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中年级趣味轮唱教学研究

小学中年级趣味轮唱教学研究

2021-01-04 来源:爱问旅游网
小学中年级趣味轮唱教学研究

摘要:轮唱是歌曲演唱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演唱能力。在演唱过程中所有声部都按同一旋律,但非同时出现,而是按一定时距先后歌唱,各声部相互追逐而又交叠出现,构成良好的和声效果,这种表现形式被称为轮唱。

关键词 小学中年级 趣味轮唱教学

2011版《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对小学3-6年级学生的演唱要求中提到: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轮唱、合唱,并能对指挥动作做出恰当的反应。从人音版教材内容来看,从二年级开始,教材已经逐步加入轮唱的教学,例如二年级的《两只老虎》,三年级《嘹亮歌声》、《美丽的黄昏》等。在现实的中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学生接触的演唱形式多数是独唱和齐唱。这两种演唱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只需要依靠听觉根据老师的引领及伴奏,或跟随周围同学的演唱进入均能整齐地演唱。因为学生接触的演唱形式较少较单一,学生对不同的演唱形式体验和感受较少,所以在突然接触到轮唱这一新的演唱形式时,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轮唱的演唱方法与技巧,因此其演唱能力也就显得比较弱。

一、案例背景依据

早在13世纪时的西方民间音乐形式中就出现了卡农,它是一种曲式,字面上意思就是轮唱。指所有声部都模仿一个声部,但不同高度的声部依一定间隔进入,造成一种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效果。在现如今的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教师也十分重视培养孩子的(卡农)轮唱能力。本案例研究借助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选取适合三年级学生轮唱的歌曲,进行课堂教学,开发解决学生轮唱能力的策略,让学生通过身势动作、乐器道具、音乐游戏等几种教学策略更好的掌握轮唱。

二、案例研究过程

(一)选曲化难为简,选材中外结合

人音版的音乐课本中设计的轮唱歌曲为之较少,学生对轮唱形式的体验更是少之又少,绝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何为轮唱,而且课本设计的轮唱歌曲对于该年龄段学生的演唱水平来说难度较高。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轮唱,教师从现有的音乐书中和外国的音乐书籍中选取适合三年级学生轮唱的歌曲进行教学。

(二)在实践中研究,创编趣味游戏

1.以身势动作带动轮唱,启发学生的视觉反应

音乐、动作、舞蹈是紧密结合的,音乐是通过听觉感观来感受的,而动作、舞蹈通过直观视觉来感受的。在轮唱教学过程中把音乐与动作这两者放在一起同时进行,既有听觉上的反应又有视觉上的联想。通过动作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印象,使学生对演唱做出反应。例如:在《草原上》课程设计中,加入了几组简单的蒙古舞蹈动作,每一组动作代表的是其中一句歌词,当做到那个动作时,学生要唱出动作对应的歌词,分声部在律动的引领下进行轮唱。在《obwisana》课程设计中,加入身势节奏,每个动作固定对应了其中一个单词,学生要边做身势边唱歌曲,通过身势节奏分声部进入轮唱。有了动作的辅助,学生更清楚自己什么时候要进入演唱和即将要演唱的歌词内容。

2.以乐器道具带动轮唱,引导学生做出听觉反应

在音乐活动中,学会聆听是至关重要的。听觉上的反应能让孩子对轮唱印象更为深刻,例如在《11223344》这首说唱童谣教学过程中,第一步先引导学生念到1时手指跟着做出1的数字动作,234也是边念边做手指数字。在孩子熟悉歌词后,先引导学生进行内心(无声)歌唱,将童谣分成二声部边数手指边轮唱,通过动作感受歌词前后追逐的效果;第二步让学生把童谣念出来,通过边做手指数字边轮唱;第三步选择不同的小打击乐器加入轮唱,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选择一种打击乐器,边演奏打击乐边轮唱;第四步先让学生进行内心(无声)歌唱,用打击乐来进行轮唱,最后延伸到脱开所有的辅助道具,通过聆听第一声部的演唱层层叠加进入轮唱。有了打击乐器发出的不同音效,刺激了孩子的

耳朵更好的区分歌词的顺序和歌曲的进行速度,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旋律或歌词印象,使学生更加专注于聆听声部之间的配合,从而帮助学生对该演唱的部分做出反应,达到很好的轮唱效果。

3.以音乐游戏带动轮唱,通过视听结合进行轮唱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为了让学生对歌曲的轮唱百唱不厌,教师要设计不同的音乐游戏增加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自制多种多样的教具用到音乐游戏当中。在《叮咚》一曲中,便使用了教师自制的彩色卡片来创编音乐游戏,将一种颜色的卡片对应歌曲的一句歌词,共做了4种颜色卡片。彩色卡片是为了刺激学生的视觉感观从而与听觉反应结合,并对歌曲轮唱做出更准确的表现。首先,教师带着学生用身势做出歌曲的节奏与拍子,分别用脚打拍子、用手打节奏,然后在身势的辅助下学唱歌曲。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着重训练了学生在稳定拍的构建上来演唱歌曲,为之后的音乐游戏做铺垫;接着,按照教师指定的卡片颜色,分小组先后加入进行演唱。例如:演唱《叮咚》时,学生通过教师指定的起点、终点和行走方向,分成4个小组围绕着“大风车”行走先后加入游戏,并固定每一种颜色卡片间距4个拍子(即每种颜色卡片之间走4步),要求学生踩着拍子边走边演唱歌曲。在“大风车”游戏中,学生通过观察卡片、聆听上组的演唱和拍子速度层层进入游戏,交错进行演唱,很好的完成了歌曲的四部轮唱。因此得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视听结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轮唱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近年来,三大音乐教学法的本土化研究如火如荼,本案例研究借助于奥尔夫音乐教学

法,选取适合三年级学生轮唱的歌曲,进行课堂教学,开发解决学生轮唱能力的策略,让学生通过身势动作、乐器道具、音乐游戏等几种教学策略更好的掌握轮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