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项目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1-29 来源:爱问旅游网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中

的应用研究

引言

日前,国家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提出,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可见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该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应用计算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法公民。

该课程具有面向应用、注重应用、不断更新的特点,对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有重要的意义,学生最后是否能获取该课程对应的高新技术考试证书,是该课程考核标准之一。当前该课程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

本文尝试对本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项目驱动教学设计和项目驱动教学实践开展,在教学过程中寻求对中职纺织专业更有效的教学项目,以解决目前在该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尝试完成该课程的教学基本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希望为学校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同时为学校正在建设中的网络资源平台提供资源。具体内容包括:

1. 项目驱动教学的概述

1.1 项目驱动教学的内涵

1986年,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杜威在芝加哥实验学校(杜威本人所创设的一所学校)采用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即设计教学法,其后由杜威的学生们对设计教学法进行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设计教学法主要包括:“必须是一个

有待解决的实际的问题;必须是有目的有意义的单元活动;必须由学生负责计划和实行;包括一种有始有终、可以增长经验的活动,使学生通过设计获得主要的发展和良好的成长。”[1]当今许多关于项目驱动教学的研究都把杜威及其学生的理论和实践作为项目驱动教学的起源。

项目驱动教学,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去处理某个相对独立的项目,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学生要明确活动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和目标,学生活动主要是设计计划、收集资源、活动实施、评价及汇报展示[2]。

1.1 项目驱动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驱动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项目驱动教学中,其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做中学”,“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学习方式是以学生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和专业培养目标为根据,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3]。教师所起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帮促者,教师以“真实、劣构”的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并作为学习的驱动力,把教学过程分解为多个项目,由学生分组、分工协作完成整个项目,通过解决问题或任务的过程来发展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和发展能力。

1.2 项目驱动教学的要素

项目驱动教学主要由“内容、活动、情境、结果”四大要素构成13,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4]:

(1)项目的设计,一要尽量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或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关系;二要有一定的难度,在项目驱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是对已有旧知识、旧技能的回顾练习,更多的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尝试学习使用新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2)项目计划的制定要由学生独立进行,确定计划步骤和任务分工,教师给予学生独立计划和处理问题的时间和机会,允许学生根据任务目标自主安排学习方式。

(3)项目的实施过程,学生起主体作用,教师在过程中适当给予引导和帮助。

(4)项目驱动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进行过程性评价。项目完成后,师生共同对项目成果进行最终评价和总结。

2. 项目驱动教学的优势

与传统教学法比较,项目驱动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项目主题的设计,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项目驱动教学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协调制定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是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只起指导者和协助者的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4)重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发展。在项目驱动教学中,项目的设计和选取是关键,项目驱动教学创设了真实的情境,学生在完成与自己学习生活、就业相关的项目过程中,锻炼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体验了课堂以外的互动式的合作学习,丰富了沟通、团队协作、专业技能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和就业意识的培养。

3.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在研究初期,笔者对本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授课老师进行访谈,同时在市信息技术教研活动中多次与其他中职院校的老师们进行交流。大家普遍认为,尽管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并提出了新的职教理念,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要适应各种水平和素质的学生,就要从“零”开始讲授,同时为了学生能进一步取得计算机职业技能证书,在有限的学期课时中,大部分教师都集中在学生的考证训练中,教师根据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提纲要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讲授+演示”法,根据试题汇编的题目将考试各模块的操作步骤一一演示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中只管按题目要求一步一步操作提交并得出对应的分数即可,不用进行思维和拓展,大部分学生甚至没明白做出来的效果到底有些什么用途。虽然在课堂上的强化训练中,学生基本上都能通过操作员级别的证书考试,但仅仅是操作技能上的通过。此种为考证而教的教学,学生只是“知道”知识,不能“运用”知识,只是“学技术”,不能“用技术”,不能很好地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作为认知工具去进行其他知识的

学习,更别说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协作探究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等的培养了。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学习,学生依赖教师,教师仍处于主体地位。

目前,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各种生产工具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计算机的了解程度及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水平就成为一个人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反映,因此,作为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主要目标的中职学校,就必须高质量的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不仅是学习的对象,而且是作为认知工具为其他学科服务的学科,所以单纯的考证教学是无法适应学生的发展的,教师应该努力探索适合该课程教学的教学策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真正体会计算机技术的真正作用。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其知识点繁多又凌乱。项目驱动教学通过具体项目的体验和磨练,将复杂繁多的知识点融入到项目中去,使学生能轻松、愉悦的获得新知,达到知识的灵活运用,同时还增强了专业技能,提高了对项目整体规划的能力。项目驱动教学不仅注重学生的认知,更关注学生的实践,注重“学与用”、“知与行”的有机结合。综上,项目驱动教学适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把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融为一体,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4.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本轮主要针对的教学内容是Word文档格式、图形处理及图文混排的模块,学生在前面已基本掌握了Word文档中文本、符号等的基本操作以及文档格式、图形处理的操作,对试题要求的文档编排、版面设置等已能够按步骤要求进行操作,但如让学生脱离开试题题目,自己进行创作,却还没有清晰的思路,学到的知识得不到融会贯通。因此本轮项目教学采用第3章第3.5节“表3-3”的项目驱动教

学设计案例:“我的班级我做主”电子板报制作。旨在培养学生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达到知识技能的融会贯通,培养在实践中的动手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1 教学目标

项目驱动教学的首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建立在浓厚兴趣之上的学习才具有更大的潜能,所以项目驱动教学的准备工作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激励学生,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想学,然后是教学目标的呈现,学生明确目标后才能集中精力,好钢用在刀刃上。而另一个重点,就是告知学生需要具备的技能,做好战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战。在本轮项目活动的开始,先对学生们解释了项目驱动教学和平常教学方式的不同,教师与学生要起的主要作用分别在哪?学生的主体性要如何充分的发挥?

