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年级语文下册习题 第3单元 单元总结与提升

七年级语文下册习题 第3单元 单元总结与提升

2022-11-26 来源:爱问旅游网


单元总结与提升

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

1.易错字音 憎(zēng)恶 诘(jié)问 絮(xù)说 ...震悚(sǒng) 粗拙(zhuō) 辟(pī)头 ...惧惮(dàn) 茬(chá) 晌(shǎng) ...撬(qiào) 侮(wǔ)辱 荒僻(pì) ...

镶嵌(xiāng qiàn) 骷髅(kū lóu) 滞(zhì)笨 .....取缔(dì) 伛(yǔ) 尧(yáo) ...矜(jīn) 矢(shǐ) ..颔(hàn) 忿(fèn)然 ..2.易错字形 惶急 烦躁 尴尬 愧怍 .....攥 圃 睨 酌 沥 .....3.多音字

pī(辟头)mò(抹墙)辟bì(复辟) 抹mā(抹布) pì(开辟)mǒ(抹杀)

qiǎng(勉强)pū(铺床)

铺 强qiáng(强烈) pù(铺子)

jiàng(倔强)4.形近字

伛(yǔ):伛偻桨(jiǎng):船桨

 驱(qū):驱动 浆(jiāng):泥浆

枢(shū):枢纽

缔(dì):取缔

谛(dì):真谛 蒂(dì):根深蒂固

深不可测 情有可原 言外之意 微不足道 低眉顺眼 自言自语 大庭广众 若有所失

1.夸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2.比喻: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1.欲扬先抑: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第3~12段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我”讨厌她背地里说人长短,反感她的睡姿,不满她对“我”的管束,再写长妈妈懂得的烦琐礼节也让“我”不耐烦,但这都是为了反衬后文“我”对她的敬佩和怀念。

2.以小见大:如《台阶》一课第5段,表现父亲的辛苦,不写他怎样劳累,只通过写父亲“洗脚”这一小事,就把父亲的辛劳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1.《阿长与〈山海经〉》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

2.《老王》作者杨绛,中国女作家、翻译家。剧本有《称心如意》《弄假成真》等;小说有《玉人》《洗澡》等;散文集有《将饮茶》《干校六记》等。

3.《台阶》作者李森祥,1986年在《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1991年调到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任专业作家。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著有小说《传世之鼓》《村野子弟》《屋脊丘陵》等。

4.《卖油翁》节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公亦以此自矜:自夸。 ..

尔安敢轻吾射:尔:你。轻:轻视。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放。 .徐以杓酌油沥之:下滴。 .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于是,连词) .

于家圃(射箭,动词)尝射.

射

(射技,名词)尔安敢轻吾射.安敢轻吾射(你,人称代词)尔.

尔

(罢了,语气词)但手熟尔.

尝射于家圃(古义:曾经。今义:吃一点试试;辨别滋味) .

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 .但手熟尔(古义:只是。今义:表转折,但是) .

但微颔之(名词用作动词,原指下巴,这里是“点头”的意思) .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 .

二、单元检测卷

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

(100分,90分钟)

题 号,一,二,三,总 分

得 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絮说(xù)粗拙(zhuó)震悚(sǒng) 诘问(jié) ....B.涎水(xián) 蹒跚(mán) 荒僻(pì) 愧怍(zuò) ....C.尴尬(gà) 晌午(shǎng) 哀悼(dào) 头颅(lú) ....D.滞笨(zhì) 惶急(huáng) 憎恶(zèng) 门槛(kǎn) ....

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霹雳 烦琐 肿胀 微不足到 B.书斋 取谛 镶嵌 大庭广众 C.糟糕 烦燥 醒悟 自言自语 D.微颔 酌油 厚道 言外之意

3.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 ....

B.一双球鞋、一个篮球、一套校服……这些在城里孩子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却是那些生活条件艰苦的留守儿童深埋心底的梦想。 C.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以栩栩如生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

D.由于他刻苦练字,锲而不舍,所以他的书法艺术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4. 请从备选事物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仿写一句话,句式不限。(6分) 示例:

阳光:午后的阳光穿枝拂叶而来,温柔地亲吻着我的脸庞。 备选事物:月亮 枯叶 小溪 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呐喊》,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保姆的文章。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感情。

B.《台阶》围绕“台阶”组织材料,使造屋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希望受人尊敬的热切渴望。

C.以善良体察善良,《老王》中,作者杨绛以自己一颗善良的心去体会老王这样一个普通、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的人。

D.《卖油翁》通过刻画陈尧咨和卖油翁两个人物形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应该骄傲。 6.名著阅读。(3分)

人们说话的口吻通常与其性格相应,作家在塑造人物时,也会借言谈来凸显其性格。下面是某名著中同一女性在不同场合所说的话,依据你对下列名著中人物的认识,选出最有可能的一项( )

①“别愣着!去,把车放下,赶紧回来,有话跟你说,屋里见。”

②“你当我怕谁是怎着?你打算怎样?你要是不愿意听我的,我正没工夫跟你费唾沫玩!说翻了的话,我会堵着你的宅门骂三天三夜!你上哪儿我也找

得着!我还是不论秧子!”

