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 用地构成 居住区 小区 55—65 12-22 9—17 5-15 100 组团 70-80 6-12 7—15 3—6 100 1 住宅用地(R01) 50—60 2 公建用地(R02) 15—25 3 道路用地(R03) 10—18 4 公共绿地(R04) 7。5—18 居住区用地(R) 100 停车位配置比例 名称 公共中心 商业中心 集贸市场 饮 食 店 医院、门诊所 居住区用地指标 项 目 小区用地 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居住区级道路用地 居住区级公共绿地 其它用地 合 计 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 (%)
单 位 自行车 机动车 0.3 0.3 -—— 1.7 0。2 车位/100㎡建筑面积 7.5 车位/100㎡营业面积 7。5 车位/100㎡营业场地 7.5 车位/100㎡营业面积 3。6 车位/100㎡建筑面积 1。5 平均每居民用地(平方米) 14。5-22.0 1。5-2。0 1.5—2。0 1.0-2。0 1.0 19.5—29.0 第 2 页 共 11 页
用地构成 1。住宅用地(R01) 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02) 3。道路用地(R03) 4。公共绿地(R04) 居住区用地合计(R) 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 (㎡/人) 居住规模 层 数 多 层 多层、中高层 居住区 多.中高。高层 多层.高层 低 层 多 层 居住区 45—60 20-32 8—15 7。5-15 100 小 区 55-65 18-27 7—13 5-12 100 组 团 60-75 6-18 5—12 3-8 100 大城市 16—21 14-18 12.5-17 中等城市 小城市 16—22 15-20 13-17 16—25 15-20 13-17 13—16 20-30 15—20 14-20 13—15 -- -— 20—25 14-20 12。5-15 12。5-15 12。5-16 13-16 20-25 15-19 14-18 13-14 11—14 10-12 18—12 14-15 12.5-15 12。5-14 20-25 15-20 14-20 13-15 12.5-15 10-12 20—23 14-16 12.5-15 12.5—14 多层。中高层 小 区 中 高 层 多层.高层 高 层 低 层 多 层 多层。中高层 组团 中 高 层 多层.高层 高 层 10-13 7—10 10—13 8—10 -— —- 第 3 页 共 11 页
注:本表各项指标按每户3.5人计算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千人) 居 住 规 类 模 别 居 住 区 小 区 组 团 建筑面积 用地面积 建筑面积 用地面积 建筑面积 用地面积 总指标 1605-2700 2065-46802165-3620) (2655—5450) 1176-2102 1282-3334 (1546—2682) (1682—4084) 363-854 (704—1354) 502—1070 (882—1590) 教 育 600—1200 1000—2400 医疗卫生(含医院) 文 其 体 60-80 100-190 (160-280) 100-200 600—940 (260-360) 600—1200 1000-2400 160-400 300—500 20-80 40—190 6—20 12—40 200—600 20-30 40—60 18—24 40—60 中 商业服务 700—910 金融邮电 20—30 450-570 100-600 150-370 100—400 25—50 16—22 22-34 -— -- (含银行。(60—80)邮电局) 市政公用(含自行车存车 处) 40—130 70—300 (460-800) (500-900) 30-120 (400—700 50-80 (450—700) 9-10 (350-51020-30 (400-550) 第 4 页 共 11 页
) ) 行政管理 85-150 70—200 40—80 30-100 20—30 30—40 其 它 —- —- -— —- -— --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 注: L为
道 路 类 别 最小纵坡 最大纵坡 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 坡长
雨水口间
机动车道 ≥0。3 ≤8。0 ≤5.0 距和道路
坡度的关
L≤200m L≤600m 系(多雨
地区)
