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知多少
EQ知多少
这注定是一片老少咸宜的文章。其实我思量了很久怎么表达,而且发财同学一再追问,所以我就写一篇,为了让大家都有的讨论所以我会附带一些进阶知识。所以这篇文章分为基础篇和进阶篇。
基础篇。很多人都问低切高切,搁架式提升/衰减,等等的问题。至于怎么切我还觉得是没有理解混音的概念,混音永远是现有目地才有动作,而不是一定要切而不知道怎么切反正得切……其实这个东西并不难理解。每次我都将很多基频谐波,次谐波什么的基本也没人看,很多人喜欢感性理解。那咱们在基础篇就全部感性理解。
首先是这个我曾经认为没用的表。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我错了,这个对于最初了解频率的感觉和分部有很重要的作用。终究是要靠耳朵来判断的。虽然有低智商的指挥家没绝对没有聋子的混音师……
直角坐标系是一个初中知识……大家至少要学会看这个东西,其实频谱仪会看了均衡的这个针对不同频率的增益削减难道还难吗。Y轴为电平或者看做能量值,X轴为这个音色在不同频率段的能量分部。而我们需要首先明确不同的频率段在这个音色中的听上去是什么样的。而我需要什么样的。然后去调整,就这么简单。先说我要,然后说怎么要。最后我们得到了。
常用的标志有这些~
由上到下分别是
低切(以某一斜率在频率点以下的频率衰减到没有)
高切(以某一斜率在频率点以上的频率衰减到没有)
低频搁架(在某频率点以下的频率增益或衰减)
高频搁架(在某频率点以上的频率增益或衰减)
带通(在某一频率点附近增益或衰减,Q值控制这个“附近”的大小,Q越大影响范围越小)
借用看着学的图仅举一例
首先要明白低切高切是什么,看图吧
直观易懂简单的说 低切是把低频切掉,高切是把高频切掉。。。至于你且多少,斜率多大(不会又要问什么是斜率吧,就是q值,就是那个曲线的倾斜程度,有的均衡能调整,有的不能),完全看你的需要,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频率范围,也并不是所有的都要切,要明白你为什么要切~而搁架式提升就是自某个频率点开始往高频方向或者往低频方向都衰减或者增益
关于扫频
其实扫频是一个动作,当你的频率点在变化的时候就是扫频,比如我要寻找齿音的点,增益了15个DB然后拖着这个增益点来回在1K~10K的范围上扫,当耳朵在某一个频点的时候突然被齿音撕裂的时候,OK找到了这个过程就是扫频 然后我们开始衰减他……并且变化Q值让他尽量不影响音色的情况下衰减。
接下来我找了一些可以理解一下频率相对音色的主关感受,如果没有概念的看,有概念的不要信,这个东西一个人一个感觉。
EQ黄金定律
1. 如果声音浑浊,请衰减250hz附近的频段。
2.如果声音听起来有喇叭音,请衰减500hz附近的频段
3.当你试图让声音听起来更好,请考虑用衰减
4.当你试图让声音听起来与众不同,请考虑用提升
5,.不要放大原先没有的声音
31hz 隆隆声,闷雷在远处隆隆作响。感觉胸口发闷。
65hz 有深度,所谓“潜的很深”
125hz 隆隆声,低沉的,心砰砰直跳。温暖。
250HZ饱满或浑浊
500hz 汽车喇叭声
1khz whack(打击声?!这样翻译不妥吧!)