③“你说话呀!成心逗人家的火是怎么着?你有嘴没有?有嘴没有?” A.孙二娘 B.简·爱 C.虎妞 D.翠翠

7.2016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6分)

下图是一对母女在微信中的对话,请你发一条留言表述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有说服力。

二、阅读(33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2分)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公亦以此自矜____________ .

(2)以钱覆其口____________ .

9.第一段陈尧咨因“善射”而“__________”,卖油翁对他的技艺却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寥寥几笔,两个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6分)

10.画线句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1分)

车夫老马 老 舍

①正说到热闹中间,门忽然开了,进来一阵冷气。车夫们几乎都怒目地往外看,看谁这么不得人心,把门推开。

②门外的人进来了,也是个拉车的。看样子已有五十多岁,穿着件短不够短、长不够长的棉袄。两个耳朵冻得通红,红得像要落下来的果子;眉上、短须上都挂着些冰珠。一进来,摸住条板凳便坐下了,扎挣着说了句:“沏一壶。”

③茶还没有沏来,老车夫的头慢慢地往下低,低着低着,全身都出溜下

去。

④大家马上都立了起来:“怎啦?怎啦?”说着,都想往前跑。 ⑤“别动!”

⑥茶馆掌柜的有经验,拦住了大家。他独自过去,把老车夫的脖领解开,就地扶起来,用把椅子戗(qiànɡ,支撑)在背后,用手勒着双肩:“白糖水,快!”

⑦糖水刚放在老车夫的嘴边上,他哼哼了两声。 ⑧“喝点水!”掌柜的对着他耳朵说。

⑨“啊?”老车夫睁开了眼,看见自己是坐在地上,腿蜷了蜷,想立起来。

⑩“先喝点水,不用忙。”掌柜的说。 ⑪大家几乎都跑了过来。

⑫“哎!哎!”老车夫向四围看了一眼,双手捧定了茶碗,一口口地吸糖水。

⑬慢慢地把糖水喝完,他又看了大家一眼:“哎,劳诸位的驾!”

⑭说得非常的温柔亲切,绝不像是由那个胡子拉碴的口中说出来的。说完,他又想往起立,过去三四个人忙着往起搀他。他脸上有了点笑意,又那么温和地说:“行,行,不碍!我是又冷又饿,一阵儿发晕!不要紧,不要紧!劳诸位哥儿们的驾!”

⑮这时候,老者的干草似的灰发,脸上的泥,炭条似的手,那个破帽头与棉袄,都像发着点纯洁的光,如同破庙里的神像似的,虽然破碎,依然尊严。大家看着他,仿佛唯恐他走了。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祥子猛地跑出去,飞也似的又跑回来,手里用块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说了声:“吃吧!”

⑯“哎!”老者像是乐,又像是哭,向大家点着头。

⑰“到底是哥儿们哪!拉座儿,给他卖多大的力气,临完多要一个子儿都怪难的!”说着,他立了起来,要往外走。

⑱“吃呀!”大家几乎是一齐地喊出来。

⑲“我叫小马儿去,我的小孙子,在外面看着车呢!”

⑳一个中年的车夫开开了点门缝:“小马儿!小马儿!你爷爷叫你哪!” 21老者用手摸了好几回包子,始终没往起拿。小马儿刚进门,他拿起来一○

个:“小马儿,乖乖,给你!”

22小马儿也就是十二三岁,脸上挺瘦,身上可是穿得很圆,立在老者的身○

旁,右手接过包子来,左手又自动地拿起来一个,一个上咬了一口。

23“哎!慢慢的!”老者一手扶在孙子的头上,一手拿起个包子,慢慢地○

往口中送,“爷爷吃两个就够,都是你的!吃完了,咱们收车回家。”

24小马儿对着包子点了点头,吸溜了一下鼻子:“爷爷吃三个吧,剩下都○

是我的。我回头把爷爷拉回家去!”

