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的是非常非常重要且宝贵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第一轮复习教学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学案:经济生活1 3单元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一、考点分析:
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形成商品的条件:第一, 第二,
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两个基本职能。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贵金银由于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它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注意区分:货币的性质与本质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第 1 页 共 42 页
A 价值尺度的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B 为什么货币能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是由于货币本身是是商品,有价值。
C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表示即可。
D 价格是指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流通手段:
A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B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现实的货币;
C 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 货币 商品。(与以前的交换相比较,买卖出现分离。)
思考:商品流通与流通手段一样吗?
3.了解纸币的含义、发行规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纸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发行规律: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如果不相符,则可能出现通
第 2 页 共 42 页
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经济现象,势必会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注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的价格总额 / 货币流通速度
(商品的价格总额 = 待售商品量 x 价格水平)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3)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① 通货膨胀指的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定要注意: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很多,不仅仅与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成本上升、总需求太大)。解决通货膨胀的主要是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如提高银行存款类准备金率和银行利率),紧缩性财政政策等。
② 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流通中货币相对不足会引发通货紧缩现象,导致商品零售价格出现持续负增长,从而导致企业生产能力过剩,生产经营者不敢投资,消费者不敢花钱,银行金融机构不敢贷款等现象,整个经济处于长期萧条的
第 3 页 共 42 页
状况。解决通货紧缩的主要措施是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如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和放宽信贷规模),积极的财政政策。
注意:这一次出现的金融危机与传统意义上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不同,所采取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有相似之处,如我国目前为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是在经济增长滞缓、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在货币政策方面则采取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适当放宽信贷规模等措施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4.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
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持卡人可以在发卡银行指定的消费场所消费,也可以在指定的营业机构存取现金或转帐。
功能:信用卡具有存款、取款、消费、结算和查询等功能。
优点:使用信用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第 4 页 共 42 页
5.了解和汇率。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对人民币的汇率跌落。
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手段;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2)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正确的金钱观,指导我们理性地对待金钱,通过合乎道德与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1.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理解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第 5 页 共 42 页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生产的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在竞争中就会处于有利的地位。
4.理解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当供不应求时,出现 物以稀为贵 的现象即 卖方市场 当供过于求时,出现 货多不值钱 的现象即 买方市场 。 注意:
(1)价值决定价格
理解: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价格与货币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价值与价格成正比。
第 6 页 共 42 页
价格的形成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这样形成的价格,既反映商品价值,又反映商品的供求状况,对消费者生活和企业的生产都具有灵敏的引导作用,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2)供求影响价格(供求关系与价格是相互制约的)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相反);
价格影响供求关系 价格上涨引起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引起供不应求(一致)。
5.理解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相关经济现象。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这里的 等价交换 并不能每次交换都要等价,也不是指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而是指一个总的趋势;即平均价格等于价值。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6.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第 7 页 共 42 页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较大;一般来讲,当某商品价格上涨时,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会随之增加,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会随之减少。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集中表现在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1.了解消费的影响因素。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量就越大,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成正比。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过去和未来收入水平的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
