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全章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全章教案

2021-01-29 来源:爱问旅游网


第1章 有理数

第1课时 1.1 正数和负数(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

负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教法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去观察、交流、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教学重点:

了解正数与负数是由实际需要产生的及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常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

学习负数的必要性,能准确地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典型例子。 教学准备: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你看过电视或听过广播中的天气预报吗?记录温度时所示的气温25ºC,10ºC,零下10ºC,零下30ºC。为书写方便,将测量气温写成25,10,―10,―30。 2.让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了哪些数?它们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在生活中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产生了数1,2,3,…;为了表示“没有”,引入了数0;有时分配、测量的结果不是整数,需要用分数(小数)表示。

二、讲授新课: 1.相反意义的量:

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量(事情):

例1: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和向西行驶2千米。例2:温度是零上10℃和零下5℃。

第1页 共67页

例3:收入500元和支出237元。 例4:水位升高1.2米和下降0.7米。 ①试着让学生考虑这些例子中出现的每一对量,有什么共同特点?(具有相反意义。向东和向西、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升高和下降、买进和卖出都具有相反意义)

②你能举出几对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 2.正数和负数:

①能用我们已经学的来很好的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吗?例如,零上5℃用5来表示,零下5℃呢?也用5来表示,行吗?

拿温度为例,通常规定零上为正,于是零下为负,零上10℃就用10℃表示,零下5℃则用―5℃来表示。

②怎样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能否从天气预报出现的标记中,得到一些启发呢?例1中,我们如果规定向东为正,那么向西为负。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记作3千米,向西行驶2千米应记作―2千米。

后面的例子让学生来说(注意词的表达)。 在以上的讨论中,出现了哪些新数?

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上面我们引进了―5,―2,―237,―0.7等数。像这样的一些新数,叫做负数。过去学过的那些数(零除外),如10,3,500,1.2等,叫做正数。正数前面有时也可放一个“+”(读作“正”),如5可以写成+5。

注意: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例题

例1:规定向前走为正,两个学生一组做游戏,如

甲:向前走2步 乙:2 甲:向后走3步 乙:―3 甲:―4 乙:向后走4步 甲:0 乙:原地不动

注:通过设计类似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第2页 共67页

四.课堂练习:课本p3:1、2 补充练习

①―10表示支出10元,那么+50表示 ;如果零上5度记作5°C,那么零下2度记作 ;如果上升10m记作10m,那么―3m表示 ;太平洋中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可记作海拔 米(即低于海平面11034米)。比海平面高50m的地方,它的高度记作海拨 ;比海平面低30m的地方,它的高度记作海拨 ;

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数都带有“+”号 B.不带“+”号的数都是负数 C.小学数学中学过的数都可以看作是正数 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③数学测验班平均分80分,小华85分,高出平均分5分记作+5,小松78分,记作 。 ④某物体向右运动为正,那么―2m表示 ,0表示 。

⑤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10±0.05(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10mm,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 ,最小不超过标准尺寸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六条 国家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科 学技术,鼓励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并且超过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第十二条 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立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必须遵守本法。

五、课堂小结:

正数和负数表示的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哪种意义为正是可以任意规定的。如果把一种

意义规定为正,则相 反意义的量规定为负。 常将“前进、上升、收入、零上温度”等规定为正,而把“后退、下降、支出、零下温度”等规定为负。

六、课外作业:教科书P5—1, 2 板书设计:

1.1 正数和负数(1) 定义: 例: 练习 第3页 共67页

第2课时

1.1 正数和负数(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了解正负数的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灵活运用正负数的来表示相反意义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用正负数的来表示相反意义量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思维能力.教法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学会交流 教学重点:

深化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和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教学准备: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这两种量,我们用正数表示其中一种意义的量,那么另一种意义的量就用负数来表示.这就是说:数的范围扩大了(数有正数和负数之分).那么,有没有一种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呢? 问题1:有没有一种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呢? 学生思考并讨论.

(数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基准.

例如:在温度的表示中,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两种不同意义的量,通常规定零上温度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来表示。那么某一天某地的最高温度是零上7℃,最低温度是零下5℃时,就应该表示为+7℃和-5℃,这里+7℃和-5℃就分别称为正数和负数。那么当温度是零度时,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呢?(表示为0℃),它是正数还是负数呢?由于零度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讲解新课

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它们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随着对正数、负数意义认识的加深,正数和负数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地形图上表示某地的高度时,需要以海平面为基准(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

第4页 共67页

度,用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例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43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米。记账时,通常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用负数表示支出款额。

思考:教科书第4页(学生先思考,教师再讲解) 三、课堂练习 课本 P4练习1,2,3,4 四、课时小结

引入负数可以简明的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对于相反意义的量,如果其中一种量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种量可以用负数表示. 在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把哪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要特别注意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建立正负数概念后,当考虑一个数时,一定要考虑它的符号,这与以前学过的数有很大的区别. 五、课外作业 教科书P5: 2、4 板书设计:

1.1 正数和负数(2) 1.相反意义的量: 2. 思考: 学生练习:

第5页 共67页

第3课时 1.2.1 有理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整数、分数、有理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给定的数是整数或分数或有理数,会对有理数进行分类,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有理数概念。通过学习有理数概念,体会对应的思想,数分类的思想教法,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有理数包括哪些数。 教学难点:

要明确有理数分类的标准,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分类结果应是不重不漏,即每一个数必须属于某一类,又不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两类。 教学准备: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空:

①正常水位为0m,水位高于正常水位0.2m 记作 ,低于正常水位0.3m记作 。 ②乒乓球比标准重量重0.039g记作 ,比标准重量轻0.019g记作 ,标准重量记作 。

2.一个物体沿东西两个相反的方向运动时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它们的运动,如果向东运动4m记作4m,向西运动8m记作 ;如果―7m表示物体向西运动7m,那么6m表明物体怎样运动?(1+0.2;–0.3;+0.039;–0.019;2.–8m;向东运动6m)

二、讲授新课: 1.数的扩充:

第6页 共67页

数1,2,3,4,…叫做正整数;―1,―2,―3,―4,…叫做负整数;正整数、负整数

1476和零统称为整数;数2,,8,+5.6,…叫做正分数;―,―,―3.5,…叫做负分数;34597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0”是整数吗?是正数吗?是有理数吗?

②“―2”是整数吗?是正数吗?是有理数吗?

③自然数就是整数吗?是正数吗?是有理数吗? 要求学生区分“正”与“整”;小数可化为分数。 3.有理数的分类

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有理数进行不同的分类:

①先将有理数按“整”和“分”的属性分,再按每类数的“正”、“负”分,即得如下分类表:

正整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整数0正分数负整数有理数有理数0正分数分数负有理数负整数负分数 负分数

②先将有理数按“正”和“负”的属性分,再按每类数的“整”、“分”分,即得如上分类表:(注:①“0”也是自然数。②“0”的特殊性。)

4、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set of number)。所有正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数集合;所有负数组成的集合叫做负数集合;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叫整数集合;所有分数组成的集合叫分数集合;所有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有理数集合;所有正整数和零组成的集合叫做自然数集。

三、例题;

例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集合的括号内:

6 29,―5.5,,7,―1,90%,3.14,0,―21,―0.01,―2,1 3(1)整数集合:{29,,―1,0,―2,1 …}

6(2)分数集合:{ ―5.5,7,90%,3.14, ―21,―0.01,…} 3第7页 共67页

6(3)正数集合:{29,,7,90%,3.14,1,…}

(4)负数集合:{―5.5,―1,―21,―0.01,―2,…} 3(5)正整数集合:{29,,1,…}; (6)负整数集合:{―1,―2,…}

6(7)正分数集合:{,90%,3.14,…};(8)负分数集合:{―5.5,―21,―0.01,…} 73(9)正有理数集合:{29,2002,67,90%,3.14,1,…}

(10)负有理数集合:{―5.5,―1,―213,―0.01,―2,…} 四、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零是整数; ②零是有理数; ③零是自然数; ④零是正数; ⑤零是负数; ⑥零是非负数。 A:①②③⑥ B:①②⑥ C:①②③ D:②③⑥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有理数中,零的意义表示没有

B: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组成全体有理数

C:0.5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因而它不是有理数 D:零是最小的非负整数,它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3、―100不是( )

A:有理数 B:自然数 C:整数

D:负有理数 4、判断: (1)0是正数

( )

(2)0是负数( )

3)0是自然数( ) (4)0是非负数 ( ) 5)0是非正数( ) (6)0是整数 ( )

7)0是有理数( )

(8)在有理数中,0仅表示没有。 (9)0除以任何数,其商为0 ( ) (10)正数和负数统称有理数。 (11)―3.5是负分数

( )

(12)负整数和负分数统称负数 (第8页 共67页

) )

((( ( (

(13)0.3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因此它不是有理数 (14)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组成全体有理数。 答案:1.A; 2.D; 3.B;

( ) ( )

4.×;×;√;√;√;√;√;×;×;×;√;×;×;×。 五、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如下问题: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基本内容?学习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六、课外作业:教科书P14—1题 板书设计:

1.2.1 有理数 1.数的分类及数集: 例1. 学生练习:

第9页 共67页

第4课时 1.2.2 数轴(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数轴的概念,如何画数轴,知道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点所表示的数,知道任何一个有理数在数轴都有唯一的点与之对应。 2.过程与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概念;通过学习,初步体会对应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 理数。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彩色粉笔、三角板、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有理数包括哪些数?0是正数还是负数?