25“不用!”老者得意地向大家一笑,“回头咱们还是走着,坐在车上冷○啊。”

26老者吃完自己的份儿,等着小马儿吃净了包子,立起来,绕着圈儿向大○

家说:“劳诸位哥儿们的驾啦!”伸手去拉小马儿。

27祥子呆呆地立在门外,看着这一老一少和那辆破车,心中感到一种向来○

没有过的难受。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

(选自《骆驼祥子》,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有删改) 11.根据选文内容,填写下表。(4分)

关于情节 老马一进茶馆就晕倒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爷孙吃包子,谢别众人 (4)______________ 关于人物 老马生活很贫苦 老马待人很 老马对孙子很疼爱 老马因孙子孝顺而 12.联系上下文,揣摩词句。(4分)

(1)老车夫的头慢慢地往下低,低着低着,全身都出溜下去。(“出溜”是北京方言,请推断其含义,并说说运用这个词的好处。)

(2)“哎!”老者像是乐,又像是哭,向大家点着头。(为什么老马会有“像是乐,又像是哭”的表情?)

13.茶馆掌柜的处理车夫忽然晕倒的状况很有经验,这说明了什么?(3分)

(三)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0分)

人生没有永远

杨 绛

①自从迁居三里河寓所,我们好像长途跋涉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家,可以安顿下来了。

②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是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我又变为最大的。锺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虽然近在咫尺,我们如有问题,问一声就能解决,可是我们决不打扰他,我们都勤查字典,到无法自己解决才发问。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

③他们两个会联成一帮向我造反,例如我出国期间,他们连床都不铺,预知我将回来,赶忙整理。我回家后,阿瑗轻声嘀咕:“狗窠真舒服。”有时他们引经据典的淘气话,我一时拐不过弯,他们得意地说:“妈妈有点笨哦!”我的确是最笨的一个。我和女儿也会联成一帮,笑爸爸是色盲,只识得红、绿、黑、白四种颜色。其实锺书的审美感远比我强,但他不会正确地说出什么颜色。我们会取笑锺书的种种笨拙。也有时我们夫妇联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

④我们对女儿,实在很佩服。我说:“她像谁呀?”锺书说:“爱教书,像爷爷;刚正,像外公。”她在大会上发言,敢说自己的话,她刚做助教,因参与编《英汉小词典》,当了代表,到外地开一个极“左”的全国性语言学大会。有人提出凡“女”字旁的字都不能用,大群左派都响应赞成。钱瑗是最小的小鬼,她说:“那么,毛主席词‘寂寞嫦娥舒广袖’怎么说呢?”这个会上被贬得一文不值的大学者如丁声树、郑易里等老先生都喜欢钱瑗。

⑤钱瑗曾是教材评审委员会的审稿者。一次某校要找个认真的审稿者,校方把任务交给钱瑗。她像猎狗般嗅出这篇论文是抄袭。她两个指头,和锺书一.........模一样地摘着书页,稀里哗啦地翻书,也和锺书翻得一样快,一下子找出了抄袭的原文。

⑥一九八七年师大外语系与英国文化委员会合作建立中英英语教学项目,钱瑗是建立这个项目的人,也是负责人。在一般学校里,外国专家往往是权威。一次师大英语系新聘的英国专家对钱瑗说,某门课他打算如此这般教。钱瑗说不行,她指示该怎么教。那位专家不服。据阿瑗形容:“他一双碧蓝的眼睛骨碌碌地看着我,像猫。”钱瑗带他到图书馆去,把他该参考的书一一拿给他看。这位专家想不到师大图书馆竟有这些高深的专著。学期终了,他到我们家来,承认“得益不浅”。师大外国专家的成绩是钱瑗评定的。

⑦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锺书认为“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她上高中背粪桶,大学下乡下厂,毕业后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却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

⑧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

地一起过日子。”

⑨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⑩人间也没有永远。

⑪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⑫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选自《我们仨》,三联书店出版,有删改)

14.结合语境,分析文中的画线句子里加点词的妙处。(2分) 她像猎狗般嗅出这篇论文是抄袭。 .

