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原则、技巧;
2、初步理解文言材料,读懂文意,正确给文段断句; 3、通过有梯度的练习训练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基本要求:1、内容符合情理;2、符合语法规范。
教学步骤
一. 趣味断句: 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主】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客】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2. 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夸】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 【贬】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 3. 【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4.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据说从前有一个老头儿,他有一女一婿,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又生了个小儿子,老头子预立下遗嘱,说明遗产的分配办法。女婿和后妻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争执不下。因为女婿看了,就想把遗产全部取去。你认为他是怎样断句的?(请学生思考)
女婿: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后妻: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总结:真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同时可以看出断句的作用很奇妙,你看由于断句不同,这意义也可以迥然不同,甚至天差地别。所以,我们真的不能小看断句了。那么,何为断句呢?
二.什么叫断句?——断句就是给未加标点的文段标出停顿 。
因为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近三年这个考点在高考中呈上升态势。
2004年高考,仅北京卷考查了断句题;2005年至2010年高考,辽宁、福建、广东、浙
1
江、江苏、重庆、湖南等多个省市的高考卷考查了文言断句。2011年江西卷也在这个点上设题。
三.高考回放,感悟断句。
例: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关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关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羡。”
答案: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羡。”
译文:
杨子从宋国经过,住在旅店里。店老板有两个妾,长得丑的地位高,长得美的地位低。杨子问这其中的原因,店老板回答说:“漂亮的人自认为漂亮,我并不觉得她漂亮;丑的人自认为丑,我并不觉得她丑。”杨子对学生说:“实行贤德而去掉自认为贤德的思想,到哪里不会受到赞美呢?
请大家总结刚才面对断句时是如何抽丝剥茧,使自己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的?
四.断句妙计 (同桌可以讨论一下,教师归纳) 1. 断句前提:读文段,通文意。
不管给我们什么文段,第一步就是阅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1)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
(2)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凭语感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3)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句。
例:昔人有痒令其子索之三索而三弗中令其妻索之五索而五弗中也其人怒曰妻子内我者而胡难我乃自引手一搔而痒绝何则痒者人之所自知也宁弗中乎
先请学生概括属于什么文段,人物、故事梗概,再让学生断句 概括:这段就是记叙性文段。 人物:昔人、其妻、其子。
事件:综观全文,说的是有个人身上发痒,叫他的儿子、妻子搔痒,可是搔不到痒处。结果自己伸手一下子就解决了。
2
答案:
昔人有痒/令其子索之/三索而三弗中/令其妻索之/五索而五弗中也/其人怒曰/妻子内我者/而胡难我/乃自引手/一搔而痒绝/何则/痒者/人之所自知也/宁弗中乎
译文:
曾经有个人身上痒,他叫儿子帮他抓痒,抓了三次都没抓对位置.叫妻子抓,五次都没抓准.那个人大为光火,说:\"你是我的妻子,理应是了解我的人,怎么抓不到我的痒处呢?\"于是自己动手,抓了一次就不痒了.为什么?痒,人自己知道的东西,怎能不中呢?
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帮助断句。 下面,通过做题我们来探究一些断句妙计
探究一:试给下列语段断句看有什么特点
例: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项脊轩志》)
答案: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译文:
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它面前也不离开。在农历每月十五的晚上,明亮的月光照在墙上,月光下桂树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煞是可爱。可是我在这里居住,喜悦的感受多,悲怆的感受也多。
※ 窍门一:名词或代词断句。
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要的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事名、物名、官名、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朝代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注意: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小试牛刀: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答案: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3
译文:
雕刻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如刻得大一点,眼睛不如刻的小一点。鼻子刻大了,可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大了。眼睛刻小了,可以修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 办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为了以后可以再有挽回的余地,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了。
※ 探究二:给下列语段断句,看有什么特点:
例1: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 答案:(略)
窍门二:对话断句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曰” “云” “言” “白” “语”“道” “谓” “对”等。
注意: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小试牛刀: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答案: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译文:皇上经常从容地和韩信议论将军们的高下,认为各有长短。皇上问韩信:\"像我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皇上说:\"你怎么样?\"回答说:\"我是越多越好。\"皇上笑着说:\"您越多越好,为什么还被我俘虏了?\"韩信说:\"陛下不能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
探究三: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答案: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4
※ 窍门三:虚词断句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虚词时要善于归纳它们的规律。
1、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表敬副词有: 夫、惟、盖、凡、窃、敬、请、苟、若、岂„„;
2、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者、也、矣、焉、乎、哉、与(欤)、耶、耳 „„
3、还有一些放在句首的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如:至若、于是、是故、若夫、至于、嗟夫、虽然、且夫、向使、纵使、然而、然则„„
4、时间词如:顷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 5 、叹词(如嗟夫、呜呼等)会构成独词句,前后都可断。 例:
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不然古之桀骜者岂少哉
答案:
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不然/古之桀骜者岂少哉/
译文:
君子爱这个人,便推广到爱他屋上的乌鸦,更何况是对于圣人的弟弟呢!既然这样,那么兴建祠庙是为了舜,不是为了象啊!我猜想象的死去,大概是在舜用干舞羽舞感化了苗族之后么?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古代凶暴乖戾的人难道还少吗?
