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的解读,虽然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几乎相同,认为它是“写实”散文,是作家对真景实物的摹写。而我的阅读感受却告诉我,这篇散文所写之景是虚拟的,并非某一实地景物的真实写照。何以为证?
证据之一:朱自清先生写作此文时任教于清华大学,人们都认为《荷塘月色》所写之景是清华园中的荷塘。但据人回忆,当年清华园确乎有一个荷塘,可是其地杂草丛生,断砖残瓦,冷落凄凉,与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美景判若两极。
证据之二:叶圣陶先生在读了《荷塘月色》等文章后说:“有点儿做作,太过于注意,见得不怎样自然……”!这个评价虽然针对朱自清先生的一组文章,但落实到《荷塘月色》当然指其写景“做作”“不怎样自然”;而写景“做作”“不怎样自然”又不能不与造景有关。试想,如果照实摹写某一实景实物,文章怎会“做作”“不怎样自然”呢?
证据之三:《荷塘月色》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说:“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第四自然段首句写道:“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无边”“曲曲折折”“弥望”等词语岂不说明着这一方荷塘的浩瀚无际么4这宛若江南苏州的太湖、杭州的西湖,清华园荷塘岂能可比?
证据之四:《荷塘月色》第六自然段结句写道:“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结果文章一发表,有读者马上指出,说蝉在晚上不鸣叫。朱自清先生自感不妥,公开表示以后文章在重版时加以纠正。我们知道,“蝉鸣”的文字后来并没有修改,那是因为他一面向专家请教,一面亲自在月夜实地观察,结果验证了蝉在月光下会鸣叫的。这一“史料”确证了朱自清先生下笔为文时是完全凭着想像虚构的。
证据之五:《荷塘月色》第三自然段第二句写道:“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另一世界”,显然是以现实世界作为参照系的概念。它表明了“荷塘”是一个非现实的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以上五条证据,第一、二条为外证,第三、四、五条为内证。应该说证据确凿,尤其是内证。第三条证据虽然可以用夸张作解释,但把清华园荷塘作如此夸张,岂不若“广州雪花大如席”那样失实么4可见,文本中的“荷塘”决非清华园荷塘。第四条证据是作家造景的“自供”。读者的批评本是偏颇的,不想朱自清先生写作时自身缺乏实有的体验便露了“马脚”。而证据五则是作家有意为之,特意在写“荷塘”之前布设了一个“机关”,可以读作“文眼”,也可以说是解读文本的一把钥匙。“另一世界”四个字把虚构的“荷塘”揭示得最为明白了。
二
当我举证指明“荷塘”是虚拟的造景时,我也不否认其中确乎晃动着清华园荷塘的影子。但现实中的清华园荷塘显然难以寄托作家内在心绪的需求,甚至可以说,现实世界中没有一处荷塘能够满足作家的心愿,于是,他虚拟了一方“荷塘”。这方“荷塘”在文本中处于独立的板块。开头写的“家”和结尾中的“家”显然是现实世界,一前一后把“荷塘”封闭起来。“荷塘”独自成为一方与现实世界隔绝的非现实的“另一世界”。
那么,“另一世界”的荷塘蕴含哪些意蕴呢?
