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XZ-004
江苏应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有限公司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
北京中职安康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四月
声明
北京中职安康科技有限公司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美品(厦门)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过程坚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并对所出具的《江苏应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承担法律责任。
评价单位:北京中职安康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报告书审核人报告书签发人李强
闫文鹏何淑芳陈丽云何淑芳肖永庆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
助理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法人代表:肖永庆
A01(P)14200849 A01(P)12100159 A01(P)13100199 A01(J)13100195 A01(J)15101336 A01(P)13100199
——
报告书编写人 张海亮
目 录
1 总论 ................................................... 1 1.1 评价目的 ........................................... 1 1.2 评价依据 ........................................... 1 1.3 评价范围 ........................................... 5 1.4 评价内容 ........................................... 6 1.5 评价单元划分 ....................................... 6 1.6 评价方法 ........................................... 6 1.7 评价程序 ........................................... 7 1.8 质量控制 .......................................... 10 2 用人单位概况 .......................................... 13 2.1 用人单位基本概况及生产运行情况 ..................... 13 2.2 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概况 ............................. 13 2.3 主要原辅材料及产品 ................................. 17 2.4 岗位定员及工作制度 ................................. 18 2.5 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设施 ............................. 19 3 总体布局调查与评价 .................................... 20 3.1 总平面布局 ........................................ 20 3.2 竖向布置 .......................................... 21 3.3 总体布局评价 ...................................... 22 4 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 .......................... 25 4.1 主要生产工艺 ...................................... 25 4.2 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 ................................. 26 5 建筑卫生学 ............................................ 30 5.1 车间墙体、墙面、地面以及建筑结构调查 ............... 30 5.2 通风、空气调节..................................... 30 5.3 采光、照明调查..................................... 30 5.4 建筑卫生学评价..................................... 31 6 职业病危害因素 ........................................ 32 6.1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 ................................. 32
6.2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38 6.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评价 ....................... 39 7 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 .......................... 52 7.1 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设置情况 ............... 52 7.2 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情况 ........................... 54 7.3 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评价 ................... 54 8 职业健康监护 .......................................... 58 8.1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 58 8.2 职业健康监护评价 ................................... 58 9 个人防护用品 .......................................... 59 9.1 个人防护用品调查 ................................... 59 9.2 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 62 9.3 防护用品评价 ...................................... 63 10 辅助用室 ............................................. 65 10.1 辅助卫生调查 ..................................... 65 10.2 辅助用室评价 ..................................... 66 11 职业卫生管理 ......................................... 68 11.1 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 ........................ 68 11.2 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 ................ 68 11.3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 .............. 68 11.4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 ........................ 69 11.5 职业病危害因申报情况 .............................. 69 11.6 职业病危害的告知及警示标识设置情况 ................ 69 11.7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情况 .............. 71 11.8 职业卫生培训情况 .................................. 72 11.9 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 ................................ 73 11.10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 ................................. 73 11.11 职业卫生管理评价 ................................. 73 12 结论 ................................................. 75 12.1 分项结论 ......................................... 75 12.2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 ................................ 75
13 建议 ................................................. 77 13.1 工程技术措施 ..................................... 77 13.2 个人防护用品 ..................................... 77 13.3 职业健康监护 ..................................... 78 13.4 应急救援 ......................................... 78 13.5 职业卫生管理 ..................................... 78 附件一职业病危害汇总表 .................................. 80 附件二项目涉及的主要职业病危害特性及防护 ................ 84 附件三营业执照 .......................................... 93 附件四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委托书 .................... 94 附件五总平面布置图 ...................................... 95 附件六历年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
1 总论 1.1 评价目的
1)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2) 明确用人单位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其
危害程度,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效果等。 3) 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 为政府监管部门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实施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
据。 1.2 评价依据
1.2.1 法律、法规、规章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52号主席令,根据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修订)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8号主席令(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修订)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3号主席令2014.12.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73号主席令2013.7.1
(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年5月12日国务院令第376号发布
(6)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19号 2012.4.28
(7)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2号发布2002.5.12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1987年12月3日国务院发布
(9)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
(10)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安监总安健[2012]73号
(11)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安监总安健〔2012〕89号 (12)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
(13)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
(14)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
(15)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 (16)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 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10部门公告2015年第5号
(17)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 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 (18)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安监总局令〔2015〕第76号
(19) 《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第142号
(20)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 (21)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 (23)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 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 (24) 《江苏省劳动保护条例》(第四次修正)2004年6月13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25) 《江苏省职业病防治条例》(修正),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2年8月1日施行
(26) 《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2008年4月24日施行
(27) 《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2015年5月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
(28) 《江苏省工业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苏安监规〔2011〕5号
(29) 《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 江苏省人民政府〔2011〕75号
(30) 《江苏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2007〕》 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31) 《关于印发[江苏省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苏安监规〔2014〕1号
(32) 《关于印发[江苏省生产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苏安监规〔2014〕2号 1.2.2 规范、标准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
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
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 5)《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6)《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 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2012 8)《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083-1999 9)《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
10)《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 1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3
1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13)《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 225-2010 14)《护听器的选择指南》GBZ/T 23466-2009
15)《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 16)《工作场所空气粉尘测定 第1部分:总粉尘测定》GBZ/T 192.1-2007
1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硫化物》GBZ/T 160.33-2004 18)《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无机含氮化合物》GBZ/T 160.29-2007
19)《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混合烃类化合物》GBZ/T 160.40-2004
20)《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3部分:工频电场》GBZ/T 189.3-2007 21)《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GBZ/T 189.7-2007 22)《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 23)《照明测量方法》GB/T5700-2008
24)《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 50087-2013 25)《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 12801-2008 26)《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2008
27)《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28)《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技术导则》AQ/T4270-2015 1.2.3 基础依据
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委托书》,江苏应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 4月 ;
2)《江苏应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2013)化监(卫生)字第(083)号,南通化学环境监测站有限公司,2013年6月9日;
3)《江苏应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OSD18H00001601,苏州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4)《职业性健康检查报告书》(阜疾职健(2013)第007号),阜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5月28日;
5)《职业性健康检查报告书》(阜疾职健(2014)第004号),阜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5月27日;
6)《职业性健康检查报告书》(阜疾职健(2015)第021号),阜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7月2日;
7)其他基础资料:江苏应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生产工艺图、厂区平面图、生产设备一览表、化学品MSDS、职业卫生管理台账、员工职业健康体检报告等)。 1.3 评价范围
本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范围为江苏应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设施、公用及辅助工程、辅助用室等,具体评价范围见表1-1。
表1-1本项目评价范围一览表
序号 1 2 3 类型 生产设施 公用及辅助工程 辅助用室 设施名称 锻造一车间、锻造二车间、球阀一车间、球阀二车间、热处理车间 配电房、空压机房、锻造一车间钢材库,锻造二车间钢材库、球阀车间五金库、球阀车间半成品库、油库、热处理控制室 更衣室、盥洗室、厕所、浴室、办公室等 用人单位有关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消防等方面的内容,以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或认可的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消防设计等技术文件为准。
本评价报告以厂方提供的现有工艺、设备为基础进行分析、识别与评价,如今后用人单位有工艺、设备等改动,用人单位需另行委托进行评价。
1.4 评价内容
主要包括总体布局、建筑设计卫生、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布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分布、作业方式及接触水平、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运行情况、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职业健康监护、辅助用室、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其落实情况等。 1.5 评价单元划分
据用人单位提供的相关评价资料,结合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原辅料等特点,进行评价单元划分,详见表1-2。
表1-2项目评价单元划分
序号 评价单元 主要生产车间 锻造一车间 锻造二车间 1 生产单元 球阀一车间 球阀二车间 热处理车间 主要生产内容 上煤、锻造、取料、冲压、锤锻、辗环 锯料、剪料、上煤、锻造、取料、冲压、辗环 机加工、清洗 机加工 锯料、热处理、打磨 空压机房、配电房、锻造一车间钢材库,锻造二车间钢材库、球阀车间五金库、球阀车间半成品库、油库、热处理控制室、检维修 2 公辅工程及检维修单元 1.6 评价方法