商品价格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会普遍降低;物价下跌,则购买力会普遍提高。一般说来,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
第 8 页 共 42 页
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等,甚至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等都会影响人们的消费。
2.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
按产品类型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按交易方式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按消费目的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3.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消费结构的变化与恩格尔系数。 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4.了解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许多人在做同一件事,便不由自主地加入。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做具体分析。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如商家利用消费者追随偶像推销商品属于从众心理。
第 9 页 共 42 页
(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人们的个性展示,有时是借助消费活动体现的。与众不同、展示个性,成为一些人的消费行为。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有些商品,人们拥有它的目的不在于它本身的实用价值和它所带来的乐趣,而在于 向上看齐 人无我有 的夸耀性心理。这种消费心理是不的。
(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者在选择商品的时候,往往要考虑很多因素:价格是否便宜,质量好不好,服务是否到位,功能是否齐全,操作是否简单,等等。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消费心理指导消费行为。 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我们做理性的消费者,就要践行正确的原则。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这种原则要求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尽量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持续性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 10 页 共 42 页
二、典型例题及解题指导:
【例题1】:外观基本相同的数字电视一体机与普通平板电视机价格相差几千乃至上万元。以东芝为例,同样是42英寸机型,同样是2008年暑期销售档,如果是全高清液晶电视,价格在8000元左右,而数字电视一体机的价格则在11000多元,两者相差3000多元。据此,有人说数字电视一体机以其高质的图像、简便的操作赢得了市场,其价格将无限制的上涨。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解题指导】注:对于 读 找 定 现 破折号后面的解释,后面的每题将略去。
1.读 阅读该则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培养阅读分析能力); (1)读设问。设问的要求是表明态度,说明原因。关键词是 价格上涨 无限制 。
(2)读材料。可得的有效信息是:外观同、品牌同、尺寸同、销售时间同的两种电视在比较中数字电视一体机胜出,其价格将涨。
2.找 指出与该则材料相关联的基本观点及内容(培养整合知识能力);
与此相关的基本观点应是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和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第 11 页 共 42 页
3.定 有层次、有逻辑地进行分析,明确答题方向(培养能力);
紧扣 价格将无限制的上涨 这个错误观点谈价值对价格的决定性。
4.现 运用专业术语,要点式呈现答案(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1)不同意。(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赢得了市场 说明该数字电视一体机得到认可需求量较大,在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会上升。
(3)但价格也不会无限制的上涨,因为价格的变动虽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最终由价值决定。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例题2】:材料一:自2005年以来,我国各地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扬,许多地方的住房价格远远超过了普通百姓的购买力。为了抑制房价,2006年起央行不断上调房贷利率,5年期以上利率提高到6.39%;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出台六项措施调控房地产。2007年9月,央行、银监会发布第359号文,要求提高第二套房首付比例。
材料二:国家发改委、统计局最新调查显示,2008年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2%,涨幅比4月低0.9个百分点。这是继2月份后,房价涨幅第四个月
第 12 页 共 42 页
出现下降。全国房价涨幅总体放缓。据2009年3月统计,各地房地产市场由于国家相关政策鼓励,似有回暖趋势。
请分析房地产价格涨落对消费者和房地产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解题指导】
1.读:(1)读设问。关键词为 价格的影响 消费者 生产经营
(2)读材料。材料一反映的是2005年以来房价不断上涨,国家出台相关调控措施加以抑制,材料二反映的是房价涨幅逐步下降, 全国房价涨幅总体放缓 。
2.找:从设问中就应当能敏感到此题围绕的中心点是:价格变动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而这样的影响针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表现。
3.定:材料一中央政府各部门合力出台政策调控房地产是材料二 全国房价涨幅总体放缓 的原因,二者存在因果联系。政府这样做的原因正如材料一中所说 许多地方的住房价格远远超过了普通百姓的购买力。 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房价下跌,则多数老百姓就可以买的起房,改善生活条件。
材料二中 房价涨幅第四个月出现下降 全国房价涨幅总体放缓 , 国家出台鼓励政策 ,这些信号应当引起企业足够的重视。
第 13 页 共 42 页
4.现:(1)房地产价格回落对消费者的影响:它意味着人们购房成本下降,使中低收入的消费者对房地产的需求量增加,可提高中低收入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2)房地产价格回落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调节生产规模,一些企业转而生产其他产品,也会促使房地产企业优胜劣汰,优化房地产市场;会促使企业加强管理,提高竞争力,根据市场的需求开发出更多的适销对路的房产品。
【例题3】材料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普遍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 音符 :一方面,有的人花10万元天价买一盒月饼,有人乱吃野生,也有的人宁肯一掷千金一顿饭,却舍不得花几十元钱订购一份报纸;另一方面,城市和农村也还有为数不少的特殊困难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如果任其发展,则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材料二:奥运会前夕,北京、天津、上海、沈阳、青岛、秦皇岛、香港七个2008年奥运会城市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日前向全社会再次发出 迎奥运、讲文明、营造和谐消费环境 的联合行动宣言,表示要积极围绕 绿色奥运、奥运、人文奥运 的理念,在广大消费者中开展消费者工作。尤其开展科学消费、理性消费、文明消费、可持续消费教育,以奥运为契机,提升消费者素质、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
第 14 页 共 42 页
(1)分析材料一中的消费行为。
(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谐消费,文明消费对公民个人有什么要求?
