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
邓智团 但涛波
内容提要: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非农化水平的区域性差异进行分析,同时,考察了非农化水平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相关性。本文的结论是,我国产业结构(主要是就业结构)演变开始步入/退二进三0阶段,但各省(市)之间的区域差异十分明显。本文对这些问题做出的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的途径。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差异
在1978年改革开放前,区域经济的发展政策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公平原则,之后,逐步向效率原则转变。伴随此过程的是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庞大的农业人口成了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三农0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三农0问题的主要方面)))农民问题(主要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非农化问题)更是倍受瞩目。甚至有的学者,例如顾海兵(2000)主张用非农化取代现代化、工业化或城市化来分析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这种观点尽管稍显激进,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与非农化水平的高度相关性。本文试从这个研究视角出发,在考察新中国建国后我国非农化水平区域分异演变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区域不平衡性,为人们进一步了解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现状,更好地因地制宜地解决/三农0问题提供参考。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阶段划分及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在变/消费型城市0为/生产型城市0的方针指导下,我国的工业化进展迅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流向城市或就地转移。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低水平和随后的/大跃进0,社会生产力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直到改革开放后,经济才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土地家庭承包责
任制的广泛推行巩固了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也使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中释放出来。随着沿海地区开发的不断扩大及内地、边疆的全方位开发,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也经历了先沿海、后内地的相似过程。这可通过区域变异系数¹的纵向数据得
¹
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是:V=
1
)
x
i=1
E[(xi-x)2
n)
)pi],其中,V为变异系数,x为全国非农化水平,xi为第i地带的非农化水p
平,pi为第i地带的人口数,P为全国总人口数。V值分布于0、1之间,V值越大,表示其差异性越大。
#30#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
到证实(见图1)¹。图1显示,非农化水平(根据我国统计年鉴通常采用的方法,由某特定区域内的非农业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的省级区域变异系数几乎是逐年下降的。这表明,我国省际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区域不平衡性趋向缓和。与此同时,全国的非农化水平是逐年上升的(见图2),并呈现出了明显的时序阶段性。从1952年到1980年,可以划为第一阶段,称为非农化水平的/波动增长阶段0。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增长缓慢,波动起伏,年均增长为0.33个百分点。从1980年到1998年,可以划分为第二阶段,称为/平稳上升阶段0。这一阶段的特征是非农化水平非农化水平增长稳定,速度较快,达到年均增长0.56个百分点。1998年后为第三阶段,可以称为/加速增长阶段0。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增长快,年均增长近1.8个百分点,是前两个阶段增长速度的数倍。这表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呈现出加速的趋势。那么,为什么总体上非农化水平会呈现出这样的阶段性呢?第二部分的研究将着重解决这个问题。
图1 省际间非农化水平的区域变异系数的演变趋势
图2 全国的非农化水平的变化(1952~2001年)
二、我国产业结构演化的总体特征
根据库茨涅兹的产业结构演化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一次、二次、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口占总人
口的比重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即: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下文简称为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会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文简称为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会先上升、后下降,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文简称为第三产业就业人口
¹
数据说明: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5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6,中国统计
出版社,1999年;国家统计局:5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另外,本文所使用的非农化水平的数据是根据5中国统计年鉴6通常采用的方法由某特定区域内的非农业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的。由于时间序列数据并没有把短期流动人口统计出来,因而本文的分析及由此得出的结论可能会出现一些微小的局部偏差。
#31#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
比重)则会持续、稳定地上升。我国的产业结构变化也存在同样的现象。从表1和图3可以看到,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Ò)从1952年到1998年,由缓慢上升到逐渐趋于平缓,而到1998年后(图3中的/@0),则开始下降。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Ó)则是一直持续上升的。与此同时,从图4可以看到,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Ò)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Ó)的相对增长率(即当年增长率减前一年的增长率:Rr=Ri-Ri-1)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波动性,其中,有两个具有明显一致性的波峰(1975~1986年,1992~1997年)。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差异,就是在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Ò)的相对增长率出现两个波谷(1986~1990年,1998~2001年)时,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Ó)的相对增长率的第一个波谷与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Ò)的相对增长率是一致的,但在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Ò)出现第二个波谷时,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Ó)的相对增长率却出现了相反的特征,即出现了一个小波峰。同时,尽管非农化水平的相对增长率也呈现波动增长,但它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它与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的相对增长率的变化不同,而与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的相对增长率的变化大致相同。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1998年后,尽管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在下降,但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和非农化水平却仍然能出现正的增长,而且还能比较快(见图4)。这是否就表明我国非农化的主导力量已经开始由第二产业转向了第三产业呢?这是许多学者都没有留意到的一个变化,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增长也已经开始从由工业带动向由第三产业带动转变呢?这个问题在本文接下来的一部分将得到解释。
