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指导(一)游戏开始后,我依旧走进理发店观察其游戏情况,正好有一个小顾客在洗头,理发师静静先拿起莲蓬头给小顾客冲水,冲好后抹上洗发水开始抓,抓了一会儿她开心的闻闻,“好香呀!”然后她又帮小顾客冲干净了头发,冲完后她拿起了卷发棒开始给小顾客烫头发了,我看见后提醒道:“静静,你还没有把头发吹干呢!”听完我的提醒,静静又拿起了吹风机重新给小顾客吹干了头发,吹干后再进行烫发。我又观察了一会儿,发现两位小理发师虽然已经初步知道了理发师要做什么,但还是常常会忘记其中一个步骤或者把理发步骤弄反,一会儿忘记吹头发,一会儿变成先烫头发再洗头……而且理发店里的小顾客也一直是那两个,上周刚开业时候的热闹感觉完全没有了。
分析策略
在经过上周的观察和指导后,两位小理发师已经对自己的职责和小理发师要做的事情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孩子对于理发师的经验还是比较少的,而理发烫发的过程其实还是比较繁琐的,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提醒我,对于这样比较复杂的游戏情节,还是需要图示提醒的,图示对于小班孩子游戏的促进是最有效的。因此,我在理发店的墙上贴上了洗发烫发流程图,提醒小理发师们如何给客人洗发、烫发。同时,理发店的人变少了也是因为理发店的游戏情节还是比较单一的,就洗发、剪发、烫发,特别是小顾客坐在里面很没劲,再加上有新增设的游乐场和打的车游戏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要想要理发店重新热闹起来,为理发店添设更多的材料可能是唯一的方法。
观察指导(二)
角色游戏开始了,小顾客沐纯打了个的很快就到了理发店。她一进门,理发店的理发
1
师就很热情的招待了她,她说:“我要烫个漂亮的头发,像我妈妈一样!”理发师小杰说:“好的!”然后开始给她洗头,洗好后用卷发棒给她卷了会儿头发,接着,他忽然想起来我给理发店新添了些漂亮的假发,于是他蹭蹭蹭跑去拿了过来,问沐纯:“你要哪个头发呀?”沐纯开心的挑了一个粉色的头发,戴在了头上,带上假发后开心的回家去了。看见了沐纯头上的假发后,娃娃家爱美的妈妈们都好羡慕,赶紧都到理发店里烫头发了,理发店恢复了热闹,顾客一多,小理发师们也玩的更起劲了。而增添了洗发烫发图示后,小理发师们也变得更有模有样了。
分析策略
上次在观察游戏时,我发现理发店的生意又有点冷清了,导致理发师有时候经常会坚持不了离开店里出去玩,于是为了吸引顾客,我又给理发店增添了一些新材料:图示和假发。果然,增添了图示后,理发师们工作的更有模有样也更有序了,而假发更是吸引了好多爱美的女孩子来店里烫发,理发店恢复了热闹,孩子们也更喜欢也愿意来游戏了。小班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很强,其活动离不开具体的事物,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受到环境中的具体事物的制约,在活动中缺乏明确的目的,这就使他们在游戏活动中其思维离不开具体的游戏材料,离不开周围具体环境的刺激。小班幼儿的游戏材料能有效地激发他们游戏动机,所以老师在准备时要更用心。
精选阅读角色游戏理发店的观察记录及反思我们中班组的角色游戏在一个专用教室内,里面共有7个角色区,在开展游戏时候,我发现幼儿比较喜欢玩“理发店”,在理发店里我们年级组的老师利用废旧物品给理发店添上了一些道具,如洗头盆,衣服,莲蓬头等等,幼儿对新东西很感兴趣。就说星期二的角色活动课,活动开始,我和幼儿一起回忆了“理发店”游戏中的主要角色和他们各自的工作任务。游戏开始前,幼儿自己分配角色。我就让他们分组商量,我不知道他们商量得怎样,但要给他们尝试的机会,在游戏
2
过程中,和黄朱颖扮演得比较好,曹雪莲当顾客时就很耐心地坐在小凳子上让黄朱颖洗头,我看到黄朱颖洗得很认真,而且还有对“你洗得舒服吗?”“我这里很痒”等。还有几个幼儿也表现得不错。徐梦婷对道具感兴趣,忘记了自己的角色有时自己在梳头。在老师的提醒下,她回到角中。在其他游戏过程中,很多幼儿朦胧了角色意识,以致游戏没办法玩下去。游戏结束时,幼儿学会整理玩具,但整理得不够整齐。
幼儿行为分析