非机动车道 ≥0。3 ≤3。0 ≤2。0 L≤50m 步行道 道路坡度(%) L≤100m ≥0。5 ≤8。0 ≤4。0 〈1 1-3 3-4 4-6 6-7 〉7 雨水口间距(m) 30 40 40-50 50-60 60—70 80 种植树木与建筑.构筑物水平间距 单位:m 名 称 最 小 净 距 至乔木中心 至灌木中心 有窗建筑物外墙 无窗建筑物外墙 挡土墙顶内和墙角外 人行道路面边缘 道路路面边缘 高2m以下的围墙 排水沟边缘 3.0—5。0 2.0 2。0 0。75 0。75 2.0 1。0 1。5 1。5 0.5 0.5 0.5 1。0 0。5 第 5 页 共 11 页
天桥。线桥的柱及架线塔.电线杆的中心 喷水冷却池外缘 塔式冷却塔外缘 体育用场地 厂内铁路中心线 窄轨铁路中心线 一般铁路中心线 邮筒.路牌。车站标志 警 亭 测量水准点 2.0 40。0 不限 高的1。5倍 3.0 4。0 3。0 5.0 1.2 3.0 2。0 3.0 3。0 2。0 4.0 1.2 2。0 1。0 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 1993年 人均建设人均公共 城市绿地率 城市绿 用地 绿地 (%) 化覆盖(m*m/人) (m*m/ 率 人) (%) <75 75—105 城市道路分级 单位:m 道路类别 红线宽度 车行道宽度 人行道宽度 居住区道路 20-30 9—14 2—4 居住小区道路 ≥14(采暖区) 5-8 1。5-2 ≥10(非采暖区) 组团道路 ≥10(采暖区) 5—7 — ≥8(非采暖区 宅间小路 ≥2。5 — -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级 指 标 级 别 用 地 指 标 (㎡/人) 2000年 >5 〉6 >7 2010年 >6 >7 >8 2000年 >25 〉25 >25 2010年 >30 〉30 〉30 2000年 〉30 >30 〉30 2010年 >35 >35 〉35 第 6 页 共 11 页
Ⅰ Ⅱ Ⅲ Ⅳ 现有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现状人均建设用允许采用的规划指标 地 指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 水平 (m*m/人 级别指标(m*m/人) <=60。0 60.1 - 75。0 75.1 — 90.0 90。1 - 105。0 105。1 - 120。0 允许调整幅度 (m*m/人) +0。1 - +25。0 >0 +0。1 - +20.0 不 限 +0。1 - +15。0 —1.5 — 0 不 限 +0.1 — +15.0 —20.0 - 0 不 限 <0 <0 Ⅰ Ⅰ Ⅱ 60。1 — 75.0 60。1 - 75.0 75.1 — 90.0 75。1 — 90.0 90.1 — 105.0 75。1 - 90。0 90.1 - 105。0 105。1 — 120。0 90。1 — 105。0 105。1 — 120.0 90.1 - 105.0 105。1 - 120.0 60。1 - 75。0 75。1 - 90.0 Ⅲ Ⅱ Ⅲ Ⅳ 90。1 — 105.0 105。1 — 120。0 Ⅲ Ⅳ >120。0 Ⅲ Ⅳ 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 类 别 名 称 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绿 地 其中:公共绿地 规划建设用地结构 类 别 名 称 用 地 指 标 (㎡/人) 18.0 — 28。0 10.0 — 25.0 7.0 — 15.0 ≥9.0 ≥7.0 占建设用地的比例(%) 第 7 页 共 11 页
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绿 地 20 - 32 15 — 25 8 - 15 8 — 15 住宅建设日照标准 Ⅰ,Ⅱ,Ⅲ,Ⅶ气候Ⅳ气候区 Ⅴ,Ⅵ气候区 建筑气候区划 区 大城市 中,小城市 大城市 中,小城市 日照标准日 大 寒 日 冬 至 日 日照时数(h) ≥2 ≥3 ≥1 有效日照时间8 — 16 9 — 15 带 (h) 计算起点 底 层 窗 台 面 住宅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 方 位 折减系数 0°-15° 1。0L 15°—30° 30°-45° 45°—60° >60° 0。9L 0.8L 0。9L 0.95L 注:1.表中方位为正南向(0°)偏东、偏西的方位角. 2.L为当地正南向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m)。
3.本表指标仅适用于无其他日照遮挡的平行布置条式住宅之间. 住宅建筑净密度最大值控制指标(%) 住 宅 层 数 建筑气候区划 Ⅰ,Ⅱ,Ⅵ,Ⅶ Ⅲ,Ⅴ Ⅳ 低 层 35 40 43 多 层 28 30 32 中 高 层 25 28 30 高 层 20 20 22 注:混合层取两者的指标值作为控制指标的上、下限值。
住宅面积净密度最大值控制指标 单位:(万㎡/h㎡) 住 宅 层 数 建筑气候区划 Ⅰ,Ⅱ,Ⅵ,Ⅶ Ⅲ,Ⅴ Ⅳ 低 层 1.10 1.20 1。30 多 层 1。70 1。80 1.90 中 高 层 2。00 2。20 2。40 高 层 3。50 3。50 3.50 注 : 1,混合层取两者的指标值作为控制指标的上、下限值。 2,本表不计入地下层面积.
