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的发生与生物防治分析

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的发生与生物防治分析

2023-06-23 来源:爱问旅游网
PLANT PROTECTION

1005-2690(2019)09-0123-02 中图分类号: S451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绿色

植保

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的发生与生物防治分析

庞海生

( 遂溪县林业局杨柑工作站,广东 湛江 524386 )

现阶段,我国诸多地方存在非常严重的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的大量入侵,受灾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此生摘 要:

物具备传播能力强、速度快、环境适应度高等特性,一旦大量繁殖便会对该地区的农作物及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破坏,引发农作物减产、品质下降和本地原有生物物种数量减少、灭绝等问题。因此,该外来生物的繁殖危害严重,需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积极学习薇甘菊防治相关的成功经验,实现彻底有效防治的目的。

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生物防治;策略关键词:

近年来,受全球化经济深入发展、生态环境改造、农林牧副渔生产需要和物种自身传播能力等因素影响,导致我国存在严峻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这些物种虽在一定程度上可带来经济效益,具备观赏价值,但是如果盲目引进、忽略管理,便会导致外来物种大量繁衍,成为繁殖能力、传播能力及生态环境适应性较强的有害入侵生物物种,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人类健康、生态环境等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引发社会经济、生态环境问题,所以人们需要对外来生物有正确的认知,对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治方法加强研究,确保相关方法应用后获得良好的防治成果。其中薇甘菊为一种常见的外来有害生物,当前广东、云南、海南等省市为薇甘菊入侵的重灾区。因此,结合薇甘菊防治经验,对各类生物防治手段进行阐述,以期为其他地区薇甘菊防治效果的提升提供参考经验。

匐、攀缘覆盖式的繁衍。目前薇甘菊传入我国的方式主要为自然、人为,其中前者是由于薇甘菊种子借助于风、水等条件向其他地方进行传播,传播范围与速度略差于人为传播,后者则为人或借助于交通工具进行的物种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总结薇甘菊杂草的危害入侵对象较多,包括农田、苗木生长区域、平原、滩涂等地区。传播能力强,传播至某适合生存的地方后会迅速落地生根。若为平坦开阔地带会直接覆盖,若为植物则会直接缠绕生长并大量吸取植物生长的养分,最终致使植物死亡。而且,薇甘菊生长期间会释放出化感物质,其他植物、农作物与之接触后便会出现生长缓慢、养分不足甚至于死亡情况,薇甘菊则会继续大面积的生长[1]。

2 薇甘菊生物防治方法

当前适用于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生物防治的对策主要为下列3种,不同方法的应用条件与效果存在差异,需要遭受薇甘菊入侵地区的防治人员全面掌握各类方法的优缺点,以便在后续的应用中,能够参考本地区薇甘菊入侵现状,选择可行性高且强效的防治方法进行应用,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2.1 植物防治

利用生物防治手段防治外来有害入侵物种,关键在于利用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作用,杀灭有害物种。所以,在防治薇甘菊期间,防治人员可以利用植物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首先,可栽培种植林。薇甘菊生长时喜阳,防治人员可以在薇甘菊生长的地方栽植具有高度高、树冠大等特点的苗木,借助苗木树冠遮阳作用,使得薇甘菊无法吸收阳光,最终有效阻止薇甘菊的生长。同时培育种植

1 薇甘菊发生概述

薇甘菊属于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灌木状攀缘藤本植物,原产地为中美洲、南美洲。近年来在亚洲诸多地方大面积出现,包括马来西亚、菲律宾及我国等数十个国家。其中热带、亚热带地区受灾最为严重,我国首次出现薇甘菊物种的时间为20世纪10年代末的香港,内地首次发现在1984年的广东省深圳市。历经多年的繁殖发展,该种杂草遍及我国很多地方且根除难度非常大,成为具有极大危害的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生命周期不长,茎节生根难度小,在无性、有性繁殖之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生长繁衍。果实质量小且重量轻,与风、水接触后会随之四散,然后生根发芽繁殖。同时薇甘菊喜光好湿,在高温多雨、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的果园、水沟及植物园等地方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可进行匍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123·

