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公共管理学原理 陈振明版

公共管理学原理 陈振明版

2022-10-16 来源:爱问旅游网


公共管理学原理

第一章 公共事业管理理论实践

第二章 现代政府政策过程

第三章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第四章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

第五章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理论框架和评价

第六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第七章 公共预算管理

第八章 公共危机管理

第九章 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第一章 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一、“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

A、联系。(1)都包含了合作团体的活动。(2)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

B、差别。(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私人管理以营

1

利为目的。(2)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

(3)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

(4)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5)公共管理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公共性。

二、公共物品的特性: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有企业和个人提供,主要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特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外部性。

三、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区别

(1)研究对象与范围。传—局限于政府行政机关特别是官僚机构的研究

公—扩大到其他政府机关(立、司)和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甚至私人部门的公共的方面。

(2)公更具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传—建立在政治学基础上,公—不同学科。

(3)公将研究焦点由传的“内部取向”转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结果与绩效研究。

(4)涉及大量公共行政学没涉及的主题。例:公共物品,公共选择,政府失败。。。。。

(5)公既是实证的又是规范的,传—局限规范研究。

2

(6)公将自身建立在当代公共部门管理的实践尤其是政府改革的实践基础上,是从这种实践中产生的新理论范式,反过来成为指导这种实践的模式,因此,与传相比,它更具有现实性。

四、21世纪我国公管面临的挑战

1,市场经济发展对我国政府管理提出的挑战

A、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的弊端――计划经济(“命令式经济”)条件下。所谓传统政府即“全能型政府”:集中配置社会资源,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全面、微观、直接干预。

(1)政企不分、政资不分。(2)机构臃肿,效率低下。(3)权力过于集中。(4)政治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薄弱。

B、转型期政府管理面临的挑战。(1)建立与完善市场体制。(2)公共管理或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行政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3)建立一支高素质、廉洁奉公的公务员队伍。

2,入世对我国政府管理提出的挑战。(1)入世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冲击,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阻碍市场化进程。

(2)入世对政府管理的法制化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法律规则意识淡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利益至上,阻碍WTO规则的有效执行。

(3)对公务员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官员的市场观念落后;法律意识淡化;竞争意识不强;学习能力不足)。

第二章、公共组织理论

3

一、公共组织:广义――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第三部门组织。狭义――国家机关组织。

二、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组织人员、组织目标、职能范围、机构设置、职位设置、权力与职权、权责划分、规章制度、团体意识、组织设计、支持硬件、技术和信息。

三、公共组织的类型▲

根据管理公共事务的不同,可分为管理文化、科技、教育、国防、公安、外交等事务的各种公共组织。

(1)按财务-会计标准划分(有利于加强审计和对公共组织的监督),大体可分为六种类型:政府机构、教育组织、健康和福利组织、宗教组织、慈善组织、基金会。

(2)按公共权力标准分类。

A、强制型公共组织:政府部门。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依靠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实行强制性管理。如,纳税人必须接受税务管理部门的管理。

B、半强制型公共组织:更多依靠市场手段而非行政手段。其强制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可对抗的,当事人可拒绝裁决。如,仲裁委员会,消费者权益保障委员会,各种行业协会等。

C、非强制性公共组织:这类公共组织最大特点是非强制性与服务性。如,各种院校、社区学校、研究所、基金会、医疗保健机构、文化和科学技术团体、各种咨询服务机构。

(3)按权威与等级结构标准分类。

A、古典模型:建立在行政管理等古典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效率是组织追求的首要价值。专业化与协作

4

是组织的基本要素。

特点:①组织具有四个基础:目标、过程、顾客、领域。

②对于每个组织而言,上述基础中必须有一个被赋予优先地位。

③行政部门在最高层次上按主要目标组建,每个部门包含一切有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④任何上级公能有效监督数量有限的直接下属,存在“控制范围”。

⑤行政权威和责任授予单一行政人员而非董事会或委员会这样的多成员机构。

⑥垂直领导活动与参谋活动被严格加以区分。

B、官僚模型:其基础是马克斯.韦伯创立的官僚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后的美国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官僚组织的基础是理性―合法权威。认为组织靠非人格化的规则来管理,理性意味着效率。

特点:①基于职能专业化的劳动分工。②有明确的职权等级制。③有与任职者和职责相关的规章制度。

④有处理工作的程序系统。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非人格化。⑥雇员的选择与提升以其技术能力为基础。

C、第三部门行政模型:系统方法和权变方法的应用。

特点:公共事务由多人的董事会或委员会进行管理;“代理人”政府;不可随意监督组织外的代理商,不可随意利用行政命令取消合同;不是孤立地处理公共事务。

四、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

5

管理层次指公共组织内部纵向划分的等级数。一般而言,公共组织具有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基层。管理幅度是指一名管理者或一个组织有效管理的下级人员或单位、部门的数目。管理幅度是衡量管理工作复杂性的重要标志。二者在一定规模的组织内呈反比例关系。

A、“尖形结构”――管理层次多、管理幅度小的组织结构。

(1) 优点:权力集中,分工明确,便于统一行动。

(2)缺点:容易造成信息失真,使高层决策被“走样”执行。

B、“扁形结构”――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大,其形态扁平。

(1) 优点:信息传递迅速,不易失真,决策执行时间短,下级执行人员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决策、执行面广,也较灵活。

(2)缺点:相对松散,集体行动难度大。

五、公共组织的一般结构形式

1,直线结构。直线结构的特点是单一垂直领导,其结构简单,领导隶属关系明确,结构中每一层级的个人或组织只有一个直接领导,不与相邻个人或组织及其领导发生任何命令与服从关系。

2,职能结构。职能结构是相关部门在水平方向依职能不同进行分工,再分别对下级部门实施领导的结构。

3,直线—职能结构。直线—职能结构是在综合直线结构和职能结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

6

4,矩阵结构。是完成某项工作为核心,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临时机构来履行工作任务的结构形式。

六、我国政府组织的结构。

(1)纵向结构。也称为层次结构。它反映行政组织内若干层次中特别是上下层次之间的领导与服从关系。宏观上分为中央层次和地方行政组织两大层次。中央层次指中央人民政府一级,地方行政组织的层次划分有两级制、三级制、四级制三种类型。微观上指行政组织内部的工作层次关系。

(2)横向结构。又称分布结构,它反映的是同级行政组织之间和各行政组织构成部门之间分工协作的来往关系。决策部门、执行部门、反馈部门、监督部门。

在我国,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服务从于纵向结构。

七、行政组织体制的基本类型。

A、根据行政组织中最高决策权所属人数可分为首长制和委员会制。

(1)首长制:又称为一长制或独任制,是指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归一个行政首长执掌的组织体制。

优点:权力集中,责任明确,指挥灵敏有力,易于保守秘密,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损耗,能迅速完成任务。

缺点:①行政决策大权由首长一人独揽,导致滥用权力,独断专行,压制民主,营私舞弊而无人牵制监督。②首长个人在精力、体力、知识、智慧、才能方面的局限,不利于对行政事务的周密考察与恰当处理。

(2)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是指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由两个以上的委员通过委员会议集体执

