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水利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及开发思路

水利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及开发思路

2022-01-14 来源:爱问旅游网
水环境治理

2009.2中国水利

水利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及开发思路

枢1,黄江涛2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430073,武汉;2.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财务经济局,430010,武汉)摘

要:水利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如何对水利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意义重大。从文化视角分析水利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指出水文化、水利工程文化和地域文化是水利旅游资源的三大文化组成,并据此提出水利旅游资源塑造文化特色的开发思路。关键词:水利;水利旅游资源;文化

Water-relatedtourismresources:culturalinherentanddevelopmentideas//DingShu,HuangJiangtao

Abstract:Water-relatedtourismisanewly-developedbusiness.Managingthetourismresourcesinascientificmannerisofgreatsignificance.Theculturalinherentshownbywater-relatedtourismisevaluatedfromtheculturalrespect.Threeculturalcomponentsofwater-relatedtourismarepresented,namelywaterculture,waterstructurecultureandregionalculture.Basedontheabove,developmentideasforshapingtheculturalfeatureofwater-relatedtourismareputforward.Keywords:waterresources;water-relatedtourismresources;culture

中图分类号:E59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1123(2009)02-0049-03

一、水利旅游的现实文化困境

停留时间不足2小时,以至于在对旅成水利旅游资源文化体系。

行社的问卷调查中,100%的认为门票1.源远流长的水文化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过高。”(魏俊益,2004)都江堰并非特(1)江河成就了中华文明游资源进入全面开发时期。近年来,例,全国众多的水利旅游资源中,既水孕育了生命,创造了文明。探水利旅游资源以其优美的风光、宏伟有文化贫化的现象非常普遍,这成为究世界文明的源起,会发现所有的文的工程、良好的生态而得到众多旅游困扰水利旅游发展的现实问题。

明都与水结缘。代表着中国古代最高者的青睐。2007年,在首批入选国家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只有对旅游文明成就的七大古都中,黄河流域和5A级景区的61家单位中,三峡工程

资源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刻挖掘、比较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

和都江堰榜上有名,成为水利旅游资和揭示,才可以区别于其他景区,形4座,北京和杭州分踞大运河两端,南

源中的优秀代表。2008年,我国的国成独特的个性,从而在激烈的旅游市京则倚秦淮河而立。没有水,就没有市家级水利风景区已达314家,水利旅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也是世界旅游肆的繁华,就没有辉煌的中国文明。

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组织把独特性作为景区开发的第一要(2)“上善若水”与“知者乐水”的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水利旅游也素的原因所在。如何把握水利旅游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

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源的文化特征,并将其运用到旅游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与儒家对水都的是资源的文化内涵有待进一步挖发的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给出了极高的评价。《道德经》中有“上善若水。掘展示。以久负盛名的都江堰为例,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不可二、水利旅游资源的文化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谓不深厚,但是这一独特优势并未在内涵解析

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之句。

旅游产品中得到充分体现,具体表现儒家思想中,有“仁者乐山,知者乐是游客停留时间较短。“旅游者在都在水利旅游资源开发中,需倚重水”的山水旅游观念。在孔子的眼中,水江堰景区主要参观的对象就是三大的文化既包括水利工程自身的文化,被赋予了人的种种美德,以水比德的思主体工程及安澜索桥、二王庙,属于典也包括与水利共生的水文化,同时还想,成为水文化的重要内容。在西汉刘型的走马观花旅游,全部游程的平均

有资源所属的地域文化,三者共同构

向的《说苑·杂言》中有这样的记载,当子

收稿日期:2008-11-03

作者简介:丁枢(1972—),女,教师,旅游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研究生。

49水

水环境治理

CHINAWATERRESOURCES2009.2贡问孔子为什么“见大水必观焉”的时候,“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是以君子见大水,观焉尔也,是知之所以乐也’。”水,因此成为智者所应具备德行的化身。

(3)人水和谐的现代水利发展观人类的治水历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人类利用河流并听命于河流的自然阶段,大致相当于原始社会时期。二是人类利用河流并抗御河流的阶段,大约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三是改造河流为人类服务的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人类支配河流的能力远远超过历史水平,但也带来对河流健康的伤害。四是人类与河流和谐发展阶段。当主要依靠工程技术措施治水出现困境时,人们重新认识到,人类与河流的关系应该是既要改造和利用,又要主动适应和保护。人类要由河流的征服者,转变为河流的朋友和保护者。于是,现阶段出现了“人水和谐”的水利发展理念。

2.层面齐全的水利工程文化

(1)坚实的水利物质文化水利建设离不开各种形式的水利设施。这些设施为发展水利旅游提供了物质基础。古代的设施如春秋战国时期秦国郡守李冰兴建的都江堰工程,郑国修建的郑国渠(现在的泾惠渠前身),楚国修建的芍陂等,至今仍然存在,经过扩建、改造和发展,继续为人民造福。现代更是创造了形式多样的水利工程服务人类,推进社会整体发展。当站在这些古代的、现代的水利旅游资源面前时,游人会由衷地感叹水利工程的伟大。

