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之乡村学校中的音乐课
作者:冯璐
来源:《音乐时空》2012年第09期
音乐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表现思想感情的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和载体,音乐同样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音乐文化史,流行音乐以其通俗易懂、多姿多彩、贴近生活等特点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并很快赢得了大众的认可,尤其是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青睐。但是有这么一种现象:大部分乡村中小学学校的音乐课内容严重缺失,学生们喜欢听音乐却往往上不了音乐课。在推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把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改革一直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全面的发展。音乐能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逐步实现完善人格的目标和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但对于乡村小学来说,由于受教学条件的种种限制,无法完成这一系列教学任务。乡村小学音乐教学现状亟需改善,在现有的环境下如何才能使乡村小学的音乐课变得普遍而易于接受呢?
一、乡村学校中孩子的特征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让大部分乡村音乐教师有了用武之地。可是尽管教师们使尽浑身解数,变着法儿地启发和引导,学生还是没有被带动起来,学生对音乐课还是缺乏兴趣,老师也不知道如何引导他们。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乡村中小学中的孩子接触音乐的机会比较少,形式也很单一,除了在电视上,就是偶尔能在录音机上听到音乐;他们父母对音乐的认识也不足;所以他们从小受到的音乐影响并不多,认识也不够。这样,就给大部分音乐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经常表现为课堂氛围不够浓,学生兴趣提不起来,从而影响整堂课的效果。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乡村孩子缺乏对音乐的新鲜感,相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乡村的学生更需要不失时机的抓住一切可利用的因素,培养自己对音乐的兴趣。 二、乡村学校音乐教育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快速发展,尤其在大中城市音乐教育抓得很紧。普通百姓对音乐艺术也十分崇尚,但广大农村地区在音乐方面仍然处于落后状态,有些中小学甚至取消了音乐课,还有些虽然订了音乐课本、排出了音乐课表,但很少有教师认真地上音乐课,反映少年儿童生活,表现传统爱国主义等健康向上的歌曲也很少听到。在通俗音乐、快餐文化铺天盖地的社会背景下,学生所听所唱的不是庸俗的流行歌曲,就是“另类”的怪腔。并且,乡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育现状让人担忧:教学设备的不足、师资力量的欠缺等因素,严重制约着乡村音乐教育的发展。
现状一:磁带和录音机成了音乐课的“老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某个村镇中的一所小学,一间空荡荡的教室,后面角落的小柜子里放了几样简单的打击乐器,除此之外,只有黑板上的五线谱格和门口一个“音乐室”的标识牌,表示着这里是上音乐课的地方。这就是在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一所乡村小学看到的一幕,这并非是个别现象,此现象堪称普遍。而这所学校已经是硬件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小”了,在这所学校的音乐课,往往由老师示唱,孩子们一句句跟着学,或者是用一台录音机和一卷磁带便构成乡村小学一节音乐课的全部内容,磁带和录音机成了乡村学校音乐课的主角。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则可以放映音乐碟片,孩子们可以视唱,或者跟着学习舞蹈动作。条件再好些的学校,有架电子琴,便成了老师孩子们眼中的“大件儿”,而钢琴,在多数孩子的脑海中,还只是一个名词,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相关的实际概念,并无具体印象。
孩子们往往是兴奋无比而又小心翼翼亲手触摸着电子琴,碰一下又立刻松开,生怕碰坏了,类似的情景,总是出现在乡村学校的课堂中。“城里的孩子因为不满家长逼着学音乐,常把怒气发泄在昂贵的乐器上,对乐器摔摔打打。看着这些农村的孩子对乐器的陌生与珍惜程度,差别太大了,真让人心酸。”一位参加援建的爱心人士感慨道。 现状二:硬件提升,教师却堪忧
如果说硬件设施是制约乡村音乐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专业音乐教师的匮乏则无疑是这其中最主要的因素。随着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很多农村小学翻新了校舍,逐步增加硬件设施,其中,也包括钢琴。可由于缺乏专业的音乐教师,钢琴往往成了昂贵的“摆设”。目前乡村学校中的音乐老师,大多是师范院校普教专业毕业,主要都是教数学、语文等基础学科,稍有一点音乐方面的特长,就成了学校的“香饽饽”。老师唱一句,孩子学一句的“唱歌课”,就已经很受欢迎了,如果再有个能弹电子琴,哪怕是只能弹简单曲调的老师,简直让孩子们“震惊”,对这位老师也格外心生崇拜。
据调查,乡村的小学,尤其是下属的乡村学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这也就导致了师资分配的困难,尤其是音乐、美术等这些专业教师的缺失,成为村小普遍的现象。“每年分配的时候,人家一听说分到这么远的地方,都不爱来了。”大连普兰店教育局张老师介绍说,“其实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待遇都是统一的,可人家都想往‘好地方’去,宁可不报到。”再加上,每年退休的老师多,补充的老师少,便造成了乡村教育资源缺失的现状。 三、揭示乡村中小学音乐课中存在的问题
