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端
篇一:古代科举制度的利弊 古代科举制度的利弊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明,至清末〔1905年〕被废除,宋初因袭唐制,后考试科目、内容和方法发生多次变化。宋太祖时确定殿试之举,科举考试遂定为三级,殿试及第者即行授官;英宗时定为每三年一试,为后世相袭。宋代扩大了及第名额,提高及第待遇,并建立糊名、誊录制度,严格考试规定。元朝规定以”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出题,用朱熹《四书章名集注》作答。自此,朱程理学占据了科举考试内容。明清两朝仅开进士一科,考试采用八股文体,分作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诸级。 二、科举制对社会的影响
科举制是一种重要的文教制度,它通过选士的途径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其中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既有直接的影响,也有间接的影响。了解科举制的社会影响,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起着一定的借鉴作用。科举制度能在封建社会沿用多年,确有其可取之外 。第一,科举制比不经检测的选人制度是一大进步;第二,按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德智体全面考核检测。有严格的政治条件的审查:第三,按封建官史的要求,设置考试科目和评价标准。政治理论是最主要的考试科目。 当然,封建科举制度由于对人们用儒家思想禁锢、阻碍了科技发展,封建王朝的腐败,导致科举制弊端丛生,终因不能顺应历史的发展而被废除。
宋初对科举制的改革,直接鼓励了世人读书的热望,读书遂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气之一。社会上具有文化知识的人大量增加,它极大地调动了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出身的知识分子的读书热情和应试勇气,从而也促进了当时教育的空前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同时也带动了与此相关的印刷业的发展。科举制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现化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在全党和全社会造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 三、现代高考制度及其发展 通过全国统一考试选拔人才,虽然是仅通过书面成绩来确定,有一些弊端,但由于高考
1
组织的严密、客观、公正,标准易于掌握,因此它在国人心目中的信誉很高,没有真才实学者是难以跨进大学校园,所以它有利于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保。进而促进科学技术及文化的发展。
一分为二地分析现行的高考制度,特别是目前教育及社会反映出来的诸多问题,不得不对现行考试制度进行反思。
采用全国高等 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由一次考试定终身。很难全面反映出学生的素质状况。
片面求升学率。现行的高考制度只进行文化考试,而且仅是文化学习中的一部分内容,因此很难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追求升学率,学校加班加点,实施”填鸭式”教学,课堂教学大容量、满堂灌,课后搞题海战术,使绝大多数学生严重超负荷,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由于”选拔”总是与”淘汰”联系在一起,所以在这种”选拔--淘汰”的模式下,考试由促进学生发展的”帮手”变为悬在学生头上的”利剑”。分数由形式变成内容,由手段变成目的,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强制性力量,使学生违背自己的学习愿望,强迫自己投身”题海”,造成课业负担过重。给学生心理的发展蒙上了一层沉重的阴影。忽视学生的个性和个性发展,忽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造成一些社会问题。
高考只重视书本知识的考查,忽视实践能力的应用,因此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许多学生
高分低能,长此下去,--学生的创新精神被扼杀,创造能力被削弱,结果是国家的创新水平下降,科学技术落后,最终导致综合国力的减弱,国家的繁荣富强只能是一句空话
篇二: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 中国科举制度与高考利弊分析 南充师范学校 李长江 一、科举制度及其演变
科举制度是各封建王朝设立科目,通过统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而得名。其以”怀牒自投”为主要特征,以试艺好坏为取弃的主要依据,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