(2)悠久的水利行为文化在与水共生的历史中,我国人民创造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为文化。据《洛阳记》载,“禹时有神龟,于洛水负文列于背,以授禹。文即治水文也。”致使后人在治水之前,均祭祀神龟,治水中,浇注大龟,以镇水妖,永保平安。在黄河下游两岸,各诸侯国自筑防洪堤防,“壅防百川,各以自利”,以堤防保护本国,又以

水50

邻为壑,彼此“水攻”。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才废止了“水攻”,统一了全国水政。此外,中国民间为求免除水患困扰,多在江湖边铸铜牛以镇水,这一行为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大禹治水时为镇河患而设,一是战国时李冰治水,开凿都江堰时曾以牛为化身,征服了江神,故后人也以铜牛、铁牛镇水患。

(3)齐全的水利制度文化我国从很早起就制定了和水利相关的制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

1100年前后,商代有关水利工程的文

字记载了沟洫井田制度。唐宋时期,经济社会大发展,出现了有关水利的法规、技术规范,如唐代的《水部式》和宋代的《河防通议》等。公元1069年,宋神宗时期,支持王安石变法,在《农田利害条约》法令中设立了农田水利官,“四方争言水利,古陂废堰,悉务复兴”。

进入现代以后,出台了诸多与水利旅游相关的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利旅游区管理办法(试行)》《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水利风景区发展纲要》等,为水利旅游健康发展提供了工具。

(4)先进的水利科技文化

①古代水利科技文化。都江堰的规

划、设计和施工都具有比较好的科学性和创造性。“束水攻沙”理论是我国古代河流水文学的光辉成就,也是治黄和黄河大堤完善化的理论基础,在世界水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涪陵白鹤梁石鱼题刻断断续续记载了72个年份的枯水记录,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水位站”。由于航运、渔业、制盐、海战和潮灾预防等活动迫切需要知道潮汐时间和强度,古代编制了不少潮汐表,其中又以唐代窦叔蒙的涛时图和宋代的四时潮候图最出名。英国学者李约瑟曾指出:“说到潮汐表的系统编制,中国人显然早于西方”。

②现代水利科技成就。现代水利

工程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行管理都是科学与技术的综合应用,包含了建筑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管理工程、环境科学等众多科学知识。先进

的技术是优秀水利工程共有的特性,也是水利旅游资源的关键看点所在。

长江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在截流及围堰技术方面、大坝(含电站)技术方面、船闸高边坡开挖与支护技术方面有数十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小浪底水利工程枢纽建设中,也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如大坝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泄洪洞洞内孔板消能技术等。“南水北调”工程分为西线、中线和东线工程,不同的线路采用了不同的调水方法,这些都是在科学设计的基础上得来的。正是凭借这些科学技术含量极高的研究设计,才使得大量水利工程造福人类。

3.多姿多彩的水利地域文化

遍布大江南北的水利工程因其不同的地域所属,各具不同的地域文化,表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在不包括港澳地区的我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除西藏外,所有地区都已拥有数量不等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这一方面为全面发展水利旅游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为水利旅游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越是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越是能吸引旅游者的视线。把水利景观与所在地历史文化、风俗、饮食、商品结合起来,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更具吸引力的水利景区。

三、富于文化特色的水利旅游资源开发思路探索

1.以全面的景观设计展现文化

水利旅游资源是依托水利工程而形成的,其观赏性是吸引旅游者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全面合理的景观设计能为水利风景区增添文化魅力。例如,美国的胡佛大坝在枢纽设计阶段,就考虑到除了满足水电站的各项功能外,还要顾及景观设计。因此预留了适当的位置当作观景点,方便摄影者拍摄满意的画面;在合适的地方以很少的花费竖起混凝土做的纪念标志牌,牌子上写清楚水坝的名称、

