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四章审美主体

第四章审美主体

2021-04-02 来源:爱问旅游网
第四章 审美主体

第一节 审美主体概说

一、什么是审美主体

审美主体即处于审美活动中的人,是审美活动的发起者和承担者。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起着主导作用,是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关键。 二、审美主体的特点

1、审美主体具有鲜明的感性特点。

从审美活动的对象看,它是感性与意义的统一体,它以线条、色彩、形状、音响、韵律等感性的方式存在着,同时这感性形式又蕴含着意义。

从审美活动的主体看,主体要成功地进行审美活动,必须具有一种感性能力,即透过感性现象看到意义(“直击”事物自身的能力)。

2、审美主体是情感活动的主体。

审美主体是具有丰富的感情的人。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的情感起着决定性作用,他引导和推动这审美主体去感知、体验审美对象,从而使得审美活动顺利发生,并最终实现审美理想。

中外美学家对此多有论述——

康德认为:我们判断某一事物美还是不美,并不是对某个对象做出逻辑判断,而是借助想象力做出情感上的判断,看他是否引起主题的快感或不快感。

《乐记·乐本》曰:“凡音者,生人心音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指出音乐的目的是正是为了表达人的情感(音乐可以察知世事人心)。

3、审美主体具有能动自由性。

审美主体是自由的主体。与认识活动和道德活动相比,由于审美活动的超功利性特征,使得审美主体具有最大程度的自由。

审美主体的自由性,不仅表现在主客体的融合,还表现在主体可以凭借审美想象力,突破时空和现实的限制,创造出现实中没有的事物和形象。

席勒: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就是审美王国的基本法律。

庄子认为人要得道,就必须忘掉自己已学到的知识和各种欲望,做到“心斋”、“坐

1

忘”,才能达成审美的自由境界。 三、主体审美结构的层次性

审美主体包含着群体的审美主体和个体的审美主体两个层面,这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交叉的关系。群体的审美主体为个体的审美主体提供了先天的审美可能性,我们将其称之为人类学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简称主体的审美结构,它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我们通常将审美结构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 1、生理层次

人类的生理活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刺激——反应”的关系,这是人类一切高级生命活动包括审美活动成为可能。

外部刺激出现时,主题的反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感官接受外来信息;另一方面产生快感与不快感。

美感是以快感为基础的,因此,“刺激——反应”机制不可能在主体的生命活动中消失,它是审美活动中最基本最原始的因素。

2、心理层次

在此层面,外界环境和人的关系不止是刺激与反应的关系,还有“刺激——反映”的关系,即外界作为一个对象,以其形式和整体对象及其所包含的全部内容和意义作用于人的心理,引起主体的心理活动。

在心理层次,“刺激——反映”引起的是主体的审美情感,其重要特点是物的对象化。 3、社会文化层次

社会文化结构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各种文化信息逐渐沉积在心理意识中而形成的。社会文化层次是审美结构的最高层次,与心理结构紧密相连。一切审美愉快的获得,特别是较高层次的审美愉快的获得,都离不开社会文化结构的作用。

例如:对梅兰竹菊的审美 卡希尔的论述(教材P58)

总之,生理层次、心里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审美结构,这三者之间相互渗透,共同作用,使主体的审美活动成为可能,引起主体的审美追求并最终使主体的审美能力变为现实。

第二节 主体的审美标准

2

一、什么是主体的审美标准

是指主体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形成的、用来评价对象的一种内在的尺度。包括对形式的的审美标准和对形象及其意蕴的审美标准,它们都是在人类长期的审美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且最终影响着人类的审美活动。

1、审美标准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类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在自己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审美需要形成了一种理想模式、内在标准。

2、审美标准不是具体的、统一的,而是存在于主体心中的一种内在模式,当外界对象的形式结构与主体的心理结构相同或相似即产生美感。

3、审美标准一般指人类群体的审美标准。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作为个体的主体的审美标准存在着差异性,但这种差异性往往是在与社会群体审美标准保持一致的条件下的差异。