2khz 咬碎东西的声音,踩的嘎啦啦作响
4khz 镶边,锋锐感
8khz 高频哨声或齿音,轮廓清晰,
16khz 空气感
一些常用频点的作用
50hz,这是我们常用的最低频段,这个频段就是你在的厅外听到的强劲的地鼓声的最重要的频段,也是能够让人为之起舞的频点。通过对它适当的提升,你将得到令人振奋的
地鼓声音。但是,一定要将人声里面所有的50hz左右的声音都切掉,因为那一定是喷麦的声音。
70~100hz,这是我们获得浑厚有力的BASS的必要频点,同时,也是需要将人声切除的频点。记住,BASS和地鼓不要提升相同的频点,否则地鼓会被掩没掉的。
200~400hz,这个频段有如下几个主要用途,首先是军鼓的木质感声音频段;其次,这是消除人声脏的感觉的频段;第三,对于吉它,提升这个频段将会使声音变的温暖;第四、对于镲和PERCUSSION,衰减这个频段可以增加他们的清脆感。其中,在250hz这个频点,对地鼓作适当的增益,可以使地鼓听起来不那么沉重,很多清流行音乐中这样使用。
400~800hz,调整这个频段,可以获得更加清晰的BASS,并且可以使通鼓变得更加温暖。另外,通过增益或衰减这个频段内的某些频点,可以调整吉它音色的薄厚程度。
800~1khz,这个频段可以用来调整人声的“结实”程度,或者用于增强地鼓的敲击感,比较适用与舞曲的地鼓。
1k~3khz,这个频段是一个“坚硬”的频段。其中,1.5k~2.5k的提升可以增加吉它或BASS的“锋利”的感觉;在2~3k略作衰减,将会使人声变得更加平滑、流畅,否则,有些人的声音听起来唱歌象打架,你可以利用这样的处理来平息演唱者的怒气!反过来,在这个频段进行提升也会增加人声或者钢琴的锋利程度。呵呵。总的来说,这个频段通常被成为噪声频段,太多的话,会使整个音乐乱成一团,但在某种乐器上适当的使用,会使这种乐器脱颖而出。
3k~6khz,声音在3k的时候,还是坚硬的,那么,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该作什么了吧。至于6k,提升这个频点可以提升人声的清晰度,或者让吉它的声音更华丽。
6k~10khz,这个频段可以增加声音的“甜美”感觉。并且增加声音的空气感,呼吸感。并可增加吉它的清脆声音(但要注意,一定不要过量使用)。PERCUSSION、军鼓和大镲都可以在这个频段里得到声音的美化。并且,弦乐和某些的合成器综合音色,可以在这个频段得到声音的“刀刃”的感觉(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样的声音)。
10k~16khz,提升这个频段会使人声更加华丽,并且能够提升大镲和PERCUSSION的最尖的那个部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你一定要首先确认这个频段内是有声音存在的,否则的话,你所增加的肯定是噪声
一些乐器的频率
鼓:50--100Hz:Adds bottom to the sound
100--250Hz:增加圆满度
250--800Hz:浑浊不清的区域
5--8kHz:增加临场感
8--12kHz:增加嘶嘶声
铙,钹,镲:250--800Hz:浑浊不清的区域
1--6kHz:增加临场感
6--8kHz:增加透明度
8--12kHz:增加亮度
贝司:50--100Hz:Adds bottom end
100--250Hz:增加圆满度
250--800Hz:浑浊不清的区域
800--1kHz:增加小音箱声音的强度
1--6kHz:增加临场感
6--8kHz:增加更高的临场感
8--12kHz:增加嘶嘶声
人声:100--250Hz:增加正面感
250--800Hz:浑浊不清的区域
1--6kHz:增加临场感
6--8kHz:增加丝丝声和透明度
8--12kHz:增加亮度
钢琴:50--100Hz:Adds bottom
100--250Hz:增加圆满度
250--1kHz:浑浊不清的区域
1--6kHz:增加临场感
6--8Khz:增加透明度
8--12kHz:增加嘶嘶声
电吉他:100--250Hz:增强主要部分
250--800Hz:浑浊不清的区域
1--6Khz:从混音中切除
6--8kHz:增加透明度
8--12kHz:增加嘶嘶声
吉他:100--250Hz:增强主要部分
6--8kHz:增加透明度
8--12kHz:增加亮度
弦乐:50--100Hz:Adds bottom end
100--250Hz:增强主要部分
250--800Hz:浑浊不清的区域
1--6hHz:听起来易碎
6--8kHz:增加透明度
8--12kHz:增加亮度
OK进阶篇开始
