDP就业弹性却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因此,提出相应的产业政策选择,以增强就业弹性,缓解就业压力.

2.学位论文 彭子芫 就业弹性与新疆经济增长研究 2007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与就业增长之间表现出非一致性。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下降。一方面,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就业增长率逐步下降。而这似乎背离了传统经济理论带给人们的一贯的认识——经济增长意味着就业增长。那么究竟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是何种关系?新疆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会不会出现这种非一致性?对就业弹性进行研究,以期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就业弹性需要研究经济增长情况和就业增长情况,本文通过对新古典主义理论、凯恩斯主义、新增长理论的深入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一致性并没有可靠的理论基础,长期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并不存在必然的一致性,通过对新疆现实的实证分析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观点。继而提出政府不能把经济增长当作解决就业问题的充分条件。同时,本文对新疆各产业以及各产业内各行业的就业弹性也作了测算。最后在分析为什么新疆经济增长并没有明显地带动就业的增长,相反地,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明显降低的原因后,提出目前新疆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上应该实现从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到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转变,来促进就业的对策建议。

3.期刊论文 杨淑华.鄢咏红.Yang Shu-hua.Yan Yong-hong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相悖矛盾的思考 -经济纵横2006(4)

本文从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相悖的矛盾出发,分析经济增长未能带来就业弹性上升的原因,提出在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中拉动就业增长的策略.

4.期刊论文 王巍 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的实证研究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

改革开放到2008年走过了整整30年,30年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无一不牵扯着中国庞大的劳动力大军.2008年的中国经济艰难而又沉重,就业问题更加突出,我们试图通过1981-2006年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贡献的数字微观的展现了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希望能从中抽丝剥茧展示给您中国就业问题的现状.

5.期刊论文 常进雄.CHANG Jin-xiong 中国就业弹性的决定因素及就业影响 -财经研究2005,31(5)

由于就业弹性的下降,中国的经济增长未能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文章从要素供给、经济体制变革以及经济增长等三个方面详细考察它们对就业弹性变化的影响,并分析了在就业弹性下降过程中所体现的一些积极的就业意义.结果表明,要素禀赋因素并不是影响就业弹性变化的重要因素,而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收入、经济增长导致的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才是影响就业弹性变化的重要因素.所以,过分强调节约资本资源、发挥廉价劳动力优势并不能提高就业弹性,进一步扩大经济主体产权的多元化和设法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才是提高就业弹性和促进就业的关键.

6.学位论文 蔡庆冬 广东经济增长与有效就业的实证分析 2007

就业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广东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与此同时,广东就业人口刚性增加,农业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工业就业容纳能力相对缩小,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己达到较高水平,外省劳动力的不断流入,导致就业问题凸现。再加上,“十一五”期间,广东省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和适度重型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将集约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这也为广东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广东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是否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就业增长?对此问题给予理论解释和实证分析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经济增长和有效就业之间的关系,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等分析方法,系统分析广东经济和就业增长趋势、结构、特征以及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做了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再利用有效就业理论估算广东省有效就业量,在此基础上考察广东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是否一致。并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一个广东省就业弹性影响因素的评价模型,重点研究经济增长、经济体制环境、资源禀赋、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水平等对就业的影响效应。最后,提出促进广东省扩大就业的对策研究。 根据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

(1)广东省就业人数增长率变化轨迹与经济增长变化轨迹基本一致,经济增长过程中就业增长出现了一些新特征。广东省就业弹性27年来先下降后提

升,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五”期间就业弹性得到大幅度提升;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度依然偏高,但27年来也有大幅下降,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是影响广东省就业问题的基本原因;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是安置就业大军的主战场;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就业安置的主渠道;珠三角地区仍聚集了过半就业人员;就业人员文化素质稳步提高,但文化水平与广东省经济强省地位不相称。

(2)通过生产函数的测算和有效就业人数的估计,28年来广东省有效就业弹性呈V字形。有效就业人数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呈较快增加,有效就业弹性上升;20世纪90年代末期有效就业弹性下降;进入21世纪后有效就业弹性又缓慢增加。广东省经济增长和有效就业人数增加长期构成了稳定的平衡关系,表现出协同变化的一致趋势。广东省经济增长是有效就业人数增加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带动了企业有效劳动的需求,表现为企业利用富余人员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从而推动了有效就业人数的增长;有效就业人数的增加并不是推动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原因。

(3)影响广东省就业弹性的五大因素中,要素禀赋因素对广东省就业弹性的影响较小;经济体制是影响广东省就业弹性变化的重要因素,从短期上经济体制因素不利于广东省就业弹性的提高,而长期看则有积极作用;经济增长收入因素也是较重要的正向影响因素;产业结构因素和城镇化水平对就业的影响不显著。由此,过分强调节约资本资源、发挥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并不能提高就业弹性以增加就业,而进一步扩大经济主体的产权多元化和设法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才是提高就业弹性和促进就业的关键措施。

(4)一个重要的基本结论就是广东省经济增长是促进就业的一条根本途径,为了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关键。

从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看,本文的特点在于:运用两种方法测算有效就业人数,一种是用生产函数法直接计算有效就业人数,另一种方法先估计隐性失业人数,进而用“名义就业减隐性失业”间接计算有效就业人数,这样为广东有效就业人数的计算提供了新的借鉴。

7.期刊论文 钱振伟 云南经济增长与就业辨证关系实证研究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6)

为了增加就业和降低失业率,必须保持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但高速GDP增长能否创造出多的就业机会,则取决于经济增长方式、产业区域布局等因素.通过对GDP就业弹性的分析、产业产值弹性比较,并从资源禀赋情况和面临的巨大就业压力来看,云南省在保证一定经济增长率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就业弹性水平,选择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政策才是实现就业增长目标的根本途径.

