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成都市区及近郊五代时期古墓变形的初步研究

成都市区及近郊五代时期古墓变形的初步研究

2024-09-06 来源:爱问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期(总第122期) 2OO7年3月 四川地震 N0.1 M81".2O07 EARTHQUAKE RESEARCtt IN SICHUAN 成都市区及近郊五代时期古墓变形的初步研究 洪时中 (成都市地震局,四川成都610015) 摘要:1979年和1984年,在成都市区附近先后发掘出了五代后蜀重臣张虔钊和孙汉韶的两座墓葬,这两座古墓 的墓室均有明显变形,尤以张虔钊墓更为严重。与成都市区及近郊的另外两座五代时期的古墓对比研究后初步 判定:张虔钊墓和孙汉韶墓的变形是“成都黏土”不均匀胀缩造成的,与地震无关。 关键词:考古发掘;五代;古墓变形;成都黏土;地震 中图分类号:TU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15(2OO7)01—0005—05 1979年底。成都市金牛区保和公社光荣大队在农田基建中发现一座古墓。经成都市文物管理处发掘。 出土了刻有“大蜀故赠太子太师赐谥温穆清河郡张公”等字样的墓志铭,证实为五代后蜀重臣张虔钊的 墓…1。张虔钊(88 8年)。字化机,辽州(今山西左权)人,出身于官僚世家。后唐重臣。应顺元年 (公元934年)张虔钊投奔后蜀得以重用。官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和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广政十一年(公 元948年)二月。张虔钊在出征途中病逝,被迫赠为太子太师。赐谥温穆。葬于蜀国东郊华阳县普安乡白 土里高原(即1979年发掘的墓址处)。《旧五代史》曾专门为之立传,是一位见诸于正史的重要历史人 物[2l。 ’ 张虔钊墓位于当时成都市金牛区保和公社光荣大队八队“天鹅抱蛋”处。即现在成都市三环路与成 渝高速路立交桥北侧。该墓为一个长方形多耳室大型卷拱砖室墓。建于五代后蜀盂昶广政十一年(公元 498年)。长约27米。宽约7.8米,高约4米。朝向南东,距地表约4米深。墓内有一斜坡形阶梯式墓道。 分前、中、后三个墓室。前室左右各有一个耳室。中室左右两侧各有三个耳室。后室左右两壁各有一拱 形壁龛。墓墙和卷拱均用砖砌建,泥浆粘接(当时除帝王外,均不得用石灰浆砌筑 3)。地面铺细红砂石 板。墓室内壁以石灰粉刷。上涂赭色。绘有精美壁画。中室有一红砂石须弥座式棺床。长约6.9米。宽约 3.6米,高约0.8米,棺床上刻有抬棺力士和各种动物的像。栩栩如生…1。该墓早期曾经被盗。发掘时墓 顶已经坍塌,但仍然出土了少量文物。 N42。W 图1张虔钊墓平面图(张承娟、洪时中等测绘) 收稿日期:2OO6—08—28 作者简介:洪时中(1943一),男,安徽省安庆人,研究员。slfteng@eqse.gov.∞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 四川地震 2007年第1期 在发掘时发现,张虔钊墓的主体建筑已经严 重变形,这是成都地区考古发掘中从未遇到过的 现象(见图1,2)。成都市文物管理处对此非常重 视,特地邀请四川省地震局、成都市地震办公室 (成都市地震局前身)、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大学 历史系、地矿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的专家到现 场考察和讨论。事后,成都市地震办公室工作人 员再次进入现场,对该墓的变形情况进行了详细 测绘和比较深入的研究。现场勘测查明,张虔钊 墓的棺床整体倾斜达20度以上,其南角下陷,棺 床的砌石开裂;两侧的耳室、壁龛及部分墓墙严 图2张虔钊墓棺床前沿横剖面(张承娟、洪时中等测绘) 重变形,有的耳室已经倾斜,呈不对称状,其平面形状也出现畸变;后室地面的石板拱起,后壁变形, 其平面形状明显扭曲①(见图2,3,4)。 1984年春,成都市文物管理处在成都市北郊驷马 桥附近的四川省商业厅基建安装公司汽车队工地(当 时的四川省大件运输队旁,即现在的解放北路与驷马 桥路交叉口东北侧)发掘到了另一座古墓,出土了 “大蜀故守太傅乐安郡王赠太尉梁州牧赐谥忠简孙公” 字样的墓志铭,证实其墓主正是与张虔钊同一时代的 后蜀重臣孙汉韶l4]。成都市文物管理处再次邀请成都 市地震局到现场进行了考察。 孙汉韶(884~956年),字享天,太原人,出身于 官僚世家,后唐重臣。