7

掌的组织体制。今天瑞士联邦委员会是典型的委员制。

优点:能够集思广益,容纳多方面的意见,处事考察周全,委员互相牵制,有利于权力监督。 缺点:责任不明确,容易造成争功诿过的弊端,委员间相互协调不易,力量难以集中,决策迟缓,并且容易泄露决策机密。

B、根据行政组织构成单位的功能和性质可分为层级制和职能制。

(1)层级制:又称分级制。指行政组织纵向分为若干层次,上下层业务性质相同,但有隶属关系,业务范围由上至下逐层缩小的组织体制。

优点:①组织系统业务相通,便于沟通领导。②权力集中,从上到下辐射开来,有助于统一指挥。

缺点:①上级任务繁杂,往往顾此失彼。②缺乏专业分工,工作弹性小。③各层级行政首长权力集中,要求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容易造成独断专行。

(2)职能制:又称分职制。指行政组织横向依据不同的业务性质、职能而平等划分若干部门,每个部门所管业务内容不同,但所管范围大小基本相同的组织体制。

优点:分工明确,有助于工作专业化,提高行政效率,行政首长也有精力进行组织的宏观管理。

缺点:分工单位无力进行全局直辖市,责任不明,过细的分工还促使部门主管过多,政出多门,使下级部门无所适从。

C、根据行政权力的使用特点可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

(1)集权制: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机关,下级机关仅有有限的裁量权,须依靠上级机关的指令办事

8

的组织体制。这种体制下,高层的机关往往包揽较多的事务决策。

优点:政令统一,可在行政组织系统内实行一致标准,便于集中力量,发挥优势,统筹兼顾。

缺点:节制过严,下级的行为带有被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发挥,不能因地制宜,及时处理行政事务,机关及个人也容易导致独裁和长官意志。

(2)分权制:指下级组织在其管辖范围内有较大裁量权,上级组织不予干涉的组织体制。

优点:①各级行政组织可以因地制宜发挥自己的特长处理事务,行政措施紧贴实际,能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②各层级有自己的权力和责任,容易激发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③可防止上级组织和个人的独断行。

缺点:①权力过于分散,上级组织的目标、意图难以实现,上级反受下级牵制。②下级组织机关彼此分离,中央无力调控,容易形成地方势力,相互冲突,发生纠纷,造成行政组织的分裂。

D、根据行政组织中同一各部门所受的指挥和控制可分为完整制和分离制。

(1)完整制:又称集约制或一元统属制。是指行政组织中同一层级的各个机关受一个机关或一位行政首长指挥、监督的组织体制。

优点:权责集中分明,组织结构简单统一,机构之间分工合作好,有利于领导机构的全局统筹和行政命令的贯彻执行,并能人尽其用,发挥专业优势。

缺点:行政首长权力过分集中,属下单位缺乏自主性,容易造成因循守旧的工作作风。

9

(2)分离制:又称独立制或多元统属制。指同一层级的各机关,受两个以上的机关或行政首长的指挥、监督的组织体制。

优点:行政机关独立性大,措施灵活,通过发挥专业部门优势,对某些局部事务能够采取有力的措施。

缺点:机构间协调合作有一定难度,个别部门的独自行动可以造成整个行政组织的工作混乱,降低行政效率。在实践中,分离制迎合了多元化社会的需要,然而行政组织各部门密切合作,是提高行政效益的基本前提,因而完整制更多被采用。

八、组织冲突与协调▲▲

1,组织冲突。指组织间行为的“不合辙”。最常见的组织冲突有三种形式:

(1)目标与顾客的冲突。当目标导向型和顾客导向型的组织发生关系时易产生冲突,组织内部的目标与顾客因素也会产生冲突。

(2)功能与领域的冲突。如,中央要求对其在地方的下属部门加强管理,但地方则希望对其实行属地管理。即“条条”与“块块”的冲突突。

(3)目标间的冲突。组织目标的每次变动、不同组织的目标发生交叉时易发生。

2,组织协调。可分为水平协调与垂直协调两类。

A、水平协调:组织间水平方向上的合作。主要的方式:

(1)利益相关的组织通过协商达成协议,以明确相互间的边界。

10

(2)在共同参与的领域,成立诸如机构间委员会这样的组织进行协调,推动合作。

(3)根据组织领导准则,指定某个机构来协调特定范围内所有组织的活动。

(4)建立一定的决策程序,使利益相关组织都有机会对其中任何组织的提议进行审议。

B、垂直协调:依靠组织的等级权威来完成协调,是上级对下级组织冲突进行的协调。但是在同一层次组织数量众多时,冲突的范围将超出上级的仲裁能力,并且,每个组织与它们共同上级的沟通将大大减少,冲突问题也会变得严重而无法解决。

九、公共行政人员行为。

A、“成人发展模型”。B、“文化行为模型”。C、“政治行为模型”。

十、组织环境的基本构成因素▲

(1)政治环境:对公共组织行为加以规范和引导。其基本要素包括政治体制、政治权力、国家结构、政府机构、政党制度、公共政策。

(2)经济环境:对公共组织动机和行为有重要决定作用。其基本要素包括经济体制、经济利益、经济实力、产业结构。

(3)文化环境: 文化是公共组织行为方式的凝固化表现,文化环境对公共组织的影响相对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而言较迟缓,但是作用时间更长,组织变革必须在文化延续过程中进行。包括认知、价值、意识形态、行为规范、道德传统。

(4)技术环境:制约着组织管理和活动方式方法。包括经验技术、实体技术、知识技术。

11

十一、公共组织的生命周期▲:说明组织的产生、成长和最终衰落的情况。包括产生阶段、集体化阶段、规范化阶段和精细阶段。

十二、组织变革过程。▲(重点)

A、目标。(1)提高组织适应环境的能力。(2)提高公共组织的工作绩效。(3)使公共组织承担更多的公共责任。

B、 环节:(1)对危机的感知,即组织成员意识到组织变革的必要性。(2)变革方向的确定,即通过分析环境变化,确定组织变革的目标及方案(3)变革,即变革方案的实施,对变革所影响到的成员进行沟通,推行新的组织观念、制度和行为模式。(4)监督调整,即根据变革进程调整相关措施,并将变革成果国定下来,实现新行为模式的“内在化”。

十三、组织变革趋势(从三个方面展开)

(1)着眼于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特征及内部个体作用的变化。“学习型组织论”――新的组织所依赖的技术不以机器为基础,而以知识为基础,它设计是用来处理知识和信息的,组织成员的首要任务不是为了追求单一的效率,而是如何识别和解决新的问题。

(2)着眼于组织结构的变化。“无缝隙组织论”、“网络组织论”、“虚拟组织论”。

(3)着眼于组织功能的变化。“政府再造”论给出了关于完美政府组织的答案。

第三章、政府改革与治理

一、治理与统治的关系

12

治理是对合作网络的管理,又可称为网络管理或网络治理。指的是为了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储存的环境中分离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其实质是种合作管理。统治则主要指传统的以阶级斗争为特征的管理。

A、治理与统治的相同点:二者追求的目标相同,都需借助公共维持社会秩序和处理公共事务 ,以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B、二者的异。(1)管理的主体不同。统是政府垄断公共事务管理的活动;治理是政、企、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公共活动者共同处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2)管理的客体不同。与统治相比,治理地对象更多,范围更广。治理除了要处理公共问题、管理公共资源外,还涉及人群较少的集体事务(如,公共池塘资源)。