二、主体审美标准的分类

1、形式美的审美标准:是指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有着相对独立意义的形式的审美要求,是能够引起主体的审美愉快的形式的共同特征,简称为“形式美法则”。

包括:整齐、对称、均衡、比例、节奏、调和、对比、和谐等等。

2、形象及其意蕴的审美标准:是指对对象及其意义的审美要求,是符合主体审美理想的共同特征,它与主体的心理意识相对应,并服务于主体精神层面的审美追求。 三、审美标准的特点

1、时代性特点:即每一种审美标准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例如历史上不同时代对人体美的不同标准。

2、地域性特点:审美标准具有地域性限制。

3、阶层性特点:特定阶层会有不同的审美标准限制。

第三节 主体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指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能使审美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能力,包括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理解力三个主要方面。 一、审美感知力

(一)定义:审美感知力是主体的审美感官对对象形式如色彩、声音、形体等感知的一种能力。

3

(二)审美感官

1、审美感官在审美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审美感官是审美活动的生理基础。 审美感官的产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逐步产生和形成的。

2、审美感官的构成:西方美学家认为眼睛和耳朵是审美感官;中国美学家更倾向于将所有的感官都看成是审美感官。事实上,视觉和听觉在审美活动中起了主导作用,而其它感觉如触觉、嗅觉、味觉也在审美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审美感知力的类别 1、审美感觉力

这是主体审美能力中最基本的一种能力,主要指审美主体对对象的色彩、音响、形体等形式因素的识别力。

(1)审美主体的个体审美感觉力存在差异性。

(2)审美感觉力对对象有着主动选择的特点,它只对符合自己审美需要的、能引起自己审美愉悦的色彩、声音等感兴趣;而对不符合自己审美需要的色彩、声音等,感官会本能地逃避。

2、审美知觉力

是建立在审美感觉力基础之上,主体将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兴趣等在感觉对象形式的同时融入对对象的知觉中,使知觉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对象形式,而成为一个完整的形象。

审美活动中,主体的审美知觉力对各种感觉要素不是机械的组合,而是一种主动的加工,这种加工时瞬间完成的。

审美知觉的特点:

(1)联系的是情感的要求和目的,即对事物的整体把握往往只停留在对象的感性形式或形象上,着眼与他们的情感表现性,而不去追究其本质或实用意义。

(2)审美知觉力能按照主体的审美需要对对象进行加工,主动构建审美对象,这种加工以情感为中心。最终构建的形象是按主体情感要求修改和建构的心灵化的对象。

审美感觉力和审美知觉力之间不是毫不相干的,而是相互包含、相互交叉地在审美活动中发挥着作用。 二、审美想象力

(一)审美想象力的定义

4

是审美主体所具有的能使审美活动顺利展开的一项不可缺乏的能力,是构成审美意象的重要手段。从心理学角度看,想象是一种运用表象自由把握世界和创造形式的心理能力和机制,想象的过程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表象以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马克思:想象是“人类的高级属性”。 黑格尔:“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 培根把想象作为诗的本质。 (二)想象的类型

根据审美想象力在具体审美活动中的不同表现,我们将审美想象分为联想、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

1、联想:是想象的基本形式,它以记忆为基础,由一件事物想到另一件相关的事物的过程。又可以分为类比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等。感性形象的丰富性和多方面联系,要靠联想来展现和发掘。

审美知觉建构的是一个审美对象,联想能把这个对象扩大为一个完整的审美世界。 2、再现性想象:是指主体根据语言、图样或其它方式的表述,在头脑中再现这一事物的形象,或主体根据过去的经验对记忆进行组合,想象出自己并未经验过的形象。

3、创造性想象:审美主体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整合、改造出符合新形象的想象。

(1)鲜明的目的性 (2)将不同表象糅合在一起 (3)采用的手法灵活多样 (三)审美想象的特点

1、审美想象具有情感性。审美想象是按照主体的情感要求展开的,审美情感是审美想象的基本动力。

2、审美想象具有创造性。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根据情感的需要,可以突破现实时空的种种限制,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制作,以创造出一种符合主体审美理想的崭新的新意象。 三、审美理解力