2.温度计的用途是什么?类似于这种用带有刻度的物体表示数的东西还有哪些(直尺、弹簧秤等)?

数学中,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 演示从温度计抽象成数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同时把类比的思想方法贯穿于概念的形成过程。

二、讲授新课:

1.请学生阅读新课第22―23页,思考并讨论:

第10页 共67页

①零上25℃用正数_____表示。0℃用数____表示;零下10℃用负数_____表示。 ②数轴要具备哪三个要素?

③原点表示什么数?原点右方表示什么数?原点左方表示什么数? ④表示+2的点在什么位置?表示―3的点在什么位置?

⑤原点向右0.5个单位长度的A点表示什么数?原点向左11个单位长度的B点表示什么数? 22.数轴的画法:

师生共同总结数轴的画法步骤:

第一步:画一条直线(通常是水平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O,叫做原点,用这

点表示数0;(相当于温度计上的0℃。)

第二步:规定这条直线的一个方向为正方向(一般取从左到右的方向,用箭头表示出来)。

相反的方向就是负方向;(相当于温度计0℃以上为正,0℃以下为负。)

第三步:适当地选取一条线段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也就是在0的右面取一点表示1,0

与1之间的长就是单位长度。(相当于温度计上1℃占1小格的长度。)

在数轴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这些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它们依次表示–1,–2,–3,…。

3.数轴的定义: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原点位置的选定、正方向的取向、单位长度大小的确定,都是根据需要认为规定的。直线也不一定是水平的。 三.例题;

例1:判断下图中所画的数轴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错在哪里?

解答:都不正确,(1)缺少单位长度;(2)缺少正方向;(3)缺少原点;(4)单位长度不一

第11页 共67页

致。

例2:把下面各小题的数分别表示在三条数轴上:

(1)2,-1,0,32,+3.5 (2)―5,0,+5,15,20;(3)―1500,―500,0,500,1000。

3分析:要在数轴上表示数,首先要正确画出数轴,标明原点、正方向(一般从左到右为正方向)和单位长度这三要素,然后再表示数,第(1)题,数不大,单位长度取1cm代表1,第(2)、(3)题数轴较大,可取1cm分别代表5和500。数轴上原点的位置要根据需要来定,不一定要居中,如第(1)题的原点可居中,(2)的原点可偏左,(3)的原点可偏右,单位长度也应根据需要来确定,但在同一条数轴上,单位长度不能变。表示某个数的点,在图形上一定要用较大的“.”突出来,并且在数轴上写出该点表示的数。这样画出的图形较合理、美观。 例3:借助数轴回答下列问题

(1)有没有最小的正整数?有没有最大的正整数?如果有,把它指出来; (2)有没有最小的负整数?有没有最大的负整数?如果有,把它标出来。

解答:观察数轴易知: (1)有最小的正整数,它是1,没有最大的正整数; (2)没有最小的负整数,有最大的负整数,它是-1。 四.课堂练习: 教科书P9:1,2,3。 五、课堂小结:

1.数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直线上的点建立了对应关系,它揭示了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反过来并不是数轴上的所有点都表示有理数;

2.画数轴时,原点的位置以及单位长度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取,注意不要漏画正方向、不要漏画原点,单位长度一定要统一,数轴上数的排列顺序(尤其是负数)要正确。

六、课外作业:教科书P14:2,3 板书设计: 1.2.2 数轴(1) 1.数轴: 例1. 例2. 例3: 学生练习: 第12页 共67页

第5课时 1.2.2 数轴(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能在数轴上由数找点、由点读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概念;通过学习,初步体会对应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借用数轴直观的进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如何比较两个负数(尤其是两个负分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彩色粉笔、三角板、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将 ―5、2.5、21、―4、3.25、1、―4、0、1各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222.下面数轴上的点A、B、C、D、E分别表示什么数?

3.用“<”或“>”填空:(简单复习小学有关比较正整数、正分数、正小数的大小的知识)25 17;0.9 0.85;3.7 2.9;1 1;3 4。

2355二、讲授新课:

观察温度计的刻度,发现上边的温度总比下边的高。类似地,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进一步观察数轴,发现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所有的正

第13页 共67页

数都在“0”的右边,这说明什么?

由学生归纳出: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三.例题;

例1:比较―3,0,2的大小。

分析一:先在数轴上分别找到表示―3、0、2的点,由“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得到―3<0<2; 分析二:直接由“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的规律得出 ―3<0<2。

例2:把下列各组数用“<”号连接起来.

(1) ―10, 2,―14; (2) ―100,0,0.01; (3) 34,―4.75,3.75。

5解:(1)

―14<―10<2; (2) ―100<0<0.01; (3)―4.75<3.75<34。

5说明:按题意用“<”号连接,解题中不能用“>”号连接,否则与题意不符,更不能把

“<”与“>”混用,如第(1)小题不能写成“―10<2>―14”或者写成“2>―14<―10”的形式。

例3: 将有理数3,0,15,―4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用“<”号连接起来。 651<3。 解:正数15<3,由正、负数大小比较法则,得―4<0<66四.课堂练习: 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 ―1.3,0.3,―3,―5 . 五、课堂小结:

比较有理数大小法则是: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根据法则先在同一个数轴上表示出同一组数的位置,然后用“<”号连接,这种方法比较直观,但画图表示数较麻烦。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数轴上数的位置得出比较大小规律,即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则比较更方便些。

六、课外作业:教科书P14——6 板书设计: 1.2.2 数轴(2) 1.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 例1. 例2. 例3: 学生练习: 第14页 共67页

第6课时 1.2.3 相反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的意义,懂得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

2.过程与方法:经历概念的生成、应用,体会相反数的意义,简化数的符号,学习观察、归纳、概括的策略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相反数的代数定义与几何定义,熟练地求出一个已知数的相反数。 教学难点:

多重符号的数的化简问题的理解。 教学准备:彩色粉笔、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3,―1.5与1.5 1.在数轴上分别找出表示各数的点。6与―6,―31与22想一想:在数轴上,表示每对数的点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13,―1.5与1.5有何特点?,观察每组数所对应的两个点2.观察数6与―6,―31与22的位置关系有什么规律? 二、讲授新课:

发现、总结相反数的定义:象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 理解:代数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几何定义:在数轴上原点两旁,离开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 反数。0的相反数是0。

说明:“互为相反数”的含义是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因而不能说“―6是相反数”。“0

第15页 共67页

的相反数是0”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这是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到原点的距离就是0,这是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唯一的数。

三.例题;

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5是5的相反数;( ) ②5是―5的相反数; ( ) ③5与―5互为相反数;( ) ④―5是相反数; ( )

⑤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

( )

解答:√;√;√;×;√。

例2:(1)分别写出5、―7、―31、+11.2的相反数;(2)指出―2.4各是什么数的相反数。 213。 +11.2的相反数是―解:(1)5的相反数是―5。 ―7的相反数是7。 ―31的相反数是2211.2。 (2)-2.4是2.4的相反数 例3:化简下列各数:

(1)―(+10); (2)+(―0.15); (3)+(+3); (4)―(―20)。

解:(1)―(+10)=―10。(2)+(―0.15)=―0.15。 (3)+(+3)=+3 = 3。 (4)―(―20)=20。

四.课堂练习: 教科书P10:1,2,3, 4。 五、课堂小结: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从数轴上看,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找一个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

2.相反数是表示具有特定关系(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单独一个数不能被称为相反

数,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

3.正号“+”的功能是对一个数的符号予以确认;而负号“―”的功能是对一个数的符号予以改变。

六、课外作业:教科书P14:4 板书设计:

1.2.3 相反数 定义 例1. 例2. 例3: 学生练习 第16页 共67页

第7课时 1.2.4 绝对值(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能利用数轴及绝对值的知识,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经历绝对值概念的形成,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求一个已知数的绝对值及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念。 教学难点:

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代数定义的导出、对“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的理解。 教学准备:彩色粉笔、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在数轴上分别标出–5,3.5,0及它们的相反数所对应的点。

2.在数轴上找出与原点距离等于6的点。 3.相反数是怎样定义的?

