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简妙作文1--5.

简妙作文1--5.

2022-04-24 来源:爱问旅游网
简妙作文1--5

第一讲:简妙作文的写法 一、 开头的写法 扣题 定位 引下文

1.扣题,就是把题目中的字或词,写进第一段中。

2.定位,一方面,指确定写作范围,即确定本文要写哪方面的内容。一般使用概要的总述写法。另一方面,也指完成情感定位,即对所写人或事,是喜是恶?是褒是贬?表明自己的观点。

3.引下文,即为什么这样说?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最好是在段尾,用一句含而不露的话语作铺垫,自然地引出下文。

例1.第五册课文《爬天都峰》的开头: “暑假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把题目中的字或词,写进第一段中,就叫“扣题”就是这么简单! 扣题:爬天都峰

定位: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透露出喜悦的心情 引下文:天都峰高不高?一路上有什么见闻?引出下文

例2.第五册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开头:

“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把题目中的字或词,写进第—段中,就叫“扣题”。无比简单! 扣题:西沙群岛、物产丰富

定位: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表示赞美的观点 引下文:风景如何优美?都有哪些物产?怎么可爱?引出下文 例3.第七册课文《颐和园》的开头: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把题目中的字或词,写进第一段中,就叫“扣题”。就这么简单! 扣题:颐和园

定位: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表示赞美的观点 引下文:颐和园具体怎样美丽?引出下文

例4.第七册课文《高大的皂荚树》的开头:

“在我们学校前面,有一块大约三十步见方的空地,这块空地后来成了我们的小操场。在这个操场的东边,有一棵很高很大的皂荚树。”

把题目中的字或词,写进第一段中,就叫“扣题”。就是这么简单! 扣题:很高很大的皂荚树

定位:小操场、很高很大的皂荚树→表示赞美的观点 引下文:皂荚树有多高多大?它有什么作用?引出下文

1

开头的“定位”很重要。你是想定位小一些,只写某一方面的内容呢,还是想定位大一些,写好几个方面的内容呢?确定好后,再下笔写开头的“定位”部分。“定位”与下文的关系是:

定位小,下文单一写; 定位大,下文多面写。

如果你在开头的定位(确定的写作范围)较小,下文就应单一地去写。 如写《我的爸爸》,开头:

“我的爸爸的字写得特棒,真是人见人夸。” 下文只需单一地写“字”→这就叫“单一写”

这个开头只确定了写“字”的范围,下文就只能在这个范围内来写,可写爸爸是怎么想起练字的,他的字是怎么练出来的,到底有多棒,都在哪些场合受到了什么人的夸奖,他们是怎么夸奖的。这样,要写的内容就比较单一。——这就叫“单一写”。

如果你在开头的定位(确定的写作范围)较大,下文就要分多个方面去写。 同样写《我的爸爸》,开头若这样写:

“我的爸爸不仅字写得棒,还会绘画、唱歌,又拉得一手好提琴,真是一个多面手。”

下文就要分4个方面去写→这就叫“多面写”

这个开头,确定的写作范围比较大,下文就要分别写他的“字”写得怎么好,“画”绘得怎么好,“歌”唱得怎么好,“提琴”拉得怎么好。这样,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去写。——这就叫“多面写”。

再如,写《西湖》,开头若这样写: “西湖的美景很多,但我独爱它的水……” 下文只需单一地写“水”→这就叫“单一写”水

这个开头只确定了我独爱它的“水”的范围,下文就只能写它的“水”如何美,我如何爱,要写的内容 就很单一。

同样写《西湖》,开头若这样写:

“西湖是杭州最美的地方,它的水美、树美、桥美、路美,一切都美得叫人留连忘返。”

下文就要分4个方面去写→这就叫“多面写”

这个开头,确定的写作范围较大,就需要分别从 “水美”、“树美”、“桥美”、“路美”多个方面去写。 这就叫:

定位小,下文单一写 定位大,下文多面写

这就告诉我们,在审清题意后,你决定写什么,在开头就要把“位”定准,不能随便乱写一气。

二、中间的写法 承 上 陈 述 详重点

2

1.承上,就是接续开头的内容来写。因为开头是要求“扣题”的,当然就不会跑题。中间部分,我们“承上”,接续开头的内容来写,也就能保证不会跑题。作文,不跑题,是很重要的。 举例:第七册课文《颐和园》

开头: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中间承上:(2—5自然段)承接开头的“美丽”来详细地写:长廊、佛香阁、万寿山、昆明湖等,处处体现了颐和园的美丽。

2.陈述,就是有条理地叙述,也就是按一定的顺序叙写。 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是有顺序的,万事万物的发展都存在于时空之中,人最能感知时空的变化,人都是有思想情感的。因此,我们说作文的行文顺序一般有以下3种:

① 时间顺序 写事情的发展,我们必须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去写,这样才能保证叙述的条理一清二楚,让读者一看就明明白白。

如第五册课文《雨》,就是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来写的: 雨前:忽然,天色暗了下来,刮起一阵狂风,要下雨了。 雨中:一会儿,粗大的雨点儿落下来了…… 雨后:云散了,雨住了,太阳照亮了大地……

再如第五册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按照四季的顺序来写的: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 秋天,白桦树和栎(lì)树的叶子变黄了……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② 空间顺序

就是按照我们游览或目光移动的空间顺序来写。游记文、写景文和说明文多采用这种方法。

如第五册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写作顺序:

先写海面: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再写海底: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 然后写海滩: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 最后目光回到岛上: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

③情感顺序

就是按照我们对事物的情感、认识的变化顺序来写。 人是有情感的高级动物,人的情感、认识往往是会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

举例:第十一册课文《小抄写员》

叙利奥疼爱父亲,每天深夜偷偷地起床帮父亲抄写文件。因每夜睡眠不足,他学习功课时常常打盹儿。

父亲看到这种情形,第一次责怪他:“叙利奥!你怎么啦?你和从前相比,不是变了个样子吗?”

不久,又一次责备他:“他实在使我伤心!”

过了两个月,父亲更加严厉地对他说:“你知道我为了养活一家人,怎样地辛苦

3

工作。你不知道吗?我为了你们,是拿命在拼呢!你竟什么都不想……”

又过了两个月,叙利奥的身体越来越虚弱,父亲更加无情地说:“那是他自作自受,我早巳不想管他了!” 最后,当父亲发现是叙利奥在每晚深夜偷偷起床帮他抄文件的事后,胸中充满了无限的懊悔和慈爱,忍住眼泪,吻着儿子的脸说:你要原谅我,是我对不起你! 在本文中,父亲的情感经历了责怪——责备——更加严厉地说——更加无情地说——懊悔道歉的变化过程。

3.详重点,就是详写重点部分。

你认为哪个事例最典型、最有说服力,最能有力地突出中心,就把这一段作为重点,详细地多写几句。此外,在任意一段中,对能反映人或物特点的材料,也应详写。

如果只写一件事,那这件事一定要详写。

如果写两件事,就要详写一件事,略写一件事。

如果写三件事,可以详写一件事,也可以详写两件事,其余的则略写。

三、结尾的写法 照应开头 写所感

1.照应开头,就是联系开头部分的内容,再次使用开头部分的重点字词。 2.写所感,就是写出自己的感想、感受或感悟(写出其中之一即可)。

在结尾“写出所感”,其意义在于:

1、对作文本身来说,能起到表明观点(即中心思想。为什么把“中心思想”称为“观点”?我们将在下讲中说明)或突出观点的作用。

2、对思考、创新来说,能引导我们从小养成遇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习惯。 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你为什么要这样写?写后有什么感想、感受或感悟?开动脑筋想一想;把自己的所感在结尾写出来,这往往就是我们要表达的观点,也是整篇作文的一大亮点。这也是避免人云亦云的有效方法,有利于结出“创新”之果。

写一篇作文,就写出一个所感,长此下去,我们就会养成遇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好习惯,这对于增进我们的智慧、对于我们人生的进取和发展都将十分有益。 3、对明理、做人来说,能引导我们明白更多的事理,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 我们学习作文,不仅仅是训练思维和文笔,其终极目标应该是提高思想修养、学会做人、追求成功。因此,我们要求同学们在作文结尾“写出所感”,即要求大家从叙写的人物身上受到有益的教育,从描述的事件中得到人生的启发,从讲述的故事中悟出做人的道理。这样,我们每写一篇作文,就会有一个新的认识,领悟一个新的道理,思想有个新的提高。

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只有正确、高尚的思想,才能引导我们走上成功之路。

4、对迈向成功来说,能引导我们从小养成总结的习惯。

许多人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请同学们记住:失败从来不是成功之母,只有总结才是成功之母。

成功一定有经验,失败一定有教训。成功了,你总结了经验没有?今后如何做得更成功?如何将成功的经验扩展到相关方面,获得更多的成功?失败了,你

4

总结了教训没有?今后如何纠正和改进那些错误的想法或做法?只有善于总结的人,才会步步迈向新的成功!

