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惠敏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东马池小学 河北保定 071000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德育为先的培养理念,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学生只有优秀的内在品质,才会有出色的外在表现。作为教师我们要找准课堂与生活的衔接点,从知识道德向生活道德转变。注重把品质的提升与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立联系,在生活德育理念下把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生成的认知、情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化为行动和习惯,实现知行合一,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生活德育;品行;全面发展1.学校生活,为孩子们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
一个班的孩子参差不齐,是正常的,就像人的五指。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分数怎能评价一个人能力的好坏,优劣呢?在评价机制上我给了学生更大发展的空间。我注重在开展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去评价他们。如果学生在哪一方面表现突出,我会发给学生不同奖项的“奖励卡”。如:春游、秋游活动,我注意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安全意识,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的好习惯;争当“文明礼仪小标兵”活动中我注意评价孩子是否具备了讲文明,懂团结的好习惯;各类手抄报制作比赛活动中,我注意评价孩子们是否养成了认真书写,绘画、查资料的好习惯;“环保小卫士”评选活动中,我注意评价孩子们是否明白了热爱地球,保护环境,从细节做起。此外,在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听法制知识讲座、参加学校趣味运动会、经典诵读、有奖征文竞赛等活动中都把评价融入其中,每一次活动我都组织我班学生积极参加,在活动中我会发现没有一个孩子们是方方面面都不行的,也没有一个孩子方方面面有都行的。只要他们在某一项活动中取得了成绩就是班里“英雄”。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孩子们严格要求自己,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涵养了品格,在给每个孩子创造的展示自我的舞台上凸显自己优秀的德行,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的同时,使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知、情、意、行和谐统一。
2.班级生活,培养了孩子们的奉献精神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尽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用激励性策略评价学生,调动起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民主、融洽、竞争的氛围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体会成功的快乐。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因此,在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上,我充分发扬民主,在制度的落实上充分依靠学生。我们本着“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原则,设置了不同的管理岗位,除了班干部、科代表、小组长之外,还设置了校服、安全监督员、图书管理员、楼道卫生员、考勤员、门窗管理员等等,全班绝大多数参与管理,在不同的岗位上,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地发挥。我们实行了个人积分制和小组积分制,我们从学习、纪律、卫生、活动、好人好事以及特长、贡献等多方面考评每一个人每一个小组,平时的表现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荣誉,而且关系到集体的荣誉。在每项工作中,每个活动中,孩子们深深体会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对个人,对集体的重要性。同学们关注的不仅仅是自己,更多关注的是本组的情况,自己多做贡献,为本组争光是每个同学的目标追求。在小组争分中懂得了团结友爱,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在班级开展的各项管理活动中学生们发扬着主人翁意识,把奉献精神,团结精神落实到了各种各样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去。
3.节假日生活,引导孩子们提升感恩情怀
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享受着家庭里长辈们的宠爱和呵护,享受着比较丰裕的物质生活。也滋生了一些不好的行为:在学校内的行为习惯好了,可到社会上就不行了,随处乱扔垃圾;文明礼貌在学校行,到家里就不行了,对家长吆五喝六;嘴巴上说尊老爱幼,做起来又是一个样。父母的养育不知道回报、升国旗时不能严肃、春游时随手乱扔垃圾等等,这些不和谐的现象比比皆是。我细分析了一下,其原因在于学生不懂得珍惜别人劳动成
74 ·2020年09期
果;不懂得感谢老师、同学、家长;不懂得感恩社会、感恩自然……而这一切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少一种感恩意识的教育,没有形成自觉的感恩行为。作为老师,我们难道只有抱怨和无奈吗?我把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贯穿在节假日活动中。我在每年的“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植树节”等,都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我们抓住这些契机,让学生了解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期望。我们鼓励学生送一件自己亲身制作的礼物;写一篇赞美父母、老师的文章;说一句感谢父母、老师的话;为保护大自然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久而久之,报答恩情这颗美丽的种子就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回报的过程孩子们把知恩图报的品格落实到了对家人、对社会、对自然做的点滴事情中去,把知落实到了实实在在的行动中。
4.课后生活,帮助孩子们培养了责任心
在学校,我们随时随地能看到学生不负责任的事情。如:上学忘了带学习用品;作业没做完就去玩了;打扫卫生,扫把扔一地就不见人影了;笔、书本摊一桌子,抽屉塞得连书都放不下;甚至有些学生连语文、数学书都常常忘带。而每当老师教育时,学生们异口同声都是一致的理由——“忘了”。究其原因:关键是我们的孩子没有被培养起责任心。责任心是一种良好的品德,表现为对学习、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学校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的另一个重要基地。作为老师,我注意从日常的点滴小事抓起,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最值得一提的是我班实行的“发牛奶,不留痕”制度。我们有一部分学生在第二节课课间时饮用鲜奶。为了让学生们每天能顺利地喝上奶,并保证不留下奶盒影响教室卫生我班制定了“发牛奶,不留痕”制度。每天,班上有两名学生,将成为值日班长负责给同学们领奶、发奶、收奶盒,并比一比哪两个班长最负责,喝完奶以后教室不留痕。于是,当值日班长,成了学生最期盼的事。当上“值日班长”的同学,首先要以身作则,然后负责发放牛奶的全面工作,成为最有权力的“班官”。 “发牛奶,不留痕”制度,使每一个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受到约束,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关心集体,勤于为班级服务的责任心。
在平时的卫生工作中,我也注意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我明确告诉学生每人桌椅下一小块儿是自己的责任区,人人把好小小责任区这一关,为此提出了“值日,无纸班”的目标。并且在每天放学之前,重复一句话“人走桌膛空”每天放学装好书包必须检查自己的桌膛里是否做到了空无一物。时间长了孩子们就养成了好习惯。记得有一次校长放学后,来我班检查桌椅安全情况,他发现我班每张桌子的桌膛里都是干干净净的,为此表扬了我班的同学们。第二天,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同学们,教育学生,作为集体的一分子,人人要想到为集体争光,集体的荣誉就是每个人的荣誉。我也适时对他们进行表扬,孩子们个个洋洋得意,体会了多付出一份责任,就会养成一个好习惯,就会多一份快乐。 现在同学们的“保洁”意识越来越强,基本实现了“值日,无纸班”的目标。只有唤醒对自我的责任,才会随之激活对社会的责任心。
在生活德育指导下,我聚焦学生品行,把学生真实的问题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孩子们是亲历者,成功者。孩子们有了一次次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经历,推助了他们良好道德的养成,为他们成为新时代高素质的人才积蓄了能量,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