根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等方法对用人单位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生产工人的接触情况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结合已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1) 职业卫生调查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方法,了解生产项目的工程概况(基本情况、工程建设及运行情况、生产规模、生产制度、岗位设置及定员、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总体布局、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型号、数
量及布局)、生产过程中的原辅材料年用量及其MSDS、建筑卫生学及辅助用室、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职业病
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卫生辅助用室、应急救援措施、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等情况。
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依据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通过现场检测和实验室分析,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以及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评定。
3) 职业健康检查
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执行。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
4) 检查表分析法
依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通过对拟评价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检查部位、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拟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 1.7 评价程序
1) 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为接受用人单位委托、开展初步现场调查、签订评价工作合同、收集和研读相关技术设计资料以及安全、环保和职业卫生评价等资料、编制现状评价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要点等。
2) 实施阶段
依据评价方案开展职业卫生调查(填写本导则附录的用人单位职
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现场调查表)、工作日写实、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其落实情况核实等工作,并收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3) 报告编制阶段
主要工作为分析、整理所得的资料、数据,并运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得出评价结论,提出针对性的防护对策和持续改进建议,完成评价报告的编制。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1。
接受建设单位委托 准备阶段1收集有关资料(法规、标准、技术资料) 2初步现场调查和工程分析 3筛选重点评价因子 4筛选重点评价项目 拟订现状评价方案 质控审查 确定现状评价方案 — — — — — — — — — — — — — — — — — — — — 依据现状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 实施阶段 1职业卫生调查 2收集有关资料 3职业卫生检测 4职业健康监护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汇总、分析资料 国家、地方有关法规、标准 明确问题和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 报告编制阶段编制现状评价报告书 内部审核 修改并提交正式报告
图1-1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程序
1.8 质量控制
1) 质量控制
依据本评价机构的管理手册、质量控制程序、标准及操作规程等质量控制文件,按照本机构《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质量控制程序》,对本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
2) 质量跟踪
依据本评价机构的管理手册、质量控制程序,按照本机构《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质量跟踪程序》,跟踪委托方及管理部门对本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质量的建议并完善。
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质量控制及跟踪见图1-2、图1-3。
评价室内部审核 评价中心质控审核 质量负责人审核签发 评价中心质控 合同评审 项目受理、合同拟订 签订技术服务委托合同 下达评价任务单 报告编号质控 编制评价方案 方案审核 现场调研 现场检测 实施评价 评价室内部质控 项目 实施 评价报告(初稿) 委托方审议 评价报告(送审稿) 内部专家审核 评价报告(正式稿) 报告发放审查
档案审查 交付委托方 原始记录、报告归档 图1-2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质量控制流程
开始 项目评价报告 委托方无异议 N Y 审核合格 Y 完成 N 原因分析 评价结论正确 N Y 反馈陈述说明 委托方 评价报告修改、补充程序 总结提高 图1-3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质量跟踪过程图
2 用人单位概况
2.1 用人单位基本概况及生产运行情况 2.1.1 用人单位基本概况
用人单位:江苏应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时间:2003年10月
项目试运行时间:2003年至2006年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经济开发区协鑫大道3号 占地面积:43928平方米 建筑面积:26298平方米 注册资本:500万元 所属行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2.1.2 生产运行情况
江苏应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为阜宁县中洲阀门有限公司在县开发区投资企业,是一家集锻件生产、机械加工、产品销售、新产品研发为一体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注册资本500万元,主要产品为球阀部件(阀体、端盖、阀盖等),年产球阀部件56284件。
此次评价为首次现状评价,用人单位自投入生产运行以来,生产运行正常,实际生产能力达到满负荷状态;各主要生产设备运行正常,项目主要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运行正常。 2.2 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概况 2.2.1 项目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经济开发区协鑫大道3号,项目东侧距离2公里为阜宁县开发区实验中学,南面紧邻协鑫大道,西面隔路为法尔胜公司,北侧为空地。厂区周边100m内无居民区,附近无医院、娱乐场等公共设施。项目周边环境见图2-1。
用人单位周边环境详见图2-1。
北
空地 江苏应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协鑫大道
阜宁县开发区实验中学 法尔胜公司 图2-1 项目周边环境
2.2.2 自然环境概况
(1)地理位置
阜宁县位于江苏省盐阜平原北部,南北长52.5公里,东西宽48公里,总面积1438.29平方公里,东与射阳县相连,南与建湖县交界,西与淮安、涟水县毗邻,北与滨海县接壤。地处东经119°27’~119°58’,北纬33°26’~33°59’,县境距南京约220公里,距上海约430公里。
(2)地形、地质、地貌
阜宁县位于江淮平原中部,全县总面积1440平方公里,分属黄淮平原和滨海平原、里下河平原。全县地貌上总体西部高,东、南、北低,大体呈蚌壳形。项目所在地位于沿港河以西,射阳河以北,属黄淮平原。黄淮平原为黄河夺淮后由大量泥沙覆盖后形成的黄泛区,分为三个区:废黄河高地,一般地面高程在8-12米,土质为沙土和沙粉土;黄泛冲击坡坡地,在县境马河以南地区,为黄河决口泛滥形成的以决口为顶点的扇形冲击破地,一般地面高程在2.5-5.5米,土质为粉尘土和沙壤土为主的黄泛冲击层;黄泛沉积平原在县境北部,马河以北至沿港河之间,属黄泛缓流沉积地带,多为泥土和粘土,一般
地面高程为2.0-3.5米
(3)水系及水文特征
阜宁县境内主要水系有射阳河、苏北灌溉总渠、排水渠、废黄河、马家荡及入海道南泓、北泓。
本项目周围涉及到的主要河流有苏北灌溉总渠及与其相通的驿沙干渠、入海通道南泓、大沙河。
淮河入海通道工程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98年10月28日开工的大型水利工程,它承担分流淮河干流泄入洪泽湖直接入海的责任。该项工程按照高低水分排、清污水分开的原则在入海水道中设计了南北两泓道,北泓为清水制,南泓为污水制。南泓可以接纳三淮(淮阴市区、淮安市区、淮阴县城)、洪泽、滨海城区污水归槽集中处理。南泓沿线有三道水闸,构成三级调蓄净化系统。入海水道南泓进口在洪泽湖东侧二河口,在扁担港以北注入黄海,全长163.5公里。入海水道除与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分淮入沂工程等共同承担洪泽湖以上15.8万平方公里的外来水外,还兼顾渠北地区1710平方公里的排涝。近期工程泓道设计,排洪流量为2270立方米/秒,北泓排涝水位2.6米,除涝流量36立方米/秒主槽流速为0.11米/秒;南泓排涝水位3.71米,排涝流量274立方米/秒,正常设置流量214立方米/秒,平均流速0.3米/秒。
(4)气候与气象特征
阜宁县位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季风性气候特征显著,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极端最高气温37.6℃、最低气温-15.9℃,年平均气温13.7℃,无霜期213天,有效积温5120℃,热能一年两熟有余,三熟不足。年最大降水量1430.3 mm,年均降雨量981.7mm,蒸发量1441.1mm,雨日106天,降雨主要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60%以上,相对湿度77%,年日照时数2257.7h,8 月份日照219h,为全年各月之冠。灾害性气象因素主要有干旱、雨涝、台风、冰雹、霜冻等,特别是“梅雨涝”、“梅前旱”、“梅后旱”
以及夏末秋初台风暴雨造成的雨涝是农作物的主要灾害。
全县风能资源比较丰富,主导风向东南风,常年平均风速为3.5米/秒。其主要气象特征见表2-1。
表2-1主要气象特征表
序号 类别 统计项目 年平均气温 1 气温 年最高气温 年最低气温 2 风速 年平均风速 年最大风速 年平均气压 最低年平均气压 年平均相对湿度 年平均降水量 年最大降水量 年平均无霜期 全年主导风向 7 风向 全年最小频率风向 冬季主导风向 夏季主导风向 特征量 13.7℃ 37.6℃ -15.9℃ 3.5m/s 11.5m/s 1016.6hPa 1001.4hPa 77% 981.7mm 1430.3mm 213d ESE WNW NNE ESE 3 4 5 6 气压 空气湿度 降水量 无霜期
图2-2 阜宁县风向频率图(全年)
2、社会环境
阜宁地处苏北平原北部,是革命老区,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商品棉基地县。全国总面积1439平方公里,辖14个镇,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110.37万人。
2013年,阜宁县完成财政总收入66.39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45亿元,同比增长15.6%。从主要税种看,营业税累计完成10.38亿元,同比增长30.7%;企业所得税累计完成3.42亿元,同比增长1.2%;个人所得税累计完成1.97亿元,同比增长74.6%;增值税累计完7.05亿元,同比下降20.4%。全年财政支出84.4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1.47亿元,增长10.6%。
2.3 主要原辅材料及产品 2.3.1 原辅材料
用人单位主要原辅材料的使用情况见表2-2。
表2-2 主要原辅材料
序年用物品名称 号 量(t) 1 碳钢 6000 主要成份 最大储包装/储储存地存量状态 用途 存方式 点 (t) 锻造一、2000 固 堆放 二车间锻造原料 钢材库 锻造一、300 固 堆放 二车间锻造原料 钢材库 Fe99%、C≥0.6% Fe≥80%、C≤0.07%、Ni≤11%、Mn≤2% 2 不锈钢 2000 3 4 5 6 乳化油 清洗剂 防锈油 煤炭 0.3 0.5 0.8 5000 矿物油80%、乳化剂15%、防锈剂0-5% 溶剂汽油99。5% 矿物油、防锈剂 煤炭 0.05 0.1 0.2 0.8 液 液 液 固 桶装 桶装 桶装 散装 油库 切削冷却、防锈 油库 产品清洗 油库 产品防锈 露天摆提供煤气 放 2.3.2 产品方案
用人单位主要产品为球阀部件(阀体、端盖、阀盖等),年产球阀部件56284件。具体产品名称和产量详见表2-3。
表2-3 主要产品名称和产量
产品名称 阀体 端盖 阀盖 支撑板 支撑圈 阀杆 枢轴 年产量(件) 25000 20242 5560 2200 21235 5976 1071 物态 固 固 固 固 固 固 固 主要原料 碳钢、不锈钢 碳钢、不锈钢 碳钢、不锈钢 碳钢、不锈钢 碳钢、不锈钢 碳钢、不锈钢 碳钢、不锈钢 储存地点 球阀车间半成品库 球阀车间半成品库 球阀车间半成品库 球阀车间半成品库 球阀车间半成品库 球阀车间半成品库 球阀车间半成品库 2.4 岗位定员及工作制度
生产制度:用人单位生产岗位员工和行政管理及其他人员均实行常白班的生产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全年工作天数约250天。
劳动定员: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设置部门及定员。总定员66人,其中生产岗位人员30人,行政管理及其他人员36人。生产制度及劳动定员情况祥见表2-4。
表2-4生产制度及劳动定员一览表
序号 1 2 3 车间/场所 热处理车间 球阀车间 球阀车间 岗位/工种 热处理工 清洗工 攻丝工 工作制度 常白班 常白班 常白班 岗位总人数 3 1 2 女工数 1 1 0 工作时间(h) 6 6 6 其余时间工作日写实 吃饭、休息 吃饭、休息 吃饭、休息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球阀车间 球阀车间 球阀车间 锻造车间 锻造车间 锻造车间 锻造车间 锻造车间 锻造车间 锻造车间 普痛车床工 数控车床工 加工中心工种 司锤员 辗环工 加热炉工 司炉工 锻造工 锯料工 取料机司机 常白班 常白班 常白班 常白班 常白班 常白班 常白班 常白班 常白班 常白班 常白班 2 3 5 5 1 1 2 1 2 2 36 66 0 0 0 0 0 0 0 0 2 0 6 6 6 6 6 6 6 6 6 6 6 吃饭、休息 吃饭、休息 吃饭、休息 吃饭、休息 吃饭、休息 吃饭、休息 吃饭、休息 吃饭、休息 吃饭、休息 吃饭、休息 吃饭、休息、车间巡检 — 行政管理及其他人员 总计 2.5 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设施
1)供电
用人单位由阜宁供电公司直接供电,厂区内有配电房一间,内设置两台2850KWh变压器。项目年用电量约5145197千瓦时。
2)供水
用人单位用水由阜宁自来水公司提供,主管道口径为50mm,水压约0.3Mpa,水量、水压均能满足生产、消防和生活用水要求。全厂年用水量20296.92吨。
3)排水
用人单位厂区排水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原则。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排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处理,年总排水量为11468.91吨。
4)供气
用人单位设置有空压机房一间,为生产过程供压缩空气。 5)热处理控制室
用人单位热处理车间设置一间热处理控制室,内设配电柜向车间
内热处理设备供电。
6)仓储
用人单位锻造一车间和锻造二车间东侧各设置钢材库一间,主要用于碳钢、不锈钢原料的储存;球阀一车间东侧设置五金库一间,主要用于五金配件的储存;球阀二车间东侧设置半成品库一间,主要用于成品和半成品的储存,西侧设置油库一间,主要用于乳化油、防锈油、清洗剂、润滑油的储存。
用人单位厂区内设有专用物流通道,场内运输主要采用叉车和行车等物流工具。厂外运输主要采用汽车运输。
7)三废处理
废水:用人单位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废气:用人单位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为煤气发生炉介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燃烧过程在炉内密闭空间进行,逸散的废气直接露天排放至空气中。
固废:用人单位固废主要为废煤渣、废物料和生产垃圾,废煤渣出售给阜宁县城北周庄建筑材料厂综合利用;废物料委托有固废处理资质的盐城新宇辉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统一处理;生产垃圾委托阜宁县环境卫生管理所统一处理。
9)检维修
用人单位设备检维修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设备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二是设备的年检。设备的日常维护、检修包括设备的老化情况检查,设备零件的更换等过程;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由机修工负责,不涉及电焊作业;设备的年检及由设备供应商负责。 3 总体布局调查与评价 3.1 总平面布局
用人单位位于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经济开发区协鑫大道3号,厂区为长方形,呈东西走向,入口朝南,入口所在道路为公司主干道,
宽约9米,能满足货流和消防通道要求。用人单位总平面布局根据生产性质、工艺要求、设计规范并结合场地自然条件等综合考虑择优布置,基本做到功能分区明确,主要分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和非生产区。三区独立布置,避免相互影响。项目所在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为西北偏西风,生产区整体位于厂区西北侧,处于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非生产区位于厂区东南侧,处于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生产区:主要包括锻造一车间、锻造二车间、球阀一车间、球阀二车间、热处理车间。其中锻造一车间位于厂区西北侧,锻造二车间紧邻锻造一车间东侧,锻造二车间由北向南依次布置球阀一车间、球阀二车间;热处理车间位于厂区西侧。各车间纵轴为东西走向,与夏季主导风向(东南偏南风)夹角大于45°。
辅助生产区:主要包括配电房、热处理控制室和空压机房各一座以及各类仓库(锻造一车间钢材库,锻造二车间钢材库、球阀车间五金库、球阀车间半成品库、油库)。配电房位于厂区西侧,热处理车间北侧;空压机房位于球阀一车间西侧;热处理控制室位于热处理车间南侧;用人单位锻造一车间和锻造二车间东侧各设置钢材库一间;球阀一车间东侧设置五金库一间;球阀二车间东侧设置半成品库一间,西侧设置油库一间。
非生产区:主要包括研发中心大楼、浴室、卫生间、门卫、盥洗室。研发中心大楼位于厂区东南角,用于行政办公;浴室位于锻造一车间外北侧;门卫位于厂区南侧入口处;每个车间内每层均设置有卫生间,球阀一车间单独设置盥洗室。
厂区主次道路宽敞,能满足应急救援需要。用人单位总平面布置图见附件五。 3.2 竖向布置
用人单位生产车间均为单层建筑;研发中心大楼为五层局部四层建筑。
用人单位将产生毒和热的锻造车间分开单独设置,煤气发生炉所
连接的热管道尽可能架空敷设,不采用管沟敷设和埋地敷设,有利于热气的发散;将产生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空气锤设备单独分区布置在单层建筑铸造车间内,各类机加工设备按类型集中分区布置在单层建筑球阀车间内,空压机单独布置在单层空压机房内。 3.3 总体布局评价
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相关要求,总体布局检查表见表3-1。
表3-1 总体布局评价检查表
序号 一 检查内容 总平面布置 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应明确功能分区,可分为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其工程用地应根据卫生要求,结合工业企业性质、规模、生产流程、交通运输、场地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等合理布局 行政办公用房应设置在非生产区;生产车间及与生产有关的辅助用室应布置在生产区内;产生有害物质的建筑(部位)与环境质量较高要求的有较高洁净要求的建筑(部位)应有适当的间距或分隔 依据 检查结果 结论 1 GBZ1-2010 5.2.1.1 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区明确,工艺流程顺畅、整体布局合理 符合 2 GBZ1-2010 5.2.1.3 行政办公用房设置在非生产区;与生产有关的辅助用室离生产区较近 厂区建筑物外形规整,厂区道路宽度设置合理,卫生防护和绿化设置合理 用人单位办公区与生产区之间由主干道相隔,正常生产过程生产区内通风换气主要采取机械式送风、排风,效果良好,对办公区基本没有影响 符合 3 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包括建(构)GBZ1-2010 筑物现状、建设建筑物位置、道路、5.2.1.2 卫生防护、绿化等应符合GB50187GB50187-20125.1.2、等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5.1.4 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产生并散发化学和生物等有害物质的车间,宜位于相邻车间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非生产区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两者之间 符合 4 GBZ1-2010 5.2.1.4 符合 序号 检查内容 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宜将可能产生严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设施远离产生一般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其他设施,应将车间按有无危害、危害的类型及其危害浓度(强度)分开;在产生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车间与其他车间及生活区之间宜设一定的卫生防护绿化带 依据 检查结果 结论 5 GBZ1-2010 5.2.1.5 根据工艺各生产设备相对独立,生产与生活区之间设有一定的距离及卫生防护绿化带 用人单位所在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为西北偏西风,生产区整体位于厂区西北侧,处于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非生产区位于厂区东南侧,处于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用人单位存在高温的锻造车间、热处理车间与夏季主导风向夹角>45° 符合 6 生产区宜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非生产区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GBZ1-2010 5.2.1.4 GB50187-20125.2.3 符合 7 高温车间的纵轴宜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相垂直。当受条件限制时,其夹角不得<45° 竖向布置 放散大量热量或有害气体的厂房宜采用单层建筑。当厂房是多层建筑物时,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层。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上层工作环境 GBZ1-2010 5.2.1.8 符合 二 1 GBZ1-2010 5.2.2.1 用人单位生产区均设置在厂房单层区内 符合 序号 检查内容 依据 检查结果 用人单位产生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空气锤设备单独分区布置在单层建筑铸造车间内,各类机加工设备按类型集中分区布置在单层建筑球阀车间内,空压机单独布置在单层空压机房内,设备安装时对其底部固定,并采取一定的减振降噪措施 用人单位空气压缩气、煤气等各类管道不从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经常停留或通过的辅助用室的空中和地下通过 结论 2 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宜安装在单层厂房内。当设计需要将这些生产设备安置在多层厂房内时,宜将其安装在底层,并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 GBZ-2010 5.2.2.2 符合 3 含有挥发性气体、蒸汽的各类管道不宜从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经常停留或通过的辅助用室的空中和地下通过;若通过时,应严格密闭,并应具备抗压、耐腐蚀等性能,以防止有害气体或蒸汽逸散至室内 GBZ1-2010 5.2.2.3 符合 用人单位总体布局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要求。