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角色意识和自我的主见,在游戏中,教师不需要一味地为孩子们解决问题,而是可以把一些简单的问题抛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动脑筋解决。
教师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要以平行介入的方式帮助幼儿,让游戏继续开展下去。
反思与推进
在游戏开始,全班幼儿都会积极主动地参加游戏,而且还有了自我的主见,但角色意识不够强,有的幼儿只会摆弄道具,不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还有的幼儿能按角色要求行动,但表演一般。还有一些幼儿不遵守游戏规则。
在知识准备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够,继续请家长配合我们的工作,带幼儿去理发店参观。老师提供有关的资料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对“宠物医院”游戏的观察与分析游戏时间到了,动物医院问诊处,等着看病的宠物排起了长队。宠物的爸爸妈妈们心急火燎地为小宠物看病,有的说:“娃娃病了,头疼。”有的说:“宝宝的肚子痛,老是拉稀。”还有的说:“我的宝贝吐了,难受得要看医生……”
3
猫医生正忙得不可开交,陈潇潇抱着她的宠物熊熊又来到了医院,挤进队伍要找猫医生。她不是刚离开宠物医院吗?怎么又回来了?我觉得奇怪,心里想:需要老师干预一下吗?她这样频繁进出宠物医院,还什么也不顾地挤进队伍,岂不要把游戏区的秩序搞乱了?但她是否有其他的原因呢?我静静地靠近她们,听着她和猫医生的交谈。陈潇潇:“猫医生,我家的熊熊又病了,这次它的肚子疼,疼得饭都吃不下。你快给它看看吧!”扮演猫医生的陈思彤则有模有样地拿起听筒在小熊的胸前认真地听了起来,若有其事地说:“小熊睡觉时有没有着凉?”陈潇潇直摇头,迫不及待地说:“没有呀,猫医生,它是不是需要开刀?我爸爸上次肚子疼,医生说是阑尾炎,就是开刀以后才好的。”猫医生:“小熊一定是吃了脏东西,我给它配点药就好了。”陈潇潇边点头边说:“是的,它总喜欢用脏手拿东西吃。”旁边等候的小朋友也说:“对呀,不能用脏手拿东西吃的,否则就要肚子疼了。”听着大家的交谈,我庆幸自己没有鲁莽干涉,孩子们有自己游戏的想法,即使偶尔出现不守规则的情况,孩子们也会自己调节。游戏不就是孩子们锻炼社会能力的重要途径吗?
分析:
小班孩子好模仿,他们对模仿医生的动作或医生的材料感兴趣,喜欢摆弄医生使用的听筒、温度计、针筒等用具,更愿意模仿医生给宝宝看病打针、测体温的动作。而游戏中猫医生的小猫头饰、牛医生的小牛头饰更让孩子们沉浸到角色之中。所以,医院问诊处出现排长队的现象并不奇怪,孩子们也基本都能耐心地等待。陈潇潇急匆匆地插队找猫医生看病,反映了她从爸爸阑尾炎动手术的生活经验中所得到的关于肚子疼的新认识;而其他孩子能够让她先看病,也反映了孩子们对“急病先看”的就医常识的认识。教师在游戏中不能急于介入维持游戏秩序,而要耐心等待孩子们的自我处理。游戏中孩子们之间积极主动的交往,促进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交往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注射室里传来几声刺耳的尖叫声,孩子们却好像谁也没听见,依然玩得很投入。我循
4
声找过去,见输液护士王硕正在给小动物打针挂水,刺耳的尖叫声就是从他的嘴里发出的,他还做出一脸痛苦害怕的样子,让人一下子就想到打针的痛苦。见到我,王硕说:“小动物打针时怕疼,在叫它的妈妈呢!”“嗯,小医生要安慰它们,告诉它们打针以后病就会好了。”王硕点点头,小声地说:“我打针的时候医生也是这么说的,可我不喜欢打针,很害怕。”“是呀,现在你是小医生了,一定要勇敢,要用笑眯眯的表情告诉病人,这样它们才不会害怕。要是你这么害怕,还发出这种害怕的声音,病人就不敢来打针了。”
在游戏讲评的时候,我请王硕来介绍他的游戏经历,王硕说:“我做小医生,见到病人就眯眯笑,病人看到我的微笑,就不害怕打针了。我微笑的时候,就觉得自己也不害怕打针了。”
分析:
游戏中有各种各样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开心、有惊喜,也有沮丧或愤怒,而这种情感的体验跟孩子的生活经验密不可分。王硕在自己生病的时候体验了打针的痛苦,在进行医院游戏时就把这种痛苦表现出来了。但王硕混淆了“医生”和“病人”的角色身份,他只顾宣泄“病人”的一种情绪而忘记了“医生”的职责。我的介入,帮助他明白医生的职责,知道医生要在给病人解除病魔痛苦的同时,给病人带来更多的快乐。而王硕也在游戏中体验到了医生帮助病人解除痛苦的快乐情绪,并在游戏中学习到如何面对病痛和克服害怕情绪的经验。小班建构游戏活动教案:小小砌墙师教案 小班建构游戏活动小小砌墙师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初步学习架空、叠高等简单的建构技能,能积极参与建构活动,在建构中体验乐趣,并产生初步的合作意识,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游戏活动课,快来看看小小砌墙师教案吧。
5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架空、叠高等简单的建构技能,能积极参与建构活动。
2、在建构中体验乐趣,并产生初步的合作意识。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习架空、围合的建构技能。
活动难点:
1、架空的搭建方法。
2、合作搭建围墙。
形成原因:
6
1、小班幼儿对建构技能的缺乏;
2、以平行游戏为主,缺少与同伴的合作意识。
解决办法:
经过多次尝试,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得出经验。
活动准备:
全家桶、饮料杯、红箩筐、彩笛卷空盒若干;场景布置(塑料花、泡沫板)、动物手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欲望。
灰兔家种了许多美丽的鲜花,想请我们一起去观看。这些花都折断了,是怎么回事呀?
那你们能不能帮它想想办法,使这些美丽的花儿不遭到破坏?
二、提供材料,自由搭建。
分组合作,初次尝试搭建。
三、讨论探索,架空搭建。
7
你是怎么搭的?你觉得哪座围墙建造的最好?为什么?
我们来学学这种好的办法吧!
四、欣赏感受,体验成功。
小兔觉得小朋友们真能干,帮它造了既漂亮又牢固的围墙。谢谢你们!希望你们有空的时候多来我家玩。
活动反思:
首先,我觉得在活动中为全体幼儿提供了一个富有探索性的学习环境。象肯德鸡全家桶、饮料杯、彩笛卷盒子等这些废旧物品对孩子们来说既新鲜又熟悉,这些物品特别是彩笛卷盒子变化大、操作性强,这为幼儿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供了极好的契机。因此,孩子们在操作中个个兴趣浓厚、思维积极,根据他们已有的经验,建构出方法不一的围墙,教师对这些建构作品分别给予肯定和鼓励,有效地调动了幼儿探索的积极性。最后,在积累经验的同时,帮助幼儿学习新的建构技能,使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也大大满足了幼儿不断探索的欲望和成功的体验。这是我对建构活动的第一次尝试,在活动中肯定存在许多问题,如在活动中是否应选择同种材料(象都是口大、底小的桶形)或完全形状不同的材料,因为同种材料也有多种搭法,不同材料的建构方法就更多了。因此,还有待于老师们共同探讨、研究,希望各位老师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亲子早教活动《串珠子》观察与分析 亲子早教活动《串珠子》观察与分析
观察指导区域:
8
串珠子
月龄:
31-36
实录一:
在活动室中,老师们创设了串珠子、丰收的果树、会唱歌的五彩瓶、糖葫芦、美丽的花园五个区域。宝宝对漂亮的珠子产生了浓烈的兴趣,跟着妈妈一起来到了串珠子的游戏区域。坐下后,妈妈已经急不可待的让孩子快点拿一个珠子串起来,可是孩子并没有理会,只是拿着珠子看看并不动。顾老师指导家长,不要心急,这样反而会削弱幼儿的兴趣。顾老师对孩子说道:“宝宝,拿一个红色的珠珠给老师好不好?”宝宝立即拿了出来。老师鼓励幼儿:“你真棒呀!我教宝宝把漂亮的珠珠串成项链好不好?”宝宝高兴的答应了。顾老师让家长示范给幼儿看如何把线串进洞洞,再手把手教幼儿找洞洞,老师指导家长用一系列如“宝宝,来找一个小洞洞把绳子串进去,找到了没有?”“宝宝,让绳子从另外一个小洞洞钻出来好不好?”之类儿化的语言指导幼儿。