2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注意研究选拔人才的国家之一,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选士、贡士的办法。但是,作为封建皇朝从知识分子中选拔人才担任官吏的一种制度,是在西汉以后逐渐形成的。西汉政府是以”察举制”作为任用官吏的基本制度。魏晋时又发展为”九品中正制”。这些制度的共同特点是依赖地方官吏发现和推存人才,选 才授官的大权掌握在士族地主手中,一般庶族地主难以出仕从政,这就严重地阻碍了封建统治基础的扩大和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隋文帝时取消了”九品中正制”,设立”秀才科”,考试成绩优秀者 称之为”秀才”,可任用为官。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设进士科,士人可通过地方官推存参加考试,这就是科举制度的开始。从此以后,历代封建政权对人才选拔就由荐举制一变而为考试制,这是统治阶级选拔人才制度的一个历史进步。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明,至清末〔1905年〕被废除,在中国沿用了1300余年,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唐朝于进士科外,增设明经、秀才、明法、明算、明书等非常设科目,其中惟明经、进士科为士人所趋。武则天时设武举。宋初因袭唐制,后考试科目、内容和方法发生多次变化。宋太祖时确定殿试之举,科举考试遂定为三级,殿试及第者即行授官;英宗时定为每三年一试,为后世相袭。宋代扩大了及第名额,提高及第待遇,并建立糊名、誊录制度,严格考试规定。元朝规定以”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出题,用朱熹《四书章名集注》作答。自此,朱程理学占据了科举考试内容。明清两朝仅开进士一科,考试采用八股文体,分作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诸级。 科举制度的最初确立和九品中正制相比,有了一定的客观标准,并使一些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有了入仕的机会,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但随着封建统治的没落,科举制度的敝病也愈加明显。由于考试内容局限于儒家经义的范围,考试的方法注重死记硬背,日益流于形式,其结果是束缚了学术思想的发展,败坏了学风和士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发表上谕:从丙午〔1906年〕起,所有岁科考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至此,在中国封建社会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正式废除。 二、科举制对社会的影响
科举制是一种重要的文教制度,它通过选士的途径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其中既有积极的影
3
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既有直接的影响,也有间接的影响。了解科举制的社会影响,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起着一定的借鉴作用。科举制度能在封建社会沿用多年,确有其可取之外 。第一,科举制比奴隶社会官职世袭的”世卿世禄”制,汉代的”任子”制度和后代作为科举制补充的”荫子”制,汉代偶而行之的”举孝廉”之类不经检测的选人制度是一大进步;第二,按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德智体全面考核检测。有严格的政治条件的审查::如唐宪宗时规定”迹涉流狂、兼亏礼教……不得中选 “,宋代规定”不许有不孝不悌、隐匿工商异类、僧道归俗之徒”。文化考试要经过层层选拔、淘汰,极为严格。历代对考生健康也有要求,如唐代考中后,要由史部组织再”试身”,即考察外貌和健康状况;宋代规定”其有残疾、笃疾并不得予解”,元代规定”患废疾”者不得应试;第三,按封建官史的要求,设置考试科目和评价标准。政治理论是最主要的考试科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学说是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统治工具,历代都作为必修课、必考科目。文化素养特别是写作的能力是必考科目,同时也注意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知识分子关心重大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第四,各级政府重视,皇帝亲自过问,并采取许多防止舞弊的措施。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伏而泰赞叹说:”人类思想,肯定想象不出比这样做的政府更好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重要的衙门彼此统属,任何事情都在那里决定,而其成员,都是先经过几场严格的考试的”,西方称为”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当然,封建科举制度由于对人们用儒家思想禁锢、阻碍了科技发 展,封建王朝的腐败,导致科举制弊端丛生,终因不能顺应历史的发展而被废除。 在”公荐”这一旧制中,假设荐主确是出于公心,以推荐人才为已任,唯才是举,不循私情,以补考试之不足,本是一件好事,宋朝皇帝之所以迫不及待地罢公荐,取缔座主与门生关系,其实质正如收军权、政权、财权一样,不过是为了将选人用人之权力一并收回到皇帝手中,不使臣下有染指余地而已。在现代高考制度中,实行的大学生”保送”制度,其原因之一也是为了选择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同时利于中学端正办学指导思想,让学生全面发展。
宋初对科举制的改革,最终取消了门第限制,逐步扩大了取士范围。科举应试范围的扩大,直接鼓励了世人读书的热望,再加上统治者的提倡和带动,读书遂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气之一。社会上具有文化知识的人大量增加,范围已不限于地
4
