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有关烟台市发展蓝色经济调查报告

有关烟台市发展蓝色经济调查报告

2022-11-29 来源:爱问旅游网
有关烟台市发展蓝色经济调查报告

烟台市是山东省的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烟台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沟壑纵横交错。这里降水较充沛,空气湿润,气候温和,低山丘陵一年四季林木葱茏,明媚如画。春天,满山苍翠,花香袭人;夏日,郁郁葱葱,一片生机;秋季,果林红叶,五彩纷呈;到隆冬时节,银装素裹,玲珑剔透。

烟台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环渤海经济圈内以及东亚地区国际性港城、商城、旅游城。2005年10月26日,中央文明委召开表彰大会,烟台市等九个城市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09年1月烟台第二次蝉联这一称号。 2011年烟台市实现文明城市三连冠。 2012年2月22日,山东省烟台市市长在接受中央及香港外宣媒体联合采访时说:烟台市要把海洋经济、临港产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培植,争当国内海洋经济领军城市。他说,眼下,烟台市正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绝好机遇,创新思路,加快推进。

而所谓蓝色经济就是直接开发、利用、保护海洋以及依托海洋所进行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包括海洋经济、港口经济和涉海经济。其基本特征是与海洋密切相关的、高度开放的、生态环保的、以高科技为支撑的新型经济。蓝色经济是以海洋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集合体,与海洋经济的不同在于它打破了“海是海,陆是陆”的传统观念,是把海陆作为一个整体来建设。所以发展蓝色经济就是要把海洋和相关陆地两大优势资源和两大优势空间综合统筹,即陆海统筹。 一、烟台市发展蓝色经济的有利条件

1. 区位条件优越:烟台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是山东省7个沿海城市中唯一跨黄、渤两海的城市。在山东省,烟台是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东省的副中心城市,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整体规划“一区三带”的发展格局中,占据其中一区两带的重要位置。在环渤海地区,烟台市位于出入渤海湾的门户位置,起到连接东北与华北、衔接“两海”(渤海与黄海)的重要作用;在东北亚经济圈和亚太经济

圈,烟台市承担着沟通中日韩、辐射朝蒙俄(朝鲜、蒙古、俄罗斯)的重任。上述区位不仅赋予了烟台发展高端产业的重任,而且也为高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众多合作的平台和机会。

2.资源丰富:烟台市海域面积达2. 6万平方公里,接近陆地面积的两倍; 909公里海岸线在全省位居第二;岛屿面积达68. 57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0. 7%。烟台市不仅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而且有高尔夫、酒庄、温泉、沙滩、岛屿等高端滨海休闲度假旅游资源,还有黄金、卤水、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海洋矿产资源。

3.蓝色经济初具模式:目前,烟台已形成海洋生物、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海洋物流、海洋渔业、海洋装备制造等海洋产业体系。“十一五”期间,烟台市海洋产业总产值由548亿元增加到1265亿元。去年烟台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70.8万标箱;2011年,全市完成海洋产业产值1480亿元,比上年增长16.2%。 4.科技能力较强:王良市长表示烟台将以产业培育为核心,加快建设10个特色产业基地和10个特色园区,着力培育100家重点企业和100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综合性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海洋生物产业

基地等10个特色产业基地;推动蓬莱海洋装备制造业园、莱山核电装备产业园等10个具有较强竞争和集聚优势的特色园区发展壮大。尤其要推动海洋装备制造、新能源、海洋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力 争到2016年海洋主要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

5.环境工作较好:烟台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用能管理,淘汰落后产能,推广节能新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实施四大生态工程,搞好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推进水系造林绿化及小流域综合治理,将PM2.5纳入常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有效保护海洋,加强海域内污染源的监测和防控。 王良市长特别强调,烟台在加快海洋开发的同时,积极进行海岸带综合整治和海洋环境保护,目前已经落实了海洋环境及渔业资源修复项目46个。王良市长说他们加大了资金投入,包括对自然保护区的投入、节能减排方面的投入等,实施“蓝天、碧水、青山、绿地”四大生态工程,防治大气、水体、重金属、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努力恢复植被、绿化山体,腾出更多的城市空间建设公园和绿地。与此同时,他还表示在建设生态城市上不光只注重投放资金,更要求各级部门增强节能减排的意识。现在,各级政府都签订了责任状,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各自辖区的资源并列入考核。 二、烟台市发展蓝色经济的制约因素