引导学生从代数与几何两方面的特点出发回答相反数的定义。从几何方面可以说在数轴上原点两旁,离开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从代数方面说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征相同呢?由此引入新课,归纳出绝对值的定义。

二、讲授新课:

1.发现、总结绝对值的定义:

第17页 共67页

我们把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例如,在数轴上表示数―6与表示数6的点与原点的距离都是6,所以―6和6的绝对值都是6,记作|―6|=|6|=6。同样可知|―4|=4,|+1.7|=1.7。

2.试一试: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由绝对值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

(1)|+2|= ,1= ,|+8.2|= ; (2)|0|= ;(3)|―3|= ,|―0.2|= ,|―8.2|= 。

5概括:通过对具体数的绝对值的讨论,并注意观察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正数)的绝对值有什么特点?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的数(负数)的绝对值又有什么特点?由学生分类讨论,归纳出数a的绝对值的一般规律:

1.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0的绝对值是0.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即:①若a>0,则|a|=a; ②若a<0,则|a|=–a;

③若a=0,则|a|=0; 或写成:3.绝对值的非负性: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不论有理数a取何值,它的绝对值总是正数或0(通常也称非负数),绝对值具有非负性,即|a|≥0。

三.例题;

1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71,,―4.75,10.5。 210a(a0)a0(a0)。 a(a0) 解:71=71; 221101=10;

|―4.75|=4.75; |10.5|=10.5。

11例2: 化简:(1); (2)1。

23 解:(1)

例3:计算:(1)|0.32|+|0.3|;

(2)|–4.2|–|4.2|;

(3)|–2|–(–2)。

331111222; (2)

111133。

解:(1)0.62; (2)0; (3)4。 3

第18页 共67页

四.课堂练习: 教科书P11:1,2,3。 五、课堂小结:

1.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可以从其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两方面考虑,从几何方面看,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它具有非负性;从代数方面看,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2.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注意先判断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六、课外作业: 教科书P14——5 板书设计:

1.2.4 绝对值(1) 绝对值的定义 例1. 例2. 例3: 学生练习

第19页 共67页

第8课时 1.2.4 绝对值(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绝对值的概念,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经历绝对值概念的形成,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重点:

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异分母负分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彩色粉笔,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

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2.复习有理数大小比较方法:

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大于一切负数和0,负数小于一切正数和0,0大于一切负数而小于一切正数。

二、讲授新课: 1.发现、总结:

①在数轴上,画出表示―2和―5的点,这两个数中哪个较大?再找几对类似的数试一下,从中你能概括出直接比较两个负数大小的法则吗?

②我们发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第20页 共67页

这样,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只要比较它们的绝对值的大小就可以了。

3 2.例如,比较两个负数4和2的大小: 3839① 先分别求出它们的绝对值:3=4=12,2=2= 123439832 ② 比较绝对值的大小: ∵12 ∴124332 ③ 得出结论:433.归纳:

联系到1.2节的结论,我们可以得到有理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法则: (1) 负数小于0,0小于正数,负数小于正数; (2) 两个正数,应用已有的方法比较; (3)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三.例题:

例1: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1①-1与-0.01; ②2与0; ③-0.3与1; ④与39110。

解:(1)∵|―1|=1, |―0.01|=0.01, 且 1>0.01, ∴―1< ―0.01。

(2) ―|―2|=―2,因为负数小于0,所以―|―2| < 0。 (3)∵|―0.3|=0.3,

1199,(4)

11,1010•110.3,且 330.3 < 0.3, ∴0.31。 3•11 ∵正数大于负数, ∴910

例2:用“>”连接下列几个数:

2.6,―4.5,1,0,―22

103 解:2.6>1>0>―22>―4.5。

103四.课堂练习:

教科书:P13:(1),(2),(3),(4)。 五、课堂小结:

第21页 共67页

①先由学生叙述比较有理数大小的两种方法——利用数轴比较大小;利用绝对值比较大小,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实际上是由符号与绝对值两方面来确定。学习了绝对值以后,就可以不必利用数轴来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了。

②要求学生严格按格式书写,训练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注意符号“∵”、“∴”的写法、读法和用法。

六、课外作业: 教科书P14: 6

板书设计:

1.2.4 绝对值(2) 1.有理数大小比较 例1. 例2. 学生练习 规律:

第22页 共67页

第9课时

1.3.1 有理数的加法(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通过有理数加法的教学,体现化归的意识、数形结合和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教法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必要的讲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有理数加法法则。 教学难点:

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学准备:彩色粉笔,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在小学里,已经学过了正整数、正分数(包括正小数)及数0的四则运算。现在引入了负数,数的范围扩充到了有理数。那么,如何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呢?

2.问题:

一位同学沿着一条东西向的跑道,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

我们知道,求两次运动的总结果,可以用加法来解答。可是上述问题不能得到确定答案,因为问题中并未指出行走方向。

二、讲授新课: 1.发现、总结:

第23页 共67页

我们必须把问题说得明确些,并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1)若两次都是向东走,很明显,一共向东走 了50米,写成算式就是: (+20)+(+30)=+50,即这位同学位于原来位置的东方50米处。这一运算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2)若两次都是向西走,则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西方50米处,写成算式就是:

(―20)+(―30)=―50。

(3)若第一次向东走20米,第二次向西走30米,我们先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写成算式是(+20)+(―30)=―10,

即这位同学位于原来位置的西方10米处。 (4)若第一次向西走20米,第二次向东走30米, 写成算式是:(―20)+(+30)=( )。

即这位同学位于原来位置的( )方( )米处。

后两种情形中两个加数符号不同(通常可称异号),所得和的符号似乎不能确定,让我们再试几次(下式中的加数不仿仍可看作运动的方向和路程):

你能发现和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和绝对值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4)+(―3)=( ); (+3)+(―10)=( ); (―5)+(+7)=( ); (―6)+ 2 = ( )。 再看两种特殊情形:

(5)第一次向西走了30米,第二次向东走了30米.写成算式是: (―30)+(+30)=( )。

(6)第一次向西走了30米,第二次没走.写成算式是:(―30)+ 0 =( )。我们不难得出它们的结果。

第24页 共67页

2.概括:

综合以上情形,我们得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 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4.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一个有理数由符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所以进行加法运算时,必须分别确定和的符号和绝对值.这与小学阶段学习加法运算不同。) 三.例题:

例1:(教科书P18 例1) 例2:计算:

12①(+2)+(―11); ②(+20)+(+12); ③1; ④(―3.4)+4.3。

23解:①解原式=―(11―2)=―9; ②解原式=+(20+12)=+32=32;

1121234③解原式=1112;

6232366④解原式= +(4.3―3.4)=0.9。

四、课堂练习: 教科书P18:1,2,3, 4 五、课堂小结:

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要同时注意确定“和”的符号,计算“和”的绝对值两件事。

六、课外作业: 教科书P24——1

板书设计:

… 1.3. 1 有理数的加法(1) 有理数加法法则: 例1. 例2. 学生练习:

第25页 共67页

第10课时

1.3.1 有理数的加法(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在算法优化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教法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逐渐养成,“算必讲理”的习惯,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便。 教学准备: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叙述有理数加法法则。

2.计算:(1)6.18 +(–9.18); (2)(+5)+(-12); (3)(―12)+(+5);

(4)3.75 + 2.5 +(–2.5); (5)1 +(–2)+(–1)+(–1)。

2323

说明:通过练习巩固加法法则,暴露计算优化问题,引出新课。 二、讲授新课: ①问题:

在小学里,我们曾经学过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这两个运算律在有理数加法运算中也是成立的吗?

②探索:

第26页 共67页

计算:(1)30 +(—20)与(—20)+30 (2) (—5)+8与8 +(—5)

 (4) (3)35 +(-4)与3 +5每小题中所得的和相同吗?换几个加数再试一试。 ③总结:让学生总结出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 a + b = b + 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即 ( a + b )+ c = a + ( b + c )

这样,多个有理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加,使计算简化。 三.例题:

例1:(教科书p19 例2) 例2:计算:

(1) (+26)+(―18)+5+(―16);

11121 (2) 11728。

4323211121 解 (1) (+26)+(―18)+5+(―16); (2) 11728

4323221111=(26+5)+[(―18)+(―16)] =12187

433221= 31+(―34) =477

41= ―(34―31) =477

4= ― 3。 =41 413 =4=3

44从几个例题中你能发现应用运算律时,通常将哪些加数结合在一起,可以使运算简便吗? 例3:10袋小麦称重时以每袋90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为

第27页 共67页

负数,记录数据如下:

+7,+5,–4,+6,+4,+3,–3,–2,+8,+1

请问总计是超过多千克还是不足多少千克?这10袋小麦的总重量是多少?

