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学习目标定位】
框
识记
1.发展 的实质 世2.自然界是界是发展永恒的,人类社发展会是发展的 的,人的认
识是发展 的
3.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观点 题
知识目标
理解 1.通过对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理解,明确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
灭亡
分析
1.剖析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实例,俯世界是永恒发展
的观点
2.运用“生产工具的演变,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等”说明
发展的实质 3.联系生活实例,说明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能力目标
1.培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培养比较辨别的能力,分析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区
别与联系 3.结合实例,把握发展的实质,培养抽象概括的思
维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要具有辩证法的思想,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反对形而上
学
2.结合电子计算机发展过程的实例学习,在思想上树立现代科技意识,提高对科技应
用的认识
【课前预习填空】
1.自然界是发展的
(1)自然界总是处在由 到 、由 到 的运动过程中,整个自然界经历了一个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生命物质,从生命物质到人的漫长的前进和上升过程。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2)纵观历史的进程,人类经历了 、 、 、 ,有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仍将继续发展。 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 过程。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3)人类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 都在不断发展。认识是 的循环往复过程,一个不断深化、扩展的过程。每个人的知识的积累,都会经历一个 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 的过程。
(4)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 和 ,是 产生和 灭亡。
【课堂学习重点】
1.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含义: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事物的变化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的、毫无秩序的,而是有规律的。
(3)发展的基本条件:联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条件。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事物的变化,推动着事物的发展,而这种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矛盾双方的联系。
(4)发展的状态: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
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5)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有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
2.注意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1)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旧事物违背客观规律;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旧事物没有生命力;新事物具有远大发展的前途,旧事物正在日趋消亡,没有远大前途。在比较中,就概括出了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即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2)对不科学的标准的分析比较,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一般来讲,新事物可能是后出现的,刚出现的,力量比较弱小,发展速度较慢,还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因此,不能以为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较慢,是否成熟和完善作为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二是不能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来判断新旧事物。那样,难以得出正确结论,往往上当受骗。 3.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变化侧重于运动发生的状态及性质变化;发展是事物前进的和上升的变化。
(2)运动、变化都没有表明变化的性质和趋势,发展揭示了运动变化的趋势和方向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运动包含着变化和发展,发展是运动、变化更高层次。三者都表明不是绝对静止的。 (4)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并非所有的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5)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4、 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 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运动是指宇宙中的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变化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性质上的根本变化;发展则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联系:联系构成运动,没有联系就没有运动、变化和发展;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离不开运动,正是因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才使得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同时又是变化复杂的。运动引起变化,变化有前进的,也有后退的,有上升的,也有下降的,而发展是指前进的、上升的变化。
【复习笔记整理】
自然界是发展的
发展的普遍性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
理解发展要着重注意的两点
【高考真题精析】
【例1】(2008天津文综)“大部制”改革是1982年以来我国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我国
的行政机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体现了 C A.发展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发展的含义”.强调发展是一个过程.
【例2】(2008江苏单科)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B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 .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 沉舟,病树,陈叶,后波,均为旧事物的代表,千帆,万木,新叶,前波,为新事物的代表,①③体现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②体现了联系的观点,④反应了事物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与题干联系不紧密,应排除。
【例3】 (2005江苏单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体现了
A、社会变化总循环往复的 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 答案:B
解析:本题是以诗词为背景材料的,这也是近年来高考中常出现的一种题型。对于这一类题,不仅要注意理解诗词的原意,而且不要注意理解诗词中蕴涵的道理。该诗句是说明社会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据此,应选B。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不是原地的循环,故A项错误,不能入选。CD与材料无关,不能入选。
【课后测试提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
①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②事物前进的和上升的变化 ③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④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A.① ② ③ ④ B.① ② ③ C.① ② ④ D.① ③ ④ 2.牛顿经典力学问世200多年时间里,被尊称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的“永恒定律”。但是,20世纪以来,这一神话却被相对论力学和量子力学所打破。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
A.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 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 C. 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D.人的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3.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源于 ( )
①事物的普遍联系 ②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影响 ③事物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④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A.① ② B.① ③ C.① ② ③ D.① ② ③ ④
4.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映了事物是 A.静止的B.变化发展的 C.联系的 D.孤立的
5.《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制胜者,谓之神。”这段话表明的哲理是
①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联系的,认识了前者就认识了后者
②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 ③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④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6. 2006年全球媒体短信收入将达到425亿美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100%。由于短信在传递信息、沟通感情、增进人际交往等方面给人们带来了快捷和便利,深受人们青睐。这反映了
A.新出现的事物都是符合人们利益的 B.量变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发生质变
C.事物在变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必然联系 D.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7.“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世界上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C.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
8.塑料袋,奥地利人舒施尼在106年前的这项发明因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曾被视为“一次革命性的解放运动”的创举;但是,人们在使用塑料袋时却越来越发现它对环境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最终这一发明在它问世100年之后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引导消费者减少使用塑料购物袋,我国从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限塑令”。这说明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样的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C.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D.具体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无限的
9.2006年10月22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日.各地围绕“红色旅游”开展得风
风火火.泸州市在筹建红色旅游的过程中,坚持按旅游规律寓教于乐、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把红色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文物古迹、风情民俗等其他旅游资源整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可持续的旅游发展.这说明办事情
A.要重视量的积累 B.要坚持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
C.尊重客观规律,办事情就能获得成功 D.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10.我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一观点说明:
A.法、势、事例、风气都是不由人的意志决定的客观存在 B.客观事物是随着人的认识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的 C.龚自珍的观点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的认识 D.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11.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每发射一次,就前进一步。这就是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这说明:
①意识对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④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不会停滞不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一时之强弱在于力,千古之胜负在于理。”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永远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B.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
13.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大会上指出,“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地了解过去、全面地把握现在、正确地创造未来。”这段话蕴含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是
A.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4.郑板桥有诗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风池。”其中的哲学寓意是
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
③旧事物不符合发展的规律 ④新事物的成长要靠人们的热情扶持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西藏一直有“出国容易进藏难”之说,交通的不便严重制约了西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将使这一切发生深刻的变化,它将开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繁荣之路。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B.意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客观世界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D.事物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二、非选择题
16.“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地靠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
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请运用唯物辩证的有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我们为什么要提倡不断创新
参考答案
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课前预习填空】
(1)低级 高级 简单 复杂
(2)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一个不断发展的
(3)任何理论 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 由浅入深
(4)前进 上升 新事物的 旧事物的
【课后测试提高】
一、选择题
1.B 2.D 3.A 4.B 5.D 6.D 7.C 8.B 9.B 10.D 11.B 12.B 13.A 14.A 15.D
二、非选择题
16.答:(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
亡。只有提倡创新精神,大力扶持新事物,才能真正推动新事物的发展。
(2)当今世界正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产品更新加快,如果只靠引进,将逐渐拉大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只有提倡创新精神,才能给我国的各项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屹立于先进民族之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