(3)管理的机构不同。统治的机制是控制;治理的机制是信任。

(4)管理的手段不同。统治是强制性方式(行政、法律、军事手段);治理是新的管理工具(合同钋包、内部市场、公共哲学、政策社区)。

(5)管理的重点不同。统治以满足统治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强调国家的作用、官僚组织的能力;治理以满足公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强调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合作。

二、网络治理的实践模式(结合87页图3-1)

(1)全球治理:为了维持正常的全球秩序,国际社会通过有约束力的制度安排,对全球生活中出现的生态、移民、毒品、地区冲突、贫富差距和国际共同财产等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

特点:①治理主体是世界范围的公共行动者。②治理客体是正在影响或有可能影响全人类的跨国性问题,

13

包括公益问题和公害问题。③治理机制是一系列用以解决跨国性问题和管理全球公务事务的制度安排。

(2)民族国家的治理:特指在民族国家的范围内对政府主导的公共物品供给过程的管理。政府部门除直接提供某些公共物品外,还要动员和利用各种社会力量来组织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生产。

这些合作网络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①政府间合作网络:污水处理、废物排放、公共交通、供水供电。

②政府项目执行网络:通过服务网络来执行供给项目,不必通过科层制度亲自提供。

③公私合伙网络:通过财政补助、特许经营权、公私合营企业等来吸纳民间资源和社会力量共同承担公共事业责任。

(3)社区治理:是对社区合作网络的管理。社区部门经常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提供公共服务

①志愿服务。②利用各种NPO和私营机构来整合社区的公共服务资源。

③消费者控制。其优点:第一,更能制定符合成员需求的政策。第二,推动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发展计划,使公共服务直接处于社区民众监控之下。

三、网络治理的多重困境▲

(1)可治理问题。①合作与竞争的矛盾。②开放与封闭的矛盾。③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矛盾。

(2)合法性问题。指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下,社会公众对民主政治的认同危机。合作网络的有效运作是提高政治系统合法性的一种途径和工具。

(3)有效性问题。治理能力与治理需求之间的差距是产生有效性问题的直接原因。通过以下途径可提

14

高合作网络的治理能力:①明确网络的能力限度――“有所为有所不为”。②开发新的管理工具。③培养网络的管理者。④相互尊重与理解。

(4)责任性问题。由于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共享权力、分担责任,带来公私界限模糊、责任认定困难的问题,公共行动者互相推诿、转嫁责任成为可能。合作网络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认真建构和完善责任机制,以增强网络的责任性和回应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①加强行政化理建设,重塑职业主义精神。 ②完善公共责任制度,确保公民权利实现。③政府特殊的责任定位――确立合意,保持社会的凝聚力;“元治理”角色,即采取最后补救措施重塑合作网络。

四、西方各国政府改革的背景和原因

(1)经济和政治因素在将改革提上议事日程上起了决定的作用。石油危机后经济萧条,福利国家不堪重负(2)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是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一个推动力。

(3)新技术革命(信息革命)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一种催化剂。

(4)传统的官僚体制的失效和商业管理模式的示范性影响是当代西方新公管运动兴起的另一个动因。

五、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1)政府职能的优化。 (2)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在实践中主要采取以下形式:①政府业务合同出租②以公补公,打破政府垄断,建立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的伙伴关系③公共服务社会化(3)分权。(4)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5)人力资源管理改革。西方发达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放松管理,增强灵活性②公管者的非职业化③绩效评估以及灵活的付酬制度(6)机构的重组。

六、治理的新模式:效率驱动模式、小型化与分权模式、追求卓越模式

15

七、历次机构改革成就、经验和教训(了解)

A、成就:(1)对于政府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取得一定程度的共识。(2)机构和人员膨胀势头得到了有效的抑制。(3)政府职能转变迈开实质性步伐,政府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创新力度加大。(4)政府间关系的理顺,政府与企业、社会、市场的关系调整有很大进展。(5)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框架确立,依法治国、法治行政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B、经验:(1)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2)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3)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4)坚持机构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5)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C、缺陷:(1)政府改革的被动适应性远远大于主动地前瞻性。(2)政府改革视角的偏狭(3)缺乏对政府改革理论上的反思(4政府改革孤立与政治和社会系统(5)效率主义改革典范的局限

第四章、政府间关系

一、政府间关系:指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它既包括纵向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同级地方政府之间以及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的非同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二、国内政府间关系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成就:首先,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研究一直受到我国学者的重视。其次,近来兴起的区域经济学中,对政府间的横向关系给予了一定的关注。最后,在分析方法上也不断得到丰富。

不足:(1)主要限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研究,政府间其它脉络关系关注少(横向、交叉)。

16

(2)侧重经济关系,对政府间的政治与行政关系分析少。

(3)分析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理论分析不足,尤其是对政府间关系的模式分析至今仍是一个空白。

三、西方政府间关系的若干模式:拉焦尔模式、赖特模式、罗斯构想、松村歧夫模式、罗茨模式

四、西方政府间关系发展的新趋势――网络模式的出现

(1)政府间关系等级制色彩的弱化:一是大都市区管辖单位的碎片化;二是城市地位上升改变了城市与州和联邦关系。

(2)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倾向:增加地方自主性的方向发展,改变地方过分依赖中央的局面,使政府间的资源分配更趋平衡,以提高相互依赖的程度。

(3)地方政府间的合作现象日渐普遍:寻求合作,追求更大利益。

五、中国政府间关系的现状与改革 ▲▲

(一)中国政府间关系的传统模式:等级控制模式

这一模式下,政府间关系特征如下:

(1)政府间的结构关系上,主要体现为层级隶属关系―金字塔:中央与地方职能高度一致,无明显分工。

(2)在政府间的权力分配上,实行中央高度集权。①财政管理体制中:中央集中绝大部分财政资金,完全控制地方预算资金使用范围和方向。②事务管理权限:命令和执行、控制与被控制。

17

③干部管理权限:中央对地方干部的任免、提拔、审查和惩处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

(3)在政府间的横向关系上――阻隔多而联系少。原来有两点:①缺乏合作的内在动力与需求,“条条管理”排挤“块块管理”。②缺乏合作的物质基础,地方政府缺乏资源控制在中央各部门。

(二)中国政府间关系的新近发展:网络模式的端倪

A、政府间关系等级制结构的变化。

(1)准层级大大减少――为政府间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奠定基础,密切各级政府间的直接联系。

(2)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的发展对等级制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B、地方分权改革。改革在总体特征上呈现出地方分权的倾向,使政府间的关系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

(1) 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调整中的权力下放――“简政放权”、“放权让利”。①在财政权力方面,逐步扩大地方财政自主权――分税制。②在经济管理权限方面,中央将其下放到地方政府。

(2) 中央与地方政治关系调整中的地方扩权:行政管理权限、干部人事制度、行政领导体制。

C、横向联系的扩展:改革前,企业与地方政府缺乏追求地区比较利益与发展地方经济的热情,地区经济与国民经济缺乏活力。

(1)地方政府横向联系的类型:省区间的经济协作区、省区毗邻地区的合作、省区内合作、城市经济技术协作网络。

(2)地方政府横向联系的典型案例:西南协调会、金三角区。

18

(3)地方横向联系对政府间关系的影响。①增加了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依赖性。②中央与地方的博弈格局由一对一为主转向以一对联合体的博弈为主。

