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易学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易学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020-05-29 来源:爱问旅游网
易学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况君

世界周易学会常务副会长重庆涪陵易经学会会长

[摘要]:中医学术是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对人体部位、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以及诊断,治疗、药物等进行系统概括形成的理伦体系。本文以阴阳、五行学说入手,阐述了易学理论在中医学中的广泛应用情况及作用。论述了易学为中医之源,易学与中医的渊源极深。我们要认真研究易学和中医的关系,对弘扬中医意义十分重大。[关键词]:阴阳五行中医关系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面对气象万千、变化无穷的客观世界,为了找寻万物运动的根源和总规律,进行了长期艰苦的观察和研究,认为万物的运动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中医学术原始于经验,在二千多年前的《皇帝内经》中,已经广泛用易学中阴阳五行学说作为理论基础,对人体部位、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治疗、药物等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概括,从而形成了中国医药学所特有的理论体系。

一、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明代张景岳指出“道者,阴阳之理也。阴阳者,一分为二”。阴阳,是对自然界一切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它既可代表两方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见表1、表2),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事物的生成、变化以至消灭,都是由于事物内在联系的阴阳双方运动的结果。(表1)、事物现象的阴阳属性分类表类别空间时间季节性别温度亮度重量事物运动状态阳天昼春夏男热光亮轻上升向外明显的运动阴地夜秋冬女寒晦暗重下降向内相对的静止(表2)、人本部位、组织、功能活动的阴阳属性分类表类别人体部位组织结构功能活动状态阳表、背、上部皮毛、六腑、血兴奋、亢进阴里、腹、下部筋骨、五脏、血抑制、衰退(二)、阴阳学说基本内容

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和辨证思维,对阴阳学说总结为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以及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1、阴阳对立

阴阳对立,是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且通过斗争,以维持平衡,在人体表现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正常生理状态,但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双方的动态平衡出现失衡,即导致疾病的产生。

1

2、阴阳互根

阴阳互根,是指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的两个方面,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立的一方面而单独存在,双方各以对方作为自已存在的前提。在人体而言“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人的生理现象就要发生变异而出现病变。一旦严重到“阴阳离诀”的状态,则意味着生命的消亡。

3、阴阳消长

阴阳消长,是指事物对立着的两个方面,不是绝对静止的状态,而是不断地在运动变化,一直处于“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的恒动之中。阴阳之间的消长关系,在一定限度内,保持着动态平衡,以维持事物的正常发展和变化。

4、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对立面转化,即阴可以化为阳,阳也可以转为阴。从而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皇帝内经》云:“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和“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就是指阴阳所代表的事物已发展到具备了转化的可能性。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贯串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它既说明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又指出了诊断和治疗的一般规律。

1、阐述人体组织结构《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阴阳学说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所有一切组织结构,既是有机联系,又可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以人体部位来说,上为阳,下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以脏腑划分,则五脏(心、肝、脾、肺、肾)为阴,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为阳。若再具体到每个脏,还有阴阳之分,如心脏可分心阳、心阴,肝脏可分肝阴、肝阳,肾脏可分肾阴、肾阳等等。

2、说明人体生理活动

人体生理活动可用阴阳来概括,物质属阴、功能属阳。凡组织结构和气血津液等物质基础均属于阴;这些组织结构和气血津液的运动及其所发挥的功能则均属于阳。人体各种机能活动(阳)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而营养物质(阴)的新陈代谢,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这就是阴阳消长的运动变化过程。在生理情况下,这种阴阳消长,是处于相对平衡之中。所以运用阴阳对立依存,消长平衡的理论,可以概括阐述人体的生理活动。

3、研究人体病理变化

疾病的发生,从总的方面看是阴阳对立依存关系被破坏,人体失去正常的阴阳相对平衡状态,而造成阴阳偏盛或偏衰的结果,具体表现在人体正气和致病病邪两个方面。人体正气有阳气和阴精之分,致病病邪也有阳邪和阴邪之别。阳邪致病,就会出现阳盛伤阴的热证;阴邪致病,又会出现阴盛伤阳的寒证。阳气虚衰不能制阴,则出现虚寒证;阴精不足而不能制阳,则表现为虚热证。因此《皇帝内经》总结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就是运用阴阳理论来说明人体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4、用于诊断疾病

阴阳偏盛偏衰是疾病过程中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因而尽管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千变万化,但其基本性质可以概括为阴证与阳证两大类。临床上的八纲辩证方法,就是以阴、阳作为纲领,把疾病的部位(表里),病象的性质(寒、热),正邪的消长(虚、实)概括在一起,以判定病证。其它方面如辨病的气血、津液、形神等概念,也无不以阴阳为纲。运用阴阳对立依存、消长转化的思想,去认识疾病和判断其发展的趋势。

5、确定治疗原则

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既是导致各种疾病内在变化的基本因素,治疗疾病的原则是从调

2

整阴阳出发,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人体阴阳的正常状态。在临床上见到因阳热太过而耗损阴液者,给予寒凉药物以治其热,即“热者寒之”。因阴寒太甚而损伤阳气者,则给予温热药以治其阴寒,即“寒者热之”。若因阴虚不能潜阳而阳亢者,则需滋阴以潜阳,即“阳病治阴”。如阳虚不能制阴而阴盛者,则益阳以消阴,即“阴病治阳”。

