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家开放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平时作业(2)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

国家开放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平时作业(2)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

2023-07-07 来源:爱问旅游网
国家开放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平时作业(2)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定性研究:就是对于事物的质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质是特定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 规定性,它由事物的内部与外部的各种矛盾所决定的。 2.定量研究:就是对事物的量的方面的分析与研究。量则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 构成事物的共同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3.时代主题: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热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4.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5.人学:是对人自身的反思,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 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综合性学科。 二、填空

1.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

2.科学认识活动中,研究者的理性有(消极)和(积极)之分。

3.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与模糊性),所以定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定性研究的失当,往往会导致(定量分析)的失效。 4.理性的直觉有三个特性,一是(非逻辑性),二是(综合性),三是(自觉性)。 5.常见的几种抽样方法是:(简单的随机抽样)方法,系统抽样方法,(分层抽样、整体抽样和多极抽样)方法。

6.实地方法包括以下研究方法:((观察)参与观察)、((无结构访谈)直接观察)、((集体访谈)非参与观察)。

7.文献情报法通常意味着三类不同的研究:内容分析、(统计资料分析)以及(历史——比较分析)。

8.历史学家认为,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变化最大(发展最快)、(争斗最烈)、(震荡最多)的一个世纪。

9.20世纪世界格局首次变动前后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世界格局第二次变动前后的时代主题是(对抗和对话),世界格局第三次变动前后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10.20世纪自然科学的综合化有三种表现:一是自然科学各学科、技术各领域内部的综合,二是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技术各领域之间)的综合,三是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综合。

11.20世纪中期以后,两大科学部类的各个学科孤立发展的情况逐步改变,各种联系被逐步发现,出现了进一步把握科际联系,从而创造出一个综合性的“(大科学)”体系的可能性。

12.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出现了一个日益清晰的聚焦点:(人),(人的解放和发展)。 三、选择题

1.在方法论上,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是( )。

A.定量分析 B.技术分析 C.理性批判 D.情感激发

2.积极的理性是基于社会实践对何种对象的否定与超越( )。

A.消极理性 B.常识 C.理论假设 D.真理

3.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 )。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4.在下列抽样调查方法中,较少在实践中应用的一种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类集抽样

5.教材所介绍的调查方法中,有一种具体方法是与政治选举的预测一起发展起来的( )。

A.完全参与观察 B.半参与观察 C.非参与观察 D.抽样调查

6.实地研究的特殊优点是( )。

A.直接性 B.完整性 C.系统性 D.灵活性

7.在完整的意义上,“世界格局”指的是( )。

A.国际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 B.主要大国之间的力量组合

C.重要国家集团之间的力量组合 D.世界经济体系的组合

8.成为20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技术“起飞”的主要信号是( )。A.人造地球卫星升天 B.DNA重组

C.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 D.试管婴儿培育成功

9.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说法比较适用于(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10.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

A.维纳 B.申农 C.贝塔朗菲 D.普利高津

11.下列一组学科被认为是最为典型的综合学科( )

A.哲学、文艺学、历史学 B.现代管理学、人口科学、科学学 C.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 D.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

12.新时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开放、重建与发展的根本指针是(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拿来主义” C.拨乱反正

D.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

13.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后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 )。

A.经济学 B.管理学 C.历史学 D.政治学 四、简答题

1.从总体上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有哪些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

总体特点有三:

一是以获得科学的人文社会认识成果为目的; 二是综合了传统科学方法的精华,又有所超越; 三是对科学思维方法辩证综合的掌握。

2.为什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在人文社会科学现代化进程中日益统一起来? 参考答案:

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定量研究是对定性研究的深化和细化。定性研究只有在与准确的定量研究结合在一起时才能增强其理论力量,定量研究只有在与科学的定性研究结合在一起时才能显示其作用;在人文社会科学现代化的今年成中,由学科分化有综合所导致的系统化研究观念,强有力地推动定性研究于定量研究日益统一起来。

3.20世纪推动和制约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世界格局三次重大变化推动时代主题不断深化,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根本性影响。

(2)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当代全球问题日益尖锐,加快了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化的步伐。 4.依据人文社会科学的整体发展形态和发展水平,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参考答案:

它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20世纪上半叶的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分化中有综合的阶段;

20世纪下半叶的以综合发展为主导倾向、综合中有分化、逐步走向整体联动的阶段;

20世纪末期进入反思——展望、加快发展步伐的阶段。 五、论述题

1.说说教材所阐述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三种“一般方法”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参考答案:

论述的主要思路和基本要点在于:三种“一般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集中表现,为它们都适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需要,把对应于两极的自然科学方式人文艺术方式相沟通、相融合。

2.举例说明教材所介绍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三种“具体方法”,主要归属于

技术分析,但是又不仅限于这一范围。 参考答案:

这四种具体方法,总的来说,较多地体现了具有实证性、范性的理性认识方式,因此它们主要归属于技术分析的范畴。但是,每一种具体方法们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一般方法的“适应人文社会立刻学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需要,把对应于两极的自然科学认识方式和人文艺术认识方式相沟通、相融合”的根本特征。无论是调查方法、实验方法、实地方法,还是文献方法,教材都提供了必要的案例,可以作为上述观点的论据。

3.试以管理学的发展为例,说说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参考答案:

管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相当典型地反映了这个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第一,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典型地反映了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社会实践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作用日趋明显”的鲜明特点。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管理和科学技术被认为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轮子;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的苏联,列宁把管理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项最困难、最能收效的中心任务。应运而生并对社会实践发挥了能动作用的管理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第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除管理者和管理学家之外,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数学、哲学等学科的专家也纷纷介入,从各自的背景,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研究同一个对象——对人、事、物等组成的物质——社会——文化系统进行自觉控制的行为和过程,以至形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并发展成为跨科学部类、跨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学科群——具有多科性、综合性的管理科学。可以说,管理学的发展,是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通过不断分化、综合,形成了多科性、综合性庞大体系这一总体发展特点的缩影。

第三,管理学的发展,从根本上说,体现了对人的认识的深化。管理学研究的焦点,从自然人、机器人,到“经济人”,到“社会人”,到“复杂人”,到“信息人”,标志着管理学几度飞跃。这一发展轨迹,充分反映了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总体特点: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

4.当前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普遍推行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你所在的学校是否也在进行这样的改革?说说这场改革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关系。 参考答案:

第一,教育是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深受科学文化思潮发展的直接影响。人类科学的发展,总是沿着较低水平的综合向较为精细的分化,再由分化向较高水平的综合螺旋式路线前进。有分化才有综合,有较高水平的综合才有较高水平的分化。20世纪下半叶,综合发展逐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自觉追求。“打破学科孤立发展的围城”、“不要让一个专业的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理论的力量在于综合,在于协同运用”的呼声日益强烈;研究骨干通才化;研究人员群体化:出现了文一文沟通,理一理沟通,文一理沟通,共同创造一个综合性的大科学体系的现实可能性。当前的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场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强调文理综合。这正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综合发展的理论和产物。

第二,教育观念和科学文化思潮,说到底,都是社会实践需求和时代精神的反映。文理综合的教育观念和倡导综合发展的科学文化思潮,同样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所谓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就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对人的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所谓新的时代精神的召唤,就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召唤。新的世纪,要求人类走出自然科技“指数增长”而人文精神失落的“半个人的时代”;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盟、交融;要求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改变重理轻文,重“智”轻“情”、重知识技能轻态度方法、重分析轻综合、重物质追求轻精神价值的培养“半个人”的倾向。从这样的角度,去认识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与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更为深刻地认识教学改革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