六、我国政府间关系的进一步调整

(1)必然性: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民主意识的强烈觉醒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使得传统的等级制模式的政府间关系已很难适应新的变化要求。

(2)措施。①简化政府组织间的层级结构――有步骤地向三级制乃至二级制过渡。②地方合理的分权――财政、人事以及事务管理权限。③加强横向合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及地方保护主义问题的解决。

(3)走向一种网络模式的中国政府间关系:以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政府间的分权与相互合作为特征。首先,在未来的发展中,政府间的组织结构将不再以科层体系为基础,而是建立在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网络组织之上。其次,政府间的关系将从单向依赖走向相互依赖。最后,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关系会更加密切,合作的方式和领域都将向纵深发展。

第五章、政府作用

一、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模式――五种角色▲(重点)

(1)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A、公共物品:指那种能够同时供许多人享用的物品,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享受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B、why?①因为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以价格机制为核心的市场不能使得生产和供给达到最优;靠个人间的直接交易去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由于成本太高而得不偿失。②由于投入多,效益低而使私

19

人经营部门不愿或无力生产、提供;或容易造成垄断。

(2)宏观经济的调控者。 ①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宏观经济总量或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须靠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抑制通货膨胀。②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问题,其调节具有短期性。

③市场机制难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3)外部效应的消除者。

①外部性的存在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解决,政府通过补贴或直接的公共部门的生产来推进积极性的产出,通过直接的管制来限制消极外部性的产出。②外部性是指个人的效应函数或企业的成本函数不仅依存于自身所能控制的变量,而且依赖于其他人所能控制的变量,这种依存关系又不受市场交易的影响。

(4)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者。市场经济可较好解决效率问题,但无法解决公平问题。

①市场经济不能自动达到社会收入分配方面的公平与协调,带来收入分配不公现象,即使市场作用发挥较好的地方,分配的结果可能也不是按照社会所接受的标准去实现。②无法解决全社会范围的社会问题。

(5)市场秩序的维护者。①建立和健全市场运行所需的各种法规和制度,并监督其实施。

②制定和实施各种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③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转型期)我国政府的八大角色

(1)加强市场经济法制建设,创立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与环境。

20

(2)深化企业制度改革,造就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3)培育和完善各类市场,形成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①条块分害。②价格体系理顺。

(4)依靠宏观调控手段,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5)参与某些经济领域的资源分配,充当公共物品的提供品。

(6)制定并实施分配与再分配政策,形成收入与财产公平分配机制。①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政策。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③促进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④建立与完善社会性的服务体系。

(7)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经济合作。(8)转变职能与精简机构,实现政府自身的革命。

三、政府失败现象的表现、类型及成因▲(重点)

A、公共政策失效或失误――主要原因来自公共决策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和困难以及现有公共决策体制和方式的缺陷。

(1)社会实际并不存在作为政府公共政策追求目标的所谓公共利益。“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试图找出一套规则或程序,来从一定的社会状况下的个人选择顺序中出符合某些理性条件的社会选择顺序,一般是办不到的。(2)即使现实中存在着一些大家利益比较一致的情况,现有的各种公共决策体制及方式(投票规则)因其各自的缺陷而难以达到最优化或最理想的政策。(3)信息的不完全、公共决策议程的偏差、投票人的“近视效应”、沉淀成本、先例等对合理决策的制约。(4)政策执行上的障碍。

B、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导致公共机构提供公共物品低效率尤其是官僚机构低效率的主要原因有:

(1)公共物品的估价或评价上的困难。(2)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垄断了公共物品的供给,缺乏竞

21

争机制。(3)政府机构及官员缺乏追求利润的动机。(4)监督机制的缺陷。

C、内部性与政府扩张。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及其官员追求自身的组织目标或自身利益而非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内在效应或内部性。

D、寻租及腐败。

(1)在现在寻租理论中,一切利用行政权力大发横财的活动都可以称为寻租活动,租金则泛指政府干预或行政管理市场而形成的级差收入,一切市场经济中行政管制都会创造出这种差价收入即租金。

(2)特点:利用程种合法或非法的手段以获得扔胩租金的特权。(3)寻租的危害:①使资源配置扭曲,是资源无效配置的一个根源。②是种非生产性活动,不增加任何新产品或新财富,只是改变生产要素的产权关系。③导致不同政府部门及官员争权夺权,影响政府声誉和增加廉政成本。④妨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降低行政运转速度甚至危及政权稳定。

四、政府失败的纠正及防范

1,改革公共决策体制及政治制度。①进行立宪改革。②对政府的财政过程尤其是公共支出加以约束。③完善表达民主的方式以及新的政治技术。

2,用市场力量改进政府效率。尼斯卡宁。①在政府内部重新确立竞争机制。②在高层行政管理者中恢复发挥个人积极性的制度。③更经常地采用由私营企业承担公用事业的政策。

政策分析学者韦默和维宁。①解放市场。②促进市场。③模拟市场。

五、政府失败论的启示

22

(1)必须高度重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行为的局限性及限度问题。

(2)必须随市场经济发展及经济体制改革,及时进行政治-行政体制改革。

(3)必须在政府机构中引入竞争机制,用市场的力量改进政府的工作效率。

(4)必须加强公共决策和政府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尽快实现依法行政、依法治国。

(5)反腐败必须釜底抽薪,从体制和制度的创新上下功夫,从根本上消除寻租及腐败滋生的土壤与条件。

第六章、公共政策

一、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公共决策是公共管理的起点

2,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履行各项功能的基础

3,公共政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

二、公共政策的特征▲

公共政策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公共政策由特定的主体,即由国家或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所制定及执行。

23

2,公共政策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要实现特定目标或目的,政策主体尤其是执政党和政府总是试图通过制定和执行政策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

3,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特定社会问题以及调整相关利益关系而采取的政治行动,是与谋略、法令、措施、办法、规定等密切相关的政治行为。 4,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三、公共政策的本质及功能▲

1,公共政策集中反映或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是执政党。国家或政府进行政治控制或阶级统治的工具或手段。2,公共政策作为执政党、国家或政府的公共管理手段,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3,公共政策作为分配或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是各种利益关系的调节器。

四、公共政策的种类

1,分配性的、调节性的、自我调节性的和再分配性的政策。2,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3,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政策。

五、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考过)▲

1,信息子系统。信息子系统在公共决策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①信息的收集。②信息的加工处理。

③信息的传递

2,咨询子系统。咨询子系统在制定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①政策问题分析②政策未来预测③方案设计及论证④其他政策相关问题的咨询⑤参与政策评估并反馈信息。

24

3,决断子系统。决断子系统在公共决策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①提出相关的政策课题②考虑政策目标的确立③组织政策方案的设计④负责政策的最终决定。

4,执行子系统。执行子系统在公共决策活动中的作用是:①为政策方案或项目的执行做好准备②从事指挥、沟通、协调等方面的活动③分析和总结执行情况。

5,监控子系统。主要作用在于:①确立政策执行的准绳和规则,提供检查执行情况的依据②监控政策执行情况③反馈政策执行情况。

六、公共政策主体: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政党、利益集团、思想库、大众传播媒介、公民(选民)。

