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季课后反思

四季课后反思

2021-01-02 来源:爱问旅游网


四季课后反思

《四季》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的第二课,它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儿童诗,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儿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

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兴趣,创设情景、品读课文,朗读指导,体味文本、拓展训练这几个环节的教学力图来达到两个教学目标:一是知道一年有四季以及四季的特征,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二是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促进学习动力。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创设好的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开课时我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去大自然中寻找小精灵,引出四季,从直观上感知四季的美,激发他们对四季的探索。然后进行字词的检查。

二、读中感悟,体味文本,加强个性色彩。

在学生对课文熟练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本,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分两步走:一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来读,具体感悟四季 的特点,并通过做动作,观察图片来体会“圆圆、弯弯、鞠躬、一挺”等词语的意思来

初步感知该怎样读。又通过老师的示范读、学生个人练读、展示读让他们有感情朗读的初步意识;二是让学生自己带头饰配动作朗读,请同学上台表演读来达到感情朗读的要求。通过多形式多层面的指导,学生朗读的效果自我感觉还好。

三、突显浓浓的语文味,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靠点点滴滴的语文基础和长期持之以恒的语文实践积淀、整合而成的。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基础和能力是语文素养摩天大厦的根基,其扎实和牢固程度至关重要。而如何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在学习课文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练习,如:“荷叶圆圆”,我们还进行还有什么圆圆的练习。在学完课文后,设计了一个拓展练习,出示春夏秋冬四幅图,说说四季中除了课文中写的这些景物特征以外还有哪些景物特征,也来模仿课文写一首小诗。这样有梯度的练习,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引导学生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运用获取的知识向课外延伸,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永远是一门充满缺憾的艺术。课后我也进行了思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课堂时间调控不够合理,造成前松后紧的现象。

2、在课堂指导中,对课外的拓展还不够开阔。

3、还需要针对性明确,更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

以上是我的课后反思,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