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部思想深邃又创见迭出的古典文献学力作——王国强先生《古代文献学的文化阐释》述评

一部思想深邃又创见迭出的古典文献学力作——王国强先生《古代文献学的文化阐释》述评

2024-09-02 来源:爱问旅游网
2012年1月 晋图学刊 Jan.,2012 2012年第1期(总第128期) Shanxi Libra ̄Journal No.1,2012(Issue No.128) 一部思想深邃又创见迭出的古典文献学力作 ——王国强先生《古代文献学的文化阐释》述评 李丽萍 (中北大学图书馆,山西太原030051) 摘要:《古代文献学的文化阐释》共收录了王国强先生的27篇学术论文,反映了其20多年来在古代 目录学、历史藏书学和汉代文献学方法等领域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该文集具有推陈出新的研究方法、立 足当代目录学的史学论纲、高屋建瓴的断代文献研究和以身作则的学者情怀四大特色。 关键词:王国强;古代文献学;汉代文献学;古典目录学;文化阐释 中图分类号:G25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1680(2012)01—0075—05 王国强先生的《古代文献学的文化阐释》(以下 最能代表其在古代目录学领域的文章。如《中国古 简称《文化阐释》)是“当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文库” 典目录学新论》、《中国目录学基本精神探论》、《中 第二辑中的一种,属于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 国目录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中国目录学学术批 规划项目。徐雁先生曾评价:“本文库的创设,洋溢 评史论纲》等文章。他从当代目录学的高度宏观地 着吴慰慈、陈源蒸、彭斐章、倪波、李万健、郭又陵等 探索中国目录学传统与古代目录学的基本精神、思 当代图书馆学前辈对我国图书馆学事业传人的关爱 想特质和研究方法,以期通过创造性转化,即“以今 和期待,是中国图书馆专业界不可多得的专业主义 天的理论高度为起点,反思目录学传统,认清传统的 精神的书本式载体。”…的确如此,《文化阐释》就是 价值、缺陷和局限,作出合理的分析说明;用现实的 这样一本被期待的文集,虽默默无闻,却创见迭出。 理论(体系)驾驭传统中的有价值的内容,使传统和 该书自2008年出版以来,就得到学界前辈与同行的 现实衔接起来。” 因此,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注与赞扬。今天,我们重新拜读这本书,为的是用 古代目录书的最大价值是学术性,即指导读者 心感受王国强先生20多年来走过的学术之旅和取 读书治学,何书为可读,何书为必读,同一部书哪种 得的学术成就。 版本质量最好,哪种译本价值最高,是古代目录书的 1 《文化阐释》学术思想概述 价值所在。但是,王国强先生认为这还不够,他站在 《文化阐释》共收录了王国强先生自1984年到 当代目录学的高度,给学界树立起新的标的,令学界 2007年间陆续发表在全国学术期刊上,最能代表其 同仁为之感动和敬佩。比如在“中国古典目录学新 学术成就的27篇论文,反映了王国强先生2O余年 论”一文,他不仅对“辩章学术,考镜源流”这一古老 来在古代目录学、历史藏书学和汉代文献学方法等 的目录学命题赋予全新的价值,即“只有把‘辨章学 领域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纵观该书,其文章的 术,考镜源流’置人目录学才有价值也才能体现其 编排次序并非按照其发表的年代排列,而是作者依 价值。” 而且进一步指出:“中国文化包括目录学 照全书的思想脉络来安排这27篇论文的。大致说 自身不可能提供产生现代意义上的目录学的沃土。 来,可以分为三大板块内容:第一,古代目录学;第 历史证明,中国目录学发展的每一步都是靠了异域 二,古代藏书学;第三,汉代文献学。也就是说,作者 目录学的推动。而中国目录学传统却时时羁绊着中 分别从知识的分类探索,古代典籍的历史传承和断 国目录学发展的步伐,中国古典目录学不乏有价值 代文献整理的方法等三方面来组建古典文献学的基 的内容,但如果不能从其藩篱中逃出,任何真正的发 本内容。 展都是不可能的,打破传统目录学架构,将其合理的 1.1 古代目录学研究 内容予以创造性转化仍然是中国目录学的艰巨任 在《文化阐释》里,王国强先生共选取了15篇 务。” 同样,“中国目录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依然 75 2012年1月 晋图学刊 Jan.,2012 2012年第1期(总第128期) Shanxi Library Journal No.1,2012(Issue No.128) 秉承着王国强先生的研究路径并有所发展,他试图 突破传统的所谓精华和糟粕的两极分化而更多地采 用分析的方法研究目录学传统和传统目录学,通过 “创造性转化”达到“传统与现实的辩证的衔接”这 个宗旨。