4.2 教学对象

鉴于在本班是首轮开展项目驱动教学,所以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还是要对重点技能进行操作示范,再将项目细化成具体可行的任务,也包括给学生指引整体活动的流程和安排。以“我的班级我做主”作为主题要求学生们进行板报设计,该项目主题来源于研究对象是新生班级,大家对于班级、老师和同学也正在初步建立认识和熟悉中,是学生们感兴趣的主题,他们可以通过板报的制作加深对班集体的认识,加深对科任老师和同学们的了解,加强班级的凝聚力。

4.3 情境导入

首先进行情境导入,教师通过大屏幕展示用用Word精心制作的卡片,包括图标、名片、宣传卡、信封、贺卡、小报等(如图4-1)。

图 1 教学素材展示

通过这些色彩斑斓的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强调,这些都是可以通过Word来实现的,接着教师找出一副作品进行操作演示,进一步巩固学生们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模仿中进行独立操作,待学生们找到创作的感觉后,教师布置项目任务,提出项目主题为“我的班级我做主”电子板报制作,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利用Word做一份至少两个版面的电子板报,内容要求丰富、真实,能体现班级的具体情况和精神风貌的同时,做到版面整洁、美观。学生们开始进行“分组、计划、实施、制作、展示”的一系列过程活动。

4.4 项目小组分组

第一轮项目驱动教学的开展,最重要的是进行小组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分组,采用小组协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完成项目任务时间计划表后,便可根据小组成员各自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小组任务的分工。全班39人,要求分为6组,每组6-7人。刚开始由学生们自由分组,在学生们分组的过程,教师通过观察发现,有主动去拉组员的,也有被动坐在座位上等别人来邀请的,那么,通过观察可以初步确定小组长的人选。学生自主分组完成后,发现平时关系较好的在一组,也有较为内向的学生最后是哪组缺人就加到哪组中去,为避免组与组之间差距太大,教师对每组都进行适当的调整,尽量做到每组都有

组织带头的组长人选,男女比例也比较均衡,同时保证各组都有知识能力掌握较好的组员。小组分组完成后,教师给各小组提供基本的制作思路(见图4-2):

图2 项目教学基本教学思路

各组在任务进行过程中,老师要做好引导和监督的工作,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及时给学生答疑解惑,及时处理一些学生遇到的难题,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有利于学生下一步的项目进展,以保证最终项目成果的顺利完成。

最后,6个小组有5个小组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1个小组在汇报当天没能准时提交作品,原因在于使用电脑过程中操作不当,作品保存出现问题而丢失,组员对资料的存档备份缺乏积极的意识。提交的作品总体上质量较高,能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主题明确,内容也较丰富,基本完成了项目制作的要求。

图 3 学生作品展示

4.5 作品评价

在作品完成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为全班同学和老师展示最终作品成果,并讲解每个模块是如何完成的,分别遇到什么难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其他小组同学要根据作品和汇报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评价,分自我评价、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项目完成过程、最终项目成果做出口头评价。最后对总体较优秀的作品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5. 教学效果反馈

在本轮实践活动中,笔者发现学生的积极性较以往传统教学课程上高,表现在:

(1)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消失了。在展示了几幅作品后对作品制作进行操作示范时,学生们都兴致勃勃的看着作品的变化,笔者在操作的过程中也尽量展示变化的多样性和多呈现一些技巧,比起以往对着试题汇编的题目一步一步的操作演示,更加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作品演示完后,学生依样画葫芦后马上可以通过图形的变化做出自己喜欢的logo、名片等作品,看到他们兴致勃勃的互相展示自己的杰作时,笔者趁机把屏幕界面依次切换到他们的电脑上,让大家共赏作品,并给予适当的表扬。

(2)课间趴在课桌上睡觉的情景减少了。因为受时间上的限制,为了收集更有特色的素材资料,学生们不得不利用课间进行讨论或布置课室进行取材等。课堂课下的氛围由原来的死气沉沉变得活泛起来了。

(3)学生执行力明显提高了。小组进行任务分工时,因为初步尝到了小成就感,就算平时作业不积极的同学也能欣然接受任务。有马上打开网页进行素材搜索的,也有立刻拿起手机拍照进行图片收集的,甚至有组员跑到笔者面前说要听听老师对他们的了解和看法,进行文字资料储备的。

总结

学生通过作品的制作,对文字处理软件Word图文处理和图文混排得到了较好的学习。能够灵活的设置文档的格式,让图文排版更加美观,易于观看。把文字、艺术字、文本框、图片等做到很好的排版和组合。由于此阶段学生的局限性,并不能非常全面的考虑项目主题完成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因此,作品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缺陷和不足。

通过学生所设计制作的电子板报作品完成情况来看,主要反映了学生对已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情况,也反映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学生作品制作的质量来看,比笔者所估计的结果要好,这说明了各小组可以根据项目的要求和项目实施的一般流程来进行并顺利完成项目任务。由此可以看出,项目驱动教学的初步运用,在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初步解决了学生对该课程缺乏学习动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彦江.项目教学法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2] 杨伊生.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设计[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

[3] 栾好利.项目教学研究及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3 [4] 丁琦. 项目教学在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0

[5] 张金波,姜婧娆.项目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3 [6] 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J],教研理论,20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