分析:这是一个实际问题,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讨论研究,列出算式7+5+(–4)+6+4+3+(–3)+(–2)+8+1按应用题格式求解。 四.课堂练习: 教科书:P20:1,2。 五、课堂小结:

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加,可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任意改变加数的位置,简化运算。常见技巧有:

(1)凑零凑整: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结合先加;和为整数的加数结合先加; (2)同号集中:按加数的正负分成两类分别结合相加,再求和; (3)同分母结合:把分母相同或容易通分的结合起来;

(4)带分数拆开:计算含带分数的加法时,可将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拆开,分别结合相加。注意带分数拆开后的两部分要保持原来分数的符号。 六、课外作业: 教科书P24: 2

板书设计: 1.3.1 有理数的加法(2) 1.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例1. 例2. 例3 例4 学生练习:

第28页 共67页

第11课时

1.3.2 有理数的减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初步掌握并运用有理数减法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将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进行,有一定难度,为此应逐阶引导,同时让学生注意归纳有理数减法的规律。教法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 教学难点:

法则本身的推导和理解。 教学准备:彩色粉笔,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计算:①(―2)+(―6) ②(―8)+(+6)

3.问题:在月球表面,“白天”的温度可达127°C, 太阳落下后的“月夜”气温竟下降到―183°C,请问在月球上温差是多少度?(310°C)

通过分析启发学生应该用减法计算上题,从而引出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发现、总结:①回忆:

我们知道,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例如计算 (―8)―(―3)也就是求一个数?使( ? )+(―3)=―8。根据有理数加法运算, 有(―5)+(―3)=―8,所以 (―8)―(―3)=―5。①减法运算的结果得到了。

第29页 共67页

试一试:再做一个填空:(―8)+( )=―5,容易得到(―8)+(+3)=―5。②比较①、②两式,我们发现:―8“减去―3”与“加上+3”结果是相等的。

②再试一次:10―6=( 4 ), 10+(―6)=(4 ),得 10―6=10+(―6)。 ③概括:上述两例启发我们可以将减法转换为加法来进行。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如果用字母 a、b表示有理数,那么有理数减法法则可表示为:a – b = a +(―b)。

三.例题:

例1:计算:(1)(―32)―(+5); (2)7.3―(―6.8); (3)(―2)―(―25); (4)12―21 . 解:减号变加号 减号变加号

(1)(―32) ―(+5)=(―32)+(―5)=―37。 (2)7.3―(―6.8)=7.3 + 6.8 =14.1。

减数变相反数 减数变相反数 (注意:两处必须同时改变符号.)

(3)(―2)―(―25)=(―2)+25=23。 (4)12―21 = 12+(―21)= ―9。 例2 :(教科书P22例4)

四、课堂练习: 教科书P23: 1,2。

五、课堂小结: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强调指出:由于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从而减法转化为加法.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当引进负数后就可以统一用加法来解决.

2.不论减数是正数、负数或是零,都符合有理数减法法则.在使用法则时,注意被减数是永不变的。

六、课外作业: 教科书P25: 3

让学生总结、观察、很重要! 板书设计:

1.3.2 有理数的减法 1.有理数减法法则: 例1.…………… 例2.…………… …………… 学生练习:…… ………………… ……………… ………………… 第30页 共67页

第12课时

1.3.2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加减法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的意义,学会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2.会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减法直接转化为加法及混合运算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叙述有理数加法法则。 2.叙述有理数减法法则。 3.叙述加法的运算律。 4.符号“+”和“―”各表达哪些意义? 5.化简:+(+3);+(―3);―(+3);―(―3)。 二、讲授新课:

1.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算式:

(―11)―7+(―9)―(―6)按减法法则应为(―11)+(―7)+(―9)+(+6),这样便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算式。几个正数或负数的和称为代数和。

再看16―(―2)+(―4)―(―6)―7写成代数和是16+2+(―4)+6+(―7)。既然都可以写成代数和,加号可以省略,每个括号都可以省略,如:(―11)―7+(―9)―(―6)=―11―7―9+6,读作“负11,负7,负9,正6的和”,运算上可读作“负11减7减9加6”;16+2+(―4)+6+(―7)=16+2―4+6―7,读作“正16,正2,负4,正6,负7的和”,运算上读作“16加2减4加6减7”。

第31页 共67页

2.例题:

24111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 例1:把355324112411411、、、1的和”解:原式=“2、。 35531=1 读作:

355335533.加法运算律的运用:

既然是代数和,当然可以运用有理数加法运算律:a+b=b+a,(a +b)+c= a +(b+c)。

例2:计算:―20+3―5+7。

解:原式=―20―5+3+7=―25+10=―15。

注意这里既交换又结合,交换时应连同数字前的符号一起交换。

例3:计算:

132(1)1――+; (2)(+9)―(+10)+(―2)―(―8)+3。 3243213解:(1) 原式=1+―― (2) 原式=9―10―2+8+3 3324 =1―11 =9+8+3―10―2 4 =―1; =20―12=8。 43.课堂练习: 教科书P24: 练习 (1)(2)(3)(4) 三、课堂小结:

1.有理数的加减法可统一成加法。

2.因为有理数加减法可统一成加法,所以在加减运算时,适当运用加法运算律,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使运算简便。但要注意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四、课外作业: 教科书P25: 5—(1)、(2)、(3)、(4)

板书设计:

1.3.2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代数和: 例1.…………… 例2.…………… 例3.…………… ………………… 例4.……………… ………………… ………………… 学生练习:…… ………………… ……………… …………………

第32页 共67页

第13课时

1.3.2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并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2.能力训练目标: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 情感与价值目标: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加减运算法则和加法运算律。 教学难点:

减法直接转化为加法及混合运算的准确性,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计算。 教学准备: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叫代数和?说出―6+9―8―7+3两种读法。

2.计算:(1)(―12)―(+8)+(―6)―(―5); (2)(+3.7)―(―2.1)―1.8+(―2.6);

1111 (3)(―16)+(+20)―(+10)―(―11); (4)。

2346二、讲授新课:

1.概述:

在有理数加法运算中,通常适当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化。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后,一般也应注意运算的合理性。 2.例题:

232例1:计算:①-24+3.2―16―3.5+0.3; ②02130.25

343 解:(1)原式=―24―16+3.2+0.3―3.5=―40+3.5―3.5=―40+0=―40

23212321 (2) 原式=0213=213

34343434第33页 共67页

223111 =213=213=17

334422 例2:―3、+5、―7的代数和比它们的绝对值的和小多少?

解:由题意得:(|―3|+|+5|+|―7|)―(―3+5―7) =(3+5+7)―(―5) =15+5=20 例4:(教科书P23例5)

3.课堂练习: 教科书P24 练习(3),(4) 三、课堂小结:

有理数的加减法可统一成加法,从而有理数加、减混合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四、课外作业: 教科书P25: 5—(5)(6)

板书设计: 1.3.2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例1.①…………… 例1.②…………… 例2.…………… 例3.………………… ………………… ………………… ………………… ………………… ………………… ………………… ………………… ………………… ……………… ………………… ………………… ………………… 学生练习:…… ………………… ……………… ………………… ………………… ………………… ………………… …………………

第34页 共67页

第14课时 1.4.1 有理数的乘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并初步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能力训练目标:能运用法则进行简单的有理数乘法运算.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 教学重点: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 教学难点:

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 教学准备: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2)+(―2)+(―2)。

2.有理数包括哪些数?小学学习四则运算是在有理数的什么范围中进行的?(非负数) 3.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关键问题是什么?和小学运算中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符号问题) 4.根据有理数加减运算中引出的新问题主要是负数加减,运算的关键是确定符号问题,你能不能猜出在有理数乘法以及以后学习的除法中将引出的新内容以及关键问题是什么?(负数问题,符号的确定) 二、讲授新课:

1.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乘法法则: (1)思考:

第35页 共67页

观察下面的乘法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3×3=9 3×2=6 3×1=3 3×0=0

可以发现,上述算式有如下规律:随着后一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递减3.