15.钱锺书、杨绛夫妇学贯中西,却对女儿钱瑗“实在很佩服”。第④—⑥段详细回忆了钱瑗的三件事情,仿照示例概括钱瑗令父母佩服之处,填写在下列空白方框里。(2分)

④ ——⑤ —— ⑥学问高深

16.根据你的理解,从内容上或结构上任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第⑫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17.《人生没有永远》一文中,杨绛先生在耄耋之年回忆了一家三口往日的生活,我们在学过的课文《老王》里也能看到他们家的生活点滴。请分别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说说杨绛一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4分)

三、作文(40分)

18.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很多人和事而感到幸福,如家人的无私,朋友的鼎力支持,陌生人的热心帮助……请以“一件幸福的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答案:

第三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1.C 点拨:A项“拙”应读zhuō,B项“蹒”应读pán,D项“憎”应读zēng。

2.D 点拨:A项“微不足到”应为“微不足道”,B项“取谛”应为“取缔”,C项“烦燥”应为“烦躁”。

3.C 点拨:本题运用【判断成语是否误用法】。“栩栩如生”形容形象生动逼真,跟活的一样,用在此处不恰当。

4.示例一:月亮 我抬头望天,月亮温柔地注视着我。

示例二:枯叶 枯叶轻叹一声,从枝头飘落,投入大地的怀抱。 示例三:小溪 小溪一路欢歌,奔向远方。 5.A 点拨:《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6.C

7.莲步轻移,自成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回眸巧笑,便是风华绝代,仪态万方。开嗓乍唱,倾泻一斛清泉;水袖一甩,搅动万顷碧波。美得自信,美得高贵。那跨越百年的历史,那古老神秘的传统,不能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断流,不能因为我们的冷漠而消散。爱戏曲吧,就像爱你的妈妈!

点拨: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一定要中心明确,观点突出,语言既要通顺优美,又要委婉含蓄。 二、(一)8.(1)夸耀。 (2)盖。 9.自矜 睨之 但微颔之

10.①消除陈尧咨对卖油翁的误会。②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表现卖油翁谦虚的品格。

(二)11.(1)老马喝糖水,谢众人 (2)谦和 (3)老马把包子省给孙子吃 (4)得意

(2)老马像是乐,是因为他晕倒后得到了大家的关心和帮助,感到很温暖;像是哭,是因为自己虽努力拉车却依然生活艰难贫苦,感到无奈。 点拨:“乐”和“哭”生动地写出了老马此时复杂的心情,他为得到众人的帮助而高兴,为自己辛勤付出,但命运悲惨而哭。

13.掌柜的对处理车夫晕倒的状况很有经验,说明了掌柜的善良,常常救助这样的车夫;也说明了车夫因冷、饿晕倒的现象较常见;还说明了底层人民普遍很贫苦。

(三)14.“嗅”的意思是闻(或用鼻子辨别气味),取喻于猎狗嗅觉的灵敏,传神地表现出钱瑗审稿认真和敏锐。 15.④为人刚正 ⑤审稿认真

16.示例:在内容上,点明主旨,表现了作者因亲人离世而内心漂泊无依。 17.《老王》:杨绛一家尊重老王,关照老王的生意,关心老王的生活,是善良的

一家人。

《人生没有永远》:杨绛一家三口在生活上互相照顾,两代人没有隔阂,是和睦的一家。(或:杨绛一家三口在学习和工作上认真严谨,引经据典,出口成章,是儒雅的一家人。)

三、18.思路点拨:1.准确审题:注意是一件事,而不是几件事。重点词是“幸福”,所写的事件要能表达出你内心的幸福之感。2.写法点拨:(1)选材方面,可以写家庭生活或学校生活中使自己感到愉快、满足、温暖的事情,表现亲情或友情等给你的幸福,也可以写社会生活中让你感到幸福的事。如果取材于社会生活,材料要新颖、鲜活,有时代感。(2)文中应多处扣题,点出“幸福”二字,适当运用心理描写,写出幸福的感受。(3)记叙的要素要清楚,重点挖掘事情的经过中让你感到幸福的因素。

