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试卷(A卷)
考试范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院/系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总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简答题(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
1.运用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现实意义。 2.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3.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及其意义? 4.简述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5.联系实际,分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评卷人 得分 二、辨析题(共4题,每题8分,共32分)
1.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尚可不必将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 2.“世界统一于存在”。
3.“人们不断创造自然规律,但社会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因此社会规律是可以创造和消灭的”。
请阐述对上述文字的看法。 4.相对真理是包含错误认识的真理。 评卷人 得分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4分,共28分)
1.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2.试述历史发展动力理论。
湖南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试卷(A卷)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
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认识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重要原理,就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1)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
(2)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3)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恩格斯曾经把从事实出发看作是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根本点,并以此与从观念出发的唯心主义思想路线相对立。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体现和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4)在实际工作中,则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辩证方法的统一,体现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在当代中国,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只有符合这个实际,才能不断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2.(1)社会基本矛盾原理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与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与生产力,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
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a.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一定会产生不同性质的上层建筑。 c.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
d.从服务的方向上看,上层建筑一方面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反对自己的对立物;
e.从服务的方式上看,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调节来为经济基础服务,调控的手段有法律、经济、思想等手段;
f.从服务的效果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它既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
在当代中国,深入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①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③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自觉地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作为自己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④在当前,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原理,就要敏锐地把握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3.(1)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具体内容是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二重属性。具体劳动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是价值实体,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形成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劳动二重性学说的意义: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①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以前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人,早就分析了价值并把价值归结为劳动时间。但是,他们没有发现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不了解是抽象劳动而不是具体劳动创造了价值。当人们提到生产商品的劳动各不相同为什么可以互相比较,是什么劳动形成商品价值时,他们不能作出科学的回答。马克思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提出劳动二重性学说,第一次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从而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提出的劳动价值理论发生了革命性变革,成为完全科学的理论。
②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运用此学说,论证雇佣劳动者的具体劳动,在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的同时,转移了旧价值,而抽象劳动则形成新价值,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区分了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创立剩余价值理论。
③劳动二重性学说,还为其他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等等。总之,马克思的全部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劳动二重性理论基础之上的。
4.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1)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的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②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的,但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③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因为劳动力的价值有特殊性,它不但能创造出新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①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增殖。资本家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执行资本的职能。
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环节。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环节都是为生产剩余价值服务的,并且是由获得剩余价值的多少决定的。
③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全过程。对于剩余价值的追求驱使资本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使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加剧和扩大,再生产比例遭到破坏,产品价值的实现出现困难,引发经济危机,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灭亡。 总之,由于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发展和灭亡,因此它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5.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1)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实践表明,虽然已经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起点的生产力状况都比较落后,但是,各国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就决定了各个国家必须根据自己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战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他们进行活动的既定前提和基础。各个民族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按照自己的民族特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要求他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自己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根植于本国的土壤之中,才能取得成功。
(3)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时代是不断前进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也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从世界范围来说,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具体的国家来说,同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也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适时地调整、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实践证明,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也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多样化的趋势日益突出。
二、辨析题(共4题,每题8分,共32分) 1.该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1)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在各个方面的充分或最大限度的发展。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2)由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但是,没有起点就没有终点,这个起点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社会关系的根本性变革,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实践表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都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通过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这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所决定的。
2.该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这是一个折中主义的命题,他否认了世界统一于物质,实际上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1)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关于世界有无共同的本原问题。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
(2)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存在”,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它作为“思维”的对立面,是物质的存在,单独的“存在”概念,既可以是物质的存在,也可以是精神的存在。
可见,把“存在”作为世界统一的基础,混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实际上宣扬的是精神的存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3.该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1)规律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任何规律都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和稳定联系。
(2)自然与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社会规律是规律的一种,只能被认识和利用,绝不能被创造,更不能被消灭。客观性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根本特性:第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第二,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
(3)人们不能创造自然规律,也不能创造和消灭社会规律,但是人们可以认识客观规律,用以指导社会实践,违背规律必然会受到自然界和社会的惩罚。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发明或消灭规律,人们只能认识、利用规律,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4.该观点错误。具体分析如下: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1)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由于任何真理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这是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2)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任何特定的真理不仅所反映的对象在范围上是有限的,而且其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都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认识的深刻程度、精确
程度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这是真理在深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4分,共28分)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具有一致性。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党确立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党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实际工作的指导思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思想路线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生动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思想路线的统一具体表现为:
(1)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关于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理论。思想路线是哲学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化,即作为指导思想而体现于实际工作各个方面的哲学路线。思想路线和认识路线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最精练、最简要的概括。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2)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路线,表现在实际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具体化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实践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尊重实践,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和群众的实践活动作为党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为了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际工作中贯彻理论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路线。
(4)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而不是旧唯物主义的机械的反映论。能动的反映论,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尊重客观规律性、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理论依据。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和目的,就是要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 (5)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是否真正做到了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证明。通过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真理的过程。党的思想路线正是体现了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6)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根据。历史的经验证明,党的思想路线是否正确,是否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贯彻党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总之,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思想路线是否正确,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我们的思想和理论才能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才能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党的思想路线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统一的。
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社会内在的矛盾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决定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推动社会的发展变化。 (1)社会基本矛盾的含义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是两对矛盾,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于上层建筑来说是经济基础,对于生产力而言它是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同生产关系发生冲突,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随着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革,整个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也要发生变革,社会就将由一种形态或制度发展到另一种形态或制度。由此可见,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3)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
①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时,即当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维护旧的生产关系的反动阶级,必然同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形成尖锐的对抗。这时,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革命斗争,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才能建立新的社会形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前进。
②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 (4)革命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①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旧的上层建筑又极力维护旧的经济基础时,必须通过社会革命这一手段来摧毁或扫除历史前进的障碍。
②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③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5)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作用的结果,不仅表现为通过革命实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而且表现为通过改革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即实现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旧的社会体制的变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