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朱熹王阳明的儒学思想异同
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儒学思想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思想之一,并被许多外国学者进行非常深入的研究,宋明儒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思想发展的一个高峰,首先在于宋明儒学的本体论,借助于对儒释道三教的充分融合,转变而又填补了原本儒学形而上学理论的不足,并在形而上学体系的完整构造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最终实现了本体论的认知与价值认知,无论从历史还是逻辑上看,宋明儒学这种形而上学理论的深刻重大的突破都是通过朱熹到王阳明的形而上学演进而实现的。
关键词:儒学思想;朱熹;王阳明
一、 朱熹的儒学思想
在中国儒学复兴史上,朱子是一位极具关键性的人物,不论文化的传承,或是文化的创新,朱子都扮演着承先启后的角色。就承先说,朱子将旧有的思想逐一整理、消化;就启后说,朱子提供了文化系统的新秩序与新面貌。因此,就儒学思想传承与创新的意义看,朱子可能是唯一能和孔子相比拟的人物,人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同样的,宋代儒学如果少了朱子,也将如长夜般的漫漫黑漆。具体地说,朱子以前的儒者,虽个个都有其光辉,但光辉皆短暂,未若朱子辉泽的绵长璀灿;再者朱子对儒家文献作了全盘的整理,使儒家在宋以后产生比两汉更广泛的经典探究。以是就文化传衍的意义说,朱子为承孔子而来,其发扬光大处,较其他诸贤则有过之。主要儒学思想:理气论。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等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儒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
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位的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是第二性。
二、 王阳明的儒学思想
王阳明的思想核心:“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王阳明弟子:据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列名记载,就有六十七人之多。这些“王门弟子”,继承王阳明的讲学传统,亦到处办书院,传播王学。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
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
三、 朱熹与王阳明儒学思想的相同点
1.朱子和王守仁都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集大成者,两人都是唯心主义者同出于封建社会之中,两人生活的年代虽有很大不同,但思想上有诸多相通,两人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为封建社会发展扫清道德障碍,主张“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朱熹和王阳明都认为天地间有一个理在,这个理是天底下万物都遵循也应该遵循的准则,人是因为有私欲在,所以理不明,这个准则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所以社会就乱。反过来,要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就应该从人的私欲克制下手,以修身为手段,使自己的私欲缩小到一定程度(朱熹认为应该完全消失)就是君子,再缩小到没有就成了圣人,王阳明即使归宗儒家后思想也经历了从理学中蜕变的再自成一家的过程。这算是早年的相同。后来二者产生的分歧越发大了,王阳明认为儒家的精髓并不在乎所谓的理想准则而在于完整的人格,也就不太说理,转而用心这个名词了。
2.思想来源: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在儒学基础上吸纳融合佛学、道教而发展起来的。
3.思想主张:都强调意识(理或心)第一,物质第二,都属于唯心主义;都是高调的道德主义。
4.根本目的: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个人行为,从而维护社会秩序。
5.地位:都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
四、 朱熹与王阳明儒学思想的不同点
朱熹与王阳明的区别确实是在“性即理”与“心即理”上,但这个东西并不玄乎,可以用大白话说清楚。朱熹讲性即理,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但是我们在生活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许多偏见,包括潜意识里的偏见(理学上叫未发之前),比如“我长得不好看”、“我没用”等等,人的全部思想行动由这些前提条件出发同时产生了许多负面情绪,遮蔽了人的眼睛、 影响了人的行为,这些偏见(包括由此而来的情绪)不是人的本性,不是天理,而是人欲,是习气(理学上又叫客气,“客”是外在的意思),朱熹要灭的就是这些东西。他把这些东西看作是人心里的墙,人要努力拆掉自己心里的墙,拆出来的路就是人的本性就是天理。王阳明不讲性即理他讲心即理。他的意思就是,难道我不把墙拆掉,我就一直站在这里拆,别的都不干了吗?墙是死的,可是人是活的,我们绕着墙走照样前进。表面上看绕着墙走是走弯路,但走起来却更快,因为你一直傻站在那里拆墙,拆掉一面走一段, 虽然走的是直路,可是费时费力事倍功半。那个弯路在王阳明看来才是真正的直路,墙就在那里,你不去撞墙就是了,绕过去跟你拆掉他,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从这面墙前边走到了这面墙后边。
1.宇宙构成: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理”在人心之外,主张“即物而穷理”,是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心即理”,2.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主观唯心主义。
3.方法论:程朱理学偏重于外在工夫,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对外物的考察来启发内心潜在的良知。陆王心学则偏于内在工夫,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
4.作用:理学要求个人修养要以敬畏天理为准则,才能达到圣贤之道;当人的私欲与天理冲突时,要“存天理,灭人欲”。心学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总结:
从朱熹到王阳明的形而上学理论来看,从历史和逻辑两方面实现了一个重大的本体论转向,即向本体论的认知维度和价值维度相统一的转向,王阳明对良知本体的阐发从多个具体层面的路径真正消解了朱熹等宋儒在形而上学理论上的建构。可以说王阳明的良知本体论不但深化了其本体论的认知维度,而且塑造了本体的意义世界,也是在一个新的基础上,重建了儒家形而上学的价值维度,但是总的来说,王阳明的儒学思想,以及朱熹的儒学思想,都对我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变革和转型具有着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唐尚媛.论宋明儒学思想分派问题的研究[J].新西部.2018.06.20
[2]王逸之.宋明儒学“一系两派”说—以内圣外王为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16.08.20
[3]沈潛.宋明儒学与当代论域[J].求索.2013.06.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