七、我国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运行的优化▲▲▲

(一)公共决策的科学化。1,建立健全公共决策系统。2,遵循科学的决策原则。信息原则、预测原则、程序原则、可行性原则、民主集中原则。3,提供决策者和参与者的素质。加强决策者集体的班子建设;提高参谋咨询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信息人员素质。

(二)公共决策的民主化。1,把民主机制引入决策系统,营造良好的决策氛围。2,重视发挥参谋咨询人员在决策中的作用。3,提高政治生活透明度,实现决策目标的民主化。

(三)公共决策的法制化。1,理顺公共决策主体关系,完善决策规则。具体措施有:党政分开、理顺党委对决策的领导权与人大的最高决策权的关系、处理好人大与政府的相互关系、人大在监督政府决策时,应切实加强与政府的联系,了解政府的实际工作情况,促使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2,决策程序法制化。应加以规范的程序有:调查程序、方案设计程序、可行性论证程序、社会交流程序、政策合法化程序。3,充分发挥决策监控子系统的作用。

25

第七章、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一、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原因和背景▲▲

1,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兴起与社会科学的发展紧密相关。

2,财政压力是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兴起的重要动因。

3,新的管理理念是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兴起的理论基础。

4,竞争的挑战是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兴起的主要推动力。

5,政府政策的推动和支持也促进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发展。

二、绩效管理:是指为了达到组织目标,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过程,形成组织目标所预期的利益和产出,并推动组织和个人做出有利于目标达成的行为。

三、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类型

A、从评估机构的地位上看,可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1)内部评估最大的优点在于评估的主体本身就是公共部门内部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对该组织有更详尽的了解,他们在持续的长期的方案评估中更有优势。但是作出客观评价较难。因为:

①评估往往附着些自利行为,如避免暴露缺陷。②带有局部利益,易有片面性,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③是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需评估者系统掌握有状的理论知识,并熟悉某些专门的方法和技术。

26

(2)外部评估者更为客观,客观性使其易成为有效的调停者;更有可能质疑组织的基本前提;会花费更多时间。但是获取资料困难。

B、从评估的对象上看,可分为个人绩效评估和组织绩效评估。

(1)个人绩效评估有利于管理层与雇员沟通组织的目标和目的,能激发雇员的工作潜力、责任感与紧迫感。(2)开始以组织绩效评估为核心,个评以促进整个组织的绩效为前提。

C、从评估的目标来看,可分为管理与改进型评估、责任与控制型评估、节约开支型的评估。

四、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意义

开创了当代公共部门吸收、借鉴私营部门管理方法与经验的先例,为政府改革实践和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在相当程度上带来西方国家政府管理效率的提高和管理能力的增强,各种社会的危机和矛盾得到相对缓和。

(1)绩效评估是公共管理的必要手段。

(2)提高了公共部门绩效的动力机制。①有于实现和落实政府责任。②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③有助于改进政府公共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

(3)有利于政府信誉和形象的提高――是从“暗箱操作”到“阳光行政”的重要途径。

①有助于政府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巩固强化。②控制、监督政府的供给。

(4)绩效评估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①可用作一种诱因机制。②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27

③诊断组织发展的有力措施。

五、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要素

A、绩效评估的目标。

(1) 绩效评估最根本的目的是评价公共部门的行为活动和运营状况,审查公共组织对资源的利用及所取得的成绩,以期向公众证明公共资金得到合理和富有效率和效力的使用,从而维护公共部门的存在的合法性。(2)目标:①提高组织绩效。②明确责任制。③增收节支。

(3)实现:需制定步骤清晰的计划时间表,建立绩效追踪和控制系统,设计出能有效评价成功与否的评估指标体系,不断地对组织绩效进行评价和分析。

B、绩效评估的途径。(1)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进行;全面推进或渐进式推进。(2)自上而下――用实验性的方法,侧重于评估技术的有效性、可靠性、同质性。自下而上――更多强调协调合作。

C、绩效评估的制度安排:指评估中各部门的地位和角色的安排。

(1)财政和预算部门。(2)在现有部门内部建立专家管理机构――起思想库的作用。

(3)培训制度――帮助组织成员转变观念态度。

D绩效评估的信息系统:包括确定评估的内容、绩效评估信息的审核与评价制度、绩效信息的使用机制。

六、绩效评估的程序

解决好四个前提,即确定决策者的需要、明确问题的性质与范围、制定有效目标和制定全面的考核办法。

28

包括四个步骤。确立目标、实施评估方案、审查评估结果、修正目标和实施方案。

(1) 绩效评估的整体规划。

①确定决策者的需要②明确项目问题的性质和范围③制定被评估项目有效目标④制定全面的考核方法。

(2) 确定有效评估的标准。

①有效性/准确性。②可理解性。③时效性④不鼓励与目标相背的行为的潜在性。⑤唯一性。⑥资料收集的成本。⑦可控制性。⑧广博性。

(3)绩效评估的评价标准和说明性指标

1,4E标准。经济/成本标准、效益/质量标准、效率/生产力标准、公平标准。

2,根据评价标准而定的一些徇指标。

①工作量完成的指标。②实际的单位成本与工作量标准的比率指标。③效率衡量和效果质量相结合的指标。④资源利用指标。⑤生产力指数。⑥成本-收益的比率指标。⑦综合性的绩效指标。

(4)绩效指标设立中的几个问题

人均成本是指用服务的总人口除以服务的总成本的结果。好的绩效指标包括:界定清楚而有一致性;必须和组织的需求及目标有;被评估的人或组织不可影响绩效指标的运作;广博性和一定的范围;使用的信息正确和广泛;必须为组织的各级人员所接受,符合组织文化。

(5)资料收集的方法。利用官方的记录;培训观测者的方法;工作标准方法;公众/顾客意见调查;特

29

别的资料收集方法。

七、公共部门绩效评估面临的困难▲▲

(1)公共部门的产出难以量化。①“非商品性产出”,对其数量上的正确测量带来技术上的困难。②无法取得可比较的成本或收益数据(无竞争单位)。③即使可量化,以量化形式表现绩效不适宜。

(2)目标缺乏准确性。①绝大多数体制中存在多重的甚至相互冲突的目标。②目标常具有抽象性和笼性。

③目标过大过高难以达到,评估的实际操作困难。

(3)绩效标准指标的难确定性。①与品质有关的指标难以制定。②功能相同的公共组织地区性、规模、大小均有差异性,以同样指标衡量,有失公平。③主观判断的片面性。

(4)评估信息系统的不健全。①信息收集困难。②信息沟通障碍。

(5)管理者与评估者的对立。

八、改进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途径

(1)引入公民参与机制。①帮助公共部门以民众的需求目标为动作和努力导向。

②公民充当问题架构者,帮助政府机构办公室重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③可将事实与价值取向相结合,增加指标体系的社会相关性。

30

(2)争取高层的支持和承诺:使绩效评估更具合法性和有效性。

(3)建立绩效信息系统,保证评估准确和有效。①组织专门力量收集信息。②建立评估信息的传递网络。③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

(4)充分利用电子政府的新载体来改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九、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事业的发展