8.期刊论文 谢书英.朱启贵.Xie Shuying.Zhu Qiguei 现代服务业:上海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上海管理科学2007,29(5)

本文通过经济增长弹性与就业弹性两个指标,对上海\"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将优先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及其主要子行业在上海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目前上海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力相当.而现代服务业的拉动力大于传统服务业.近年来,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弹性均值较大,同时弹性的波动变化很大,这是上海GDP就业弹性近几年波动增大的主要原因.同时,通过对现代服务业中主要子行业的分析,发现现代服务业子行业间就业弹性的变动有着高度的正相关,这将增加现代服务业就业弹性波动对于上海GDP就业弹性波动的影响.

9.期刊论文 杨丽.赵富城.YANG Li.ZHAO Fu-cheng 我国就业弹性长期变动趋势分析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4)

就业弹性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但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高增长、低就业的变动趋势.本文利用1978-2007年中国GDP和就业相关数据证明,我国长期存在就业弹性递减趋势.论文并就就业弹性递减趋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10.学位论文 包建军 关于中国就业弹性的趋势分析 2006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经济上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就业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相应增长。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则认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是正相关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却存在理论与现实的不一致性。因此对就业弹性难题的分析将具有相当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在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以下三方面作了数据趋势分析(1)中国1979-2004年的就业弹性、城镇就业弹性、人均GDP与就业弹性关系;(2)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1979-2005年的就业弹性、2000、2004年各省市人均GDP与就业弹性关系;(3)世界22个国家1979年与1995年人均GDP和就业弹性关系、韩国1961-2003年的就业弹性;结果表明:中国的就业弹性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各省市也大致与全国趋势相仿,城镇就业弹性值仍然处于高位;在人均GDP超过10000元人民币时人均GDP与就业弹性间有微弱的正相关;从世界的发展趋势看,中国的就业弹性也要经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个阶段。但是中国的就业弹性下降趋势来得过早,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因素是主要致因,通过理论和简单的计量分析得出,它们对就业弹性的影响是比较长久的。为此中国需要通过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如就业制度改革、大力扶持中、小型企业等;从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与有效促进就业来研究,以市场化运作为目标,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更显示重要。同时,加强创新教育,重视职业技术培训,提倡终身学习,则是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的创新之处,(1)在于对就业弹性从世界、全国和各省市三个角度分别作了趋势分析,这对深入了解中国就业弹性的变化是有帮助的;(2)在人力资本因素分析中,将其分解为教育投资、培训投资、劳动力流动投资、健康投资和社会保障投资,也是一个创新点。

1.冯泰文 劳动力价格对中国工业就业弹性的调节效应分析[期刊论文]-价格月刊 2010(3)

2.杨立宾.杨丽艳 西部大开发以来宁夏产业结构演进的就业效应分析[期刊论文]-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4)

3.孙婕 我国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期刊论文]-知识经济 2010(21)

4.李红梅 安徽省产业结构与就业弹性问题的思考[期刊论文]-大众商务(创业版) 2010(11)5.刘文超 陕西产业结构演进的就业效应研究[期刊论文]-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9(3)6.余吉祥 经济增长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期刊论文]-经济论坛 2009(2)

7.罗亚萍 社会政策目标选择对就业政策的影响[期刊论文]-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8.丁守海.刘昕.蒋家亮 中国就业弹性的再估算[期刊论文]-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2)9.吴锋 FDI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期刊论文]-南北桥 2009(5)

10.刘江 中国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的实证分析——基于1952~2006年数据[期刊论文]-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

11.王阳.李正龙.张艳 基于上海就业弹性分析的促进就业对策研究[期刊论文]-劳动保障世界 2009(4)

12.方福前.孙永君 总需求和总供给冲击对我国失业和产出动态关系的影响分析[期刊论文]-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12)

13.吴金桃 经济增长影响就业的实证分析[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 2009(31)

14.李娅 奥肯定律在中国失灵引发的税收政策选择的思考[期刊论文]-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8(1)15.王文甫 我国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的财政政策[期刊论文]-经济研究导刊 2008(4)

16.葛培波.刘军.李国锋 山东省人力资源供求非均衡与促进就业途径的探讨[期刊论文]-山东经济 2008(6)17.周新秀 我国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期刊论文]-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08(5)

18.闫泓.李小平.肖怡然 产业结构演变与劳动就业关联性研究——以四川省南充市为例[期刊论文]-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8(6)