4 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 4.1 主要生产工艺
用人单位主要产品为球阀部件,生产工艺总图如下: 包装入库 图4-1用人单位生产工艺总图
各主要生产工序的工艺流程分别详述如下:
原材料检验:作业人员对碳钢、不锈钢原料坯件的外观、尺寸进行检查,选择合格的原料坯件;
锯料:锯料工利用锯床、剪断机将不同规格的碳钢、不锈钢原料坯件剪切成需要规格的分段,待锻造使用;
锻造:锻造之前,作业人员铲煤放入传送车,送入煤气发生炉,煤在煤气发生炉内燃烧产生的煤气经管道送入车间加热炉内,当炉内温度达到锻造温度时(约800℃至1250℃),锻造车间取料司机利用取料机锻压装出料机械手夹取原料坯件送入加热炉进行锻造;
锻压:锻造车间取料司机利用锻压装出料机械手将锻造好的锻件从加热炉内取出,司锤工和液压机作业人员利用空气锤和液压机对红热锻件进行锤压,使其发生塑性变形,得到所需要形状的锻件;
辗环:辗环工借助辗环孔机对锻件中心进行扩孔,得到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环形球阀部件;
粗加工:球阀车间作业人员用车床、钻床等机加工设备对锻压、辗环得到的部件进行初始粗加工,去除表面的棱角杂质;
热处理:根据产品的硬度、耐磨性、耐蚀性等工艺要求,利用牵引式退火炉、工业电阻炉等热处理设备对粗加工完成的工件进行回火、淬火、退火等热处理工艺;
原材料检验 锯料 锻造 锻压 辗环 清洗涂油 金加工 打磨测试 热处理 粗加工 打磨测试:作业人员将热处理完成的工件表面局部区域打磨至光亮,用硬度计测试工件硬度,检验是否符合产品硬度要求;
金加工:球阀车间数控加工中心作业人员将符合工艺要求的工件进行金加工,以得到更加精确规格和形状的成品部件;
清洗涂油:球阀车间清洗工人将成品部件放置于清洗槽,利用清洗剂去除表面污垢,后涂上防锈油;
包装入库:成品经过包装后放入球阀车间半成品库。 4.2 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
用人单位按照生产线工艺流程和工艺要求进行生产设备布置,各生产线平行布置,车间内同种设备多集中放置,设备选型本着可靠、先进、适用的原则。项目主要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如下:
用人单位锻造一车间北侧由西至东依次布置3台加热炉、2台辗孔机、5台加热炉;南侧由西至东依次布置1台辗孔机、1台3t空气锤、1台1t空气锤、1台0.45t空气锤、1台700t液压机。
锻造二车间北侧由西至东依次布置2台辗孔机、1台液压机、2台加热炉、1台剪断机、1台锯床;车间中央为取料机专用通道;南侧布置2台辗孔机。
球阀一车间西北侧布置各类车床、铣床、镗床等机加工设备;车间西北侧靠中心线一侧布置摇臂钻床和磨床;车间东北侧为洗刷区,布置清洗槽1个;车间南侧布置卧式加工中心和立式加工中心等机加工设备。
球阀二车间北侧布置数控立车等各累球阀机加工设备;车间中央为待加工产品区;车间南侧为龙门加工中心等球阀机加工设备。
热处理车间北侧设置回火机组等热处理设备,南侧为冷却池。 空压机房设置1台空压机。
配电房设置高压配电柜及2台变压机,热处理控制室设置配电柜1组。
用人单位主要设备清单及具体分布见表4-1。
表4-1主要生产设备清单
序号 1 2 3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锻造二车间 21 22 23 24 25 26 球阀一车间 27 28 数显卧式镗铣床 普通立式钻床 1 1 TX6111D Z5180B 机加工 机加工 煤气发生炉 锻压装出料机械手 剪断机 锯床 普车 卧式镗床 1 1 1 1 1 1 直径2000常压∽ ZHLT2 — — CA6150A T617 燃煤 装夹 切割材料 切割材料 机加工 机加工 锻造一车间 车间/生产区域 设备名称 辗孔机 辗孔机 立式扩孔机 辗孔机 辗孔机 环件三轮滚锻机 闭式辗扩机 锻压装出料机械手 锻压装出料机械手 煤气发生炉 加热炉 空气锤 空气锤 空气锤 液压机 辗孔机 辗孔机 加热炉 液压机 设备数(台、套、条) 1 1 1 1 1 1 1 1 1 3 5 1 1 1 1 1 1 2 1 设备型号 DF-160 DF-250 D51-450B D52X-E1000E D52X-E1500E DG-8E-Ⅲ型 BD-800E型 ZJ-600 ZJ-2000 直径2000常压∽ — C41-150 C41-400 C41-1000 THP10-700/100 N630 N450A — THP10-700/100 功能与用途 辗环 辗环 辗环 辗环 辗环 辗环 辗环 装夹 装夹 燃煤 锻造加热 锻压 锻压 锻压 锻压 辗孔 辗孔 锻造加热 锻压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球阀二车间 摇臂钻床 摇臂钻床 年头刨床 球面车床 球面车床 卧式车床 卧式车床 平面磨床 万能外圆磨床 卧式加工中心 立式加工中心 数控车床 数控车床 数控立车 数控立车 数控立车 数控立车 卧式加工中心 卧式加工中心 龙门加工中心 龙门加工中心 卧式加工中心 卧式加工中心 龙门加工中心 数控立车 数控立车 数控立车 立式加工中心 立式加工中心 1 3 1 1 1 3 2 1 1 1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H5Z3050*16 Z3050*16/1 B665 C6570 C6170-1000 CW6180B CW61125B M7130-1 M1432B ES-4AX MVC-1020A SK61168*3000 EX-110 KV-500A KV-500A KV-600ATC KV-600ATC HM1000 D00SAN HM8000MCH-500 DCM-2213 DCM-2213 MCH-500 MCH-500 DCM-3216 VL-160C VL-125C KV-1200ATC DAHL1H-1700 VMC-1688 机加工 机加工 机加工 机加工 机加工 机加工 机加工 机加工 机加工 机加工 机加工 机加工 机加工 机加工 机加工 机加工 机加工 机加工 机加工 机加工 机加工 机加工 机加工 机加工 机加工 机加工 机加工 机加工 机加工 58 59 60 61 62 63 64 热处理车间 65 66 67 68 立式加工中心 立式加工中心 数控立车 牵引式退火炉 工业电阻炉 工业电阻炉 全纤维台车炉 全纤维矩形罩式电阻炉 全纤维矩形罩式电阻炉 全纤维矩形罩式电阻炉 全纤维矩形罩式电阻炉 1 1 1 1 1 1 1 1 1 1 1 DAHL1H-1700 VMC-1688 KV-800ATC RT2-150-12 RT2-225-12 SX2-12-12 RT4-280-11 RZJ-320-12 RZJ-320-12 RZJ-230-7 RZJ-230-7 机加工 机加工 机加工 热处理 热处理 热处理 热处理 热处理 热处理 热处理 热处理 用人单位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检查表见表4-2。
表4-2 设备布局检查表
序号 1 检查内容 应将车间按有无危害、危害的类型及其危害浓度(强度)分开 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宜安装在单层厂房内。当设计需要将这些生产设备安置在多层厂房内时,宜将其安装在底层,并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 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作业车间、高噪声车间和低噪声车间应分开设置。 在满足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宜将高噪声设备相对集中,并采取相应的隔声、吸声、消声、减振等控制措施 依据 GBZ1-2010 5.2.1.5 检查结果 结论 符合 用人单位产生不同危害因素的工序分开布置 对于噪声,振动较大的设备,均安装在单层车间内,并与其GBZ1-2010 他生产区间隔离。对无法实现5.2.2.2 底层布置的设置了一定抗噪、减震措施 项目产生噪声车间与非噪声GBZ1-2010 作业车间,高噪声车间和低噪6.3.1.2 声车间基本分开设置 GBZ1-2010 6.3.1.4 用人单位生产设备均采取有一定的固定和减振基础 2 符合 3 符合 4 符合 用人单位设备布局合理,流程顺畅,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较高,设备尽量选用技术先进的设备,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作业车间,高噪声车间和低噪声车间分开设置,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相关要求。
5 建筑卫生学
5.1 车间墙体、墙面、地面以及建筑结构调查
用人单位各生产车间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各厂房墙体、墙面平整光滑,采用利于防腐的防火涂料粉刷,车间地面采用不发火、不吸附毒物的水泥地面;研发中心大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五层建筑(局部四层),办公室地面采用防滑地砖。
表5-1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序建筑物名号 称 1 2 3 4 5 球阀一车间 球阀二车间 热处理车间 锻造一车间 锻造二车间 建筑面占地面积22积(m) (m) 4837.50 4500.00 5088.00 4908.00 2227.00 2227.00 2682.00 2682.00 4666.00 4546.00 791.00 建筑物墙面材料、地面材料、顶部材料 钢构混凝土、水泥、钢构 钢构混凝土、水泥、钢构 钢构混凝土、水泥、钢构 钢构混凝土、水泥、钢构 钢构混凝土、水泥、钢构 层数 1 1 1 1 1 用途 球阀机加工 球阀机加工 产品热处理 锻造 锻造 行政办公 研发中心 4322.00 钢构混凝土、防滑5层局部4地砖、钢构混凝土 层 5.2 通风、空气调节
自然通风:用人单位厂房外墙设置大面积的气楼和采光通风窗,加强自然通风,车间自然通风情况较好;各办公室采用自然通风,并设置有空调。
机械排风:锻造车间、球阀车间、热处理车间顶部均设置有排风扇,加强车间内通风换气。 5.3 采光、照明调查
用人单位采用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的照明方式,各主要工位工作场所照度检测结果见表5-5。
表5-2 工作场所台面照度检测结果判断一览表
序号 岗位及测量地点 测定日期 检测结果标准值照度类型 判定 (lx) (lx) 1 2 3 4 5 锻造二车间锯床工位 锻造二车间剪断机工位 热处理操作机工位 热处理控制室工位 2016.04.06 2016.04.06 2016.04.06 2016.04.06 404 411 386 435 409 413 419 混合 混合 混合 混合 混合 混合 混合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球阀二车间数控加工中心YL-Q-005工2016.04.06 位 6 球阀二车间数控加工中心YL-Q-09工位 2016.04.06 7 球阀二车间数控加工中心YL-Q-14工位 2016.04.06 检测结果显示,各检测点位工作台面照度检测值均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的要求。 5.4 建筑卫生学评价
用人单位建筑卫生学检查与评价见表5-3。
表5-3建筑卫生学检查表
序号 1 通风 2 评价项目 检查内容 经常有人来往的通道(地道、通廊),应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并不宜敷设有毒液体或有毒气体的管道 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作场所不宜过于狭窄,厂房的高度应不低于3.2m 照明设计应避免眩光,充分利用自然光,选择适合目视工作的背景,光源位置选择宜避免产生阴影 应使设备和照明配套,避免孤立的亮光光区,提高能见度及适宜光线方向 工作场所墙壁、顶棚和地面等内部结构和表面,应采用不吸收、不吸附毒物的材料,必要时加设保护层,以便清洗 车间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冲洗清扫 依据 GBZ1-2010 6.1.5 GBZ/T 194-2007 GBZ1-2010 6.5.3 检查结果 结论 用人单位的人行通道通风和管道符合 设置按要求设计 用人单位厂房高度为9米,大于3.2米 用人单位生产车间内设有采光窗,充分利用自然光 用人单位生产车间根据设备布置情况设置照明设施,无孤立的亮光光区 用人单位厂房内墙涂有不吸收毒物的涂料,地面为平整水泥坪地面 车间地面为平整水泥地面,易于清扫 符合 3 采光和照明 4 符合 GBZ1-2010 6.5.3.5 符合 5 6 车间墙体、墙面、地面和建筑结构 GBZ1-2010 6.1.2 符合 GBZ1-2010 6.1.2 符合 用人单位建筑结构、墙面墙体、全室通风、采光照明等建筑卫生学均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要求。
6 职业病危害因素 6.1 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
6.1.1 生产工艺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根据用人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并结合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分析,结合用人单位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原辅料特点,按照评价单元,以生产作业场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岗位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本次评价对用人单位煤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进行测定,经检测得知其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均小于10%,不属于矽尘。
(一)生产单元
原材料检验:作业人员对碳钢、不锈钢原料坯件的外观、尺寸进行目测检查,选择合格的原料坯件;本工序作业人员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锯料:锯料工利用锯床、剪断机将不同规格的碳钢、不锈钢原料坯件剪切成需要规格的分段,用锯床切割材料时需添加乳化油(乳化油的主要成分为矿物油80%、乳化剂15%、防锈剂0-5%)进行切割,便于切割和切割热的冷却,切割过程为湿式作业,不产生粉尘危害,锯床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噪声危害;剪断机直接对材料进行切割,切割过程中会产生碳钢、不锈钢金属粉尘(其他粉尘),剪断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噪声危害;因此,本工序锯床作业人员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剪断机作业人员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其他粉尘、噪声。
锻造:锻造之前,作业人员铲煤放入运煤车,运煤车经传送带自动将煤投入煤气发生炉。作业人员在上煤过程中,煤尘易逸散到空气中,煤在炉内充分燃烧时产生会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不充分燃烧时还会产生一氧化碳,且煤气发生炉内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声;
当炉内温度达到锻造温度时(约800℃至1250℃),取料司机利
用取料机锻压装出料机械手夹取原料坯件送入加热炉进行锻造,作业人员在送料和取料的过程中会接触到高温和锻造时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且加热炉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因此,本工序作业人员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煤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噪声、高温。
锻压:锻造车间司锤工和液压机作业人员利用空气锤和液压机对红热锻件进行锤压,使其发生塑性变形,得到所需要形状的锻件。空气锤锤打锻件时,锻件表面的金属由于挤压分裂,向四周溅射,存在一定的金属粉尘,且锻件温度较高,液压机和空气锤锻压过程中均产生一定的噪声;因此,本工序作业人员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其他粉尘、噪声、高温。
辗环:辗环工借助辗环孔机对锻件中心进行扩孔,得到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环形球阀部件,锻件温度较高,且设备锻压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噪声;因此,本工序作业人员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高温。
粗加工:球阀车间作业人员用车床、钻床等机加工设备对锻压、辗环得到的部件进行初始粗加工,去除表面的棱角杂质,机加工过程均为使用乳化油的湿式作业;因此,本工序作业人员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
热处理:根据产品的硬度、耐磨性、耐蚀性等工艺要求,利用牵引式退火炉、工业电阻炉等热处理设备对粗加工完成的工件进行回火、淬火、退火等热处理工艺,热处理温度根据工件工艺要求进行设计;热处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因此,本工序作业人员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高温。
打磨测试:作业人员用砂轮将热处理完成的工件表面局部区域打磨至光亮,用硬度计测试工件硬度,检验是否符合产品硬度要求,砂轮打磨过程中砂轮接触工件,与工件之间产生摩擦产生砂轮磨尘和噪声;因此,本工序作业人员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砂轮磨尘、噪声。
金加工:球阀车间数控加工中心作业人员将符合工艺要求的工件
进行金加工,以得到更加精确规格和形状的成品部件,金加工过程在设备密闭空间内进行,运行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噪声;因此,本工序作业人员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
清洗涂油:球阀车间清洗工人将成品部件放置于清洗槽,利用清洗剂(清洗剂的主要成分为溶剂汽油99.5%)去除表面污垢,后涂上防锈油(防锈油的主要成分为高精炼矿物油、防锈剂);因此,本工序作业人员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溶剂汽油。
包装入库:成品经过包装后放入球阀车间半成品库。本工序作业人员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二)公辅单元 1、供电
作业人员巡检配电房过程中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工频电场。 2、供气
作业人员巡检空压机房内的空压机时会接触噪声危害。 3、热处理控制室
作业人员巡检热处理控制室过程中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工频电场。
4、仓储
用人单位油库主要存放清洗剂、防锈油等化学辅料,各种原辅料均为密封状态,作业人员只需取料即可,人员接触机会和接触时间较少,人员只在原料桶/袋破损或泄露等意外情况接触;其余仓库主要存放钢材原辅料和产品;因此,本工序人员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5、检维修
用人单位检维修主要为更换设备零部件等小型维修,不涉及电焊作业,无专门检维修区域,大型维修委外。因此,本工序作业人员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6.1.2 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用人单位生产环境中的危害因素主要包括通风不良、采光照明不
足等方面。通风散热、采光、照明的设置不合理会对工人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用人单位生产作业主要在各生产厂房内进行,受自然气象条件的影响较小。
劳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单调作业、劳动组织和作息制度的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个别器官系统及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单调作业就是指那种千篇一律、平淡无奇,重复、刻板的劳动(工作)过程。单调作业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单调状态。单调状态的主观感觉为不同程度的倦怠感、瞌睡、情绪不佳,无聊感、中立态度等。长期从事单调作业而不适应的劳动者,除产生疲劳症状外,常导致身心健康水平下降、劳动能力与生产能力下降、工伤事故增多、因病缺勤率增高、工人的创造精神受到抑制、下班后不想参加社会活动等。
用人单位机加工、锻造等过程大部分工人保持站立位连续工作,下肢负重大,血液回流差,可引起膝关节、小腿肌肉的紧张、疼痛。若穿着鞋跟后部较硬的鞋子,可引起足跟后疼痛,走路常可加重。长时间的保持任何一种姿势,都会使某些特定肌肉处于持续静态收缩状态,容易引起疲劳,出现肌骨骼损伤疾患。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让操作者在劳动过程中适当变换姿势。 6.1.3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接触情况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原辅材料、劳动过程、作业环境等劳动卫生学调查,综合分析各个评价单元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环节、种类及其分布,依据下列原则确定本次评价的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① 有害因素对人体危害性大、毒性高;② 现场浓度(强度)较高、出现机会多;③ 作业人员接触人数多、机会多;④ 有国家职业接触限值;⑤ 有国家标准。
依据以上原则,确定用人单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
粉尘:煤尘、砂轮磨尘、其他粉尘;
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溶剂汽油; 物理因素:高温、噪声、工频电场。
经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分析、识别,用人单位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原因及分布情况汇总见表6-1。
表6-1 用人单位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汇总表
