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演讲三分钟
———————————————————————————————— 作者:
———————————————————————————————— 日期:
ﻩ
1.简述拉瓦锡,道尔顿在化学方面的贡献?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拉瓦锡,道尔顿在化学中的贡献”。首先,我们先来了解拉瓦锡在化学方面的成就:拉瓦锡是著名的化学家,生物学家,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他对化学的贡献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从实验的角度验证并总结了“质量守恒定律”。第二,批判了燃素说并提出了燃烧的氧化学说,他编著的《燃烧概论》被翻译成多国语言,使化学进入定量化学时代。第三,否定了古希腊哲学家的四元素说和三要素说,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化学元素的概念。然后,我们会想道尔顿对化学又做了那些贡献呢?道尔顿是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提出并创立了原子论。是继拉瓦锡的氧化学说之后理论化学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他揭示出了一切化学现象的本质都是原子运动,明确了化学的研究对象,对化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希望我今天的演讲能能够给大家普及到了化学知识,增加你们对化学的认识和兴趣。
2.就你将来的教师职业做职业规划?
教师职业规划:为了毕业后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我的能力:
第一方面,储备教师所需的知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为化学教学提供基础。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使自己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
第二方面,增强讲课技能:不断进行试讲,与同事之间多多交流,并且多请教前辈,上课前进行充足的准备,课后不段反思并总结经验,相信自己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第三方面 ,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我们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播者,同样要做学生人生道路中指明灯
第四方面,会做教学调研:平常多阅读教育杂志,名著,学习别人的方法;并且能够把学过的教育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3.谈谈你对课程标准中“以提高科学素养为主旨”的认识和理解?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谈谈你对课程标准中“以提高科学素养为主旨”的认识和理解”。首先我就“科学素养”这一名词给大家作简要解释,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根据科学素养定义,我们可以了解到:科学素养不仅仅是所受教育程度高低的象征,更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人类普遍文明的标志。并且近年来,科学素养教育已成为国际理科课程改革的主流,而我国科学教育为与国际接轨,培养出更多适应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公民,就提出了“以提高科学素养为主旨”课程标准,这一改革说明提高科学素养的迫在眉睫,以及它对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而作为新时代教师的我们,更应贯彻这一主旨,切实落实在以后的化学教学中:争取为我过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4.多媒体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利弊?
化学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利弊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一.利用多媒体可以突破演示实验的局限性
1、对于一些较复杂、有危险、要求高、时间长的实验,不适合课堂演示,则拍成录像,于课堂播放。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同时也提高了课堂密度。如讲‘焰色反应’时,我把家中炒菜时食盐水溅到煤气灶上产生黄色火焰的过程拍成录像用于上课。这样把一个不适课堂演示的实验带到课堂,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对有毒、有害以及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实验。可用Flash、Authorware等软件制成课件。如胶体的电泳、硫化氢的性质与制取、CO、SO2、Cl2的毒性实验等。
3、对一些错误的实验操作后果,直接演示可能会导致危险,也适合做成课件。如演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结束前的一个步骤是熄灭酒精灯与撤走水槽。在实际教学中,对这个过程要强调要先撤水槽,后灭酒精灯。如果操作次序错误,就有可能造成水的倒流,导致试管炸裂,对于这样一个错误操作过程,不适合用实验演示给学生观看,我们就可以把它做成Flash课件,模仿水的倒流和试管炸裂的过程,也能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中错误操作的危险性,加强了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应具有的一种严谨性教育。当然类似的实验还有很多,如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氢气、将水加入浓硫酸以稀释浓硫酸、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等。
4、对中学化学中几个化工生产流程,由于步骤多,过程复杂,适合作成课件,或拍成录像进行宏观演示。如接触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等。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突破微观粒子结构难以理解的缺点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而化学概念及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且化学变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的结果。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有借助于挂图和模型,再通过我们教师的讲解而使得学生理解。而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因此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较难理解。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动画模拟,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如在做“Cu-Zn原电池”的演示实验的同时,通过动画模拟或使学生形象地看到电子运动方向及两极电子得失的特点。这样,既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我们化学教学中,有很多这方面的应用。例如,关于化学反应本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把化学反应的过程演示成反应物断开化学键形成原子,原子间再结合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在有关晶体结构的知识教学中,诸如氯化钠晶体中一个钠离子周围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钠离子有多少个、一个NaCl晶胞中与一个钠离子紧邻且等距离的钠离子围成什么样的空间构型等问题,很多同学由于缺少相应的空间想象能力,很难解决,但是如果借助多媒体课件,将对应的空间构型勾勒出来,学生就能直观地看出来,问题就迎刃而解。在教学中,印象最深的是在讲解金刚石的晶体结构时,遇到了一个碳原子被多少个碳六元环所共有的问题,不同的资料上有不同的答案,老师之间讨论时,按照课本上的结构图不同人分析也得出了不同的答案,相互争论不下时,我借助化学画图软件‘化学分子结构模型编辑器’,画出金刚石的晶体结构扩展图,很容易就数出了被12个碳六元环所共用,然后坐成相应的课件在课堂上是使用,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了这一结论,效果很好。根据教学过程中经验总结,高中化学中有电子云、晶体结构、有机物分子空间结构、同分异构、顺反异构、手性碳、电解池原理、原电池原理、苯分子的结构、消去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聚合反应、胶体的渗析与电泳等等,都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模拟。在教学中,我还将一般将常见的有机物质分子空间立体结构和同分异构体结构,制作成挂图,让学生常看常见,渐成习惯,并慢慢建立空间思维方法,效果也很好。