【解题指导】
1.读:首先,认真审读材料及设问要求。材料中信息是否有效,取决于题目的设问。此题设问1的关键词是 消费行为 。设问2关键词是 消费要求 。
其次,进行信息筛选,找准关键词句,它们是答题的依据和切入点。材料一 经济的发展,天价,一掷千金,报纸,贫困 材料二 大量,合理正当 材料三 科学消费、理性消费、文明消费、可持续消费
2.找:实际联系理论.养成看到材料或事例就能够联想,思考理论的习惯。
本题相关联的知识点包括:消费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收入,物价,消费心理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科学发展观等以及哲学中意识的能动作用,价值观等
3.定:抓住主要概念,明确答题方向。进行适当发散,整理出相关知识体系。有层次有逻辑的进行分析。第1问分析消费行为应包括两方面:是什么?为什么?第2问消费要求即怎么做?(四个原则)
第 15 页 共 42 页
4.现:(1)①消费水平从根本上说,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受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普遍提高。
②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健康的。天价买一盒月饼,一掷千金一顿饭是不理性不健康的。
③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不健康,不利于全面发展。宁肯一掷千金一顿饭,却舍不得花几十元钱订购一份报纸,这样的消费要避免。
④过度消费,超越国情。城市和农村也还有为数不少的特殊困难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如果任其发展,则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应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保持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
三:复习达标测试
2010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学案二 班级 姓名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 16 页 共 42 页
1.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一方面,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另一方面,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消费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理解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1)必要性: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致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第 17 页 共 42 页
(3)措施:①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各行各业各项工作都必须服务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②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进一步促进生产力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3.了解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公有制经济:生产资料归国家或集体所有,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现阶段我国经济的主体。
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4.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5、理解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
第 18 页 共 42 页
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必须毫不动摇第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6.了解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个体经济: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占有和支配。个体经济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
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与个体经济相比,私营经济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对提高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有积极作用。
外资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独资部分。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管理;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第 19 页 共 42 页
7.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实行这一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实行这一制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五课 企业与经营者 1.了解企业的含义。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2.了解公司的含义、类型和组织机构。
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成立公司,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办理一定的登记手续,取得法律上的承认。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法定的两种公司形式。有限责任公司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形式加以表现,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二者的共同特征是有限和合股。
第 20 页 共 42 页
公司的组织机构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其中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总经理及其助手组成公司的执行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董事会和总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这些机构之间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的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
3.理解公司经营的主要因素。
公司的经营是指公司为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取利润而进行的所有活动的总和。
(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公司要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等。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咱无形资产是企业所特有的,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的。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一个企业如果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利益,它一定不会长久,不会真正取得成功,违法者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4.了解企业兼并与破产的原因和意义。
①企业兼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那些相对劣势企业,可以扩大优势企业
第 21 页 共 42 页
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益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②企业破产: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在破产的压力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企业破产,及时淘汰落后的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5.了解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①劳动是劳动者的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②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化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就业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第 22 页 共 42 页
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的环境。劳动者必须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7.懂得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①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②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③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义务为前提的;为了切实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我国颁布和实施了劳动法;依法签订,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是每个公民的正确选择。
第六课 投资的选择 1.了解储蓄存款的含义。
第 23 页 共 42 页
储蓄存款,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人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2.了解利息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利息是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获得的唯一收益。