车间 岗位 作业方式 接触人数接触时间接触频次(次/天) 接触危害因素 危害因素来源 锯床切(人) (h) 锯床工位 定点作业 噪声 割材料产生 剪断机2 6 2 剪断机工位 定点作业 其他粉尘、噪声 切割材料产生 加热炉1 6 2 生 8#加热炉工位 7 锻造二车间 液压机(2500t)工位 取料机工位 3#煤气发生炉上煤工位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噪声、锻造产定点作业 高温 定点作业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噪声、工人取料接触 高温 1 6 2 煤尘(总尘)、煤尘(呼尘)、工人上煤投料定点作业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接触 化硫、氮氧化物、噪声 液压机锻压高温锻件产生 辗环机对高温1 6 2 定点作业 噪声、高温 1 6 2 辗环机工位 定点作业 噪声、高温 锻件辗环过程产生 液压机1 6 2 锻造一铁锤(0.45t)工位 车间 铁锤(1t)工位 铁锤(3t)工位 液压机(700t)工位 定点作业 噪声、高温 锻压高温锻件产生 1 6 2 定点作业 定点作业 定点作业 其他粉尘、噪声、高温 空气锤其他粉尘、噪声、高温 其他粉尘、噪声、高温 锻打过程接触 5 6 2 2#加热炉工位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噪声、锻造产定点作业 高温 生 加热炉1 6 2 取料机工位 2#煤气发生炉上煤工位 定点作业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噪声、工人取料接触 高温 1 6 2 煤尘(总尘)、煤尘(呼尘)、工人上煤投料定点作业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接触 化硫、氮氧化物、噪声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噪声、锻造产定点作业 高温 生 加热炉1 6 2 5#加热炉工位 1 6 2 5#煤气发生炉上煤工位 煤尘(总尘)、煤尘(呼尘)、工人上煤投料定点作业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接触 化硫、氮氧化物、噪声 辗环机对高温1 6 2 辗环机工位 定点作业 噪声、高温 锻件辗环过程产生 锯床切1 6 2 锯床工位 热处理车间 定点作业 噪声 割材料产生 热处理1 6 2 热处理操作机工位 热处理控制室工位 打磨工位 定点作业 噪声、高温 设备运行产生 配电柜产生 砂轮打磨工件产生 3 6 2 定点作业 噪声、工频电场 1 6 2 定点作业 砂轮磨尘、噪声 1 6 2 车床工位 球阀一车间 钻床工位 数控加工中心工位 清洗槽工位 球阀二车间 定点作业 定点作业 定点作业 噪声 机加工噪声 噪声 设备运行产生 5 6 2 清洗槽定点作业 溶剂汽油 内清洗液挥发 机加工1 6 2 数控加工中心工位 定点作业 噪声 设备运行产生 5 6 2 配电房 空压机房 巡检工位 巡检工作 工频电场 配电柜产生 空压机1 1 4 巡检工位 巡检工作 噪声 运行产生 1 1 4 7.1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表6-2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职业病危害因素 煤尘、砂轮磨尘、其他粉尘 理化特性 侵入途径 吸入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长期吸入粉尘后引起身体器官的病变,轻者能引起呼吸道炎症、慢性中毒和皮肤病,重者可导致尘肺 急性CO中毒:以脑缺氧为主。急性CO中毒起病急、潜伏期短。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乏力、烦躁、步态不稳,进而出现意识障碍。轻度中毒时出现面色潮红、多汗、脉率加速,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模糊。 可导致的职业危害 尘肺病 / 一氧化碳 无色、无嗅、无刺激性的气体,熔点-205.0℃,沸点-191.5 ℃ 吸入 一氧化碳中毒 二氧化碳 无色无臭气体,溶于水、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吸入 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高浓度时则引起抑制作用,更高浓度时还有麻醉作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急性二氧化碳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中毒 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慢性中毒,在生产中是否存在,目前无定论。固态(干冰)和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汽化,造成局部低温,可引起皮肤和眼腈严重的低温灼伤。 氧化物主要损害呼吸道。吸入初期仅有轻微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咽部不适、干咳等。常数小时至十几小时或更长时间潜伏期后发生迟发性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出现胸闷、呼吸窘迫、咳嗽、咯泡沫痰、紫绀等。可并发气胸及纵隔气肿。肺水肿消退后两周左右可出现迟发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慢性影响: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及慢性呼吸道炎证。个别病例出现肺纤维化。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氮氧化物 黄褐色液体或气体,有刺激性气味。熔点-75.5℃,沸点-10℃ 吸入 急性氮氧化物中毒 溶剂汽油 无色或略显黄色,有芳香 气味。主要成分为C4~ C12 脂肪烃和环烃类,并 含少量芳香烃和硫化物。 易燃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可经呼吸道、皮肤进入人体。急性中毒以神经或精神症状为主,误将汽油吸入呼吸 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职业性慢性溶剂汽油中毒 高温 / / 噪声 / / 工频电场 / / 高温作业时,特别在夏季,人体可出项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其功能改变主要是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消化、神经、泌尿等系统的适应性变化。中暑 这些变化如果超过一定限度,人体出现体温调节等功能紊乱,则可对人体产生负面健康影响。 噪声性聋的基本症状是耳鸣,听力下降,头痛及头晕等,噪音对人体的其他影响,除上述症状外,还可以有头痛、头晕、烦燥、失眠、多梦、易疲倦、注意力减退、抑郁、血压升高、心动过缓或过速,职业性噪声聋 呼吸加快,有时还有幻听、痛听、听声耳痒,闻声呕吐等症状。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后还可能出现显着的平衡失调,噪声还可引起眩晕 一些实验提示,工频电磁场辐射可能与促癌或协同促癌过程有关,也有研究指出神经衰弱和记忆力减退是工频电磁场神经衰弱和记作业人员最常见的症状,但缺乏客观检忆力减退 查结果。虽然工频电磁场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尚无最终定论,但还不能做出长期受电磁场作用绝对没有危险的结论 7.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评价 7.2.1 检测项目
根据对用人单位生产现场卫生学调查结果,结合项目生产工艺及职业病危害特点,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等有关规范以及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本次评价确定化学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溶剂汽油)、粉尘(其他粉尘、煤尘、砂轮磨尘)、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等作为本次评价的检测项目。因本次评
价不在高温季节,所以对高温仅进行识别,未进行检测
因此检测点位设置情况详见表6-3。
表6-3检测点设置情况一览表
车间 岗位 锯床工位 剪断机工位 8#加热炉工位 取料机工位 3#煤气发生炉上煤工位 液压机(2500t)工位 辗环机工位 液压机(700t)工位 铁锤(0.45t)工位 铁锤(1t)工位 铁锤(3t)工位 2#加热炉工位 锻造一车间 取料机工位 2#煤气发生炉上煤工位 5#加热炉工位 5#煤气发生炉上煤工位 辗环机工位 接触危害因素 噪声 其他粉尘、噪声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噪声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噪声 游离二氧化硅、煤尘(总尘)、煤尘(呼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噪声 噪声 噪声 噪声 其他粉尘、噪声 其他粉尘、噪声 其他粉尘、噪声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噪声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噪声 游离二氧化硅、煤尘(总尘)、煤尘(呼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噪声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噪声 游离二氧化硅、煤尘(总尘)、煤尘(呼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噪声 噪声 检测点位 检测频次 检测天数 1 1 1 1 3 3 3 3 3 3 3 3 锻造二车间 1 3 3 1 1 1 1 1 1 1 1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1 3 3 1 3 3 1 3 3 2 3 3 锯床工位 热处理操作机工位 热处理控制室工位 打磨工位 车床工位 球阀一车间 钻床工位 数控加工中心工位 清洗槽工位 球阀二车间 配电房 空压机房 数控加工中心工位 巡检工位 巡检工位 噪声 噪声 噪声、工频电场 砂轮磨尘、噪声 噪声 噪声 噪声 溶剂汽油 噪声 工频电场 噪声 1 1 1 1 1 1 1 2 3 1 1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热处理车间 7.2.2 检测时间与检测条件
本次检测时间为2016年4月6日-4月8日,采样日气象条件见表6-4。
表6-4 采样日气象条件
采样时间 2016.04.06 2016.04.07 2016.04.08 天气状况 雨 晴 晴 温度℃ 20.7 23.4 23.1 湿度﹪ 66.2 48.6 49.8 气压kPa 101.4 101.3 101.3 7.2.3 检测仪器及方法
根据相关相应的国家标准、方法进行采样,需要进行检定和校准的仪器均经过质量技术部门检定和校准,详见表6-5。
表6-5 检测仪器及依据
检测项目 采样仪器 QCD-1500型大气采溶剂汽油 样器、TWA-300A型低流量空气采样器 检测仪器 GC-1100气相色谱仪 检测依据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混合烃类化合物》GBZ/T 160.40-2004 检测项目 采样仪器 HXF-35防爆粉尘采检测仪器 检测依据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粉尘 样器、CCZG-2(A)防爆个体粉尘采样器 BT25S电子天平 第1部分 总粉尘浓度》GBZ/T 192.1-2007 噪声 -- HS6298B型噪声频谱分析仪 TES-1332A数位式照度计 TES-1360A温湿度《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 《照明测量方法》GB/T5700-2008 照度 -- 气象条件 计、DYM3空盒气压-- 表、QDF-6型数字式风速仪 《高温作业气象条件测定方法》(GB/T934-2008) 7.2.4 检测条件
项目正常生产条件下(2016年4月6日-4月8日),职业病防护设施正常运行条件下进行检测。
工作场所检测布点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的采样规范》GBZ 159-2004进行,检测地点包括各检测评价单元中有代表性的、有害因素强度最高的工作地点尽量靠近劳动者岗位。检测仪器均经过质量技术部门鉴定或校准。 7.2.5 检测频次
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及《关于印发[江苏省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苏安监规[2014]1号文等国家标准,在正常生产条件下,连续3天对用人单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进行检测。定点采样在操作工工作岗位放置采样器或者测量仪器进行定点采样或直接读数测量,对同一工作岗位的有害因素进行多次检测,检测时间选择在估计有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最高时段进行。 7.2.6 检测结果分析
7.2.6.1粉尘检测结果与评价
表6-6游离二氧化硅检测结果与评价
短时间还是
序检测项检测岗位(地点) 号 目 采样日期/班次 粉尘种类 接触时间(h/d) 结果(%) 判定 1 3#煤气发生炉上煤工位 2016.04.06 6.8 2 2#煤气发生炉上煤工位 游离二2016.04.06 氧化硅 煤尘 6/5 7.5 不属于矽尘 3 5#煤气发生炉上煤工位 2016.04.06 8.4 表6-7工作场所空气中总尘检测结果与评价
序检测采样日期/班检测岗位(地点) 号 项目 次 2016.04.06 1 锻造二车间剪断机工位 其他2016. 04.07 粉尘 2016. 04.08 2016.04.06 2 3#煤气发生炉上煤工位 煤尘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3 铁锤(0.45t)工位 其他2016. 04.07 粉尘 2016. 04.08 2016.04.06 4 铁锤(1t)工位 其他2016. 04.07 粉尘 2016. 04.08 2016.04.06 5 铁锤(3t)工位 其他2016. 04.07 粉尘 2016. 04.08 煤尘 2016.04.06 接触CTWA 超限 PC-TWA 最大超时间33(mg/m) 倍数 (mg/m) 限倍数 (h) 0.4 0.2 0.5 0.25 0.18 0.68 0.43 0.26 0.68 0.71 0.44 0.61 0.38 0.40 0.36 0.30 0.09 0.04 0.1 0.06 0.05 0.14 0.10 0.08 0.19 0.17 0.12 0.11 0.08 0.08 0.10 0.05 8 2.0 6 合8 2.0 6 合格 8 2.0 6 合格 8 2.0 6 合格 8 2.0 6 合格 8 2.0 6 合格 检测结果 标准 判定 6 2#煤气发生炉上序检测采样日期/班检测岗位(地点) 号 项目 次 煤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7 5#煤气发生炉上煤工位 煤尘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8 打磨工位 砂轮2016. 04.07 磨尘 2016. 04.08 接触CTWA 超限 PC-TWA 最大超时间33(mg/m) 倍数 (mg/m) 限倍数 (h) 0.33 0.36 0.45 0.23 0.59 0.66 0.11 0.08 0.06 0.10 0.08 0.06 0.12 0.15 0.05 0.02 8 2.0 6 8 2.0 6 检测结果 标准 判定 格 合格 合格 表6-8工作场所空气中呼尘检测结果与评价
序检测采样日期/班检测岗位(地点) 号 项目 次 2016.04.06 1 3#煤气发生炉上煤工位 煤尘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2 2#煤气发生炉上煤工位 煤尘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3 5#煤气发生炉上煤工位 煤尘 2016. 04.07 2016. 04.08 接触CTWA 超限 PC-TWA 最大超时间33(mg/m) 倍数 (mg/m) 限倍数 (h) 0.20 0.26 0.37 0.25 0.28 0.37 0.27 0.28 0.46 0.16 0.24 0.23 0.19 0.25 0.14 0.20 0.19 0.29 2.5 2.0 6 合格 2.5 2.0 6 合格 2.5 2.0 6 合格 检测结果 标准 判定 7.2.6.2化学毒物检测结果
表6-9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硫检测结果与评价
序号 检测岗位(地点) 采样日期/班次 检测结果 CTWA 3(mg/m) <0.6 <0.6 接触时判定 CSTEL PC-TWA PC-STEL 间(h/d) 333(mg/m) (mg/m) (mg/m) <0.6 5 <0.6 10 6 合格 标准 1 2016.04.06 3#煤气发生炉上煤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2 2#煤气发生2016. 04.07 炉上煤工位 2016. 04.08 2016.04.06 3 5#煤气发生2016. 04.07 炉上煤工位 2016. 04.08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0.6 5 10 6 合格 5 10 6 合格 表6-10工作场所空气中氮氧化物检测结果与评价
序号 检测岗位(地点) 采样日期/班次 2016.04.06 1 3#煤气发生2016. 04.07 炉上煤工位 2016. 04.08 2016.04.06 2 2#煤气发生2016. 04.07 炉上煤工位 2016. 04.08 2016.04.06 3 5#煤气发生2016. 04.07 炉上煤工位 2016. 04.08 检测结果 CTWA 3(mg/m) 0.042 0.041 0.127 0.116 0.025 0.039 0.026 0.021 0.074 接触时判定 CSTEL PC-TWA PC-STEL 间(h/d) 333(mg/m) (mg/m) (mg/m) 0.097 0.103 0.255 0.094 0.054 0.058 0.039 0.033 0.171 5 10 6 合格 5 10 6 合格 5 10 6 合格 标准 表6-11工作场所空气中溶剂汽油检测结果与评价
序号 检测岗位(地点) 采样日期/班次 2016.04.06 1 清洗槽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检测结果 CSTEL 3(mg/m) 6.6 7.1 6.4 300 6 合格 标准 PC-STEL 3(mg/m) 接触时判定 间(h/d) 表6-12工作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检测结果与评价
序号 检测岗位(地点) 采样日期/班次 检测结果 CTWA 3(mg/m) 接触时判定 CSTEL PC-TWA PC-STEL 间(h/d) 333(mg/m) (mg/m) (mg/m) 标准 2016.04.06 1 8#加热炉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2 锻造二车间2016. 04.07 取料机工位 2016. 04.08 2016.04.06 3 3#煤气发生2016. 04.07 炉上煤工位 2016. 04.08 2016.04.06 4 2#加热炉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5 锻造一车间2016. 04.07 取料机工位 2016. 04.08 2016.04.06 6 2#煤气发生2016. 04.07 炉上煤工位 2016. 04.08 2016.04.06 7 5#加热炉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8 5#煤气发生2016. 04.07 炉上煤工位 2016. 04.08 1.07 0.98 1.04 0.84 0.72 0.67 2.48 2.51 2.67 1.18 1.08 1.02 0.75 0.72 0.80 2.64 2.58 2.66 1.05 1.11 1.04 2.64 2.58 2.50 1.43 1.32 1.39 1.15 0.97 0.90 3.32 3.36 3.58 1.58 1.45 1.36 1.01 0.97 1.08 3.53 3.46 3.77 1.41 1.48 1.40 2.39 2.58 3.35 20 30 6 合格 20 30 6 合格 20 30 6 合格 20 30 6 合格 20 30 6 合格 20 30 6 合格 20 30 6 合格 20 30 6 合格 表6-13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检测结果与评价
序号 检测岗位(地点) 8#加热炉工位 采样日期/班次 2016.04.06 2016. 04.07 检测结果 CTWA 3(mg/m) 1075.1 1075.1 接触时判定 CSTEL PC-TWA PC-STEL 间(h/d) 333(mg/m) (mg/m) (mg/m) 1482.3 9000 1482.3 18000 6 合格 标准 1 2016. 04.08 2016.04.06 2 锻造二车间2016. 04.07 取料机工位 2016. 04.08 2016.04.06 3 3#煤气发生2016. 04.07 炉上煤工位 2016. 04.08 2016.04.06 4 2#加热炉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5 锻造一车间2016. 04.07 取料机工位 2016. 04.08 2016.04.06 6 2#煤气发生2016. 04.07 炉上煤工位 2016. 04.08 2016.04.06 7 5#加热炉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8 5#煤气发生2016. 04.07 炉上煤工位 2016. 04.08 1116.3 709.1 709.1 695.4 700.0 640.5 631.4 1070.6 1047.7 1052.3 700.0 663.4 658.8 713.7 635.9 654.2 1656.2 1407.7 1043.1 686.3 626.8 654.2 1555.5 1006.5 988.2 969.9 988.2 915.0 841.8 1537.2 1464.0 1445.7 951.6 933.3 969.9 969.9 896.7 933.3 1372.5 1482.3 1482.3 969.9 860.1 915.0 9000 18000 6 合格 9000 18000 6 合格 9000 18000 6 合格 9000 18000 6 合格 9000 18000 6 合格 9000 18000 6 合格 9000 18000 6 合格 7.2.6.3物理因素检测结果与评价
表6-14工作场所噪声检测结果与评价