一是宁静
文本中的“荷塘”有两个层面:一是现在时的荷塘,即目下的“荷香月色”图;一是过去时的荷塘,即昔日的“江南采莲”图。这两个层面不是并列的,以现在时荷塘为主景,以过去时的荷塘为副景。宁静,是现在时荷塘的最大特色。在无边的荷香月色世界里,没有现实世界中的喧嚣、嘈杂,有的只是宁静复宁静。微风轻轻地吹过,荷花悄无声息地开放,月色静静地流泻,连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都能感受到,这个世界岂不静到了极点=整个“荷塘”呈现出宁静的氛围,犹如“夜静春山空”的境界。
二是雅洁
“荷香月色”图中主体物象是“荷”和“月”。这两个物象构成了“荷香月色”的意境。而我们知道,“荷”和“月”这两个物象已经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如“荷”的超脱、一尘不染,“月”的皎洁、澄澈清明。两者都象征着高雅、洁净。“荷塘”意境承袭了“荷”和“月”包孕的传统涵义,使“荷香月色”图迸发出幽雅、洁净的特色。
三是情趣
在“江南采莲”图中满濡着人性、人情的趣味。那轻软绵绵的艳影,那“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的情景,那“低头弄莲子”的柔态,是那样地动人心魄,那样地富有人情,那样地有趣有味。
四是自由
自由,是整个“荷塘”世界的灵魂。从眼前的“荷香月色”到遥远的“江南采莲”,其内在精神都是自由。那田田的荷叶,那缕缕的荷香,那绽放的荷花,那静静的月光,还有远在六朝的采莲的少女,在在都是自由的。荷莲在自由地生长,月光在自由地流泻,少女在自由地采莲,少男少女在自由地传情。“荷塘”世界是一个自由的世界,一切都是自在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宁静、雅洁、情趣和自由,是“荷塘”世界蕴含的涵义,构成了“荷塘”美的境界。这是一个令人心羡神往的美的境界,所以“我”留连其中,无比愉悦,在离开“荷塘”时还欣喜地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江南”,在传统
文化语义里是“美”的象征。“忆江南”、“梦江南”,古代文化把江南当做美好的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的苏州杭州如同天堂一般美好。从身临“荷塘”到“惦着江南”,“我”对“荷塘”美的赞赏和“我”的喜悦之情不是溢于言表吗?
三
然而,有不少论者并不如是看,例如认为“低调情绪笼罩着全文”,“有着淡淡的忧愁”,其根据有:(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2)路是幽僻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3)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4)想到古人采莲盛况,感慨良多②。这四点确乎出于文本,又常常成为“忧愁”、“悲伤”、“孤独”和“凄凉”等说法的证据。现在让我们一一加以辨析。
先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早先有论者把这句当做“文眼”③,近来有人认为是“表达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④,无怪乎由此抽绎出“忧愁”了。其实我们只要把这句置于第一自然段的语境中加以阅读是不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的。第一自然段共四个句子:第一句写“我”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第二句写今晚在满月的光里荷塘总该另有一番样子;第三句写夜深人静妻儿逐渐睡去;第四句写“我”出门去荷塘。这四句的语义逻辑是因果关系,即(1)(2)(3)句是因,(4)句是果。也就是说,前三句写“我”去荷塘的原因。
“我”今夜为何去荷塘呢?“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我”去荷塘的心理原因,用哲学的话语叫“内因”。光有“内因”,没有外因,“我”今夜也不会去荷塘。所以第二句写今夜荷塘的样子,这是“我”去荷塘的外因。内因和外因结合,促成了“我”去荷塘。第三句是“我”去荷塘的即时原因。总之,(1)(2)(3)句交代了“我”去荷塘的原因。一般说人的行动总会有原因的。“我”夜深人静后到荷塘去,按常理总该有原因,总该交代一下,这才顺理成章。朱自清先生是写作高手,不会不知道这一点,所以一开头就交代了“我”去荷塘的心理原因。由此我们也就悟得一个消息:“我”去荷塘的目的是为了消解“不宁静”。这是潜在“心里颇不宁静”的语义内的意思。既然如此,那么“我”在荷塘里哪里还会有“忧愁”呢?设若“我”在荷塘依然无法消解“不宁静”,依然感到“忧愁”,那今夜“我”的行动岂不白费、岂不毫无意义吗?
其次说路、云、月、树。这些景色是不是“忧愁”的流露呢4阅读这些“景”,要从“荷塘”意境的整体去理解。写路的幽僻是为“荷塘”的宁静蓄势作铺垫。写云、月淡淡的,树色阴阴的,也在渲染整个景色的宁静和幽雅,而不是喧闹和浓烈,这与“荷塘”整体景色的主色调十分和谐。因此,路、云、月、树的色彩并不给人以“忧愁”的感觉。
再说蝉声与蛙声。毫无疑问,蝉声与蛙声是热闹的,这岂不与“宁静”极不和谐吗4而况文章写道:“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不流露出“我”的忧愁吗?