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增加演示实验的可视性
众所周知,化学中演示实验非常多,可是当教师在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时,通常除前几排的学生外,后面的同学较难看到实验现象的变化。即实验的可视性太差。现在我们常用实物投影机来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将一些反应速度较快,有颜色变化的演示实验,改试管实验为培养皿实验并投影至屏幕上;如讲“布朗运动”时,在大烧杯中盛1-2cm高的水,放入一点花粉,利用投影观察,既增大了实验的可视面积,又可以减少近距离观察时呼吸的干扰;讲到钠与水反应时将钠放在培养皿中盖上玻璃片与水反应,利用投影观察其反应过程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们还可以将一些制备、性质、检验等系列实验,通过制作,利用计算机屏幕表演仪器拆装过程、实验方法和观察现象等。然后利用投影机能把这一系列过程放大,帮助学生观察。如介绍“电子云”时,学生对电子云模型中那么多的“点”很难理解,通过多张投影片的叠加,使学生理解电子云模型形成过程,从而接受电子云的概念。
各种媒体的应用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能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但由于国内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还不成熟,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误区,从而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产生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教师完全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所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当前的教学模式仍不可能脱离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只能作为“辅助”的作用,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
式所没有的优势,每节课必用多媒体,处处用多媒体,用电脑代替了板书。这种认识过分强调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之间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不符合学生的的认知规律。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的教学过程的“奢华”,讲究声音、录像、动画和投影,追求知识传授上的“大容量”,最终不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把学生搞得顾此失彼,反面降低了课堂效率。
二、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手段不能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使用各种媒体的目的,都是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否则就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技术。但在现实中很多教师所用的多媒体课件多数属于是备课笔记数字化型的,很多教学课件实际上是用一页页幻灯片式的屏幕放映代替原来教师应该在黑板上的板书,屏幕上没有用于交互的按钮,从第一页开始一路放映到最后一页,中间没有任何页面的跳转和交互,大多数课件还缺少一个能启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思维共鸣的场景呈现和能触发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构建的解析性的演示动画,而这二者恰恰是一个好的课件应该具有的的核心和灵魂。缺少了这二个核心的的教学课件在教学中根本发挥不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那么这样的教学课件也就很难实现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很难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这个手段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感悟的认知飞跃,课堂教学效果当然好不了。,
三、部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缺乏科学性
科学性是自然科学中首先必须具备而且是最重要的一个性质,离开了科学性,也就失去了自然科学立足的根本。因此我们使用媒体时一定要注意不能犯科学性错误,否则不但不能起到辅助教学的目的,而且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如在某些演示胶体的电泳实验中粒子移动课件中,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完全地从阳极流向阴极,从阳极到U形管的
中间部分的溶液全部变为无色,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反而给学生带来误解。
四、 部分老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刻意追求三维动画
多媒体课堂辅助教学只能为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而服务,不能刻意追求三维动画的演示。当前有一种相当普遍的认识,认为一个多媒体教学课件必须有三维动画,若课件中没有三维动画的演示,则此课件的档次就不高,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因为多媒体课件只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应以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为第一要素,如刻意追求三维动画的演示未免有些舍本逐末,况且三维动画不能替代真实的模型。如在课件中演示乙烯、苯等物质的结构,还不如课堂上直接用它们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产生的教学效果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要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或把课堂演示实验中有毒的、有危险性的实验通过播放录像的形式演示出来,或把物质的微观结构或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这就达到了一个多媒体课件起的作用,而不能强求画面的精美和必须有三维动画。
五、部分教师把多媒体课件当成了另一种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工具
部分老师在运用课件时产生了功能性错位,把教学课件当作了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有效工具。大多数教师认为使用课件上课就是放放看看讲讲、听听问问答答,只要按屏幕上预先输入的内容逐步讲解,学生认认真真地听,就可以了,有的时候看上去还很热闹,师生有问有答交流热烈。其实在这中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是在教师规定下的思路上进行思维,没有一种自发探索、自我感悟的过程。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课件,确切地讲应该是辅学而不是辅教,是辅助学生学习的的工具,教师应该运用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景、营造一种学生间团结协作、师生相互交流的学习环境、加上逼真的动画解析演示,让学生自我地完成对知识的建构,而不是由教师来告诉学生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
使课件真正成为了学生认知、知识转换的工具。只有这样,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才能与《化学新课程标准》中让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指导思想相一致。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化学教学中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技巧要求是越来越高,而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的同时,也对我们每一位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带来帮助,让我们一起在实践中,认真地去研究、探讨多媒体应用中的利和弊,从而真正理解和认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内涵,真正感受到多媒体的神奇和巨大的潜力,使其真正为深化化学新课程改革服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