例文:一件幸福的事 点评: 幸福是清泉,是绿洲,是无私的付出,是生命对生命的巧用题记,语言优美,惠泽。 提示主旨。 ——题记 孩子牵着妈妈的手,是一种幸福;坐在桌前,吃妈妈端运用排比的修辞点明上的香喷喷的饭菜,是一种幸福;长大后附在妈妈耳边自己认为幸福的事,同诉说心事也是一种幸福。可是如今这一切全都没有了,时一个转折,说明了没有了妈妈,没有欢笑,也没有了幸福,我只想像只小“我”悲伤的缘由,为刺猬一样蜷缩在孤寂的角落里…… 下面“我”种种子作铺这个季节树叶已落尽,我在即将冰冻的泥土里埋下了垫。 一粒玉米种子。在我用心挖好坑并准备把种子放入的时刻,爸爸说:“现在种下去是不会发芽的,等到明年春天再种吧!”我没有理会,固执地把种子放入坑内并用泥土盖好。在爸爸无奈的目光中,我站起身, 并在泥土上踩了几脚。别人都在春天播种,为什么我要和他们一样?我就想在深秋的午后,选一处幽静的地方,种上一粒种子。而且谁说埋下一粒种子,就一定要待它长出苗来?我只是想:那片春夏热闹过的土地,也许此时已很孤寂了吧!那么,将一粒种子种下去和它做伴,孤寂的土地不就幸福了吗?大地是需要一粒种子埋入它的体内的,只属于它自己。我懂——因为我也是孤寂的。只是,谁来懂我?埋下种子后,我转身离开。走了很远后回头,发现爸爸还呆呆地站在原处。我明白自己刚才的态度深深地伤害了爸爸,可他并没有责怪我,有的只是默然无声,深深远望。 入冬后的不久,我已淡忘了那一粒被我固执埋下的种子。直到来年春天那一抹绿意悄悄爬上枝头,爸爸催我 景物描写,交代时节天气,引人遐想,为何要在深秋播种?提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心理描写细腻感人,觉得大地和自己一样孤寂无助,渴望温暖和幸福。 写出了爸爸的忧伤和对“我”深沉的爱。

去浇水,我一脸迷惑。终于我记起了深秋的那一幕。爸爸拉我出门,我跟在他身后,懒懒地挪动着脚步。站定后,我真的看到一株嫩绿的幼苗在风中冲我微笑。我是想微笑的,可我的眼眶终于没有囚住泪水。望着身边的爸爸,我哭了,彻底地哭了。爸爸并不知道,那粒种子是从煮熟的玉米上剥下来的,并不可能发芽,原本以为自己是孤独无助的,殊不知自己一直被幸福包围着!一件小小的事情,一粒小小的种子,剥开了裹在幸福外面的那层纸,让幸福的光芒洒了出来,暖暖的! 幸福的事情各有不同,愈深的幸福愈无声。天地间每一个角落都传递着幸福的信息,它让我们感悟到:幸福的世界真好! 意想不到的结局,构思精妙。“微笑”和“泪水”都源于对爸爸默默守候的感动。 揭露幸福的真谛,情真意切,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且深化中心。 总评:本文是一篇优秀的作文,文章从家庭生活中取材,叙述了自己失去妈妈后孤寂无助,在爸爸深沉的关爱中又感受到幸福的事。归结起来有三大亮点:一是构思精妙,深秋种不可能发芽的种子,最后却长出了绿苗,出人意料,为了不让孩子失望,父亲做了什么?引人遐思;二是心理描写细腻感人,语文颇见功底,作者的孤独在字里行间展露无遗;三是首尾呼应,多处点题,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三、单元考点方法专项练

第三单元 记叙文专项(二)

理解、分析文章标题) 一、考点解说

叙事抒怀类文章的标题一般具有深刻的含义,或者隐含有多重的意思。正确理解这类文章标题的含义及作用,能够帮助我们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因此,对标题的分析理解就显得尤其重要,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及作用,也就成了中考中一个高频考点。如何分析标题含义,已在第1课“每课一法”中作了讲解,此处主要来讲标题的作用,对标题的考查在中考中常见的提问方式有:(1)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2)这个题目有什么含义或者作用?(3)试分析题目的作用或者妙处。

二、解题方法 标题作用分析法

标题的作用主要有:①交代主要人物;②交代事件发生的环境、背景,渲染氛围;③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④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⑤具有象征意义;⑥全文的“文眼”,揭示文章主旨;⑦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寄托作者的情感;⑧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兴趣;⑨寓意含蓄,引人深思。要仔细阅读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和主题来确定标题所起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标题的作用

往往不是单一的,可同时具有多种作用。

三、考点训练

(2016·广东)读文章,回答问题。【导学号:98802029】

平 衡 陈国凡

①拎着几条刚钓来的鱼儿,我一路哼着小调,兴冲冲地往家里赶。今天星期天,休息。老婆带着孩子回了她乡下的娘家,我难得落个清闲自在。我早计划好了,晚餐自己弄个鱼煲,再叫上几位朋友好好聚聚,美美地享受一顿。

②咦,怪了,怎么钥匙不见了?我翻遍各个口袋,也找不到自家的钥匙。正窝火着,对门的小王探出头来,“回来了?找不到钥匙了吧,嘿嘿……”