应顺元年(公元934年),孙汉 韶投奔后蜀,官至检校太傅兼中书令,广政十八年 (公元956年)八月病逝,葬于蜀国华阳县升仙乡贸仙 图3张虔钊墓棺床基石变形(背面,镜向S.文伯容摄) 里(即1984年发掘到的墓址处)。《旧五代史》曾专门 为孙汉韶立传,《新五代史》对他的生平也有简要记 述,是一位见诸于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4-6]。 孙汉韶墓也是一个长方形多耳室大型卷拱砖室墓, 其建筑式样、格局和造型与张虔钊墓非常相似。该墓 同样分为前、中、后三个墓室,中室两侧各有两个耳 室,砖墙砖拱,泥浆粘接,石砌棺床,埋深也大约为4 米,仅规格尺寸略低于张虔钊墓。发掘时,发现其前 面部分已遭破坏,残长约18.8米、宽约4.5米、高约 4.8米,墓室朝西。中室内的棺床长6.45米、宽3.5 米、高约0.52米,棺床四周立柱同样刻有抬棺力士和 动物的雕像L4】。该墓同样曾经被盗,但此次发掘仍然 图4张虔钊墓后室壁变形(镜向NW,文伯容摄) 出土了一些文物。值得注意的是,孙汉韶墓也有比较 严重的变形,其变形特点与张虔钊墓十分相似。棺床倾斜约l5度,其东南角下陷;耳室变形;后墓室的 墙壁呈弧形内凹;整个墓体的平面中轴线也有所扭曲,但总的变形程度不及张虔钊墓严重。 笔者有幸参加了这两座古墓的现场考察,认为这两座古墓的变形具有以下3个特点。一是“重”。即 墓室建筑的变形均比较严重。假如借用地震时建筑物破坏程度的术语,张虔钊墓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 “中等破坏”的程度,孙汉韶墓也接近“中等破坏”的程度。假如借用地震烈度来进行类比的话,可以认 ①洪时中,李山大.与成都地区历史地震有关的两个问题(内部打印稿).198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O07年3月 洪时中:成都市区及近郊五代时期古墓变形的初步研究 ‘7‘ 为张虔钊墓已经达到了“地震烈度”Ⅶ度甚至Ⅶ度强的水平,而孙汉韶墓也至少达到了“地震烈度”Ⅵ度 的水平。据文物部门的专家介绍,像这样的破坏,在成都地区的古墓葬中,还从来没有见到过。对于成 都这样一个少震弱震的地区而言,这样的建筑物变形应当是比较严重的。二是“乱”。即墓室建筑的变形 非常复杂纷乱,既有水平方向的变形,又有竖直方向的变形;既有沉陷,又有隆起;既有挤压,又有拉 张,还有扭曲;找不出统一的受力方向,找不出统一的力学机制,也找不出任何规律。三是“柔”。即墓 室建筑的变形主要表现出柔性的特点,没有明显的剪切破裂痕迹,这种变形不像是突发性外力短暂作用 的结果,而呈现出在缓慢力的长期作用下柔性变形的特征。 为了对这两座古墓的变形问题进行深人研究,还有必要对成都地区同一时代的其它古墓进行对比分 析。在成都市区及近郊,还发掘过五代时期的其他一些墓葬,最为著名的是前蜀开国君主王建(847—918 年)的墓和后蜀开国君主孟知祥(874 934年)的墓。与前二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它们都没有变形。 王建墓(定陵)位于成都市区抚琴东路,1942年由冯汉骥先生主持发掘IsJ,1961年由国务院正式公 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早已建成定陵博物馆,对外开放。王建墓系平地建墓,发掘时高约 l5米,直径约8O米,呈穹隆形 J,是我国现有的唯一一座平地起陵的帝王陵墓,其规模显然比张虔钊和 孙汉韶二人的墓更大,其建筑质量也要好得多。王建墓的墓室“内石外砖”,即墓室内部由红砂石和部分 青石筑成,共有l4道红砂石的券拱,而墓室外部的建筑,则由巨形青砖从地上两边直墙平砌,到顶部起 券,形成“纵列式护拱”,顶部青砖拱共计l3层。该墓室护拱建筑的粘接材料是石灰和粘土拌合而成的灰 泥。整个墓室分为前、中、后三室,室与室之间有木门间隔。后室的御床上安放有一尊石刻王建坐像, 这是至今为止全国唯一的一个陵墓内发掘到的帝王石像。中室的棺床石壁上刻有l2个抬棺力士和24个乐 伎.人物造型优美,神态逼真,是目前全国发掘出唯一完整的隋唐五代时期宫廷乐队雕像,有极高的艺 术价值l7J。经过1千多年,王建墓的地下建筑仍然保持完好,结构十分稳定,根本没有发现像张虔钊墓那 样的变形。 孟知祥墓(和陵)实际是孟知祥及其夫人福庆长公主的合葬墓,位于成都市北郊磨盘山南麓,即磨 盘山公墓大门西侧约500米处。1971年春,由四川省博物馆会同有关单位发掘,2006年国务院核定并公 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孟知祥墓的建筑风格独特,墓型特殊,是一座带北方草原建筑风格 的陵墓。该墓分墓道及宝城二部分,全用青石砌成,大量采用石灰作为粘合剂。墓道长l2.5米,由青砖 砌作步梯。