表1
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83.581.282.181.680.877.270.568.762.460.96059.460
各产业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非农化水平的变化(1952~2001年)
第二产
业就业人口比重(%)7.497.98.410.213.517.318.220.821.922.222.421.6
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9.19.89.91099.312.213.116.817.217.818.318.3
非农化水平(%)12.4615.3917.3317.9817.3817.3417.9219.3923.7124.5225.3225.8126.21
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60.159.758.556.454.352.250.549.949.850.15050
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21.421.421.722.422.72323.523.723.52322.522.3
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18.518.919.821.22324.82626.426.726.927.527.7
非农化水平(%)26.4126.3727.6328.1428.6229.0429.3729.9230.434.7836.0937.66
年份年份
1952195719621965197019751978198019851986198719881989
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
图3 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Ò)、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Ó)的动态变化
#32#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
图4 非农化率(N)、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Ò)、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Ó)的相对增长率
三、产业结构演变的驱动力/退二进三0:劳动力的/侵入)演替0效应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增加。图5给我们一个很直观的印象,就是1952~1997年,随着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的上升,我国非农化水平也不断上升。1997年(即图5中的-X.处)后,尽管非农化水平仍在上升,而且很快,但此时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却是逐年变小的。
图5 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Ò)、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Ó)与非农化率(N)的关系(1952~2001年)
据此,把1952~2001年分成两个阶段,即1952~1996年和1997~2001年两个阶段,并对这两个阶段的非农化水平与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进行两两相关关系分析
(见表2)。分析后可得到,在第一个阶段,非农化水平与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Ò)以及非农化水平与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Ó)的相关系数都很高,分别为0.923和0.959;而在第二阶段却分别为-0.983和0.942,而且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Ò、Ó)的两两相关系数为-0.986。这表明,在1997年后,非农化的主导因素已经由第二产业转向了第三产业,而且由于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并未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因此,这意味着第三产业中增加的劳动力主要是由第二产业转变而来的。这说明,我国正在经历着工业技术水平升级导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出现结构性过剩,即所谓的结构性失业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城市下岗职工增加,而这些下岗职工的就业,则主要是通过增加第三产业就业岗位的途径得以解决的)。
为了能进一步考察非农化水平(N)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Ñ、Ò、Ó)的两两相关性,笔者对历年非农化水平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Ñ、Ò、Ó)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第一、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Ñ、Ó)与非农化水平(N)的指数回归方程有很高的显著性,其解释水平均在90%以上(见图6),而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Ò)与非农化水平(N)的显著性却并不高,不管采用何种回归方法,其显著性均在80%以下。同时,回归显示,在1997年
#33#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
前的第一阶段,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Ò)与非农化水平(N)间也呈指数相关性,且其显著性也在90%以上。从这些回归分析中,可以注意到,非农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与第一、第三产业就业人口高度相关,而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Ò)一般会存在一个均衡值。通过联立图6的两个曲线方程,得出均衡时的第一、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的值,再根据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三者之和为1,可算出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的这个均衡值,约为20%。当达到这个水平后,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则会快速上升,主要是由于第一产业或者说是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将向第二产业里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转移,而第二产业里原先的就业人口则向第三产业转移。也可以这样理解:原先在第二产业就业的人口或者是由于对工作条件的不满,或者是由于受到更能忍受这些工作环境的就业人口的冲击而转向了第三产业。对此,笔者暂把这种现象称为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的/侵入)演替效应0。同时,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也会直接向第三产业转移。