探究四:1. 给下列语段断句,看有什么特点: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答案:(略)
总结:找顶真,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 例: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译文: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再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 小试牛刀:
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5
答案: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 2. 朗读下列语段,看有什么特点: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总结:据排偶,定句读 窍门四:修辞断句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前后呼应,形式对应,内容关联(或对比,或并列,或总分)。
窍门五:特殊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熟悉这些固定句式,对文言断句很有帮助。 判断句式:„者„也、„„者也
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为、岂„哉 、安„哉(也)、孰与„„乎 被动句式:为„„所„„、受„„于„„
其它固定句式:况„„乎;奈„„何; 如(若)„„何;得无(无乃)„„乎; 何以„„为;与其„„,孰若„„
典型例题: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小试牛刀:
北海若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
译文:海神说:“从大道来观察,万物没有贵贱之分。从万物自身角度观察,物各自以为贵,而相互以对方为贱。以世俗通行观念观察,物之贵贱决定于外而不在自身。从物的差别性观察,如果循其所具大的方面把它视为大,则万物莫不是大;如果循其所具小的方面把它视为小,则万物无不是小 。”
窍门六:总分断句法
例: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 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6
答案: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恕人大度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大显身手:高考题检测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3分)
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第一步:读文段,抓住要点。 (什么人,什么事,结果是什么?) 第二步:找特征( 找名词 、虚词 、对话、 修辞)
答案: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译文:异史氏说:自满必招致损伤,谦虚方可得到益处,这是客观规律。刚有点小名气就自以为是,偏执于叶公的不良恶习,因袭而不改变,不到一败涂地而不停止,骄傲自满真害人就是这样的啊!
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县之千金乃於邑(wūyè,同“呜咽”)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巿而死者果政也《史记•刺客列传》
答案: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巿/而死者果政也
译文:聂政的姐姐聂荌听说有人刺杀了韩国的宰相,却不知道凶手到底是谁,全韩国的人也不知他的姓名,陈列着他的尸体,悬赏千金,叫人们辨认,就抽泣着说:“大概是我弟弟吧?唉呀,严仲子了解我弟弟!”于是马上动身,前往韩国的都城,来到街市,死者果然是聂政
3、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
7
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答案: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能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译文】时逢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成了寡妇不长时间,(光武帝有意让她再嫁),便与她一起谈论朝廷的群臣,仔细揣摩公主的心意。公主说:“宋公(大司空宋弘)仪容庄重,道德高尚,是(其他)众臣比不上的。”汉武帝说:“待我想个办法(促成此事)”。不久后,宋弘被汉武帝召见,汉武帝(事先)让他的姐姐坐在屏风后面,(带有深意)地对宋弘说,民间谚语说,高贵了要换朋友,有钱了要另娶妻子,这是人之常情吗?宋弘答道:我只听说,对贫穷卑贱的知心朋友不可忘,共患难的妻子不可抛弃。光武帝听后,回过头向里边的湖阳公主说:“看来此事是不成了。”
课堂小结:文言文断句步骤及方法 一、前提: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 二、巧用方法,先易后难。
三、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