[ ] 王国强先生“创造性转化”的思想还体现在“20 地位、文化理念、文化品位、地理变迁及其文化意蕴 等方面。”[ 在“我国私家藏书起源试探”一文,作者认为, 私家藏书是我国藏书史上历史悠久、影响巨大的藏 书类型,在保存典籍、促进书籍的流通和学术文化的 发展等方面为功甚巨。我国私家藏书究竟起源于何 时?私家藏书起源于春秋之末,孔子是可以考知的 我国第一位藏书家。对于私家藏书产生的社会原 世纪30年代中国目录学的历史地位”和“20世纪中 国目录学研究纲要”这两篇论文里:对于前者,作者 重点分析了杜定友的《校雠新义》(1930年),刘纪 泽的《目录学概论》(1931年),姚名达的《目录学》 (1933年)这三部学术成就极高的著作,并指出:“这 些成果不仅在结论上,在学术取向上,在著作体例 上,在理念上,都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对20世纪中 国目录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其丰厚的资源,滋养 着一代又一代学人,构成20世纪中国目录学传统的 源头。审视今天的中国目录学,无论是学术取径,学 科构架,还是具体成果,无不深深打上20世纪30年 代初期目录学的烙印。”lL2 对于后者,作者认为一个 目录学史家应有开放的心态、多元化思维、历史的鸿 通等必备的素质,才能写出多层次、全方位、有力度 和厚度的20世纪中国目录学史来。在这里,他仍旧 创新着“创造性转化”的思路,认为这是20世纪中 国目录学乃至未来发展的真正方向。 1.2古代藏书学考述 我国藏书事业历史悠久,林林总总的公私藏书 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这种文化主要体现在藏书活 动中的人文主义精神,重内涵、重主体、重整体的目 录学思想和注重建筑风格的环境营造诸方面。在传 统藏书学发展缓慢的情况下,“我们重提其文化价 值,目的是要在与现代目录学的比较中,吸收传统目 录学的合理性,从而有效地实现现代书目控制。”L3 J 王国强先生对这一现状,写出了“中国古代藏书的 文化意蕴”、“我国私家藏书起源试探”、“明代藏书 事业历史背景探论”、“明代文渊阁藏书考述”等七 篇远见卓识的文章,也收录在了《文化阐释》里。 从这些文章看,既有作者关于政府藏书管理机 构和藏书机构的考论,也有对于私家藏书的历史阐 述以及有趣的私人藏书活动的记录。作者并在反思 的基础上澄清了古代藏书学一直模糊的几个命题, 为今后的古代藏书学研究扫清了障碍,端正了学风。 尤为可贵的是,他以古代藏书文化研究为基点,提出 了许多问题,发扬光大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在 “中国古代藏书的文化意蕴”一文,作者指出:“古代 藏书事业的文化意蕴,主要体现在古代藏书的文化 76 因,作者进一步指出:“教育之兴起于民间,诸子百 家的蜂起,民间需要图书,使私家藏书的产生具备了 必要性;周室和列国藏书散落于民间,书籍的增多, 使私家藏书的产生具备了可能性;书籍传写的便利, 为私家藏书的产生提供了收藏的便利,政府藏书的 存在形式,对私家藏书的产生有所启发,而社会的私 有制,又为私家藏书的产生提供了土壤。而春秋战 国之际产生的私家藏书,显示了巨大的社会作用:保 存了文化典籍,丰富了政府藏书,促进了学术文化的 发展。’’ 1.3汉代文献学整理 就汉代文献学的学术地位而言,王国强先生认 为应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实际源头。在《文化阐 释》里,作者重点收录了“汉代文献学的特点及其对 汉代学术的影响”、“汉代文献学在中国文献学史上 的地位”、“论汉代文献整理的思想和方法”、“从《史 记》看汉代的文献传播过程及影响因素”、“汉代文 献注释模式研究”等五篇学术价值很高的文章,从 而也促成其博士学位论文《汉代文献学研究》的完 成,并于2007年由线装书局出版发行。 汉代文献学在历史上的地位极高,其繁富的文 献整理与注释对汉代的政治、经济、思想、学术、文化 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整理过程中,汉代文献的 特点、整体思想、注释方法、传播过程以及在中国古 代文献学史上的地位都彰显无疑,充分反映了作者 渊博的学识及其汉代文献学研究的全面和系统,具 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如“汉代文献注释模式研究” 一文,作者认为:汉代有“六经注我”和“我注六经” 两种文献注释模式。董仲舒所代表的“六经注我” 模式采用名号论和辞指论方法,建构起阐发微言大 义而重义理、偏重主观臆断而轻训诂的特点。郑玄 所代表的“我注六经”模式,揭示经典文本蕴涵的 “元意”,整合各家各派的“不齐”,实现文本的统一。 该模式采用了随文释义、运用训释术语、揭示句意和 传疑等方法,注释的内容有解释字词、句意、古代名 物、典章制度、语法和修辞表达,文字简约,经注相 2012年1月 晋图学刊 Jan.,2012 2012年第1期(总第128期) Shanxi Library Journal No.1,2012(Issue No.128) 贯,同书竹帛。