主阶级,城镇一部分商人和少数富裕农民也有了一定的文化。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入仕,入仕的途径,主要靠科举,科举制遂成为读书和做官之间的中介,它极大地调动了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出身的知识分子的读书热情和应试勇气,从而也促进了当时教育的空前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同时也带动了与此相关的印刷业的发展。科举制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现化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在全党和全社会造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 科举考试后对及第者的优待和荣誉,是打动千百万知识分子乃至全社会人们的一个重要因素。科举制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文化心理,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科举成为最吸引人的事业,读书成了最有意义和价值的活动科举及第与否成为人生极喜极悲的重大因素。”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成为当时世人对科举制的一种普遍心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成为许多知识分子形象的写照。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提倡和鼓吹,逐渐形成了世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心态,也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推行”读书做官论”的滥觞。
三、现代高考制度及其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上基本是照搬苏联的教育管理模式,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上借鉴了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从1951年开始,实行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的统一招生考试来选拔培养人才。而现在世界各国选拔新的培养人才基本上全部都采用这一方法。高考制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废除了十年,从而导致我们国家严重的人才断档。邓小平同志在1997年曾经提出:”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在当年的科学和教育工作会上,邓小平同志明确表示:”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10月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了招生工作文件。国务院批转了经邓小平同志修改的教育部关于高校招生的两个文件,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实行高考制度 来选拔人才,除对教育带来积极 篇三:我看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5
我看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有利于控制思想文化 打破阶级桎梏
利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有利于印刷业的发展
科举制度对各国选拔人才有带动作用 的利与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阻碍了科技和文艺的发展 弊与时代和社会发展严重脱节 导致官场的腐败 仍然存在不公
翻开历史的一页,我们发现:科举制度产生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明,至清末才被废除。这种沿用了1300余年的选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对于如此重要的文教制度,评价众说纷纭,有利有弊。了解科举制度,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会起借鉴作用。因此,我们更要正确客观地评价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其产生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
科举制度有利于控制思想文化。自古以来,政治经济决定思想文化,但思想文化对政治经济又有不可忽视的反作用。在封建社会里,思想文化不仅是稳定国家的保障,也可以成为颠覆政权的有力武器。因此,古代君王一直都是谨慎对待思想文化的。秦始皇就没有做好,他的焚书坑儒是采用绝对暴力的手段抑制思想文化的传播。在经历了长达五百年的诸侯割据,战火硝烟,人们从心底里渴望和平统一,希望能够有安定的生活。然而秦始皇仅为维护自身统治而粗暴地否定先秦思想文化,不仅不施仁政,反而采用让百姓苦不堪言的暴政,强行压制人们的思想,最终造成国家覆亡的后果。之后,历代王朝吸取教训,用各种手段控制思想文化,科举制度的产生可谓达到了控制的新的高度。在封建统治阶级极力地提倡和鼓吹下,人们通过学习思想文化步入官场,最终只是成为皇帝手中的工具。皇帝便轻而易举地将选人用人之权收入手中,利用手中的“工具”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方式是控制思想的非常直接的一种手段。官方立儒学为正统思想,不仅
6
避免了社会上思想混乱的现象,适应了君主专制的时代需要。
科举制度打破阶级桎梏。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选士和贡士的选拔人才的方式。这种方式从一定程度上沿袭“世官制”,选官范围非常狭隘,底层阶级的知识分子很难任官。西汉政府以“察举制”作为任用官吏的基本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的“九品中正制”。遗憾的是,这些制度多依赖地方官吏发现和推荐人才,选才授官的大权掌握在士族地主手中,一般庶族地方很难有机会参与从政。这就严重阻碍了封建统治基础的扩大和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而科举制度与之不同,科举制度改变了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的局面,使世家大族无法垄断官场,把大部分机会留给知识分子。正如余秋雨所说:“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势族对政治的垄断,使得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如此一来,不同阶级、阶层出身的知识分子的读书热情和应试勇气被调动,更多平民开始入仕从政,社会阶级结构被大大改善协调,社会矛盾也明显缓解。