照这个规律,那么应有:3×(―1)=―3, 3×(―2)= , 3×(―3)= , (2)思考: 观察下面的乘法算式,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3×3=9 2×3=6 1×3=3 0×3=0

可以发现,上述算式有如下规律:随着前一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递减3.

照这个规律,那么应有: (―3)×3=―3, (―2)×3= , (―1)×3 = ,

归纳如下:正数乘正数,积为正数;正数乘负数,积是负数;负数乘正数,积也是负数。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

(3)思考:利用上面归纳的结论计算下面的算式,你发现什么规律?

(―3)×3= ,(―3)×2= , (―3)×1= ,(―3)×0= , 可以发现,上述算式有如下规律: 随着后一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增加3. 照这个规律,那么应有:

(―3)×(―1)= ,(―3)×(―2)= ,(―3)×(―3)= , 可以归纳出如下结论: 负数乘负数,积为正数,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

(4)综合上面各种情况,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5)继而教师强调指出:

“同号得正”中正数乘以正数得正数就是小学学习的乘法,有理数中特别注意“负负得正”和“异号得负”。

用有理数乘法法则与小学学习的乘法相比,由于介入了负数,使乘法较小学当然复杂多了,但并不难,关键仍然是乘法的符号法则:“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符号一旦确定,就归结为小学的乘法了。

因此,在进行有理数乘法时更需时时强调:先定符号后定值。

第36页 共67页

例如: 再如:

(-5)×(-3)···········同号两数相乘 (-6)×4··············异号两数相乘 (-5)×(-3)=+( )··········得正 (-6)×4=-( )············得负 5×3=15·············把绝对值相乘 6×4=24············把绝对值相乘 所以 (-5)×(-3)=15。 所以 (-6)×4=-24。 2.例题:

例1:(教科书30 例1)

由例1,得出结论:一般地,在有理数中仍然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2)与()分别互为倒数。 例如,2与1、(232 例2:(教科书30 例:2)

3.课堂练习:

课本:P30, 1,2,3。 三、课堂小结:

今天主要学习了有理数乘法法则,要牢记两个负数相乘得正数,简单地说:“负负得正”。 四. 课外作业: 课本:P37:1,

板书设计: 1.4.1 有理数的乘法 乘法法则:…………… 例1.…………… 例1.………… ………………… ………………… ………………… ………………… ………………… ………………… 学生练习:…… ………………… ……………… ………………… ………………… ………………… ………………… ………………… ………………… ………………… ………………… …………………

第37页 共67页

第15课时

1.4.1 有理数的乘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巩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探索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的确定方法 2,能力训练目标: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教学重点:

乘法的符号法则和乘法的运算律。 教学难点:

积的符号的确定。 教学准备: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

2.计算:(1)5×(―6); (2)(―6)×5; (3)[3×(―4)×(―5); (4)3×(―4)×(―5)]; 二、讲授新课:

11、能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结果吗? (―10) ××0.1×6 = ;

311 (―10) ××(―0.1)×6 = ; (―10) ××(―0.1)×( ―6 )= 。

33 观察以上各式,能发现几个正数与负数相乘,积的符号与各因数的符号之间 的关系吗?再试一试:

―1×1×1×1×1=______; ―1×(―1)×(―1)×1×1=______; ―1×(―1)×(―1)×(―1)×1=______; ―1×(―1)×(―1)×(―1)×(―1)=______。

第38页 共67页

一般地,我们有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 希望由学生观察、总结得出! 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首先确定积的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乘。

1试一试:5322?58.13.140?

2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354例1:计算: (1) 80.58; (2) 310.25

46513 解:(1) 原式=88= 8+3=11; (先乘后加)

24591 (2)原式=3 (先定符号)

6541 =1 (后定值)

8 例2:计算: P31 例3

4.课堂练习: 课本:P32-----1, 2

三、课堂小结: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精读多个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及乘法运算律,并强调运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四、课外作业: 课本:P37:2

板书设计: 1.4.1 有理数的乘法 运算律和法则:…… 例1.…………… 例2.………… ………… ………………… ………………… ………………… ………………… ………………… ………………… ………………… ………………… 学生练习:…… ………………… ……………… ………………… ………………… ………………… ………………… ………………… ………………… ………………… ………………… …………………

第39页 共67页

第16课时

1.4.1 有理数的乘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练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并能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2、能力训练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些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乘法运算律的运用。 教学难点:

乘法运算律的运用。 教学准备: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 (1)8+5×(―4); (2)(―3)×(―7)―9×(―6)

解:原式=8+(―20)=―12; 解:原式=21―(―54) =75 2.再次强调:在有理数乘法中,首先要掌握积的符号法则,当符号确定后又归结到小学数学的乘法运算上,四则运算顺序也同小学一样,先进行第二级运算,再进行第一级运算,若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式子。 二、讲授新课:

1.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乘法运算律:

①问题:在小学里,我们曾经学过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三个运算律在有理数乘法运算中也是成立的吗?

②探索:计算: (―6)×5 (2)5×(―6) (3) 〖3×(―4)〗×(―5) (4)3×〖(―4)×(―5)〗 (5)5×〖3+(―7)〗 (6)5×3+5×(―7)

第40页 共67页

③总结:让学生总结出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即 a b = b 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即(ab)c=a(bc)

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推出:三个以上有理数相乘,可以任意交换乘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乘.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即a(b+c)=ab+ac. 2. 例题:

12例1:计算:(1) 300.4; (2) 4.985。

23122 解:(1)原式3030301520127;

235 (2) 原式=4.98550.025250.124.9。

3114例2:计算:①4×(―12)+(―5)×(―8)+16; ②81。

4315 解:①原式=8×(―6)+8×5+8×2=8×(―6+5+2)=8×1=8;

311433431473 ②原式=818614。

43154434151010例3:(教科书P33 例4)

3.课堂练习: 课本:P33:(1),(2),(3),(4)。 三、课堂小结:

教师指导学生总结运用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及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方法,并让学生总结强调运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四、课外作业: 补充作业:计算: (1)―1.25×(―0.3)×83

31117 (2)4.98×(―5) (3) (+3)×(3—7)×

77322

第41页 共67页

第17课时

1.4.2 有理数的除法(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能力训练目标: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除法运算。 3.情感与价值目标:经历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探索过程。 教学重点:

有理数除法法则。 教学难点:

(1)商的符号的确定;(2)0不能作除数的理解。 教学准备: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

2.叙述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3181 1633.计算:①(―6)×1 ②0.512 二、讲授新课:

1.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除法法则: ①问题:

③(―3)×(+7)―9×(―6) ④

64 255“一个数与2的乘积是-6,这个数是几?”你能否回答?这个问题写成算式有两种: 2×( ?)=-6, (乘法算式) 也就是 (-6)÷2=( ?) (除法算式)

由2×(-3)=-6,我们有(-6)÷2=-3。另外,我们还知道: (-6)×1=-3。 2所以,(-6)÷2=(-6)×1。这表明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来进行。 2②探索: 填空:

8÷(-2)=8×( ); 6÷(-3)=6×( ); 试一试。 12 -6÷( )=-6×; -6÷( )=-6×。

33第42页 共67页

这样,对有理数除法,一般有

有理数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注意:0不能作除数.

2.探讨总结出有理数除法类似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因为除法可化为乘法,所以有理数的除法有与乘法类似的法则: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3.例题:

例1: (1) 186; (2)

1255; (3)

64。 25512151 解:①原式=1861863; ②原式=;

55522 ③原式=

64653。 25525410 例2. (教科书P34 例5)

4.课堂练习: 课本:P35:练习 三、课堂小结:

1.指导学生看书,重点是除法法则。

2.引导学生归纳有理数除法的一般步骤:(1)确定商的符号;(2)把除数化 为它的倒数;(3)利用乘法计算结果。 四、课外作业: 课本:P38:4。

板书设计: 1.4.2 有理数的除法(1) 法则:…………… 例1.…………… 例2.………… ………… ………………… ………………… ………………… ………………… ………………… ………………… ………………… ………………… 学生练习:…… ………………… ……………… ………………… ………………… ………………… ………………… ………………… ………………… ………………… ………………… ………………… 第43页 共67页

第18课时

1.4.2 有理数的除法(2)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 能力训练目标:培养学生解题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在观察、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初步经验。 教学重点: 运算顺序的确定 教学难点:

把分数化为除法的运算 教学准备: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回顾知识

1、计算: (1)-10×(-3)×0.1×6

3

(2)8+(-0.5)×(-8)×4

59

(3)(-3)×6 ×(-5 )×(-0.25)

