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
Quality education
传统的再生—《论语》对当代中学教育的启示汪声婷
(福建省古田县新城中学,福建 宁德 352200)
【摘要】《论语》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位居“四书五经”之首,也是古代文人学子必读之书。在《论语》当中,孔子对教育有许多精彩的论述和阐释,比如“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在当今都是十分先进、科学的教育思想。此外,《论语》当中的德育方法也对现代德育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五个方面论述《论语》对当代中学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论语》;中学生;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宋代著名宰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笔 者认为,这完全不是过誉之词,《论语》配得上这样的评价。千百年来,《论语》一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之书,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政治、文学、历史、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论语》在动乱的年代却倡导“仁义礼”是何等的难能可贵。在当代,《论语》当中的某些思想已不合时宜,如其中的唯心主义思想以及对封建礼教的崇拜等都是思想糟粕,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和研究《论语》的时候能够取其精华,将《论语》当中有价值的教育思想与现代教学理念进行融合,使其展现更蓬勃的生命力。
义的人呢?和道德高尚的人做邻居,生活在道德高尚的地方,巧妙地改变它,我们将受到良好道德的影响,反之亦然,它会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
二、《论语》所包含的教育方法
《论语》中关于对学生的教育也有着许多精彩的论述,孔子注重对学生的启发,也强调用道理来说服学生,并且更难能可贵的是,孔子指出作为老师应该要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因此,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
(一)对话式问题法
《论语》当中,对话式的问题法十分普遍。比如,孔子常常告诫自己的弟子要珍惜年轻时光发愤图强,争取能够有所成就。他向学生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年轻人是让人敬畏的,但是怎样才能判断他的将来会赶不上别人呢?”学生思考良久,孔子接着回答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在古代,四五十岁已经是老年人了,孔子的意思是让弟子能够在年轻时努力去奋斗,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对比式褒贬法
《论语》当中对比式褒贬法体现得淋漓尽致,孔子这一生十分痛恨小人,而追求君子的道德,因此,他经常比较两类人。“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反差形象就跃然纸上。孔子还常常对奢侈和俭朴进行对比,来向弟子阐明自己的生活态度,这样能够使道理更加深入人心。
(三)分层式教学法
分层式教学法是《论语》中最经典的教学方法。首先,对于教育者来说,要承认学生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子曰:“性相近,习相远也。”只有做到这个前提,教育者才能根据课程目标差异化地制定教学策略。比如《论语》当中,子路和冉有有同样的问题,孔子却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这是符合他们各自的性格,所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在教学中也应该像孔子那样,对不同的学生分层教学,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论语》所包含的德育方法
《论语》中包含了许多德育教育的方法,着重强调了社会
环境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孔子认为任何贤人要实现自己的抱负都要在一个安稳的社会环境中进行,没有一个安稳和平的环境,德育教育恐也难以进行。
(一)艺术熏陶法
春秋时期,人们十分看重艺术的教化作用。孔子也认为艺术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行和道德情操有着很重要的帮助。孔子自己就是一位精晓乐律的艺术家,每每谦和求教,对乐律知识刻苦钻研。如在《论语·述而》当中,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居然三个月不知道肉是什么滋味,并说想不到创作的音乐竟达到这么高的水准。此外,在《论语》当中,孔子对诗经很推崇,“诗”作为艺术的另一种形式,对道德教化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他强调,没有学过《诗经》的人,就不会说话,也常常告诫弟子要好好学习《诗经》。
(二)环境渗透法
社会环境对于生活中人的学习和成长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一个人的家庭环境、居住环境以及所交往的朋友。《论语》当中极其关注人的居住环境以及结交朋友的状况。社会环境当中的个体往往会产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作用。比如,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如果我们居住在一个道德不好、没有仁义的环境里,那么我们如何变成一个仁
三、《论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启示
1562019年第25期
素质教育
Quality education
情要推己及人,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强迫别人去做。
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孔子的《论语》当中也有许多高见,会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启示。
(一)循环式积累法我们从出生到成长,知识和经验一直处于一个积累的过程,通过积累不断扩大我们的视野,不断升华个人的思想境界。比如,在《论语》当中孔子就经常说“学而时习之”,也常说“学而不厌”,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就算你已经学习的知识,也要经常地进行复习,否则就会遗忘。孔子还强调: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天才,要通过后天的努力才可学习知识和文化。
(二)辩证式借鉴法
生活中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吸收和学习有利的方面,摒弃不利的方面,对信息进行鉴别。例如,孔子说,当几个人走在一起时,一定有人可以成为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势来采纳和学习,同时摒弃自身的不足。孔子的这种思想与当今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是学生学习当中需要掌握的技巧。我们要善于利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那些低效的学习方法我们要学会舍弃。
(三)躬身式实践法
躬身式实践法就是受教育者在进行自我教育过程中要勇于将理论付诸实践当中。邓小平同志曾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完美的状态。躬身式实践法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言行一致;二是知行合一。孔子曾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只空泛地学习,而不去躬身实践是非常可耻的。此外,孔子还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就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五、《论语》对学生德育方面的影响
《论语》中阐述了许多道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学习《论语》,可以培养学生诚信的品格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告诉学生,诚信是金,诚信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和品格。诚信是所有职业成功的保证,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保证。学习《论语》后学生明白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处世之宝。如果缺乏诚信,会使人陷入极其尴尬的境地,会让你渐渐失去朋友,失去所拥有的一切。
(二)学习《论语》,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告诉学生,无论他们做什么事情,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如今学生当中不乏浮躁者,他们对学习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认为自己相当优秀,其实不然。学习《论语》后,学生明白学习是无止境的,在学习当中就应该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敢于质疑的精神,不断提出问题,询问道理,直到明白为止,在提问中提升自己,在提问中完善自己。
(三)学习《论语》,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对于不义之财孔子不屑一顾。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社会上部分人崇尚金钱至上,认为金钱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所以有些人为了金钱不择手段,铤而走险,最终走上不归路。孔子对金钱的看法让学生明白,要获取金钱必须靠自己的双手努力去创造,同时也告诉学生,生活中除了金钱,还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比如亲情、友情、爱情、理想、信念、追求等,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总而言之,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论语》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集成,在两千年之后仍然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作为教育者,要努力挖掘《论语》当中的伟大教育思想,并在教育中实践,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四、《论语》对学生道德方面的启示
《论语》中孔子论述受教育者如何进行自我道德建设的言论,对当今学生进行自我道德教育十分有益。
(一)慎独式自省法
慎独式自省法是说人要学会反省,时刻检讨自己的行为。毛主席曾说过,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人民群众,都要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与我国古代“反求诸己”的理念相统一。一般 来说,人在公众场合会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但是到了私下或者独处的时候,又会展现另一面,放松自己的道德修养。孔子强调,人不仅要时刻自我反省,还要对照别人进行反省,只有拥有了自省的态度,我们才会始终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将心比心式心理换位法
将心比心式心理换位法是指要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从而调试自己的心理状态来适应社会,才能让社会更加稳定和谐。《论语》当中鲁定公问孔子国君与臣子应该如何相处时,孔子就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也就是无论是上级还是下级,都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孔子还说,做事
参考文献
[1]黄新军.《〈论语〉十则》对教育实践的有益启示[J].内蒙古教育,2008(1).
[2]陆金娥.《论语》对当代教育理念的借鉴价值[J].文学教育(中),2012(4).
[3]尚贝贝.《论语》道德体系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7.
[4]陈祥龙.作圣之基——《论语》教本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1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