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以人为本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论以人为本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2024-07-13 来源:爱问旅游网
论以人为本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贾德华;王万喜

【摘 要】\"以人为本\"是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主导理念.通过对大学校园环境使用\"主体\"的行为方式及心理需求分析,探讨了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及实现途径.

【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 【年(卷),期】2006(003)001 【总页数】4页(P144-146,151)

【关键词】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以人为本;环境行为 【作 者】贾德华;王万喜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荆州,434025;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U984.14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为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高校校园环境规划出现了“改、扩、并、转”的趋势。高校间的纵横合并,使高校走向综合型大学的办学模式。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要求大学校园景观规划与之相适应。校园景观作为全面发展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塑造大学的良好形象方面,还在形成大学生完美人格、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已广泛运用到环境建设中,成为城市环境建设的主导理念。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是环境设计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原则。环境就是围绕着某种物体(主体)并对被物体的行为产生某些影响的外界事物[1]。主体即为人,对大学校园来说,是活动在校园内的师生员工。校园环境设计的目标是以师生的行为为中心,创造一个既能充分实现校园功能,又能满足师生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环境。 1 以人为本的涵义

“以人为本”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2],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在中国“以人为本”四个字最早出现在《管子·霸言》中,“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3]。”讲的君民关系。其实人本思想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人类从开始制造工具起,就在研究人如何使用工具及工具如何适宜人的问题。20世纪40年代出现了人体工程学,人们开始研究在“人—机—环境”系统中考虑人的生理与心理需要。工效学的创始人Gibreth最早给“以人为本”下定义,即“在人们设计其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所使用的东西以及周围的环境是考虑了人们自身的特征和习惯”[4]。就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而言,“以人为本”就是充分考查分析师生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of the people),以师生的各种需求为尺度(by the people),设计出满足师生的各种活动需要和尊重师生的心理需求(for the people)的校园环境,简称“3P”,可以说“3P”贯穿于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始终。

2 师生行为方式分析

“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校园是教学环境,是育人环境。大学校园景观是无声的课堂,对大学生健康品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大学校园中生活的主体是师生,师生的行为是产生校园功能的本源。师生的心理及行为决定着校园空间的使用方式,所以在规划前应注重分析师生的心理及行为。根据师生的活动

规律合理地进行结构布局和交通组织,营构一个“为人”的环境而不是“人为”的环境。

大学校园中人的基本行为大致可分为:学习、研究、活动、生活4大类。基本行为不是并列的,它有主有次[5]。产生这些行为时对环境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与心理发展理论,需要的层次越高就越涉及他人与社会。师生对校园环境的心理需求主要表现为对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精神需要体现两方面的特点:社会化的需要与自我确定的需要[6]。二者主要反映在对公共空间的向往和对归属感的需求上。师生在校园中的行为有几个特点:其一是生活的规律性和阵发性。师生在校园中的行为活动都来回往返于各类相关的校园设施之间,对户外空间有较为固定的使用方式和相对稳定的使用时间,活动规律性强、人流量大而集中,具有阵发性的特点。其二是生活的多样性和网络化。师生除了规律性的学习和生活内容之外,还在校园内开展多种学术活动、社团活动以及文娱体育活动,广泛接触各种社交活动。师生活动的场所也是按一定的关系成网络分布。其三是兴趣爱好的类聚性和群聚性。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生会参加各种社团,如老乡会、书法协会、歌友会、文学社、记者站等等。教职工之间也有学术委员会、集邮协会、老年协会等等。

3 大学校园以人为本景观设计探讨

心理学家库尔待·列文(K·Lewin)提出,人的行为是人的需要和环境两个变量的函数。并指出人行为的目的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满足一定的需求,行为是人自身动机或需要作出的反映,受客观环境的影响[7]。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适应现实环境,并且产生行为;而另一方面,我们控制和设计一种环境,有意引导人们产生积极、理想的行为,这也是对校园进行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出发点。由于师生的生活、学习具有不同于社会其他人的行为模式,因此,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不应停留在功能分析、交通关系和项目安排这些范畴内,而应从师生的行为心理

和活动特点出发,创造一个愉悦舒适、景色优美、亲切近人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要考虑如下几个设计原则。 3.1 安全原则

安全是人性化设计中的第一要素。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安全需要是低级需要,低级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满足,才会考虑较高一级的需要。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安全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物理环境安全和心理安全。物理环境安全主要体现在校园环境建设要把好质量关,工程质量经得起时间考验,优化建筑结构,提升防震、防火及其他防灾功能,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如道路的路面不能过窄,弯度不能很急,坡度不能太陡,增设人行道;不能种植有害花木,起阻隔空间作用的植物可以选择不易接近的植物,供观赏的则应选择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的植物;危险之处应设置扶栏等等。

心理安全相对比较复杂,主要是避免教室、图书馆、校园中的步行道、宿舍区、校园操场以及其他会令师生感到不安的情况。如昏暗的灯光、狭窄的甬道、刺鼻的气味、巨大的没有声音的空间等。不同形态的空间也会引起师生情绪及心理上的不同体验,人人都希望安全、舒适、隐蔽的环境空间。人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总希望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因此每一个人周围都有属于自己的范围和领域,好像有个“气泡”一样,它实质是一个虚空间。另外,在进行不同的活动,接触的对象不同“气泡”也不一样。因此,室外环境空间的大小尺度、桌椅距离等都应按师生对环境的尺度需求及认知状态进行布置。避免使用不稳定的形体,危险的没有围护的巨大空间等。 3.2 功能性原则

