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文《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论文《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0-09-23 来源:爱问旅游网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摘要]培养小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事关学生终身教育的需要,是事关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事关教育改革的需要。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应该遵循民主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和鼓励性原则,这样有利于营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和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了达到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积极探索和不断实践,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教会学生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最终实现“学会学习”。第一要倡导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实现由重“教”向重“学”的转变,实现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由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实现由重“模式”向重“个性”转变。第二要积极倡导教学模式创新,实行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第三要倡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利用多种学习资源独立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第四要加强对自主学习的方法指导,培养学生主动阅读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及运用现代手段进行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内在品质和学习质量,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并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21世纪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邓小平同志曾高瞻远瞩地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思想。而当今的教育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以下特征:面向大众,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创造、个性发展,更着重于培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而且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我认为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开展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打破单一、同步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展示,自主学习才能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全面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对学生教育时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能力培养,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由此,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能力得不到真正全面的发展。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学习内在的宝库》中提出:学会学习是支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同时也是21世纪人才的必备能力之一。我国新课程改革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新学习方式,也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目标,并强调:“培养学生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发育,知识的积累,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情绪、意志、个性等方面都在飞速地发展变化,尤其在求异意识、创新意识和探索欲望等方面,学生自身存在着一股强大的发展潜力,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去引导、去培养。可见,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培养小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是何等重要。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的需要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当今这信息爆炸的资讯时代,知识高速地更新,社会快速地发展,环境迅速地变化,只有拥有自主的学习能力,才能在这种环境中求得进步和生存。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必须与时俱进地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修养,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加强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这对学生一生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和所学的知识是相当有限的,且只是基础中的基础,相对于后续学习是微乎其微的,充其量也只能做为事业的敲门砖。当学生步入社会时,就再没有人会系统教他如何生存、如何学习、如何工作、如何生活、如何增加自己的竞争优势,这么多学校里没有教的知识就要靠学生自己通过不断的自主学习去获得,这给教

与学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压力。这就要求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新观念,学会自主学习,不断更新知识,这是成功的关键,是二十一世纪生存的武器,只有这样,才不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所谓素质教育,其真正的内涵,乃是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一项很重要内容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一本万利之举,是一劳永逸的好事。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是学生素质培养的必由之路,也是为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皮亚杰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而是个体在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构建的结果”。我国当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曾说过:“自学是一生中最好的学习方法”。只有学会自主学习,才能学会深刻的思考,才能对获得的种种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等,这些“心智操作”能力都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训练,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完善,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开发。此外,自主学习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人的最大潜能,磨炼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这些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教师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教师只能根据学生的学习信息反馈,了解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媒体是教的工具,教材是教的内容,教学大纲是教的大纲,教学计划是教的计划,学生的成绩是教师教的水平的反映,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环境则是提供给教师表演的舞台。一句话,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围着教师转的”。在这种“填鸭式”“满堂

灌”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围着老师转,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情地扼杀了,影响和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利于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的培养的。现代教学论发展的趋势就是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获取知识。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授人一鱼不如授人一渔。”教育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引领学生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遵循的原则

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应该深刻领会和理解把握“三个自主”(即“思维自主”、“教学内容自主”、“教学形式自主”)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的放矢,游刃有余,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是“思维自主”,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深入学习、探索能力,使学生具有勇于尝试,勇于创新的意识。它包括三个方面:(1)培养学生进行知识技能间横向迁移的能力;(2)培养学生探索研究的能力;(3)培养学生求异创新的精神。其次是“教学内容自主”,主要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在运用各种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再者是“教学形式自主”,由于做到思维的自主,教学的容量涉及的范围也随之增加。因此,形式上也要自主。其中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由教师的权威转为师生平等合作。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合理融合,课堂内的评价也由单向的教师评价转向师生评价、学生互评相结合。由单纯的课堂教学向课外开放,将学习延伸到更广泛的范围,改变学生除了上课听、练的封闭式状况,实现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

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遵循“四个原则”,即:民主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及鼓励性原则。 (一)遵循民主性原则,有利于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自主学习就必须建立起民主、自由、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的联系,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设良好教学环境的关键。试想,教师如果摆着一副威严的面孔,学生的心情、课堂气氛怎能轻松活跃得起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放下尊严,要由知识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变为平等相待。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中的主人,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作用,合作探究的过程,教学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起一种平等和谐、相互尊重、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才能在这种氛围中得以发挥。