科举制度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科举考试后对及第者的优待和荣誉,打动了众多出身于寒门的知识分子。这些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分子虽然只是出于追求功名而非对知识的渴望,但从客观的角度分析,科举制度也推动了他们学习文化知识。为了通过科举考试,有志之士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也可得以继承。莘莘学子千千万,大多出于贫民,是社会的基础阶级,科举制度会使中国传统文化流入民间。这样不仅可以普及知识,促成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也可以让传统文化获得广泛坚实的基础,使之生命力变强,传承起来更稳定有力。另外,要想进入官场,知识分子必须经过层层考试与选拔,而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 举考试的进士多属非等闲之辈。科举制度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使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这些进士在为官的同时,一般都会关注年轻一代的读书人。他们会把自身的知识与经验传授给下一代,提拔年轻人。比如北宋的欧阳修,官居显位仍不忘鼓励提携后进,凡是被他赏识的人大多成了有名望的人。王安石、苏轼还是平民时都受过他的赏识。因此,科举制度可以促进教育的发展,使文化在被继承的基础上,经下一代得到发展。儒家学说正是在科举制度进行的条件下不断被完善,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7
科举制度有利于印刷业的发展。科举制使社会卷起阵阵读书浪潮,读书的人越来越多,社会上对书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中国古代早期的印刷术主要是雕版印刷。这种印刷方式过于死板,存在很多的弊端,比如难以修改雕错的文字,印刷速度慢等等。雕版印刷的方式逐渐跟不上社会的需求,于是产生了活字印刷术。用胶泥制作的活字排印,不仅制作简单,节省雕版的费用,还便于及时修改印刷时出现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当两块活字版交替使用时,印刷效率可以大大提高,能及时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印刷术的进步与科举制度也是有关系的。
科举制度对各国选拔人才有带动作用。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深感其优越性,通过游记把科举制度介绍到欧洲。当时在欧洲多实行贵族世袭制和君主恩赐制。这些制度使社会上优秀人才不能被任用,政府行政效率很低,加上政府内部官员的长期一成不变,很容易产生腐败现象。中国科举制度公平公正的原则,与资本主义启蒙思想时期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不谋而合。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赞叹说:“人类思想,肯定想象不出比这样做的政府更好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重要的衙门彼此统属,任何事情都在那里决定,而其成员都是经过几场严格的考试的。”很快,中国的科举制度大受西方欢迎,被西方称为“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之后,欧洲各国纷纷效仿,建立西方文官考试制度。比如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大大吸纳中国科举制度的优点,国力日益强盛,国家政权巩固,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打下基础。所以,科举制度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政治录用的典范,也对近现代各国的人才选拔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但是,科举制度仍然存在着很多的弊端。
科举制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科举考试日趋教条化,逐渐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式,到了清代产生八股取士。所谓“八股”,就是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些毫无作用的要求禁锢考生的思维,考生不能够自由地发挥与想象,逐渐丧失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科举考试规定必须学习儒学经典,考试的内容多是《四书》、《五经》、策论和诗赋之类。知识分子被灌输单一的儒家思想,其文化心理仅以儒学为标准,思想完全围绕儒学。另外,科举高中后的荣华富贵对考生们有着难以抵挡的诱惑,人们的价值观念因
8
此发生巨大的转变。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光宗耀祖、跻身名流是他们的理想,“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他们的口号。科举制度使知识分子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科举考试上,即使穷得要饭也不肯改行做点对自己、对社会有益的事。像《儒林外史》里的周进、范进,即使考到头发花白、家中一贫如洗,也决不罢休;一旦考中,又乐极生悲、丑态尽出,这不可以说不是一个悲哀。在当时,像这样的考生比比皆是。心理畸形的他们可以不顾家庭,疯狂地投身于科举,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摧残也由此可见了。