在这个过程中,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基本是保持不变的,这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得到验证。不过,应该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转变并不是和经济结构的转变(国民生产总产值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相同步的。这可以通过结构偏离度来测度。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进的长期历史过程来看,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偏离程度一般较高;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趋向成熟,偏离程度显示出逐步缩小的趋势。例如1997年的结构偏离度¹,美国为2,德国为8.4,日本为7.1,新加坡为12.43,韩国为25.4。我国的结构偏离度在1978年时为84.86,1999年时为64.90。同时,就我国的31个省(市、自治区,由于缺少数据本文研究未包括港、澳、台地区)而言,结构偏离度的省际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并没有同时出现这种剩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变是以向第三产业为主的情形。
表2
非农化率(N)1952~1996年 第一阶段Ò 第一阶段Ó1997~2001年 第二阶段Ò 第二阶段Ó
-0.9830.942
----1-0.986
-0.986
1
0.9230.959
10.887
0.8871
----
非农化率(N)与Ò、Ó两两相关系数
非农化率(N)
1
第一阶段Ò0.923
第一阶段Ó0.959
第二阶段Ò-0.983
第二阶段Ó0.942
图6 第一、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与非农化水平的回归分析
注:/曲线10是/Ó)N0的回归方程,/曲线20是/Ñ)N0的回归方程。
¹
结构偏离度是指产业结构中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是否同步变化,以及两者间对称状态。其计算公式为:E=E|Yi-Xi|,
i=1
3
其中,Yi为各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Xi为各产业产值所占比重。E值越高,说明两者越是处在不同步变化和不对称状态。
#34#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
四、非农化与产业结构变化相关性的省际差异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全国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各个省(市、自治区)在区位、资源、政策等各个方面存在差异,它们的经济发展并不均衡。这种不均衡通过各种各样的情形表现出来。根据不同的视角,本文仅从非农化和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差异性来分析这种不均衡性。
在直角坐标系里,用横坐标表示非农化(图中用符号/N0代替),用纵坐标表示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由于资料原因,暂未包括港、澳、台地区)第二产业人口占本省总人口的比重(图中用符号/Ò0代替),据此来分析两者变化的相关性。笔者用此法对全国31个省级区域进行做图分析。通过对这些图形的分析、比较,笔者发现,同样是在非农化水平上升的情形下,内蒙古、晋、皖、桂、藏、新、甘、青、宁、豫、赣、湘、贵等13个省级区域的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是稳定上升的,而苏、浙、粤、闽、鲁、黑、鄂、冀、陕、琼、渝等11个省级区域里的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却几乎是稳定不变的,京、津、沪、辽、吉等两省三市的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却是下降的。根据省级区域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变化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笔者将它们归为三种类型:江西模式、江苏模式和京沪模式(见图7)。从图7可以注意到,它们之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根据各省级区域非农化水平与产业相关性表现出的差异,笔者将非农化水平与产业结构变化的相关性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初级阶段、过渡阶段、高级阶段、成熟阶段。四种发展阶段与三种模式之间的关系及特点详见图8。
图7 非农化水平(N)与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Ò)相关性演变的省际差异
这些不同模式的产生,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造成的。一是由于城市化、工业化水平不同,不同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能力差异较大。二是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水平存在省际差异,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出现差异。三是国家的产业政策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例如,吉林和辽宁的经济发展水平并未达到处于高级阶段的京沪模式的水平,但因建国后国家将东北作为重工业基地进行过大量投资建设,使这类地区的第二产业几乎发展畸形。而现阶段,由于资源和现代区域竞争力的主导要素的转变,这类地区的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开始回落。
#35#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
图8 非农化水平与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关系演变阶段示意图
五、结论
根据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全国范围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加速的趋势。而且非农化水平与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的相对增长之间存在非一致性。第二,省级区域间非农化的差异变小。这表明,我国各
省级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差异性趋向缓和。第三,由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劳动力就业结构存在所谓的/侵入)演替0效应。第四,非农化过程与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呈现高度相关性,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即初阶段级、过渡阶段、高级阶段和成熟阶段。第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动力逐步/退二进三0,第三产业开始代替第二产业成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导力量。但是,省际差异很明显,存在江西模式、江苏模式和京沪模式三种不同的模式。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明显。在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而且在/城乡统筹发展0成为国家战略后,为实现统筹发展,做到因地制宜地解决/三农0问题,了解我国区域非农化存在的这些特征,显得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薛薇:5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2.顾海兵:5提升非农化水平的3个对策6,5中国改革62000年第12期。
3.陈江虹:5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及对策6,5理论导刊62002年第3期。
4.衡代清: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制约因素和对策研究6,5经济体制改革62000年第6期。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责任编辑:王慧敏)
#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