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才公寓”折射竞争热度

“人才公寓”折射竞争热度

2020-01-02 来源:爱问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才公寓”折射竞争热度

作者:许 群 刘巍巍 高 路 来源:《中国经济信息》2008年第19期

“博士后公寓”“创业人才公寓”“银行家公寓”……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人才公寓”近年来在长三角城市中遍地开花,成为各地争夺人才、留住人才打出的又一张王牌。这些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一幢幢公寓,为外来客筑起了梦寐以求的安乐窝,同时也见证了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竞争进入发掘人力资源的“智脑型”新时代。

房子将青年人才阻隔在长三角大门之外

这是韩小姐最后一次在西湖边散步了,因为明天她将踏上返回东北老家的列车。“离开杭州,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下下策’”。原来,大学毕业的韩小姐本已在杭州某网站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但“短期内买不起房子,每月一两千块的房租对我们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又太过昂贵。”进退两难之间,望房兴叹的韩小姐只能无奈地选择“弃城而去”。

由于房子问题而梦断长三角的异乡客远非韩小姐一人。据了解,随着近年来长三角各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外地大学生都有在长三角城市创业的打算,但苦于房价太高,买房落户的问题难以解决,最终只能无奈返乡。正如多年从事传媒工作的许先生所言:“房子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将青年人才阻隔在长三角大门之外的最后一个台阶。”

据统计,到2007年底,南京住宅的成交均价是7200元/平方米,而2007年杭州全市住宅成交均价为10609.39元/平方米,上海则更高。另据上海市劳动保障局发布的工资指导价位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示,2007届毕业生工资指导价位是2107元/月,2008届毕业生指导工资为2492/月。住房问题已经成为长三角年轻人才创业不能承受之痛。

刚从南京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进入某国企工作的权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每月工资3000元左右,若想在市区租一套一室户的房子,至少要1000元-1200元/月;郊区的租房价格会便宜200元-400元/月,但每月的交通费用要接近200元,而且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上、下班的路上。如果选择买房,以一套70万元的房子计算,除去父母支援的首付15万元,自己还要每月从工资中分出约1500元用于还房贷。“算下来,无论如何,我都要把每月工资的近一半儿,砸在住房上。”

“人才公寓”破解外来人才住房难

随着产业的升级换代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长三角地区对本科以上高端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已成为长三角诸多城市的共识。在江阴经济开发区,一份“科技领军人才计划”赫然在目:至2010年,全区要引进100名海归人才、100名科技领军人才和100名博士。高层次的人才成为长三角新经济的支撑和推手。但是,随着城市升级而带来的要素价格上涨,尤其是住房价格的居高不下,又成为城市发展中排斥人才的反推力。

如何破解难题?记者走访长三角多个城市发现,各地政府积极开展“人才公寓”机制探索,有效缓解了青年人才异乡创业“居住难”问题,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几天,从宁波城市学院毕业到上海工作的小尹和小王很忙碌,因为她们终于要在上海滩安家落户了。望着位于唐城人才公寓中的新家,小王介绍,这间15平方米的住处月租金为888元,两人分担,每人只需支付444元。而且根据当地政策,政府还为每人每月发放200元的“人才公寓”补贴,实际上每人每月只需支付244元就能入住。“小区周围还有菜场、超市,门口3条公交线,上班也很方便。”

为解决新进人才的住房需求,苏州工业园区从2008年开始实行“优租房”制度,以低于市场租赁价的价格向新园区人出租优质住房。园区优租房管理中心副主任黄雪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优租房针对的主要是大学毕业生或新到园区工作的大专以上人才,租金将是市场价格的2/3左右,一般可以租住两年,并可使用园区公积金支付。

在浙江慈溪,首期588套“人才公寓”已正式交付使用。“几年前来慈溪工作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没想到这儿的政府想留下我们的诚意这么大,现在我打算把妻子接过来,在这儿安家了。”来自济南的高级工程师王广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高兴地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才公寓”并非一造了之

“金梧桐树工程”“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科技领军人才计划”……随着领军型人才孵化聚变效应的不断显现,人才逐渐成为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智脑”。一座座旨在服务人才、留住人才的“人才公寓”拔地而起。但“人才公寓”绝非一造了之,还需要有全面的规划和完善的体制与之相配套。

复旦大学社会基础部副教授、社会学专家邵晓莹认为,“人才公寓”其实是高层次人才聚居的一个社区,也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市民社会,所以必须按照成熟社区的要求来打造,绝不只是建几座房子让人居住那么简单。苏州市今年4月开工建设的“菁英公寓”是目前全国较大的“人才公寓”项目,规划建筑面积23.8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22.98万平方米。除了住宅,公寓项目还配备了餐饮、超市、恒温游泳池、健身中心、银行等生活基础配套设施。

杭州市高新区(滨江)管委会、区政府在建设“人才公寓”时则提出了“量身定做、以人为本”的要求,公寓的主体结构按照不同人才的实际需求,不仅有宾馆式样的酒店式标准间,也有4-6人合租的套间。

上海市近期启动的万套“人才公寓”也充分考虑满足不同层次人才需求的定位问题。陆家嘴开发公司董事长杨小明介绍,金融人才公寓分为银行家公寓、金融公寓和青年人才公寓三种类型。其中银行家公寓主要面向中外金融机构的高端人才,将提供120套高档服务公寓。金融公寓主要面向全国各地到陆家嘴金融机构就职、具有一定工作经历和小家庭的中青年金融人才。而青年人才公寓主要面向单身青年金融人才。

除了在“人才公寓”的硬件配备和社区建设上狠下工夫,各地政府还为人才公寓设计了完善的运作机制。目前,长三角地区大多数“人才公寓”属政策性租赁用房,按照“只租不售”的原则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共同进行开发和管理。以上海张江地区“人才公寓”为例,公寓仅提供廉价出租,以略低于周边市场的价格出租,经过高科技人才认定的住户,可以享受每人每月200元左右的租金补贴,大大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然而,作为一种过渡手段,“人才公寓”的动态性也引起了各方的注意。邵晓莹表示,“人才公寓”只是在青年人步入社会的初期由政府主导,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并非永久解决居住问题,“因此尚需探索完善的退房机制和良好的流动体制作为保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