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域理论及在师范生教师口语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是指与某一情景类型相联系的意义结构,是语场、语旨、语式的集合体。语域理论可以指导教师口语教学策略的选择,帮助学习者提高口语运用能力。
标签:语域 师范生 教师口语能力
教师口语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专业口头用语,它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对教师口语能力高效训练的研究直接关系到教学内容的有效传授以及师生间情感的良好交流。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国家教委师范司1992年9月颁布)第二条指出: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训练系指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三笔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可见,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是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而言,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中应该重视教师职业口语表达能力的的培养。在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中,教师口语能力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师范生教师口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未来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
一、语域理论简介
语域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重要的理论之一,自提出后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韩礼德把语域看作是和某一情景类型相联系的意义结构,认为“语言将随其功能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由用途区分的语言变体就是语域”。[1]决定语域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三个变项:语场、语旨和语式。语场指实际发生的事情以及语言发生的环境,包括语言发生的时间、地点、谈话话题、参与者进行的整个活动和交际目的等,根据话题可分为不同领域、行业的语域。语旨指交际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关系,包括他们的社会地位和交际态度以及语言使用者想要向受话者实施的意图,如解释、命令、劝导、鼓励等等。语式指言语交际的渠道或媒介以及修辞方式,即语言的表达方式,可分为书面语体和口语体、即兴语言表达与有准备的语言表达、自然语和人工语、使用的修辞手段等等。
二、语域理论指导教师口语教学策略的选择
语域理论可以用来指导教师口语的教学实践。语域的三个变量(语场、语旨和语式)在教师口语训练中可以具体分析为:语场是教学内容及相关事项,语旨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关系的反映,语式是教和学双方以及现实语境所需要的最佳表达方式。
(一)根据语域厘清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的关联
语场决定了交际的性质,构成话语的主要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话语的选择和使用。语场指实际发生的事情以及语言发生的环境。教师口语是师范生开
设的一门课程,既然是教学活动,就要考虑到这种语言事件的背景——实现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学目标,而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服务于师范生人才培养的总目标。
教师口语课程中要注意大语场与小语场的联系,即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的关联。教师口语表达能力是师范生人才培养规格中的一个方面,是教师基本职业能力的一个方面。围绕这项能力的培养,高师学校都开设了相关课程。“教师口语”的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师范类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口语运用能力,提高师范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所以,要理清握教師口语的课程教学目标与师范生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能力模块之间的关联,了解口语表达能力与其它教师职业基本技能(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关联,把课程目标放在师范生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中,明确教师口语课的教学目的是提升职业口语表达能力。
语旨指的是参加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角色关系,以及语言在特定的语境中的使用目的,说话者的态度和想要实现的意图。口语交际活动就是信息输出表达者与信息接收者之间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师口语表达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在特定语言环境的活动,这种活动只有交际双方默契地“互动”,才能有效实现交际目的,达成教学目标。而双方沟通交流,交换信息都要拥有特定的语境,双方的语言和思维必须在同一个大的语场中,明确课程目标,才能有效地实现交际目的。“教师口语”课程特点要求表达者的口语要表达简洁,接收者要反应瞬时、接受快捷有效。口语交际过程伴随着听、说、思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不断同步进行修正和调整。整个课堂教学口语表达活动要求时间短、效应快,运用语言和思维反应的速度、内容必须同步进行,所以如果首先把双方的思维设定在同一个大的语场中进行,概念意义的选择会相对集中,会使交际活动更加顺利有效地进行。
(二)根据语域选择教学内容
结合语域的三个变项在教师口语能力培养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有目的地选择教学内容,在选择教学材料、用例取舍方面,要侧重选择来源于教育教学语境中的真实语料等。在课堂口语训练中有导入语、讲授语、激励语、评价语等理论的讲述,但是这些语言理论及技巧在教学语境中如何运用并实现,需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和训练。例如在讲授语训练中如果语气生硬、语言僵化、没有感情只有程序化的演绎,就会造成内容无法理解的问题。所以在训练中,首先对导入语的定义及含义进行解释,然后再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切合的实际案例中的优秀导入语进行示范,学生就会理解导入语的意义及作用。在教学语境中导入语的设计要结合具体的学情和文体进行设计,在口语表达中要恰当运用语气、语调、重音、停顿连接等技巧,通过导入语的得体表达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延伸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根据教师口语课程教学目标任务的需求,了解掌握教学口语相关资料的查询途径,并运用这些方法搜集优秀导入语、讲授案例等资料,然后让学生用口语对所搜集案例等材料的主要内容和要点进行归纳,了解设计的意图和逻辑,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表述能力。