因此,在结尾“写出所感”,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咱们“简快作文法”的一大创意。

下面,我们就把“写出所感”细分成“写出感想”、“写出感受”、“写出感悟”三部分来讲。

你如果分不清哪是“感想”,哪是“感受”,哪是“感悟”,也没关系,统称为“所感”即可。

① 写出感想

感想:就是你由此想到了什么?(感动的话语,感慨的话语,想像的话语,联想的话语,萌发的心愿)

例1.第九册课文《狼牙山五壮士》

开头:……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结尾照应开头,写出了感想(感动的话语):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例2.第六册课文《纸奶奶的生日》 开头::……从此,纸就诞生了。

结尾照应开头,写出了感想(感慨的话语):纸奶奶听着儿孙们的介绍,十分感慨地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比一代有出息呀!”

例3.第九册课文《夕照》

开头:小屋的窗子是朝西开的,我便有机会尽情地欣赏那迷人的夕照了。 结尾照应开头,写出了感想(想像的话语):渐渐地,夕阳在我的视野中远去,远去,最终完全消失了。我知道,此时它已经到了地球的那一面,又为那里的人们带去一个美丽的黎明。

例4.第五册课文《大海的歌》 开头:早晨,我们一起床就得到通知,今天有船出海。我们马上向码头走去。展现在我眼前的是蓝天,白云,碧绿的大海,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

结尾照应开头,写出了感想(联想的话语):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啊,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 第二讲:简妙审题法

第二讲简妙审题法

审题,就是仔细分析作文题目,弄清题意及要求, 明确写作内容及体裁等。

审题的目的:是保证能按题意作文,围绕观点选材,不跑题。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十分重要。如果审题失误,作文便也失误了。审题准确,你的作文就成功了一半。

审题如何做到快速、准确呢?下面教你5种最简妙的方法: 一、短题补充法

5

题目越短,范围越大。这样的短题,往往让我们觉得最难以下手。没关系,审题时,让我们用“补充”的妙招来对付它!

①在前补充:春雨,夏雨、秋雨、听雨、一场暴雨、一场及时雨…… ②前后补充:春雨贵如油、春雨也恼人、暴雨过后、秋雨绵绵…… ③在后补充:雨后、雨思、雨夜、雨中情、雨的诉说、雨季来临…… 再如,《伙伴》:

①在前补充:两个好伙伴、我最敬佩的伙伴…… ②前后补充:我的伙伴××、这个伙伴才叫棒…… ③在后补充:伙伴的心愿、伙伴,你在哪里…… 再如,《美在我身边》: 在中间补充:美的人在我身边 美的事在我身边 美的环境在我身边

请记住:

补充的文字只是帮我们审题用的,如果没有要求我们补充到题目上去,就不要随便写上去,不然,如果补充好了几个文题,又不知哪个更好时,究竟该选项哪一个呢?

是要扣分。如果明确要求我们把文题补充完整后再作文,那就把补充的文字写上去。

如果补充好了几个文题,又不知哪个更好时,究竟该选项哪一个呢? ①选你认为最有话可说的那个; ②或者选你最先想到的那个。 二、长题抓住关键词

一个长题目,因限定的词较多,往往也让我们难以审清。这时,我们只要抓住它的一个关键词,然后围绕这个关键词来分析就行了。抓住了关键词我们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中心,不致于出现偏题、跑题,甚至“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了。

抓关键词的绝招:看哪个词起“强调”作用的,那个词就是关键词,关键词也叫“题眼”。

1、题目中,一般起修饰作用的词语是“关键词”。如《课间十分钟》、《可爱的玩具》、《难忘的一件事》、《骄傲的爸爸》等,关键词就是“课间”、“可爱”、“难忘”、“骄傲”。

2、作文题目中的动词一般是“关键词”。如《这件事教育了我》、《我爱我的小闹钟》、《瞻仰烈士陵园》、《清明节忆王大伯》等,关键词就是“教育”、“爱”、“瞻仰”、“忆”。

6

举些例子来说,如《铁面无私的赵大爷》,关键词就是“铁面无私”,我们在选择材料时,就必须围绕它来展开。

比如,赵大爷是我家的老邻居,我们天天见面都相互友好地问候,可是当我在马路上扔了一片雪糕纸时,他却严肃地让我捡起来,那神态好像根本不认识我似的。这个选材突出了“铁面无私”的特点,因此是恰当的。如果我们选赵大爷如何热心助人就跑题了。

又如《家庭趣事》,关键词是“趣”字,就要抓 住“趣”字来写。

再如《我和丑丑》,关键词是“和”字,就要写 出我和丑丑的关系。有一位学生写了一篇习作记 叙了丑丑吃鼠和与同伴嬉戏两件事,忽视了题目 中的关键词“和”,没有写出“我”和“丑丑”的关系。 结果把“我和丑丑”写成了“我的丑丑”,跑题了。 三、抓住标志定体裁

有些题目带有明显的体裁标志,可帮助我们迅速确定文章的体裁、内容或重点。

1、记叙文的标志:题目中凡是带有“记”、“忆”、“人”、“事”、“见闻”等字眼的,一般都是记叙文。如《回忆我的母亲》、《记我的同桌》、《一件有教益的事》、《我的小学生活》、《值的赞美的人》、《假期见闻》等。 2、抒情散文的标志:题目中凡是带有“赞”、“颂”、“赋”等字眼的,一般都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散文。如《白杨礼赞》、《绿叶颂》、《茶花赋》等。

3、说明文的标志:题目中凡是带有“制作”、“简介”、“说明”、“自述”、“为什么”、“原理”、“话”等字眼的,或直接写某种事物名称的,一般应写成说明文。如《文具盒的自述》、《蜜蜂》、《森林为什么能防风》、《手表的使用和原理》、《秋天话菊花》、《西红柿酱的制作方法》等。

4、议论文的标志:题目中凡是带有“说” 、“议”、“谈”、“论”、“评”、“辨”、“驳”、“从……谈起”、“从……说开去”、“由……想到的”、“……的启示”、“读……有感”等字眼的,一般都是议论文。如《说谦虚》、《谈骨气》、《读〈穷人〉有感》、《由“水滴水穿石”想到的》等。

四、联想法

联想,就是由甲想到乙。

对具有象征意义的题目,如《圆月》、《白杨》、《长城颂》等一类题目,就要用联想法来审题,迅速由题目中的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与之相关的事物。比如由“圆月”联想到台湾同胞;由“白杨”联想到扎根边疆的建设者;由“长城”联想到战无不胜的人民解放军……

7

五、想象法

想象,就是虚构、创作,把无想成有。可记为“无中生有”。

对于需要发挥充分想象才能完成作文的题目,如《20年后回母校》、《假如我是一朵云》、《2030年的一天》、《我飞上了月球》、《未来的社会》这类题目,所写的事物并不是发生在眼前的现实,那就要运用想象法来审题,迅速把自己记忆中的有关事物进行加工,创作出一个全新的故事。

第一种:短题补充法 第二种:长题抓住关键词 第三种:抓住标志定体裁 第四种:联想法 第五种:想象法

第三讲:作文的四个最佳步骤

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后,我们应按一个怎样的最佳步骤来完成这篇作文呢?一般按以下四个步骤来进行:

一、 审清题意,明确内容 1.审清题意

如果没有给我们一个完整的作文题目,只是给了一部分,如“第一次××”,或者只是限定了一个范围,比如“写一篇赞美亲友的作文”,那我们就要首先拟定一个具体、完整的作文题目,如:《第一次做饭》、《我的好叔叔》等。 如果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完整的作文题目,那 我们就用以后要讲的“简快审题妙法”直接审题。 2.明确内容

审清题意后,我们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来明确要写的内容。如,要求我们以“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作文。我们“第一次”经历的事情太多了,选哪件事来写呢?肯定是选择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那次来写。

二、 确定观点,选择材料 1.确定观点

明确了要写哪件或者哪几件事以后,接下来就要根据这件或这几件事确定一个观点(中心):在选择的这个“第一次”中,你主要是想通过写这件事表达什么?是表达充满了乐趣,还是表达体验到了辛苦?这就是要确定的观点。 千万记住:只能从中确定一个做观点。

一篇作文只能有一个观点,就像我们每个人只能有一个脑袋一样。 2.选择材料

观点确定以后,就要围绕这个观点选择最典型的材料来写。例如写《第一次做饭》,如果确定的观点是“做饭也充满乐趣”,那么就可以从做饭时“增长了知识”、“学会了本领”、“受到了表扬”等方面选择材料来写。

8

若确定的观点是“体会到妈妈做饭的辛苦”,就可从做饭“很繁琐”、“夏天做饭热”、“很劳累”等方面选择材料来写。

三、按序写作,详写重点 1.按序写作

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2.详写重点

在叙述中,对最能突出表现观点的重点事例,要不惜笔墨详写清楚。对最能突出表现观点的关键之处,要善于抓住主要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进行细致刻画,就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比如,电影中在表现女主角的委屈或悲伤时,整个银幕上只出现女主角那双泪汪汪的眼睛。详写在一篇作文中,对最能突出表现观点的重点事例(或段落),要详写;在一个事例(或段落)中,对最能突出表现人或物特点的材料,要详写。

四、照应开头,写出所感 1.照应开头

就是联系开头部分的内容。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再次使用开头部分的重点字、词。 2.写出所感

