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历史转折》练
习题
-CAL-FENGHAI.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伟大的历史转折》练习题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 改革开放的春雷
1. 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 召开。全会确立 、 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 上来和实行 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 、 的正确道路。
2.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 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 )
A.七届三中全会B.八届三中全会 C.十一届三中全会D.十二届三中全会 知识点二 在希望的田野上
3.十一届兰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在我国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改革的是( )
A.国有企业 B.机关C.学校 D.农村 知识点三 对外开放的窗口
4.197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 、 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1980年,我国决定在 、 、 、 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再开放 个沿海港口城市。从1985年起,又相继在 三角洲、 三角洲、 地区和 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 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
2
5.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对外开放出现了一个新局面。这一时期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标志是 ( ) A.开放深圳 B.上海浦东开发开放C.开放经济特区 D.开放海南省 基础巩固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 )
A.党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B.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上来 D.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上来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认识比中共八大更加深刻。这种深刻性集中表现在 ( ) A.认识到中国的生产力是落后的B.认识到中国必须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国
C.认识到中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认识到中国的社会主义体制还存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8.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刘辉同学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D.实行改革开放
3
9.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是 ( )
A.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B.中共七大的召开 C.中共八大的召开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0.形成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两次会议是 ( )
A.中共一大、中共七大B.中共七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七大、中共八大D.中共八大、中共十五大
11.20世纪70年代末,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家农户聚集在一起,在一份合同书上庄严留下了自己鲜红的手印,从而揭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始于 ( ) A.建立农村互助组B.建立人民公社
C.建立农村合作社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1953年,我国开始通过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以 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下列对这两项政策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
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B.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C.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D.都是为了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发展农业生产力
13.下表中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是 ( )
安徽省风阳县小岗生产队1976年与1979年收入对比表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4
1976年 1979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200多元
132300斤 800斤
A.土地改革完成B.“大跃进\"运动开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14.右图是“大包干纪念馆开馆仪式”。这个纪念馆应建在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的 ( ) A.北京 B.深圳
C.安徽凤阳县小岗村 D.上海
15.“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这位老人是 ( ) A.毛泽东 B.邓小平C.周恩来 D.刘少奇
16.一个外国旅游团到我国广东省旅游观光,要求参观在该省设置的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假如你是这个团的导游,你不应带他们去下列哪个城市( )
A.深圳市 B.珠海市C.汕头市 D.厦门市
17.设立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下列关于开放经济特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吸收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起了重要作用 B.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作用 C.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
D.使农民在生产上获得更多的自主性,彻底改变了农村的面貌 18.20世纪80年代我国设置的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 ) A.厦门特区 B.珠海特区C.汕头特区 D.海南岛特区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教版)
材料二 (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人教版) 请完成:
(1)材料一指什么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材料二指哪次会议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概括这两次会议在意义上的共同点。 20.阅读下列材料:
6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1958年10月25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请完成:
(1)材料一出自建国初期的哪部历史文献?据此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
(2)材料二中的“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 (3)材料三体现了在农村实行怎样的经济体制这产生了什么影响
(4)对比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拓展创新
21.注重探究,在探究中拓展思维,提高认识,增强能力,是信息时代学习的突出特征。让我们利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对下列问题进行认真的探究,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和风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邓小平在1987年指出:“农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
7
国没有摆脱贫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二 2005年岁末,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法废止农业税条例,使免除农业税的惠农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让9亿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这是中国农村面貌即将迎来新_轮巨变的标志性事件。……国家信息中心学者徐宏源说:“这势必会对城乡统筹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一一宋振远、邹声文、张旭东《划时代的决定一一写在废止农业税条例之日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党和政府为什么十分重视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在农村采取的什么土地政策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这一政策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3)根据材料二,指出2005年国家在农业方面又制定了什么政策?简要分析这一政策实施的重大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党和政府制定农业、农村、农民政策的着眼点是什么?
22.孙明同学要编辑一份“我眼中的中国近(现)代化”历史小报。请根据他如下的设计(片段),完成编辑任务。
8
(1)在探索篇中,孙明同学使用了两幅图片。请帮助他简述图1历史人物探索中国近(现)代化的主要活动。分析图2中取得这些现代化成就的主要原因。
(2)为完成辉煌篇,孙明同学收集到如下材料,但只有25字的版面。请根据小报的主题,把下列材料概括为25字以内的文字。 ……国内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7.4万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0.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7.7%。……五年全国公路建设投资12343亿元,扣除价格变动因素,是1950~1997年全国公路建设投资总和的1.7倍。公路通车里程由1997年的123万千米增加到2002年的176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由4771千米增加到2.52万千米,从居世界第39位跃升到第2位。铁路营运里程由65969千米增加到71500千米;五年建成新线5944千米,复线4603千米,电气化线路5704千米。新建、改扩建机场50个……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1.44亿吨。
(3)感悟篇是小报的最后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为孙明同学完成这部分内容提供参考。
①近代以来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主要分为哪三个阶段?
②从近代以来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你能得出哪些认识(注意:要从探索篇和辉煌篇中得出认识)
9
答案: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自主预习
1.1978 北京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 邓小平 改革开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C 解析:遵义会议纠正了中央领导人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D
4.广东 福建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14长江 珠江 闽东南 环渤海 海南 5.B 基础巩固
6.A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领导人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左”倾错误泛滥;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7.D 解析: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尽管都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要发展社会生产力,但十一届三中全会还认识到生产关系中还存在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所以还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8.B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所以B项错误。
10
9.D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从此我国走上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
10.B 解析:中共七大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11.D
12.D 解析:农业合作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对生产关系的调整,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13.C 解析: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从l978年底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1979年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大丰收。
14.C 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先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施。
15.B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领导我国对外开放、设立经济特区的是邓小平。
16.D 解析:厦门不属于广东省,属于福建省。
17.D 解析:使农民在生产上获得更多自主性,彻底改革了农村面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而不是经济特区的设立。 18.D 解析:1988年,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这也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19.参考答案:(1)遵义会议。毛泽东。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
11
(3)都具有转折性的意义(或者都开创了新局面等)。
解析: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性会议,我们要注意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20.参考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运动。
(2)人民公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4)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制定政策要符合本国国情。
解析.i本题三则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时期我国实行的不同的农村政策。材料一反映的是土地改革,材料二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材料三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拓展创新
21.(1)农民人口众多;农村稳定了,政局才能稳定;农民富裕了,国家才会富裕。(意思相近即可)
(2)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12
(3)政策:免除农业税。意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将进一步改变农村的面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 (4)让农民生活富裕。(意思相近即可)
22.(1)活动:建立兴中会和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推翻清政府统治、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剪发辫、改称呼、促成国共合作、建立黄埔军校、发起国民大革命等。
(任意2点即可)原因: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一五’’计划、实行三大改造、人民群众高涨的工作热情。(任意2点即可。如回答党的正确领导也可)
(2)1997~2002年,我国经济增长快,基础建设(交通运输业)成就大。(不能超过25字)
(3)①阶段:民主革命时期(旧中国时期、l949年以前)、新中国建立到“文革”结束、改革开放新时期。
②认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从下列角度思考。
角度一:从孙中山探索历程中得出认识,如革命伟人为我国近(现)代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角度二:从新中国近(现)代化取得的重大成就中得出认识,如新中国建立后我国近(现)代化取得重大成就; 角度三:从近(现)代化历程中得出认识,如中国近(现)代化建设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角度四:从新旧中国近(现)代化速度和效
13
果的比较中得出认识,如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加速了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任意2个角度即可)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