文章是一个严密的整体,阅读切忌断章取义。“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是第六自然段的最后一句,也是“荷香月色”图写毕的最后一句。现在让我们把这一句放在整个“荷香月色”图中去阅读。第四、五、六自然段描写“荷香月色”图。第四自然段写月下荷塘,采用以动写静法,如写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写白花“如刚出浴的美人”,又写了微风吹起叶子与花的一丝颤动,使境界动中显静。令人称赞的是通感手法的妙用:“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静)巧用“歌声”(动)比喻,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以动写静。同样,第五自然段写荷塘上的月光也采用以动写静法。写月光(静)用“流水”(动)作比,写灌木的阴影(静)以“鬼”作比;最后也用通感修辞写光和影(静)以“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动)作比。
“以动写静”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写法。中国古代诗人早就懂得动静的辩证关系,为了创造“静”的境界,不能一味写静,而从动中写静,其效果更显得静。在以动写静中,诗人常常采用以声写静,即寂处有音,动中见静。诚如钱钟书先生所说:“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得愈觉其深。”!以声写静为我们所知的莫过于梁朝王籍《入若耶溪》中两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对中国古典诗艺和诗歌非常熟悉的朱自清先生对以声写静法和王籍诗当然了如指掌。他纯熟地把以动写静、以声写静法化用于自己文章中。第六自然段在整个“荷香月色”图中是衬景,以荷塘四周的景色衬托整个图景的宁静。最后以蝉声与蛙声的“热闹”收束。很清楚,“蝉噪林逾静”,荷塘的一派宁静由于热闹的蝉声与蛙声的“衬托而得愈觉其深”。所以结句说:“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正是“我”内心彻底宁静的直白!“什么也没有”,没有热闹,没有不宁静,没有忧愁,一切的一切都没有了,内心里只有一片的宁静。“蝉声与蛙声”,把整个“荷塘”境界的宁静推到了高潮,推到了极致。当我们这样解读时,“忧愁”何在乎?其实,只要细想一下,如果从蝉声与蛙声中流露出“我”的忧愁,那么文章还会接着写“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么?设若“ 我”的心情是忧愁的,还有什么雅兴“忽然想起”那些情趣之事呢?
最后说在写采莲时“我”有没有萌生“忧愁”。文章在引用了《采莲赋》后写道:“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感慨是不是“淡淡的忧愁”呢=对之也要从整体语境去阅读。上文引梁元帝《采莲赋》前半部分,写采莲少女荡舟采莲与俊艳少男传情,这里有红莲紫茎的美丽荷花,有荷花般美
丽的少女,有少男少女情窦初开的传情……多么有趣的情景。所以,当“我”回想到这些时,有赞赏,故曰“真是有趣的事”;也有感叹,故曰“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可惜”的感叹是不是“忧愁”的情绪呢=我们知道文章中的“我”即是朱自清先生,此时的朱先生已经早有妻室儿女了。这在文章一开头就作了交代,看来这一交代非常重要。一个有妻有儿的男人,对于少男少女的传情戏追,当然只能是“可惜无福消受了”。另外,作家用词也十分精当,这里特意用了“我们”而不用“我”。“我们”,泛指像“我”这样青春不再,有妻子儿女的男人们。那么,由此说这一批男人“忧愁”岂不荒乎其唐么=只要从整体语境去阅读,咬文嚼字地体会,“我”在回想昔日的采莲盛事时心情依然是欣喜的,丝毫没有“忧愁”。
四
持“忧愁”“悲伤”“孤独”“凄凉”等说法的论者,其误读在于把现实世界中“我”“心里颇不宁静”的感情一贯到底,没有看到《荷塘月色》文本是由两个不同的世界、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心绪构建而成,这就是:
现实世界———家———不宁静烦恼……第一自然段 另一世界———荷塘———宁静喜悦……第二至十自然段 由此可见,“忧愁”的心绪只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
写作《荷塘月色》时,朱自清先生确实“心里颇不宁静”。这种不宁静是一个正直的有良知的自由知识分子在历史的转折关口、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必然产生的心态。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时代要求正直的知识分子投笔从戎、融入革命的洪流。朱自清先生在理智上认识到这一点,感到知识阶级正在“向着死亡走”,应该“一切不顾地拼命上前肉搏”!;但在行动上,自由知识分子的秉性又决定了他“是一个不配革命的人”,无法“轧入无产阶级”\"。于是,朱自清先生陷入了痛苦和矛盾之中。这就是朱先生“心里颇不宁静”的根本原因。