这里的“所感”,指感想、感受或感悟。 也就是说,通过以上正文部分的叙写,你取得了什么经验?吸取了什么教训?受到了什么教育?得到了什么启迪?有什么体会?产生了什么想法?悟出了什么道理?总结出了一个什么规律?等等,这些都是“所感”,选一个写出来,就能突出观点或升华观点。

动笔前:集中精神

作文是一项典型的脑力劳动。作文的整个过程,要求作者的精神保持高度集中。在我们的思路启动之前,要排除一切干扰,静下心来。有什么好办法吗?有!现向大家传授一种非常简单、特别有效的绝技——橘子静心法 1.坐正:头正身直,全身放松,闭上眼睛。

2.想像:自己的右手中拿着一个新鲜的橘子,橙黄透亮,橘香四溢。把它抛起来,用左手接住,感受到它沉甸甸的重量。再抛起来,又用右手接住。

3.想像:用右手把这只橘子放到后脑勺上方约15cm处。放下右手,那只橘子就静静地悬浮在那里了。

4.想像:那只橘子变成了一轮金光闪闪的小太阳。它的第一轮光束像瀑布一样从头顶灌入,迅速流经体内向下冲刷,体内的杂念从两手指尖和两脚趾尖冲出。第二轮光束又冲刷一遍,第三轮光束再冲刷一遍。好,一切杂念全被冲走,体内纯净一清。头脑里只留下用不完的“机敏”和“智慧”。 5.默念:“我是写作之神,只有我能写好这篇作文!”再默念一遍,再默念一遍。好,慢慢睁开眼睛,开始审题、构思……

动笔时:一气呵成

我们在作文的时候,常会遇到不会写的字,或一时想不起来的恰当词句,这时怎么办?

记住:暂先放下,跳过或绕过它,顺着思路赶快往下写!千万不要停下来回想或查找这个字词句,否则,它会中断我们的思路,破坏我们的灵感,延误我们

9

的时间。万万不可因小失大!等全篇一气呵成后,再回过头来琢磨那些字词句“路障”,往往会轻松易得。

从另一方面讲,我们思路的延展是有一定规律的。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所遇到的个别字词句“路障”往往正是不必要、不科学的,跳过它还算跳对了,也许改用别的字词句会更恰当。

打个比方:在跑步比赛途中,你遇到了一块石头路障,你是会迅速跳过它或绕过它继续向前飞奔呢,还是会停下来先移开它再跑呢?很显然,只有愚蠢至极的人才会选择后者。

简妙作文法——第四讲:确定观点很简单

第四讲 确定观点很简单

同学们为什么害怕作文?我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使用的一些作文术语,杂乱而深奥,不通俗易懂,首先就把同学们,甚至老师、家长都搞糊涂了。

下面,我们就来把一个重要的术语简明化: 记住了——

主题——→中心思想——→思想感情————————→我们要表达的观点

今后,我们可把“主题”、“中心思想”、“思想感情”、这些不太好理解的术语,直接改称为简明易懂的生活用语——观点。

写这篇作文,你想表达什么?

或赞颂什么? 也就是表达你的一个“观点” 或批驳什么? 或说明什么?

确定观点的方法非常简单:在审清题意、明确要写的内容后,填写好以下这句话,就是你确定的观点:这篇作文,我是想通过写 ,表达 的观点(心声,情感等)。

一篇作文,只能有一个观点。

作文的观点,要求正确、有积极意义。 我会给以下作文题确定观点:

1、《第一次失眠》,我想通过写 ,表达 。 2、《写给爸爸妈妈》,我想通过写 ,表达 。 简妙作文法——第五讲:突出观点有方法

第五讲 突出观点有方法

在审清题意、明确要写的内容之后,我们就要接着确定作文的观点。动笔写作时,就要围绕这个观点选材,时刻不忘如何表明这个观点、突出这个观点。

10

观点的表明或突出,应在叙述中自然地表达出来,给人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用什么方法来表明或突出观点呢? 一、开头表明观点

一开头就表明观点,这也是我们简妙作文的要求。这种方法,对我们作者来说,就像出发之前先确定一个目标,然后一步步都奔着那个目标前进。这样,就可以避免走弯路,走错路。对读者来说,可以使他们一下子就明白我们要表达的是什么。

二、叙述突出观点

有的同学以为,在作文中直接写上几句表现观点的话语,就算突出观点了,这是不对的。

一篇作文的观点,不是单靠那几句表现观点的话语就能突出的,而是要通过对人和事具体的叙述,才能使之突出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叙述的过程中,时刻围绕观点去选材、去叙述。

三、抒情表明观点

在叙述中,我们常被叙述的事件和人物所感动,随之会产生相应的感受或评价。把这种感受表达、抒发出来,不仅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还可以起到突出观点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情感的抒发,是在具体叙述事实的基础上自然产生的,也就是有感而发。叙述越具体、越生动,就越为抒发情感做好了铺垫。二者必须紧密结合,水乳交融。

四、结尾表明观点

通过正方部分的充分叙述后,在结尾用简明的语言表明观点,可以加深读者对文章的理解。

这种结尾方法,也正是我们简妙作文所推崇的。

以下讲了突出观点的4种方法,其中第2种“叙述突出观点”是最根本的。只有叙述得越具体,才能更好地突出观点。否则,若通篇叙述空洞,无论你在开头、结尾如何表明观点,也想不到真正突出观点的作用。 简妙作文法——第六讲:升华观点有诀窍

第六讲 升华观点有诀窍

什么叫升华观点?

升华观点——就是把在表达观点的基础上自然延伸或提高的部分,在结尾表达出来。

升华观点,分为延伸和提高两种方式: 观点——一种升华方式:自然伸延的部分 ———另一种升华方式:自然提高的部分

11

为什么要升华观点?

因为在结尾升华了观点,作文会具有更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会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怎样升华观点呢?

简单地说,就是对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进行思考、总结,写出自己的所感(包括表达自己的心愿)。

升华观点的诀窍,具体分述如下: 一、根据事件,写出所感

如有一位同学他从报纸上看到,巴勒斯坦的一位精神领袖亚辛,刚从真主教堂做完礼拜出来,就在教堂门口准备上车离开的时候,被以色列的战斗机发射的一枚导弹击中,被炸身亡。

我看后说,这只能算作一则新闻,还不能算作一篇好的作文。我问他:你对这件事件的看法是什么?他说,以色列和美国一样,以强欺弱,蔑视他国人民的生命,是杀人不眨眼的魔王。我说:这个看法就是作文的观点。我继续启发他:通过这件事,你换个角度,还能想到什么?他想了想说:有些国家所宣扬的无所不能的真主,其实是不存在的,如果真的存在并法力无边,他就该让导弹偏离或射向没有人性的以色列的统治者才对。我继续启发他:你试着再换个角度,看还能想到什么?他想了想又说:只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强国卫国,落后就会挨打。我们要发奋学习科学知识,让祖国更强大!我兴奋地说:好!这后两条就写出了你的感悟,是对前面观点的延伸和提高部分,这就叫升华观点!先其中一条写在文章结尾,也可以两条都写上,就成了一篇“升华观点”的好作文。

二、通过联想,写出所感 联想,就是由甲想到乙。

联想,能让我们把眼前的事物,与不在眼前的但与它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

比如,有的同学能由一只默默奉献的粉笔,联想到默奉献的老师;由饱满低头的谷穗,想到越是知识丰富越是谦虚谨慎的人。

有位同学写一条美丽的金鱼,在金鱼缸里进着风平浪静、食来张口的幸福生活,后来主人出差未归,这条完全依靠主人饲养的金鱼因缺食缺氧而死。这位同学由此联想到:

看起来美丽、幸福的金鱼,其实是可悲的,它没有自由,不会创造,一旦失去主人的饲养,悲惨的日子就将来临。人也如此,只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才会活出滋味,才能获得充分的自由,才能获得真正的、长久的幸福。

由金鱼联想到人,并悟出了一个人生的道理,升华了观点。 三、讴歌赞美,写出所感

有位叫陈思奇的同学在《为妈妈献爱心》一文中写道:妈妈很辛苦,今天是母亲节,我冲了一杯香浓的咖啡,送到了妈妈面前。妈妈激动万分,高兴地把我

12

抱在怀里说:“孩子,你长大了!”结尾写道:妈妈是我的最爱,今后我要让妈妈每天都生活在我的关爱中。——写出了所感,升华了观点。

四、叙述经过,写出所感

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或本领?受到了什么教育或启示?得到了什么享受或快乐?这些都叫所感。

有位同学在《哥哥考上了大学》中叙述道:哥哥考上了人民大学。欢送哥哥那天,哥哥忙里忙外地招呼客人,并向乡亲们表示:我毕业后一定回到家乡来,把家乡的经济建设搞上去!结尾写道:哥哥的言行启示我:在任何荣誉面前,都不要骄傲,也不要忘本。

————写出了所感,升华了观点。 五、受到感动,写出所感

你所歌赞的人物,或记叙的事件,或描述的景物,一定让你深受感动,这时你可以在结尾自然地表达出你的所感(包括心愿)。这样,也可以达到升华观点的目的。如,第七册课文《颐和园》

的结尾: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完,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玩赏。(写出了愿望,升华了观点。)