功能性是人性化设计的主要原则。“形式服从功能”是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立足点之一。广义上的功能性包括现实功能要求和适应未来变化与发展的能力,同时要服从客观环境的制约。校园景观的功能性主要体现为以下两方面:物质功能和精神功

能。学校主要包括校前区、教学区、生活区、课外活动区等功能区。设计时应根据各功能区的不同特点进行布置,既要满足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的物质功能,又要满足增进师生交流、激发灵感、创造智慧、提高修养和陶冶情懆的精神功能。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不同于其它景观设计,要创造良好的以“人”为主体的人文环境。人文空间的规划,应处处体现着以人为主体的规划形态,使校园环境处处体现对人的关怀。因此规划设计时应考虑师生的各种需要,符合他们每天的生活、学习的规律。如校前区是学校对外形象宣传的重要展示区,故应设计采用简洁、大方、明快的手法。而生活区则采用休闲、亲切的设计手法,创造宜人的空间,设置较多的园桌、园凳,为师生的休息、交流提供方便。 3.3 可达性原则

可达性就是无障碍性。人性化设计中比较重要设计原则就是可达性。景观的价值不仅在于其面积大小,更重要的是它为人们提供的各种自然景物的可达性。可达性对校园景观的使用有很大的影响,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可达性原则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景观布局合理。当人们清楚知道目的地的位置时,或是有目的的移动时,总是有选择最短路程的倾向。为引导人们进行适当的交往活动,校园景观应位于人们活动轨迹的结点或是人流常经过的场所。视觉上的连通、路径的长短及便捷、位置的远近、交通干扰以及界面的连续性等,都会影响可达性。校园景观可以从较多角度观赏到,不光考虑到平视的效果,还要考虑俯视效果。

其次要考虑人在环境中的心理容忍度。人在环境中会选择、比较通行的路线。当某种希望十分强烈时便会产生破坏性的行为。如常见到绿篱和栏杆的缺口、草坪上被踏出的一条条小径。一般情况下人在环境中绕行的容忍距离不超过10 m。因此,在设计中应能预见到有可能抄近路的路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尽量避免设置不力的挡拦。挡的强度应视地段的重要性、人流量的大小而定。也可以采用空间诱导的方法,根据人流的流向将一些可能出现抄近路的地段直接用道路或铺装路面连接起

来。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曾指出对大多数人而言在日常情况下400~500 m的步行距离是可以接受的[8],超出便不易被人接受。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在“就近原则”和“趣味路线”之间寻求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第三是增加适当的交通设施。自从1992年高校相互合并以后,出现校区比较分散、功能区之间距离较远的情况。依据体能工效的分析,通常人所能忍受的步行时间不宜超过15 min,适宜的步行时间在10 min以内[9]。一般情况下,人的步行超出15 min,会选择使用自行车或机动车(假设步行速度为80 m/min,10 min的路程就是800 m)。如果校内功能区之间的距离太远,就应增加校内公交车。 3.4 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的设计把景观看成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把其中的人和景观客体当作一个生态系统来设计,认为景观质量由景观客体中相互依赖且呈动态的各部分和整体特征所决定。大学校园景观,作为师生学习、生活的空间环境,必须尊重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的客观规律,尊重环境,保护环境。生态设计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把造园者从对美与形式的陶醉中引向对自然的关注,引向其它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不仅仅指植物材料的使用,还包括节水、节能、污染小的材料的使用,同时还能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和熏陶。 3.5 可持续发展原则

校园景观形态的设计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理,原则是以人为中心,兼顾现实与未来。校园环境建设作为百年大计工程,不仅需要在规划设计中考虑目前的现实需要,同时要兼顾未来发展需要。校园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几个方面:一方面是普遍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如校园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能源的节约、资源的再利用、空气环境的控制等等;第二方面是针对校园发展的特点而言,校园规划不是一个终极的完整状态,在规划之初就应为学科增长、新的功能组团的产生留有余地,使规划结构呈现一种可增长的、灵活的状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第三方面是理性观

与动态观的协调。在校园环境景观形态的规划设计中将校园的理性、有序与灵活、浪漫有机结合起来;尤其图书馆、教学实验楼、办公楼等实现模数设计的建筑周边环境的设计,要形成多样而协调、有机且具弹性的环境景观体系。 3.6 特定文化气息的原则

大学校园文化气息浓郁,存留于学校的各个角落,也融合到学生的生活中,它对校园景观的设计、对学生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是校园的灵魂。比如未名湖可以说是北大代名词,同样清华园也是清华大学的一张名片。文化环境的意义在于潜移默化中给人以精神力量。这种文化内涵常隐藏在建筑、园林中,在校园景观设计时,应在不失时代特色的同时,根据特定环境的历史、文化以及建筑的精神气质,努力传达一种文脉气息,给学生以激励、思考。 4 结语

校园景观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是仅靠建筑师和规划师即可完成的。随着人的需求向多层次、多样化、时新化、个性化的发展,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规划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人而用、为师生服务。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必须注重师生的行为模式,充分了解师生的

各种心理需求和在不同场所、邻域、空间、环境中的行为特征和行为规律,以师生的心理需求为尺度,才能设计出既满足师生对空间环境的物质需要,又满足师生在空间环境中的精神享受的人性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徐 鑫.大学校园环境设计探讨[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2):45~49. [2]邹兴明.以人为本:源头上的分歧与融合[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5~47.

[3]孙 波(注释).管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59~160.

[4]杨子君.营造以人为本的居住环境[J].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4):

55~56.

[5]王明成.高校校园环境建设刍论[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148~149.

[6]周逸湖,宋泽方.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24~26.

[7]刘盛璜.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41. [8]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37~141.

[9]张建华,刘建军.对当今大学新校园规划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规划师,2005,29(3):80~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