(分析:在早教活动中,家长觉得这些是非常简单的游戏,父母往往会不由自主提高了对孩子的要求,让孩子快点动起来。然而由于陌生的环境以及没有接触过的游戏,孩子其实并不会如父母所愿。这时候为提高幼儿的兴趣,可以为孩子做示范,手把手的去教幼儿,让幼儿尽快的融入其中。另外,家长在教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会用过于成人化的语言,这样的语言孩子是不能理解的,所以对孩子的游戏丝毫没有帮助。老师指出了家长语言中的问题,并示意让家长用动作来示范给孩子看,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9
实录二:
宝宝在自己尝试几个珠子发现有难度后,渐渐注意力下降,开始东张西望,而此时妈妈似乎也不够专注,在观察其他的孩子在做什么。转过头来看见宝宝不动了,又对宝宝说:“你看,人家小朋友都已经串好了,你怎么串几个就不动了啦?”这时,老师指导家长,告诉妈妈要多鼓励宝宝,让宝宝有成功的体验,他才会全情投入。妈妈尝试鼓励宝宝,但总是拿着宝宝的手再教宝宝怎么做。“给我一颗绿色的珠珠”,孩子并不动手,妈妈就帮助孩子从很多颜色的珠珠中拿了一颗绿色的。
(分析:在早教活动中,周围的孩子在活动中获得了成功,往往会成为其他父母比较自己孩子的参照。这个妈妈看到了其他的孩子成功地穿成了项链,告诉孩子:“看看人家成功了!”类似的话语丝毫不能激发孩子专注自己活动的兴趣,相反会暗示孩子“我不行”“我不会”这样负面的心理。因此,妈妈说了这句话后,孩子很久都没投入 “串项链”的游戏中,而孩子长时间的注意力不集中也会反作用于家长,这样互相作用,就会影响早教的实际效果。老师通过话语告诉家长要对鼓励孩子,以正面的情感激发孩子的游戏动力和积极性,妈妈开始尝试鼓励孩子,宝宝也动起手来,但当孩子没有给妈妈指定的颜色串珠时,妈妈会急于帮助孩子,包办代替,这也是早教活动中常会出现的情况:从“宝宝做”变成了“家长做”。)
实录三:
当发现“宝宝做”成为了“家长做”后,顾老师来到孩子的身边,拿着串了几个的小珠子说道:“宝宝自己来好不好,你好棒的哦!”告诉妈妈“多让宝宝自己来,妈妈尽可能少帮忙。”妈妈开始不再帮助,告诉宝宝:“别的小朋友都是自己完成的,你也自己来。”当宝宝找到方法,穿了几个圆形珠子后,顾老师走到妈妈身边,指导家长可以适当提高一
10
点难度,拿出一个小兔珠珠,由于这个珠子是扁扁的,洞洞比较小,宝宝拿着绳的中间,珠珠对不准,穿不进去。这时,妈妈告诉宝宝: “手要离线再近点,手指捏住的时候再用点力气哦!”宝宝自己掌握了方法,成功地将珠珠穿了进去。当宝宝串到一定长度,老师告诉宝宝:“宝宝,你串的手链好漂亮哦,帮妈妈戴起来好不好?”宝宝兴奋的点点头,老师帮助宝宝打好结后,宝宝高兴的把手链串在妈妈的手上。妈妈也高兴的笑了,对宝宝说道:“你好棒呀,宝宝。”顾老师再次告诉妈妈:“待会妈妈可以尝试给宝宝提高难度,在宝宝串珠珠之前提出要求,可以要求宝宝串的项链是一个黄的一个红的,有规律地去串。”
(分析:老师观察到了这位家长比较急于求成,替孩子“包办代替”得较多,及时地与家长进行了沟通,提示家长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动手,不要帮忙,让孩子感受自己动手操作的快乐,体验成功了喜悦。在老师的提示下,家长在语言和动作上都开始放手让孩子自己来,当孩子学会后,我们可以提高一定难度,拿出一些比原来小的扁的珠珠让孩子继续尝试。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不是一味地帮助,而是告诉孩子正确的方法,通过孩子的多次尝试,成功地完成了制作手链这一任务后,老师和家长同时给予幼儿表扬,老师请宝宝把手链给妈妈带上,孩子看到了自己的成果后也不禁高兴地大笑,孩子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由于本次主要是针对幼儿小肌肉活动的发展,教师在之后也对家长提出可以对认知进行提高,在宝宝串珠子前提出要求:如一个红色一个黄色有规律的串起来。)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