写内容:颐和园。表观点:美丽——→升华观点(自然伸延):希望去玩赏 第七讲自然过渡有窍门

过渡,就是指上下文之间的连贯衔接。

一篇文章的层次、段落,不仅在内容上要求有严密的逻辑关系,而且在文字的表达上也要求前后连贯,上下衔接。

过渡的作用,就是为了让作文的层次、段落与段落、句子与句子之间自然连贯。 作文在哪些地方需要过渡呢?各有哪些过渡窍门呢? 一、开头与题目过渡的窍门

我们简妙作文要求,开头就不要跑题,要使用题目中的字或词,紧扣题目下笔。因此,我们说开头与题目过渡的窍门是: 开头过渡很容易,使用题中字或词。 许多课文的开头都是采用的这种方法。

例1、第五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开头: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

例2、第五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开头: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山村。

例3、第五册《富饶的西沙群岛》开头: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13

通过以上举例,大家看到了,开头直接使用题目中的字或词,既可以达到过渡的效果,又可以达到扣题的目的。绝大多数文章的开头,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写。 二、第二段与开头过渡有窍门

我们简妙作文对中间部分的要求是“承头顺写”,也就是承接开头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这也包含过渡的意思。 第二段与开头过渡有什么窍门吗? 我们先看下面的2例子。

例1、 第五册课文《一次成功的实验》第一段开头:一位教育家来到一所小学,请校长找来三个学生,让他们做个游戏。第二段开头:这位教育家从手提包里拿出一个瓶子,又取出三个系着绳子的小铅锤。(续用上段主要字词)

例2、 第五册《七色花》开头:有个小姑娘,叫珍妮。有一天,妈妈叫她去买面包圈。

第二段开头:珍妮买了七个面包圈……(续用上段主要字词) 从以上例子中,大家发现了一个什么窍门呢?

对,请大家牢记:第二段开头窍门一:承接上段意思,续用主要字词。 我们再来看下面的7例子:

例1、 第五册课文《师生情》第二段开头:这天,三位女同学的心意去看望王老师。(这里用的是什么词?)

例2、 第五册课文《灰雀》第二段开头: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这里用的是什么词?)

例3、 第五册阅读文《程门立雪》第二段开头:一天中午,天灰蒙蒙的,眼看就要下大雪了……

例4、 第五册课文《有趣的发现》第二段开头:有一次,达尔文到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去考察……

例5、 第五册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段开头: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芽,长出嫩绿的叶子……

例6、 第五册课文《曼谷的小象》第二段开头:清晨,我们乘坐的汽车在高低不平的公路上颠簸。

例7、 第五册课文《雨》第二段开头:一会儿,粗大的雨点儿落下来了,打在玻璃窗上叭叭直响。

从以上7个例子中,大家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也就是第二段开头,都是用一些表示什么的词?

对,都是用的表示时间的词。再请大家记住:

第二段开头窍门二:这天、一天、有一次,春天、清晨、一会儿,都是表示时间的词。

14

当然,表示时间的词还有很多,比如:

表示具体时间的词有:早晨、上午、放学回家、傍晚、夜深了、第二天、生日那天、某月某日、铃声响了、忽然、正在这时候等等;

表示大致时间的词有:很久以前、古时候、夏天来了、洪水退了、坑挖好了、那一年、那天、这天、不久、开始、那是个晴朗的日子、那是一个……的傍晚、不知什么时候等等,同学们可根据具体内容灵活运用。 三、段间过渡的窍门

段与段之间在如下情况下需要过渡: 1、陈述不同的事件时需要过渡 举例:第五册课文《可贵的沉默》

结束这堂课时,我给孩子们提了饿建议:“为了给父母一份特别的惊喜,你们最好用一种不被父母察觉的方式了解他们的生日,而祝贺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过渡,按时间顺序来写

不久,学校召开家长会,那些爸爸妈妈不约而同地说道:“我那小家伙真懂事了呢!” 过渡词

这里用“不久”这个词起了过渡作用。请同学们体会一下,如果省去“不久”这个过渡词,这两段是不是就不顺畅、不连贯了?所以,用起过渡作用的词很重要。 2、从不同的方面写一个人时,需要过渡 举例:第十册课文《理想的风筝》 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 承上过渡

他个子高……(写外貌,用“他……”过渡) 承上过渡

他的课讲得极好……(写讲课富有感染力,用“他……”过渡) 承上过渡

他不喜欢笔试,却喜欢在课堂上当众提问……(写喜好,用他……过渡) 转折过渡

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的风筝。(这是一个表转折的过渡 段,用“然而……”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空间变换时,需要过渡 举例:第五册《师生情》

15

下午一放学,她们就背起书包,打起雨伞,提上一篮子鸡蛋, 急匆匆地向医院走去…… 按空间发生的变化过渡

她们来到医院,护士不让他们走进病房,说是正在给王老师输液,不能打搅她。 这里的“她们来到医院”就是起过渡作用的句子。如果省去这一句,这两段就连不起来了。可见,过渡是很重要的。 段与段之间的过渡简称“段间过渡”。 段间过渡的常用方法有四种:

1、接力法。即上段末尾的关键词在下段句首再度出现,上通下接,就像接力赛中传递接力棒一样。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例1、第五册课文《路旁的橡树》

……工程师批示未来的路要铺在哪里,工人们就往土里埋进排水管。 用“接力法”过渡

忽然,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

上段末尾的关键词句在下段句首再度出现,上递下接,这就是段间过渡的“接力 法”

2、时空法。即按照人物活动在时间、地点上的变化来写。这种过渡方法的特点, 是 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清楚明了,可以增强文章的真实感。 例1、第五册课文《师生情》

上段开头:下午一放学,她们就背起书包,打起雨伞,提上一篮子鸡蛋, 急匆匆地向医院走去…… 用“时空法”过渡

下段开头:她们来到医院,护士不让她们走进病房……

3、顺时法。即顺着时间的变化依次来写。这样写,可起到过渡的作用。 例1、第九册课文《三峡之秋》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 用“顺时法”过渡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跳跃…… 用“顺时法”过渡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起了一层青色的雾…… 用“顺时法”过渡

16

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来……

4、开头重复关键词法。每段开头都重复那个关键词,用这个关键词把段落 串联起来。这种过渡法的特点是层次清晰,富有节奏感。 例1、原课文《松鼠》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 用“开头重复关键词法”过渡

松鼠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 用“开头重复关键词法”过渡

松鼠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常常把窝搭在树杈儿中间…… 用“开头重复关键词法”过渡 松鼠吃东西的时候…… 用“开头重复关键词法”过渡 松鼠的肉可以吃

这种在每段开头都重复使用那个关键词的方法,就是段间过渡的“开头重复关键词法”

由此我们的车段间过渡的四种方法窍门: 段间过渡窍门四: 接力、时空或顺时 开头重复关键词 “段间过渡”疑问解答

疑问1:过渡句一般都写在下一段的开头吗?

过渡句一般都写在下一段的开头,但有时也写在上一段的结尾。起特点是含而不露,其作用的引用下文。 例:第五册课文《亲人》:

……那时我还小,只能帮老奶奶擦擦桌子打扫地,别的事不干了,她也不让我干。现在我长大了,可以帮老奶奶多做些事了。(这个过渡句,就是为下段作铺垫的) 今天是星期日,我吃过午饭,做完功课,想起老奶奶前两天替换下来的床单和衣服还放在那里。我便悄悄地背起竹楼,拿起脸盆,到河边把衣服洗干净,然后 有悄悄地回到院里……

疑问2:下段开头的过渡句,只能承接上段末尾的句子来写吗?

答:下段开头的过渡句,可以承接上段末尾的句子来写,也可以承接上段的开头来写。

17

举例:第五册课文《师生情》

上段开头:天下着蒙蒙细雨。下午一放学,她们就背起书包,打起雨伞,提上一篮子鸡蛋,急匆匆地向医院走去…… 承接上段开头的内容来过渡

下段开头:她们来到医院,护士不让她们走进病房,说是正在给王老师输液,不能打扰她。

四、句间过渡的窍门

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过渡,简称“句间过渡 句间过渡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1、接力法。即上句末尾的关键词在下句开头再度出现。这样写,显得自然连贯。 例:第七册课文《高大的皂荚树》 扣题

在我们学校前面,有一块大约三十步见方的空地,这块空地后来成了我们的小操场。在这个操场的东边,有一棵很高很大的皂荚树。 用“接力法”过渡 用“接力法”过渡

皂荚树的叶片是小小的,有点像愧树的叶子。小小的叶子一串串,一层层,长得密密麻麻,结成了一顶巨大的绿色的帐篷。 2、总分法。先总述后分述,或先分述后总述。 例:第七册课文《海滨小城》(先总述后分述)

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

先总述街道美,随后具体写它的美丽。用“总分法”过渡

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十分干净,甚至一片落叶都没有。 3、关联词法。这种方法是采用关联词语来衔接手段的。 例:第七册课文《和时间赛跑》

他们与其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 用“关联词法“过渡)

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用“关联词法“过渡 )

时间过得飞快,使我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 ( 用“关联词法“过渡)

那几步虽然小,用途却很大很大。

18

(用“关联词法“过渡)

……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用“关联词法“过渡)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因为……所以…… 只有……才……

