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摘要:本论文浅析了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通过自身教学的实际案例阐述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从课前导入、情境教学、生活化教学、游戏化教学等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他“乐学---爱学---会学”。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兴趣是学习的营养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享受学习的乐趣,就成了数学教师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采用丰富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艺术性地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迅速集中注意力,明确学习目的,产生直接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情感迅速转入教学目标所需要的情境。优秀教师总是让开场的讲话像磁铁般地吸引学生,使他们获得首次深刻的感知。一堂课的好坏,导入是关键。巧妙的导入,不仅能够扣住学生心弦,产生“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应,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产生“润物细无声”的美妙效果。心理学家说过,新颖的刺激比熟悉的刺激往往更能唤起人们的注意,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新颖的导课,对小学生来说意义更为重要。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从一开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我根据每节课的实际情况
或知识内容,不断设计变换出各种各样的的课前导语,如悬念式导语、激情式导语、生活式导语、启迪式导语等,使学生一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挂念,欲罢不能,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比如我在教学二年级数学的关于4的乘法口诀时,我首先让学生学唱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二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当学生唱完后,我就问:“同学们,那三只四只呢?你会编儿歌吗?”学生编唱后,我又接着问:“那五只六只还有七八九只呢?”学生回答后我又问:“那你是用什么办法这样快算出青蛙眼睛和腿的只数的呢?”这样,不但巧妙而又自然地引入新课,而且寓学于乐,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得了新的知识,学生也能积极思考,踊跃的发言。学生在游戏、竞赛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使他们感到数学课的快乐,并满怀期待着更精彩的下一幕。又例如,讲解“轴对称”这节课时我的导入:大家放过风筝么?大家放过自己做的风筝吗?今天咱们就来研究如何做风筝,怎样做才能飞起来,怎样做才能飞的更高?这节课之后,下星期返校咱们来个放自己做的风筝比赛,看谁的风筝飞得高,飞得远。听到这大家很容易兴奋,很想学做风筝,急不可待得等着老师来讲。
二、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素材,创设各种活动情境,组织学生学习,并在活动中加以指导。(一)在教学中,直观教学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占重要地位。为了把他们的注意和兴趣有效地集中起来,我们认为“活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常常利用色彩鲜明的图片,生动形象的教具,化静为动。这样就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例如在《可能性》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并初步感受实验是验证猜想、获得结论的重要策略”这一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一个商场购物抽奖的大情境。使学生通过这个大情境,学会分析,能正确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能简单说明道理。一开始我出示了商场转盘抽奖这一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一下子就吸引
了学生们的注意力。紧接着我又出示了一个转盘,问学生想不想试试手气。学生都高高举起小手,跃跃欲试,争着想试试自己的手气。当学生动手转动转盘时,一次次的试验结果与他们的猜想是那样的地吻合,学生激动的说:“猜对了!猜对了!”通过参与这个活动,学生认识到实验是验证猜想是否正确的好办法。紧接着我设计了“如果你是商场管理员,你会选择哪个转盘来让顾客抽奖?如果你是顾客,你最想玩哪个转盘?”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区域大,指针指向这个区域的可能性就大,相反则小。(二)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了图形、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发挥。(三)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因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其注意力、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富有情趣地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引发学生探求知识奥秘和愿望。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提问:“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当学生轻松回答后,教师再问:“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否也有类似的规律呢?”有的学生可能受前者的影响回答:“个位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是这样吗?同学们一试,如23、29、46等都不能被3整除,显然这不是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时,教师凭借已有知识推出一些3的倍数,然后确定其中一个数,调换各数位上的数字,如把l23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换位置得到321、132、213、231、312。让学生检验与换后的各数还是不是3的倍数。因此,要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昂的主动情绪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的话,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必不可少。