墓门为牌楼式石构建筑,刻青龙白虎等浮雕;内侧两壁,画男女宫人彩绘像。墓室为圆锥形 穹窿顶,距地表深约5米,中为主室,两旁有耳室各一个,耳室结构相同,与主室相通。主室高8.16米、 直径6.7米。耳室高6米,直径3.4米。主室中置有一座青石棺台,台长5.1米、宽2.7米、高2.1米, 有负棺力士的雕像。顶部系铁环,为挂帷帐罩棺之用【8]。发掘时墓已被盗,仅出土少量文物。孟知祥墓 的地下建筑同样保持完好,“一千多年以来,经历了多次地震,砌体和地面均未变形”[81。 成都市区及其近郊五代时期的以上4座古墓,属于同一历史时期,其修筑年代前后相差不到4o年。 其中就有2个明显变形,而另外2个却完好无损。对此,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分析。第一,张虔钊墓和孙汉 韶墓的变形显然不是人为造成的。虽然这些古墓无一例外都曾经被盗墓者盗掘过,但是这种盗掘只会造 成墓室的局部破坏,不可能引起古墓如前所述的那种全面的严重的破坏,更不会造成棺床的倾斜、耳室 的明显变形和底部石板的剧烈隆起。到现场考察过的所有专家(包括文物考古、地质、地震等各方面的 专家在内),对此的看法都完全一致。第二,这种破坏也不可能是墓体和封土本身的重力作用或地基的塌 陷所造成,一则这些古墓的场地不具备那样的条件,再则也难以解释明显侧面挤压的迹象。第三,这两 座古墓所在地的地形起伏相当和缓,地面坡度均在5度以下,不存在发生滑坡的条件,因此也不可能是滑 坡等山地灾害所致。第四,当地没有断层蠕动的构造条件,如果古墓的变形是断层蠕动所致的话,就应 当在附近找到蠕动性较强的活动性断层,在墓室附近的地层中也应当有比较明显的断层蠕动的形迹。而 且应该与墓体的变形有明显的关联。事实上这些都不存在。同时,墓体变形的“乱”也无法用断层蠕动 来解释。所以,这种变形也不可能由断层蠕动造成。第五,这两座古墓的变形与地震无关。一是变形的 “乱”和“柔”两大特点与地震破坏明显不同,难以用地震破坏来解释。二是假如这两座古墓的变形是地 震引起的,那么就无法解释同一时代同一地区的王建墓和孟知祥墓的完好无损。三是如果这种变形真是 地震引起的话,按照唐山地震的实例,地面的地震烈度将明显高于地下的烈度,而如前所述,这两个古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8 ・ 四川地震 2(107年第1期 墓地下的“烈度”已经分别达到Ⅶ度和Ⅵ度,则地面的烈度必将达到Ⅷ度甚至更高。这样高的地震烈度 假如真在成都这样一个人口稠密、文化发达的地区出现的话,历史上不可能不留下记载,但是查遍成都 地区的各种历史文献,从来没有这样严重的地震破坏记录。历史上地震对成都地区影响最大的有2次,即 1786年康定泸定间的7.8级地震和1933年茂县叠溪的7.5级地震,当时成都地区的地震烈度都不超过Ⅵ 度[9I。《蜀梅杌》等古书曾经记载过一系列后蜀的明德、广政年间“蜀地震”事件,但这些地震都泛指整 个四川地区,不能理解为就是成都地区本身。这些地震中,明确记载有破坏的仅公元942年的一次,即 “[广政五年]十月地震,摧民居百数”,经考证,这次地震的震中位置不在成都。公元942年时张虔钊和 孙汉韶二人都还健在,不能用那次地震解释后来才建成的墓的变形。经分析,这两座古墓的变形应当另 有原因。 在现场考察时我们注意到,这两座古墓所在的地层,均为带有白色网纹的黄色黏土,其黏性极强, 野外观察和查阅有关资料均表明,这是著名的“成都黏土”。成都黏土是晚更新世的一种沉积物,分布于 成都东北郊、东郊和东南郊一带的二级和三级阶地上,富含蒙脱石(微晶高岭土)和伊利石(水云母) 等黏土矿物,这些矿物亲水性极强,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具有较大的反复胀缩变形能力,使成都黏土 成为一种典型的膨胀-t-E10,11 J。 四川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队曾作过成都市区1:2.5万的工程地质区划①,根据他们的研究,张 虔钊墓和孙汉韶墓的所在地在工程地质分区上均属于“成都黏土、基岩双层结构区”中的“台地小区”, 其成都黏土厚达数米至十几米,最厚可达20米以上,是典型的膨胀土危害地区。研究表明,水分的变化 和荷载的变化(加载或卸载)都可能引起膨胀土不均匀胀缩,在开挖时“亮槽”太久,以及有新的水分 侵入土中时,则膨胀更大②。在成都黏土中开挖土方,建筑墓室,无疑改变了其原有的力学状态和地下水 状态,势必引起膨胀土的不均匀胀缩,从而导致墓室的不规则变形。看来,这才是张虔钊墓和孙汉韶墓 变形的真正原因。 膨胀土的不均匀胀缩正好可以令人信服地解释这两座古墓变形“重”、“乱”、“柔”的特点。据现场 观察,张虔钊墓处的成都黏土比孙汉韶墓更厚,这也许正是前者变形比后者更为严重的原因。