之所以……是因为…… 与其……还不如…… 虽然……但是…… 不论……都……

虽然……却…… 不是……而是…… 不但……而且…… 即使……也…… 不仅……而且…… 但是…… 不仅……还…… 果然…… 一……就…… 其实…… 如果……就…… 然而…… 既然……就 不错…… 要是……就…… 是的,…… 这些是需要背的。

由此,我们总结出句间过渡的3种窍门: 句间过渡窍门三: 接力、总分或关联。 五、叙述向联想过渡的窍门 请看下面的这段话:

雨越下越大。我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去,天地间,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迷蒙蒙的一片……雨水顺着房詹流下来,断了线的珠子连成一条线……我看到雨水流进地里,流进圆里,流进人们的心窝里。

读了之后是不是觉得既不顺畅,又犯糊涂?这就是因为缺少了过渡词“像”、“仿佛”。

再请看原文(第五册课文《雨》):

雨越下越大。我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去,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迷蒙蒙的一片…

(用“联想词”过渡)

…雨水顺着房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地连成一条线……我仿佛看到雨水流进地

(用“联想词”过渡) (用“联想词”过渡) 里,流进圆里,流进了人们的心窝里。

19

这样就顺畅了,好理解了。

联想过渡词,通常抖擞选用“像”、“仿佛”、“犹如”、“好似”、“如同”、“想起”、“就在这里”这些表示联想的词。

因此,我们得出叙述向联想过渡的窍门: 凡是联想要用词: “想起”“如同”“像”“好似”。 六、结尾与上文过渡的窍门

大家知道,我们简妙作文的开头要求扣题,中间要求 承头顺写,结尾要求照应开头,写出所感。

由此,我们得出结尾与上文过渡的窍门是(也是结尾的写法): 结尾过渡不用愁, 照应开头写感受。

如,第五册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

开头: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 白桦、林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结尾照应开头的“兴小安岭” 照应开头

结尾: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我感觉它)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省略了的

过渡自然,是作文的一项基本功,也是一种重要的技法,但学起来却很简单。同学们只要将以上所讲内容细心领会几次,并在今后的作文中有意识地反复练习,就会很快掌握。一旦掌握,就会运用自如了。 今日收获:

1、我学会了什么叫过渡: 2、我知道了过渡的作用:

3、我知道了作文在哪些地方需要过渡: 4、我掌握了开头与题目过渡的方法: 5、我记住了表示具体时间的过渡词有: 6、我记住了表示大致时间的过渡词有: 7、我知道了段与段在以下情况下需要过渡: 8、段间过渡窍门有4种: 9句间过渡的窍门有3种:

10、在叙述向联想转换时,通常都用以下过渡词:

20

11、通常来过渡的关联词语有:

12、我来写一篇过渡自然的作文,题目是:

简妙作文法——第八讲:把文章写具体的绝招

第八讲 把文章写具体的绝招

打动人的往往是细节,只有把重点部分写详细、写具体了,让读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并产生共鸣,受到感染。

怎样才能克服写得空洞、笼统的毛病,把作文写得具体生动呢?绝招如下: 一、多问“怎样”或“什么” (一) 把一句话写具体 1、把一句简单的话写具体 比如:狗儿跑了

这是一局完整的话,但不具体。如何把它写具体呢?方法是:多问“怎样”或“什么”!狗儿为什么要跑?(看见了蝴蝶)这是一条怎样的狗儿?(小花狗)它是怎样跑的?(箭一般地追了过去)

它从哪儿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从我身边追到草丛中去了)好,我们来把这句话写具体:

小花狗看见了前面的草丛中有一只黄色的蝴蝶,它箭一般地从我身边追了过去。 (马上练习)

下面是几句不具体的话,请你想像话中的情景,然后用多问“怎样”或“什么”的方法,根据想像的内容把话写具体。

1、如果加上的词语是表示时间、地点、属于、数量、形状、颜色的,句子的以上就会更加具体。

2、如果加上的词是形象化、有感情的,句子就不但具体,而且生动、优美 蝉儿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哭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讲了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是多问“怎样”或“什么”,然后在句子中加进一些词语。怎样加呢?

第一种,在名词前面家“……的”

巧计:的→(联想)白药→吃白药的是人→人是名词→名词前面用“……的” 什么叫名词?表示事物的词叫名词 如:一张脸 一只麻雀 一棵白桦树 数量词 名词 数量词 名词 数量词 名词

21

在名词前面用问“怎样”的方法,加进适当的修饰成分,可以把话写具体: 例1、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 怎样的? 名词 加进的词

第二种,在动词前面加“……地” 什么叫动词?表示动作的词叫动词。

巧计:地→联想土地→在土地上劳动必定要动→动词→动词前面用“……地” 在动词前面用问“怎样”的方法,加进恰当的修饰成分,也可以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生动。

例1、她害怕了,(呜呜地)哭起来。 怎样地? 动词 加进的词

例2老山羊(轻蔑地)看了狼一眼。 怎样地? 动词 加进的词 马上练习

观察一个小动物,把它的动作写下来,要写具体。 ( )

2、把一句复杂的话写具体 ⑴把过程写具体

有时,一个意思比较复杂,要用几个句子才能写清楚。比如写“谁干了什么”,干的过程是分几步完成的,这时我们就要按时间的先后,用问“之后,怎样呢?的方法,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

例1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之后,又怎样呢 接着写具体 绝招:还是多问“之后”或“什么” ⑵把特点写具体

例1、象海豹的皮肤是棕褐色的,小脑袋,大身子,又肥又大,一双大眼睛 是怎样的? 接着写具体 是怎样的?是怎样的? 接着写具体 是怎样的 老是泪汪汪的。

接着写具体

22

绝招:还是多问“怎样” 马上练习

写出你熟悉的一个人或一个动物的特点,要写得具体 ⑶把条理写具体

例1、我挤上了车,车上的人特别多。 (接力法)

接力法:我们在本书的第____页中讲过。这种方法,在写景、状物或叙事时,经常要用到。用这种方法,有利于写清条理。

马上练习

用“接力法”将下列词语写成一句话。 房间 书桌 文具盒 铅笔 把情节写具体

作文时,怎样才能把“情节”具体生动地展现出来呢?绝招仍然是: 用多问及格“怎样或“什么”的方法来扩展情节。 例如:有些同学常写出这样不具体的文章:

“有一次,我在教室里做作业。做着,做着,遇到了一道难题。我做不下去了,这时我的同桌就耐心地帮助我。最后,我把那道难题做出来了。”

其实,只要我们多问几个“怎样”或“什么”,就可以把内容写具体了。如:“我”碰到一道怎样的难题?“我”是怎样对待这道难题的?难题做不出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同桌是怎样帮助“我”的?他对“我”是怎样说,又是怎样耐心指导的?“我”是怎样开窍的“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自问,可以唤起作者对当时生活情景的回忆。从而在脑海中呈现出一副具体生动的画面:

当我做到第三道应用题时,我想了很久,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我把题目看了一遍又一遍,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推敲,可不知怎的,脑子像打了个结似的,一点也不开窍。

眼看天色一点点暗下来,我心里急得火烧火燎,这么晚回去,妈妈又要追根问底了。唉!这时,同学王英见我对着本子发楞,就走过来关心地问:“你哪道题不会做?”我指着那道令人讨厌的难题,无可奈何地说:“喏!”她仔细地看了那道题目,默默地想里一会儿,然后轻轻地问我:“这道题目要求我们什么?”我望着她的脸,摇了摇头。她指着题目最后一行字提醒我:“你看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看着她指的地方仔细想了想,忽然明白过来,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要求张家彬街道每户储蓄多少元。”“对啊”她语气也兴奋起来:“那么要求平均数,只要……”“拿总数除以户数。”我不等她说出来就抢先回答。她笑着点点头:“对,那你看这道题还难吗?”

经她这样一启发,我完全明白了,高兴地拿起笔,“刷刷刷”地做了起来……

23

看,多问“怎样”或“什么”扩展情节的方法,威力有多大!

当然,用多问“怎样”或“什么”的方法扩展情节,也要有选择。与观点(中心)关系密切的需要详写,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扩展;反之,需要省写的地方则不不必写

运用多问“怎样”或“什么”的绝招,将原文一扩充,这样就把当时的环境,人物心情、动作和语言都展现出来了,让人有了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这就叫把作文写具体了!

二、分解法

1、分解“过程”

把事情的发展经过分解成几步来写,将重点部分详写。请看下面的作文:

懂事的小景景

正午,天气热极了。突然,我听见 隔壁5岁的小景景在向妈妈要雪糕吃,她妈妈同意了。

这时,我也觉得口干舌燥的起来,也拿出1元向冷饮店走去。奇怪,小景景为什么拿了两根雪糕,不进自家却向她家隔壁跑去?我要去看个究竟。

原来,小景景把一根雪糕送给了那位孤寡老奶奶。 我的眼睛湿润了。小景景值得我学习。 这篇短文写得好吗?平淡无奇。

什么原因?还是因为写得空洞、笼统,没有把其中的人和事叙述具体。 为了、把这篇文章写得具体、生动,我们可以把文中的事件分解成几步来写(使用上面刚学过的“多问”‘怎样’或‘什么’的绝招):

① 开头,要记得扣题。 ② 中午的天气是“怎样”的热? ——描写环境,烘托故事 ③小景景是“怎样”要钱买雪糕的? ——写出语言,表现景景的性格特点。

④ 景景是“怎样”给奶奶送雪糕的?奶奶的表现是“怎样”的 ——场面描写,突出人物的神态和语言。 ⑤ 看到这一切,“我”是“怎样”想的? 请看下面修改后的作文: 懂事的小景景

我常常听人夸奖隔壁5岁的女孩小景景非常懂事,今天亲眼所见的一件事,让我对人们的夸奖更加信服了。

24

中午,太阳像一只火球挂在空中,炙热的光焰炙烤着大地,一切寂静无声。突然,我听见小景景在央求妈妈买雪糕:“妈妈,好热呀,我想吃雪糕!”