三、 体现数学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我们应从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让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
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平移与旋转》一课,一开始我就出示课件。例如:升国旗、坐电梯、小风车、滑雪等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让学生说一说那些运动是平移,那些运动是旋转?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升起来,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踊跃的回答问题。在这一课中,学生还学习了多格平面图形的平移,出色的画出了多格平面图形小房子向左平移5格后的图形。我接着向同学们问到:“你们说,真房子会搬家?”学生都张着小嘴巴惊讶得看着我,我捉住这一教学契机向学生介绍到:“上海音乐厅就是通过平移运动向东南方向平移了66米之多。”听完了我的介绍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举手说出了自己的感想,其中有一个学生兴奋得说到:“《平移与旋转》在生活中的用处真大呀!” 为了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我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了:花瓣通过旋转运动形成了一朵漂亮的小花,圆圈通过平移运动形成了奥运的五环标志……同学们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例如:“求地砖的块数”是面积教学的难点,因为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在教学这一例题时,我没有直接出示例题,而先让学生观察教室讲台的地面,上面铺了一些什么形状的地砖?学生齐声回答是正方形的。接着又问学生“我们要在教室的水泥地面上铺上和讲台一样的方砖,一个教室还要买多少块呢?”在学生们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引出问题,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更易引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迫自觉地探索新知。学生开心地看着自己的教室地面、讲台地面,“那不是看看教室地面的面积包含了多少个方砖的面积,就可以了吗?”经过小组激烈地讨论得出:只要知道方砖的面积和教室地面的面积就可以算出需要多少块方砖。
四、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伙伴,在这个伙伴的带动下,学生更容易主动地获取知识。“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枯燥的数学学习中加入游戏的成分,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愉快轻松
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就培养了学生的数感。例如:在教学2~9的分与合时,其中一个内容是:7可以分成2和5(或者分成1和6及其他很多分法),枯燥机械地记忆或背诵对学生理解、掌握这个知识点没有太高的效率。此时,我采取玩“拍手游戏”,使教师和学生拍手的下数合起来是7,例如我拍3下,学生就拍4下,我如果拍5下,学生就拍2下。我还设计玩纸牌的游戏,例如复习7得分与合,开始学生轮流摸牌,然后把手中能组成7的纸牌拿出来,再到前面的同学手里去抽牌,这样谁的牌最先没有了,谁就是获胜者。虽然这些都是非常简单的游戏,但引入游戏之后,学生的兴趣就陡增不少,对于7可以分成几和几这个知识不熟悉的学生通过拍拍手很快就掌握了7的分与合,还可以通过玩纸牌加深了对7的分与合的记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记住而不用死记硬背。就这几个例子说明,简单的小游戏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玩”中,体验数的分解与组合,增强了对数与数之间转换关系的理解,也即增强了数感。课堂教学设计游戏则要因势利导,能尽量发挥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适时、适度、适当地组织一些竞赛性的小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增加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练习中,我设计了“小熊卖文具”的游戏。请一个小朋友戴上头饰做小熊,大家当顾客,到文具店买东西。这一场景,真实地再现了孩子们的生活,顿时喜形于色,迫不及待地加入游戏行列,望着商店里想买的东西,快乐之情溢于言表。此时此刻,我及时把商店里要买的东西变成简单的元、角、分换算,看着价格单上的价钱就能买到你想买的东西。在游戏中学习,学生学而不厌,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利用多种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鼓励性的评价,不仅能给学生指导学习方法,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教学过程中,我会积极地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用不同的方式给不同的学生以适时的鼓励。如“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洪亮!” 、“你的想法真是与众不同!”、“你观察得很仔细!”,这样具有激励性或导向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到了我对他们的关心,他们心中也
就充满了希望,从而逐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数学课堂练习上一道较难的思考题,很多孩子没做出来,一个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却用很好的方法做出来了,只不过计算错了,为了鼓励他,我就在他的本子上写道“方法太好了,如果计算时再细心些就更棒了!”这个孩子在以后的作业中细心多了。我们班有个小男孩,平时做作业总是不认真,字迹很潦草,有一次我发现他的作业全做对了,而且较工整,于是我就在他的作业本上贴上了一个他特别喜欢的贴画,并在旁边写道“看到你的进步老师很高兴,相信你下次能做得更好!”他拿到作业本后很高兴,在以后的作业当中我继续用不同的方式来激励他,他的作业也一次比一次认真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