A、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现状。

(1)在绩效评估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上取得一定成就。

(2)在评估实践方面已取得一定经验。政府有状部门和机构陆续开展了一些针对政府政策、发展规则、计划等项目的评估工作,但是评估水准不高;已出现一些专门评估机构,但是水准亦不高。

(3)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社会环境正在形成。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取得重大进展。

②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的积极性日益增强。③公务员对自身的绩效评估也较为热衷。

B、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1公共评估项目本身存在的问题:①缺乏系统理论指导,实践中具有盲目性②手段与效果缺乏逻辑性

(2)公共管理部门内部存在的问题。①决策者和管理人员抑制评估。②资金投入不足。

③伴随批评与改革,因此没被公共管理部门有效利用,反而对其贬低与否定。

31

(3)绩效评估技术上的问题:①无法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方法。

②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备。③评估方法单一。

C、推进我过绩效评估事业的途径:思想认识、组织形式、管理办法、人才培养。

(1)加强宣传,提高对绩效工作意义的认识。

(2)加强绩效评估立法工作:确立绩评地位;树立绩评权威性;颁布绩评工作的制度和规范。

(3)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评估体制。(4)培养评估人才以适应评估发展的需要。

(5 )政府绩效评估的成功还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进行及时的信息收集、分析,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此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第八章、人力资源管理

一、传统的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人力资源管理新在何处、当代人管的基本精神)▲

(1)人资管将员工视为组织的最重要的资源,强调人事与组织发展战略之间的相互作用。

(2)人着眼于未来,注重人力资源的预测、规划和开发;传关心眼前,为企业补充人员、培训职工、发放工资、解决劳资纠纷。(3)人管的范围更广泛,内容更丰富。

(4)人管的体制及方式更加灵活,特别重视培养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及自我管理能力;传则体制僵化,缺乏应变能力,将人作物管理。

32

二、公共部门人资管的特征

(1)关于人的假定上。传统人事管理视人为成本;人资管视人为资源。

(2)在管理原则上。传统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人资管以人为中心,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

(3)在管理方法上。传是强制性,被动型的“管家式”管理;人实行主动开发型、有预见性的方式,强调定性与定量结合,心测与量化并重。

(4)在管理内容上。传为本组织招募新人,填补空缺;人注重全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在管理部门的地位上。传视其为非生产、非效益部门,地位较低,从事管理的人员进不了决策层;人咨询专业技术的中枢性机构,管理者进入高层领导。

(6)在对边公务人员的管理上。传采用同一管理模式,运用同样管理手段;人致力于公共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现代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三、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我国公共部门的推广

A、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我国人事管理体制的影响: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全面改革以及公务员制度的完善,加快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步伐,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1)人资管观念和模式的引入有助于我国人事管理体制的创新,推动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统一的人事管理体制向现代化的灵活高效的新体制转变。

(2)…可以加快我国人事管理方式的更新,尽快实现由传统单一、陈旧、落后的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的科

33

学、灵活和多样的管理方式的转变。

(3)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提高国家公务员的能力及素质,进而改善政府的工作效率。

B、我国人事制度变革的发展趋势。(深刻理解)▲

(1)人事职位体系:大一统型――分类型。 (2)人事管理模式:单一型――多元型。

(3)人事权力动态:集中型――分散型。 (4)人事管理行为:封闭型――开放型,由经验型、依靠政策型转变为依靠法律管理的科学型、现代化管理型。

(5)人力资源配置方式:计划型――市场型。 (6)政府管理行为:微观型――宏观型。

(7)管理机制:重资历型――重功绩型。 (8)管理规范:文件――国家法律。

(9)管理观念:建立法制、竞争、自主、人才社会所有的观念。

四、西方国家公务同制度的特点

(1)公务员制度的法律化。(2)严格区分事务官和政务官。(3)强调“政治中立”。

(4)以公开、平等为原则,以考试为核心的任用制度。(5)实行功绩晋升制。

(6)严格的培训制度,强调公务员的知识化、专业化。(7)科学的管理体系。

(8)强调官纪官风和职业道德,重视公务员队伍的廉洁。(9)合理优厚的公务员福利保障制度。

34

五、我国与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区别▲

(1)动因不同。西是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我国是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2)基本原则不同。西是“政治中立”;我国是四项基本原则,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

(3)管理方式不同。西是独立于党派之外,由专门机构管理;我国是党管干部。

(4)服务宗旨和利益关系不同。西是雇员与雇主的关系;我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六、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

1,“进口”环节。职位分类、考试录用、调人。

2,“管理”环节。考核、奖惩、纪律、职务升降、职务任免、交流与回避、培训、工资保险福利。

3,“出口”环节。辞职辞退、退休、调出。

七、转轨期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

A、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取得的成就。 我国公务员制度,是一个内容比较科学、结构较为严谨、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新型国家公务员制度。 (1)行政机关的生机和活力得到了明显增强。(2)促进了勤政廉政建设(3)初步建立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和新陈代谢机制。使公务员队伍素质得到提高,结构得到调整。(4)促进了社会资源特点是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B、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5

(1)传统封建主义政治文化的影响。①“官本位”思想的影响。②“官利一体化”思想的影响。

(2)组织人事制度整体改革滞后。(3)配套改革不到位。社会保障体制、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户籍制度僵化。(4)相关制度发育不成熟。公务员范围的界定不够准确,工资制度、职务分类制度、回避制度、考核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C、转轨时期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思考。

(1)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前提。1,必须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步伐。2,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3,大力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2)深化改革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关键。1,加强立法,搞好配套。2,健全完善运行机制。竞争机制、新城代谢机制和勤政廉政保障机制,使公务员制度的三大运行机制。3,改进管理4,加强监督。

(3)队伍建设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根本。①强化四个观念:服务、竞争、成本、创新。②培养四种能力:政治鉴别能力、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科学管理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廉政勒政和抵御腐朽思想侵袭的能力。③加强制度管理:严把进口,畅通出口。

八、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指为充分、科学、合理和有效地发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 ,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各级作用而进行的资源配置、素质提高、能力利用、开发规划及效益优先等一系列活动相结合的有机整体。

(1)具有战略性、系统性、社会性、预见性、动态性。

(2)其内容包括预测与规划、教育与培训、选拔与使用、配置与管理。

九、加快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步伐▲▲

36

(1)树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新观念。

①确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观念。②确立人力资本的观念。③确立人才商品化的观念。④明确人才资源开发的特殊性。

(2)现阶段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①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宗旨②突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整体性③坚持四个原则。党管干部原则、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开放原则、创新原则。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和任务。①建立较完备的国家公务员制度②建立健全公人力市场体系③建立健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宏观调控体系④建立健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律体系⑤通过预测与规划、教育与培训、选拔与使用、配置与管理等环节,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努力建设和早就一支精干、高效、廉洁的包括国家公务员在内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3)加快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①提高认识,重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开发。②形成合力,加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力度。③科学配置、合理调整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结构。④齐头并进,增加教育与培训的力度。教育与培训是开发人的智力和技能的基本途径。P304⑤配套改革,提供公共人力资源开发的制度保障。⑥拓宽视野,加强公开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⑦建立市场,发掘公开发的潜力。⑧走向社会,拓宽公人力开发的途径。