两者都是以为现实政治服务为目的, 影响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两千余年。 2《文化阐释》四大特色 2.1推陈出新的研究方法 之评判——中国古典目录学价值重估”和“‘辨章学 术考镜源流’之再评判”堪称经典之作。不言而喻,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一直是目录学的核心命题。 “目录学者,将群书部次甲乙,条别异同,推阐大义, 疏通伦类,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欲人且 类求书, 因书究学之专门学术也。”_4 然而在“再评判”里,作 者抱着谦虚的学术心态,把自己以前的论述推翻,进 而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对“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这一 王国强先生具有扎实的文献功底和缜密的学术 思辨力,其行文论事向来思想深邃、犀利畅快,往往 能够起到推陈出新、创见迭出的效果。这也形成了 其既能宏观驾驭又能微观阐述,既能总结历史、提炼 规律,又能批判陈旧、构建纲要的文风。如在“中国 古代书目著录中的互著法和别裁法”一文,作者对 中国古代书目著录的互著和别裁两种方法做了深人 浅出的系统分析。他说:“明代高儒编制的《百川书 志》是最早发明别裁法的书目,也是最早采用互著 法的书目;祁承蝶和章学诚关于互著别裁法阐释的 宗旨有所不同,一为便于检阅文献,一为辨考学术源 流;互著别裁法是中国文化的整体观特质所孕育,是 中国目录学发展到成熟阶段的结果;作为文献著录 的有力的辅助方法,互著别裁法具有备著述之源流 和供检阅之方便等价值。”【2 而在“中国古代注释性 书目述论”一文,作者对被称为三大古典书目之一 的注释性书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目录学界一 直缺乏对于注释性书目的认知和界定造成了诸多误 解的状态,他认为,注释性书目源远流长,有效地揭 示了文献信息,检索更为便捷,使书目更加工具书 化;作为一种书目编纂传统,注释性书目在今天仍有 强大的生命力。明代书目注释除了继承传统的记注 著者事迹、图书内容、著述主旨、别名、子目、图像、附 录等内容外,一个突出的发展是注记版本项和载体 形态项。例如《红雨楼书目》、《宝文堂书目》均于书 名之下注明各种版本类型、出版地点、刻书机构,甚 至刻书用纸。郑樵关于书目注释的界定和运用的论 述具有经典意义。他的基本观点是“泛释无义”,著 录应“取简而易晓”,书有“应释者,有不应释者”, “于疑晦者则释之,无疑晦者则以类举”,准乎此,则 提要性书目每篇都有提要,无乃过繁,而题录性书目 一概不释,无乃过简。总之,“当观其可不可”,即视 具体情况而定。【2 可见,王国强先生对古籍的掌握 程度以及古为今用的创新方法,凸显着学术大家的 风范,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2立足当代目录学的史学论纲 王国强先生的古代文献学研究的一大特点就是 其从当代目录学的高度来回顾古代文献学,并在这 种学术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公正的学术评判和学术构 建。关于学术评判,作者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命题重新思考。他指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一 个有价值的目录学命题。就消极方面而言,它契合 了传统中国文化,适应了中国文化对于目录学的要 求,使中国目录学带有鲜明的中国文化色彩;就积极 方面言,它弘扬了目录学的社会价值,提高了书目和 目录学的社会地位,一…・在揭示文献信息方面自有 相当价值。但上升到目录学学科本位时:“学术性 不应当作为目录学的宗旨,书目首先应是记载和检 索图书的工具,这才是目录学的最大价值。” 关于 学术构建,作者仍然以先破后立的方式对中国目录 学史给予积极构建,如“中国目录学学术批评史论 纲”和“20世纪中国目录学研究纲要”就是基于这样 考虑的论文。而“儒藏说”和“论《国史经籍志》”则 是两篇对古代目录学的正本清源性质的短论,目的 在于还原二者的学术地位。如在“儒藏说”里,作者 认为佛藏、道藏的结集,最初的动机是为了对付由迫 害而导致的经典的毁灭,并“以周永年《儒藏说》为 基础,分析和评价了‘儒藏说’的源流、内容、背景 (文献数量的众多、文献散佚的严峻事实、藏书的秘 惜、藏书公开的理念和实践、佛藏、道藏传统的启迪、 经世致用思潮)”。认为“儒藏说”在中国图书馆和 图书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 和实践价值。怛 2.3 高屋建瓴的断代文献研究 关于目录学的断代研究,是指在对单个目录学 家或单本书目研究的基础上,对某一历史阶段古典 目录学发展规律的探讨。