2、计算:(1)(-9)÷3 ; (2)(-64)÷(-8); (3)1÷(-7); (4)0÷(-5) 二.新课

1. 例题

例1 (课本P35 例6 )

例2 化简下列分数:(1)

12; 3 (2)

2416。

解:(1)原式=(-12)÷3=-(12÷3)=-4; ;

(2)原式=

241241624161。 162 例3 (课本P35 例7 )

第44页 共67页

2. 课堂练习: 课本P36 练习1、2 三、 课堂小结:

1.指导学生看书,重点是除法法则。 2.分数可以理解为分子除以分母 四、课外作业: 课本P38 6

板书设计: 1.4.2 有理数的除法(1) 例1:…………… 例2.…………… 例3.………… ………… ………………… ………………… ………………… ………………… ………………… ………………… ………………… ………………… 学生练习:…… ………………… ……………… ………………… ………………… ………………… ………………… ………………… ………………… ………………… ………………… …………………

第45页 共67页

第19课时

1.4.2 有理数的除法(3)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 能力训练目标:培养学生解题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在观察、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初步经验。 教学重点: 运算顺序的确定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回顾知识

谁来说说小学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1.先算乘除,再算加减;2.同一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3.如果有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大括号里的。) 二、新课 1. 例题

例1:计算:

6733(1) (―5)÷(―3); (2) ; (3)2463.5。 27843322322 解;(1) 原式=5÷3=×=; 或原式=(―)×(―)=; 2535535 (先定符号) (乘法分配律)

66116111 (2)原式=246242444; 7766767773783(3)原式=3.53。

84274(先定符号) 第46页 共67页

例2:(课本P36 例8) 例3:(课本P36—37 例9)

2. 课堂练习: 课本P36—练习,课本P37—练习 三、课堂小结: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1)先算乘除,再算加减;(2)同一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3)如果有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大括号里的。 四、布置作业

课本P39习题1.4 —8

板书设计: 1.4.2 有理数的除法(3) 例1:…………… 例2.…………… 例3.………… ………… ………………… ………………… ………………… ………………… ………………… ………………… ………………… ………………… 学生练习:…… ………………… ……………… ………………… ………………… ………………… ………………… ………………… ………………… ………………… ………………… …………………

第47页 共67页

第20课时

1.5.1 有理数的乘方(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2.能力训练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学生的探索精神。 3.情感与价值目标: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教学重点:

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教学难点:

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教学准备: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311.计算: (1) 93; (2) 641

452. 在小学我们已经学习过2×2,记作22,读作2的平方(或2的二次方);2×2×2作23,读作2的立方(或2的三次方);那么,2×2×2×2可以记作什么?读作什么?,2×2×2×2×2呢?

二、讲授新课:

1.概念:

n一般地,我们有:n个相同的因数a 相乘,即a,记作。 aaaan个例如,2×2×2=23;(-2)(-2)(-2)(-2)=(-2)4。

这种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involution),乘方的

结果叫做幂(power)。在an中,a叫作底数,n叫做指数,an 读作a的n次方,an看作是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

第48页 共67页

例如,23中,底数是2,指数是3,23读作2的3次方,或2的3次幂。

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8就是81,通常指数为1时省略不写。 2.例题:

例1:计算:(1) 23; (2) 24; (3) 25。

解:(1) 原式=(-2)(-2)(-2)=-8, (2) 原式= (-2)(-2)(-2)(-2)=16,

(3) 原式= (-2)(-2)(-2)(-2)(-2)=-32。 例2:课本P42—例1 例3:课本P42—例2

3.总结:让学生总结出符号法则。根据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我们有: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4.试一试:(―2)6读作什么?其中底数是什么?指数是什么? (―2)6是正数还是负数?

4;

3132; 15; 0.13。

5.课堂练习:

课本:P42:1,2。 课本:P43:3。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回忆,做出小结:①乘方的有关概念;②乘方的符号法则;③括号的作用。 四、课堂作业: 课本:P47:1 板书设计:

1.5.1 有理数的乘方(1) 概念:…………… 例1 ………………… 例2.……………… 例3.……… ………………… ………………… ………………… ……… ………………… ………………… ………………… ……… 学生练习:…… ………………… ……………… ………………… ………………… ………………… ………………… ………………… ………………… ………………… ………………… …………………

第49页 共67页

第21课时

1.5.1 有理数的乘方(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能力训练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弄清与乘方有关的排列规律,学会观察一些特殊的数字的排列规律。 教学重点:

运算顺序的确定和性质符号的处理 教学难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 教学准备: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计算(-2)3+(-3)×[(-4)2+2]-(-3)2÷(-2)

解:原式=-8+(-3)×18-9÷(-2)=-8+(-54)-(-4.5)

=-8+(-54)+4.5=-57.5

教师归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就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的顺序依次进行。 二、讲解例题

课本P43 例3、例4

请同学们观察例4中的三行数,其中先观察第1行,我们可以从第1行中看出这些数字是按什么规律来排列的?

(第1行的数是按-2,(-2)2,(-2)3,(-2)4,(-2)5,…的顺序排列的。) 第2行是怎样排列的?

第50页 共67页

(第2行的数是按-2+2,(-2)2+2,(-2)3+2,(-2)4+2,(-2)5+2,…的顺序排列的,也就是说,它是在第1行的相应的数加上2的。)

再往下看第3行,它又是怎样排列的?

2345(第3行的数是按-2 ×0.5,(-2)×0.5,(-2)×0.5,(-2)×0.5,(-2)×0.5,…

的顺序排列的,也就是说,第3行的数是第1行相应的数的0.5倍。)

看看例4的第3小题,它要求的是,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那这三行的第10个数分别是什么?

(第1行的是(-2)10,第2行的是(-2)10+2,第3行的是(-2)10×0.5。) 三、巩固知识 课本P44 练习

四、课堂小结:本节主要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的乘方是比乘法更高级的一种

运算。

五、布置作业 课本P47 习题1.5第3题 板书设计: 1.5.1 有理数的乘方(1) 运算顺序…………… 例3 ………………… 例4.……………… ……… ………………… ………………… ………………… ……… ………………… ………………… ………………… ……… 学生练习:…… ………………… ……………… ………………… ………………… ………………… ………………… ………………… ………………… ………………… ………………… …………………

第51页 共67页

第22课时 1.5.2 科学记数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体会大数,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的学习,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感受大数,促使学生重视大数的现实意义,以发展学生的数感。教法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分类讨论思想,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教学难点:

正确掌握10n的特征以及科学记数法中n与数位的关系 教学准备: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叫乘方?说出103,―103,(―10)3、an的底数、指数、幂。

2、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人口大约为1300000000人,我国现有耕地面积为1900000000亩,而美国现有人均耕地面积约9.7亩,请同学们计算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并与美国比较,看看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与美国的差距,今后在这些方面应注意些什么问题?现在让我们了解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一条 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52页 共67页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第三条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全面规划,严格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

上面这样大的数,读写都有一定的困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表示大数的一种方法——科学记数法。 二、讲授新课:

1.10n的特征

观察:101=10,102=100,103=1000,104=10000,…1010=10000000000。

提问:10n中的n表示n个10相乘,它与运算结果中0的个数有什么关系?与运算结果的数位有什么关系?

0,比运算结果的位数少1;反(1)10n=1000,n恰巧是1后面0的个数;(2) 10n=100n个0(n1)位7之,1后面有多少个0,10的幂指数就是多少,如10000000=10。

7个02.练习:

(1)把下面各数写成10的幂的形式:1000,100000000,100000000000。(2)指出下列各数是几位数:103,105,1012,10100。 3.科学记数法:

(1)任何一个数都可以表示成整数数位是一位数的数乘以10的n次幂的形式。 如:100=1×100=1×102;600=6×1000=6×103;7500=7;5×1000=7.5×103。

第一个等号是我们在小学里就学习过的关于小数点移动的知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100,1000,变成10的n次幂的形式就行了。

(2)科学记数法定义:

根据上面例子,我们把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的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自然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现在我们只学习绝对值大于10的数的科学记

第53页 共67页

数法,以后我们还要学习其他一些数的科学记数法。说它科学,因为它简单明了,易读易记易判断大小,在自然科学中经常运用。

一般地,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三、例题:

例1:用科学记数法记出下列各数:

(1)696 000; (2)1 000 000; (3)58 000; (4)―7 800 000。 解:(1)原式=6.96×105; (2) 原式=106;

(3) 原式=5.8×104; (4) 原式=―7.8×106。

例2:课本P45——例5 思考: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时,10的指数与原数的数位位数有什么关系?和同学讨论一下,再举几个数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四、课堂练习:

课本:P45——练习 五、课堂小结:

1.指导学生看书;2.强调什么是科学记数法,以及为什么学习科学记数法;3.突出科学记数法中字母a的规定及10的幂指数与原数整数位数的关系。 六、课外作业:

课本:P47——4, 5题 板书设计:

1.5.2 科学记数法 概念: 例1 例2. 学生练习

第54页 共67页

第23课时

1.5.3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

2、能力训练目标:由给出的近似数,说出它精确到哪一位,它有几个有效数字。给一个数,能熟练地按要求四舍五入取近似数。

3、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近似数、精确度,有效数字等概念和给一个数,能按照精确到哪一位或保留几个有效 字的要求,四舍五入取近似数。 教学难点:

由给出的近似数求其精确度及有效数字的个数、保留有效数字取近似值。 教学准备: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问题:

量一量课本的宽度,了解准确数和近似数的概念, 2.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在小学里我们计算圆的面积S=πR2,π一般取多少?(3.14)这是一个精确的数吗?小数位数太多,不便于计算,常常保留两位小数,由“四舍五入”取π≈3.14,这就是“近似数”,小学里在小数计算中经常把最后答案取近似数。

3.完成练习:

①将3.062保留一位小数得___;②将7.448保留整数得____;③将15.267保留两位小数得___。 二、讲授新课:

第55页 共67页

1.概念: ①精确度: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要用近似数.使用近似数就有一个近似程度的问题,也是就精确度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3.14159··· 我们对这个数取近似数:

如果结果只取整数,那么按四舍五入的法则应为3,就叫做精确到个位; 如果结果取1位小数,则应为3.1,就叫做精确到十分位(或叫精确到0.1); 如果结果取2位小数,则应为3.14,就叫做精确到百分位(或叫精确到0.01);……。 概括: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②有效数字:

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象上面我们取3.142为的近似数,它精确到千分位(即精确到0.001),共有4个有效数字3、1、4、2。

2.例题:

例1:下列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各有哪几个有效数字?

(1)132.4; (2)0.0572; (3)2.40万

解:(1)132.4精确到十分位(精确到0.1),共有4个有效数字1、3、2、4;

(2)0.0572精确到万分位(精确到0.0001),共有3个有效数字5、7、2; (3)2.40万精确到百位,共有3个有效数字2、4、0。

注意:由于2.40万的单位是万,所以不能说它精确到百分位.。

例2: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中的要求把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1)0.34082(精确到千分位); (2)64.8 (精确到个位);

(3)1.504 (精确到0.01); (4)0.0692 (保留2个有效数字); (5)30542 (保留3个有效数字)。

第56页 共67页

解:(1)0.34082 ≈ 0.341; (2)64.8 ≈ 65; (3)1.504 ≈ 1.50; (4)0.0692 ≈ 0.069; (5)30542≈ 3.05×104。

注意:①例2的(3)中,由四舍五入得来的1.50与1.5的精确度不同,不能随便把后面的0去掉;②例2的(5)中,如果把结果写成30500,就看不出哪些是保留的有效数字,所以我们用科学记数法,把结果写成3.05×104。③有一些量,我们或者很难测出它的准确值,或者没有必要算得它的准确值,这时通过粗略的估算就能得到所要的近似数,有时近似数也并不总是按“四台五入”法得到的。

例如,某地遭遇水灾,约有10万人的生活受到影响。政府拟从外地调运一批粮食救灾,需估计每天要调运的粮食数。如果按一个人平均一天需要0.5千克粮食算,那么可以估计出每天要调运5万千克的粮食。

又如某校初一年级共有l12名同学,想租用45座的客车外出秋游。因为112÷45=2.488…,这里就不能用四合五入法,而要用“进一法”来估计应该租用客车的辆数,即应租3辆。

例3:课本P46——例6

3.课堂练习: 课本:P46——练习 三、课堂小结:

①正确理解和掌握近似数、准确数、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等概念;

②要学会给出一个近似数,能准确地确定它精确到哪一位,或它有哪几个有效数字;准确、迅速、熟练地按照要求求出一个数的近似数;

③对例题中提到的注意事项应引起重视。

四、课堂作业: 课本:P74: 1,2,3,4。 板书设计:

1.5.3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概念:………… 例1.……………… 例2.……………… ………………… ………………… ………………… ………………… ………………… ………………… 学生练习:…… ………………… ……………… ………………… ………………… ………………… ………………… ………………… 第57页 共67页

总结: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

2.能力训练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按有理数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 3情感与价值目标: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准确地掌握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中的符号问题。 教学准备: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

1(1)(―2)+(―3); (2)7×(―12); (3);―1+; (4)17―(―32); 23(5)―252; (6)(―2)3; (7) ―23; (8) 021; (9) (―4)2; (10) ―32; (11) (―2)4; (12) ―100―27; (13) (―1)101;

171 (14) 1―1―; (15) 1×(―2); (16)―7+3―6; (17) (―3)×(―8)×25。 68232.说一说我们学过的有理数的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二、讲授新课:

1.观察:

1下面的算式里有哪几种运算? 3+50÷22×()-1。

5这个算式里,含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多种运算,称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规定如下:

第58页 共67页

①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②同级运算,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

③如果有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大括号里的。

注意:①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乘方和开方(今后将会学到)叫做第三级运算。

②可以应用运算律,适当改变运算顺序,使运算简便。

3.试一试:

指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①502; ②632; ③632; ④178243;

5⑤325022 4.例题:

12211;⑥10.5133910; ⑦1110.543; ⑧

1111321410。

111例1:计算:1324110

1111解:1324101410。

6543这里要注意三点:

①小括号先算;

②进行分数的乘除运算,一般要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把除法转化为乘法; ③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这一点十分重要。

11例2:计算:33831838182427

分析:揭示思路:本例按常规运算顺序,应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运算较繁,观察算式中的数字特征,可发现首尾两数互为倒数,根据这一迹像,抓住算式的结构特点及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利用运算定律,适当改变运算顺序,可得如下新颖解法:

解原式=2788242525272538

第59页 共67页

=24252425

253258=8―3 =5

由上运算可知,把原算式根据运算法则统一为乘法,又把括号里的数字为一个数,再次运用乘法交换律,利用倒数关系,使问题进一步简化,最后又根据数学特征,运用乘法分配律,顺利达到目的,本例在求解过程中,不断创新,寻求新的解法,这样既把所学知识用活,用巧,又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提高数学素养,必须有这种学习精神,才能在素质教育的大道上不断进取!

5.课堂练习: (1)想一想:

1①2÷(1―2)与2÷―2有什么不同? 22②2÷(2×3)与2÷2×3有什么不同?

161(2)试一试:计算:22。

472三、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规律: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按顺序运算;3.若有括号,先小再中最后大,依次计算。 四、课堂作业:

补充作业:

(1)―2.5×(―4.8)×0.09÷(―0.27) (2)―3×(―5)2 (3)[(―3)×(―5)]2 (4)(―4×32 ) ―(―4×3)2 板书设计: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 运算顺序:………… 例1.……………… 例2.……………… ………………… ………………… ………………… ………………… ………………… ………………… 学生练习:…… ………………… ……………… ………………… 共67页 ………………… ………………… 第 60 页………………… ………………… ………………… ………………… ………………… …………………

教学后记: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加、减、乘、除、乘方的综合应用,既复习旧知识,又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对这一单元的知识一定要学好,用活,切实掌握运算法则、运算律、运算顺序。

有理数的复习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复习整理有理数有关概念和有理数运算法则,运算律以及近似计算等有关知识。

2.能力训练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第61页 共67页

教学重点:有理数概念和有理数运算。 教学难点:负数和有理数法则的理解。 教学准备: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阅读教材中的“全章小结”,给关键性词语打上横线。

二、讲授新课:

1.利用数轴患讲有理数有关概念

本章从引入负数开始,与小学学习的数一起纳入有理数范畴,我们学习的数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从数轴上看,小学学习的数都在原点右边(含原点),引入负数以后,数轴的左边就有了实际意义,原点所表示的0也不再是最小的数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从左向右越来越大,A点所表示的数小于B点所表示的数,而D点所表示的数在四个数中最大。我们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这两点间的距离,则AO>BO>CO,这个距离就是我们说的绝对值。由AO>BO>CO可知,负数的绝对值越大其数值反而越小。由上图中还可以知道CO=DO,即C、D两点到原点距离相等,即C、D所表示的数的绝对值相等,又它们在原点两侧,那么这两数互为相反数。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就是在原点两侧且到原点等距的两点所表示的数。利用数轴,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解决许多题目。