经现场观 察,在张虔钊墓中,墓室以外的墓道十分完整,毫无变形(孙汉韶墓的墓道因人为破坏已经不复存在)。 墓道与墓室仅咫尺之遥,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别?原来墓道在墓门之外,封门后全部被土掩埋,没 有自由面,当然难以变形。而墓室内部是空的,存在自由面,在膨胀土的不均匀作用下,自然容易变形。 膨胀土的不均匀胀缩还可以圆满地解释王建墓和孟知祥墓没有出现变形的事实:王建墓是平地起墓,当 地的地层为全新统沉积物,墓基土与墓冢的封土根本没有任何膨胀土存在。1989年王建墓维修时,有关 部门专门对当地的土层作了深入研究,再一次证实了这一点。 孟知祥墓虽然在成都市北郊,但刚好位于磨盘山南麓,磨盘山是成都平原边缘的残丘,局部有白垩 系基岩出露,其余地段基岩埋深也很浅,其地表和浅部虽也可能有黏土分布,但均属于“雅安黏土”而 非“成都黏土”。雅安黏土的膨胀性要比成都黏土弱得多,仅为弱膨胀土③,在这样的土层中很难出现变 形。同时,当地有大量的坡积物,而该墓的埋深接近5米,这样的深度完全可能达到基岩,也就是说,孟 知祥墓完全有可能建筑在坡积物上,甚至直接建筑在白垩系基岩或其风化层之上,这就更不会出现变形 了。当然,王建墓和孟知祥墓的建筑十分牢固,这也是它们至今完好无损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初步判定:后蜀张虔钊墓和孙汉韶墓的明显变形是成都黏土的不均匀胀缩所致,与地震 无关。 当年的考察工作和本文的写作得到了翁善良(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林向(四川大学)、何国涛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肖玉律(四川省地质矿产局水文地质队)、江在雄(四川省地震局)等专家的 热情帮助,特此一并致谢。 ①②③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成都市工程地质区划及地基土适应性评价(内部资料).1990 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成都市工程地质区划及地基土适应性评价(内部资料).1990 关于膨胀土.成都建筑(内部刊物).197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O7年3月 rL rL rL rL rL rL洪时中:成都市区及近郊五代时期古墓变形的初步研究  rL rL rL rL rL ・9・ .=' 印 胡 m n 参考文献 成都市文物管理处.成都市东郊后蜀张虔钊墓[J].文物,1982,(3).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孙汉韶传(卷74)[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 张肖马.前后蜀墓葬制度浅论[J].成都文物,1990,(2). 成都市博物馆.五代后蜀孙汉韶墓[J].文物,1991,(5).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孙汉韶传(卷53)[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李存进传(卷36)[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 冯汉骥.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 成都市文物管理处.后蜀孟知祥墓与福庆长公主墓志铭[J].文物,1982,(3) ’ 四川地震资料汇编组.四川地震资料汇编(第一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长春地质学院工程地质教研室.工程岩土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0. 成都市勘测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Study on the distortion of tombs buried in period of Five Dynasties in Chengdu HONG ( 口l Administration ofCheagdu肺 蝴,Sichuan c^嘞610015,Chin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