“你自己拿钱去冷饮店买吧!” “噔噔噔……”一阵快乐的脚步远去。

我忽然也觉得口干舌燥起来。对,我也买根雪糕来降降温。我起身向冷饮店走去。

小景景已拿着两根雪糕回来了。奇怪,她怎么没进家门,却朝隔壁的小屋走去?我好奇地转身跟过去,想瞧个究竟。

“奶奶,吃雪糕!”小景景边说边把一根雪糕递给那位孤寡老奶奶。 老奶奶伸出颤抖的双手,接过雪糕:“小景景,你对奶奶太好了,这叫奶奶怎么过意得去呀!”

“这没什么。奶奶,您吃吧!”

我的心头一热:多懂事的小景景啊,难怪人们都夸奖她!

开头扣题。中间部分把小景景想吃雪糕——买雪糕——送雪糕的过程分解开写,条理清楚。详写了“送雪糕”,重点突出。这样,小景景可爱的形象就活灵活现展现在大家面前了,作文也就生动、具体了。

2、分解“阶段”

要把一次大型的活动写具体,绝招是把整个活动分解成几个阶段来写。比如《记一次校运会》无论这个活动开展几天,都可以把它分解成

“开幕式” “正式比赛” “闭幕式”

三个阶段来写。“正式比赛”是要写的重点,又可以按比赛的主要项目分类来写。

这样写来,就会具体清楚。 3、分解“场面”

面对一个庞大的场面,你如果感到无从下手,可以把“大场面”分解成一个个“小场面”。

比如写《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可以把整个“大场面”分解成如下一个个“小场面”来写:做游戏的场面,打兵兵球的场面、打篮球的场面、唱歌的场面等等。

这样写能得具体,写出条理。 4、分解“动作”

25

第13界世界杯足球赛四分之一决赛时,在阿根廷队对英格兰队的一场球赛中,超级球星马拉多纳的一个漂亮的进球,不仅使场内的观众欢呼若狂,也使电视机前的小球迷如知如醉。

有位小同学想把这精彩的射门纪录下。然而,当他打开日记动笔写的时候,却只有非常笼统的一句话:

马拉多纳带着球,飞速冲向球门,猛地一脚,把球踢入了网底。

怎样才能把一连串的动作写具体呢?同样采用分解法。把一连串动作分解成若干个动作,然后对每个动作都作具体描写,最后把每个动作按一定的顺序连起来。

拿上面举的例子来说,我们可以回忆当时的情景,把进球的全过程先作动作分解:

① 接到传来的球 ② 用腿一颠

③ 球挑过对方球员的头顶 ④ 马拉多纳飞速插上 ⑤ 避开守门员 ⑥ 进球

然后再想想每个动作的具体情景,最后把这一连串的动作连起来,就成了一段具体的描写:

马拉多纳在中场用胸部熟练地接住同伴传来的球,习惯地用大腿轻轻一颠,将球巧妙地挑过对方防守队员的头顶,然后飞速插上,将球巧妙地挑过对方防守队员的头顶,然后飞速插上,接着以灵活逼真的假动作一连晃过对方四名后卫的阻击,最后避开已经扑到跟前的守门员,几乎连人带球一起撞进网内。 同学们,“分解法”就是这么简单,它能帮助我们把看似复杂的经过写具体、写清楚。

三、写亮细节

细节,是指人物活动的细小的情节。它虽细小,但能“以小见大”,使文章更具体,更生动、更有效地突出观点。

要写亮好细节,我们必须做到三点:

1、做个敏锐的有心人,仔细地观察生活。对人物的言行举止,要像用放大镜去观察一样,看个清清楚楚。

2、学会从观察到的大量的材料中,提炼出最能表现观点的细节,认真刻画。 3、要学会剪裁。根据表现观点的要求,舍去无用的情节,刻画有用的几点。 举例:

26

作家袁鹰爷爷的《渡船》,讲的是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患重病的孩子乘渡船回家,旖旎渡船上人们的关心,后来正好遇到人们盼望的那位大夫,给孩子看了病。

这件事既没有任何惊险的情节,也没有一点儿热闹的气氛,只是发生在渡船上的一件小事——我们经常见到的小事,而且,作者也没有用华丽的词藻,但却生动地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新风尚,扣住人的心弦,给人以很深的教育。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作者注重了细节的刻画。

《渡船》中有这么几处细节刻画:

1、刚上船,年轻的妈妈“愁眉不展,眼睛里噙着泪水”,她怀里的孩子“沉沉地睡着”,“尽管这样,妈妈还是把他贴在胸口,生怕被江风吹着,被水花溅着”。这是着重对妈妈神态和动作的细致刻画,使人们知道孩子病情严重,妈妈十分担心。

2、当渡船上的人们对孩子饿病情议论纷纷,有人提出请大夫看病时,“年轻的妈妈眼色里开始流露出希望的喜悦”。这个细节描写把妈妈转忧为喜的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也使读者送了一口气。

3、有人说:“谁知他今天不在家”时,“刚刚散去的愁云,又在年轻妈妈的额上聚拢来。她茫然若失地望着那位大婶……”

4、写渡船过了河心,人们看到了对岸渡口上的陈大夫时,“年轻的妈妈拍着自己的孩子,嘴轻轻地动着,好像在对孩子说些什么。奶奶忍不住喊了一声‘谢天谢地’”。在两处的细节刻画,都是扣人心全弦、十分感人的。

由此可见,刻画好细节是多么重要啊! 四、学会描写

用叙述的方法把事情的发展经过写具体,还只能算是立起了一个骨架,要把作文写得既有骨架又有血肉丰满,还要学会描写才行。

外貌描写

人物描写 语言描写 描写包括 动作描写 环境描写 心理描写 场面描写 1. 人物描写

这一部分的内容,我们放在下册的《写人有诀窍》中讲

2.环境描写

写人物,不仅要写好他的语言和行动,还应当把他们放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去写。

环境描写,对写好人物,起着重要作用,具体如下:

27

①为人物的行动作铺垫

我们知道,要写好人物,总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他的特点。为了让典型事例有凭有据,令人信服,常常需要把人物所处的环境交代清楚。

如第九册课文《小英雄雨来》的开头: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许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层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置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个村子就叫芦花村。12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这段环境描写,写出了雨来家乡的美丽。这样美丽的家乡谁不爱?如果有人胆敢来侵略这片美丽的土地,生活在它上面的人能不憎恨他并和他作殊死斗争吗?其中写河中大片的芦苇,是我为表明雨来为什么会有那么好的水性,为什么可能在敌人的眼皮下跳进河里死里逃生的。

② 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心情

有的环境描写的目的,是为了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心情。如:

走进烈士陵园,郁郁葱葱的松林之间夹着一条洁净的饿石砌甬道,两旁苍松翠柏伸展出苍劲的枝丫,发出萧萧瑟瑟的响声,仿佛在向苍天呼唤着烈士的英灵,烈士饿墓碑像战士的队列般整齐,墓上嵌着烈士的遗像,镌刻烈士的英名。 这段对墓地环境的描写,烘托出庄重、肃穆的气氛,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既表达了少先队员对革命先烈的缅怀、敬仰之情,也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③睹物知人

环境描写不光是指自然风光,也包括人物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描写。这种生活场景的描写,能够很好地表现人物的个性个品质,有睹物知人的工效。

例如第十一册课文《一夜的工作》中,有这样的一段描写:

一天,总理办公室通知我到中南海政务院去。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堂堂一国总理,工作环境竟是如此简陋!这些描写,有力地刻画了周总理艰苦朴素的人民公仆形象。 3、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是指在某一时间、某一点点,众多人参与发生的特定事件中某一生动画面的描写。

场面描写离不开写人,但“一个人”难以构成场面,只有“众多的人”参与的共同活动才能构成场面。比如:

时间:春天来了,地点:同学们到郊外去植树,

众多的多人:植树时,有的同学挖坑,有的同学端水,有的同学运树苗。 这就形成了一个劳动生活的画面,也就是场面。

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场面,作文中也常常需要写场面。怎样写场面呢?