③他怎么知道我丢了钥匙?正疑惑时,小王老婆手里拿着一串钥匙从房里走了出来,笑着对我说:“早上出门,见这串钥匙插在门上,我想可能是你走得匆忙,忘啰,就先给你放着吧。现在该完璧归赵了!要是被陌生人拿去,麻烦可就大啦。”我连说谢谢,接过钥匙,进了屋。

④我和小王一家虽然住对门有些年头了,可平时只是点头之交,彼此并不了解,我甚至连他们具体在哪个单位上班都不清楚。

⑤他们该不会进过我家了吧,一想到这点,我就紧张起来了,急忙把整个屋子查了个遍,啥也没丢,东西摆放的位置也丝毫没动过,但我早已没了做鱼煲的念头。

⑥老婆回来听我说了这事,人都蹦了起来,“这还得了!说不定我们的钥匙他们已经拿去配了。我们要不在家,他们就可以随便进出啊。你呀你,我一不在家,你就自个儿到外面快活!这下出事了吧!”老婆又数落起我来了。可我连跟她计较的心思都没了。谁叫自己这么粗心呢。他们手里有了钥匙,那我们家不就成他们的家了吗?那咋办?我问老婆。“咋办?还用说吗?换把新锁呗。”老婆斩钉截铁地说道。“锁又没坏,干吗要换啊?再说,就为这事换锁,不好吧,他们会怎么看我们?会伤了两家的和气的。”我说。

⑦“有什么不好的,难道等到把我们家的东西搬空才好啊?真是的。你要不想换,我来换。”老婆的破嗓门喊得很响。我真担心被人听到。这时,门响了。我开了门,是小王。

⑧“有事吗?”我问。刚说完,我就只想掴自己两下,废话,没事,人家敲你家的门干吗?记忆中,小王没事来敲门,一次也没有过。小王显得有些尴尬,吞吞吐吐地说:“就是我……我老婆,她……她要我来跟你们说个事。”见我老婆也在,小王说: “嫂子也在啊,那最好了。”

⑨老婆只好说:“要不,你进来说话?”小王摆了摆手,“不了不了,就几句话,说完就走。我老婆她要你们换把新锁。”小王憋足了劲儿,终于说出了一句囫囵话。

10呵,倒是他们先来说了,真没想到。我和老婆面面相觑。“我老婆说,○

换了好,省得你们怀疑我们什么的。”话音未落,小王已转身,疾步进了屋子,身后传来“嘭”的一声,是关门声。

⑪我和老婆对视了一下,不约而同地捂着嘴巴,笑了!可是晚上睡觉时,老婆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两家的锁都好好的,凭什么要我家白白花钱去换新锁啊?

⑫第二天,我正在换锁,小王走出屋子,手里拿着一把新锁。我好生纳闷,隔墙有耳?问小王:“你家也要换锁?那锁不是好好的吗?”

⑬“你家这锁不也好好的吗?我老婆说了,我家也换,换了好,省得嫂子心里不平衡。”

⑭我呆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老婆听了这话,心里更不平衡了,这话啥意思?

⑮小王急中生智:“不瞒你说,我老婆也曾把钥匙插在门上大半天,回家后才发现。”

⑯呵!两家四口齐声发出了和气平衡的笑……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5年第11期,有删改)

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平衡”独具匠心;也有人认为小说以“锁”为标题耐人寻味。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文章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一、考点解说

分析表现手法,即对整篇文章或文章局部内容主要运用的写作方法或写作技巧的理解与探究,是每年中考现代文阅读中常见的考点之一。 初中阶段经常用到的表现手法有:对比、衬托、象征、伏笔、以小见大、欲扬先抑等。常见的提问方式主要有:(1)本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文章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3)作者在文中巧妙地运用了××表现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二、解题方法

判断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三步法 判断——根据表现手法的概念和内容判断是何种表现手法。 分析——扣文本,举实例。

解答——结合表现手法本身的作用和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题模式:本题运用……的表现手法+举出文章中的实例说明+结合以下常用表现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

散文常用艺术表现手法及答题模式一览表:

手法 答题模式 运用象征,抓住……与……的相似点,通过对……形象的描述,更好象征 地表现了……,含蓄而耐人寻味。 衬托 对比 欲扬 用……衬托……,使……特点更突出、鲜明,增强表现力。 把……和……进行对比,突出事物的……特点或人物……的精神品质,鲜明地表现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本意是……,而先……,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令读者更全面深刻先抑 地认识……,使情节曲折生动。 托物 言志 伏笔 借对……的描写,表现(阐述)了……的情感(道理),把情感(道理)表现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 文章先写……,为下文写……埋下伏笔,使内容前后照应,情节紧凑, 结构严谨。 铺垫 先写……,为下文的……作铺垫,突出重点,使情节衔接自然紧密。 本文先写……,与下文的……遥相呼应,或结尾呼应开头,使文章前照应 后贯通,脉络清楚,主题突出,结构严谨。 悬念 先把……抛给读者,设下悬念,后面对前面的悬念进行解释,使情节环环相扣,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三、考点训练

