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会学 尚吉兰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 2012年第1期
在新课标理念下,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不能再“涛声依旧”,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课堂教学提问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是督促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了解学生知识起点的有效方式。
那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构建优质高效课堂?可见提问不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教学艺术。因此在教学中问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不仅能为学生指出思维的方向和寻找答案的蹊径,而且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我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课堂问题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难易适中原则
课堂提问不宜过难,也不该过于简单。问题过于浅显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而问题过于深奥会使学生不知所云,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所提问题要有适宜的难度,既要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又要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桃子”。课堂提问更要避免“一问齐答”式的旨在追求热闹场面的表面性提问,避免每讲一两句便问“对不对”“是不是”式的随意性的习惯性提问,也要避免整治走神的学生而突然袭击式的惩罚性提问。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是能真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问题。关键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难易适中的问题,这样才能达到有效性。
如八年级上的《苏州园林》一文,在学生找出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之后,我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下面的内容。我的问题是:“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研读某个小节,分析苏州园林的特征。”可结果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找出了概括苏州园林的特征的语句,而没有一个学生能够较好地从修辞、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方面去赏析,明显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第二次教学时我改变了问题的设计方式:我给学生提供了赏析说明文的几个具体角度,比如可以抓住关键语句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比如采用了什么方法说明的;比如说明的顺序又是如何安排的等等,这样一来学生有了方向,思维的火花一下便被点燃。
可见,不是学生不会研读文章,而是教师所提的问题太深奥了,过“大”了。因为“研读”包含了很多方面,学生没有具体可行的方法的指导,难怪他们不知如何“研读”了。所以我们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问题的难易度,这样学生才能在我们的引导下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二.相机适时原则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的使用首先取决于教师对学情的掌握。学生本无疑,教师却用“对不对”、“是不是”来发问;问题本无难度,教师却把它“恩赐”给差生;提问本是为促进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而有些教师却把提问作为一种控制学生不良行为的手段……诸如此类,均属不相机不适时。我以为在以下两处设问,效果颇佳。
1.在教材的重点、难点之处。因为此时学生易产生胆怯畏难情绪,问题一出必然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我教《口技》一文第二课时时,曾在总结“侧面烘托”这一写法时依次提出了如下问题:
(1)课文哪几节是写口技表演内容的?(二至四节)
(2)这几节除写口技表演内容外,还写什么?(听众的反应)
(3)那么,作者以写什么为主呢?(口技表演内容)写听众的反应又是起什么作用呢?(烘托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只要巧妙设疑、及时点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学生便能举一反三,教师教学也可事半功倍。
2.在将要得出规律时。一次,我到兄弟校听一位老师讲授《故乡》一文。她的提问恰到其时,使我大受启发。她先布置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闰土肖像的句子,然后要求说明肖像描写的作用。看到学生心求通而不能通,口欲答却又说不出,这位老师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①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相比,外貌有何变化?②从肖像描写中可看出闰土家境有何变化?③闰土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由于提问相机、适时,学生很快明白了“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这是生活重负留下的印记,是闰土家境日渐艰难的形象反映。这种家境变化,正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民生活困苦的现实。
可见此时提问,可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主动探索奥秘,发现规律,深层次地思考问题。
三.层层深入原则
捷克伟大的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早在17世纪就提出了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教学原则。夸美纽斯认为,教师对所教知识的组织应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即教学应遵守从已知到未知、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由近及远等原则。课堂提问同样应遵循这样的原则,在有层次的问题的引领下,让我们的学生一步步理解文本的内涵,从而更好地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设计问题要注重层次性,体现探究的步步深入,这是深入解读文本所必需的。
如教学《变色龙》时,先提问:“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学生回答:“善变。”)再提问:“他‘善变’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变得快”、“反复无常”、“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提问:“他虽然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呢?”(有前面的问题作铺垫,学生很快悟出答案是:“看风使舵。”)最后,教师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这样逐层设问,先易后难,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也更好地把握住了本文的重难点。正所谓“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四.开阔延伸原则
课堂提问不仅仅是师生交流信息、情感的重要手段,同时它也是引导学生乐于思考,善于思考,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提问时首先应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问题“巧”一些,“放”一些,让学生在宽畅的思维空间中展开多角度思维,获得尽可能多、新、奇的答案。因为开放性问题强调学生获得解答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的养成,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真正主体地位,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克服“灌输式”教学倾向的“解药”,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一剂“良药”。
例如《背影》一文中有一段关于父亲背影的描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只有理解了这部分内容才有助于学生理解本文的主题。但是很多学生由于受生活体验的限制,很难从中感受到浓浓的爱子之情。教学时我首先要求学生仔细地观察教材中的插图,然后阅读这段文字,接着要求学生闭上眼睛默默地想象“父亲的体形怎样?衣着如何?爬上月台有哪些动作?”当这些画面一一在学生脑海中闪过后,我发现学生的神态有了细微的变化,然后再提问:父亲的衣着
和“我”的衣着有何不同?父亲买橘子不容易,为什么还要亲自去呢?由于学生已经进入问题的情境之中,所以讨论的时候就非常热烈,教学效果自然比较好。
五.全面有序原则
提问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不是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因此在提问时必须兼顾优、中、差各类学生,从他们的回答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兼顾各类学生还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任何一类学生产生“老师不会叫我”的想法,从而分散学习注意力。不时地叫一些不举手的同学回答也具有同样的作用。但要注意,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提问不同难度的问题,以使各类学生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跳一跳“摘到果子”,收获答问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激发求知欲,促进智慧的生成。
总之,“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巧妙地运用提问方式进行教学并非易事,有效提问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找准提问的切入点和时机,在知识的疑难点处点拨、启发,运用好不同类型的提问,叩开学生心灵,激活学生思维,“开启学生智慧之门”,形成“春色满园关不住”的亮丽风景。
郭会学,尚吉兰,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阳。
责任编校:石在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