序号 测定点 测定日期 2016.04.06 1 锻造二车间锯床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2 锻造二车间剪断2016.04.06 检测结果 dB(A) 77.6 77.0 78.0 78.5 LEX,8h/LEX,W dB(A) 76.4/76.4 75.8/75.8 76.8/76.8 77.3/77.3 6.0,5.0 ≤85 合6.0,5.0 ≤85 合格 接触时间(h/d,d/w) 卫生限值dB(A) 判定 序号 测定点 机工位 测定日期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检测结果 dB(A) 77.0 78.0 83.6 82.8 82.4 82.4 81.6 82.6 73.9 73.6 74.4 83.5 82.9 83.4 83.2 83.5 82.4 82.4 81.8 81.7 94.3 93.5 94.3 96.8 96.4 95.9 103.7 104.0 LEX,8h/LEX,W dB(A) 75.8/75.8 76.8/76.8 82.4/82.4 81.6/81.6 81.2/81.2 81.2/81.2 80.4/80.4 81.4/81.4 72.7/72.7 72.4/72.4 73.2/73.2 82.2/82.2 81.5/81.5 81.8/81.8 82.0/82.0 82.3/82.3 81.2/81.2 81.2/81.2 80.6/80.6 80.5/80.5 93.1/93.1 92.3/92.3 93.1/93.1 95.6/95.6 95.2/95.2 94.7/94.7 102.5/102.5 接触时间(h/d,d/w) 卫生限值dB(A) 判定 格 3 8#加热炉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6.0,5.0 ≤85 合格 4 锻造二车间取料机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6.0,5.0 ≤85 合格 5 3#煤气发生炉上煤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6.0,5.0 ≤85 合格 6 液压机(250t)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6.0,5.0 ≤85 合格 7 锻造二车间辗环机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6.0,5.0 ≤85 合格 8 液压机(700t)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6.0,5.0 ≤85 合格 9 铁锤(0.4t)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6.0,5.0 ≤85 不合格 10 铁锤(1t)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6.0,5.0 ≤85 不合格 不合格 11 铁锤(3t)工位 2016. 04.07 102.8/102.8 6.0,5.0 ≤85 序号 测定点 测定日期 2016. 04.08 2016.04.06 检测结果 dB(A) 103.2 84.5 84.4 83.5 82.5 82.4 81.8 77.5 78.3 77.3 83.5 84.0 82.7 75.5 75.4 74.5 82.3 81.6 81.5 81.5 80.5 80.6 75.9 76.3 75.6 78.2 78.1 77.7 LEX,8h/LEX,W dB(A) 102.0/102.0 83.3/83.3 83.2/83.2 82.3/82.3 81.3/81.3 81.2/81.2 80.6/80.6 76.3/76.3 77.1/77.1 76.1/76.1 82.3/76.3 82.8/82.8 81.5/81.5 74.3/74.3 74.2/74.2 73.3/73.3 80.4/80.4 80.3/80.3 80.3/80.3 80.3/80.3 78.3/78.3 78.4/78.4 74.7/74.7 74.1/74.1 74.4/74.4 77.0/77.0 76.9/76.9 76.5/76.5 接触时间(h/d,d/w) 卫生限值dB(A) 判定 12 2#加热炉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6.0,5.0 ≤85 合格 13 锻造一车间取料机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6.0,5.0 ≤85 合格 14 2#煤气发生炉上煤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6.0,5.0 ≤85 合格 15 5#加热炉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6.0,5.0 ≤85 合格 16 5#煤气发生炉上煤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6.0,5.0 ≤85 合格 17 10寸阀体辗环机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6.0,5.0 ≤85 合格 18 DF-250辗环机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6.0,5.0 ≤85 合格 19 热处理车间锯床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6.0,5.0 ≤85 合格 20 热处理操作机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6.0,5.0 ≤85 合格 序号 测定点 测定日期 2016.04.06 检测结果 dB(A) 54.2 54.2 54.1 88.4 87.5 87.2 74.1 74.5 75.5 67.5 68.7 68.1 73.1 73.2 72.9 75.5 76.3 76.4 78.6 77.2 77.7 80.2 80.2 80.1 LEX,8h/LEX,W dB(A) 53.0/53.0 53.0/53.0 52.9/52.9 87.2/87.2 86.3/86.3 86.0/86.0 72.9/72.9 73.3/73.3 74.3/74.3 66.3/66.3 67.5/67.5 66.9/66.9 71.9/71.9 72.0/72.0 71.7/71.7 74.3/74.3 75.1/75.1 75.2/75.2 77.4/77.4 76.0/76.0 76.5/76.5 71.2/71.2 71.2/71.2 71.1/71.1 接触时间(h/d,d/w) 卫生限值dB(A) 判定 21 热处理控制室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6.0,5.0 ≤85 合格 22 热处理车间打磨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6.0,5.0 ≤85 不合格 23 球阀一车间3#车床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6.0,5.0 ≤85 合格 24 球阀一车间3#钻床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6.0,5.0 ≤85 合格 25 球阀二车间数控加工中心YL-Q-005工位 2016.04.06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2016. 04.07 2016. 04.08 2016.04.06 6.0,5.0 ≤85 合格 26 球阀二车间数控加工中心YL-Q-14工位 6.0,5.0 ≤85 合格 27 球阀二车间数控加工中心YL-Q-09工位 6.0,5.0 ≤85 合格 28 空压机房巡检工位 2016. 04.07 2016. 04.08 1.0,5.0 ≤85 合格 表6-15工作场所工频电场检测结果与评价
岗位及测量地点 检测项目 检测日期 2016.04.06 配电房巡检工位 工频电场 2016. 04.07 1 26.0 接触时间(h/d) 检测结果[V/m] 24.7 5 接触限值[kV/m] 2016. 04.08 2016.04.06 热处理控制室工位 工频电场 2016. 04.07 2016. 04.08 6 22.5 24.7 14.7 19.6 5 7.2.7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论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表明:
各检测点位粉尘、化学毒物浓度、工频电场强度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除铁锤0.4t、1t、3t工位和热处理车间打磨工位噪声强度不符合要求外,其余各工位噪声等物理因素强度检测结果均符合GBZ/T2.2-2007标准要求。 7.2.8 超标原因分析
铁锤0.4t、1t、3t工位机器运行本身噪声较大以及机器设备老化导致噪声强度超标;热处理车间打磨工位在打磨时砂轮与钢材表面摩擦导致较强的噪声。
整改措施:由于工艺特性和生产条件的限制,难以从工程技术上对噪声进行治理,建议从管理措施上对噪声采取防护措施,即针对高噪声岗位的作业人员,必须严格佩戴耳塞或耳罩等护耳器并定期对老化设备进行检维修。
8 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
8.1 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设置情况 8.1.1 防尘、防毒措施
用人单位粉尘主要来源于煤气发生炉上煤时煤尘的逸散、打磨测试过程中产生的砂轮磨尘以及剪断机、空气锤锻压等过程其他粉尘的逸散;用人单位毒物主要来源于煤气发生炉燃煤时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加热炉锻造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清洗槽工位产生的溶剂汽油危害。针对粉尘和毒物危害,用人单位采取了如下防尘、防毒措施:
(1)各车间墙面均设置有排风扇,加强车间内的通风换气; (2)各车间顶部设置气楼并设置大面积可开启的窗户用以自然通风,从而进一步降低工作场所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
(3)煤气发生炉工位作业人员仅需要进行上料工作,将煤铲入运煤车,运煤车经传送带自动将煤投入煤气发生炉,煤气发生炉燃煤过程在密闭空间内进行,减少了有毒有害物质逸散的浓度;
(4)加热炉锻造时,炉门关闭,锻造过程在炉内封闭环境内进行,作业人员仅需进行上、下料工作,减少了作业有人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机会;
(5)清洗过程为自动化运行,作业人员仅需将工件放入清洗槽,无需手动清洗,减少了作业人员接触溶剂汽油毒物的机会; (6)用人单位还通过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及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等防护措施来降低工作场所中粉尘的浓度。
用人单位采取的防尘、毒措施设置情况见图7-1、7-2。
图7-1 用人单位车间顶部气楼 图7-2 用人单位车间排风扇 8.1.2 防噪声措施
用人单位噪声主要来源于锯床、剪断机、加热炉、煤气发生炉、液压机、辗环机、空气锤锻压、空压机、各类机加工等设备运行以及砂轮打磨砂轮和工件摩擦产生的噪声。用人单位针对工位性质分别设置了相应的防噪减振措施,主要措施如下:
(1)用人单位高噪声设备与低噪声设备、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作业车间基本做到分区域布置,尽量减少各工位之间的相互干扰; (2)用人单位采取对高噪声设备如:液压机、空气锤底部设置减震垫,对设备底部固定等的措施,以降低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3)用人单位选用低噪声、低振动的车床、钻床等机加工设备,从源头控制噪声的产生;
(4)用人单位为噪声岗位作业人员配备3M1100型防护耳塞,其SNR值为31dB(A)。项目设置专人监管、督促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正确及时佩戴防护耳塞。 8.1.3 防高温措施
用人单位高温主要来源于注塑机等设备的运行,项目设置了相应的防暑降温措施,主要措施如下:
(1)加热炉运行时密闭,且设备具有一定的隔热性能,减少作业人员直接接触高温的机会和强度;
(2)各高温车间内墙面设置有排风扇加强车间内空气流通,车间地面工位旁设置有轴流风扇为作业人员送风降温;
(3)夏季气温较高时为作业人员提供清凉饮料消暑降温。 8.1.4 防非电离辐射
用人单位非电离辐射的危害来源于配电房和热处理控制室配电柜运行过程产生的工频电场。用人单位配电房和热处理控制室单独设置,与其他区域由实体墙相隔,室内配电柜设有屏蔽、接地等防护措施。 8.1.5 应急救援设施
用人单位在各生产车间设有应急通道,车间内墙面设有急救药箱,急救药箱内含有中暑药品、烫伤膏、日常止血、包扎用品等;在球阀车间清洗工位处设置有喷淋洗眼器;在锻造车间设置有煤气泄漏报警仪。
8.2 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情况
江苏应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制定有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防护设施的维护保养,对生产设备及职业病防护设备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有效状态。
8.3 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评价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调查与评价见表7-1。
表7-1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施调查与评价表
序号 检查内容 依据 一、防尘、毒措施 检查结果 结论 序号 检查内容 依据 检查结果 用人单位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数控机加工作业为自动化、密闭作业。各检测点粉尘和毒物浓度均符合GBZ2.1要求 用人单位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机械化、自动化设备 用人单位防毒设施根据毒物性质及作业点的位置进行相应设定,经常有人来往的通道(地道、通廊),未敷设有毒液体或有毒气体的管道 项目专门制定有职业病防护设施操作规程和防护制度,并依此制度执行 结论 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无毒(害)或低毒(害)的原材料,消除或减少粉尘等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于工艺、技1 术和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应根据生产工 艺和粉尘特性,参照GBZ/T194的规定设计相应的防尘控制措施,使劳动者活动的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浓度符合GBZ2.1要求。 对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含2 露天作业的工艺设备) ,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 防尘和防毒设施应依据车间自然通风风向、扬尘和逸散毒物的性质、作业点的位置和数量及作业方式等进行设计。经常有3 人来往的通道(地道、通廊),应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并不宜敷设有毒液体或有毒气体的管道 对易发生跑、冒、滴、漏的生产设备要加4 强维修和管理,各种防毒设备必须建立必 要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GBZ1-2010 6.1.1 符合 GBZ1-2010 6.1.1.2 符合 GBZ1-2010 6.1.5 符合 GBZ/T194-2007 4.4.3 符合 二、防噪减振措施 对于生产过程和设备产生的噪声,应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使噪声作业劳动者接触噪声声级符合GBZ 2.2的要求。采用工5 程控制技术措施仍达不到GBZ2.2要求的,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劳动者作息时间,并采取适宜的个人防护措施 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声作业车间、高噪 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应分开布置 用人单位尽量选用较低噪声的设备,为噪声岗位员工均配备了防噪声耳塞。 用人单位将产生较高噪声的空气锤、液压机相对集中设置;空压机房单独隔间设置 用人单位将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空气锤、液压机等设备布置在单层车间,设备安装时对其底部固定,并采取一定的减振降噪措施 GBZ1-2010 6.3.1.1 符合 6 GBZ1-2010 6.3.1.2 符合 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宜安装在单层厂房内。当设计需要将这些生产设备安7 置在多层厂房内时,宜将其安装在底层,并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 GBZ1-2010 5.2.2.2 符合 序号 检查内容 依据 检查结果 用人单位根据工艺流程将高噪声设备相对集中布置,并对高噪声设备底部固定,设置减振垫 结论 在满足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宜将高噪8 声设备相对集中,并采取相应的隔声、吸 声、消声、减振等控制措施。 GBZ1-2010 6.3.1.4 符合 三、防暑、防高温措施 应优先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原材料,工艺流程的设计宜使操作人员远离热9 源,同时根据其具体条件采取必要的隔热、通风、降温等措施,消除高温职业危害。 对于工艺、技术和原材料达不到要求的,应根据生产工艺、技术、原材料特性以及自然条件,通过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和必要10 的组织措施,如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热和水蒸气释放,屏蔽热辐射源,加强通风,减少劳动时间,改善作业方式 产生高温的加热炉为密闭作业,作业人员仅需上、下料操作,减少作业人员直接接触高温的机会和强度 加热炉具有一定的隔热性能,所在锻造车间内设置有轴流风扇为车间内送风 GBZ1-2010 6.2.1.1 符合 GBZ1-2010 6.2.1.2 符合 四、防非电离辐射措施 产生工频电磁场的设备安装地址(位置)选择应与居民区、学校、医院、幼儿园等11 保持一定的距离,使上述区域电场强度最高容许接触水平控制在4KV/M以下 对于在生产过程中有可能产生非电离辐射的设备,应制定非电离辐射防护规划,采取有效的屏蔽 、接地、吸收等工程技12 术措施及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远距离操作, 如预期不能屏蔽应设计反射性隔离或吸收性隔离措施,使劳动者非电离辐射作业的接触水平符合GBZ2.2的要求 GBZ1-2010 6.4.1 用人单位选址于工业区内,周围无居民区、学校和医院等敏感区域 用人单位配电柜设有屏蔽、接地、吸收等工程技术措施,经测定接触水平符合GBZ2.2的要求 符合 GBZ1-2010 6.4.4 符合 五、应急救援设施 用人单位应急通道等应急救援设施有清晰标识,并定期进行保养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用人单位配备了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人员 《职业病防应急救援设施应有清晰地标识,并按照相13 治法》第二十关规定定期保养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二条 有可能发生化学性灼伤及经皮肤粘膜吸收引起急性中毒生产或使用有毒物质的、14 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工业企业的劳动定员设计应包括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站)编制和人员定员 符合 GBZ1-2010 8.1 符合 序号 检查内容 依据 检查结果 结论 有可能发生化学性灼伤及经皮肤粘膜吸收引起急性中毒的工作地点或车架,应根据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危害特点,在工作地点就近设置现场应15 急处理设施。急救设施应包括:不断水的 冲淋、洗眼设施;气体防护柜、个人防护用品;急救包或急救箱以及急救药品;转运病人的担架和装置;急救处理的设施以及应急救援通讯设备 急救箱应当设置在便于劳动者取用的地点,配备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参照16 GBZ1-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附录A表A.4确定,并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更新 GBZ1-2010 8.3 用人单位根据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为员工配备了相应的应急救援设施 符合 GBZ1-2010 8.3.3 车间设有急救箱,方便工人取用,并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更新 符合 经现场测定,用人单位作业场所粉尘、毒物浓度,工频电场、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噪声检测结果除铁锤0.4t、1t、3t工位和热处理车间打磨工位外,其余检测岗位均符合标准要求。应急救援设施设置情况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相关要求。
9 职业健康监护 9.1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9.1.1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情况
江苏应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制定了《职业健康管理作业规定》,制定有年度职业健康监护计划,对建立的相关检查制度进行执行并加强管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精神,并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9.1.2 职业健康检查情况
1、职业健康检查范围、种类和人数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和《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相关要求,以及本次评价过程中的检测数据和岗位危害因素的识别,将用人单位各岗位职业健康检查项目、接触人数进行汇总,详见表8-1。其中本次噪声检测结果未超80分贝的岗位,本次评价不列入职业健康体检岗位,后续用人单位应根据每年检测结果进行调整。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职业健康监护要求详见表8-2,表中未列物质建议用人单位在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时咨询有资质的体检机构,确定体检内容和周期。本次实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以本次评价期间统计人数为准。
表8-1各岗位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人数统计
车间 岗位 剪断机工位 8#加热炉工位 取料机工位 3#煤气发生炉上煤工位 液压机(2500t)工位 辗环机工位 GBZ188中明确体检因素 其他粉尘 一氧化碳、噪声、高温 一氧化碳、噪声、高温 煤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噪声 噪声、高温 噪声、高温 应检人数 1 1 1 1 1 锻造二车间 液压机(700t)工位 铁锤(0.45t)工位 铁锤(1t)工位 铁锤(3t)工位 锻造一车间 2#加热炉工位 取料机工位 2#煤气发生炉上煤工位 5#加热炉工位 5#煤气发生炉上煤工位 辗环机工位 热处理操作机工位 热处理车间 热处理控制室工位 打磨工位 配电房 巡检工位 噪声、高温 其他粉尘、噪声、高温 其他粉尘、噪声、高温 其他粉尘、噪声、高温 一氧化碳、噪声、高温 一氧化碳、噪声、高温 煤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噪声 一氧化碳、噪声、高温 煤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噪声 噪声、高温 高温 1 5 1 1 1 1 1 1 1 3 工频电场 砂轮磨尘、噪声 工频电场 1 1 1 表8-2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职业健康监护要求