(2016·东营)【导学号:98802030】

[澳大利亚]泰格特

①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下两张病床。病房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

②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起身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

③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在病床上。当然,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使他们感到尤为痛苦的是,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既不能读书阅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只有静静地躺着。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噢,两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他们谈起各自的家庭妻小,各自的工作,各自在战争中做过些什么,曾在哪些地方度假,等等。每天上午和下午,时间一到,靠近窗户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一小时的仰坐。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的全部内容了。

④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扔面包喂这些水禽,有的摆弄游艇模型。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荫下散步。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斓、争奇斗妍的牡丹花和金盏草。在公园那端的一角,有一个网球场。有时那儿进行的比赛确实精彩,不时也有几场板球赛,虽然球艺够不上正式决赛的水平,但是,有得看总比没有强。那边还有一块用于玩滚木球的草坪。公园的尽头是一排商店。在这些商店的后边,闹市区隐约可见。

⑤躺着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描述仍在继续:一个孩童怎样差一点跌入湖中,身着夏装的姑娘是多么美丽动人。接着,又是一场扣人心弦的网球赛。他听着这栩栩如生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

⑥一天下午,当听到一名板球队员正慢悠悠地把球击得四处皆是时,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加强烈,几天以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⑦他白昼无时不为这一想法所困扰,晚上,又彻夜难眠。结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医生们对其病因不得而知。

⑧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这时,他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体已经充塞了他的肺腔,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会立即赶来。

⑨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⑩痛苦的咳嗽声打破了黑夜的沉静。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声也停止了。

⑪另一位病人仍然盯着天花板。

⑫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

⑬稍过几天,似乎这时开口已经正当得体。剩下的这位病人就提出是否能让他挪到窗口的那张床上去。医护人员把他抬了过去,将他舒舒服服地安顿在那张病床上。接着他们离开了病房,剩下他一个人静静地躺在那儿。

⑭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只胳膊肘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他探头朝窗口望去。

⑮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有改动)

1.小说题目的含义及“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考点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小说运用的一种写法作简要赏析。(3分)〈考点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文章中的环境描写) 一、考点解说

文章的环境描写分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文章中的社会环境能揭示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反映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理解社会环境有利于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及景物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起着很大作用。中考中主要的提问方式是: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分析其作用。②文中的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二、解题方法

环境描写作用分析四步法

第一步,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季节)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或者渲染某种氛围。第二步,分析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①交代人物的身份;②衬托人物的心情;③表现人物的性格;④暗示人物的命运等。第三步,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①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作铺垫);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第四步,分析环境描写与中心的关系:①突出中心;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三、考点训练

(2016·兰州)【导学号:98802031】

守 桥 葛俊康

①学校坐落在山脚下的大坝上,从学校大门出来走百多米就有一条小河,小河上的一座石桥年久失修,局部已经开始了垮塌,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老葛以前是学校的老师,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把家搬到了石桥的旁边。

②由于前几天连续的暴雨,山洪暴发,河水开始猛涨。这天早晨,天刚亮,老葛一来到桥头就被惊呆了。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咆哮如雷地奔腾着,冲到桥洞口,顺着桥洞,吼一声,冲出去,往下游狂奔。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老葛的心,也紧跟着抖动了一下。这时,一棵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从上游冲了下来。冲到桥洞口,横在那里,不走了。洪水轰轰隆隆地响着。大树拦在那里,不一会儿上面就挂满了各种漂浮物。老葛看着大树,心里轰的一声响,大叫一声:“坏了。”说完,就往石桥下冲。妻子听到喊声,也

从屋里冲了出来。

③老葛冲到桥洞口,用手不停地拉扯着大桃树。大桃树卡在那里,死死的,动都不动。洪水咆哮着,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妻子忙上前帮老葛。两人拉扯了一会儿,大桃树还是死死地卡着。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越堆越厚。

④老葛站在桥上,望着桥上汹涌而来的洪水,和惊马般横冲直撞的树枝、竹木、乱草, 双腿开始颤抖,一种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感觉瞬间就传遍了全身。老葛跺了几下脚。看了一眼妻子,说:“还站着干啥?快回家去拿锯子。”