(二)遵循主体性原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和能动性 自主学习必须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意识,教师应创造性地教,学生应创造性地学,教与学协调发展。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营造师生互动、生生联动,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大胆实践,去体会问题解决后所获得乐趣,教师应尊重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留给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始终保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积极的、主动的,营造一种人人参与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三)遵循个性化原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

自主学习表现在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体现出不同的个性,学生在认知特点和能力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并学有所长。教师在课堂的提问,课后的作业不能“一

刀切”,允许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标准。从而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四)遵循鼓励性原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自主学习就是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向老师质疑,敢于向书本质疑。鼓励学生勇于探索,不断追求。鼓励学生积极提出新的问题、新思路、新方法。古人云:“学贵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获取知识的开始,疑是创新思维的表现。教师在指导学生质疑的过程中,要讲究艺术,巧妙诱导,激发学生质疑欲望。当学生遇到困惑时,教师可给学生以启发、暗示,使学生顿悟,让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又觉“柳暗花明又一村”。要鼓励学生质疑,尤其要引导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的质疑,对他们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充分肯定,切不可指责与训斥,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质疑习惯的形成,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在质疑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事物和问题全面性的认识,克服只看事物的表面现象,要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地看问题,并分析问题的成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帮助学生认识到由于提出问题的角度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一样。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养成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一定的环境中独立地、自主地按自己的意愿,有选择地进行学习的过程,而这种过程是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学生个体非智力因素活动的一种状态显示。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体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并最大程度地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渐渐学会自主学习、自主选择、自主决定、自主探索。

(一)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倡导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行为转变。一是由重“教”向重“学”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以教定学,要求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被扼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成教与学的最优结合。这就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备课开始,设计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能主动地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中去。二是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原来的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剥夺”了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就是转变这一教学行为,把教学重点放在教学过程,重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发展。三是由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发掘知识的向导者,是寻求真知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四是由重“模式化”向重“个性化”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要立足于教材,又要突破于教材,开展创新教学。在教材处理上要灵活,在教学方法上要新颖,在个性风格上要有特色。总之,惟有教师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才会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倡导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并且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典范。倡导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提出的,由接受学习到自主学习,由强调学习结果到强调学习过程,这是现代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特征。把读书的权力还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探求知识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人本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罗杰斯在阐述“非指导性教学”时指出: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基础。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将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第斯多惠曾经说过:“科学的知识不应该是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掌握它们。”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以激发学生的动机和潜能为根本,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一是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就是课堂提问。课堂教学是在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目的,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对学生来说,解决问题所用的知识是已经学过的,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潜能,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启发性的点拨,这样做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二是讨论式教学。这是一种以教学内容为核心,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师生间和学生间相互研讨为主的一种教学法。通过纵

向、横向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讨论中明是非、采众长、补不足。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发挥各自才能和多向交流的条件,易于发挥求异思维,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是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学知识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发展个性。问题的探究过程又满足学生猜测的欲望。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显著的提高,又因为注重“自主性”,学习上给学生较大的主动权,学生必须通过积极的思考与探索才完成学习任务,因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浅显的要引,重点的要导,引导学生自求自解,难点的问题要拨,重视过渡和迁移。使学生对自己的探究方式进行分析,特别是对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反思和归纳,培养学生的认知水平,系统地发展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倡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要从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首先要有预习的习惯。通过自己对课本教学内容的预习,发现问题,尽量自行解决,对确实自己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寻求各种途径,包括请教老师以求最终得以解决,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次是要有复习的习惯。通过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形成知识结构,使其系统化、结构化,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第三要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是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教师要有计划地布置使用工具书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到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查找资料,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独立地解决疑难问题。

(四)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加强自主学习的方法指导 我国古代教育学专著《学记》中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于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去学习,可以事半功倍。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就是为了不教。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学方法应用的得当,可以

保证学生正确的领会和系统地掌握教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良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学习方法不对头,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内耗,效果则事倍而功半,从而使学生失去自信心,也折损了锐气。为此,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绝不是个别教师在某个学科或在较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探索和不断实践的过程,需要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寻求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启发诱导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构建新的知识,摸索适合自己获取新知识的途径,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 蔡宪,“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是教育技术的首要任务”,电化教育研究

[3]田慧生主编,《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远方出版社2004年5月版

[4]马云鹏主编,《课程与教学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5]孙颖主编,《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

[6]刑永富主编,《现代教育思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

建平县万寿小学 于海珍 2016.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