序号 1 职业病危害因素 二氧化碳、溶剂汽油 检查类别 — 体检项目 请咨询当地体检机构 (1)症状询问:重点询问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史、吸烟史及咳嗽、咳痰、喘息、胸痛、呼吸困难、气短等症状;(2)体格检查:内科常规检查,重点是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血清ALT、心电图、后前位X射线高千伏胸片、肺功能 (1)症状询问:重点询问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也可有喘息、咯血等症状;(2)体格检查:内科常规检查,重点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a.必检项目后前位X射线高千伏胸片、心电图、肺功能;b.选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血清ALT 内科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 内科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 内科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碳氧血红蛋白、血氧饱和度 症状询问:重点询问呼吸系统疾病史及相关症状;体格检查:内科常规检查;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职业禁忌证 — 职业病 — 检查周期 — 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I级,4年1次;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Ⅱ级及以上,2-3年1次;X射线胸片表现为观察对象者健康检查每年1次,连续观察5年,若5年内不能确诊为尘肺患者,按a)执行;尘肺患者每1-2年进行1次医学检查,或根据病情随时检查。 — 3年 — 岗前 2 煤尘、其他粉尘、砂轮磨尘 a)活动性肺结核病; b)慢性阻塞性肺病; c)慢性间质性肺病; d)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 尘肺 岗中 岗前 3 一氧化碳 岗中 应急 4 氮氧化物 职业禁忌证: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职业禁忌证: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a)慢性阻塞性肺病; b)支气管哮喘; — — — 岗前 — — 肺功能、胸部X射线摄片、肺弥散功能 症状询问:重点询问呼吸系统疾病史及相关症状;体格检查:内科常规检查;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肺功能、胸部X射线摄片、肺弥散功能 症状询问:重点询问呼吸系统疾病史及相关症状;体格检查:内科常规检查;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肺功能、胸部X射线摄片、肺弥散功能 c)慢性间质性肺病 a)支气管哮喘; b)慢性间质性肺病 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岗中 1年 离岗时 — — a) 慢性阻塞性肺病; 岗前 症状询问:重点询问呼吸系统疾病史及相关症状;体格检查:内科常规检查;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 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肺功能、胸部X射线摄片; 2) 选检项目:肺弥散功能。 岗中 b) 支气管哮喘; c) 慢性间质性肺病 — — 5 二氧化硫 a)支气管哮喘; b)慢性间质性肺病 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致慢性1年 离岗时 阻塞性肺疾病 — 岗前 a)症状询问:重点询问有无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及神经系统症状等; b)体格检查:内科常规检查,重点进行心血管系统检查; c)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血清ALT、心电图、血糖; 2)选检项目:有甲亢病史可检查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 同岗前 a)未控制的高血压;b)慢性肾炎; c)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d)未控制的糖尿病; e)全身瘢痕面积≥20%以上(工伤标准的八级);f)癫痫。 同岗前 — — 岗中 6 高温 — 1年,应在每年高温季节到来之前进行。 应急 a)症状询问:如头痛、头昏、胸闷、心悸、多汗、高热、少尿或无尿,观察神志状况等; b)体格检查: 1)内科常规检查:重点检查体温、血压、脉搏; 2)神经系统常规检查。 c)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血电解质、肾功能; 2)选检项目:必要时进行作业场所现场调查。 — 职业性中暑 — 7 噪声 岗前 症状询问: 1)有无中、外耳疾患史,如有无流脓、流水、耳呜、耳聋、眩晕等症状; 2)可能影响听力的外伤史、爆震史; 3)药物史,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妥布霉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氮芥、卡伯、顺铂、利尿酸、水杨酸类、含砷剂、抗疟剂等; 4)中毒史,如一氧化碳等中毒; 5)感染史,如流脑、腮腺炎、耳带状疱疹、伤寒、猩红热、麻疹、风疹、梅毒等疾病史; 6)遗传史,如家庭直系亲属中有无耳聋等病史; 7)有无噪声接触史及个人防护情况。 体格检查: 1)内科常规检查; 2)耳科常规检查;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纯音昕阈测试; 2)选检项目:声导抗、耳声发射。 a)各种原因引起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5OO Hz、1 000 Hz和2000 H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 dB); 职业性b)高频段3 000 Hz、4 000 噪声聋 Hz、6 000 Hz双耳平均听阈≥40 dB; c)任一耳传导性耳聋,平均语频听力损失≥41 dB。 a)作业场所噪声8h等效声级≥85 dB,1年1次; b)作业场所噪声8h等效声级≥80 dB,<80 dB,2年1次。 岗中 症状询问:1)有无中、外耳疾患史,如有无流脓、流水、耳呜、耳聋、眩晕等症状;2)可能影响听力的外伤史、爆震史;3)药物史,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妥布霉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氮芥、卡伯、顺铂、利尿酸、水杨酸类、含砷剂、抗疟剂等;4)中毒史,如一氧化碳等中毒;5)感染史,如流脑、腮腺炎、耳带状疱疹、伤寒、猩红热、麻疹、风疹、梅毒等疾病史;6)遗传史,如家庭直系亲属中有无耳聋等病史;7)有无噪声接触史及个人防护情况。 体格检查:1)内科常规检查;2)耳科常规检查;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必检项目:纯音气导听闻测试、心电图;2)选检项目:纯音骨导听阈测试、声导抗、耳声发射、听觉诱发电反应测听。注:听力测试应在受试者脱离噪声环境48 h后进行 1)除噪声外各种原因引起的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500 Hz、1000 Hz和2 000 H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 dB); 2)任一耳传导性耳聋,平均语频听力损失≥41 dB; 3)噪声敏感者(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纯音听力检查各频率听力损失均≤25 dB,但噪声作业1年之内,高频段3 000 Hz、4 000 Hz、6 000 Hz中任一耳,任一频率听闻≥65 dB) 8 工频电场(电工作业) 岗前 a)症状询问:重点询问高血压、心脏病及家族中有无精神病史等;近一年内有无晕厥发作史 a)癫痫; b)晕厥(近一年b)体格检查: 1)内科常规检查:重点检查血压、内有晕厥发作史); c)2级心脏; 2)神经系统常规检查及共济运动检查; 及以上高血压(未控制); — 3)眼科常规检查及色觉; 4)外科检查:注意四肢d)红绿色盲; ) 质性心脏关节的运动与灵活程度,特别是手部各关节的运病或各种心律失常;f) 节动和灵活程度; 5)耳科常规检查及前庭功能检查运动功能障碍。 (有病史或临床表现者);c)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 )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 2)选检项目:脑电图(有晕厥史者)、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 a)癫痫;b)晕厥(近一年内有晕厥发作史);c)2级及以上高血压(未控制); d)红绿色盲;e) 器质性心脏病或各种心律失常;f)四肢关节运动功能障碍。 岗中 同岗前 — 2年 2、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江苏应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每年定期委托具备职业健康体检资质单位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员工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体检,体检机构为阜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质证号:《苏卫职技字[2012]第J00013号),具有职业健康体检资质。
用人单位2013年、2014年、2015年职业健康体检项目及人数见表8-1、表8-2及表8-3。
表8-1 用人单位2013年在岗职业健康检查情况
体检日期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体检人数 体检项目 体检结论 2013年5月28日至30日 高温、噪声 102 9名人员为职业禁普内科、肝功能、血常规、忌证,肝功能异常尿常规、X光透视、B超、14人次,尿常规异血糖、血脂、肾功能、纯常16人次,3名人音听力测试 员纯音听力测试轻度异常 用人单位2013年职业健康体检中发现有9名职业禁忌证人员,企业已对此类人员进行调岗或离职工作,其余异常人员未进行复查。
表8-2用人单位2014年在岗职业健康检查情况
体检日期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粉尘、高温、噪声 体检人数 体检项目 体检结论 2014年5月27日至6月12日 53 普内科、肝功能、血常规、血糖异常9人次,尿常规、X光摄片、B超、肝功能异常7人次,血糖、心电图、肺功能、尿常规异常10人次 电测听 用人单位2014年职业健康体检中未发现疑似职业病人员和职业禁忌证人员,用人单位已安排血糖异常人员进行复查,复查结果中仍有3名员工异常,企业已对3名异常人员进行调岗。
表8-3用人单位2015年在岗职业健康检查情况
体检日期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体检人数 体检项目 体检结论 2015年7月2日至7月3日 粉尘、高温、噪声 65 16名人员未见异普内科、肝功能、血常规、常,49名员工发现尿常规、胸片、B超、血与职业禁忌证无关糖、心电图、肺功能、电的其他疾病或异测听 常,2名员工中度高血压,1人胸片异常 用人单位2015年职业健康体检中未发现疑似职业病人员和职业禁忌证人员,2015年应检人数65人,实际参加职业健康体检人数为65人,体检率为100%。对异常项目人员,用人单位暂时未安排进行复查。
根据用人单位近3年的职业健康体检情况,发现用人单位未安排接触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溶剂汽油等有毒有害物质岗位的作业人员进行专项职业健康体检。因此,在2016年职业健康体检过程中,应按照表8-1和8-2的体检要求安排体检,并加强体检后异常人员的复查工作。用人单位还应重视岗前和离岗时体检的重要性,注意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的防护,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作业场所检测、个人防护和职业健康监护。
9.1.3 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病人的处置
江苏应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制订有《职业健康管理作业规定》,规定了有关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病人的处置规定。
2013-2015年岗中体检发现的多名职业禁忌证人员,用人单位已按照体检机构要求进行调岗或离职。 9.2 职业健康监护评价
江苏应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制度和职业病的诊疗与处置管理制度,每年均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根据2015的体检情况调查情况可知,用人单位体检率为100%,职业健康检查人数、体检项目均较完善。本次职业健康体检中对于部分未体检的岗位,应在下次职业健康体检时进行完善。
10 个人防护用品 10.1 个人防护用品调查
根据项目方提供资料及现场调查,项目方已按照相关要求,对各工作岗位的作业人员均配备了符合岗位职业防护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各岗位防护用品的配备检查情况见表9-1。
表9-1各作业岗位个人防护用品检查表
需要补车间 岗位 接触危害因素 个人防护用品配置情况 充的个人防护用品 锯床工位 噪声 3M1100耳塞(随用随取)、安全帽(1只/2年) 3M 9002V头带式防尘口罩(以旧换新)、3M1100耳塞(随用随取)、安全帽(1只/2年) 无 剪断机工位 其他粉尘、噪声 无 8#加热炉工位 锻造二车间 半遮面SM281型单罐防毒口罩,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以旧换新)、3M1100耳塞(随用随取)、安全鞋(2双/年)、安全帽(1只/2年)、锻工防取料机工位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噪声、高温 护眼镜、(1副/年)、锻造防护面罩(1副/年)、工作服(1套/年)、帆布手套(以旧换新)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噪声、高温 3M 9002V头带式防尘口罩(以旧换新)、半遮面SM281型单罐防毒口罩,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以旧换新)、3M1100耳塞(随用随取)、安全鞋(2双/年)、安全帽(1只/2年)、锻工防护眼镜、(1副/年)、锻造防护面罩(1副/年)、工作服(1套/年)、帆布手套(以旧换新) 3M1100耳塞(随用随取)、安全鞋(2双/年)、安全帽(1只/2年)、锻工防护眼镜、(1副/年)、锻造防护面罩(1副/年)、工作服(1套/年)、帆布无 无 3#煤气发生煤尘(总尘)、煤尘(呼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炉上煤工位 物、噪声 无 液压机(2500t)工位 辗环机工位 噪声、高温 无 噪声、高温 无 手套(以旧换新) 3M1100耳塞(随用随取)、安全鞋(2双/年)、安全帽(1只/2年)、锻工防护眼镜、(1副/年)、锻造防护面罩(1副/年)、工作服(1套/年)、帆布手套(以旧换新) 3M 9002V头带式防尘口罩(以旧换新)、3M1100耳塞(随用随取)、安全鞋(2双/年)、安全帽(1只/2年)、锻工防护眼镜、(1副/年)、锻造防护面罩(1副/年)、工作服(1套/年)、帆布手套(以旧换新) 液压机(700t)工位 噪声、高温 无 铁锤(0.45t)工位 铁锤(1t)工位 铁锤(3t)工位 2#加热炉工位 其他粉尘、噪声、高温 无 其他粉尘、噪声、高温 无 其他粉尘、噪声、高温 无 锻造一车间 半遮面SM281型单罐防毒口罩,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以旧换新)、3M1100耳塞(随用随取)、安全鞋(2双/年)、安全帽(1只/2年)、锻工防取料机工位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噪声、高温 护眼镜、(1副/年)、锻造防护面罩(1副/年)、工作服(1套/年)、帆布手套(以旧换新)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噪声、高温 3M 9002V头带式防尘口罩(以旧换新)、半遮面SM281型单罐防毒口罩,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以旧换新)、3M1100耳塞(随用随取)、安全鞋(2双/年)、安全帽(1只/2年)、锻工防护眼镜、(1副/年)、锻造防护面罩(1副/年)、工作服(1套/年)、帆布手套(以旧换新) 无 无 2#煤气发生煤尘(总尘)、煤尘(呼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炉上煤工位 物、噪声 无 5#加热炉工位 半遮面SM281型单罐防毒口罩,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以旧换新)、3M1100耳塞(随用随取)、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噪声、高温 安全鞋(2双/年)、安全帽(1只/2年)、锻工防护眼镜、(1副/年)、锻造防护面罩(1副/年)、工作服(1套/年)、帆布无 手套(以旧换新) 3M 9002V头带式防尘口罩(以旧换新)、半遮面SM281型单罐防毒口罩,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以旧换新)、3M1100耳塞(随用随取)、安全鞋(2双/年)、安全帽(1只/2年)、锻工防护眼镜、(1副/年)、锻造防护面罩(1副/年)、工作服(1套/年)、帆布手套(以旧换新) 3M1100耳塞(随用随取)、安全鞋(2双/年)、安全帽(1只/2年)、锻工防护眼镜、(1副/年)、锻造防护面罩(1副/年)、工作服(1套/年)、帆布手套(以旧换新) 3M1100耳塞(随用随取)、安全鞋(2双/年)、安全帽(1只/2年) 3M1100耳塞(随用随取)、安全鞋(2双/年)、安全帽(1只/2年)、锻工防护眼镜、(1副/年)、锻造防护面罩(1副/年)、工作服(1套/年)、帆布手套(以旧换新) 安全帽(1只/2年)、安全鞋(2双/年)、工作服(1套/年)、绝缘鞋(3双/年)、绝缘靴(3双/年) 3M 9002V头带式防尘口罩(以旧换新)、3M1100耳塞(随用随取)、安全鞋(2双/年)、安全帽(1只/2年)、工作服(1套/年)、帆布手套(以旧换新) 3M1100耳塞(随用随取)、安全鞋(2双/年)、安全帽(1只/2年)、工作服(1套/年)、帆布手套(以旧换新)、机加工防护眼镜(1副/年) 5#煤气发生煤尘(总尘)、煤尘(呼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炉上煤工位 物、噪声 无 辗环机工位 噪声、高温 无 锯床工位 噪声 无 热处理操作机工位 噪声、高温 无 热处理车间 热处理控制室工位 噪声、工频电场 无 打磨工位 砂轮磨尘、噪声 无 车床工位 球阀一车间 钻床工位 数控加工中心工位 噪声 噪声 噪声 无 无 无 清洗槽工位 溶剂汽油 半遮面SM281型单罐防毒口罩,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以旧换新)、安全鞋(2双/年)、安全帽(1只/2年)、工作服(1套/年)、帆布手套(以旧换新) 3M1100耳塞(随用随取)、安全鞋(2双/年)、安全帽(1只/2年)、工作服(1套/年)、帆布手套(以旧换新)、机加工防护眼镜(1副/年) 安全帽(1只/2年)、安全鞋(2双/年)、工作服(1套/年)、绝缘鞋(3双/年)、绝缘靴(3双/年) 3M1100耳塞(随用随取)、安全鞋(2双/年)、安全帽(1只/2年)、工作服(1套/年) 无 球阀二车间 数控加工中心工位 噪声 无 配电房 巡检工位 工频电场 无 空压机房 巡检工位 噪声 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个体保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2008)的相关要求,用人单位在个人防护用品配置数量、型号方面符合职业卫生要求。
10.2 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个体防护用品对于防止和减轻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事故伤害及职业病危害至关重要, 是保障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个体防护用品的正确选择、发放、使用以及维护是确保个体防护用品发挥真正有效作用的前提。
江苏应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制定了《防护器具管理作业规定》,对个体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领用、使用、维护、更换和报销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经现场调查,该公司能够按照制度的规定为职工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到每个工人手上,个人防护用品发放形成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记录。佩戴过程中,由品质管理部监督执行,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奖惩。现场调查发现项目大部分操作人员能够自觉遵守公司规章制度,能够正确及
时的配戴防护用品,但仍有部分员工未正确及时佩戴。建议加强监督,督促员工正确及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作业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情况见图9-1。
图9-1用人单位部分作业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情况
表9-2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调查表
序号 检查内容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企业为从业人员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不得超过使用期限。 企业应当督促,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企业应当建立建全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报废等管理制度。 依据 检查结果 结论 公司为员工配置了防护职业病防治法 耳塞、口罩等符合防治职符合 第二十三条 业病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为从业人员提GB12801-2008 供的劳动防护用品符合符合 6.2.2 标准要求 用人单位建立了佩戴奖GB12801-2008 惩制度,大部分操作人员基本符合 6.2.3 能够及时正确配戴,但仍有个别员工未及时佩戴 GB12801-2008 6.2.5 公司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并按其执行 符合 1 2 3 4 10.3 防护用品评价
用人单位为接触噪声的作业人员配备3M1100型防噪耳塞,护耳器单值噪声降低数SNR为31dB(A),乘以规定系数0.6,得到护耳器
衰减值18.6dB(A),因此护耳器的防护效果达到103.6dB(A)。
表9-3 工人佩戴耳塞后实际接触噪声值
检测值LEX,8h/LEX,W 序号 岗位 dB(A) 1 2 3 4 铁锤0.4t工位 铁锤1t工位 铁锤3t工位 热处理车间打磨工位 93.1 95.6 102.8 87.2 18.6 18.6 18.6 18.6 实际接触值降噪能力dB(A) dB(A) 74.5 77.0 84.2 68.6 江苏应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了较为系统的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并根据该制度制定了职工个人防护用品发放表,品质管理部负责对全公司劳动保护用品的审批与发放工作。在个人防护用品配置和使用方面,基本遵循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但是,现场调查发现项目大部分操作人员能够自觉遵守公司规章制度,能够正确及时的配戴防护用品,但仍有部分员工未正确及时佩戴。建议加强监督,督促员工正确及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11 辅助用室 11.1 辅助卫生调查
(1)卫生特征分级
根据用人单位的工艺特点、生产原辅料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中车间的卫生特征分级,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用人单位生产车间卫生特征应为3级(详见表10-1车间卫生特征分级,淋浴器分级设置见表10-2)。
表10-1 车间卫生特征分级
卫生特征 1级 2级 3级 4级 易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的剧毒易经皮肤吸收或有恶臭的物有毒物质(如有机磷农药、三硝基质,或高毒物质(如丙烯腈、吡物质 甲苯、四乙基铅等) 啶、苯酚等) 不接触有害物质或粉尘,不污染或轻度污染身体严重污染全身或对皮肤有刺一般粉尘(棉粉尘 / (如仪表、金属激的粉尘(如碳黑、玻璃棉等) 尘) 冷加工、机械加处理传染性材料、动物原料(如体力劳动强度 工等) 其他 高温作业、井下作业 皮毛等) III级或IV 级 其他毒物 注:虽易经皮肤吸收,但易挥发的有毒物质(如苯等)可按3级确定。 表10-2 每个淋浴器设计使用人数(上限值)
车间卫生特征 人数 注: 1级 3 2级 6 3级 9 4级 12 需每天洗浴的炎热地区,每个淋浴器使用人数可适当减少。 (2)辅助用室调查
根据生产的特点以及实际需要和使用方便的原则,用人单位在厂内设置了办公室、盥洗室、厕所、浴室等辅助用室。用人单位辅助用室设置情况见表10-3。
表10-3辅助用室一览表
位置 球一车间 球一车间 辅助用室名称 更衣室 盥洗室(池) 男浴室 锻一车间 女浴室 喷淋头 2 卫生设施 — 水龙头 喷淋头 数量(个/间) 2间/150个 5 4 蹲位 男卫生间 球一车间 女卫生间 小便池 蹲位 蹲位 男卫生间 锻一车间 女卫生间 小便池 蹲位 蹲位 男卫生间 锻二车间 女卫生间 小便池 蹲位 蹲位 男卫生间 小便池 研发中心大楼前 女卫生间 办公室 蹲位 内设桌椅、空调、饮水机等办公设施 7 5 7 5 5 3 2 2 1 2 2 1 若干 11.2 辅助用室评价