水环境治理

2009.2中国水利

建设时间、建设者等,为游客拍照留念提供便利。

我国的三峡工程在拓展景观方面也有许多成功之处。2002年年底前,三峡大坝游只能登坛子岭,远眺钢筋混凝土构造的大坝,除了江水、机械、建筑物,没有多少能吸引人的新东西。2003年3月,在第二次大江截流后,三峡大坝开始设计并逐步完成了立体景观系统。在海拔262.48m的制高点坛子岭,可以观赏到三峡工程全景和壁立千仞的双向五级船闸;岭上设万年江底石和不锈钢天书,记载了三峡截流的壮观篇章;在与三峡坝顶齐高的185观景平台,能够感受到大坝令人眩晕的高度;在近坝观景台,仰视大坝时,游人会感叹自身的渺小;2005年7月,左岸160m坝顶对外开放,游人可以与大坝零距离接触,感叹现代科技成就。除了从不同角度立体欣赏宏伟的大坝外,三峡工程还打造了诸多文化韵味浓厚的新景观:在三峡截流纪念园中,有支撑堆放砂石料的隔墙、截流时留下的100多个巨大的四面体、合龙时使用过的77t装卸车和平抛船、100多棵从库区移植过来的珍稀树种……正是在持续不断的努力下,三峡大坝旅游区文化特色日益显现,被评为首批国家5A级景区,这个以15.28km2的三峡工地为经营范围的工业旅游区,近年景区游客以每年30%的速度猛增,2006年达到118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2亿元,在全国

103家工业旅游景点中位列榜首,成为

长江三峡旅游线上最火爆的景点。

2.以出色的导游系统解析文化

对于水文化、水利科技、水利制度等无形的精神文化,因较抽象,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辅以导游系统会取得更好的观览效果。导游系统既有人员导游,也有图文声像导游。人员的导游对导游员有较高的要求,导游人员应该掌握丰富的天文、地理、历史、水利、文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才有可能在讲解时

游刃有余。为加强旅游者的游览满意度,水利工业旅游区内可考虑配备专职的景点讲解员。这些讲解员经过培训之后上岗,统一着装,为游客介绍相关的专业知识,提供周到的景区讲解与路线引导服务。如三峡截流纪念园中的导游选用的就是曾经在三峡工程中工作的老工人,这样的讲解让游客与工程贴得更近,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图文声像导游可通过文字说明、录音解说等方法为旅游者提供服务,此系统是人员解说的补益。一般可考虑在主要的景点采用立牌立碑的方式,以文字对景点进行说明,或是采用录音录像播放的方式为游客提供解说服务。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制作工程的工作原理,以触摸电脑方式为游客演示,使游客对工程有较直观的了解。

3.以多样的专题展览深化文化

水利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不能凭空想象,应该有的放矢,“的”是水,“矢”是文化,文化应围绕水大做文章。对于以现代科技手段为主的水利旅游资源,如水利工程枢纽、水土保持园等,可以通过文字、图示、模型等手法来展示工程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整体布局等内容,使旅游者了解水利,认识水利,同时强化旅游者的水资源意识,全面促进人水和谐发展。

水利旅游景区还可以用专题展览的形式,着重呈现与水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用来丰富景观构成。例如,屈原、宋玉,杜甫、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王维,苏轼、陆游、朱熹、欧阳修等等中国文学史上诸多声名显赫的人物都与三峡有着不解的情缘,写下了许许多多叹咏三峡的诗句。从楚国时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赋》到李白的“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再到陈毅的《咏三峡》“峨岷高万丈,夔巫锁西风。江流关不住,众水尽朝东。”三峡,在众多文化人的深情眷顾中,渐渐成为一种文学的景观,一种自然山水与人类文化和谐统一的境界。再如,武汉长江大桥因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中的名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而家喻户晓。这些诗词歌赋都是水利旅游宝贵的无形资源,可以为水利风景区应用,加深游人的文化审美印象。

4.以浓郁的地域风格塑造文化

地域文化是开发水利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据,旅游开发应尽量与当地的风土民俗相结合,创造出独树一帜的风格。对待地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加强呵护,认真发掘,加以吸收。从某种程度上讲,景区越具有地方特色,也就越有审美价值,并形成竞争力。例如,湖南怀化充分挖掘当地所具有的奇特山水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发展民族风情水利风景区,将通道九龙潭大峡谷开发建设成了“国家水利风景区”。再如,大龙洞国家水利风景区紧紧围绕大龙洞“龙”文化和“巫傩”文化,把传统节日龙乡会办成特色节目,把原汁原味的“接龙舞”办成自己的主打节目,让游客在“天下第一洞瀑”风景中领略苗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取得了良好的旅游效益。武汉汉口江滩公园以当地码头文化为主题的景区设计,获得了游人的一致好评。千岛湖位于江南水乡,他们抓住渔业文化,推出巨网捕鱼活动,成为景区新的风景。水利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彰显地方特色,不可千篇一律,使水利风景区建设真正显现独特的文化气质。■

参考文献:

[1]韩健.水利工程旅游资源的特点与

开发管理[J].中国三峡建设,2000(4).

[2]李娟.发挥优势,做好水利旅游大

文章[J].陕西水利,2002(6).

[3]廉艳萍,傅华,李贵宝.水利风景区

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1).

[4]刘永强,李峰,张德进.水利旅游的

文化视野[J].水利经济,2003(6).

[5]张敏,王益谦.两种古代环境伦理

学思想的比较———都江堰与现代大坝对比分析[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4).

责任编辑

李计初

51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