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张弛有度”的智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张弛有度”的智慧

2022-05-18 来源:爱问旅游网
小学教育2019年第6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张弛有度”的智慧

金旗科

江西省婺源县詹天佑小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节奏控制,借助节奏的合理控制促使课堂教学能够达到收放自如,从而保障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在以往课堂教学中,因为存在封闭性的思想限制问题,教学虽然简单、直接但是并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成长。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本文简要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张弛有度”的智慧,希望可以为其他教育者提供一定帮助。关键词:小学数学;张弛有度;智慧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好的任务涉及到对教材的解读、明确教学目标以及设计课堂教学结构,促使课堂的发展走向有计划性、目标性,从而保障整体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张弛独有”主要是体现在适度方面,任何教学过程都需要建立在适度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保障学生参与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综合性目标。对此,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张弛有度”的智慧具备显著教育价值。一、适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的教学结构、目标主要是参考教材决定,教材也为数学学习提供了主体、线索以及知识点,属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资源。但是,也有许多课堂教学存在情境贴近学生的现象,此时教师所需要做的便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的调整和优化情境,促使情境本身可以更好的影响学生,形成融入情境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材的情境是松鼠与兔子捡贝壳,并对比谁捡的多。这样的教学情境本身比较枯燥和强制性,学生很难通过情境形成共鸣。此时教师需要做的便是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情境进行适当的改变,例如在马路上拍照,其中涉及到公交站台等车的人和早餐摊吃早饭的人,并对比哪一类人更多。借助这一种更加与实际贴合的情境可以更好的形成与学生的共鸣,学生此时的学习欲望也会更加强烈。并且在生活中遇到同等情境时也会不自觉的应用对比知识,这对于能力提升有着更好的推动作用。教材当中的情境一般是利于学生抽象建模,但是学生处于不同情境与环境之下,兴趣也会发生改变,此时便需要掌握教材的内置与内涵,并适当的进行改变,从而保障情境教学的作用最大化。二、适度教学,提高探索与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问题属于推动课堂教学进度的重要方式,教师普遍会在教学之前预设许多的问题并,其中问题会有明确的教学活动,有些问题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问题属于重要的思考媒介,学生的思维则会因为教师的问题指向形成变化,高层次性的问题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思考意识,从而形成思维的发展。在问题方面需要适度,适度的问题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反之则会导致对学生思维的限制,很难形成学习积极性。并且适度的问题可以更好的保留思考的空间,这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尊重和主体突出的表现,可以保障整体教学质量的稳定性。例如,在“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这一案例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在围绕着“45+23”预设问题,如“口算45+23与45+20+3例证明两位数分成是整十数与一位数的方法和作用吗”,并总结感受”、“通过上述两个算式发现什么道理”、“能够举、“能证明如何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吗”。借助问题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可以更好的根据教师的问题进行逐渐性的问题思考与解决,在课后反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会有明显的提升,可以更好的提高自我反思与知识内化的效果,更好的解放学生的思维,将课堂的自主控制权交还给学生,促使学生在学习期间找到最佳的问题解决方式,达到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综合性目的。三、适度策略,推动学生能力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方法的优化非常重要,只有在保障方法合理性的同时才可以更好的维持学生的思维与知识结构,从而达到能力的提升。在课堂教学的思考方式以及具体的问题解决方法方面并不相同,教师需要做的是尽可能提供尊重与鼓励。例如,在上述案例当中,教师可以将一个计算公式通过不同方式进行计算,如(20+20+25+3)、(40+20+5+3),借助不同的方式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对比,并思考不同计算方式的差异以及步骤的简化作用,更好的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教学方法的优化属于知识结构是否完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必然多远,此时需要做的便是尊重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的学习成长可以长远化。四、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做到“张弛有度”的难度较高,教师需要及时打开思维的枷锁,有意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思考主动性,促使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形成轻松、快乐,从而达到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对于教师而言,需要在教学中做到尊重与包容,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课堂教学策略,促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持续提升。参考文献:[1]丁涛.课堂有效教学中语言节奏的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21(S1):183-184+188.[2]唐小平.以生为本,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J].科学咨询,2017,14(11):51-51.[3]吴静.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以“图形与几何”领域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7,312):58-62.·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