表7-6辅助用室检查结果表
序号 检查内容 应根据工业企业生产特点、实际需要和使方便的原则设置辅助用室,包括车间卫生用室(浴室、更/存衣室、盥洗室以及特殊作业、工种或岗位设置洗衣室)、生活室(休息室、就餐场所、厕所)、妇女卫生用室,并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要求。 辅助用室应避开有害物质、病原体、高温等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建筑物内部构造应易于清扫,卫生设备便于使用。 浴室、盥洗室、厕所的设计,一般按劳动者最多的班组人数进行设计。存衣室设计计算人数应按车间劳动者实际总数计算。 生活用室的配置应与产生有害物质或有特殊要求的车间隔开,应尽量布置在生产劳动者相对集中、自然采光和通风良好的地方。 厕所不宜距工作地点过远,并应有排臭、防蝇措施。车间内措施,一般应为水冲式,同时应设洗手池、洗污池。 依据 检查结果 结论 1 用人单位根据车间卫生GBZ1-2010 等级设置有厕所、更衣符合 7.1.1 室、浴室等辅助用室。 2 GBZ1-2010 用人单位辅助用室独立符合 7.1.2 设置,有专人清扫打理 GBZ1-2010 用人单位厕所、休息室符合 7.1.3 等按最大班组人数设计 辅助用室设置地点接近GBZ1-2010 生产区,但与之隔开,7.3.1 便于使用,并有专人管理 GBZl-2010 厕所均为水冲式,并设7.3.4 有洗污池 3 4 符合 5 符合 序号 检查内容 依据 检查结果 结论 6 7 男厕所:劳动定员男职工人数<100人的工男厕所蹲位数和小便池作场所可按25人设1各蹲位;>100人的GBZ1-2010 数量设置满足生产的需工作场所每增50人增设1个蹲位。小便器7.3.4.1 要 的数量与蹲位的数量相同。 女厕所:劳动定员女职工人数<100人的工GBZ1-2010 女厕所蹲位数设置满足作场所可按15人设1个~2个蹲位;>1007.3.4.2 生产的需要 人的工作场所,每增30人,增设一个蹲位。 符合 符合 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办公室、更衣室、盥洗室、厕所、浴室等卫生辅助用室在设置地点、数量、卫生条件等方面均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要求。
12 职业卫生管理
12.1 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
江苏应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体系基本健全,公司成立了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品质管理部作为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有1名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公司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标准、制度的制定、各项管理标准、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考核。设立生产办为职业卫生日常管理的部门。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本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及有关档案的建立与保存,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各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检查,制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计划、组织车间作业环境有毒有害因素的日常测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等资料的归档,制定职工的职业性健康检查计划等。
用人单位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设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12.2 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
用人单位制定有职业病防治规划及管理制度,包括1、职业病防治责任制;2、年度职业卫生工作计划;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4、职业卫生操作规程;5、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6、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执行情况:调查显示,制度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制定,基本符合有关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在生产过程中基本能按上述制度和方案规定的条款执行。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规划及实施方案基本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12.3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
用人单位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制定了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主要有:《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年度职业卫生工作计划》《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
援预案》《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管理制度》等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了《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台帐》。
执行情况:用人单位依据制订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开展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生产现场设置了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警示标识、公告栏;在生产车间内对制定的管理制度进行了张贴、宣传、教育;为作业工人配备了个人防护用品;进行了职业卫生检测和职业健康体检。
用人单位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基本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12.4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
公司制订有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的制度,从2013年起对项目存在的粉尘、化学毒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和对劳动者公布。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12.5 职业病危害因申报情况
公司制定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作业规定》,对职业病危害申报的主要内容、职业病危害申报的程序以及职业病危害申报的管理等进行了规定,该制度符合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公司已按要求于2015年9月对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并取得回执,回执编号为:(阜宁县)安职申(2012)第000021号,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 12.6 职业病危害的告知及警示标识设置情况
公告栏:江苏应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在醒目位置设有公告栏,
宣传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等内容。
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用人单位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文的要求设有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以及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如在产生噪声和粉尘的锻造车间设置有“噪声有害”、“戴护耳器”、“注意防尘”、“戴防尘口罩”、“当心有毒气体”、“注意高温”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合同告知情况:用人单位在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时,说明生产(工作)过程中存在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并将告知内容作为附件附在合同后。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情况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用人单位设置职业病危害告知情况见图11-1 和图11-2。
图11-1用人单位设置的部分警示标识
图11-2用人单位设置的部分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卡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情况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12.7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情况
用人单位成立应急工作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公司各类应急突发事件的应急预防、协调和处置,建立了应急救援组织体系,明确了应急救援组织体系中各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责任和权限,规定了各部门在发生紧急事态后应采取的应急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环境、安全、卫生紧急事故情况,制定了《消防应急预案》、《煤气泄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灼烫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执行情况:用人单位制定了《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但暂未安排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及职责如下: 总 指 挥:周忠亮 副总指挥 :汪保华 现场协调 : 胡华林、周金玲 联 络 员 :查其益
运 输 员 :张玲莉、吴媛媛 物 资 员 :刘为顺、陈大荣
总指挥:负责组织指挥全公司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副总指挥:协调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现场协调员:及时稳妥地疏散现场人员,正确快速地引导救护车辆。
通讯联络员:快速将事故情况向总指挥汇报,及时联络救援人员,车辆和物资。
运输员:以最快的速度安全地运送伤员和救援物资,及时投入救援、抢险。
物资员:负责组织救援物资及时足量到位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企业管理部(办公室)。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若总指挥不在公司,由副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但未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应进行补充和完善。
12.8 职业卫生培训情况
用人单位制定了《教育训练实施作业规定》,规定了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及方式、培训周期。内容包括国家安全生产职业危害防治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公司安全生产职业危害防治的相关规定、制度,公司安全生产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及本行业、本工种安全生产职业危害防治基本知识(职业卫生常识),职业危害典型事故案例等。
执行情况:用人单位新员工入职进行了岗前安全、卫生培训。公司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职业卫生管理知识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等的培训,新员工上岗前均进行了上岗前的操作资格培训和上岗考核。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情况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12.9 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
用人单位已落实了防护设施维修维护、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工伤保险及职业卫生培训等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具体见表11-1。
表 11-1 2015年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预算
用途 生产工艺改进 防护设施建设与维护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工作场所卫生检测评价 职业卫生宣传培训 职工健康监护 工伤保险 合 计 工作内容 设备的更新等 防护设施的维护与更新、应急物资及药品购置等 防护用品购置 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检测等 培训、应急演练等 定期职业健康体检 工伤保险参保 / 经费(元) 1526483.82 197616.84 64834.29 5974.91 26081.00 33220.00 115377.60 1969588.46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的投入基本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12.10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
用人单位建立了相应的职业卫生档案,包括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工作场所职业病卫生防护设施有关资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测试结果有关资料以及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卫生规章制度、职工健康教育等资料等。 12.11 职业卫生管理评价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见表11-4。
表11-4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落实情况检查表
序号 检查内容 依据 检查结果 结论 1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生产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十一条第一款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十一条第二款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十一条第三款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十一条第四款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十一条第五款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十一条第六款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十一条第七款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十一条第八款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十一条第九款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十一条第十款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十一条第十一款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十一条第十二款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十一条第十三款 设立了领导小组,落实了责任制 建立有相关制度,并按照制度执行 建立有相关制度,并进行了申报 建立有相关制度,并进行了相关培训 建立有相关制度,基本按照制度执行 建立有相关制度,基本按照制度执行 建立有相关制度,基本按照制度执行 建立有相关制度 建立有相关制度,基本按照制度执行 应急预案中有相关内容 建立有应急预案,但未进行演练 制订有操作规程 有职业卫生工作会议记录等 符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不符合 符合 13 符合
12 结论 12.1 分项结论
通过分析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再经过现场调查、采样和检测,以及实验室的检测分析,结合国家有关的职业卫生法规、标准和规范,得出以下结论:
表12-1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分项结论
项目 1.总体布局 2.设备布局 3.建筑卫生学 4.职业病危害因素 5.职业病防护设施 6.应急救援设施 7.职业健康监护 8.个人防护用品 9.辅助用室 10.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 11.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2.职业病危害告知 13.职业卫生培训 14.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15.既往职业卫生评价建议落实情况 判断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基本符合 符合 符合 基本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 存在问题简要说明 — — — — — — — 现场部分作业人员部分员工未正确及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 — 用人单位制定有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但未进行演练 — — — 本次评价为首次现状评价 12.2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中关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的目录,本项目属于(二十二)专用设备制造业,属于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重的项目,详见表12-2。
表12-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
序号 二 (二十二) 类别名称 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严重 较重 √ 一般
13 建议
13.1 工程技术措施 13.1.1 防尘、防毒措施
(1)做好排风设施的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防护有效性。 (2)加强车间地面清扫,制定严格的清扫制度,并尽量采用湿式清扫或负压清扫,避免扬尘避免积尘引起的二次扬尘。
(3)车间内油库建议仅存放当日使用量,液体化学品包装桶、罐等打开使用后应及时加盖密封,多余的化学品及时存入油库; (4)清洗槽工位上面建议设置局部机械通风装置,并使排风风速不低于0.5m/s,以排除清洗过程清洗剂挥发产生的溶剂汽油有毒有害物质。
(5)操作方式的防护措施:对有害物质的搬运、卸料、充装应制定严格的程序,所有接触有害物质的人员都应充分培训并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不得饮食,不得用手擦嘴、脸、眼睛。每次作业完毕,应及时用肥皂(或专用洗涤剂)洗净面部、手部,用清水漱口,防护用具应及时清洗,集中存放。 13.1.2 防噪声措施
(1)对各类生产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添加润滑油,尽可能降低因设备老化导致的噪声升高。
(2)加强工作场所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情况的监督,噪声岗位作业人员进行作业时,必需正确佩戴防噪声耳塞。 13.1.3 防高温措施
在夏季高温时应加强员工的高温预防意识,对员工进行防高温培训,在炎热的夏季,气温超过37℃时,采取综合性防暑降温措施,包括给高温作业工人供应含盐清凉饮料,适当缩短高温作业时间等生产组织管理措施,并做好中暑现场救护工作。 13.2 个人防护用品
(1)用人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执行个人防护用品
的发放和使用,现场调查发现部分工位人员未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建议用人单位加强监督,督促作业人员正确及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2)加强个人防护用品佩戴监管和教育力度;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维护和保管的监管和教育力度,严格要求每个工人按时领取以及定期更换防护用品,保证正常使用。例如防护手套应该保证其清洁有效的正常使用,保证其使用数量。
(3)建议在有毒物质高浓度环境中或者在应急状态下,必须配备和佩戴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4)严格执行《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办法》和《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加强个人用品的维修和保养,加强防护用品的教育和管理,保证其正常使用。 13.3 职业健康监护
用人单位应结合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的要求,进一步落实上岗前、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对职业健康检查时,发现的疑似职业病病例,应及时给予进一步明确诊断,对明确诊断的职业病患者,应给予相应的治疗和生活保障,同时上报当地职业卫生监管部门。 13.4 应急救援
(1)对现有喷淋洗眼器、报警器、应急物资等应急设施定期检查维护,记录在案,使应急设施随时处于完好状态。
(2)用人单位未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演练,应每年对职工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 13.5 职业卫生管理
(1)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切实落实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2)按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2012]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令相关规定,进行相关岗位毒物、粉尘、噪声、高温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工作。