我又要开始扯理论了。首先在于使用方法上
关于人声
我们把决定音高的频率叫做基频,比这个高的泛音部分叫做谐波,比基频底的叫做次谐波。
那么这些东西具体有没有用呢。比如一个歌手发声一个标准音小字一组a,那么440HZ以下的次谐波其实会有很多,大多来自于胸腔的共鸣。而这部分声音要不要呢。往往男生会非常在乎这个频率,张信哲除外。女声不会太在乎这个频率,李宇春除外,其实她可以归结为他。
因此往往影响音色的低切很多会出现在女声身上。经常看到女声会切刀200HZ甚至更多。这样声音会去掉很多累赘,而符合传统审美燕语莺声的标准,声音会飘起来。而很多人觉得女声不断的提升高频会带来轧耳朵,硬,招人讨厌的高频,那么尝试低切,控制女声的身体共鸣往往会有奇效。
同样8000HZ左右的人声摩擦感几乎已经成为一个商业唱片的标准必提频率,而且复制轨道,且低频,针对高频做提升和压缩也已经满世界都是。所以大家对这个频率一定要注意,就是当素材好的时候在这个频率上做搁架提升才会有有质感和光泽的素材。很多品质不佳的MIC在这个频率上的问题几乎听不出来,当做提升的时候就暴露了,会出现高频很碎,像玻璃碴子掉一地还踩了好几脚的感觉。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好多好多RMB换来的MIC不是吃素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用原声说我手里的NT2很像U87但是NT2永远成不了U87的原因。
关于降低低频负载通过EQ来提升响度
这个问题之前的一个大师的翻译文章提到过,比如我把低切的位置慢慢上移,当到300HZ的时候音色开始有变化那么我就往回移动1/3也就是吧低切点放在200HZ,这是因为当你打开频谱仪其实在这个频率上还是有一部分信号的,很多来自于物理噪音。这些信号虽然听不到但是会挤占我们本就不多的HEADROOM那么在不影响音色的情况下去掉它。这就是在提升响度环节低切的作用。还有一种比这个更极端一点提升响度的做法,
因为低频的负载会很大,对于低音乐器,比如地鼓和BASS当单独修好音色之后其实发现地鼓的很多和BASS有交集的低频可以砍得更多而不影响听感,那么也可以去砍,这也是为了响度。其实响度除了牺牲也来源于对HEADROOM和频率掩蔽上的足够重视和细致调整。
关于使用EQ的链路设计。
介绍一个常用的,抛砖引玉
复制轨道加EQ再加压缩,这个做法在母带上也常见。其实思路很简单 简单的只做提升相对的齿音会得到放大,而且由于高频在人声的比例中变化很大,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压缩得到一个很NB很平滑而对齿音影响不大的高频。所以这种做法应运而生。深阈值大压缩比让高频来的更猛烈些吧……(个人不是很喜欢这个做法,总感觉会影响人声的活跃度,但是在商业唱片中大量被使用)
关于先EQ还是先压缩。
理论上没有什么理论……
说先EQ后压缩的人觉得EQ的提升会对声音的动态产生影响(多出现在一些瞬态上),而我需要让压缩来修正这部分影响。
先压缩后EQ的人觉得压缩会影响频率的比例,而EQ可以修正频率。
还有做法戏称为汉堡包,就是EQ 压缩EQ 这个我比较常用。其实就是结合了上边的优点于一身,后果就是我混个20来混的小工程 我的8400双核3.0混暴了……
关于EQ的风格和染色
我很喜欢用WAVES水星包的SSL与V系列搭配一个均衡。其实这两个东西都不错,但是我喜欢V系列仿NEVE的开放高频和SSL紧凑的低频。所以系统资源再一次崩溃……
顺便普及一下这俩东西的来历,SSL那个东西采样自SSL4000调音台,这个东东最早是WAVES帮助SSL做采样建模。而SSL很坏,他自己出品的DSP效果器是基于天价的SSL9000的,而WAVES只能出个4000的采样。没办法 谁让SSL牛呢。
而V系列传言是建模自NEVE的东东。但是由于没有授权所以只能使用V系列就是VINTAGE的意思隐藏一下。而我也用过URS仿NEVE的那个,太瘦了,虽然后人管那个叫细腻,其实音色审美很主关的。我从初中开始听甲壳虫,受了大量60年代音乐的影响,所以音色品味比较复古,喜欢毛边多,体积大,甚至过载的一些东西。
关于流传已久的能衰减就不提升。
这个提议最早出现在模拟时代,因为EQ的提升会引起相位失真。但是其实在这个数
字时代,相位失真带来的染色反而是太少,少的让人无法接受。我甚至很偏执的非常喜欢染色浓烈的东西,但是前提是这个染色要经典要好听,所以其实这个理论在数字时代并不是一样的通用,这个时代,该衰减的衰减该增益的就大胆的增益去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