2.例题:

例1:(1)求出大于―5而小于5的所有整数;(2)求出适合3<x<6的所有整数;

(3)试求方程x=5,2x=5的解; (4)试求x<3的解

A B C O D 解:(1)大于―5而小于5的所有整数,在数轴上表示±5之间的整数点,如图,显然有±4,±3,±2,±1,0。

(2)3<x<6在数轴上表示到原点的距离大于3个单位而小于6个单位的整数

第62页 共67页

点。在原点左侧,到原点距离大于3个单位而小于6个单位的整数点有―5,―4;在原点右侧距离原点大于3个单位而小于6个单位的整数点有4,5。所以,适合3<x<6的整数有±4,±5。

(3) x=5表示到原点距离有5个单位的数,显然原点左、右侧各有一个,分别是―5和5。所以x=5的解是x=5或x=―5。同样2x=5表示2x到原点的距离是5个单位,这样的点有两个,分别是5和―5。所以2x=5或2x=―5,解这两个简易方程

55得x=或x=―。

22

(4) x<3在数轴上表示到原点距离小于3个单位的所有点的集合。很显然―3与3之间的任何一点到原点距离都小于3个单位。所以 ―3<x<3。

例2:计算:

(1)+17+20; (2)―13+(―21); (3)―15―19; (4)―31―(―16); (5)―11×12;(6)(―27)(―13); (7)―64÷16; (8)(―54)÷(―24); (9)(―(10)―(

13

); 232

); (11)―(―1)100; (12)―2×32; (13)―(2×3)2; 2

(14)(―2)3+32(15)[4(

121111)÷2(―)]÷[(―)2+(―)3+(―)+1]222223.课堂练习: (1)填空:

①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的和是_____; ②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的商是_____;(0除外) ③____的绝对值与它本身互为相反数; ④____的平方与它的立方互为相反数; ⑤____与它绝对值的差为0; ⑥____的倒数与它的平方相等;

第63页 共67页

⑦____的倒数等于它本身; ⑧____的平方是4,_____的绝对值是4;

⑨如果―a>a,则a是_____;如果a3=―a3,则a是______;如果a2a2,那么a是_____;如果a=―a,那么a是_____; (2)用“>”、“<”或“=”填空: 当a<0,b<0,c<0,d<0时: ①

aacdabab____0; ②____0; ③_____0;④____0;

baccda3b4(b)2a3b3c2⑤3____0;⑥____0; ⑦____0; ⑧____0; a3bcdc当a>b时,

1111⑨a>0,b>0,则_____;a<0,b<0,则_____。

abab三、课堂小结:

注意负数的出现而带来的问题。①符号问题;②漏“―”问题;③计算正确性。

四、课堂作业:

课本:P51: 复习题1。

板书设计: 有理数的复习课 基本内容:……… 例1.……………… 例2.……………… ………………… ………………… ………………… ………………… ………………… ………………… 学生练习:…… ………………… ……………… ………………… ………………… ………………… ………………… ………………… ………………… ………………… ………………… ………………… 教学后记:

全章复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灵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们注意了下面两个方面:第一,既加强基础,又提高能力和发展智力;第二,既全面复习,又突出重点。

第64页 共67页

本节课是有理数全章的复习课,所以教学中抓住了有理数的概念和 理数的运算这两个主要内容,这是有理数的基础知识,也是复习的重点。此外,还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让学生熟练地利用数轴来解题,以提高他们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后记:1.1 正数和负数(1)

教学后记:1.2.1 有理数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明确有理数的概念,难点是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有理数进行分类。通过具体的数的分类练习培养学生的正确分类能力,在确定分类标准时应防止出现“重”、“漏”的错误,即要求每一个数必须属于某一类,又不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两类。

教学后记:1.2.2 数轴(1)

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研究新问题,是我们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小学里曾学过利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自然数,为此我们可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做些改进就可以用来表示有理数?伴以温度计为模型,引出数轴的概念。教学中,数轴的三要素中的每一要素都要认真分析它的作用,使学生从直观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直线、数轴都是非常抽象的数学概念,当然对初学者不宜讲的过多,但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还是可行的。例如,向学生提问:在数轴上对应一亿万分之一的点,你能画出来吗?它是不是存在等。

教学后记:1.2.2 数轴(2)

本节内容是数轴的一个简单应用,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小学有关比较正整数、正分数、正小数的大小的知识是本节学习比较有理数大小的基础。从温度计的刻度表示温度高低来类比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的大小的方法是很自然的,要注意联系。将多个有理数按要求用不等号连接是本节的难点,要注意加强训练和强调。

教学后记:1.2.3 相反数

本节内容较为简单,经过教师适当引导,便可使学生充分参与认知过程。由于“新”知识与有关的“旧”知识的联系较为直接,在教学中应着力引导观察、归纳和概括的过程。

教学后记:1.2.4 绝对值(1)

绝对值是中学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具有非负性,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从几何与代数的角度阐述绝对值的概念,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求一个已知数的绝对值,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代数定义的导出、对“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的理解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后记:1.2.4 绝对值(2)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为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需要在教学中结合内容逐步渗透,而不能脱离内容形式地传授。

本课中,我们有意识地突出“分类讨论”、“∵,∴”这些数学思想方法,以期使学生对此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与了解。

教学后记:1.3. 1 有理数的加法(1)

“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

如本教学设计适当加强法则的形成过程,从而在此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能力,相应地适当压缩应用法则的练习。这样,学生在这节课上不仅学懂了法则,而且能感知到研究数学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这种方案减少了应用法则进行计算的练习,所以学生掌握法则的熟练程度可能稍差,这是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65页 共67页

教学后记:1.3.1 有理数的加法(2)

过去不少人错误地认为,推理训练是几何教学的目的,代数可以不讲理由。其实,计算本身就是推理。计算法则、运算性质都是进行计算的根据。学生要知道每进行一步运算都要有根有据。这样通过运算就能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后记:1.3.2 有理数的减法

把学生视为探索者,将教学过程模拟成一个“科研过程”,引导学生发现矛盾,提出问题,最后用新的理论来解决原先提出问题,解决原先发现的矛盾。这种教法,归纳起来就是“三部曲”:提出问题——建立理论——解决问题。这节课的设计正是这一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

教学后记:1.3.2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用两个课时进行教学。这一课时的重点是继续帮助学生实现减法向加法的转化与加减法互化,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这一点对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运算非常重要,这是因为有理数加、减混合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教学后记:1.3.2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本课时是习题课。通过习题,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

第14课时 1.4.1 有理数的乘法

教学后记:有理数乘法法则,实际上是一种规定(或说定义),要完全理解这样规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对中学生来说是不可能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接受(或说承认,不拒绝)有理数乘法法则呢?值得探讨、研究。 第15课时

教学后记:强调学生与教师一起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只要我们坚持把数学活动过程体现在教学中,又尽力发挥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那么学生所学到的就不仅是一些数学知识,而且会学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第16课时 1.4.1 有理数的乘法

教学后记:强调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而不是就题论题。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第17课时 1.4.2 有理数的除法(1)

教学后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我们进行数学教学,不能只给学生讲结论,因为任何数学理论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数学活动,应该暴露数学活动过程。也只有在数学活动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以发挥。

这一节课,从有理数除法问题的产生,到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形成,以及归纳人有理数除法的解题步骤等,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结论和方法,然后进行大量的重复性练习,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思索、判断,自己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能力的目的。

第20课时 1.5.1 有理数的乘方(1)

教学后记:强调有理数的乘方中反映出来的数学分类讨论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分类讨论思想、符号语言的使用。

第21课时 1.5.1 有理数的乘方(2)

教学后记 有理数的运算是数学中很多其它运算的基础,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目标,在加、减、乘、除、乘方这几种运算基本掌握的前提下,学生进行混合运算,首先应注意的就是运算顺序的问题,教师应告诉学生这几种运算可以分成三级:其中加减是第一级运算;乘除是第二级运算;乘方与开方是第三级运算

第22课时 1.5.2 科学记数法

教学后记:本节课在复习乘方的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为此,通过实例,引入了科学记数法,通过例题的讲授,使学生知道怎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0的数。

第23课时 1.5.3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第66页 共67页

教学后记:学生在小学已学过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在实际运算时(特别是除法运算除不尽时)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近似值。 教学设计中,首先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实际中遇到的大量的数都是近似数,这样,就引出了精确度的问题。由精确度,又引出了有效数字的概念。通过两个实例的教学,让学生知道如何根据实际中的要求或题目中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取其近似数。

第67页 共67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