在这一领域成就比较突出 的论文有王国强先生的《明代目录学研究》(中州古 籍出版社2000版)和《汉代文献学研究》(线装书局 2007版)。而收录在《文化阐释》文集里的十多篇论 文就是陆续发表的关于明代藏书学和汉代文献学的 研究成果。对于明代文献的研究,“作者广征博引, 详细论述了明代书目著录两项重大成就,一是比较 普遍地采用了注释的方式来揭示文献内容和形式方 面的信息,二是采用或发明了互著别裁著录方法,并 使书目完成了从学术著作向工具书的转变。” 诚 77 2012年1月 晋图学刊 Jan.,2012 2012年第1期(总第128期) Shanxi Library Journal No.1,2012(Issue No.128) 然,作者还对明代藏书事业发展的原因逐条分析,对 明代文渊阁藏书进行了考述,对明代私家藏书文化 成就学者品格的。他还要求我们要具备林毓生先生 的“比慢精神”(“比慢”不是比懒,而是脚踏实地,用 透视。认为这一切条件的合力共同推动着明代藏书 事业的发展。 至于汉代文献学研究,王国强先生 更是不遗余力,他认为汉代文献学是中国文献学的 实际源头并以“《史记》为中心,叙述了汉代文献的 传播过程,分析了影响汉代文献传播的政治、社会、 学术思想、文献自身、文献载体和生产方式等诸多因 适合你的速度,走你所能走的路。)有了这种“比慢 精神”,我们自然不会“急于自售”了。的确如此,王 国强先生可谓当代学者的楷模,他20余年如一日, 兢兢业业,虚怀若谷,具有名家的风范。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文化阐释》是王国强先生20余年 素。” 而汉代文献整理思想“主要有求真的文献整 来从事古代文献学、古代目录学、古代藏书学研究的 理态度、博通的文献观、系统的文献考辨思想、成型 阶段性成果。由于该文集是作者陆续发表的论文的 的文献解释模式和传统文献学思想的发展。汉代发 合集,跨越时间长,其论文格式难免不一,即大部分 展和创新了文献辨伪、版本、校勘、注释、标点、翻译、 论文只标注释,而没有参考文献;即使有些论文有参 目录等方法。这些方法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使文献 考文献,也没有按照规范要求精确到页码。这都是 学方法构成~个有机的整体,建构起文献学的基本 美玉微瑕,不会影响《文化阐释》的整体学术价值。 框架。” 从而,汉代文献学对汉代学术产生了广泛 《文化阐释》尤其“从文化的角度对古代文献学的文 而深远的影响,既是实现汉代学术昌盛的基本途径, 化意蕴进行了细致的揭示和阐释,并站在当代学术 也促成了汉代学风由汉初的偏狭向汉代中期以后博 的高度对中国古代文献学的精微、成就和局限进行 通的演变,促进了汉代经学、史学和小学等各科学术 了分析和评价,以期通过创造性转化,使文献学传统 的发展。 和现实之间达到辩证的衔接,具有重要的学术价 2.4 以身作则的学者情怀 值。”[ 面对从事目录学研究的青年学子,徐建华教授 参考文献: 曾无不感慨地这样说。我们“选择了目录学这门学 [1] 徐雁.我学图书馆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藏书 科,就应该自甘寂寞、为人服务、为人作嫁衣,只有心 与读书》编后记(续)[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2):100— 态调整于斯,方不致在喧嚣和浮躁的社会大潮中迷 104. 失自我,失衡失态。直言说出,确实有些使人丧气和 [2] 王国强.古代文献学的文化阐释[M].北京:国家图书 遗憾,但如果不正视或回避这个问题,也于事无补。 馆出版社.2008. 只要我们觉得我们的工作是有意义的,是值得的,我 [3] 高雪玉,陈益君.藏书楼的文化价值[J].浙江学刊, 1998(5):125—127. 们就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的学术旅程,去 [4] 姚名达.目录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完成我们的学术使命。”L6 王国强先生同样是值得 [5] 薛 曼,王娟.1998年以来目录学史研究综述[J]. 我们尊敬的古代目录学学者,他的人品和文品都值 图书馆,2004(3):26—29. 得称道。“我们应倡导什么样的学风”和“学者不能 [6] 徐建华.目录学的学科定位、研究者心态及其他[J]. 太急于自售”就是他针对当今学术规范失衡,面临 图书情报知识,2005(3):9—11. 危机时的自勉和忠告。“学术是一种清冷的事业, [7] 王国强.“学者不能太急于自售”[J].郑州大学学报 置身其中,必须抱有持敬、坚定而深远的心态。”l『j (哲社版),1997(5):1. “学者不能太急于自售”,就是要求我们真正了悟学 [8] 孟祥凤.《古代文献学的文化阐释》出版[J].河南图书 术的真谛是求知求真,即以创作和发现为本。没有 馆学刊,2008(6):129. 