绿色植保

PLANT PROTECTION

林期间,防治人员可以选择不同植物进行合理搭配种植,如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植物可以共同构成植物群落,促使植物郁闭度提升,减少薇甘菊种子随着风、雨水四散传播的机会。此外种植林栽种期间,工作人员需要借助监测预警系统对薇甘菊的生长、繁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如果系统检出该种杂草,防治人员可及时采取措施对薇甘菊杀灭处理,也可以在繁殖地区栽种薇甘菊抗性树种,便可以达到薇甘菊育林防治的理想效果。

其次,可利用田野菟丝子防治薇甘菊。田野菟丝子为农作物栽种过程中常会出现的一种杂草(见图1),生长期间与宿主接触后自身会逐渐断裂,并依赖宿主而活,不断吸收宿主养分最终导致宿主死亡。因此,可让菟丝子寄生于薇甘菊植株之上,便可以使得薇甘菊生长高度、叶片数量等受限制,并且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指标也会随之下降。一般情况下,田野菟丝子与薇甘菊接触2个月时,便会使得薇甘菊无法正常开花结果甚至繁衍。但此种方法存在成本高、推广难度大等问题,需要引起防治人员的重视,以便结合薇甘菊防治地区具体情况作出合理的选择。在2003年,珠海市林业局与薇甘菊防治研究部门通过开展生态物种试验,可知田野菟丝子防控薇甘菊成效显著,自当年开始珠海市便在整个市及邻近的深圳市、东莞市等地区进行了田野菟丝子防治方案推广。经过短短一段时间应用,这些地区的薇甘菊得到了有效控制,物种多样性逐渐恢复,本地植物种类大量成活且健康生长,显示出该种生物方法应用成效卓越,值得在薇甘菊灾害发生地区大力推广与应用[2]。

安婀珍蝶、灯蛾、椿象、象鼻虫等,通过天敌对植物的啃食可达到消灭薇甘菊的效果。其中紫红短须螨应用于薇甘菊防治工作中,借由虫卵与该杂草进行直接接触,90 d左右薇甘菊便会出现叶片卷曲、颜色发黄等表现,180 d左右时薇甘菊则会出现茎叶发黄、干枯及死亡。安婀珍蝶防治薇甘菊的方法当前在印尼有着成功的应用,该种昆虫接触薇甘菊后会吸食该杂草养分,引发薇甘菊死亡。广东省在发现本省内出现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后,于2001年引进了安婀珍蝶,借助该昆虫啃食植物的特性,对于薇甘菊进行了良好的防控。但是,该方法的应用存在较高的风险,最终破坏本地原有生态,导致安婀珍蝶大暴发。因此,广东省在后续的天敌防治法应用时,对于象鼻虫、椿象等昆虫与薇甘菊杂草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以期这些天敌可以为薇甘菊的有效生物防治作出贡献[3]。2.3 病原微生物防治

该方法主张采用薇甘菊柄锈菌进行防治。该种病原菌具有单主寄生特点,感染薇甘菊后可对植株整体产生不良影响,使之发生溃疡、坏死、生长缓慢、枯萎、死亡等情况。也可以利用炭疽病菌达到较好的薇甘菊防治效果。但是,病原微生物防治法在现阶段的薇甘菊防治应用中存在环境适应性、安全性等方面问题,如果直接应用会导致其他生态威胁,所以,该防治方法有待科研人员在未来继续加强研究。2.4 常用的治理方法

首先是人工铲除。该法为防治薇甘菊杂草的常规且重要的处理办法,铲除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以前或者次年3月份的生长阶段。此时薇甘菊花、种子并没有完全成熟或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其借助人力、机械设备的人工铲除,便可以从根部彻底拔除薇甘菊,避免发生薇甘菊大肆繁殖生长的情况。该方法与其他防治手段进行应用效果对比,成本较低、清洁度高且不会对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该方法在后续的薇甘菊防治中需要加强应用。

其次是化学药物喷治。化学药物主要有紫薇清(参考90~120 mL/667 m2的标准,加水作以1 500~2 000倍液稀释后摇匀喷治)、灭薇净(参考100~160 mL/667 m2的标准,加水作以500~800倍液稀释后喷治)等。此法应用时要求作业人员可以对相