朱自清先生当时自由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决定了他不能投身于革命洪流,也决定了他不会与反革命同流合污,他只有逃避一途,隐入了国学的象牙塔。然而,曾经沐浴过“五四”大潮的朱自清先生在国学的故纸堆中依然难以心里宁静,国学“便是现在我走着的
路。至于究竟能够走到何处,是全然不知道”。这是怎样痛苦的选择,艰难的选择,无奈的选择,而又不能不作出的选择。朱自清先生在如此无奈和痛苦中挣扎、彷徨,他在故纸堆中爬梳翻检时内心深处又多么企盼有一个宁静幽雅的空间、有一个洁净自由的境地出现。然而现实世界中哪里存在呢=到处喧嚣,到处嘈杂,到处庸俗,到处污秽,到处黑暗。于是,心中幻想的“荷塘”浮现眼前。毫无疑
问,“荷塘”是朱自清先生在现实的“不宁静”心态中升华出来的一个理想化的世界。
“荷塘”的理想世界完全是按照一代自由知识分子的嗜好、情调和意愿构建起来的。这是一批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们曾经接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在第一次革命失败后既不能投奔激烈的阶级斗争,也不愿为反革命权势效劳;他们洁身自好,仍然固守“五四”知识分子的自由立场,希望保全自己的独立不羁之身,最终只能隐入学术的象牙塔;他们嗜好宁静,秉性高雅,喜爱净洁,追求自由。可以想见,朱自清先生创设的“荷塘”世界完全契合这批知识分子的意愿和情趣。
“荷塘”,是一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世界。
五
朱自清先生在写《荷塘月色》时有没有想到过《桃花源记》?这个有趣的问题恐怕难以找到确证的回答。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就是朱先生定然十分熟悉并能记诵《桃花源记》。试想,一个自小熟读经籍古文,以后又对国学有很深造诣的知识分子,连童孺都能背诵的《桃花源记》,他岂会不知焉能不晓?
我想朱自清先生会从《桃花源记》中汲取营养得到启示的。《桃花源记》在战乱频仍的岁月,描写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百姓富裕怡然自乐的理想社会———桃花源;《荷塘月色》在动荡不安的年代,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幽雅、净洁而有趣的自由自在的理想世界———荷塘。从“桃花源”到“荷塘”,其表达的“理想”是一脉相承的。另外,《桃花源记》的总框架是“去桃花源———在桃花源———离桃花源”。为了凸现“在”的理想,《荷塘月色》也采取这样的架构:去荷塘———在荷塘———离荷塘。从这个意义上说,《荷塘月色》是现代版的《桃花源记》。
但后起的《荷塘月色》并没有去因袭前人的作品。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月色》不仅在“理想”的内在涵义与古人的《桃花源记》不尽相同,就是在文本样式上也独出心裁。这突出地表现在两篇散文有着迥异的叙述策略。《桃花源记》追求“假”,所以在结尾处还特意安排了一个太守派人“寻向所志,遂迷”的结局,造成“桃花源”虚无缥缈的效果。而《荷塘月色》在营造虚拟的“荷塘”时刻意讲究“真”,让读者产生“荷塘”真在之感。比如开头把去因交代得一清二楚实实在在;写“在荷塘”,实写之景在现实中样样存在,虚写之事有古籍诗文印证,使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后起的《荷塘月色》以独有的艺术风采彪炳于现代文学史册。
尽管《荷塘月色》以特异的文本样式表达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但我们依然可以寻觅它与一千五百年前表达了小农理想的《桃花源记》的脉理相通之处。
我以为从这个层面去切入才能找准《荷塘月色》的价值定位。《桃花源记》因为构建了“乌托邦”社会而赢来了不朽的声誉,那么,营造了一代知识分子理想世界的《荷塘月色》也应该提升它应有的文学价值地位。在现代文学史上表达自由知识分子理想的文学作品并不多见。朱自清先生把现代自由知识分子身处历史转折关口时的苦闷和挣扎、理想和愿望加以艺术化,用文学样式把它表达出来,而且表达得如此精湛,如此完美,实在是难得的。从表达一代知识分子的理想切入去解读《荷塘月色》,这篇精美散文应有的价值才得以充分地阐释和兑现。
宁静而幽雅、富有情趣而自由自在的生存环境,岂止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一切“以独立的身分、借助知识和精神的力量,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体现出一种公共良知、有社会参与意识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当代知识分子所渴望的生存空间。可以说,“荷塘”世界对知识分子而言是永远需要的,永远喜爱的,永远企望的。
2000年10月初稿,2002年11月改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