科举制度阻碍了科技和文艺的发展。古代中国虽然有长期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但这些先进的成果被发明之后,其应用与发展却很缓慢,有些甚至因未被好好利用而浪费可惜了。比如我国的四大发明,其作用之大可想而知。然而试着将它们在中国所发挥出来的作用与国外相比,我们不禁觉得惭愧。鲁迅先生在《电的利弊》一文中说:“外国用火药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也许这就是中国落后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 一。不仅科学技术发展缓慢,就连音乐、美术、舞蹈、戏剧、雕塑艺术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局限。作为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古代中国却没有留下几部重量级的文学巨著,也只是到了明清时期才产生四大名著。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科举制度造成的。知识分子的精力全都集中在科举考试上,自然会对其他方面关注较少,甚至不闻不问,中国的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就会非常缓慢。再细细想想,如果那些考试失意的考生们不是继续沉迷于科举,而是去寻求其他的出路,比如潜心研究或是进行文艺创作,就会给当时的社会带来生机。
科举制度与时代和社会发展严重脱节。科举制度作为一项选官制度,决定着政治人物的诞生与发展,必定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历史的推进,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强行打开,中国被动的走上近代化道路,那么社会就面临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经济上,新兴工业经济对科学技术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在这样的选拔制度下,无法培养出需要的人才,也无法推动经济的发展。政治上,科举制度造成官员普遍的思想教条僵化、目光短浅的情况,也无法应对政治制度的革新与变化,无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陈旧的制度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它必将被淘汰。再同西方国家进行比较,西方部分国家接受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熏陶,很早的进入了资本主义,出现了一批批与时俱进、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
9
使得西方国家开始走向强大。而中国仍然依赖与封建社会下的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显然落后与时代的潮流。
科举制度导致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随着历史的推进,科举制的公平公正也开始出现漏洞。比如:师门关系的盛行。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举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清朝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绅,他借着乾隆皇帝对他的宠爱而一手遮天,收官员们的贿赂,替他们消灾,富可敌国。而且就多次利用科举考试的题目为诱饵来收取考生的钱财。这样,国家建设的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就被这些人破坏了,从而造成官场的黑暗与混乱。 科举制度仍然存在不公。虽然现在人们都说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研究后看来,也不尽然。除去上面说的由贿赂造成的不公,还存在很大的不公平性。比如科举内容以与政治密切相关的史学,文学为主,使中国文化偏颇于文、史。无论是在文学创作、或在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却多数失意于科场。可以推想,科举为政府发掘人才的同时,亦埋没了民间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还有,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富家子弟铺就的,很多有学识的才子因无钱进京赶考,也被无情地埋没。所以科举制度并非绝对得公平,其公平性是有限的。另外有一点要强调的是,当时的女性被排除在科举考试之外,无法拥有与男子平等的参加科举考试的权利,其不公平性并不属于科举制度所带来的弊的范畴之内。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从本质上讲与社会性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科举制度也是封建社会的一个产物,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也只是科举制度对封建社会本质的反映,因此女子无法参加科举考试并不是科举制度造成的。
科举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文教制度,不仅在当时有着众多的利弊,对后世也有难以估量的影响。就算科举制度被废除,它仍然在中国的社会中留下不少痕迹。例如孙中山先生所创立的中华民国宪法中规定五权分立,当中设有的考试院便是源出于中国的科举考试传统。另外,时至今日,科举考试的一些习惯仍然可以从高考中看见。
总而言之,科举制度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其产生也有一定的必然性。我们要能正确地看待科举制度,从中吸取经验,来完善我们现在的高考制度。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