⑤此时,洪水越来越大,眼看就要漫到桥面上了。老葛的心更慌了。老葛知道,再不想办法,这桥肯定是不保了。桥垮了,孩子们上学咋办?老葛扒掉上衣,脱掉长裤,裸着身子站在桥上,用手撕扯着挂在大树上的一些树枝、乱草。

⑥妻子拿来了锯子、绳子。老葛把绳子的一头拴在身上,另一头紧紧地拴在了桥头的一棵大树上。老葛拿着锯子,毫不犹豫地跳到河里。妻子用手拉着绳子。老葛一手拿锯子,一手抓住大树,往树上爬。爬上大树,老葛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横坐在上面,开始锯树……

⑦不一会儿,有学生来上课了……老葛忙让他们站在桥头,不要上桥。学生们乖乖地站在那里,看着老葛。学校的老师也赶过来了。村主任也来了。跟在村主任身后的,还有几位年轻人,村主任一看,太危险了,忙跑上前让人把老葛拉了上来。村主任把绳子拴在桃树枝上,然后让几位年轻人奋力地往旁边拉。经过几番折腾,桃树终于被拉开了。漂浮物随着洪水,轰的一声冲出桥洞,往下游狂奔而去。

⑧水位下去了。桥面完全露了出来。老葛站在桥上,看着滚滚而去的洪水,再看看正慢慢过桥的几位学生,眉头深深地皱了一下。

⑨几天后,老葛被评为乡里的抗洪抢险先进个人,得了一本荣誉证书,还有两千块钱奖金。拿到奖金后,老葛和妻子又从自家的存折里取出了仅有的一万元,买了水泥、河沙、石子,叫上几位年轻人帮着把石桥彻底地加固了一下。

⑩修桥的时候,学校的校长和村主任都来到了现场。村主任问老葛还有啥要求,差钱啥的村里可以帮着解决。老葛朝他们看了看,笑了笑,说:“我还真有个要求,不知你们答不答应?”村主任说:“答应答应,肯定答应,您说就是。”老葛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学校,说:“我想给孩子们再上堂课。”校长一听,愣了一下,走上前,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啥话都没说,眼里慢慢地就湿润了。

1.第②段画线句描写洪水来时的情景有什么作用?(4分)〈考点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喻老》 【译文】千里大堤,可能因有蝼蚁在打洞,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2.文章以“守桥”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6分)〈考点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考点方法专项练

第三单元 记叙文专项(二) 考点1:

三、示例一:认同“平衡”为标题。(1分)

(1)揭示矛盾的根源,所有的矛盾都源于人物的心理失衡;(2分)

(2)以小见大,表面写反映邻里关系的生活琐事,实则揭示社会信任危机,深化主题。(2分)

示例二:认同“锁”为标题。(1分)

(1)“锁”是小说的线索,所有故事情节都围绕“锁”展开;(2分)

(2)含义深刻,“锁”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与信任,含蓄地表现了主题。(2分)

考点2:

三、1.含义:①“窗”既指病房实际的窗,也喻指人物的心灵。②“窗”是生活的透视和折射。(1分)作用:①“窗”是文中人物关注的焦点,是故事发生的缘起,也是故事的落点。(1分)②故事围绕“窗”展开,它引发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1分)③反映了作品的主题,给人以人生的启迪。(1分)

2.示例一:对比。小说中两个人物的品行形成了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善美的赞颂,对恶丑的鞭挞。将美丽与单调的景象进行对比,说明心怀贪念和嫉妒的人看不到世间的美丽风景,平静淡泊的人则可体验到生活的美好。

示例二:细腻的心理描写。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示人物自身的心理矛盾冲突,呈现其由欲念到恶念的心理变化过程,推动情节的发展。(写法1分,赏析2分)

点拨:此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赏析。文章中最明显的写作手法是对比和心理描写,找到相应的内容并结合所选写作手法的一般作用来分析即可。

考点3:

三、1.①交代了洪水来势凶猛、情况危急,渲染紧张的气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引出下文,为下文描写大桃树被洪水冲下卡在桥洞口作铺垫;③推动情节发展;④表现出主人公老葛英勇、善良、责任心强、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每点1分)

2.“守桥”是主人公老葛退休后义务承担起来的“工作”。(2分)“守桥”概括了文章中老葛在洪水中奋力守桥这一主要情节。(2分)主人公老葛守住了学校附近河上的小桥,守住了孩子们上学的路,同时,也守住了内心这座“教书育人”的“桥”,表现出他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无限尊重与热爱。(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