6、归纳药物性能

药物是调节人体阴阳,战胜疾病的重要武器。药物的功能,主要靠它的气性味,升降浮沉来体现;而药物的气、味和升降浮沉可用阴阳来概括。

(1)气:气有寒、热、温、凉四种。温、热属阳,寒、凉属阴。阳盛热证,用寒凉药物清热;阴盛寒证,用温热药物祛寒;阴虚的虚热证,用凉性滋润的药物以养阴;阳虚的虚寒证,用温热的药物以补阳。

(2)味:味有酸、苦、咸、辛、甘五种。酸、苦、咸的药物有通泄之功属阴,辛、甘的药物具发散功效属阳。

(3)升降浮沉:药物作用趋向而言,升浮的药物,主上行而向外,属阳;沉降的药物,主下行而向内,故属阴。

二、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我国劳动人民通过接触、观察、归纳、总结发现宇宙万物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变化所构成,故称“五行”。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土具有孕育、培养生化万物的特性;金有肃杀、变革的特性,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宇宙间各种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在概念上五行学说是对一大类特性上可相比拟的各种事物、现象所共有抽象性能,在中医学领域作了系统的归纳(如表3)。

表3:五行归属例表

自然界五人体

方位气候发展过程五色五味时令行脏腑五官形体情志东风生青酸春木肝胆目筋怒南暑长赤苦夏火心小肠舌血脉喜中湿化黄甘长夏土脾胃口肌肉思西燥收白辛秋金肺大肠鼻皮悲北寒藏黑咸冬水肾膀胱耳骨恐

(二)、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以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一个事物内部结构的模式。

1、相生规律:木→火→土→金→水→木,五行以次孳生,循环无尽。2、相克规律:木→土→水→火→金→木,五行相克也是往复无穷的。

3、相乘规律:属于过度的相克,它与相克顺序上一致,但是克制的力量超过了常度,因而会破坏事物内部的平衡协调。

4、相侮规律:有恃强凌弱的意思,属于反方向的克制。如水克火,但火势过大,水势太小,此种情况,水被火反而烤干,金克木,金弱木硬,金不能胜木反而毁损。

总之,五行相生、相克的运动,维持了整体的平衡和稳定;五行相乘、相侮则破坏整体的平衡和稳定。相生、相克属于正常,相乘、相侮则属于失常。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五行学说运用到中医学领域主要有三个方面:1、阐述五脏生理功能

3

⑴、在中医学临床上观察到肝有喜条达、主升、主动的生理特点,与春季草木萌芽生长的现象相类似,春季在五行属木,故将肝归于“木”。

⑵、心有主血脉,推动气血温养全身的生理特点,与夏季天气炎热,万物生长的现象相类似,夏季在五行属火,故将心归属于“火”。

⑶、脾有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与长夏气候潮湿,万物茂盛的现象类似长夏在五行属于,故将脾归于“土”。

⑷、肺有喜清肃而主降的生理特点,与秋季气象清肃万物收敛的现象相类似,秋季在五行属金,故将肺归属于“金”。

⑸、肾有藏精而主水液的生理特点,与冬季水寒冰冻,万物收藏的现象相类似,冬季在五行属水,故将肾归属于“水”。

2、研究五脏相互关系

⑴、相互资生关系“肾精滋养肝血,使之保持充沛(水生木);肝藏血以济心,充养心血(木生火);心阳温脾使之健运(火生土);脾化生水谷精微以养肺(土生金);肺司肃降,通调水道,助肾主水(金生水)。

⑵、相互制约关系:肺气的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的升发太过(金克木);肝的疏泄作用,使脾之运化免于壅滞(木克土);脾对水液的运化传输,可制止肾水泛滥(土克水);肾阴上济心阴,以防止心阳亢盛(水克火);心阳的温煦,可以制约肺气的清肃太过(火克金)。

3、分析五脏病变相互影响

在生理情况下肝(木)依靠肾(水)滋养,即“水能涵木“,及至出现病理而肾水不能养肝时,即“水不涵木”,本来肺的肃降,可以制约肝的升发太过,但在某些情况下,肺不仅不能制约肝而反为肝火所伤的病理现象,称为“木火刑金”,诸如此类,可用五行的关系来概括地分析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4、用于疾病诊断治疗

⑴、五行在诊断上的运用,主要根据五脏与五色、五味以及脉象变化在五行分类归属上的联系,来推断病情,如心脏病人,面见黑色,属“水来乘火”。

⑵、五行学说既认为五脏制化关系的异常变化,可以概述人体病理变化及相互影响。在治疗时从五行系统结构的整体观念出发,除了针对病变本脏进行处理外,必须考虑其他有关脏器,并调整其关系,根据生克制化关系制定具体治法,控制其传变。

⑶、五行学说在中药领域里,主要从五色、五味取象比类的归类方法,将药物的色、味和五脏配合起来,形成一项药物归经知识。如青色入肝,赤色入心,黄色入脾,白色入肺,黑色入肾,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这些对分类临床的药物运用有一定意义。

三、认真研究易学与中医的关系,弘扬祖国医学

纵观中医发展史,我国医学主要经历了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现代医学时期,从中医的诊断、治疗、制药每一个环节都与我国易学中阴阳五行学说密切相关,因此古人云:“医易同源”“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说明易学文化与中医文化渊源极深,也说明发展中医学除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还得需要研究易学与中医的关系,也可以说易学是中医学之根,中医学之源,认真研究易学在中医学的运用,能够推动中医学的发展,对弘扬祖国医学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