(3)做好职业卫生教育工作,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使全体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职业病防治法律规范和职业卫生要求,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危害强度(或浓度)、防护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救援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等。
(4)加强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定期进行检查、保养,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维护及更新。
(5)定期对公共栏进行更新和完善,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以及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6)企业应定期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评价工作;评价及检测结果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安监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附件一 职业病危害汇总表
江苏应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职业病危害汇总表
评价单元 所在车间 工作 接触职业病危岗位/工种 a方式 害因素种类 锯床工位 剪断机工位 定点 噪声 检测 b结果 合格 2 合格 0 2 6 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 总数 男 女 职业病防护设日接触是否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个人防护用品 施 时间(h) 是(人数) 否 有(名称) 无 有(名称) 无 6 2 0 — 3M1100耳塞、3M — 9002V头带式防尘口罩 定其他粉尘、噪声 点 — 生产单元 锻造二车间 8#加热炉工位 定一氧化碳、二氧点 化碳、噪声 合格 1 1 0 6 1 0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排风扇、— 具面罩、轴流风机 3M1100耳塞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排风扇、— 具面罩、轴流风机 3M1100耳塞 — 取料机工位 定一氧化碳、二氧点 化碳、噪声 合格 1 1 0 6 1 0 — 3#煤气发生炉上煤工位 液压机(2500t)工位 辗环机工位 液压机(700t)工位 铁锤(0.45t)工位 锻造一车间 煤尘(总尘)、煤尘(呼尘)、定一氧化碳、二氧点 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噪声 定点 定点 定点 噪声 合格 1 1 0 6 1 0 3M 9002V头带式防排风扇、— 尘口罩、轴流风机 3M1100耳塞 — — 3M1100耳塞 3M1100耳塞 3M1100耳塞 — 合格 1 1 0 6 1 0 — 噪声 合格 1 1 0 6 1 0 — — — 噪声 合格 1 1 0 6 1 0 — — — 定噪声不其他粉尘、噪声 点 合格 5 5 0 6 5 0 — 铁锤(1t)定噪声不其他粉尘、噪声 工位 点 合格 铁锤(3t)定噪声不其他粉尘、噪声 工位 点 合格 6 6 — — — 3M 9002V头带式防尘口罩、— 3M1100耳塞 — — — — 2#加热炉工位 定一氧化碳、二氧点 化碳、噪声 合格 1 1 0 6 1 0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排风扇、— 具面罩、轴流风机 3M1100耳塞 — 取料机工位 定一氧化碳、二氧点 化碳、噪声 合格 1 1 0 6 1 0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排风扇、— 具面罩、轴流风机 3M1100耳塞 3M 9002V头带式防排风扇、— 尘口罩、轴流风机 3M1100耳塞 排风扇、3M1100耳— 轴流风机 塞 3M 9002V头带式防排风扇、— 尘口罩、轴流风机 3M1100耳塞 — — — — — — — — 3M1100耳塞 3M1100耳塞 3M1100耳塞 3M1100耳塞 — 2#煤气发生炉上煤工位 5#加热炉工位 5#煤气发生炉上煤工位 辗环机工位 锯床工位 热处理车间 热处理操作机工位 热处理控制室工位 煤尘(总尘)、煤尘(呼尘)、定一氧化碳、二氧点 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噪声 定一氧化碳、二氧点 化碳、噪声 煤尘(总尘)、煤尘(呼尘)、定一氧化碳、二氧点 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噪声 定噪声 点 定点 定点 噪声 噪声 合格 1 1 0 6 1 0 — 合格 1 1 0 6 1 0 — 合格 1 1 0 6 1 0 —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1 1 3 1 1 1 2 1 0 0 1 0 6 6 6 6 1 1 3 1 0 0 0 0 — — — — 定噪声、工频电场 点 打磨工位 车床工位 钻床工位 数控加工中心工位 清洗槽工位 球阀二车间 公辅工程 a 定砂轮磨尘、噪声 不合格 点 定点 定点 定点 定点 定点 巡检 巡检 噪声 噪声 噪声 溶剂汽油 噪声 工频电场 噪声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1 1 0 6 6 1 0 — — — — — — — — — — 3M1100耳塞 — — 球阀一车间 5 5 0 6 6 5 0 — — 3M1100耳塞 — — 1 5 1 1 1 5 1 1 0 0 0 0 6 6 1 1 1 5 0 0 0 0 1 1 — — — — 3M1100耳塞 3M1100耳塞 — — — — 数控加工中心工位 巡检工位 巡检工位 配电房 空压机房 :工作方式应填写“定点作业/巡检作业”等; :检测结果以该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最高检测浓(强)度为依据,填写“合格/不合格”;同时具有PC-STEL和PC-TWA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其TWA结果为准; :日接触时间为该岗位/工种接触相应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最长时间,实际接触时间不超过所列时间。 b c
附件二 项目涉及的主要职业病危害特性及防护
粉尘
中文名: 接触途径: 粉尘 吸入。 粉尘作用与呼吸道粘膜,早期引起其机能亢进,毛细血管扩张,分泌大量黏主要毒作用: 液,以阻留更多的粉尘,这是保护性反应、久之形成肥大性改变最后由于粘膜细胞营养供应不足而致萎缩,形成萎缩性改变。 此外,经常接触粉尘,可引起皮肤、耳、眼的疾病。 1)加强工艺改革,消除尘源或强化工艺的自动化、机械化和密闭化水平,减少操作工人数量并使操作工人隔离或远离尘源。 2)采用湿式作业,减少扬尘; 3)加强岗位局部的密闭、通风、除尘净化措施,尽量使设备处于负压状态运行,防止粉尘外逸; 4)强化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接尘岗位要佩带防尘口罩,防护工作服,注意及时更换口罩和防护服,避免生产场所积尘的二次污染以及污染工作服对生活区域的污染; 防护原则: 5)加强对作业人员上岗前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培训,严格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并强化执行中的督察管理; 6)定期监测作业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保证其浓度范围低于相关卫生标准。 7)组织措施:加强就业前职业体检及定期职业体检,杜绝患有职业禁忌证的人员接触相应的职业有害因素。对曾有接尘作业史但已脱离岗位的工人,仍要坚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尘肺患者并观察病情变化。 8)定期体检:检查期间由地方卫生主管部门根据情况决定。原则是接触情况严重的每1至2年检查一次,接触情况轻的每2至3年检查一次,有的情况可隔3至5年检查一次
一氧化碳
标识中文名: 分子式: CAS号: UN编号: IMDG规则页码: 外观与性状: 主要用途: 相对密度(水=1): 溶解性: 临界温度(℃): 燃烧性: 闪点(℃): 爆炸下限(V%): 一氧化碳 英文名:Carbon monoxide CO 分子量:28.01 630-08-0 RTECS号:FG3500000 1016 危险货物编号:21005 2114 无色无臭气体。 主要用于化学合成,如合成甲醇、光气等,及用作精炼金属的还原剂。 0.79 相对密度(空气=1): 0.97 理化性质燃烧爆炸危险性包装与储运毒性危害防护措施 急救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140.2 临界压力(MPa):3.50 易燃 建规火险分级:乙 <-50 自燃温度(℃):610 12.5 爆炸上限(V%):74.2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危险特性: 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物: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禁忌物: 强氧化剂、碱类。 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灭火方法: 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危险性类别: 第2.1类 易燃气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2;20 易燃有毒的压缩气体。储存于明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中国MAC:30mg/m3 ;苏联MAC:20mg/m3 ; 美国TWA:OSHA 50ppm,57mg/m3;ACGIH 50ppm,57mg/m3 ; 美国STEL:ACGIH 400ppm,458mg/m3 吸入 LC50:1807 ppm 4小时(大鼠吸入) 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面色潮红、口唇樱红、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可有昏迷;重度患者昏迷不醒、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加、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等;深度中毒可致死。慢性影响:长期反复吸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可致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损害。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就医。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生产、生活用气必须分路。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穿工作服。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储运注意事项: 接触限值: 侵入途径: 毒性: 健康危害: 吸入: 工程控制: 呼吸系统防护: 眼睛防护: 防护服: 手防护: 泄漏处置 其他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二氧化碳
中文名: 分子式: CAS号: UN编号: 外观与性状: 主要用途: 熔点: 相对密度(水=1): 饱和蒸汽压(kPa): 溶解性: 临界温度(℃): 燃烧性: 闪点(℃): 爆炸下限(V%):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英文名:Carbon dioxide CO2 分子量:44.01 124-38-9 RTECS号:FF6400000 1013 危险货物编号:22019 IMDG规则页码:2111 无色无臭气体。 用于制糖工业、制碱工业、制铅白等,也用于冷饮、灭火及有机合成。 -56.6/527kPa 沸点:-78.5(升华) 1.56/-79℃ 相对密度(空气=1): 1.53 1013.25/-39℃ 标识理化性质燃烧爆炸危险性包装与储运毒性危害急救 溶于水、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31 临界压力(MPa):7.39 燃烧热(kj/mol):无意义 不燃 建规火险分级:戊 无意义 自燃温度(℃):无意义 无意义 爆炸上限(V%):无意义 窒息性气体,在密闭容器内可将人窒息死亡。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危险特性: 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灭火方法: 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危险性类别: 第2.2类 不燃气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3 包装类别:Ⅲ 志: 不燃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可燃物分开存放。验收时要注储运注意事项: 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 ;苏联MAC:未制定标准 ; 接触限值: 美国TWA:OSHA 5000ppm,9000mg/m3;ACGIH 5000ppm,9000mg/m3; 美国STEL:ACGIH 30000ppm,54000mg/m3 侵入途径: 吸入 毒性: 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高浓度时则引起抑制作用,更高浓度时还有麻醉作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慢性中毒,在生产中是否存在,目前无定论。固态(干冰)和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汽化,造成局部低温,可引起皮肤和眼腈严重的低温灼伤。 若有皮肤冻伤,先用温水洗浴,再涂抹冻伤软膏,用消毒沙布包扎。就医。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有条件给高压氧治疗。 健康危害: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防护措施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 高浓度环境中,建议佩带供气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防护服: 穿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建议庳急处理人员戴自泄漏处置 给式呼吸器,穿相应的工作服。切断气源,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其他 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二氧化硫
中文名: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 英文名:Sulfur dioxide SO2 分子量:64.06 7446-09-5 RTECS号:WS4550000 1079 危险货物编号:23013 IMDG规则页码:2179 无色气体,具有窒息性特臭。 用于制造硫酸和保险粉等。 -75.5 沸点:-10 1.43 相对密度(空气=1): 2.26 饱和蒸汽压(kPa):338.42/21.1℃ 溶于水、乙醇。 157.8 临界压力(MPa):7.87 燃烧热(kj/mol):无意义 助燃 建规火险分级:乙 无意义 自燃温度(℃):无意义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氧化硫。 稳定性:稳定 标识分子式: CAS号: 危险货物编号: 外观与性状: 主要用途: 熔点: 相对密度(水=1): 溶解性: 临界温度(℃): 燃烧性: 闪点(℃): 理化性质燃烧爆炸危险性包装与储运毒性危害急救防护措施 爆炸下限(V%): 无意义 爆炸上限(V%):无意义 危险特性: 燃烧(分解)产物: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禁忌物:强还原剂、强氧化剂、易燃或可燃物。 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方法: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危险性类别: 第2.3类 有毒气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4 包装类别:Ⅱ 不燃腐蚀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可燃物分开存放。验收时储运注意事项: 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中国MAC:15mg/m3 ;苏联MAC:10mg/m3 ; 接触限值: 美国TWA;OSHA 5ppm,13mg/m3;ACGIH 2ppm,5.2mg/m3; 美国STEL:ACGIH 5ppm,13mg/m3 侵入途径: 吸入 毒性: 属中等毒类;LC50:2520ppm 1小时(大鼠吸入) 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呼吸道及健康危害: 眼结膜刺激症状;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时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慢性中毒:长期接触二氧化硫,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肺气肿等;少数工人有牙齿酸蚀症。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入: 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呼吸系统防护: 佩带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 穿相应的防护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厂商特别推荐的化学防护服(完全隔离)。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泄漏处置 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用一捉捕器使气体通过次氯酸钠溶液。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其他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噪声
中文名: 接触途径: 对听觉系统的影响: 噪声 英文名: noise 在噪声环境中作业的工作人员,均可接触噪声。 长期接触噪声可引起听觉器官损伤,其损伤的变化一般是从暂时性听阈位移逐渐发展为永久性听阈位移,产生听力损伤,导致职业性噪声聋。 临床上可出现头痛、头晕、心悸、失眠和乏力等神经衰弱综合症。有的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还可出现记忆力退减、情绪不稳定、易怒等症状。脑电图检查科发现α节奏减少、慢波成分增加等脑电图改变。 临床表现可出现心率加快或减慢,血压早期为不稳定晚期为升高。心电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图检查可见S-T段和/或T波出现供血不全的改变。脑血流图检查可见波幅降低、流入时间延长等,提示血管紧张度增加、血管弹性下降。 中等强度噪音作用下,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而大强度噪音作用下,肾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上腺皮质功能减弱。此外,噪声还可引起免疫功能下降,降低机体抵抗力。 临床表现可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食欲不振、胃液分泌减少、胃蠕动减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慢和消化不良等症状。此外,噪声还可引起脂质代谢障碍,血胆固醇升高等。 女工可有月经不调现象,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异常、经期延长、血液增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多及痛经等。噪音对胎儿发育也有影响,可使胎儿心率加快,新生儿体重降低等。 听力损伤和噪声聋的处理: 严重听力损伤者和噪声聋患者应调离噪声工作岗位,专科定期随访、检查和对症治疗。选择有指症的噪声聋患者,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有利于听力恢复。 接噪作业人员要熟练操作技能,应尽量缩短在噪声环境下的作业时间,并在操作时应佩戴护耳器或防噪性能良好的耳塞。按有关规定定期检测预防: 工作环境的噪声强度,定期对接噪工人进行听力、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内容的体格检查。职业禁忌征为听觉功能减退,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
高温
中文名 高温 高温可影响人体水盐代谢、体温调节、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健康危害 泌尿系统。高温对人体的影响受气象条件、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和人体健康状况影响。 (1)中暑先兆与轻度中暑:及时脱离高温环境至阴凉处、通风处静卧,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服用防暑降温剂:仁丹、十滴水或霍香正气散等。并补充含盐清凉饮料: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经以上处理即可恢复。 (2)重症中暑病人处理原则:降低体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积极防治休克及肺水肿。 ①中暑发生循环衰竭者,医疗、护理的重点是纠正失水、失钠、血容量不足,以致脱水和循环衰竭。尽快建立静脉通路,补充等渗葡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治疗和护理 纠正休克。注意输液速度不可过快,以防增加心脏负荷发生肺水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②中暑出现痉挛者,除补充足量的液体外,注意监测血电解质。纠正低钠、低氯、控制痉挛,抽搐频繁者应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ml或用适量的镇静剂如10%水合氯醛10~15ml灌肠,或苯巴比妥纳0.1~0.2g肌肉注射。并注意安全保护、防止坠床,及时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对日射病者应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等变化,头置冰供暖或冰帽,以冷水洗面及颈部,以降低体表温度,有意识障碍呈昏迷者,要注意防止因呕吐物误吸而引起窒息,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1)改善高温作业条件,加强隔热、通风、遮阳等降温措施,供给含盐清凉饮料。 预防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个人体质。 (3)宣传防暑保健知识,教育工人遵守高温作业的安全规则和保健制度,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
附件三 营业执照
附件四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委托书
附件五 总平面布置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