28

①写清背景

背景,是指活动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把这些交代清楚了,人们才知道场面是在怎样的情形中发生的。比如:

今天,风和日丽,蓝天如洗,将有30个代表队参加的全国第一界“简妙作文杯”现场作文大奖赛将在风景如画的我校隆重举行。

这段活动发生的时间(今天)、地点(我校)环境 (风和日丽,蓝天如洗、风景如画)等全部交代明白了,让人对活动的背景有了一个清楚的了解。

②点面结合

即先概括地写整个场面(略写),随后把镜头的焦点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具体的典型人物身上(详写),这样就有面有点,有略有详,重点突出了。 如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中的场面描写: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边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想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戴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老树,焦急而有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这段场面描写,先概括地写了整个场面,而后突出了老奶奶、一对青年夫妇、红领巾等典型人物,面点结合,给人以完整而具体的印象。 ③写出气氛 气氛,是指在一定环境中给人的某种感觉或呈现的某种景象。任何场面都有气氛,写好了气氛,就能定准场面的情感基调。气氛应与场面的性质相照应。如上面《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场面,就呈现出肃穆、凝重、沉闷、悲伤的气氛;游戏的场面,就呈现出喜悦、欢乐的气氛;比赛的场面,就呈现出紧张、扣人心弦的气氛。如比赛场面:

下半场比赛开始了,左边锋李作胜带球突破对方的防线,在底线附近向门前传,不想被对方后卫接住,一脚踢了回来。我在禁区内接住了球,传给易鹏。他带球连过两人,起脚远射。球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贴着球门的横框飞入网窝,“进了!”队员们高兴得跳起来,彼此挥手致意。场外人群沸腾起来,喝彩声、叫喊声、拍手声……各种各样的声音汇在一起。

这里,写出了紧张的气氛,生动地再现了足球赛进入高潮的情景。由于气氛写得好,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④按序描写

场面是由人、事、物、景组合起来的的综合画面,不可能一笔全写出来。因此,就要安排一个合理的顺序。一般来说,应由面到点,先写总体气氛和场面,随后写运动员的表现,最后写观众的反应。

今日收获 1、我知道了,打动人的往往是___________。只有把___________部分写详细、写___________了,让读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才能给读者留下___________,并产生_________,受到___________。 2、我掌握了把文章写具体的四大绝招:

29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3、“分解法”分为:

①分解“_______” ②分解“_______” ③分解“_______” ④分解“_______”

4、细节,是指___________。它虽然细小,但能“_______”,使文章更__________、更__________、更有效地__________。 5、描写,包括______描写、______描写、______描写

人物描写,有包括______描写、______描写、______描写、______描写。 6、环境描写的作用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场面描写离不开写________,但“________”难以构成场面,只有“________________”参与的共同活动才能构成场面。 8、怎样描写场面呢?

①写清______;②______结合; ③写出______;④______描写。

9、今天,我学会了一些把文章写具体的绝招,我会写出一篇很棒的作文,题目是《难忘的校运会》。

简妙作文法――绝妙结构

一、开头简妙写法―――扣题定位引下文。

开篇简洁明了,紧扣题目,把题目中的关键词在首段三言两语中体现出来。同时首段还具有定位作用:感情基调,选材范围。首段还具有设置悬念,引起下文的作用。

如《乌江水,霸王情》:乌江水的澎湃声依旧清晰可辨,它不停地翻滚着,不停地向人们诉说着那无尽的霸王情……

再如《改变人生的闪念》:这个“改变人生的闪念”,是老师告诉我的故事,至今仍珍藏在我心里。它告诉我,在人世间,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再如《偏方》:老安有偏方。他的大儿子考上了清华。他的二儿子考上了北大。【简妙④26页】

再如《路》路,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再平凡不过的了,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宇路打交道。当你行走在大路上时,有没有发现大路上形形色色的景象呢?【简妙④40页】

再如《妈妈的手》:前几天,忽然心血来潮,想为妈妈剪剪指甲。妈妈却有些不好意思,我笑着把她的手拽了过来,却猛地一颤:哦,这不是我记忆中的妈妈的手!【简妙④46页】

30

再如《笛声悠扬》:傍晚时分,他时常站在村口,手拿一截短笛,吹上一曲,悠扬的笛声在村野回荡。

《特殊的作业》:十一长假,窦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你们放假回家后向自己的父母说一句:我爱你们!请注意他们的表情变化,放假回来后向全班汇报并交流。

二、中间简妙写法―――承头顺写详重点。

承头就是承接首段往下写。时而点点题中的关键词,这样可以不偏题,因为首段是扣题的。顺写就是按一定顺序往下写。详重点就是突出重点,把突出中心的材料详细写出来。

如①《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开头“小时候,我的书包里总放着一把钥匙,放学回到家门口,我便找出那把钥匙打开门锁,于是家的气息扑面而来,我又拥有了自己的世界。”中间“每次考试时难题很多,考完后老师评讲完卷子,我们便豁然开朗――――题目原来如此简单。这是因为老师传授了我们一把钥匙,一下子让我们登上了知识的新台阶。”“在漫长的人生之旅中,也有着许多心锁。但我相信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去年暑假,因为眼疾,去医院动手术,双眼被纱布密封起来。那一刻,黑暗像潮水无声无息地高涨着,覆盖着我,将我淹没在黑暗的深渊。以后的三天,我将生活在没有阳光,没有风景的黑暗世界里。失去光明的三天,将是什么滋味啊!”“亲朋好友带着鲜花来探访我了,可我只能用心感觉他们的笑容,用耳朵揣度他们的声音。虽然亲情和爱心包拥着我,我却生活在黑暗的天堂里。就这样,一把心锁将我的心灵与外界隔绝了。”

“一天,我聆听收音机里播放着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听着听着,一阵劲风裹挟着新鲜的空气,猛然推开了我的心扉。是呀,坚强的海伦为什么能熬过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我渐渐感悟到,她在对时间的珍惜,对光明的渴求和生活的热爱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钥匙,从而打开了闭锁的命运之门。她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不是吗?”“海伦凯勒的精神也正是我需要的一把钥匙,它慢慢打开了我的心锁,打开了我心灵的新天地。”“这一刻我悔悟了:为什么以前极少去珍惜索拥有的东西,而奢求那些还没有的东西呢?我以往对光明世界的一切,为什么几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呢?哦我失去了太多美妙的东西,失去了太多宝贵的时间。我失去的岂止是三天的光明呀!”

②《重要的鹅卵石》开头:一天,老师在桌上放了一个装水的瓶子,然后又丛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丛瓶子口放进去的鹅卵石。

中间:老师把石块放完后,问他的学生:“你们说,这瓶子是不是满的?”“是!”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真的吗?”老师笑着问。然后再从桌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瓶口倒下去,摇一摇,再加一些,又问学生:“你们说这瓶子满了吗?”这回他的学生不敢回答得太快了:“也许没满。”“很好!”老师说完,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地倒进瓶子里。倒完后,他继续问班上的学生:“现在你们告诉我,这个瓶子满了吗?”“没有满!”全班学生这下学乖了,大家很有信息地回答说。“好极了!”老师又从桌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进看起来已经被鹅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满的瓶子。当有些事都做完之后,老师正色问他的学生:“你们从上面的这些事情中,学到了什么重要的道理?”一位学生回答说:“无论我们的

31

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满,如果要一下的话,还是可以多做一些事的。”老师听到回答后,点了点头,微笑道:“答案不错,但并不是我要告诉你们的重要信息。”结尾:说道这里,老师故意停顿了一下,用眼睛向全班同学扫了一遍说:“我想告诉大家的重要信息是,如果不将大鹅卵石首先放进瓶子里去,你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把它们放进去了!”(做事不分轻重缓急的人,终难有所作为。我们不仅应清楚自己该做什么,更应清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要首先完成最重要得事!) ③中考满分作文《真没想到》,叙写“我”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向爸爸妈妈说一声“我爱你们”的故事,经过两次“我”欲说又止的蓄势铺垫之后,随着一声“我爱你们”的发出,强烈的情感磁场顿时生成,作者及时从多角度作细节描写,给读者以心灵震撼。请欣赏全文:

《真没想到》

开头:“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学习了《理解,应该是双向的》这篇课文,启发一定不小。过去,有些同学总是抱怨父母对自己爱得不够,可是从未想想,你们给父母多少爱呢?今天,我给大家布置一项口头作业:你们回家对自己的父母说一句‘我爱你们!’看看他们有什么反应。明天班会时向全班同学汇报。”(这个开头虽然没有点题,但“看看他们有什么反应”就暗示文题)中间:对爸爸妈妈说“我爱你们”。唉,这个……多不好意思啊!唉,再说吧!晚饭后,我们一家三口坐在电视前。爸爸拿着报纸,妈妈在织毛线。我托着腮帮,心里盘算着:说不说呢?说吧,太那个……不说吧,老师……说就说,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四个字嘛!“爸爸……”“嗯,干什么?”“妈妈……”“什么事,有事就说嘛!”“没事,在家里,你什么事都可以说。”“嗯,这个,啊……不太好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我终于鼓足了勇气,大声说道。爸爸妈妈怔了一下。爸爸将报纸举高,遮住了他那噙着泪水的眼睛,报纸在微微地颤抖着……妈妈顿时扔下手中的毛线,一把搂住了我,两串滚烫的泪珠滴到了我的脸上。

结尾:刹那间,我也惊呆了。啊!真没想到,爸爸妈妈原来也渴望我的爱!真没想到,“爱”,这么一个普通的字眼,能使人的心贴得这么近,这么紧,产生这么大的威力。爸爸、妈妈,我永远爱你们!