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 利息率 存款期限。 3.理解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有三类。其一,存款业务。这项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其二,贷款业务。它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其三,结算业务。银行对此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除上述三大业务外,商业银行还为我们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其他服务。
4.了解股票的含义和特点。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股票代表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股票是一种流通性强、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第 24 页 共 42 页
股东的权利是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等。
5.了解债券的含义、分类和特点。
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发行者不同 收益大小不同 风险程度不同 流通性强弱不同
国债 国家 较小 较小 强
金融债券 金融机构 中等 中等 较强 企业债券 企业 较大 较大 较弱 6.了解商业保险的含义和种类。
①商业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②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7.比较储蓄存款、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几种投资方式的异同,分析不同的投资行为。
储蓄存款 债券 股票 商业保险
区别 性质 储蓄存款 债务证书 股份凭证 合同约定
第 25 页 共 42 页
收益方式 存款利息 债券利息 股息、红利;股票差价 保险金
风险性 最小 国债较小;金融债券中等;企业债券较大。 最大 较小
流通性 活期强,定期较差 国债较强;金融债券中等;企业债券较弱。 很强 较弱
联系 都是具有一定风险的,能给投资人带来一定收益的投资方式。
二、典型例题及解题指导:
【例题1】2008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9年的增长率将维持在8%,今年经济的亮点不在于速度,而在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于良性指标的优化,在于消费对整个经济拉动的凸显,在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2008年经济增长要从依赖投资和出口转为投资与消费为主,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其中,内外需中以内需为主,内需中以消费为主,消费又以扩大城乡居民消费为主。
请从经济生活角度说说我国扩大城乡居民消费有何意义? 【解题指导】
1.读:(1)在阅读题目时,要把问题与材料结合起来,首先要明确题目的关键词,本题的设问包含了三个方面的有效信
第 26 页 共 42 页
息:经济生活角度、扩大消费、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把思考的范围集中到经济生活中和 消费 相关的考点上来。
(2)要认真分析材料,对材料中的句号和分号要特别注意,因为这些标点符号基本上是一层意思的结束。本题有两个句号,主要说明了两层意思:我国经济增长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我国08年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的拉动。
2.找: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与本题相关的内容是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3.定: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08年经济的亮点在于消费对整个经济拉动的凸显 , 08年经济增长要从依赖投资和出口转为投资与消费为主 , 消费又以扩大城乡居民消费为主 都强调了08年主要依靠消费拉动经济的发展。
4.现:(1)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调节着生产。
(2)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例题2】节约能源已经成为当今势在必行的一个趋势。各国也纷纷制定了不同的能效标准,来倡导节能产品的研发。空调节能是一个非常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消费者购买空调的时候关心的要素中,第一省电关注率达77%,第二关注的是服务
第 27 页 共 42 页
质量,第三关注的是品牌。海尔空调从1993年已经开始了节能技术的研究。1993年在国内推出第一台变频空调,1998年推出第一台直流变频,2000年获得第一张节能证书,并开发了全新的能源性产品,获得了美国能源之星的标志,04年在欧洲获得了 欧洲A级节能之星 。08年7月11日,海尔发布了最新研发成果 智能调速省电技术 ,并获得国际权威认证机构Intertek为颁发欧洲001号节能认证。
针对上述经济现象,你认为企业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解题指导】
1.读:(1)对描述性的材料的中心思想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以上材料谈的是在能源危机的新背景下,海尔公司制定新的经营战略,重视对节能技术的研究。
(2)设问要求针对上述经济现象,所以在材料中读取的信息非常重要。
2.找: 企业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的知识指向很明确,即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3.定:材料中描述了能源危机的背景,企业经营者要根据新的情况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对 智能调速省电技术 的研发,说明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经营成功的其他因素
第 28 页 共 42 页
也要列举上。消费者关心的要素中,价格和服务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4.现:(1)任用优秀的企业经营者,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正确预测市场,顺应市场需求变化。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技术革新,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加强科学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3)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例题3】材料一:目前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有2.7亿人,而技工只有8720万人,高级技工只有1860万人,约占就业人口的6%。专家认为技术工人是国民经济中的主流职业,而因为宣传和社会的误读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某地一家模具厂开出16万元的年薪求聘一名高级模具工,应聘者廖廖无已。
材料二:对一些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调查发现,一方面有很多新增工作岗位特别是初、中级岗位 无人问津 ,一进招聘不到合适的从业人员;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定数量的下岗职工在观望等待。
材料二:2008年4月24日,南京市评选出首批 首席工人 。平传宝是南京金陵石化加氢裂化车间的一名普通操作工,但其特别之处在于拥有 首席技师 头衔,工资待遇相当于副处级干部。与一般工人相比,他拥有自己的绝活。如他提出
第 29 页 共 42 页
的在分内增设瓦斯火嘴,采用油气同烧的方法来减少燃料油的耗量的合理化建议,每年节约油万吨以上,增效90多万元。在金陵石化像平传宝一样获此殊荣的还有两名普通工人。他们是江苏省推出 首席工人 制后,首批出炉的首席技术工人。
(1)你从材料一发现了什么问题?联系材料一,产生材料二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以上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解题指导】
1.读:(1)注意材料中的有提示性的关键词及提供的数据,特别是具有对比性的。材料一中的 技术工人 这给我们提示了了问题的主体,而数据的对比说明技术工人的短缺。
(2)关注设问的要求。第(1)问中, 联系材料一,产生材料二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① 明确材料二呈现的是什么现象;
② 要求联系材料一,那么在材料一中就会包含一定的原因。 因为宣传和社会的误读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是值得关注的信息。
第(2)问 以上材料 没有明确哪一段,就需要我们将三段材料在一起归纳整合得出结论。
2.找:第(1)问中通过数据对比不难得出结论,和材料二中劳动者 就业难 的现象有关联的知识劳动者就业的条件;第
第 30 页 共 42 页
(2)问中联系材料解决就业问题需要政府、劳动者自身多方面的努力。
3.定:(1)材料一中的供需矛盾及就业观念说明我国技术工人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材料二就业难的现象在材料一中提示了观念上的原因,其次还有技能的因素。
(2)材料三是一个示范,从南京市政府的做法中启示我们政府在扩大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问题上可采取的举措,而三段材料都是围绕 劳动和就业 这个中心,而解决这一问题,从劳动者的角度来说应在观念和技能上下功夫。
4.现:(1)材料一说明了我国技术工人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高级技工紧缺。
材料二反映的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就业观念上的障碍;二是职业技能上的障碍。
(2)要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政府要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构建有利于劳动者成才的环境,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劳动者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即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与素质,增强再就业的竞争力,多渠道就业。
2010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教学案三 班级 姓名
第 31 页 共 42 页
第三单元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考点分析:
1.理解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了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4.了解公平与效率的含义。
第 32 页 共 42 页
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5.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关系:
A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劳动效率的积极性,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B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2)要求:
