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孙子兵法》——谋攻篇A

《孙子兵法》——谋攻篇A

2020-04-07 来源:爱问旅游网
《孙子兵法》——谋攻篇A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攻篇》

用兵打仗向来被视为“凶器”,“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老子》三十一章),战争给人类造成的破坏和损失,动辄“杀人盈城、血流成河”,“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因此,但凡保有人类理性的政治家、军事家,没有喜欢战争杀伐的,“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然而,正如尼采所说:“战争与杀戮是罪恶么,但这罪恶是需要的”(《苏鲁支语录》,31页),“战斗和勇猛,较之兼爱创造过更多的事业”(42页)。

战争是人类历史前进中不可避免的产物,战争又是政治的继续,担当着实现政治目的的使命,睿智之人又不忍心看着战争毁灭人类财富、毁灭地球生命,乃至最终毁灭人类本身,于是,如孙子者,认为“百战百胜”算不得什么,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伟大命题,试图对待“不得已而用之”的战争,尽量减少其有毒副作用。

这里把孙子与老子做一个简单的比较。老子把战争视为“不祥之器”,不得已才进行战争,在达成战争目标、取得胜利之后,要“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老子》三十章),要“胜而不美”。这是战争之后的态度。孙子认为对待战争要慎重,“不可不察也”,在战争之前,尽量以“全”取之,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保持战前或战中对战争的控制。

春秋时期各国普遍实行军、旅、卒、两、伍的军事编制,其主要特点是军政合一、寓兵于农,士兵平时进行农业生产,农隙讲武训练。通常,“卒伍定于里”,

战士都是由“世同居,少同游”,“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的族人组成,因而在战斗中能够“守则同固,战则同强”(《国语·齐语》),是最佳的作战单位。旅和军是比较大的建制单位,旅长同时又是地方行政长官,称为“乡良人”或“旅帅”,一军之长名为“军将”或“帅”,由诸侯或命卿担任。

老子代表道家军事理想提出“虽有甲兵,无所用之”(八十章),孙子作为兵家的代表,却对战争保持高度的现实主义态度。他提出了“全”与“破”的概念,“全”就是把杀戮、破坏降到最低程度而实现战争目标,“破”就是以暴力手段取得战果,不可避免要有杀戮和破坏。战争的理想状态是“全”,理想目标是“全国”,无法“全”而取之,也接受“破”的现实。

“全”与“破”中又包含“大”与“小”,即“大全”与“大破”、“小全”与“小破”。战争的理想目标是“全国”,不得已也要“全军”,再不得已就“全旅”、“全卒”、“全伍”,总之咬定“全”的目标不放松,不能“大全”也要做到“小全”。“破”则反之,尽力以不“破”或者“小破”实现“全国”或“全军”的目标。

“战”是动用暴力的军事手段来达成目标,要不战屈敌,避免暴力、流血和破坏,就要进行军事威慑、政治谈判和运用谋略,也就是孙子下文说的“伐谋”、“伐交”,使敌人阵营内部发生变化,或者惧于我方军事威势而主动屈服,或者在谈判中主动做出让步,或者在我方谋略的作用下内部发生分化。“不战而屈人之兵”要使敌方“屈”,关键是要促使敌方内部发生变化,要使敌方内部产生变化,则我方需要了解敌方内情、因势利导采取行动。“不战”并不是说完全不需要军事力量发挥作用,不管政治、外交、谋略等手段如何高明,没有军事力量为威慑和后盾,敌人是不会乖乖屈服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