19.李显君.庞丽 中国汽车产业对经济增长效应的考证[期刊论文]-汽车工业研究 2008(8)

20.冯泰文.孙林岩.何哲 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就业弹性调节效应的实证分析[期刊论文]-公共管理学报 2008(4)21.汪秋菊.王立杰 黑龙江省就业弹性估算[期刊论文]-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8(6)22.付晓梅.宗刚 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分析[期刊论文]-北方经济 2008(8)

23.刘江 中国GDP与第三产业就业的动态关联分析——基于VAR模型[期刊论文]-中国集体经济 2008(4)

24.张学伟 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视角的\"名校\"与\"民校\"就业差距分析[期刊论文]-时代经贸(学术版) 2008(33)25.邱春高 \"民工荒\"和\"用工荒\"形成原因探析——以闽东南地区为例实证分析[期刊论文]-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8(3)

26.周建安 中国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期刊论文]-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27.蒋荷新 上海市私营和个体经济就业弹性分析[期刊论文]-中国集体经济 2007(10)

28.邱春高 投资增长和技术进步条件下的就业政策研究[期刊论文]-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1)29.王春雷 促进扩大就业税收政策的路径选择——基于就业弹性方面的考察[期刊论文]-财经问题研究 2007(1)30.张浩.刘金钵 我国就业弹性变化趋势的经济学分析[期刊论文]-生产力研究 2007(3)

31.许燕沼 时变参数模型在就业弹性中的应用[期刊论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4)32.王艾青.杨兆兰 中国经济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原因探析[期刊论文]-理论导刊 2007(2)

33.许德友 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一个基于中小企业理论和中国现实的分析[期刊论文]

-经济与管理 2007(5)

34.成学真.雷霄雯 兰州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期刊论文]-城市问题 2007(3)35.张力薇 陕西产业结构变迁对就业的影响分析[期刊论文]-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7(2)

36.李春田.李青霞 云南省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期刊论文]-科技经济市场 2007(8)37.尹碧波 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非典型滞胀特征[期刊论文]-财经科学 2007(11)

38.秦放鸣.彭子芫 论新疆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期刊论文]-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5)39.桂孙来 关于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思考[期刊论文]-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6(5)

40.李相合.范彦君 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期刊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41.魏卫.陈雪钧 旅游产业经济贡献综合评析--以湖北省为例[期刊论文]-经济地理 2006(2)42.宫丽华 利用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就业的对策研究[期刊论文]-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3)43.王艾青 中国经济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问题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6

44.王兆强 东北老工业基地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非一致性机理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45.杨向阳 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与效率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6

46.李从容.段兴民 实施就业导向的经济增长--陕西省就业问题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预测 2005(3)

47.许秀川 就业弹性测算方法的选择及基于我国数据的实证分析[期刊论文]-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48.梁湄 重庆市经济增长与就业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期刊论文]-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4)49.论科技进步、经济增长与就业[期刊论文]-运筹与管理 2005(5)

50.梁湄.夏颖 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对策[期刊论文]-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6)51.何静慧 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就业的关系--以浙江为例[期刊论文]-统计与决策 2005(10)

52.张江雪 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就业弹性的比较--基于面板数据模型(Panel-data model)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10)

53.向运华.朱娜 湖北省就业弹性分析[期刊论文]-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8)

54.黄新萍.谭义英 试论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就业问题[期刊论文]-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1)55.李慧 我国就业弹性下降的原因及对策[期刊论文]-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1)

56.张建华 从就业弹性看我国就业压力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期刊论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5(2)57.徐勇.王雅鹏 城市化进程中劳动力就业模式比较研究[期刊论文]-商业时代 2005(36)58.付明.姜颖 对我国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思索[期刊论文]-商业经济 2005(8)59.赵建军 论产业升级的就业效应[学位论文]博士 2005

60.张义柱 一个就业研究的新视角——地租、利息、产权[学位论文]博士 200561.贺娜 转型期中国就业与经济增长[学位论文]硕士 2005

62.杨新铭 中国无就业增长的经济增长现象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63.林霓裳 对“高增长、低就业”现象的分析[学位论文]硕士 200564.曾学文 中国转型期就业潜力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65.田贵生 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66.肖康 经济增长和失业关系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67.刘强 高校扩招对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影响的分析[学位论文]硕士 200568.康志荣 再就业工程在经济周期层面上的思考[期刊论文]-引进与咨询 2004(12)69.杲永亮 扩张性货币政策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期刊论文]-市场论坛 2004(8)70.刘金钵.任荣明 中国乡镇企业就业弹性实证研究[期刊论文]-湖南农业科学 2004(5)71.沈曦 高等教育模式转型中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学位论文]硕士 200472.孙立 中国转轨时期隐性失业问题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4

73.黄胜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就业走势矛盾的分析与对策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4

74.唐(钅广).刘勇军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变动的非一致性研究理论综述及评论[期刊论文]-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3(6)

75.徐晓光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实证分析[期刊论文]-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8)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jyj200304004.aspx

授权使用:中国农业大学(zgnydx),授权号:397fb072-6e0f-43e3-8c42-9ede0111a22d

下载时间:2011年5月9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