自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中小学音乐教育经过几代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近年来,中小学音乐教育逐渐受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并提出相关的工作思路与要求,使得城镇中小学音乐教育水平得到空前提高。不过,对于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来说,仍存在很多不容忽视和异常艰难的问题。 1.教学思想观念落后,音乐课程为“搭头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众所周知,音乐课在很多家长眼中都是一门“副课”,因为不涉及到升学和考试,这就使得音乐课成为了一门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课程,城市中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农村的学校了。并且一些学校将对教师的考核与学生升学考试成绩挂钩,音乐课不统考,导致音乐老师也就没有成绩,就造成了音乐教师成为下岗的对象,甚至有的音乐教师干脆改行。这不仅破坏了音乐课的整体教学,打击了音乐教师的授课积极性,更造成了音乐教师的流失,完全遏制了音乐教学的发展。而在许多乡村中小学,更严重的问题是音乐教师的缺乏,没有配备专职的音乐教师,所以在课程安排时,就把音乐课分给班主任或者语文、数学老师兼教,成为所谓的“搭头课”。这些“兼职”的音乐老师,他们要抓主课的成绩,繁重的压力让他们很少重视音乐教学,负责的老师一学期还教几首歌,不负责的老师干脆就在音乐课时上语文或数学,音乐课成了有名无实的空摆设。所以忽视音乐教学,用数学、语文等“主课”抢占音乐课的现象在乡村学校中屡见不鲜。
2.音乐教育的投入不足,设施落后
必须承认,农村的发展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许多农村中学到现在还都没有像样的音乐教学设备,一般一个班级最多就是有台收音机,有的学校甚至连学生音乐课本配套的磁带都不全,这样的现状对于音乐教学的发展必然是困难的。 3.音乐课程安排不合理,教材内容偏深
通过调查,音乐课程开设状况城市好于乡村,高中好于初中,初中又好于小学。受师资状况的限制,不少乡村学校的音乐课形同虚设,一个学期下来基本没上过几节音乐课。不仅如此,现在乡村学校中的音乐教材与教学完全不适应。甚至许多教师限于自身音乐水平不高,无法教授五线谱等乐理知识,学生也对此不感兴趣,致使音乐课缺少系统性和丰富性,从而破坏了整体的音乐教学。
4.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和家庭经济状况
在乡村中小学中,大部分的学生都很喜欢音乐,但一般只喜欢流行歌曲、选秀歌曲,很少有学生喜欢民族音乐或者古典音乐。这其中存在着诸多的原因:有来自社会影响的原因,有学生自身学习态度的原因,也有有教材、教法方面的原因,这些因素都阻碍着音乐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此外,很多农村家庭的学生,由于经济不是很宽裕,并且很多家长只希望孩子能把主考科目学好就行,因此很多喜欢音乐的学生也没有机会继续学习音乐。这样一来,了解和喜爱民族音乐的学生则少之又少,进一步阻碍了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四、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1.教育部门
教育部门应继续加强对中小学音乐尤其是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建设与投入,增加音乐设施,加大对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因地制宜地改革音乐教材。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引进一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专业音乐院校的毕业生,只有具备了强大的师资队伍,高质量的教学才有保证。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可组织一些再培训活动,对一些学校现有的音乐教师进行再培训,或者为他们提供去高校学习专业技能的机会,使教师们不断提高教学涵养和教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在职音乐教师
一方面,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倡丰富多彩的歌唱教学,不断对备课时的设计进行反思。通过自身情感的充分投入去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活动中,教师饱满的授课情绪和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是相互联系的。教师要用爱心、责任心、真挚的情感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和音乐课。另一方面,音乐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的教学涵养和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高校音乐毕业生
高校音乐毕业生应自觉以为祖国培养下一代为己任,主动到城镇、农村去执教,帮助教育落后的地区发展教育事业。积极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艺术精髓和民族音乐,为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培养更多更好的艺术人才,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4.学生家长
对于家长来说,应转变读书无用或非主课不学等传统思想,尊重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注重培养孩子特长,鼓励和支持孩子发展自身的爱好与特长,使孩子德、智、体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5.学生自身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曾说过:“民族音乐也流行。”所以,学生自己应该多欣赏爱国歌曲与民族歌曲,而不是仅仅关注所谓的流行音乐。同时,要积极配合学校的音乐教学活动,在努力学习,天天向上的同时,不断提高对音乐欣赏力,提高自身音乐素养,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奋斗。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新课程培养目标之一。“我们特别希望能有个基础班,让我们提升一下音乐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是非科班出身,在教学实践中颇感吃力的多数乡村音乐教师发自肺腑的渴求,“‘缺米’少‘巧妇’” 这句话一直被用来形容农村不平衡的音乐课教学。农村学校中,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就早早退学进了工厂的孩子数不胜数,现在想想,若与城里孩子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音乐,也许会是很好的一条出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