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爆发所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叫爆发流行病学调查。爆发是指一个局部地区,集体单位中,在短时间内突然有许多同类病人的事件。因为爆发的病例发生集中,一般有共同的传染源或共同的传播途径。对爆发调查重要的是有时间的概念,要抓住在同一潜伏期内同时出现大量基本相同症状、体征的病人这个重要特征。
一、意义和任务: 1、意义:
(1)从方法学来讲爆发流行病学调查是研究流行过程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2)此法可迅速消灭爆发疫区(消灭疫源地)
(3)爆发,单个疫源地调查,成为地区流行病学分析的基础为研究流行过程提供了基础资料。 2、任务:
(1)接到报告后迅速起赴现场,对爆发的全面情况进行调查,指出初步假设,采取可行措施。
(2)据初步假设进一步调查,查明具体,因素条件,得出初步结论,检验初步假设是否正确。
(3)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观察爆发发展情况,进一步验证结论是否正确。
(4)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二、步骤、内容、方法
到达现场后,要初步了解情况,然后马上进行调查.
(一)核实诊断:(临床、实验、流行病学)同一次爆发的病例,临床表现大同小异,所以可根据部分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实验室结果,迅速地做出正确综合诊断.
可用实验室的方法确诊一部分病人,其他人可用临床诊断的方法;特别要注意该病表现出来流行病学特点,要根据流行病学推断临床症状。
夏季某地发生一批有脑炎症状的病人;临床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集中在一个地区发生。但流行病学特点,乙脑曾高度散发;这一点不符和乙脑的流行病学特点,而类似于钩端螺旋体病.后经实验室证实为钩端螺旋体病。 (二)证实爆发:
一种病原体是否发生爆发,要根据爆发的定义来判断。 确定爆发存在:确认爆发是否存在,根据爆发定义来判断。 在普查中了解:1、姓名、性别、年龄、职业、 2、发病时期;
3、主要临床表现,与诊断有关的实验室结果,预防接种 4、居住、饮食、生活用水及其生活习惯、劳动力、社交活动; 5、暴露于可疑的传染源和传播因素的情况 6、接触者。
(三)、发现全部病人:
在一个集体内,凡发生病人的地方都要普查;在农村根据了解病人的分布范围,进行普查;在城市根据病人分布的情况来确定普查的范围. (四)、收集有关资料:() 1、现实情况: 爆发发生的日期:
爆发开始与发展情况:该单位(地区)人口数(自然地理状况、社会风俗习惯);已采取了什么措施;近期居民生活(饮食—-吃、喝)、生产(劳动性质、地点)、社会活动情况(集会、交往);是否有促进本病发生的原因; 2、既往:
了解爆发发生前,有无类似的疾病,预防接种情况,过去一般发病情况。 3、了解可能的传播途径,如果为肠道传染病,途径为水还有食物。 (五)、采取相应防制措施:对传染源采取的措施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对接触者进行登记,密切观察,对污染的环境进行消毒。 三、爆发调查分析:
步骤:核对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1、核对资料:对于不完整的资料应设法补偿.
2、整理资料:按地区、人群、时间特点描述疾病的分布。 (1)爆发强度,计算罹患率;
(2)地区分布:可以根据不同地点计算发病率;根据病例发病地点,绘制标点地图,观察病例是否集中于某地区。
(3)人群分布:可按年龄、性别、职业分组计算。注意:根据暴露性状进行分组,计算—.
(4)时间分布:根据发病日期统计单位时间内的病例数。横坐标:时间单位,纵坐标:病例数.
(5)、潜伏期的推算:如爆发属于同一次暴露于某个传播因子或同一个传染源,而且续发病例少时,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最短最长,平均潜伏期. (6)潜伏期:
1)潜伏期的推算:有些疾病爆发如果是二次暴露和同源流行 续发病例很少,则能较准确地推算出最短、最长平均潜伏期。如一次聚餐引发的食物中毒的爆发。续发病例少,可以从暴露日期至第一个病例发病日期推算出最短潜伏期;暴露日期至最后一个发病日期,可以推算出最长潜伏期。
平均潜伏期可以用中位数,几何均数法求得.
对于潜伏期较短的疾病可用……进行计算。 (2)、确定暴露日期(时间)
可从发病高峰倒推一个潜伏期,潜伏期来推算暴露日期(时间范围) 3、分析资料:主要目的是分析和探索引起爆发的原因,根据疾病分布(地区、人群、时间分布)特点,找出爆发的特点,再根据爆发的特点,分析爆发可能的原因。
(1)时间分布特点→推算出潜伏期
感染地点→传染源、传播因子;
(2)人群分布特点:比较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如食物中毒引起的爆发:
判断与某中食品有关或无关的原则是暴露者不一定都发病,但发病者却都应有暴露
(3)地区分布:标点地图
4、传播方式:(爆发流行的类型)
传播方式的分析判断对于查明传染源和引起爆发的原因,以及有效的防制都很重要。爆发时,常见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1)同源爆发:共同传播因子引起的爆发。
病原体经食物、水、空气、注射而传播造成的爆发或流行。
单次暴露:病例是同时暴露于某传播因子而发生的,流行曲线是有一个高峰的.
持续时间,暴露停止或污染来源消除以后在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病例即不再出现。
多次暴露:病例不是同时,而是分次受感染的(也就是共同媒介受污染不止一次)每批病例在流行曲线上都有一个高峰,爆发时间超过二个潜伏期的全距。 (2)非同源爆发:连续传播造成的,-—连锁式传播
病原体在受染的人、动物、与易感者之间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 人——人之间传播:流感; 人——动物之间传播:钩端螺旋体; 昆虫媒介传播。
这类型的爆发,在潜伏期长的病,病例缓慢增长,整个过程持续时间长,下降缓慢,潜伏期短的易传播的病(流感).流行?但持续时间长于一个潜伏期,结合地区分布,可见辐射状以同一点向外蔓延,这与同源性爆发不同的。 连锁式爆发,病例是分批出现的,可划分”代\"
由于同源性传播造成的爆发使人群中的传染源增多,有时可通过连续传播,在引起一批病例,在流行曲线上表现为拖着一个长尾巴的-—??
5、实验室检查: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可疑因子进行实验室检查,因此,在调查开始时应根据初步假设,取各种标本,可疑食物、水—-进行微生物检验. 6、追查传染源:有的爆发只能查传播因子,有的还可以查明传染源,对防止类似时间发生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指定控制爆发措施:
拟定措施方案,确定措施方法,实施措施,评价措施,要尽快落实,控制疫情,防止疫源地扩散,一般是一边调查一边分析,一边采取措施。
评价措施效果时,注意争取措施时已处于潜伏期的人是不会受到措施影响的,所以判断措施有无效果的标准是从采取措施之日起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后,是否有病例出现。
有时在发病高峰后才采取措施,很难评价其效果,采取措施后,新病例减少,不出现,可能暴露者大部分已发病,也可能易感者已减少到一定程度,爆发自己终止.
五、总结:
写出爆发调查的总结.
根据全部调查材料对爆发的原因促成因素,经验教训等作出结论,并写成书面的报告,一次成功的调查在流行病学上是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