简评:爸爸由“拿着报纸”到“举高”报纸,妈妈由“在织毛线”到扔下毛线,父母的“怔了一下”与“我也惊呆”,爸爸的“噙着泪水”和妈妈的“滚烫泪珠”,爸爸“颤抖”的手和妈妈“搂住我”的手……这些细节描写细腻而逼真地凸现出父母亲激动喜悦而难以自控的心情,给读者强烈的震撼。由此可见,中考作文的细节描写设计,不仅要注重个性化,体现独特性,更要注重“细”——具体细致,多方着墨,讲究前后的勾连、照应和变化,只有这样,真情的释放才能具有爆发性和震撼力。

曹津源 荐评

(曹津源 《中国中学生报》第1231期)

④《妈妈的手》开头(扣题定位引下文):前几天,忽然心血来潮,想为妈妈剪剪指甲。妈妈却有些不好意思,我笑着把她的手拽了过来,却猛地一颤:哦,这不是我记忆中的妈妈的手!中间(承头顺写详重点):记忆中的妈妈的手,有如细绸一般光洁细腻。这是我妈妈的手吗?怎会如此粗糙,如同一张尖利的砂纸?16年了,这双手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自幼,这双手便为我编织了一张幸福的网。

32

小时候,这双手每日牵着我往返于家与幼儿园之间,这双手与我共同见证着每一个日出日落,聆听着每一声鹂鸣雀啾。在这双手的牵引下,小小的我长大了。这双手,给了我一个弥足珍贵的少年。现在,依然是这双手,每天为我操劳着一切:为我挤牙膏,兑洗脸水,热牛奶,甚至帮我撕开面包的包装袋!无微不至的照顾,已经到了极点!一切的争分夺秒,只为了我能多睡一会儿。我仔细端详着这双手,心生无限感慨:妈妈的手已非当年的锦缎了,岁月的刻刀已在上面无情地留下了那深深浅浅的凹陷,显得那么粗糙。这粗糙,记载着我16年来的索取。时间带来了我的成长,也带走了妈妈的韶华。结尾(照应开头所感):妈妈,请等着我长大,我将用长大的手牵着您那时已苍老的手,我会牵着您的手走过幸福快乐的日子!

⑤《珍惜幸福》开头:幸福,时时刻刻围绕在你的周围:如果你与母亲逛街,心存温馨,那就是幸福;如果你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遨游知识海洋,那就是幸福;如果你在朦胧的灯光下,静静看书,凝神遐想,那就是幸福……中间:假日,我陪母亲逛街。我喜欢稍后一步跟着母亲,凭她老人家带着我在街巷左拐右折。母亲带着我来到一家点心铺,从腰间掏出一张面额不小的钞票,非要我和那几个小孩坐在同一条长凳上吃点心。于是,我便擎着小碗加入了那几个小孩的行列,大嚼大咽起来。母亲则在一旁微笑着。陪母亲逛街,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呀!母亲怜爱我,纵宠我,不为别的,就因为我是她的女儿。我眼中流动的是她昨日的眼神,我眉梢挑着的是她今日的骄矜。在母亲的心目中,我的一颦一笑一啄一饮都是天大的事。我拈起一片快乐的红叶,母亲便拥有整座枫林;我咽下一滴苦涩的海水,母亲便坠入了汪洋大海。拥有母亲,便拥有幸福。与母亲相伴,幸福的琼浆便汩汩流出。

清晨,语文老师风风火火走进了教室,他和蔼可亲,夸张有度的表情,总令我们感到亲切,他诙谐幽默的话语,声情并茂的讲解总能博得我们的阵阵掌声。他“没大没小”地和我们“侃大山”,同时又巧妙地为我们揭开了神秘的文学面纱。琅琅的书声中孕育着生机,静静的思索中流露出希望。有时,我们品味着“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意境;有时我们感悟这“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生活过”的哲理;有时领略着“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的豪情。多么美的瞬间,多么幸福的时刻!

感到疲惫时,从摆满名著的书架上随意抽出一本《文化苦旅》或《艺术人生》,泡杯咖啡,坐在撒满冬日阳光的窗前,细细品味。夜深人静时,缩在被窝里,听着北风呼呼作想,看着艾米莉的《呼啸山庄》。我喜欢看书,更喜欢看书给我带来的幸福。

结尾:幸福在我的字典钟,表示关爱,上学和看书。在我的诠释中,幸福有着虽淳朴却美好的意思。我快乐,因为我拥有幸福,并且我会好好地珍惜幸福,让它永远陪伴在我左右。

三、结尾简妙作文法―――照应开头写所感。

结尾照应开头,点出关键词,也照应了题目,同时结尾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感受或感悟。(只写其中之一即可)

如①《珍爱无声》开头:高山,在无声中诉说威峻。蓝天,在无声中袒露旷远。江河,在无声中书写恢宏。人,亦在无声中笑看人间的月圆花瘦,把持心灵

33

的阴晴曲直,掂量生命的跌宕浮沉,送走时光的斗转星移。在同时,沉淀下了无声的真情,值得珍惜。结尾:我懂了,真爱无声。我知道,要无声珍惜。[中间:见《选评》27页]

如②《我的视线―――记一把蓝色的雨伞》开头:我的视线,这么久以来都不得不为一把伞所牵绊……结尾:这一切,都因为那把倾斜的蓝色伞。那蓝色,明彻如天空,让我的视线不敢移开,永远都不敢移开。[中间:见《选评》32页] 如③《我发现枕头里有个小小的世界》开头:从小,我就有落枕的毛病,早晨起来,常常是歪着脖子,疼得哭爹喊娘。母亲自然是小心地替我揉来揉去,可这毕竟不是个长久之计。

中间:母亲看着我痛苦的样子,决定给我特制一个枕头。棉花是最如意的材料,可是太软了不行,太硬了也不行,母亲就一把把地挑选着棉花,感觉适中才放进枕袋。两天后,我感激地接过妈妈的这只花枕头,它那么轻,却又那么重。把头放上去,花枕的中间正好凹下去,将我的头包在里面,棉籽轻轻按摩着我的头部,就像是静静的深夜,躺在海边沙地上,看满天繁星,吸清新空气,舒畅极了,呼吸之间全是妈妈的一瓣心香。

可是夏天来了,棉花被汗水一浸,就会发出霉味。于是,我索性撇开枕头,仰着头睡觉。结果自然是我又睡歪了脖子,母亲又有了心事。 没办法,只好托人从外地带回一大包绿豆壳,母亲用它又缝制了一只新枕头。这只枕头可比棉花的好多了,睡在上面,只要我轻轻一动,就会有一种“沙沙”的声音,就像是没有歌词的童谣,在静静的夜空弥散,连夜的精灵都会因此止住脚步,我当然睡得格外香。后来我才知道,它些绿豆壳花了父亲近半个月的薪水,或许是因为太喜欢这绿豆枕了,我做作业时都会捧着它。终于有一天枕布破了,看到满枕的绿豆壳散落满地,我的眼泪也一下子落了下来:这可是父母第二次为我做的枕头啊!

上初中了,离家那天,母亲塞给我一只新枕头,新枕头溢着一股股药香,沁人心脾。母亲说,这是父亲特地上南通买的。学校住宿的每一天,枕着药枕,听枕中药材的 声,那简直是在欣赏人间最美妙的音乐,我仿佛又找到了家的感觉,每一次闭上眼睛,就像是一手拉着父亲,一手位着母亲,来到了落叶林,看一地金黄,满是温馨。 ……

结尾:岁月流逝,我渐渐明白,在这变化的枕头里有个不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一种情感无时无刻不在延续。也许,关于这个世界的故事并不精彩,可它会伴我一生一世……

〔简评〕作者由小见大,以极为普通的枕头为线索,表现父母对子女的一片爱意,感情真挚,令人动容。文章三写枕头,让这一小物件成为情的触发点和凝聚点,并由此构成层层递进的结构,构思新颖,不落俗套。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没有把情感的传递写成一种单向活动,而是多次以充满诗意的语言描写“我”相应的情感反应,或展现海滨之夜繁星满天之美,或述说“没有歌词的童谣”的意境,或倾诉身边“一地金黄”的林间的温馨之感,这种笔法所构筑的双向互动型的情感世界,具有更强的感染力。此外,本文语言朴实而含蓄,“呼吸之间全是妈妈的一瓣心香”等句,辞短情深,耐人寻味。

如④《泪水擦干以后》:开头:我独自坐在窗前,两眼凝视着远方。眼,已哭得通红;泪,还在流着。我没有擦,让泪流到嘴边,涩涩的。任泪水打湿刚发

34

下来的分数少得可怜的试卷。结尾:满眼的泪水化着一股神奇的力量,涌入我的全身,我拉亮了灯,宿舍一下温暖了许多。哦哦看着被泪水浸湿的试卷,擦干泪水,握起笔,开始认真总结,寻找失败的原因……我要让这次失败成为我前进的动力。窗外,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星星也不知什么时候钻了出来,还眨着调皮的眼睛,我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选评》128页】

总之,学习了李凌老师的简妙作文法,我觉得收获颇丰,如果我们在今后的作文中能牢记并运用这种方法我想我们的作文已经向成功迈出了一大步。当然要写好作文还得要仔细观察,潜心积累,多看,多读,多悟,多写,多改。

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