图1 田野菟丝子

应药物的成分与作用提前了解,准确把握化学药物喷洒时的稀释浓度,以此科学合理地配制薇甘菊化学药物喷

2.2 天敌防治

薇甘菊生长期间有着多种天敌,例如紫红短须螨、

(下转126页)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124·

绿色植保

PLANT PROTECTION

在2.5 mm左右。第二,孔数应不多于3个,孔深应在0.5~1.0 cm。一定要注意打孔不能打到树芯。孔间距应在10~15 cm。第三,拔掉注射器的保护帽,并将注射头插入到小孔内,然后轻捏瓶身将药液注射到树干中,直至瓶中出现气泡。第四,在完成注射之后,还应及时做好善后工作,将注射器处理后存放起来。一般情况下,完成注射几个小时后,注射药液就会起效。

护帽,并将注射头插入到小孔内,然后轻捏瓶身将药液注射到树干中,直至瓶中出现气泡。第五,完成注射之后,及时做好注射器的回收,从而减少资源浪费。第六,药液主要是通过树木的疏导组织管随着蒸腾流输导的。由于微孔注射管的直径比较小,且它接触导管、管胞的面积小,所以药液疏导速度会比较慢。对此,可采用多打几个注射孔的方法,加快药液疏导,加快药液起效。4.3 防治效果分析

经过与以往的防治数据对比发现,在36 ℃下采用微孔注射技术,滴注5 h后,黄刺蛾的死亡率可达到98%以上;在27 ℃下采用微孔注射技术,滴注6 h后,黄刺蛾的死亡率可达到90%以上。由此可见,采用同浓度的药物,外界温度较高时,杀虫效果较好。

4 微孔注射技术在防治栾树黄刺蛾中的应用

黄山栾树的树干高度为8~10 m,胸径10~30 cm。某地的黄山栾树出现了黄刺蛾病虫害,经观察发现这些黄刺蛾基本为2~4龄的幼虫。考虑到黄山栾树的树干比较高,无法采用喷药的方式,所以选择采用微孔注射技术。

4.1 药剂及微孔注射器

在实际防治中采用了容量为20 mL的微孔滴注瓶。这种瓶子的底部具有空气调节阀,上部有注射针头。其中注射针头的直径在1.5 mm左右,总长为3.6 cm。打孔采用的设备是以铅酸蓄电池为电源的电动打孔机。这种蓄电池的电容量比较大,不会发生钻孔中断的问题。钻头是专门用于林木的打孔钻头,直径为2 mm,总长为5 cm。选用的防治药剂为30%的氯胺磷乳油。4.2 防治方法

第一,先用电动打孔机在树干基部,大约离地面1 m的位置,以向下45°角打孔。第二,将孔深控制在3 cm左右。第三,每1 cm树干胸径注射原药1 mL,滴注瓶的药量控制在10 mL左右。第四,拔掉注射器的保

5 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微孔注射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林木病虫害防治成本,提升防治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防治效果。所以,在应用微孔注射技术时,工作人员应充分把握该技术的运用要点,充分发挥出微孔注射技术的优势。

参考文献:

[ 1 ] 董晓梅.微孔注射技术在林木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的运用

[J].现代园艺,2018(12):57.

[ 2 ] 王影,张鑫.微孔注射技术在林木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的

运用[J].安徽林业科技,2016,42(5):50-52.

(收稿日期:2019-07-15)

(上接124页)

剂,促使药物有效杀灭薇甘菊,防止薇甘菊再次死灰复燃,而且药物使用期间要定向喷药,不可杀灭其他原属于本地的植物,避免对附近地区的环境造成污染。不可对土壤性质造成改变,但是,该方法存在施药时机选择不当、药物滥用等问题,需要引起薇甘菊防治人员的关注,以便在之后的薇甘菊防治工作中可以不断提升化学药物喷治法的应用成效。

把握,之后基于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生物防治手段防治薇甘菊,控制减少薇甘菊生长量,确保本地区生态环境逐渐趋于平衡状态,促使农作物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 1 ] 李志杰,黄江华.薇甘菊防治研究进展[J].仲恺农业工程

学院学报,2018,31(1):66-71.

[ 2 ] 徐小伟,泽桑梓,杨斌,等.薇甘菊的分布危害、生物

防治及资源化利用研究现状与展望[J].热带农业科学,2014,34(12):75-84.

[ 3 ] 许少嫦,高亿波,林绪平,等.广东薇甘菊发生现状、防治

和研究进展[J].广东林业科技,2013,29(4):83-89.

3 结语

总之,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采取生物防治的效果好且安全性高,所以,为了提升生物防治方法应用有效性,要求防治人员对于本地薇甘菊的发生情况进行有效

(收稿日期:2019-07-08)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1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