第九章、公共财政管理

一、公共财政管理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

37

公共财政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保证公共财政这职能的全面履行。具体而言,公财管具有如下三大目标:

1,效率目标。即通过公财管,有效地向公众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政府支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市场效率损失最小化的有机结合,进而保证和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2,公平目标。即通过公财管有效地对国民收入、财富和社会福利进行再分配,通过转移支付,缩小收入及财富积累上的差距,为社会最贫困阶层提供生活保障,实现社会相对公平。

3,稳定目标。即通过公财管,有效地保持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及国际收支平衡,维持经济景气,避免经济波动。

公财管的主要内容:公财管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公共预算管理、公共收入管理和公共支出管理。公共预算管理侧重于决定“做什么”,公共收入和公共支出管理则决定“怎么做”。

二、公共预算管理的基本模式▲▲

基本模式(注意④⑤)。①分项排列预算模式。它是一种产生时间较早、管理方式较为简单的模式。②规划-计划—预算模式。分为三个步骤:规划、计划、预算。要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确定预算项目目标、从众多目标中选择最紧迫的目标、运用成本收益分析设计实现各目标的备选方案、说明实施这些方案的以后各年度成本、对这些方案的实施效果做出长期评价衡量。③目标管理预算模式。④零基预基。⑤绩效预算模式。P314

三、公共预算的过程。大体分为1,预算编制。我国中央政府部门预算编制实行“两上两下”的程序。

2,预算执行。各级预算由本级政府组织执行,具体工作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3,决算。我国的决算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准备阶段、编制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

38

四、公共收入管理

A、税收管理:税收是国家依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手段。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大特征。税收管理的要素:课税对象与税率、税负转嫁与税收归宿、税收种类。

(1)税收管理的核心:实现公平征税和税收效率。①公平征税:坚持同等税收待遇原则、坚持支付能力原则、坚持受益原则。②税收效率来自于与缴纳方:a税收意味管理成本与遵从成本的最小化。b税收效率意味着税收超额负担的最小化。

(2)全球性的税制改革。①强化税务管理,简化征管手续,降低税收运行成本。②治理税务腐败。

B、政府收费管理:政府提供特殊服务或某些经济行为而向相关主体收取的费用。直接有偿性、排他性和非规范性。

(1)政府收费包括:①使用者费――直接费、公共事业特种费、特许费②规费――行政规费、司法规费。

(2)政府收费管理需注意的问题①确定课税还是收费②如何有效收费③合理确定收费水平④防止乱收费

C、公债管理:政府凭借其信用而举借的债务,自愿购买而非强制性的,按期偿还和付息。

(1)公债作用:①增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能力。②弥补赤字,维持政府收支平衡,包括长期平衡和短期平衡。③为一定时期内的特定公共投资项目筹集资金。

(2)发行方式:公募法、包销法、公卖法。公债管理包括公债设计、发行、流通与偿还等环节。

(3)趋势:①保持一定公债发行规模,防止债务依存度过高,债务风险增长。②在不助长经济波动的

39

前提下,促使公债利息成本最小化。③调整债务结构,增大长期公债的比例,延长政府债务。

五、公共支出管理

A、公共支出管理的目标▲:财经纪律、根据政策重心配置资源、良好的运作管理。

(1)在实现经济与财政目标方面:宏观经济稳定;有效的预算。

(2)管理目标方面:财经纪律、提高效率、项目与工程管理、财务披露。

(3)符合公共利益要求目标方面:透明度、责任制、重视顾客。

(4)政治相关目标:政治上的可接受度、公众参与。

B、购买性支出管理:反映政府直接进入资源配置的范围与力度。▲

(1) 购买性支出的范围:投资性支出、教科文卫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

(2) 政府采购管理:最为重要的购买性支出手段。①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指政府机构出于履行职责需要,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用等方式获取货物、工程或服务的活动。②政府采购的主体:主管机关、采购机关、中介机关和供应商。③模式:分散采购、集中采购。④基本方式:竞争性招标采购、有限竞争性招标采购、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单一来源采购。

C、转移性支出管理:体现政府再分配的水平。

(1) 社会保障支出管理:社保支出是政府向由于各种原因暂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失去工作机会或生活面临贫困的社会成员提供保障其基本生活的支出,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且、社会优抚、社会福利。

40

(2) 财政补贴管理:政府根据特定需要向企业或个人提供的无偿补助。包括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税式支出和其他补贴。

六、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主要受计划型财政管理模式的影响。

(1)公共财政管理尚未得到全社会足够的重视: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因缺乏有效的操作管理手段而得不到根本落实。

(2)预算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矛盾:①在编制方法上,仍普遍采用“基数法”,由于各基数具有“刚性”并不能真空反映实际情况。②在编制程序上,采用公历年制,使预算方案的批准滞后于实施约一个月。

(3)公共收入管理不尽合理:①税收征管成本偏高。②税费没有科学区分。③公债管理权过度集中,地方政府未被赋予举债权,地方财政的潜在风险增大。

(4)公共支出亟须规范:政府采购缺乏统一的操作规范。

(5)公共财政管理法律制度不健全。

七、转型期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的完善

(1)完善公共预算管理。放弃“基数法”,采用绩效管理等先进方法。

(2)加强公共收入管理。继续完善税制体制;大力 推进税费改革;科学运用公债工具。

41

(3)必革现行公共支管理制度。

(4)加强对公财管的审计监督――政府会计制度。

(5)健全公财管法律制度。

(6)注重信息技术在公共财政管理中的运用――电子政府,信息化。

(7)加快公财管专业人才培养。

第十章、第三部门管理

一、西方国家第三部门兴起的原因

(1)政府改革的需要。政府的积极干预政策及社会福利制度遭到质疑,放权成为必然。

(2)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并存赋予第三部门新的社会价值。

(3)第三部门从传统的慈善、公益领域转向现代公共领域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4)第三部门自身在不断成熟。

(5)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打破原有的非正式性、分散性的组织体系。

(6)学术研究对第三部门发展的推动。

二、西方第三部门发展面临的问题

42

三种神话:德行完美的神话、志愿主义的神话、完美无瑕的概念神话。存在主要问题有:

(1)无法摆脱公共部门固有的的禀性――深受官僚制影响。

(2)缺乏独立自主性――与政府关系极为密切,妨碍其按照组织宗旨展开行动。

(3)不公平竞争――逐渐模糊与营利性组织的界限,利用其免税特权进行不公平竞争。

(4)追求自身利益――对提供服务比促进参与显得更有热心。

(5)成为利益交易的场所,正在远离它的纯洁性。 (6)国际活动能力有限。

三、西方第三部门的作用▲

(1)促进经济增长。(2)增加就业机会。(3)提供公共物品和弥补政府缺陷。(4)增加资源运用的透明度和合理性。(5)扩大社会公平。(6)培养人们的互助协作精神(7)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监督、协调作用。

四、中国第三部门发展的轨迹

A、中国第三部门迅速崛起的原因。

(1)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呼唤第三部门的发展。

(2)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经济成果为第三部门的发展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3)政府对第三部门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由原来否定第三部门存在到支持第三部门的发展。(4)自下而上的草根参与意识逐步流行。

