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学生体质与健康问题逐步被学校、社会、家庭广泛关注,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针对这一情况,同时也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于2003年8月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我校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发现在体测实施过程存在很多的问题,现就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以便在今后的操作中做到更科学、更合理。
二、体测工作中人的问题1.学生对体测的态度。作为测试对象———学生对于体测的态度尤其重要,学生认真与否直接关系到测试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格率的提高。
我校目前在对学生体测工作的宣传上只是采用在体测当天告知学生测试的项目、方法、目的及意义,使学生不能够短时间领会体测工作的重要性,认为体测就跟体检是一样的,参加就可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学生漏测、替测、弄虚作假的现象很多。
2.教师对体测工作的理解。教师作为主测者,在测试前其主观思想和测试准备工作都应做好,包括对文件精神的学习领会、对每一个测试项目内容和测试仪器性能的了解,测试方法的掌握和使用时的熟练操作,这些都将直接关系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然而在我校测试工作的进行过程中,部分教师对于测试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采取的是事不关己无所谓的态度,也有少部分的教师对于仪器的使用操作不甚清楚,在监督学生进行测试的过程中不够严格。
导致操作过程中导致数据不够真实。
3.领导对体测工作的支持。《标准》的贯彻实施,需要得到领导的支持和帮助,领导的支持与否,直接关系到测试工作的开展。目前我校仍缺乏固定的体质测试场所,测试仪器都搬来搬去临时摆放,不仅影响仪器的正常维护,而且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测试场地的布置,此外,学生的测试成绩无法进行网络查询,导致学生无法得到针对其自身体质状况的运动处方,最后,体测成绩与综合测评并没有像有些高校一样进行必要的联系,导致学生对于体测重视程度不够,以上三点都是需要领导支持,综合学校各部门进行协商解决,为体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三、体测标准本身存在问题1.测试指标和项目的设定值得商榷。《标准》确定的测试指标主要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3方面,这3类指标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但并不能完全有效的反应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带有片面性,缺乏时效性和更高的科学性。首先,只选择身高、体重作为身体形态指标,要反映身体发育状况和营养状况,显然过于简单了。其次,只选择肺活量作为身体机能指标,来反映胸廓发育水平和呼吸系统的能力,缺乏说服力。
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柔韧、耐力和灵敏等,要想测试学生的身体素质,就要选择与其相关的运动项目。而标准所设定的运动项目比较单一,并且并不能完全的反应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比如男生的握力仅仅只能是反映上肢力量的指标,女生的仰卧起坐只能反应其腰腹的力量,难道说某一部位的力量就能反应学生的力量素质吗?还有,坐位体前屈仅仅考虑的是女生的身体柔韧程度,而作为重要身体素质指标的柔韧素质,在男生的测试项目之中却根本不存在。
此外,标准中每个测试项目所占的分数比例的依据何在?我们标准的施行不能只是凭主观印象,而要更合理更科学的采用更合理的分数比例来综合评价学生的身体机能和素质。
2.不同测试仪器的选择存在着测试项目成绩的不同。根据体育总局所指定的测试仪器厂家选购的测试器材,我们用不同厂家的测试仪器,分别对同一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却并不一致,身高体重的误差程度先暂且不论,肺活量和台阶试验仪器的误差程度却很高,而恰恰这两项所占的分数比例却不低,甚至直接影响了学生最后的体质测试综合评定,同一个人不同的仪器测试出来的结果却并不一致,至少能说明仪器的精确程度上亟待规范和完善。
四、体测过程中的其他问题由于我校没有固定的测试场地,仪器不能长时间摆放,导致中间受伤或者在外地参加实习学生就无法进行补测,其次,__________由于我校对于大三大四学生的测试采用的是利用周六日进行集中测试,教师的工作量计算问题也日益明显,另外,由于学生数量众多,最后学生数据的综合统计、上报工作及学生体质
健康状况的发布较为繁琐,最后,在学生进行测试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也亟需一个更为规范和系统的管理工作。
五、解决存在问题的办法1.提高体质测试的宣传力度,使学校领导、学生、教师意识到体质测试的重要性。
2.建议增加学生的测试项目,比如体脂,比如身高胸围比,比如增加女生握力,男生坐位体前屈,合理分配各个项目所占的分数比例,使测试更加科学,真正的做到为学生体质健康服务。
3.解决场地问题,采用更加精确的测试仪器,保证测试工作顺利进行。
4.建立我校的体质测试查询系统,并将学生的测试成绩与综合测评挂钩。
5.完善完整科学的体测管理体质,包括体测前期的宣传,体测仪器场地的准备,体测整个过程的监督,体测后期的数据整理上报发布总结。
6.合理计算教师的体测工作量。
348科技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