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美术馆:从沉寂到蓬勃

美术馆:从沉寂到蓬勃

2022-02-07 来源:爱问旅游网


美术馆:从沉寂到蓬勃

“当初我揣着几十美金来到美利坚,只为一件事:奔美术馆看原作。”如今距1982年陈丹青以自由画家的身份移居纽约已经二十多年,二十年风雨历程,中国的美术馆突破黎明前的黑暗,迎着朝阳大步前进。1976年前,中国只有27所美术馆,到2004年底,我国的美术馆已经超过100所。我国的美术馆正在经历着从沉寂到蓬勃。

中国有美术馆的历史很短。第一所美术馆是1929年建立的国立中国美术馆,其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中国经历着战乱与动荡。战争、文革无情地摧毁了多少中国的艺术精品,也使好多艺术家失去创作的机会,美术馆的发展自然十分缓慢,甚至停滞不前。那些年代,看场画展非常困难。画展本来就少,名额甚是有限,还得单位出具证明。1972年首届全国美展,其中有陈丹青儿时非常崇拜的何孔德先生的作品,可是陈丹青根本没有资格去北京看美展,“那时候没有私人旅行,去北京要有单位开证明。但我是知青,连户口也没有。”应当说,八十年代前我国的美术馆是一片沉寂。 改革开放是美术馆发展的一个契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提高。从“艺

术链”角度看,美术馆既是艺术家创作的终点,又是引领艺术潮流的起点。这时候艺术的兴起、美术馆的蓬勃发展,正满足了人们对艺术的需求。各类美术馆因时而生,这其中有综合性美术馆,如大部分国家、省、市级美术馆;也有以收藏某种艺术品或某位艺术家作品为主的专门美术馆,这类美术馆以个人纪念性美术馆为多,如王雪涛纪念馆等。 各类美展也在这时兴起,1979年中国美术馆外的“星星美展”着实震动了京城。1979年9月27日,中国美术馆出现了奇怪一幕:馆内正在展出《建国三十周年全国美展》,馆外公园的铁栅栏上,却起起伏伏地挂满了奇怪的油画、水墨画、木刻和木雕。这些怪东西吸引了不少路过,或打算进馆看展览的观众。展览上大胆的作品,让看惯了“文革”绘画的观众大吃一惊,用艺术评论家方振宁的话说,“像在中国艺术界投了一颗原子弹一样”。尽管没过几年随着“反精神污染”运动发起,“星星之火”很快熄灭了,但直到今天我们仍在回顾。“星星美展”的主要成员马德升认为:“星星美展”在美术是当代中国人以思想碰撞现实的历史,是以立场、动机、气质等等因素凝结为个人自由的旗帜的历史———我们永远不应忘记的是,艺术是人们寻求心灵自由的途径。

近年来,随着中国艺术收藏市场的复兴,尤其是当代艺术的火爆,许多民间资本纷纷办起了美术馆。2009年8月,

由协信集团投资兴建的重庆江山美术馆开馆,这是重庆市首个免费开放的社区公益美术馆。现如今,中国的美术馆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美术馆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承办展览的作用,是一个艺术家与民众交流的平台,为民众亲近艺术提供方便,同时也是艺术家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四川省美术馆副馆长张国平说:“每错过一次名家画展,市民就失去一次接受高品味艺术熏陶的机会,本地画家也错失一次观摩、交流的良机。”美术馆被称为“美术的殿堂”,曾经,这些殿堂的门槛是很高的,普通民众难以走进。另外,美术馆中的艺术作品以其专业的高雅使普通民众难以理解而望而却步。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把美术馆建成一个贴近大家的文化需求,使大家都能够有所收获的审美教育园地,提升社会的审美水平。美术馆一方面扩大免费免票的范围,如将以往儿童才能免费改为17岁以下免费,向中学生打开大门。另一方面,美术馆经常开展学术组织活动、实施公共教育。现在,美术馆常年有专家举办学术讲座,有志愿者在重点项目上进行服务,还有大量大学生、儿童在美术馆开展美术活动。这种亲近民众的活动,扩大了美术馆的文化影响力。

美术馆的长远发展,其根本在于培养人们一种进美术馆的文化生活习惯,呼唤人们重视内在的艺术修养。在一些西方国家,重要的艺术博物馆、美术馆是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

空间,也是别国民众对这个国家进行文化认知的重要标志。如我们去巴黎一定会去卢浮宫,去美国会去大都会美术馆。中国在这一点上还和西方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美术馆不够完善,民众也缺乏这种进美术馆的文化生活习惯。 然而,中国的美术馆正在蓬勃兴起中。中国的民众已经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欣赏美术作品原作而不是画册,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选择走进美术馆。近三年来,在被誉为“中国美术殿堂”的中国美术馆,观众量在疾速地上升——2006年其观众人数为38万,2007年增至80万,2008年超过105万。这个数字体现了今天的老百姓对美术生活的一种更高的期待和更热烈的参与。这种逐渐积累起来的进美术馆的文化生活习惯,这种共同的文化认知,终会使中国的美术发出耀眼的光芒。

2000年陈丹青就回到中国,现在他可以在中国的美术馆临摹原作、当资深导游,真正地给看美展的人们讲艺术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