A 坚持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原则,要允许和鼓励 部分先富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第 33 页 共 42 页
C 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更加关注社会公平。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以兼顾各阶层各方面群众的利益,特别是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第八课 国家收入的分配
1.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包括: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反映了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2)分配政策:
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
第 34 页 共 42 页
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种类。
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财政支出主要包括经济建设支出(最主要,居于首位);科教文卫事业支出;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4.了解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
财政收支平衡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收入和支出相等是财政收支的理想状态,但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
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5.理解我国财政的作用 第九课 征税和纳税 1.了解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的基本特征是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区别的主要标志。)
第 35 页 共 42 页
强制性 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无偿性 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固定性 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这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其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有固定性,随意征税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将危及国家利益。
3.理解个人所得税。
①是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②计算方法: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③个人所得税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4、了解税收的作用。
第 36 页 共 42 页
税收在增加财政收入,实现经济调节、经济监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5、了解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含义
纳税人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 负税人是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当纳税人所缴的税款是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如个人所得税的税款是由纳税人承担的,纳税人就是纳税人。)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企业可能通过提高商品价格把税款加在商品售价中,转嫁给消费者。)在我国,不一定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的纳税人,但都是实际的负税人。
6.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税收取之与民、用之于民。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3)反对几种违反税法的行为:
第 37 页 共 42 页
A 偷税: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的行为。
B 欠税: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C 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D 抗税: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如果纳税人发生了偷税、欠税、骗税、抗税行为,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要加收滞纳金甚至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4)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其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二、典型例题及解题指导:
【例题1】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差距不断扩大。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3.33:1扩大为3.36:1,绝对差距首次超过1万元。有研究表明,城乡居民收入过分扩大问题,与我国国内市场销售不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滞后等有密切的关系。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有什么意义?
第 38 页 共 42 页
(2)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当怎样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分扩大的问题。
【解题指导】
1.读:(1)注意材料中的有提示性的关键词及提供的数据, 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扩大的原因分析。
(2)关注设问的要求。第(1)问中, 解决收入差距过分扩大有什么意义? 第(2)问 怎样解决 ?
2.找:第(1)问中通过分析不难得出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第(2)问中联系材料后半部分内容信息,解决问题需要政府在制度、政策和实际措施等方面努力。
3.定:(1)意义围绕城乡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新农村,实现共同富裕展开;(2)结合材料,从健全完善制度,加强宏观调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措施等方面落实答案。
4.现:(1)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扩大内需,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的公平,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
(2)①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第 39 页 共 42 页
② 采取多种手段调节收入差距,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一方面我们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另一面国家对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加以适当调节,有效地防止两级分化。③ 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多予少取 ,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④ 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例题2】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汇报财政运行情况时指出:(1)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农林水事务支出同比增长37.8%;教育支出同比增长23.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46.5%,其中,自然灾害生活补助支出同比增长9.9倍;医疗卫生支出同比增长34.7%;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43.8%;环境保护支出同比增长92%,主要是污染防治支出增加较多。(2)财政宏观调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根据物价上涨情况,及时完善和落实各项财政补贴政策,中央财政已拨付城乡低保补助资金363.1亿元,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拨付油价补贴资金365.38亿元,支持受成品油价格调整影响较大的农林渔、公共交通等行业发展。
上述材料体现了财政的哪些作用? 【解题指导】
1.读:(1)问题是关于财政作用的设问。
第 40 页 共 42 页
(2)材料是财政部长关于财政运行的汇报(注意读取汇报内容中涉及到哪些方面)
2.找:(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支持(如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在经济增长滞缓、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3.定:从材料中所展示的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关于财政运行的汇报中可以看出,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上三方面作用:
4.现:(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如: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自然灾害生活补助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科学技术支出、环境保护支出、低保补助等。
第 41 页 共 42 页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农林水事务支出同比增长37.8%;拨付油价补贴资金365.38亿元,支持受成品油价格调整影响较大的农林渔、公共交通等行业发展。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根据物价上涨情况,及时完善和落实各项财政补贴政策。在经济增长滞缓、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
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第 42 页 共 4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