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理解“为迁移而教”。
简而言之,就是为促进学习迁移而进行的教学,它应该包含以下教学原则:
1、科学精选教材。①精选教材要突出每门学科的基本结构。②要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新;③必须把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和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放在首位。④要突出学习材料的共同要素,突出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 学习材料的组织结构和应用价值。
2、合理编排教材内容。 编排教材要做到使教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结构化是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能整合成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网络化指教材各要素之间上下左右、纵横交叉联系要沟通,要突出各种知识、技能的联络点。
3、确立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在每个新的单元教学之前确立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是促进学习迁移的重要前提。
4、有效设计教学程序。教学程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宏观方面,即整体安排,二是微观方面,即每个单元、每一节课的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难点、重点,结合本班学生的智力特点、知识程序,来把那些具有最大迁移价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放在首位。
5、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中,应尽量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尽量突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要素。
6、注意启发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概括。在教材的选择和组织上,应把每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放在教材的中心地位并作为教学的重点,突出教材重点内容之间的逻辑。
7、教学中多应用比较的方法。应用比较的方法,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的比较,可以帮助学生分析不同学习材料的异同,全面、精细而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8、灵活地运用变式进行教学。通过变式,使学生学会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方法,才能使他们懂得怎样从事物的千变万化的复杂现象中去抓住本质,举一反三,使思维既深刻又灵活。
9、重视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教学。教师必须重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把学习策略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突现出来。
二、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迁移,克服学生消积的学习迁移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学习内容方面的共同要素越多,需要运用的相同原理越多,则正迁移现象就较明显。
2、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如果已有知识的概括水平高,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学生就能依据这些本质特征去揭露新事物的本质,把它纳入到已有的经验系统中去,这样迁移就顺利。如果已有的经验概括水平低,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也就不能把新事物归入到已有的经验中去,这就会给迁移造成困难和错误。
3、认知结构。任何将学习内容的最佳知识结构以最佳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并最终优化为各种能力,是促进学习积极迁移的重要条件。
4、认知技能与策略。在教学中,有时新旧知识的性质完全不同,但分析问题的认知方法有相同之处,这种情况也能实现有效的迁移。
5、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心理定势对学习迁移的影响也有消积的一面。
6、学习态度与方法。当对学习活动具有积极的态度时,便会形成有利于学习迁移的心境,学习态度消积,则不会积极主动地从已有的知识经验中寻找新知识的连接点,学习迁移就难以发生。学习方法也会影响学习迁移,掌握了灵活的学了习方法就会有助于学习迁移。
7、智力与年龄。智力较高的学生能比较容易地发现两种学习情境之间的共同要素或关系,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不同,学习迁移产生的条件与机制不同。
8、教师的指导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地引导学生比较学习材料的异同,启发学生总结概括学
习内容注意提高他们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进行启发式、引导式教学,都会促进学生积极学习迁移的发生。例如:学生学会音标后,就能自由拼读单词,进而全面提高英语的朗读能力和阅读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