丰富的内在资源,没有慎独、精思和识见,是不可能 Classical Philology Masterpiece with Profound Thinking and Rich Originality ——ReView of”Culture Interpretation of Ancient Philology”by Mr.Wang Guoqiang LI Li—ping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library,Taiyuan 030051,Chian) 78 2012年1月 晋图学刊 Jan.,2012 2012年第1期(总第128期) Shanxi Library Journal No.1,2012(Issue No.128) Abstract:‘‘Culture Interpreation of Ancient Philolgy collects 27pieces of articles by Mr.Wang Guoqiang,which re— lfects his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ancient bibliography,history library science and the Han Dynasty philology in 20 years.This collection has four c haracteristics:original research methods,history science outline based on modem bibliography,divided document research at a commanding—height level,scholar moods of making himself as an ex— ample. Key words:Wang Guoqiang;ancient philology;the Han Dynasty philology;classical bibliography;cultural interpre- tation 作者简介:李丽萍(1973一),女,大学本科,中北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古典文献学、图书评论。 收稿日期:2011—06—27 (责任编辑段麦英) (上接第67页) Exploration on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System Taking Ningbo as An Example ZHENG Yi (Ningbo College ofHealth Sciences Library,Ningbo 315100,China) Abstract: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new medical refornl can t do without effective support of information. Taking Ningbo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O—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system by medical colleges,medical sanitation institutions and public information institution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medic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Ningbo.the auhtor further discusses its con- struction strategies from the ̄llowing seven aspects:integration of existing resources,importation of’documentation databases,making the subject navigation,construction of the subject gateway,constructing evidence—based medi. cine information resources system,self—built characteristic resources and exploitation of network free reSOUrees. Key words:medical information resources;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regiona1 作者简介:郑 义(1983一),男,硕士,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信息检索与咨询。 收稿日期:2011—09—05 (责任编辑段麦英) 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