1.经济增长模式落后:烟台市所确定的机械行业的汽车及零部件产品集群(以美国通用为主) 、船舶及配套产品集群(以韩国大宇为主) ;电子行业的电脑产品集群(以台湾鸿富泰为主) ;手机产品集群(以韩国

LG为主) ,以引进外资制造业为主导。由此可以看出,烟台市依然停留在以出口加工为主导,被动接受全球产业转移的经济发展模式,缺少科技自主创新的引导和企业自主品牌的培育。这种模式,虽然使烟台 市经济增长较快,规模较大,但必然影响经济运行质量和综合效益提高,从而使烟台很难成为中国直接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角色。如从2004年烟台市GDP年产均增长一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 ~3 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二位,但2007年人均GDP居全省第5位;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居全省第7位;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居全省第11位(只有4. 9% ) ,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低1. 5个百分点,这说明近几年烟台经济增长虽 快,但质量不高,效益不好。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增长方式相对粗放且主要靠投资拉动。近几年,烟台市的固定资产投资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高出济南、青岛20多个百分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64% - 68% ,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另外,出口中加工贸易占了很大比重(2007年占65. 4%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 3个百分点) ,对当地的税收贡献低。

2.产业竞争力偏低:烟台市区域协作粗放,产业集中度不够,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较弱,产业链存在缺陷,从而使烟台市的产业缺乏竞争力。首先,产业结构雷同,缺乏合理分工协作,无法形成市区经济一体化,市域经济一体化、胶东半岛经济一体化乃至环渤海经济一体更是无从谈起。每个工业园都上海洋工程机械、软件、食品等项目,每个项目都想从别人手里抢过来;每个区都建旅游景点,上物流设施,抓批发市场,但规模化、专业化和特色化水平不高,整个城市产业聚集度比较低,没

有形成合理的产业集群。其次,支柱产业的产业链短,创新能力弱(见表1) 。如烟台市支柱产业主要是以廉价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为代表的低技术含量的贴牌生产,只是简单的加工厂,并且本地的大多数零配件生产企业很难进入到龙头企业的生产体系之中。另外,海洋食品加工业技术还比较落后,创新能力不强,深加工能力不足,从而无法将资源优势变成竞争优势。

表1 2007年山东半岛各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及排序

创新创新知识知识企业产出综合地区 环境 投入 创新 流动 创新 能力 指数 排序 青岛 90.23 88.68 90.85 71.76 69.72 82.84 81.74 1 济南 88.68 99.65 70.19 74.56 79.04 66.89 79.15 2 东营 85.48 65.63 44.99 31.38 56.28 62.93 57.94 3 威海 89 51.88 28.52 35.49 37.05 85.54 55.25 4 淄博 89.2 47.58 41.64 30.16 38.98 63.05 51.69 5 烟台 80.11 37.34 36.83 27.89 39.30 72.94 49.77 6 潍坊 75.59 26.66 42.13 44.86 32.29 62.61 47.37 7 日照 64.35 6.35

22.21 9.71 18.10 64.23 31.86 8 资料来源:山东省统计年鉴(2008) 。 三、烟台市发展蓝色经济的对策

1. 认识产业发展规律,科学规划是蓝色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

对产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烟台市的区域发展特征,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科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具体到每一种产业,应在总体分析产业发展现状、前景、烟台市发展的机会和挑战的基础上,指出该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产业定位,产业构成、空间布局、开发模式和发展建议。

2. 创造产业集群优势是蓝色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产业集群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实践证明,提高核心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围绕上述所确定的产业,创造产业集群优势。利用产业集群内部的技术优势、合作优势、创新优势打造核心高端产业。再通过技术扩散、资本扩散、信息扩散、产品扩散等多种方式,加强产业对周边地区的引导和聚集作用,使其形成产业结构的阶梯模式,即核心地区发展高端产业,向外依次发展高技术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人口密集型产业。

3. 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吸引创新型人才是发展蓝色经济的关键 推进实施创新创业高端人才“双百”计划,吸引“蓝区”建设所急需的高端人才来烟创业。加快建设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分院(海阳)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争取新建一批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形成海洋高端人次的聚集。发挥烟台产学研合作优势,建设一批海洋科研成果转化高地,把烟台国家级海洋科研成果转化基地落到实处。

张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