(三)结合语域明确教学思路
教师口语课程是师生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师口语课程中要重视课程目标与专业能力的达成度。教学目标达成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后,在教学实施中所能达到的设计教学目标的程度。在教学思路上,根据师范生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和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完成专业能力预设目标,以学生为主体、重视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口语训练中教学程序和教学方式的选用都需要跟真实的语境相结合,可以选择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如情景模拟训练法,设置情境,提升学生的角色意识、这种训练通过让学生模拟教学语境扮演不同的角色,与真实教学语境更相近。进行课堂轮训,在模拟训练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例如,让学生模拟教师讲课,在模拟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当“教师”之前就要设计采用何种导入语,讲授语的前后逻辑,词汇的选择、语气的得体,表达方式是否恰当等,并要随时运用恰当的语气解答疑惑。通过说课、讲课、评课,使模拟教师授课的学生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更趋合理,在讲授语、解说语等职业口语能力表达方面更加完善。通过模拟教师角色,让学生体会教学活动的过程,参与体验教育教学口语的运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握教师职业口语运用的规律,有效地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在语言选择过程中,要加强教师口语的选择能力和调控能力的训练,在运用口语基本能力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对象的实际情况、教育教学的目标等因素,确定使用恰如其分的表达方式和语言内容。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根据语境了解学生的思想,在倾听的基础上,及时调控自己的语言,使得表达更有对性,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
三、语域理论帮助学习者提高职业口语运用能力
(一)正确认知语域
语域理论能帮助使学生明确教师口语的特征。教师口语训练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根据语场和语旨,确定语式,可帮助学习者提高口语运用能力。不同的语场制约着话语的选择,根据语域明确教学语境中口语表达的特征:专业性强,主体突出等。
正确认知语域,要明确教师口语的专业性特点,要避免语域的误用。李葆嘉认为:“行业性语层的各语域意在生产协调和事务办理,這些语域的总体特征是明确性,具体表现为话题的专门性、措词的行业性、搭配的确定性、句式的简要性、语篇的层次性。”[2]教师口语也属于行业性语层,具有明确性,专业性的特点。所以要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语域,使话语表达方式适应情景。
(二)明确职业角色意识
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中,要帮助学习者明确语旨,明确语体特征,明确职业角色意识,选择恰当的口语表达方式,找到语境与话语的最佳关联。有相当多的学生职业角色意识模糊,致使职业口语训练效果不明显。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教育学、教法课程等相关理论知识积累,缺乏教学实践,所以对未来从事的教育教学
工作的认识较为模糊,职业角色意识模糊,对教育教学语境中的口语的训练往往不重视,有时仅仅是走过场,不了解教学口语的选择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等相适应,不了解教师口语的专业性特征。
教师口语的训练应考虑同高师生未来在中小学任职所承担的工作相适应。通过教育实习,强化和提高高师生的教师职业口语能力。此外,还要注意拓宽口语训练实践性平台,通过第二课堂口语交际实践加强学生的角色意识,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口语实践活动,如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朗诵、戏剧、演讲比赛等口语表达相关的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使学生通过参与多元的第二课堂活动,在广泛的语言实践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定期播放优秀教师口语表达的视频,观摩中领悟教师口语运用的要求,适当聘请中小学优秀教师为学生口语表达实践提供示范。分批安排学生见习,使学生在教育实践中逐步明晰角色意识、恰当运用教育教学口语。
明确教师口语的专业性特征,正确定位角色,注意调动该语场中的相应的辅助因素帮助提升表达效果。例如:多模态组合提升教师职业口语运用能力。口语活动中要注意多模态配合适应情景,定位角色。从模态的角度讲,课堂教学涉及多种模态的配合,师生之间的口语交际口头模态是课堂教学的主模态,为了有效达到教学目的,另外还需要借以PPT为载体包括图像、文字、录像和声音等的模态组合,借助态势语其他模态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职业口语训练过程中教和学是双边的交际活动,交际的方式是面对面口头交际,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多模态配合,恰当运用PPT以及包括手势、动作、口气和腔调等的态势语辅助表达,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重要的理论之一,语域理论在现代语言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结合语域的三变量考察教师口语的教学实践,有利于提升职业口语能力的人际功能,更好地实现日常口语向职业口语的转换。
(本文是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基于语用学视角的高师院校师范生教师口语能力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6-JSJYZD-076]的阶段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德禄.语域理论简介[J].现代外语,1987:(4):23
[2]李葆嘉.论言语的语层性、语域性和语体性[J].语文研究,2003:(1):14
(李卫中 河南平顶山 平顶山学院文学院 4670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