第 8 页 共 11 页
各级中心公共绿地设置规定 中心绿地 设 置 内 要 求 最小规范 名 称 容 (ha) 居住区公园 花木草坪、花坛水园内布局应有明1.0 面、凉亭雕塑、小确的功能划分 卖茶座、老幼设 施、停车场地和铺装地面等 小 花木草坪、花坛水园内布局应有一0。4 面、雕塑、儿童设定的功能划分 施和铺装地面等 组团绿地 花木草坪、桌椅、灵活布局 0。04 简易儿童设施等 院落式组团绿地设置规定 封 闭 型 绿 地 开 敞 型 绿 地 南侧多层楼 南侧高层楼 南侧多层楼 南侧高层楼 L≥1。5L2 L≥1.5 L2 L≥1。5 L2 L≥1.5L2 L≥30m L≥50m L≥30m L≥50m S1≥800㎡ S1≥1800㎡ S1≥500㎡ S1≥1200㎡ S2≥1000㎡ S2≥2000㎡ S2≥600㎡ S2≥1400㎡ 注:1、L —-南北两楼正面间距(m); L2—-当地住宅的标准日照间(m);
S1—-北侧为多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 S2——北侧为高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
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最小距离 单位:(m) 居住区道路 小区路 组团路及宅间道 路 与 建 小路 级 、 构 筑 物 别 关 系 建筑物面向 无出入口 道 路 有出入口 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 高层5 3 2 多层3 3 2 - 5 2.5 高层4 2 1。5 多层2 2 1.5 围墙面向道路 1。5 1.5 1.5 注: 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的边缘指路面边线。 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线。
第 9 页 共 11 页
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 场 地 名 称 适 用 坡 度 密实性地面和广场 0。3 - 3。0 广场兼停车场 0。2 - 0。5 室外场地 儿童游戏场 0。3 — 2。5 运动场 0。2 - 0。5 杂用地场 0.3 - 2。9 绿 地 0.5 - 1。0 湿陷性黄土地面 0。5 - 7。0 公园各类地表的排水坡度(%) 地 表 类 最大坡度 最小坡度 最适坡度 型 草 地 33 1。0 1.5—10 运 动 2 0.5 1 草 地 栽 植 视土质而定 0.5 3 - 5 地 表 铺 装 平原地区 1 0.3 — 场 地 丘陵3 0.3 — 山区 园路宽
度 单位:(m) 园路级别 陆 地 面 积 (h㎡) <2 2 - 〈10 2.0 - 3。5 2。5 — 4.5 1。2 - 2.0 2。0 — 3.5 0。9 - 1.2 0。9 - 2.0 主 路 支 路 小 路 风景林郁密度 类 型 开放当年标准 成年期标准 密 林 0.3 - 0.7 0.7 - 1。0 疏 林 0。1 - 0.4 0.4 - 0。6 疏林草地 0。07 - 0。20 0.1 — 0。3 公园各类单行绿篱空间尺度 单位:(m) 类 型 地上空间高度 地上空间宽度 树 墙 〉1.60 〉1。50 高 绿 篱 1。20 - 1.60 1。20 - 2.00 中 绿 篱 0.50 — 1。20 0.80 - 1.50 10 — 〈50 3.5 - 5.0 2.0 — 3。5 1。2 — 2.0 〉50 5.0 -7.0 3。5 — 5.0 1。2 — 3.0 第 10 页 共 11 页
矮 绿 篱 0。50 0。30 — 0.50 公园树木与地面建筑物、构筑物外缘最小水平距离 单位:(m) 名 称 新植乔木 现状乔木 灌木或绿篱外缘 测量水准点 2.00 2。00 1.00 地 上 杆 柱 2.00 2。00 — 挡 土 墙 1.00 3.00 0.50 楼 房 5.00 5.00 1.50 平 房 2.00 5.00 — 围 墙(高度小于1.00 2。00 0。75 2m) 排 水 明 沟 1.00 1。00 0.50 注:同上. 公园栽植土层厚度 单位:(cm) 植物类型 栽植土层厚度 必要时设置排水层的厚度 草坪植物 〉30 20 小 灌 木 >45 30 大 灌 木 〉60 40 浅根乔木 〉90 40 深根乔木 >150 40 城市等别 城市等别 分 类 指 标 重要程度 城市人口 (万人) 一 特别重要城市 〉=150 二 重要城市 100 - 50 三 中等城市 50 - 20 四 小城市 〉=20 注:1、城市人口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 2、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城市防洪标准 防洪标准 (重现期: 年) 河(江)洪、海潮 山洪 泥石流 一 〉=200 100 — 50 〉100 二 200 - 100 50 - 20 150 — 50 三 100 — 50 20 — 10 50 — 20 四 50 - 20 10 — 5 20 注:1、标准上下限的选用应考虑受灾后造成的影响、经济 损失、抢险难易以及投资的可能性等因素; 2、海潮系指设计高潮位;
3、当城市地势平坦排泄洪水有困难时、山洪和泥石流 防洪标准可适当降低。
第 11 页 共 1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