(一)定义

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以感性的方式对对象意蕴直接的、整体的把握和领会。 1、对“理解”的阐释

理解是指形成和运用概念来认识事物的本质,是认识事物的最终结果。理解分为直

5

接理解和间接理解。

(1)直接理解:与知觉过程相融合,在瞬间立刻实现的不要任何中介的思维过程,在感知对象的同时,便实现了对对象的理解。

(2)间接理解: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一系列阶段或过程,达到对对象的理解,是理性思维的结果。

审美活动是一种感性活动,它不存在理性思维的独立阶段,因此,审美理解是一种直接理解。

(二)审美理解的特点 1、感性特征

这是由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决定的,因为审美客体是以感性方式存在的,这种存在使它不可能被抽象化。

审美理解的感性特征还在于它是审美主体情感的理解。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对于客体的理解渗透了主体的情感。

2、丰富性特征

(1)审美对象及其蕴含的意义的丰富性,或者说是模糊性和多义性。

(2)主体对同一对象审美的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以及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对同一对象的不同领悟和理解。

(三)审美理解的类型: 1、前提性理解 A、自觉的审美态度

审美能力的发挥,有待于主体对对象采取明确的观赏态度——日常实用态度的暂时中断。人们不论是读小说还是看戏看电影,即使被感动得痛哭流涕或义愤填膺,也不应当忘记这是“小说家言”或“假戏真做”,不能将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混同起来。否则,看曹操戏就跳上台去手刃“曹操”,看《奥塞罗》就立即枪击“雅戈”,就演员说,不失为成功的表演;就肇事的观众而言,人们就不能不责备他丧失了观赏时应存的理智。

B、相关的人生经验

生活经验的有无也是理解艺术的必要条件。黑格尔就曾说,同样一句格言,在未谙世事的少年人嘴里和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嘴里说出是不一样的。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人说这句话时可能觉得来日方长,老年人则会觉得时不我待。

6

今人读历史小说、国人看域外小说、下层人民读反映宫廷生活的作品,终觉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只因相关生活经验的欠缺。但也有“距离”,易产生美感。

C、必要的欣赏经验,审美主体的知识储备和文化教养等等。 2、融汇性理解

所谓融汇性理解,就是将理解“融汇”到其他心理形式中。如:

融汇到感知中,如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只用六种景物就巧妙地组合成鲜明而独特的生活画面,诗人虽没有用一个字说明旅客思乡的焦急和赶路的辛苦(霜晨奔波),但人们完全可以领略、理解到它包含的这种意义。再如司空曙“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屋外秋雨萧萧落叶萎黄,屋内一盏昏灯两鬓斑白。想起身世飘零、韶光易逝、事业未竟,想起人情浇薄、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怎不悲从中来?树与人这两个意象互相重叠,“树”也是“人”,“人”也是“树”。

融汇到想象中,《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奇特的想象蕴含着作者鄙弃世俗、蔑视权贵和追求自由的思想。

融汇到情感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反映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强烈憎恨,以及对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的反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既有人生易逝之感慨,也有要年轻人惜时如金的劝诫。

总之,美感中的理解因素总是渗透、沉淀于感知、想象、情感诸心理因素之中,并与之合为一体,构成鲜明、生动的形象。这种融汇在艺术中是不着痕迹的,正如钱钟书所云:“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 清人沈德潜也曾云:“诗不能离理,然贵有理趣,不贵下理语。”(《清诗别裁•凡例》)

(四)审美理解力含有理性的因素

审美理解力并非人的天赋能力,而是个人后天培养而成的,它的形成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所以审美理解力虽然不是对知识的理解力,但它仍然离不开知识等理性因素,因此,审美理解力与理性思维能力并非毫无关系。 思考题:

1、举例说明审美标准的时代性、地域性和阶层性特征。 2、举例说明审美想象力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