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春风吹来百花开——弥勒县少数民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纪实

春风吹来百花开——弥勒县少数民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纪实

2020-07-13 来源:爱问旅游网
铷酾  喜 豢蘩餮壤赣罄羲蘩豢蠹 g鬻甏罄 济组织26个,成员达1.2万人,企业带动、 弥勒县把“阿细跳月节”列为县级重 品牌支撑、中介引导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初 大节日活动,定于每年8月举办,并成功申  “阿细先基”为国家级 步形成;发展烟农协会、养牛协会、蔬菜 报“阿细跳月”、协会等行业协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投资286万元在西三镇 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 建成占地34.5亩的阿细斗牛场和摔跤场, 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延长产业 为民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的开展提供了保 链。2oo5 ̄以来,县财政先后投入特色产 障。 业发展扶持资 ̄7609万元,对核桃、规模 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 养牛、特色花卉等产业进行重点扶持。通 过产业化发展,弥勒形成了东西两山少数 民族山区夏季冷凉蔬菜开发基地、竹园镇 (傣族聚居区)万亩无公害蔬菜产地、弥 阳镇秧母塘奶山羊养殖小区等多个种植业 和养殖业产业基地。2007年以来,弥勒县 委、县政府把核桃种植作为农村工作的重 点之一,县财政每年安排l()0万元专项资金 用于扶持发展核桃产业。通过各种途径, 稳步解决了全县22.99万人少数民族群众的 温饱问题,使少数民族贫困人口从2()I)5年 底的7.5万人下降到4.3万人。 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在管理、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 基础上,弥勒县深入调查研究,坚持科学 规划,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少数民族民俗 文化,倾力打造以西三镇可邑阿细文化、 西一镇红万祭火文化、巡检司镇高甸阿哲 文化为中轴线的“西部民族文化走廊”民 族民俗生态旅游项目,共收集整理24个旅 游项目,其中6个被列为省级重点旅游项 目。县委、县政府还引进了10多家战略投 资伙伴,进一步深入开发民族工艺品、民 问刺绣等高附加值的旅游产品,促进富余 劳动力就地就业。截至2011年底,弥勒县 少数民族地区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287.48万 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0.63亿元。 £! !£ g2 5I i!一 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西三镇的可邑村是 彝族歌舞“阿细跳月”的发祥地之一,自 2009年,村里开始打造本地旅游品牌,凭 借浓郁的民族文化和特色的民俗风情,几 年间共接待游客58.6万人次。除民族歌舞 外,村里还进行了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开 发,村寨里设有民俗陈列室,展览传统服 饰以及生产生活用具和节日图片,游客可 以进行参观拍照;村里设立了三个定点制 作作坊,进行阿细传统竹编、传统手工织 麻和三弦制作。同时,村里还开发了许多 农家乐,游客们可以品尝村里的特色饮 食,参加篝火晚会。2005至201 1年期间, 可邑村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51.6万元,村 民生活.7j平-,F在全县少数民族村寨中位居前 列。可邑村也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大力 改善村容村貌、生态环境,加强村民思想 道德建设, 成为首批“全国生态文化村” 之一。 几年来,弥勒县委、县政府以贯彻落 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抓手,以新一轮 西部大开发和加快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 整洁、管理民主”为发展目标,以“工业 强县、品牌立县、旅游活县”为发展战 略,让发展的春风吹遍了弥勒县的村村寨 寨,吹开了一朵朵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圆 (责任编辑刘瑜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