43

B、中国第三部门的作用。(1)分担政府责任,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2)对社会资源进行公正、合理和高效率的配置。(3)促进中国基层民主建设。(4)净化社会风气。

五、中国第三部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王名博士认为我国第三部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政社不分、经费不足、能力不足、法制缺陷、

(1)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活动能力――由政府机构领导。(2)缺乏资金、人才等组织发展的基本条件。

(3)法律法规不健全。(4)缺乏对第三部门权威、常规性的监督机制。

(5)公众对第三部门的认同度不高。

六、推进中国第三部门发展的对策或思考▲

面临生存与发懈、满足社会需求以及政府压力的三重挑战;同时,又面临“全球结社革命”、民主化浪潮以及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三种机遇。

(1)政府对第三部门重新定位:①不是接受机构精简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场所――承接政府部门社会职能的组织。②不是政府职能转变形式化的工具――公民社会最活跃的公共部门。③不是向政府争权――帮助政府治理社会。

(2)政府与第三部门关系的明晰化:①政府应承担第三部门发展所需的大部分资金,且财政拨款不应以左右第三部门为条件。②政府是第三部门发展的监督者,但是要依法进行。③政府不是第三部门的领导者,而是合作者。

(3)健全第三部门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其合法性、独立性及组织权益的基本要求。

44

(4)“官办”社团的改革:逐渐弱化与政府业务主管机构的关系。

(5)鼓励民间组织的发展:在注册登记、筹集资金、改进技术等提供帮助。

(6)培养公众的志愿精神和互助品质。

(7)积极参与“全球结社革命”:走出国门,与其国家的第三部门组织、国际组织开展交流与对话。

第十一章、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一、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兴起的背景

导致公共部门引入战略管理的内外部的主要因素:

(1)复杂的不确定环境的挑战,公共组织与非营利组织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2)政府改革的产物。(3)新公共管理主义的推动。战略管理的产生亦构成由传统的公共行政范式向新公共管理主义范式转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私人部门战略管理的示范性影响。

二、公共部门战略管理途径的形成/兴起历程

(1)战略规划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

①战略规划的基本假设是组织能够预测它周围环境的发展动态,并能控制它,或简单地认为它是稳定的。②战略产生于一个受控的有意识的正式规划过程。③思考与行动可分开。④原则上由首席执行官整个战略进程,实际上由全体计划人员负责。⑤认为战略一经制定,就自然而然得到执行。

45

(2)战略管理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战略管理旨在将计划功能与整体的管理工作整合在一起,它不公包括战略计划过程,而且把战略扩大到包含战略执行和战略控制在内的更大的范围。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的演进,是种管理模式和框架的全面变迁。

①从线性假设到非连续假设。在环境假上,战略规划将组织环境假设为一个线性变动的连续过程;战略管理将环境看成一个不断变动的非连续过程。

②从以方案为焦点到以行动为焦点。在战略焦点上,战略规划强调思考与行动分开,注重最优化战略的制定和正式行动方案的形成;战略管理则将思考与行动统一,强调全面管理过程,焦点在于战略性思考与行动。③从过程取向到结果取向 。④从集中化到分散化。在战略主体上,战略规划将决策权力集中于高层;战略管理关注整合组织力量实现战略目标,强调决策权力的化与参与化。

⑤从正式计划到应急战略。在战略形成上,战略规划注重通过深思虑或理性的分析去形成正式的计划,将战略产生看成受控的、有意识的规则过程;战略管理强调通过间或的学习、偶然的发现、灵感、直觉等非理发思维,以及对意外模式的认识去瓜不可预知的机会和非连续事件。

⑥从理性到非理性。在战略思维上,战略规划是理性主义的,但是战略管理则强调非理性思维。

⑦从关注外部环境到关注内部因素。在战略视野上,战略规划是由外到内的,将环境看作客观的存在,组织要去适应相关的环境,忽视组织内部;战略管理是由内到外的,坚持资源为本,重视人的因素,把核心竞争力看作一个组织共同学习的结果。

(3)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①将战略管理作为“重塑政府”和“转变”NPO的可用战略选择菜单。

②战略规划不再专注于前瞻性计划的制定和战略构思,而是延伸到执行领域,战略结果的实现。

46

③随着战略作用的扩张和计划管理者的更大卷入,战略规划走向分散化。

④战略过程得以进化,变得更灵活、更迅速和更具有目标选择性。

⑤战略计划融入新的战略特征。这些扩充的特征是内部取向的,更为具体化;

⑥政府与NPO的战略联盟成为趋势,出现广泛的相互依赖和合作。

三、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理论框架的九大原则

1,坚持个人的认知和集体的思维相统一。2,坚持思考与行动相结合。3,坚持深思熟虑的战略与应急的战略的统一。4,坚持理性的分析和超理性的思维的并重。5,坚持内外匹配原则。6,坚持战略与结构相统一。7,坚持稳定与创新的统一。8,权变原则。9,以人为本原则。

第十二章、公共管理伦理

一、公共管理伦理的功能

(1)引导功能。使行政系统中的群体有明确的正义目标;为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相结合提供了有效的具体形式。公共管理伦理有公共示范性。

(2)规范功能。公共管理伦理对行政行为的进行起检察官的作用。

(3)维系功能.使行政系统中的个人与个人之间有一种广泛的信任关系;在行政主体和行政对象之间形成沟通的桥梁。

(4)选择功能。伦理选择是指行政主体在一定伦理意识的支配下,根据某伦理标准,在不同的价值或

47

善恶冲突之间做出的自觉、自愿的选择,是指存在几种行为方案时,确定采取何种行为方案以实现伦理目标的过程。

二、公共责任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公共责任既是责任又是伦理。

1,公共责任是一种义务2,公共责任是一种任务3,公共责任是一种监督、控制和制裁行为。

三、公共管理伦理的一般原则▲

1,交换公正2,分配公正3,程序公正与规则公正4,权利与义务的平等5,应该重新审视那种认为同等对待就是公平对待的假说。

四、建构负责任行为的要素

1,个人道德品质。包括:伦理决策技巧、作为品性特征或内在道德品质的德性以及职业价值观。

2,组织制度。3,组织文化。4,社会期待。

五、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途径

A、现阶段公共管理伦理失范的表现:

(1)权力交易:以权换权。政府腐败及司法腐败常表现为权力的滥用和非法交易。

(2)渎职失责:渎职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滥用职权或者不尽职责;失责是享有一定权力的人对自身应负的责任和义务的一种无视、糟蹋。

48

(3)权钱交易:经济腐败,寻租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B、加强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途径。▲

(1)加强公共管理伦理教育。加强行政文化建设:①加大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力度。②加强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③强化公务员的道德自律意识。④体现时代精神。

(2)强调公共管理伦理立法。把伦理行为上升为法律行为,使伦理具有与上层建筑的政治、法律同等地位的监督、执法权力的法律效力和作用。

(3)发展公民社会对行政活动的干预和监督。

六、合理有效的公共管理伦理体系的形成

(1)公共管理伦理的制度规范与公共管理伦理的理想信念的协调互补。

(2)确定公共管理伦理的最低要求和公共管理伦理的理想追求。低――行政行为的正当性合法性要求;理想――道德规范的境界。(3)把公共管理伦理作为公务员任职、升降和奖惩的必要条件。

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